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末公布落落長得獎名單 #順便來推薦幾部日劇
#三級警戒延長到7月12日 #爸媽們準備好了嗎
是說,其實大家應該都有預感,今年應該是沒有暑假了吧!?
吉先生去上班以後,我跟地瓜球也都在家完全沒出門,昨天那個來還痛到爆差點暈在家,人森啊😭~!!
好啦,只希望疫情可以趕快結束,大家可以趕快恢復正常生活啦~~~幼稚園一定要順利開學拜託!!!!
#媽媽最近覺得應該可以開始準備餅乾麵團了吧哈哈
有在發漏吉太太的就知道,我超愛看日劇,從疫情爆發到現在已經追了不少日劇了,好幾部春季在這兩週都完結篇了,準備迎接夏季日劇囉~~~
「要是當時吻了他」(搞笑又溫馨感人會哭)
「離婚活動」(非常適合夫妻看,根本夫妻人生,每天都想離婚🤣)
「打扮的戀愛是有理由的」(劇情不錯,男女主角也賞心悅目)
「極道主夫」(親情、搞笑)
「MIU404」(警察機動隊的故事,超好看)
「深深地戀愛」(這部劇情蠻瞎,是為了男女主角看的哈哈~~)
「喜劇開演了」(剛看,覺得算是小品故事蠻不錯)
#有在追日劇的舉手 #快來分享你們看了什麼??
.........................................................................................................
提醒一下最近開的團吧~~~這麼多總有你要的!!!沒有請趕快跟我許願拜託!!
🔹SunBlox數字積木、日本Colorful Candy Style防水背包
✨積木心得文:https://pse.is/3hplrl
🔥團購連結:https://gbf.tw/15vy4
🔹東雨文化
✨心得文:https://pse.is/3cujxh
🔥團購連結:https://gbf.tw/ee0iv
🔹谷溜谷溜健康飲品團
🔥團購連結:https://guliuguliu.tw/sMdxe/20210622
🔹樂加好食水餃
🔥團購連結:https://theplusfans.1shop.tw/mrjimrsji
🔹HealthLife風扇新品上市
🔥團購連結:https://reurl.cc/kZN5yG
🔹鍋寶氣泡水機
🔥團購連結:https://tinyurl.com/ydozy3op
🔹美國Dr.Bronner’s 布朗博士有機洗沐
✨心得文:https://pse.is/3jk4ml
🔥團購連結: https://gbf.tw/yxgus
🔹卡馬龍海鮮、肉品
🔥團購連結:https://gbf.tw/aceg2
🔹易牙居港點、豬跳舞Dancing Pig肉排、儂來餐廳家常菜
🔥團購連結:: https://pse.is/3ghrnx (臉書登入就可以買囉)
🔹蘋果花×世界冠軍蛋黃酥禮盒
🔥團購連結:https://pse.is/3fnkaz (只要臉書登入就可以看)
………………………………………………………………………
得獎名單來囉🎉~~(一定要說平時多留言互動,中獎機率真的會比較高啦!!
🔸日本IRIS PM2.5空氣清淨除濕機團
恭喜 林小秋 抽中美國康寧 X-BOTTLE 暢行玻璃杯
🔸新格子創意設計分享
恭喜 Ya-Wen Lai、Jiang Sang抽到木質組合名片座101款
🔸小不點大夢想童書分享
恭喜Dora Wang、曾薏婷、Pei Pei Huang獲得童書一本
🔸無敵姊弟科學大冒險童書分享
恭喜Chun-Yu Hsu、張舒詠獲得童書一本
🔸另外加碼日本阿拉丁烤箱下單禮,因為吉粉們太熱情,讓廠商感受到吉粉們對阿拉丁烤箱的熱愛,
所以特別送一個CorelleBrands康寧鑄鐵鍋造型小烤盅
唷~~~~恭喜 林*槿 唷!!!
再請以上得獎者私訊粉絲團,謝謝唷!!!
