乒乓夢碎,美中反目
4月10日,在美國的國際乒乓球聯合會博物館和在中國的乒乓球博物館同步推出一系列「紀念中美乒乓外交50週年」的活動,以紀念1971年4月6日,美國乒乓球隊首度登陸中國,參加在上海舉辦的國際桌球大賽,開啟美中關係的歷史大事。當時美國總統尼克森,在國務卿季辛吉的運籌帷幄之下,先派乒乓球隊訪中,季辛吉隨後飛往北京,安排尼克森於1972年2月正式訪問中國。不過,但美國與中國直到1979年元旦卡特總統時才正式建交。
尼克森當時的戰略思維是,中蘇因邊界衝突反目成仇,美國想拉攏中國對抗蘇聯,也想利用中國對越南的影響力,讓美軍自越全身而退。至於毛澤東也想拉攏美國制衡蘇聯,並藉機逼退美軍,使越戰越南化,順便迫使美台斷交,排除美國在台灣的勢力。可謂各懷鬼胎,各謀其利。
美中建立正式邦交之後,歷任總統均懷抱「和平演變中國」的幻想,一廂情願協助中國實現現代化及全球化,到了2010年,中國的GNP超越日本,躍升全球第二,美國赫然發現,中國依然專制、獨裁、霸道,卻因進入WTO世貿組織而逐漸在國際經貿及科技發展各方面與美國分庭抗禮。
歐巴馬總統因驚覺養虎為患,才提出「重返亞洲」、「亞洲再平衡」等戰略,但為時已晚,中國對美國的世界霸權早已虎視眈眈。
川普主政四年,卯足全勁對抗中國,火力全開,拜登就任以來,抗衡中國的力道也超出各界的預料之外。上個世紀末因美蘇對抗的世界兩極化原本已因蘇聯集團的解體而鬆解,如今又因中國龍挑戰美國鷹且各自拉幫結派,再度形成全球兩大聯盟的新冷戰態勢。
拜登總統上任後,首度在國際上正式發言是2月19日的「慕尼黑安全會議」,他宣示美國和歐洲與中國之間將會面臨「長期和激烈的戰略競爭」。3月14日他召開美日印澳「四方安全對話」QUAD,會後發表聯合聲明,宣示將「努力建設自由、開放、包容、健康,以民主為根基,且不受脅迫約束的地區。」向北京揮出組合拳。3月25日,拜登舉行上任以來第一次記者會,發誓將確保美國在世界兩大經濟體的競爭中獲勝。他形容目前正處於「21世紀民主與專制政體之間的戰鬥」,美國必需證明民主有效。他還向習近平喊話:「只要你和你的國家繼續明目張膽侵犯人權,我們就會呼籲全世界注意中國的問題,並要求你說清楚到底發生什麼事?」隔天,拜登跟英國首相強森通話,建議由民主國家發起一個類似一帶一路的倡議,協助全球所有需要幫助的實體。
國務卿布林肯在國務院發表就任演說時表示,「我們與中國的關係,是在應該的時候競爭,在可能的時候合作,在必要的時候進行對抗。」而與盟邦及夥伴加強合作,建立強大的聯盟是抗衡北京的最佳方式。因此,他在阿拉斯加與中國進行2+2兩國外交及國防部長會議之後,立即飛往歐洲各國拜訪,歐盟各國齊聲譴責中國對香港、新疆違害人權及對台灣的軍事威脅,並與美加澳紐發表「五眼聯盟聯合聲明」,強力對抗中國。歐洲議會甚至拒絕審議歐盟與中國簽署的「中歐全面投資協定」。此外,美國還與日本及韓國進行2+2部長級會談,點名批判中國「採取不符合現有國際秩序的行動」,給美日同盟和國際社會帶來多重挑戰。
