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們給出的行為,常是我們被對待的方式,以及我們希望別人對待我們的方式。
例如:你以擔憂的方式去關心別人的生活,努力的給意見、想方法,甚至幫別人出面解決,這可能來自你過去被關心的方式,別人總會以擔憂的方式對你的生活表達意見,告訴你該這樣做或那樣做,甚至直接幫你解決。
在早年生命,你非常熟悉這種在關係裡互動方式,然後進一步的希望後來的人際關係也有人可以為你這麼做,把你的事當成他的事一樣,一手包辦,面面俱到,那會是你很習慣、也希望被關心的方式。
然後,你就這樣的為別人付出,把別人的事當成自己的事,什麼都要參入自己的意見和觀點,要別人這樣做、那樣做,甚至乾脆幫別人挺身而出,主導別人的問題該怎麼解決。
你從來沒問過自己為什麼要這樣做,也沒想過為什麼總是習慣性的以擔憂在做為關心。甚至擔憂過了頭,就乾脆自己做了算了。
但是,關係的意義不是這樣的,不是為了製造強者和弱者,不是要幫別人扛起問題,才證明自己在關係裡很盡心盡力。
為了證明自己很重視對方,就出手對別人的事下指導棋,終有一天,會落得吃力不討好,讓人厭煩和排斥的境地,因為你的主觀介入,並未真正的尊重對方的生命主權,也未真正了解對方真正想要的關心和幫助究竟是指什麼?你只是照著自己內心所渴望的模型,就投放在對方身上,要對方接受。當對方不接受和反對時,這就是你受傷的時候了。
所以,不要再迴避這樣的事實,你把自己置放在盡心盡力的處境,再強迫著他人接受,引起他人的反彈時,再感覺自己的好心被人辜負、好心沒好報⋯
在關係裡,若我們不想落入這樣的負面發展,那麼,請先尊重你自己的時間和心力。任何的付出都是需要體力或情緒的勞動,你若漠視自己的付出,看輕自己的付出,不懂適可而止的智慧,你就會走到竭盡心力,卻還是被埋怨和怨懟的結局。
你若能先相信自己的付出寶貴,也值得珍重愛惜,那麼你就會為自己選擇要付出的對象、可以付出的時間,還有停止付出的時候。
你要練習,你可以付出,也可以不付出,否則你只會剩下強迫自己非付出不可的選項,那是對你自己最大的傷害。
#你可以付出,也可以不付出,這樣的你才有主權
#強迫性的付出,最終就是傷害自己
#不要做一個背棄自己的人,對自己毫不關心
強迫性的付出 在 ”屈从型人格” 恋爱争吵被删除好友不回复消息内心 ... - YouTube 的推薦與評價
为什么 付出 更多的人,也可以说不爱就不爱?| “”屈从型人格” 恋爱争吵被删除好友不回复消息内心冲突人格分类人格分析强迫性重复恋爱表现顺从他人回避 ... ... <看更多>
強迫性的付出 在 #強迫性的付出 – Explore | Facebook 的推薦與評價
然後,你就這樣的為別人付出,把別人的事當成自己的事,什麼都要參入自己的意見和觀點,要別人這樣做、那樣做,甚至乾脆幫別人挺身而出,主導別人的問題該怎麼解決。 ... <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