戀愛是科學 完結 篇 在 你(妳)好,我是莎拉。 Facebook 的最佳貼文
[書印好了](葉佩雯)
上個禮拜四我在我的責任編輯的邀請下,到印刷廠去看我的書印出來。
·
這在我的人生中又是一項相當新奇的體驗(我的人生最近新奇的事還真多)。雖是不痛不癢,但看著自己書寫的內容、曾經浮現在腦中的文字活生生地出現在眼前,在巨大的印刷機體內翻攪,如同剛出爐的可頌麵包叮的一聲就香氣四溢,還是突然有種生孩子般的鼻酸感動。這實實在在就是我的筋肉骨血。
·
我勉強忍著心內有些激動的情緒,面上平靜只敢維持淡淡歸屬於禮貌的笑意,和責編一同校對書中彩頁的顏色。畢竟是實際印在紙上的,和電腦上的圖片設計會有色差(有在網上買過衣服的水水都知道)。大姑娘上花轎頭一遭看著自己的書生出來,雖然網上買過不少衣服但對印書還真的沒有概念,我跟著責編一同彎腰,像兒時的自然科學實驗一般,細細觀察每張攤在大桌上的彩頁是否美豔。
·
只見責編柔柔地說:「太淡了」、「太黑了」(我的責編是個嬌小可愛的女孩子)⋯⋯一些關於色彩的意見,然後印刷廠的大哥們便批哩啪啦操縱魔法,幾張調整過的顏色的稿子又喀拉喀拉印了出來。我們一下平放在大桌上看、一下拿到正常的日光燈下比對,責編雖然總會詢問我的意見,我也會嗯呀、啊的說出一些感想反饋,但我還比較像是第一次手中抱著新生嬰孩的母親,雖然每個新生嬰兒其實都是一樣的醜及皺癟,推出去保溫箱以後要是沒放牌子相信所有生父都認不出來那顆是自己的前世精子,不論印出來的是太黑了還是太淡了、是偏紅還是偏咖啡,我都覺得印得很好啊!
·
弄了一個早上最後顏色抵定,印刷廠大哥將幾張未經裁剪、還在全開狀態的彩頁捆成一卷,像科展的成果似的各送了我和責編一份,然後說了一句:「作者都喜歡留這個,外面買不到。」責編應該是真要拿回去交作業,給主編、老闆、同事們看看印出來的成果是什麼樣子;我則真正是應了大哥的那句話,帶著還不是商品的書頁的雛形,出生證明一樣證實我是這本書的母親。
·
·
·
·
弔詭的是,最近我和我真正的生母其實關係不好,時常吵鬧。這一兩年來,為了較專心的寫作遠離了酒精與派對(還是時常想念啊),我養成較從前淡定不易起伏的性格,所以我和母親的吵嚷大多是(應該說都是)她挑起的。小的時候不懂,只要媽媽罵我我就給她罵,哭著吞忍著覺得不甘的心情等待她的怒意平復;長大了稍微見多了識廣,每當母親和我找架吵,我往往會隱約發覺,她其實不是真的要罵我,而是想引起我的注意、是將我當成一個無條件的情緒出口,因為我是「她的」孩子。
·
沒事和任何人找架吵當然是一件相當愚蠢而不聰明的事,我自己也幹過不少這樣的蠢事,但我的母親為何會這樣呢?
·
除了她工作壓力大、她更年期到了這樣似貶實褒、推卸責任的膚淺理由,作為「她的」孩子,我還是要相當不客氣地說,我想是因為她的學養不夠。
·
不是說讀了許多書的人就一定學養充足,最主要還是,可以充分思考、詰問、實踐所有經歷自己的,不一定是讀書才能令人獲得智慧。
·
·
·
·
我想先來說說我的成長過程。
·
我的父母,一個高職畢業、一個國中畢業。他們兩人相遇組合成家庭之後,因著我父親原生家庭的優渥,他們基本上應該就停滯了學習(我的母親十八歲即嫁給我的父親)。社會大學當然也是淬煉一個人相當好的地方,不過我父母那年代是台灣經濟起飛的大好時期,據我母親說父親不論投資什麼生意都賺錢,而她整天只要負責將大筆大筆的現金拿到銀行去存就好。
·
有錢的人,自然想要附庸風雅,不願令人覺到自己一身銅臭氣味。我的父親選擇騎馬、我的母親則是盡情裝扮自己,尤其她還年輕,尚有許多本錢條件可以令自己更加美麗。對於小孩,除了物質生活的豐富以外,在教育上他們沒有任何特別的研究及想法,頂多就是人說什麼好那就什麼好,所以我和姐姐兒時學了鋼琴,中學唸了私立學校,家裡有一整套百科全書、一整套世界文學名著、一整套名人傳記、一整套中國民間傳奇⋯⋯。這些書當然不是經過他們篩選認為對孩子有幫助的,就是家裡的紅木書櫃裡頭一定要擺些東西,書櫃就當然要擺書,要擺就要擺看起來最像樣的,如此而已。
·
