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來台灣找一片海——泰國小吃店老闆安朋〉
#可以開始了嗎?
臨近正式拍攝時間,老闆安朋緊張了起來,在店外來回踱步,員工們從來沒見過這樣的老闆!簡直像變了一個人!為了延後採訪時間,他端出美味菜餚——涼拌青木瓜和冬蔭功湯,先吃!不急不急!
他躲在鏡頭拍不到的牆後,開始大口抽煙。「他已經抽了好幾支了!」我們忍不住笑,員工大聲調侃,「快開始了啦!」老闆把通訊錄上的好哥們的電話打了個遍,「餵?能來嗎?」他需要好朋友的應援撐場。
轉身從櫃子里拿出洋烈酒和透明玻璃杯,斟滿,一口飲畢後,老闆的臉瞬間憋得通紅。如此「借酒壯膽」,讓我們不禁笑彎了腰。
#正式開始!
架好小型攝影機和收音麥克風,店內氣氛發生了微妙變化,尤記第一次來,老闆熱情好客,主動招呼,動作利索。
而今他在攝影機前四肢僵硬、額頭逐漸冒出細密的汗,稍顯笨拙和遲鈍。中文不錯的合伙人阿姨充當翻譯,她大方開朗,侃侃而談,是老闆的大救星。阿姨的帥兒子也入鏡了,作為「道具」坐在老闆的大腿上,讓老闆不知所措的雙手得以安放。
#老闆安朋的過去#
老闆來自泰國西北,在台灣生活十幾年了,一開始是在台灣的工廠找工作,做工八年,換了好幾個不同類型的工廠,積累了頗廣的人脈。這一家泰式東北小吃是朋友要回泰國轉讓給他的,2019年已是他接手經營的第四個年頭了。
#沒有特定為誰而開
#只是希望做出地道的泰國菜
提到泰國東北部傳統菜式,不得不提「涼拌木瓜」,酸酸辣辣,開胃爽口,提神醒腦,含有豐富的維他命,最受外國朋友歡迎。 在我們的要求下,老闆「生疏而僵硬」地對著鏡頭介紹:「涼拌里有放長豆、蘿蔔、番茄、花生,調料是甜辣味,有蒜、檸檬等等。」
當問到老闆的拿手好菜時,他說:「打拋豬、打拋牛、酸辣海鮮湯、炒飯、炒粄條都很好吃。」一般的東南亞小吃店會為台灣顧客調整口味,如調整高湯濃度、改變酸辣比例,老闆說他們家的口味沒變,只有辣和不辣的區別,其他保持原汁原味。
三重化成街附近工廠林立,有大量外籍移工,因此形成了東南亞特色小吃街,老闆平日接手工廠的便當訂單,中午做好後統一送到工廠。合伙人阿姨表示:「這附近的東南亞店家彼此都認識,大家開業十幾年了。附近的泰國人多是來自同一個家鄉。」
問及客群,老闆說:「都有。實際上也是差不多,有泰國、台灣、印尼、越南人來吃。」並沒有特別為哪一個族群而開,「沒想那麼多,只希望給大家吃道地泰國菜就好。」
#來台灣找一望無際蔚藍海#
我們問合伙人阿姨,遠離家鄉定居台灣的原因是?她直言:「來台灣前工作很辛苦,也沒什麼錢。來台灣有改善生活,因為薪水比泰國高一些。」讓我們沒想到的是,選擇台灣,還有一個浪漫的原因:可以看到一望無際的蔚藍大海。「我們家鄉在泰國西北,離海邊很遠很遠,有些泰國人一輩子沒有看過海。而台灣常常有好天氣!」
上一次來,桌子上擺著一棵綁滿台幣一百元的「樹」,我們詢問那棵樹的下落,阿姨說:「那棵樹是為了捐贈,泰國那邊請我們捐錢回去,給學校或(用來)蓋廟。」
也許是提到泰國「近」鄉情切,阿姨熱情介紹泰國正舉行的第十任國王上任儀式。泰國國旗有紅白藍三色,最外層的紅代表泰國、白色代表佛、最中間的藍色代表國王,所以她們從小就覺得國王對自己而言非常重要。
「這個是我們泰國的船,這是國王和王后。」阿姨指著電視說,「我們在台灣會看泰國新聞,因為常常回去,要知道那邊怎麼樣。」
#明明在台灣,卻過著泰國生活#
雖然來了十幾年,老闆僅只掌握簡單的中文菜單辭匯,日常生活中,並不能夠與台灣人深入交談,除非對方如其中一位台灣員工那般精通泰語。整個採訪,受限於語言,老闆安朋多是點頭搖頭,只能借助合伙人阿姨幫忙。後來,店員們都跑到我們身邊,拿出菜單手舞足蹈比劃,試圖在場外幫助老闆「表達」,此情此景又好笑又溫馨。
當我們問到老闆是否在台灣認識不錯的台灣朋友時,老闆點頭說有,卻不知如何繼續延伸表達,阿姨只好改用反問句讓他「yes or no」,「台灣好朋友們多是客人,常來用餐,是這樣嗎?」老闆大力點頭。
阿姨還一個單詞一個單詞地「教導」安朋,我們還開玩笑說真像打開了一台「復讀機」!
