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失智症的行為精神症狀
#護理師晨會在職教育
行為精神症狀(以下簡稱BPSD)可在失智症病程中任何一個時間點發生,常是家屬照顧病患主要的壓力來源,也是讓家屬注意到病患有失智症的一個重要關鍵。BPSD的照顧困擾與壓力也常是失智症病人被安置於機構的重要原因之一。BPSD主要有分下列幾個面向:
一、 憂鬱
二、 焦慮症及恐懼症
三、 妄想
四、 錯認
五、 幻覺
六、 行為障礙
1. 攻擊行為
2. 睡眠障礙
3. 迷路
4. 重複現象
5. 漫遊
6. 飲食改變
7. 病態收集
8. 不恰當性行為
失智症患者在初期時容易伴隨有憂鬱,有許多病患會覺得做事情提不起勁、沒有價值、甚至有遭人遺棄的感覺。周遭的人可能會觀察到病患眼神經常渙散、對事物毫不關心、不再做以往常做的日常活動等。近期研究顯示,阿茲海默症病患發病後前三年伴隨憂鬱症狀的流行率為40%,到了第五年後下降至24% (Holtzer et al, 2005)。由於失智症病患有一定的比率合併憂鬱症狀,而憂鬱症病患也常會在鬱期出現認知功能變差,嚴重時可能會符合失智症的臨床診斷標準,即是”假性失智(pseudodementia)”,在臨床上我們必須謹慎區辨二者。
在妄想部分,失智症早期妄想結構較複雜、系統化,但在中重度時會偏向比較簡單非系統化。統計顯示,以被偷妄想最常見,其次是被害妄想和嫉妒妄想。
在錯認部分,失智症患者中有常見的五種錯認:
1. 錯認不存在或陌生的人在家裡
2. 錯認現在住的房子不是自己的家: 明明在自己的家,但常常打包行李想出門回到自己的家
3. 錯認親人、配偶是別人或偽裝者:把太太當女兒、把先生當兒子等
4. 錯認電視上的事件是真實的
5. 錯認鏡中的自己影像是別人
錯認涵蓋了知覺及思考障礙,發生的比例約30-55%之間, 以”錯認有他人在自己房子”最常見,”錯認現在住的房子不是自己的家”為次之。錯認在失智症中重度時期最為常見。由於錯認常合併漫遊、迷路等情形,故照顧者應注意預防讓失智症患者在家屬不知情的狀況下外出,如可設計較複雜的門鎖或外出警示鈴等。
失智症的BPSD一直是照顧的最大壓力,當家屬求助於醫療時,也常希望醫師能用一些藥物就能控制這些異常行為。但藥物並不是都能非常有效,同時因為失智症病患常因年紀因素與合併其他生理疾患,容易產生副作用,所以藥物常無法加到較高的劑量。所以日常生活上的照顧常是更重要的,這就是所謂的「非藥物治療」。
下列是一般的非藥物治療的原則,包括對病人和家屬:
1. 提供熟悉和穩定的環境。
2. 維持固定且有結構性的日常生活作息。
3. 注意生理狀況是否改變,有時是因為身體不適,例如排泄異常或疼痛都有可能讓異常行為加重。一些藥物干擾也會出現異常行為。
4. 加強認知訓練,盡量鼓勵病患發揮其尚未退化的功能。
5. 矯正視力與聽力。
6. 幫忙家屬和照顧者接受失智診斷和同理病患症狀,如想像自己視聽力變差、認知功能差時受到他人如何對待才能感到安心; 站在失智症患者的立場設想對方為何會有這些舉動。
7. 確認清楚了解失智症的不可逆的病程,且異常行為會一直伴隨這個疾病存在。許多家屬會覺得病人是不是故意的,甚至有過高不洽當的期待,甚至堅持要矯正某個異常行為,這都是給病人和照顧者更大的壓力。家屬需要並忍受尚在安全範圍內的異常行為,所以,適度的幽默感會讓照顧的壓力降低。
8. 設法在主要照顧者疲累時可找到協助者幫忙; 同時照顧壓力不宜都是某個人來承擔,照顧者的壓力能有紓解的管道,不論是透過團體,朋友或適度的休閒活動都是非常重要的。失智症病患的照顧者有很高比率的憂鬱症和焦慮症,當壓力太大時甚至可能轉為對失智老人的忽視或虐待。協助照顧者也是失智症照顧的重要一環。