恰巧,我的童年相當寂寞。
·
父親早逝,母親在父親過世後基本上才在重啟她的個人價值,所以她做自己想做的生意、交自己想交的男朋友(我的父母並不是自由戀愛結婚)。哥哥大我六歲、姐姐大我十二歲,我對他們而言太小,過了還能逗弄有趣的嬰孩時期,他們也不想跟我玩了,只感覺我是會拖累他們轉大人的累贅。
·
有誰想在公園溜滑板跟混混偷抽煙的時候旁邊有個還在溜滑梯的小妹妹(我哥);有誰想在跟男朋友約會看電影暗摸摸偷親親的時候旁邊還坐個只能看郝劭文的小妹妹(我姐)。
·
我在很多很多他們不願意施捨一點時光給我的時候,只能一個人在家。
·
八、九歲開始,我就成了鑰匙兒童。我有很多零用錢,想買什麼、想吃什麼大多沒有問題,可是沒有人帶我去做一些事、沒有人引導我找到自己的興趣、沒有人想要發掘我的天賦。放暑假我雖然開心,但這種開心只基於我不用每天早起,尤其我跨學區就讀學校遠得要命。長假時不出一個禮拜我就能變成日夜顛倒的小孩。暑假作業裡所有需要跟父母家人共同完成的任務、開心的回憶、去過最特別的地方⋯⋯,誠實的話我一樣都寫不出來,因為我整天就是看電視,所以只能掰(作文能力或許就是如此開啟)。我在把電視裡的零到一百台都看遍了以後,甚至連哥哥偷裝的解碼器密碼都破解,彩虹台都看許多以後(我真心喜歡東京情色派),我還是太無聊了,只好,轉向那一大片紅木書櫃,看看能不能發現什麼有趣東西。
·
我並不是有什麼與生俱來神奇能力的人。剛開始接觸課業以外的書本的時候,艱深一點的、超過小拇指厚的書我也時常半途而廢。或許只能說所幸當時沒網路,我小時候又長得比較抱歉、功課也不好所以人緣很差,找不到什麼朋友出去玩,不想死的話真的只能待在家裡,無聊至極的我,只能帶著一種類似於打怪的心情,把一本本越來越厚的書給看完。然後終於逐漸發覺了書裡的有趣需要醞釀,很多開場平白的書籍,其實只是引人入勝得大器晚成,有耐心給一點時間,忍著撐過一段段平靜無波,終究能有一波大潮襲來(不過還是有書令我從頭到尾沒有高潮)。
·
這就是我學術的養分、文字的根基,是先飯島愛而後莎士比亞、王爾德、珍奧斯汀。
·
·
·
·
在我從印刷廠出來,頂著午間的艷陽、穿梭於車陣間的廢氣回家時,我突然有一股洶湧於原始的情感,想跟我的母親說一聲謝謝,謝謝她迫於無奈與我的父親結合生下了我、想讓她知道我或許可以成為她的驕傲。
·
但這股洶湧很快消失,大約過了一個紅綠燈的時間,我又回復了日常沒酒精時候的淡定與漠然。大概是因為我又發覺伴隨著我成長的那些好的壞的、看似無用其實有用的物事,也是一併從我母親的子宮當中孕育而出。而這些隨我一同出生的東西,例如童年的寂寞、抱歉的小時候、紅木書櫃裡頭的書、日夜顛倒的電視節目,在我曾經或許是沒選擇的條件下,其實令我非常不快樂,並且成為我自卑的肥沃養分。
·
我的童年不快樂。然而是這樣的我,令我寫出了一本書。
·
·
·
·
我的第一本書說的主要是關於我的工作、我的公司的事。會寫這樣的內容誰也都明白是為了迎合市場需求,尤其最近我的公司事情又特別多,甚至其實我還不認為自己算寫完,我的出版社就有些急急催促,希望可以在這個月出版。所以上個月我沒有發過一篇粉絲頁的文章的原因也是在此,因為我在趕著將至少的完結完結。
·
若要我憑心而論自己寫得好不好,我會說四十分(其實原本只想給三十分,但編輯說我居然寫了十萬多字,基於字數多給一點苦勞分)。畢竟是第一次寫書,即使認為自己平時較一般素人寫的看的要多,很多寫作的節奏之類高深的意境掌握跟真正的專家比起來還是相形見絀。
·
我一共寫了十個章節,粗略來說,我自我感覺前五章還多有一些譁眾取寵的勉強;後五章才漸漸搭上一些心流順暢。所以在完稿後來來回回的修改之中(一共改了四次),主要改的都是前五章的東西,後五章大約就是改一些標點符號和錯字而已。
·
寫成書以後任何思想就算是鐵證如山了,往後圖書館裡說不定還能借到,所以內容不能像是鄉民的網路言論一樣意氣用事。我的遣詞用字、事蹟採證,必須更加小心翼翼。我是一個勞工,所以滋養我的當然大多是勞工的思維。勞工是人,可是老闆是不是人呢?
