歷史上最後一個被腰斬的是誰?
知史編輯組
現代社會都在爭辯死刑是否應該存在,不過在古代死刑是十分常見的。砍頭,喝毒藥之類等,這都是比較人道的,而有一種死刑因可以算是慘烈之最。這就是腰斬!
腰斬,顧名思義,就是把人從腰部一分為二,斬為兩段,僅憑想像我們都能感受到那幅慘絕人寰的畫面,還有受刑之人那種不能承受之痛苦,實在是非人類所能及也!因場面太過血腥,所以後來腰斬此刑法就被取締了。那麼最後一個遭受腰斬死刑的犯人是誰呢?他就是曾在清朝康熙、雍正年間兩朝為官的翰林侍講學士的俞鴻圖。
俞鴻圖(-1734年),字麟一。雍正十年五月,俞鴻圖被皇帝欽點為河南學政。後來遭到河南巡撫王士俊彈劾,稱其考試不公,貪贓舞弊,有欺瞞聖上之嫌。此奏摺引發雍正龍顏大怒,於十二年三月親批俞死刑,後被執行腰斬。根據林濤《正說清朝三百年》一書稱,俞鴻圖是中國最後一位處以腰斬的人。由於行刑場面太過淒慘駭人,連雍正聞之都於心不忍,此後被皇上下旨廢除腰斬刑法。因此俞鴻圖也就成了被腰斬的最後一個人。到底為什麼俞鴻圖有這麼淒慘的下場呢?其實俞鴻圖依仗自己出身好,目中無人。從來都是我行我素,這種孤傲個性引起了許多同僚的不滿,這裡面就有河南巡撫王士俊。俞鴻圖擔任的河南學政是「提督學政」的簡稱,是由朝廷委派到各省主持院試,並督察各地學官的官員。學政任職期間,均保持提學任職以前的品級,與督撫平行,不問本人官階大小,在此期間皆按欽差待遇。學政雖為大官,不過巡撫一職地位還是要高於學政。但俞紅圖自恃為顧命欽差,平日裡言行舉止間都不自覺要壓河南巡撫王士俊一頭,這就引起了王士俊的強烈不滿。正好有人反映給王士俊一件事,引起了他高度重視,說是俞鴻圖身為學政高官,但有以權謀私的嫌疑。有考生花高價銀兩從學政府購買考題,然後在院試中拔得頭籌,實乃徇私舞弊之舉。王士俊聞報不動聲色,讓屬下暗暗查明詳情。
應該說俞鴻圖咎由自取,本來就該吸取的教訓卻沒能記住,因為在雍正五年他曾以編修出任江西鄉試副主考時,就被人告發收受舉人的牌坊銀。後來多虧雍正不做計較,只給了個革職留用的不痛不癢的處分,不久即官復原職。雖然此後俞鴻圖也行事倍加小心,每到一府,就下令緊鎖試院,還令手下僕從分做內外兩班,各司其職,不許交頭接耳,也不許擅自出入試院,手段雖然嚴厲,卻可惜用人不當,被別有用心的人鑽了空子。
俞鴻圖的小妾本是一個貪慕虛榮之人,動輒不菲的花銷讓她常常感到俞給的錢遠遠不能滿足自需,而其下人投其所好,想出了洩密試題給考生的發財捷徑。主僕想法不謀而合,很快達成協議,於是乎,背著俞鴻圖,手下一干人等做起了販賣試題考卷等攫取巨額利潤的不法勾當。屢屢泄題和徇私舞弊,致使那些學業往往一竅不通之徒都被錄取,久而久之,在社會上造成了極其敗壞的影響。一時間流言蜚語四起,人們都痛斥俞鴻圖納賄徇私,而俞鴻圖聽罷卻不以為然,他以為自己清者自清,何須多做解釋。然而官場險惡,人心叵測。俞鴻圖的大意失察和沒有重視卻被別人鑽了空子。河南巡撫王士俊查明此事後,於是在五月上疏奏言俞鴻圖考試不公,貪贓舞弊,敗壞民風,表中還詳細列舉了一系列條款。 當時的大清王朝重視科舉制度,對其中的舞弊行為懲治嚴厲。所以很快雍正下旨,俞鴻圖被革職查辦。審訊伊始,俞鴻圖的家人僕役就把自己的所作所為供認不諱。但是為了逃避責任,這些人都異口同聲咬定所作所為都是俞鴻圖愛妾的授意指使。這下俞鴻圖百口莫辯,雖說自己並不知情,但愛妾已經簽字畫押,還在自己家裡搜出巨額賄銀,可謂人贓俱獲。雍正十二年三月,刑部擬定俞鴻圖死罪,而他的父親戶部侍郎俞兆晟也因此被兒子牽連入獄。