然而中國也非省油的燈,在阿拉斯加的美中2+2會議中,楊潔篪表現的剽悍出人意表,還違規發表長達20分鐘的談話,隨後中方官員更先後發表嗆辣言詞,回應美國。
3月31日至4月3日之間,中國國務委員兼外交部長王毅特別選擇福建作為與新加坡、馬來西亞、印尼、菲律賓與南韓外長晤談的地點,並與日本外相通電話。據外媒報導,王毅嗆辣言語包括:「中方不認可世界上還有高人一等的國家,不接受世界上的事只能一國說了算。」、「對中國的內部事務,日本不要把手伸得太長。」、「如果要合作,需要兼顧彼此關切;如果要抗爭,抗爭應當公平公正。如果要對抗,中國將坦然處之,無畏對抗。」、「中國不能妥協,中國無法退怯;中國當然有權反擊。」、「我們堅決抵制對中國內政的粗暴干涉,更堅決反對憑藉謊言和虛假信息而強行實施的非法單邊制裁。希望美方尊重中國的核心利益。」
以上引述的中方言論,恰正驗證習近平在今年兩會宣稱「中國已經可以平視世界」的「平視外交」已經啟動。中國已經跟美國「平起平坐」,甚至自認「東升西降」,凌駕美國了。
值得注意的是,當美國自認成功組成「新八國聯軍」(包括美、日、英、法、德、加、印、澳),擬從軍事安全領域圍堵中國時,中國也快速加入以俄羅斯、伊朗及北韓為首,號稱「捍衛聯合國憲章之友」的16國聯盟,反對任何對聯合國成員國的武力脅迫與片面制裁。最近全球80多個國家更在「聯合國人權理事會」發言聲援中國的新疆政策。此外,中俄還聯手推動16國聯盟,以本地貨幣的結算機制,意圖擺脫美元為首的貨幣體系。
美中乒乓外交50年,居然以龍鷹反目勢不兩立為結局。令人想起福原愛這位日本乒乓女國手與台灣體育國手江宏傑的婚姻喜悲劇。
在電視廣告上,這對金童玉女加上在台灣出生的小寶貝女兒,展現出令人羨煞的恩愛幸福。哪知異國婚姻的艱辛,加上外人無從得知的閨房秘辛,竟讓福原愛移情一位已婚的日本男子,使台灣丈夫心碎,台日以及中國大陸的粉絲心疼,也令人覺得電視廣告有多虛假,因為福原愛是在中國練就乒乓球而揚名國際,擁有眾多喜愛她的球迷。
福原愛黯然結束日台婚姻的同時,也已結束她的乒乓美夢,她便不日台中的粉絲同感惋惜。如今美中兩強乒乓外交半世紀的演變,會不會是一場可怕的世界大戰呢?
同時也有1部Youtube影片,追蹤數超過8萬的網紅范琪斐,也在其Youtube影片中提到,歐洲與俄羅斯關係不好可以看遠因、近因和其中的導火線跟後果。這其中都跟普丁2000年開始擔任俄羅斯領導人有不可分割的關係。先講遠因,就是第二次世界大戰。大多數學者都是以1939年9月1日德國入侵波蘭、導致歐洲戰場爆發視為第二次世界大戰的開端。這大概沒有什麼爭議,但問題就是這個結果是誰造成的。 歐洲議...