·
我們在被慣老闆呼來喚去的時候,有沒有辦法有一點點體諒他的成長背景或常人覺得不可能的辛酸苦楚,意會到強制中出不一定爽、SOD不見得是真的。
·
我有位朋友是個天之驕子,出生就註定當老闆的那種。在我和他閒聊時,總忍不住內裡的勞工魂出來搖旗吶喊:「喂你不能這樣吧!」甚至我從他那裡得知,這世上有種東西叫做「二代營」,由四大會計公司主持,教導含著金湯匙出生的二代們(有些甚至是淵遠流長的三代、四代)如何看懂財務報表、分析營運狀況,參觀各大公司行號。最重要的是,令他們有一個公平公正公開的平台建立人脈。在這個二代營裡的人都是四大核定的真正的富二代,不會有人打著民間上流俱樂部的名號魚目混珠,以合作之名行詐騙之實。
·
說句政治不正確的話,這些越級打怪,沒當過員工就要直接當老闆的人,他們難有體恤民情的柔情可能也是勢在必行。你可以說他們財閥心態、說他們家教不好,但若我從小被灌輸的教育就是延續一間公司長久的命脈,不擇手段也要留名青史,我可能也會做出「喂你不能這樣吧!」的那種選擇。
·
我的這位驕子友人知道我是一個只能在咖啡廳寫作的人。在他聽到我和出版社簽約、要開始寫書的消息後,送了我一樣禮物,一張星巴克隨行卡。
·
我第一次拿著那張隨行卡去點咖啡的時候,非常貪小便宜地期待著想看裡頭會有多少錢。沒想到,居然只有兩千塊。在我知悉他的財力的前提下,我有些不屑白爛地感覺風涼、友情廉價(什麼心態),想說兩千塊不過就能喝個十五杯左右,還不能點特大杯。
·
神奇的是這兩千塊卻怎麼喝也喝不完。每每我感覺差不多就是我免費咖啡的終點之際,卡裡的金額又突然會出現BUG增加到兩千多塊。免費咖啡喝了半年,我才帶著一些惴惴的小人之心探問驕子(早該問了):「為什麼我的咖啡都喝不完啊?」
·
「我設定信用卡自動加值,好像低於某個金額就會直接扣款。不好意思因為設定最高一次就是兩千塊,我原本想放更多錢。」驕子這麼回道,好像兩千塊是一個非常丟臉的數字。
·
在我喝了不知多少勞工血汗以後,因著驕子咖啡,寫作過程中,我才想起了我的母親和我的一次爭吵,是關於友航罷工的事。
·
在友航罷工那陣,整日新聞沸沸揚揚的主題都是「顏值最高」的時候,身為一間小小公司的老闆的我的母親,非但完全沒有因為自己的孩子同樣也是一位空服員,所以更加心疼那些走向街頭的友航同仁,反而只要一看到新聞就大皺眉頭、飆罵:「難道老闆不用賺錢嗎」、「錢那麼好賺那你們自己開公司啊」、「有給薪水就不錯了,爭什麼爭,那是你們該拿的嗎」⋯⋯。回過頭來如果發現我在家沒飛,還會威脅我說:「你們公司空姐應該不會這樣吧」、「如果妳們公司也罷工妳絕對不准去」。
·
通常若是我看到我的母親一個人對著電視咒罵,我會作壁上觀,悄悄溜進房間鎖上門就不出來了;但若被母親的怒火逮個正著,我也會毫不客氣地回敬:「如果是我的公司罷工我會去,勞工也有生活得更好的權力,台灣才會進步。而且我每次飛回來都累得跟狗一樣,妳難道不知道嗎、妳怎麼還會覺得我不應該?還是妳的公司賺錢就是因為剝削勞工?」