行刑當日,場面實在淒慘駭人。據說斷為兩截的俞鴻圖尚有意識,用手沾血寫下七個「慘」字,邊寫邊喊。其慘嗥聲撕心裂肺,令人不忍卒睹。
廢除科舉時間 在 看得見的記憶 How Memory Sticks Facebook 的最佳貼文
【貢院與「賣完」】
江南貢院始建於南宋乾道年間,在明清時期曾是舉辦鄉試和會試的場所,大家熟悉的明清名人如唐伯虎、鄭板橋和李鴻章等也曾在這裏尋求功名。今天科舉制度早已廢除,貢院亦已被改建為中國科舉博物館。
這座貢院在明清兩代經過多次擴建,直到清朝光緒年間,稱作「考試號舍」的隔間總數已達 2 萬多間,是全國最大的考場。所謂「考試號舍」,是考生在三日考試中各自應試答卷、留宿的座位。號舍間以磚牆相隔,沒有門,牆身上下兩槽設有兩塊木板,較高的木板白天可當作桌子用來寫作,下層木板用作座位;晚間則將兩塊木板抽出合併成一張床,以作休息之用。
在科場,有十年寒窗的勤奮書生,也有想走捷徑的作弊考生。康熙年間,曾有主考官受賄出售舉人功名,江南士子得悉後嘩然,有人憤而將科場匾額上的「貢院」二字,用紙糊改成「賣完」,諷刺考官舞弊,將試場當成買賣市場。案件受到康熙帝的重視,經過長時間調查,最終得由皇帝親審才水落石出,涉案人或被處斬,或被革職。
📸 Antigng、ScareCriterion12、Dr. Meierhofer / Wikimedia Commons
#記住家 #記園林 #記價值 #記風格 #科舉 #考試 #古代 #藝術 #建築 #旅遊 #美景 #攝影 #江南 #photography #art #china #tourism #design #architecture #instagood #852 #hkig #jiangnan #chineseexam
廢除科舉時間 在 知史 Facebook 的最佳貼文
三十老明經,五十少進士 | 諺語新知
科舉是古代讀書人踏入官場的最佳途徑,但是參加科舉前怎麼考,考什麼是很有講究的,因為科舉也是有難易之分。《唐摭言》中就有描述考進士科的難度,「其艱難謂之『三十老明經,五十少進士』」。為什麼會有這個說法呢?
隋煬帝於大業元年(605年)首次開進士科,為科舉的開始。到了唐代,科舉制度有了進一步的細化,主要有秀才、明經、進士、明法、明書、明算等六科。在唐代初期,秀才是各個科目中才是最為重要的。但是秀才設置的時間不長,高宗年間就已經廢除。而剩下的科目中,屬於「文科」的就只有明經、進士兩門。明經一科,就是要明白儒家經典,主要考核內容就是考經學和時務策。在唐高宗永徽四年(653年)正式頒布了由大儒孔穎達(574-648年,孔子31世孫)主持編撰的《五經正義》。如此一來,儒家經典有了官方教科書,於是經科的難度大大降低,學習官方正統的經學就可以了。
進士的情況就不一樣,進士科主考策論以及詩詞歌賦,並且要求文理兼長,對考生的要求較高。在武則天當政的時期,為了與唐朝宗室、善考明經的士族抗衡,特別重視進士科的地位。於是,她將殿試制度化,通過當面問答來評奪進士之間的優劣,並將進士第一名稱為狀元,舉世皆知。為了奪得這天下第一才子之名,學子們考進士的動力就大大提升。但是進士科不但講求文采,也講究考生的名氣。士子在應試前,流行把自己的作品呈送社會名流,希望名流能向主考推薦,叫作「行卷」。這亦令考進士的難度大大增加,要成為進士,天分和名氣缺一不可,加上每年進士只錄取二十個不到,隨時要考十多次方有機會成功,所以當時人才會稱「五十少進士」
#知史 #諺語新知 #諺語 #中國歷史 #歷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