電視連接藍牙正轉播泰國新聞,用餐時伴隨著泰國流行音樂,衛生間貼有性感泰國女郎海報,員工彼此之間大聲吆喝泰國話,菜色、飲品都是泰國風味,牆壁油刷成海鹽的藍色,燈光透出一股嘶啞的白,每每來到這裡,我們都有一種「身在台灣,卻像在泰國」的錯覺。
他們在台灣維持著在泰國的生活方式,但因工資比泰國高,所以生活水平提高,還能寄錢回家鄉做善事。
因為這次交流,我們重新思考了「融入」的含義,融入台灣不代表變成土生土長台灣人的樣子,而是台灣提供友好安逸的環境,讓來這裡的「異鄉人」建立自己的朋友圈,不用改變什麼,用舒適和安詳的步調,不疾不徐,創造全新的生活。
台灣,
給了人們選擇不同生活方式的自由。
#有酒就輕鬆的生活哲學#
我們問老闆,遇到困難怎麼辦,想家怎麼辦?他說泰國人很簡單,遇到挫折,喝一杯酒就沒事了!這是泰國人的真性情,是「有酒就輕鬆」的泰式生活哲學。老闆說,家人若來台灣,他會帶他們去吃千葉火鍋吃到飽!看來泰國人很喜歡吃火鍋,上一次來拜訪,正值店員生日,慶祝方式就是聚集附近同鄉一起吃海鮮火鍋。
經過複雜的翻譯轉達過程,我們終於完成了拍攝,攝影機一關,老闆瞬間展開笑顏,松一口氣,阿姨說:「你看!他會說話了!」
我們整理器材時,老闆給我們上了親自掌廚的「長豆炒肉末」,熱騰騰的香氣撲鼻而來,疲勞工作一天的飢餓瞬間被喚起。
原來結束採訪後,老闆轉身就去廚房為我們準備晚餐。客人多了起來,他忙碌的背影讓人莫名想到父親,不善言辭,沈默寡言,卻有一顆炙熱的心。
#仗義每從屠狗輩,負心多是讀書人
我們對東南亞移工難免有刻板印象,認為他們粗魯,不拘小節,甚至「危險」,但經過這樣的短暫相處,實在為他們打抱不平。
無論是老闆在鏡頭前的緊張,或是店員舉著菜單在場外試圖「協助」,都是那麼真實而可愛,明朝詩人曹學佺的對聯「仗義每從屠狗輩,負心多是讀書人。」大概有這樣的意思吧。
#找到那片海#
今年春節,泰式東北小吃會收到一張明信片,正面是太陽下波光粼粼的花蓮七星潭,海天一色,背面會這樣寫:
安朋,啓信安。
你,找到那片海了嗎?
2019.12.26
泰國東北小吃店
廖小花
同時也有1部Youtube影片,追蹤數超過18萬的網紅CoffeeTea&Jane,也在其Youtube影片中提到,Q&A問與答#1 Oops!!! 難道是傳說中大家爭相告白的天菜阿滴? * 每週一晚上8點固定更新+週五不固定更新 * 訂閱頻道: https://www.youtube.com/c/coffeeteajane * 我的臉書: https://www.facebook.com/CoffeeT...