·
每一次我都會和她吵到哭泣,尤其想到我的公司的勞動條件還比友航更差的時候,再想到我的母親那間小小公司裡的、在社會價值中更低階的勞工們,我會有一股寒意爬上軀幹,覺得這個世界真的好可怕。再環顧四周自己生活的環境、我從小到大從沒離開過的所謂天龍區域、我雖不至於貴氣逼人但至少不予匱乏的生活樣貌⋯⋯,我突然感覺自己也成了剝削者,會不會我的生命不只咖啡,乃至於一磚一瓦、舉目所及,亦是某人暗夜的淚水。
·
因著自己的渺小無知,我在書裡頭書寫關於我的公司與友航的比較的時候,反問了讀者一句:「如果你是一位剛出大學的社會新鮮人,你想要進哪一間公司?」、「如果你是老闆,你想經營哪一間公司?」
·
我沒有答案只有立場,只能提出問題期盼隨讀者不同人能有自己獨到的想法。
·
·
·
·
書出版以後,我從前常去的一間獨立咖啡廳的老闆傳來訊息與我祝賀(抱歉我被驕子咖啡寵壞了),他說現在要出紙本書需要很大的勇氣。我懂他的意思,出書的確是件吃力不討好的事。在我說我正在寫書的期間,朋友們亦都會說那我幫妳買個五本、十本,然後我會笑鬧回說不如這餐你請我,因為版稅真的不是能夠拿來養家活口的糧票,除非我賣成哈利波特。
·
在這個人都能去到太空旅行的時代(搞不好會有太空空姐),我的心內仍舊有非常傳統的一塊。即便每天對著的不是手機螢幕就是電腦螢幕,我依舊迷戀手裡握著體溫的感覺,不論是我傳導至物上回溯的體熱,還是他人傳導至我身上的體熱。所以出成一本紙本書於我而言依舊非常浪漫。
·
即使現在人多看照片、看影片、看直播,也常有朋友建議我多朝這些動態潮流的方向前進,不要再死死的光寫字了,看的人不多了,我還是喜歡文字帶給我的雋永的感覺。
·
我認為寫作很特別的一件事,是寫作是一件非常鼓勵人去活在當下的事。
·
當我們身處在美人、美景、美好時光中,如果要照片、要影片、要直播,多少會因為這些介質的滲入,而使得那個當下無法完整,尤其又要拍得好的時候(不過把這當成事業、藝術來經營是另一回事)。
·
可是寫作不同。
·
寫作反而是要人非常專注地去體驗每個之於自己的時刻,才能吸收時光的精華,最後融合自己的思想釀成文字。就像如果想喝醉,直上乙醇也不是不可,為何人還要大費周章去釀酒呢?因為穀物、水果,就是時光的精華,雖然我從來不是品酒的人,真的只是想喝醉而已,可是懂得的人就能分辨出其中的微妙,或許能從中品嚐出一季的開落。
·
·
·
·
從今天開始,我正式成為一個作家了。
·
雖然現在什麼阿貓阿狗都能出書,其實也沒什麼好驕傲的,但懂得的人就能分辨出其中的微妙,知道我到底是乙醇還是高粱。
·
寫作是一件非常孤獨的事,往往我坐在咖啡廳裡頭就是發呆,半個字也寫不出來。每一次坐下,都是一次和自我的較量,賭一賭那神靈附體般地振筆疾書會不會出現。然而這個比賽從裁判、選手到觀眾卻從頭到尾只有自己。寫成以後的發表,即便在意也要告訴自己不能太在意,因為一旦在意的情緒過於高漲,往後的寫作就難再維持獨立思考的精神,是曲意逢迎的一種表現。我一直小心翼翼地走在這片刀鋒上,還是有不慎失足被削掉幾根指頭的時刻。