慕尼黑協定影響 在 呂秀蓮 Facebook 的最讚貼文
乒乓夢碎,美中反目
4月10日,在美國的國際乒乓球聯合會博物館和在中國的乒乓球博物館同步推出一系列「紀念中美乒乓外交50週年」的活動,以紀念1971年4月6日,美國乒乓球隊首度登陸中國,參加在上海舉辦的國際桌球大賽,開啟美中關係的歷史大事。當時美國總統尼克森,在國務卿季辛吉的運籌帷幄之下,先派乒乓球隊訪中,季辛吉隨後飛往北京,安排尼克森於1972年2月正式訪問中國。不過,但美國與中國直到1979年元旦卡特總統時才正式建交。
尼克森當時的戰略思維是,中蘇因邊界衝突反目成仇,美國想拉攏中國對抗蘇聯,也想利用中國對越南的影響力,讓美軍自越全身而退。至於毛澤東也想拉攏美國制衡蘇聯,並藉機逼退美軍,使越戰越南化,順便迫使美台斷交,排除美國在台灣的勢力。可謂各懷鬼胎,各謀其利。
美中建立正式邦交之後,歷任總統均懷抱「和平演變中國」的幻想,一廂情願協助中國實現現代化及全球化,到了2010年,中國的GNP超越日本,躍升全球第二,美國赫然發現,中國依然專制、獨裁、霸道,卻因進入WTO世貿組織而逐漸在國際經貿及科技發展各方面與美國分庭抗禮。
歐巴馬總統因驚覺養虎為患,才提出「重返亞洲」、「亞洲再平衡」等戰略,但為時已晚,中國對美國的世界霸權早已虎視眈眈。
川普主政四年,卯足全勁對抗中國,火力全開,拜登就任以來,抗衡中國的力道也超出各界的預料之外。上個世紀末因美蘇對抗的世界兩極化原本已因蘇聯集團的解體而鬆解,如今又因中國龍挑戰美國鷹且各自拉幫結派,再度形成全球兩大聯盟的新冷戰態勢。
拜登總統上任後,首度在國際上正式發言是2月19日的「慕尼黑安全會議」,他宣示美國和歐洲與中國之間將會面臨「長期和激烈的戰略競爭」。3月14日他召開美日印澳「四方安全對話」QUAD,會後發表聯合聲明,宣示將「努力建設自由、開放、包容、健康,以民主為根基,且不受脅迫約束的地區。」向北京揮出組合拳。3月25日,拜登舉行上任以來第一次記者會,發誓將確保美國在世界兩大經濟體的競爭中獲勝。他形容目前正處於「21世紀民主與專制政體之間的戰鬥」,美國必需證明民主有效。他還向習近平喊話:「只要你和你的國家繼續明目張膽侵犯人權,我們就會呼籲全世界注意中國的問題,並要求你說清楚到底發生什麼事?」隔天,拜登跟英國首相強森通話,建議由民主國家發起一個類似一帶一路的倡議,協助全球所有需要幫助的實體。
國務卿布林肯在國務院發表就任演說時表示,「我們與中國的關係,是在應該的時候競爭,在可能的時候合作,在必要的時候進行對抗。」而與盟邦及夥伴加強合作,建立強大的聯盟是抗衡北京的最佳方式。因此,他在阿拉斯加與中國進行2+2兩國外交及國防部長會議之後,立即飛往歐洲各國拜訪,歐盟各國齊聲譴責中國對香港、新疆違害人權及對台灣的軍事威脅,並與美加澳紐發表「五眼聯盟聯合聲明」,強力對抗中國。歐洲議會甚至拒絕審議歐盟與中國簽署的「中歐全面投資協定」。此外,美國還與日本及韓國進行2+2部長級會談,點名批判中國「採取不符合現有國際秩序的行動」,給美日同盟和國際社會帶來多重挑戰。
然而中國也非省油的燈,在阿拉斯加的美中2+2會議中,楊潔篪表現的剽悍出人意表,還違規發表長達20分鐘的談話,隨後中方官員更先後發表嗆辣言詞,回應美國。