想家怎麼辦 在 東森新聞 Facebook 的精選貼文
獨家【東森調查報導】
想家怎麼辦?移工心聲誰人知
#拍厝編:你不知道的那一面!
#快分享:請大家聽聽他們的心聲...
#東森調查報導
想家怎麼辦 在 CoffeeTea&Jane Youtube 的精選貼文
Q&A問與答#1 Oops!!! 難道是傳說中大家爭相告白的天菜阿滴?
* 每週一晚上8點固定更新+週五不固定更新
* 訂閱頻道: https://www.youtube.com/c/coffeeteajane
* 我的臉書: https://www.facebook.com/CoffeeTeaJane/
* 推薦不膩之你們有機會一定去看的演出💛 https://www.shenyunperformingarts.org/
* 這不是一個贊助影片 This video is not sponsored.
-

想家怎麼辦 在 該怎麼克服想家- 心情板 - Dcard 的推薦與評價
我是大一新生,開學到現在已經一個多月了,每個禮拜都回家,每個禮拜的動力就是可以回家見到家人,我是屏東人,雖說想家,但我也只是到台南讀書而已, ... ... <看更多>
想家怎麼辦 在 大學新鮮人|想家怎麼辦‼️5個方法製造把家鄉感帶著走#vlog ... 的推薦與評價

大學生你好 連假中秋烤肉趣~月餅好吃又團聚~祝大家中秋愉快. ... <看更多>
想家怎麼辦 在 [心情] 婚後如何調適想家心情- 看板marriage - 批踢踢實業坊 的推薦與評價
===================== 以上請按Ctrl+y刪除,以下請勿刪除 =======================
是否同意記者抄文:NO
想請教大家結婚後,都如何調適想念家人的心情呢?
尤其是住比較遠的狀況......
我跟家人感情很好,尤其是跟我媽!
從小到大、連唸大學都住家裡,離開家最久的紀錄只有寒暑假1-2個月出去玩。一直到結
婚後,才搬去跟老公兩個人住。
結婚第一年,我們小倆口的住處,離娘家開車只要20分鐘。婆家比較遠一點,開車50-60
分鐘。
那時的情況是,平日偶爾回娘家,週末回婆家(每月1-2次。)
明明這麼近,可是結婚後,還是有突然很想念媽媽的寂寞心情,有時還會忍不住哭了!!
!老公都傻眼了......還曾考慮乾脆跟我家人住好了囧
(我爸媽的觀念是,小孩結婚後,要有各自的小家庭生活,不要跟父母同住。頂多住近一
點方便照應。可是還是養出一個這麼離不開家的女兒)
當時離娘家蠻近的,有時下班會搭公車或小黃回家吃飯、找媽媽撒嬌。有時老公會載我一
起回去。有時他出國出差,我還會回家住幾天!一直以來,要離開家以前都會緊緊抱著爸
爸跟媽媽很久很久!如果哥哥剛好在家,也會去抱一下哥哥。我算是比較撒嬌的個性啦
結婚第二年(大約滿一年多時),因為老公工作關係,我們一起北上了,回娘家時間就更
少了。嗚嗚嗚Q_Q 後來我老公有給我媽準備一副耳機,教她用視訊跟我聊天。我心情有
比較平復。
(目前公司發展很看好,也很重用老公在核心團隊,他很認真跟我說,希望我可以支持他
,所以我們北上後,我就不太開口跟他說想家。怕他誤以為我不想要在台北,避免去挑起
這種思鄉情緒,所以有時候心情會有點壓抑。)
目前大約都一個月回去一次,分配狀況通常是 週六娘家、週日婆家。(都是住婆家)連
假的話,回娘家時間會多一點。 在分配上也不會有不滿的狀況,可是心情就是忍不住很
想念媽媽......
公公和婆婆十分疼愛我和我老公,對我們完全是不求回報的關愛和付出。我自然而然也把
他們當自己的爸媽一樣愛他們。所以回南部,我也不會一心只想回娘家,也會花時間陪陪
老公的家人。
(老公也希望善於跟長輩相處的我,能多陪伴他爸媽聊聊天,互補他比較不擅長表達的關
心)
有種時間好不夠用的感覺喔!