·
不過我想能從傷口而生才更有嶄新的價值,我渾身是血固然面目可憎,不過那也是我真正努力過的樣子。
·
·
·
·
在我的寫作過程中,我認為對我幫助最大的書有三本:
·
一、韓國作家蔡社長所寫的《知性對話必備!讀懂世界的生存之書》。這本書教我至少知道這個世界的樣貌,令我在寫作時能大致抓出事情的偏頗。雖然我依舊是不夠聰慧,不能給出任何「答案」,但依著這本書的脈絡,我想我至少走對了方向。
·
二、美國的情感與同理心專家Brené Brown博士所著的《脆弱的力量》。每一次我寫出什麼自己覺得很糟糕或是驚世駭俗的內容,可是好像改也改不好,就只能這樣了的時候,這本書的理論教我面對自己心內的不安,依賴自己脆弱並不是可怕的事,因為我這樣的擁抱著不完美的自己,所以一切足矣。
·
三、已故的中國作家 / 導演胡遷的遺作《遠處的拉莫》。我是由《大象席地而坐》這部四個鐘頭長卻佳評如潮的電影認識這位中國作家 / 導演。然後上網搜尋他的資料發現他居然已經上吊自殺了,內心之震撼久久不能平息,因為他用生活本身去詮釋生活、不矯情、不做作的能力,是我從未見過的一種特殊手法,平白且巨大。之後在書店看見他的遺作《遠處的拉莫》馬上買了來看。書裡平鋪直述的黑暗掙扎,赤裸袒露的末世人性(或許是現世的隱喻),開啟我去捨棄許多「包袱」,像在沙漠中迷路的旅人,丟掉所有負重只求生存的時候,最後剩下的就是唯一需要的。
·
希望各位客倌在買了上述三本書之後,如果預算充足的話,能順手帶上一本我的作品。
·
·
·
·
我在書裡頭十分大言不慚地沒有一句謝詞,在這裡我想謝謝率先在網路上發掘我,且願意耐心等待我靈感湧現的主編珮旻、非常溫柔不讓我有太多寫作壓力還要耐心催稿的責任編輯季瑄、應親友要求接受我各式奇妙提問的行銷惠鈞(什麼能不能去工廠辦簽書會),以及高寶出版社的老闆,給了一個平凡素人出書的浪漫機遇。
·
還有各位沒有食言,真的一次買下五本、十本我的書的親友們,令我在還尚未發文宣傳自己的書的前提下,能夠進到知名售書網站的即時榜前一百名。寫作是一件很孤獨的事,可是你們終究令我感覺到我不是自己一個人。
·
接下來我還能不能夠持續榜上有名,就要看各位粉絲們對我的愛有多濃了(開玩笑)。
·
·
·
·
博客來:https://reurl.cc/xKzq4
誠品:https://reurl.cc/DbWVd
金石堂:https://reurl.cc/QV8vo
各大實體通路也已經鋪貨,歡迎掃貨。
·
#才不稀罕當空姐
戀愛是科學 完結 篇 在 一本好小說的誕生(拿起筆就能寫) Facebook 的最佳貼文
剛上完貴島誠一郎的課回來,整個筋疲力竭......貴島是『美麗人生』『跟我說愛我』的製作人。製作電視劇超過三十年,做過超過五百部日劇,可以排名日本前三的人(冷暖人間的製作人現年80多歲依舊在做戲,擁有做超過三千部日劇的金世世界紀錄),今天這篇大概會有點長......