3月31日至4月3日之間,中國國務委員兼外交部長王毅特別選擇福建作為與新加坡、馬來西亞、印尼、菲律賓與南韓外長晤談的地點,並與日本外相通電話。據外媒報導,王毅嗆辣言語包括:「中方不認可世界上還有高人一等的國家,不接受世界上的事只能一國說了算。」、「對中國的內部事務,日本不要把手伸得太長。」、「如果要合作,需要兼顧彼此關切;如果要抗爭,抗爭應當公平公正。如果要對抗,中國將坦然處之,無畏對抗。」、「中國不能妥協,中國無法退怯;中國當然有權反擊。」、「我們堅決抵制對中國內政的粗暴干涉,更堅決反對憑藉謊言和虛假信息而強行實施的非法單邊制裁。希望美方尊重中國的核心利益。」
以上引述的中方言論,恰正驗證習近平在今年兩會宣稱「中國已經可以平視世界」的「平視外交」已經啟動。中國已經跟美國「平起平坐」,甚至自認「東升西降」,凌駕美國了。
值得注意的是,當美國自認成功組成「新八國聯軍」(包括美、日、英、法、德、加、印、澳),擬從軍事安全領域圍堵中國時,中國也快速加入以俄羅斯、伊朗及北韓為首,號稱「捍衛聯合國憲章之友」的16國聯盟,反對任何對聯合國成員國的武力脅迫與片面制裁。最近全球80多個國家更在「聯合國人權理事會」發言聲援中國的新疆政策。此外,中俄還聯手推動16國聯盟,以本地貨幣的結算機制,意圖擺脫美元為首的貨幣體系。
美中乒乓外交50年,居然以龍鷹反目勢不兩立為結局。令人想起福原愛這位日本乒乓女國手與台灣體育國手江宏傑的婚姻喜悲劇。
在電視廣告上,這對金童玉女加上在台灣出生的小寶貝女兒,展現出令人羨煞的恩愛幸福。哪知異國婚姻的艱辛,加上外人無從得知的閨房秘辛,竟讓福原愛移情一位已婚的日本男子,使台灣丈夫心碎,台日以及中國大陸的粉絲心疼,也令人覺得電視廣告有多虛假,因為福原愛是在中國練就乒乓球而揚名國際,擁有眾多喜愛她的球迷。
福原愛黯然結束日台婚姻的同時,也已結束她的乒乓美夢,她便不日台中的粉絲同感惋惜。如今美中兩強乒乓外交半世紀的演變,會不會是一場可怕的世界大戰呢?
慕尼黑協定影響 在 Joe's investment Facebook 的最佳貼文
Joe:「中國制裁歐盟的議員,這很可能會讓中國和歐盟關係急轉直下,中國這波外交操作應該忍一忍。」
歐盟與中國互相制裁,雙邊關係出現少見的緊張,讓原本談好的投資協定出現變數。
歐洲聯盟(EU)以維吾爾少數民族受迫害為由,制裁4名中國官員和新疆生產建設兵團公安局,中國隨即對歐洲的10人和4機構實施報復性的制裁,歐洲議會臨時取消討論歐中投資協定的會議以示抗議。歐洲議會第2大黨團、中間偏左的社會民主黨團(Socialists & Democrats)表示,解除中國實施的制裁是開始討論協定的條件之一,中國如此大規模制裁歐洲,在歐中關係上史無前例,尤其受制裁的人包括多位民選的歐洲議會議員,引起歐洲政壇憤怒。
德國國會外交委員會主席Norbert Rottgen表示,歐盟應該對中國明確表示,只要對歐洲議會議員的制裁繼續存在,投資協定就沒有批准的可能,歐盟在中國的制裁面前如果退縮和不夠強硬,將對歐盟外交造成嚴重傷害,「中國迫使歐洲捲入全面性的競爭,歐洲必須面對」,歐盟與中國去年底完成投資協定的談判,不過協定還需經歐洲議會批准才會生效。負責審查的歐洲議會貿易委員會主席Bernd Lange表示,中國對歐洲制裁的反應太過分,「投資協定目前暫時擱置」。
歐洲議會最大黨團人民黨團(EPP)主席Manfred Weber也表示,「中國領導人直接攻擊我們的民主機構」,呼籲歐盟國家強硬回絕中國的制裁。
慕尼黑衣佛研究所(Ifo Institute)所長Clemens Fuest表示,歐洲與中國的經濟互相依賴,雙方都不樂見經貿關係受影響。