台灣也不是超級無敵大...但也沒辦法想回家就隨時回去>< (而且婆家在小鄉鎮,開車才
會到)
一種是離開家裡北上工作的思鄉之情,一種是結婚後不能與家人同住~想念老家的心情..
.
好難調適喔QQ 還是我哪邊卡住了,應該思考方向要轉個彎呢(抱頭)心情小劇場多到自
己都很困擾 ...
(老公是蠻淡定的,他只說過一次有點想念爸媽)
目前無生育計劃,生活重心就是老公、雙方家人、工作、少少的朋友。所以應該也不會有
生小孩後,重心在小孩的心境變化...
我以為隨著時間,能慢慢去適應「結婚後該長大的心境」!結果好像也沒有......
還是因為慢慢適應一陣子後,剛好又搬得更遠了...... 需要再繼續花時間去重新適應這
樣的距離?
重點是會莫名的擔心家人過得好不好,知道他們一切安好、健康,才會不那麼想他們。
現在不只想念媽媽、也常常很想念婆婆!可能我骨子裡就是流著無敵媽寶的血.........
回娘家黏媽媽,回婆家黏婆婆XD
然後啊... 我想家的心情,這次母親節返鄉整個大爆發啊啊啊啊......
一樣分配週六娘家、週日婆家,剛好有坐到爸爸開的車,看著他漸老的側影,還有媽媽最
近沒空染髮而跑出來的白髮一束束... 噢噢噢噢噢...
剛好這半個多月工作很忙,很少打電話回家。只有偶爾line一下這樣。這次回家更加覺得
聊天聊不完~~~~
離開娘家時莫名其妙地整個哭了...
不好意思...抒發心情寫得有點亂Otz
重點還是標題說的那樣。
很想知道大家結婚後的心境調適跟變化。
本來想選[求助]!可是好像太誇張了XDDDDDDDDDD
[ 小附記 1 ]
剛剛晚上要北上時,正準備離開婆家,我當下有點想念媽媽,所以很怕自己不小心哭了,
就沒有像平常一樣去抱抱婆婆。
然後婆婆握著我的手,叮嚀我們在台北多保重喔,突然整個人都哽咽了>< 然後北上的路
上又哭了
(旁邊開車老公好無奈XDDD 他說不然下禮拜再回來吧............ )
--
※ 發信站: 批踢踢實業坊(ptt.cc), 來自: 223.141.222.181
※ 文章網址: https://www.ptt.cc/bbs/marriage/M.1526228884.A.0BB.html
這真是個好方法><
希望我們沒空回去時換請兩老上來走走
為他們會報喜不報憂,不在身邊會比較不知道狀況><
老公不在就會抱他衣服睡覺,但對爸媽是沒有這種心情需求啦XD
不行啦!要學會調適自己嘛QQ
為什麼是毛骨悚然XDDDDD
雖然不是每天這樣,但有時候這種心情浮上來的時候,會覺得自己想家到哭有點誇張 (
而且會有莫名擔心家人好不好的心情)
...
但我每天都需要確認爸媽是否安好健康(到底在窮擔心什麼)
※ 編輯: puffbunnie (36.226.171.245), 05/14/2018 01:49:30
我的「好命」和被關愛來自於我媽的用心付出,正是因為得來不易,才讓我總是心繫媽媽
。
沒有那麼誇張啦><
你說到我急於想適應的主因... 我也是很怕老公看我哭 他會擔心,想趕快改變避免他誤會
我現在生活不開心。
不過你說的改變選擇我有點不太懂><
謝謝你,我會好好珍惜他們健在的時光。我爸是後來變好的,曾經一度偏掉...還有惡婆婆
來攪和我媽(?)。 我媽算是犧牲很多、非常辛苦守護著這個家,照顧我跟我哥長大,所以
有種一定要好好孝順她的心情。我算是被媽媽和哥哥保護得很好,沒有受到不良的波及。
一路快樂長大。(真要說大概就是...被保護過頭了吧)
真的嗎!!跟被修掉的人說抱歉>< 本人操作障礙
※ 編輯: puffbunnie (36.226.171.245), 05/14/2018 03:18:36
... <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