1.電視台有分很多節目,新聞,連續劇,還有綜藝節目,科學節目。新聞跟連續劇是電視台的拖油瓶,因為效益/成本比例比起綜藝節目少太多。但連續劇對國民的影響非常深遠,也是電視台的實力展現,所以老師認為連續劇非常重要。
2.日劇的預算主要來自廣告,贊助商的錢非常少。
3.一部日劇大約九個月前由製作人提出企劃,找腳本家開始寫作,寫個半年,等劇本大概確定之後,導演會加入討論。製作人,腳本家跟導演是黃金三角,討論劇本彼此沒有高低之分,這三人默契越好,戲就做得越好。
電視連續劇分為Situation drama跟Story drama,前者比較像是單集完結或是可以一直持續做的戲,像是金八先生。後者就是我們比較常看的十集完結的戲。最早日劇比較像是前者,但是因為有的戲拖半年收視率變太差,有的戲預備做二十集因為收視率不好被腰斬,所以十集變成約定俗成的慣例,三個月大概也是演員可以給到最多的時間,因此談演員都以三個月為單位在談。(貴島認為這是一種窠臼,也是日劇的缺點。不過我喜歡日劇比較短,節奏可以快一點)。
4.大部份的Story drama都是由單一腳本家進行創作,或是由製作人和腳本家一起創作,有點像漫畫的模式。系列的Situation drama因為是單集完結跟有很多集,才有可能是由多人共同編劇,編劇分為主創的Plot writer跟Dialogue writer。假設有十二集,主創編劇會先把情節都寫完分配給其他編劇,主創大概會寫一半的集數,前兩集,中間兩集跟最後兩集。因為故事寫到一半可能會偏掉,所以他負責在中間跟結尾拉回來確保故事的主題不會改變。Story drama甚至可能由製作人寫劇情,然後交由腳本家寫台詞,老師說在日本寫台詞的編劇比寫劇情的編劇重要(這點在台灣似乎是相反)
5.拍攝日劇大概需要100人,40人為美術服裝道具梳畫,40人是燈光攝影器材人員,剩下二十人是主創人員。
6.電視台有限制拍攝的時間,這也限制了預算。一集外景最多拍三天,棚內拍兩天,後製(剪接配樂)兩天,一週大概做一集。所以五天可以拍一集,第一集跟最後一集會多花一點時間。總結拍攝一部日劇大概需要5X10+10=60個工作天。當然如果在預算內的話要多花時間拍也可以...
7.外景的話是雙機拍攝,棚內可能四到五機拍攝。一個小時的日劇,大概需要十個小時拍攝。(一小時的日本綜藝節目需3~4小時拍攝)。半澤直樹最後一集腳本有90頁,大魔王下跪那場有30頁,超過150個鏡頭。早上五點拍到傍晚就拍完了。
9.也有以二十集為企劃的日劇,像是白色巨塔。
10.Situation drama的主角不能有改變,也最好不要戀愛,不然很難接續做下去,他以Hero2當作例子。
11.老師總結製作熱門戲劇的竅門
(1)嘗試別人沒做過的題材,但是也不能太新不被人接受,以半澤為例子,半澤上檔前是長期以來收視率低迷的社會派(描寫社會寫實情境)的戲劇。但是末集創下日本高過40%的收視率。
(2)增加戲劇的娛樂性,思考觀眾想看的是什麼。老師說半澤的導演福澤拍這部片是把它當成鹹蛋超人在拍,鹹蛋超人通常需要兩分鐘充電時間,所以前面都會被打得很慘,最後才來個大反擊。導演的想法是呈現戲劇的痛快感,所以在壞人的選擇上也故意選長得很壞的人來襯托主角。
(3)用戲劇賦予人新的眼光與價值。比方說『跟我說愛我』以前日劇拍殘障人士都是把他們包裝的很純潔,這部片第一次把聽障人士拍得像個普通人。(跟我說愛我在日本賣出了20億的VHS錄影帶,並且開啟了學手語的熱潮,老師提到半澤則是開啟了下跪的風潮)
12.選角部分,貴島跟木村拓哉合作過一些戲,他說很多人批評木村拓哉演技不好都是千篇一律。老師持不同的看法,他認為所謂的Star不需要有演技,他不是在跟戲裡的人對戲,而是跟電視外的觀眾演戲,他只要當自己,把自己的魅力散發出來就好了,重要是存在感。