歐洲多位政壇領導人齊抨擊中國制裁歐洲議會及多國國會議員,強硬表態不能接受,且中國反人權行徑也引發歐洲議會議員發出訪問台灣呼聲,歐方遭制裁對象包括5名歐洲議會議員、以及荷蘭、比利時、立陶宛國會議員,還有歐盟理事會政治與安全委員會、歐洲議會人權分委會、德國墨卡托中國研究中心、丹麥民主聯盟基金會,中國行徑引發歐洲政壇強力抨擊,荷蘭總理Mark Rutte說不能接受中國舉動,並表示荷蘭外長已召見中國駐荷大使表達荷蘭極度不滿,歐洲議會主席David Sassoli表示,中國的決定是不可接受的,並且將產生後果,歐洲聯盟(EU)外交和安全政策高級代表Josep Borrell則抨擊中國北京的報復性制裁是「不可接受」,並說這不會改變歐盟捍衛人權決心。
而德國外長Heiko Maas說,中國展開的制裁措施是完全不可理解,比利時外長Sophie Wilmes強調比利時堅決反對中國對比利時國會議員制裁,將與歐盟成員國採取一致措施,中國這次將歐盟理事會政治與安全委員會納入制裁,由於委員會是歐盟27國大使組成,目前不清楚中方是制裁委員會工作人員還是包括27國大使。
歐洲聯盟與27成員國舉行領導人視訊峰會,美國總統Biden受邀參與,歐盟領導人強調,歐美並肩合作能證明民主國家最能保護公民及創造繁榮。此外歐盟強調為確保取得疫苗,有必要實施出口授權,歐洲理事會主席Charles Michel表示在峰會邀請外國領袖是並不尋常之事,上一次是11年前邀請美國當時總統Obama,Michel對Biden表示,很高興美國回來了,歐盟藉此機會表達對跨大西洋聯盟堅定的承諾,當前全球首要之務是戰勝疫情,歐美在疫苗方面應緊密合作,除促進生產及交付,並需要確保開放的供應鏈保護各自國家以及全球的人民。
https://www.cna.com.tw/news/firstnews/202103260021.aspx
https://tw.appledaily.com/international/20210325/MAPMSHFSN5AMBJ3ARZ4DVYF2EM/
https://www.cna.com.tw/news/firstnews/202103230011.aspx
慕尼黑協定影響 在 范琪斐 Youtube 的最佳貼文
歐洲與俄羅斯關係不好可以看遠因、近因和其中的導火線跟後果。這其中都跟普丁2000年開始擔任俄羅斯領導人有不可分割的關係。先講遠因,就是第二次世界大戰。大多數學者都是以1939年9月1日德國入侵波蘭、導致歐洲戰場爆發視為第二次世界大戰的開端。這大概沒有什麼爭議,但問題就是這個結果是誰造成的。
歐洲議會在2019年通過決議案,指責1939年《蘇德互不侵犯條約》是二戰爆發主因,在這個條約中,蘇聯和納粹德國決定瓜分波蘭。歐洲議會也說當初是蘇聯資助希特勒侵略西歐。
不過普丁卻認為,英美等國家,從一戰開始就壓榨德國,才導致納粹崛起,英法也在1938年跟納粹德國簽訂《慕尼黑協定》,加上波蘭自私自利,一起犧牲當時捷克斯洛伐克利益,最後導致二戰爆發。
歐洲就指責普丁想要改寫歷史,達到個人的目的,也就是透過蘇聯在1945年的軍事勝利來激發今天俄羅斯人的民族自豪感。對普丁來說,二戰主題是俄羅斯復興的說法、包括俄羅斯如何成為強國、這是他提升國家觀念和團結俄羅斯人的基礎。所以他一有機會就談到這個「偉大的護國戰爭」,在年度新聞發布會上,跟前蘇聯國家領導人的非正式會晤中,在與企業家的會晤中,以及在對將軍們的講話中,都提到了二戰。
某種程度上普丁也沒說錯,蘇聯在二戰中的勝利也為今日的俄羅斯贏得了戰後世界秩序的領導地位,包括新的領土和聯合國安理會的席位。