最最重要的是照顧者本身也要維持自己的健康,不管是在身體健康或心靈健康都要兼具,當壓力太大的時候千萬要記得求助、稍作喘息。要謹記照顧者的身心健康,失智長輩也才會得到良好的照護。另外,照顧者要自我肯定"照顧長輩"的價值,你們在做非常有意義的事情。
親情,是如此的重要,而且它不善於等待,愛要及時。
懷念在越南悠閒但炎熱的時光。
思考障礙 症狀 在 林志豪醫師 腦神經內科 Facebook 的最佳貼文
很多人常常會忘記東西放哪裡、出門東西忘了拿,久而久之把「#健忘」誤以為是「#失智」,其實兩者還是有區別的🔍。
正常老化的「健忘」👴👵
我們人隨著年紀增長,身體的機能會老化,腦部的記憶功能也會退化,以致經常忘記一些事物,譬如:一時想不起某位同學的姓名,或是忘了某個字怎麼寫。盡管常發生遺忘現象,但「對於事物的判斷力⭕❌,還是很清楚,並不會妨礙日常生活。」
病態失憶造成的「失智」🗣🗣
當大腦由於疾病或不正常的衰老及退化,使智能衰退,或漸進而廣泛的影響大腦各項功能,我們統稱為「失智症」。症狀是會經常遺忘「最近發生的事情」,因為這段記憶的喪失,會使其失去判斷力、有思考障礙、讓旁人難以溝通,自理生活的能力漸漸退步、無法勝任過去熟悉的工作。
失智症與健忘還有3點非常不一樣的症狀:
1.#認知功能喪失
記憶力變差,尤其短期記憶、方向感、理解力、判斷力等能力減低,可能不知道身旁的人、事、時、地。
2.#出現精神行為症狀
失智會改變個性,可能對旁人產生懷疑、喜歡踱步或不停遊走。
3.#日常生活功能退步
已無法自理日常生活瑣事,像刷牙、穿衣、吃飯、大小便等。
最後舉一個生活上的例子
「忘了手機📱放哪裡是健忘,但是忘了手機的功能並且經過旁人指引🗣仍想不起來曾經會使用過,這就可能是失智😵😵。」
⚠一旦出現輕度認知障礙,應盡早就醫診療,遵從醫囑。
思考障礙 症狀 在 林志豪醫師 腦神經內科 Facebook 的最佳解答
很多人常常會忘記東西放哪裡、出門東西忘了拿,久而久之把「#健忘」誤以為是「#失智」,其實兩者還是有區別的🔍。
正常老化的「健忘」👴👵
我們人隨著年紀增長,身體的機能會老化,腦部的記憶功能也會退化,以致經常忘記一些事物,譬如:一時想不起某位同學的姓名,或是忘了某個字怎麼寫。盡管常發生遺忘現象,但「對於事物的判斷力⭕❌,還是很清楚,並不會妨礙日常生活。」
病態失憶造成的「失智」🗣🗣
當大腦由於疾病或不正常的衰老及退化,使智能衰退,或漸進而廣泛的影響大腦各項功能,我們統稱為「失智症」。症狀是會經常遺忘「最近發生的事情」,因為這段記憶的喪失,會使其失去判斷力、有思考障礙、讓旁人難以溝通,自理生活的能力漸漸退步、無法勝任過去熟悉的工作。
失智症與健忘還有3點非常不一樣的症狀:
1.#認知功能喪失
記憶力變差,尤其短期記憶、方向感、理解力、判斷力等能力減低,可能不知道身旁的人、事、時、地。
2.#出現精神行為症狀
失智會改變個性,可能對旁人產生懷疑、喜歡踱步或不停遊走。
3.#日常生活功能退步
已無法自理日常生活瑣事,像刷牙、穿衣、吃飯、大小便等。
最後舉一個生活上的例子
「忘了手機📱放哪裡是健忘,但是忘了手機的功能並且經過旁人指引🗣仍想不起來曾經會使用過,這就可能是失智😵😵。」
⚠一旦出現輕度認知障礙,應盡早就醫診療,遵從醫囑。
思考障礙 症狀 在 非邏輯思考、言語表達鬆散等@負性症狀a. 缺乏情緒表現:臉部 ... 的推薦與評價
「思覺失調症」:思考與知覺功能的失調症狀可大致分為兩類@正性症狀 a. 妄想:被害妄想、關係妄想、被控制妄想等 b. 幻覺:幻聽、幻視 c. 思考障礙:非邏輯思考、言語 ... ... <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