近因有很多,包括敘利亞和烏克蘭戰爭,以及俄羅斯政治干預等動作,也讓歐俄關係逐漸惡化。這裡面有一連串剪不斷理還亂的可怕細節。我們看俄羅斯和歐盟就好。敘利亞的戰爭從2011年開始到現在已經進入第9年,其中,俄羅斯支持的是現任總統阿塞德(Bashar al-Assad),兩國在政治經濟到軍事上傳統以來就有緊密合作。歐盟雖然主要基調是與美國結盟反對阿塞德政權,但是對於要不要派兵強烈對抗有不同意見。這場戰爭導致大量難民逃往歐洲,更是讓歐盟成為受害者,也讓歐洲持續整合出現阻力。
這在烏克蘭政治危機中也展露無遺。歐盟跟美國一樣反對俄羅斯干預烏克蘭主權,併吞克里米亞。歐盟也持續針對俄羅斯的金融、防務、軍民兩用產品及能源領域實施制裁。但是他們也無法放手一博,因為歐洲有四分之一的天然氣來源是來自俄羅斯,如果雙方交惡,俄羅斯切斷天然氣,寒冷的歐洲冬天沒有暖氣那後果會很可怕。
看起來歐盟還有得擔心,因為俄羅斯公投後,很多價值跟歐盟越差越遠。反歐盟的普丁還可以執政到2036年;歐盟針對這個公投也發表聲明嚴厲批評,表示俄羅斯政府不讓選民有機會針對這個公投進行充分的討論,在訊息不平等下,出現了很多違規的狀況,包括有選民被脅迫、還有人多次投票、或是違反投票保密規定,甚至還有警察對在場觀察的記者實施暴力等等指控。歐盟也批評修改憲法讓俄羅斯法律優於國際法,是不尊重國際秩序,包括執行歐洲人權法院判決的義務。
而且很明顯我們看到在美國逐漸失去領導地位的同時,其他民主國家聯盟包括歐盟對於極權國家的興起基本上是束手無策,除了口頭譴責跟有限制裁,基本上就是七嘴八舌拿不出決心切掉爛根。的確,我們從歐盟與俄羅斯的關係還有對於普丁的持續掌權,都可以看到價值擺旁邊,利益放中間的國際社會。我一再強調,多知道國際時事除了增進國際觀之外,更重要的是了解我們自己的位置,去思考我們身處的世界正在往什麼方向發展。這些事情其實離我們並不遠,而影響的關鍵可能就是我們某個人手上的一票或是政治參與。歡迎大家跟我們分享這一集關於俄羅斯和普丁討論後的想法。
--------------------------------------
《#范琪斐的寰宇漫遊》每周四晚間8點55分在 #寰宇新聞台 播出,沒跟上的也沒關係,歡迎訂閱我們的 YouTube 頻道 🔔#范琪斐的寰宇漫遊 🔔https://reurl.cc/ZvKM3 1000pm準時上傳完整版!
![post-title](https://i.ytimg.com/vi/gAXktLS2QUo/hqdefault.jpg)
慕尼黑協定影響 在 二战特辑深度解析战前英法的绥靖政策“慕尼黑协定” 16 - YouTube 的推薦與評價
![影片讀取中](/images/youtube.png)
慕尼黑协定 (捷克语:Mnichovská dohoda;英语:Munich Agreement;德语:Münchner Abkommen;法语:Accords de Munich)全称《关于捷克斯洛伐克割让 ... ... <看更多>
慕尼黑協定影響 在 綏靖主義達到高峰。邱吉爾認為倫敦白... - Watershed Hong Kong 的推薦與評價
1938年張伯倫簽訂《慕尼黑協定》歸來,綏靖主義達到高峰。 ... 係東歐影響力法國蘇聯反德協定甚至可以睇下波蘭點瓜分捷克所以唔需要有咩前後夾擊果個年代唔存在的. ... <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