13.許多電視台都希望能找明星演戲,太多明星其實會增加製作預算,而且會讓劇組承受太多的壓力。貴島反而建議找有演技但是還沒出名的演員,製作單位要有能捧紅演員的骨氣與實力,不是靠演員的名氣來加分。以半澤而言,主角在演這部戲之前雖然有名但也不是最紅的演員,配角們更沒名,但是事實證明他們都非常能演,而且費用低廉。
14.有名的演員要配沒名的演員來平衡。很多有名的日劇裏面都是這樣去分配的。
15.如果主角是方臉,對手或配角就會儘量挑圓臉的角色,主角很高,對手或配角就會挑很矮的人來呈現反差。如果只想找最紅最漂亮的人一起演戲,那戲裡面的人長得都會一模一樣。
16.配角很重要,老的演員像是拋接球的捕手,能夠幫年輕演員彌補漏洞。貴島都跟同一批老演員合作,或許也解釋了為何那麼多日劇都是主角換人而已。
17.很多年輕演員都是用加法的演技,老演員則會用減法的演技,讓自己比較不那麼演。貴島認為平衡是很重要的,如果主角使用了加法的演員,那麼配角就要用減法的演員。如果主角用減法的演員,配角就要用加法的演員。
18.連續劇不大會做行銷,因為收視率好的話記者都會來採訪,有時還覺得訪問太多要躲避一下,如果收視率不好下跪也不會有人來採訪。
19.電視台與工作人員還是非常重視收視率,但不會因為收視率腰斬戲劇,因為與演員都已簽約,工作人員重視的原因聽起來比較像是奧運選手溜完花冰的分數那樣。
20.電視台有特殊的力量,可以引起風潮,帶給人希望。
21.連續劇有傳承文化的力量。
22.電視台會在拍攝前做問卷,比方說找一千個人問你想看或不想看,或是收視率預測,但預測值是+-2.4%,所以貴島認為花錢做調查根本是浪費錢,不如拿來作戲比較實在。
23.貴島說不要為收視率作戲,要為了做好戲而做。不要為了老闆做戲,因為老闆會換人,你會一直拍戲XD。
24.愛情戲的部分,拍『美麗人生』的時候貴島一直問腳本家北川悅吏子女主角為什麼喜歡男主角。問到北川都生氣了,北川就跟他說了一句有關戀愛劇的名言令他受用至今。北川說女主角愛男主角不用任何理由,男人的愛情跟女人的愛情是不一樣的,男人的愛情有理由的,所以對愛情劇而言要問男主角為什麼愛這個女人。因為男人是為了某種理由愛這個女人,所以即使分開之後男人也會念念不忘這個女人,甚至找的下個人也會很像這個女人。對女主角而言則要問在何時愛上男主角,因為女人可能因為某個時刻在某種氛圍下受到這個男人的吸引,相對而言也可能在某個時刻就不愛這個人了,而她們可以跟各種各樣的男人交往,所以對女主角要問何時愛上男主角,對男主角要問為什麼愛上女主角。對男女配角也是一樣的試用,不管這個命題正確與否........當下我覺得還蠻酷的。
25.日本戲海外市場不好因為太平淡。如果是日劇男主角會站在海邊望著女主角的背影,代表他喜歡她。如果是韓劇男主角會站在女主角旁邊說我愛你。(我發現老師指出很多日劇的缺點都是我們認為的優點)
26.貴島有個湯豆腐理論,類似冬天麻辣鍋比夏天好吃,所以同一齣戲在不同的時刻播放會有不同的收視率與結果。比方說宮藤官九郎的新戲有關一部因為少子化導致男女合校的戲因為放在禮拜日晚上而收視不好,他認為如果放在禮拜五晚上放會好很多。
27.重播一集日劇要三十萬日幣,因為要付錢給創作人員。韓劇剛進日本的時候重播一集只要五萬日幣,所以韓劇還蠻盛行的,現在觀眾熟悉韓劇之後,韓劇已經漲到差不多跟日劇重播一樣的價錢。
28.近年來日本流行改編漫畫,因為很多人認為收視群在年輕人,老師認為人口老化的關係老人也很重要,而且好的電視劇應該是老少閑宜的。四五十歲的人因為不看漫畫,所以轉向看韓劇。但韓劇也只有下午上跟深夜播放,所以影響力還好。
29.來自星星的你在日本不紅。
30.2002年日韓世界杯的時候貴島曾經拍過一部日韓合拍的偶像劇。他發現每一國的攝影師都很像,梳妝也都很像。他也曾經跟新加坡合拍片,他發現前期跨國合作都很硬,像是談判破裂結果他自己帶兩檯攝影機去新加坡,第一天拍他跟攝影師說如果有多一檯機器就好了,結果攝影師馬上生一檯給他,他覺得也沒有那麼硬嘛,因為現場人員都是為了戲好而共同奮鬥,而管理階層只以錢為出發點考量,所以他對跨國合作的建議是儘量減少前期的溝通,迅速進行拍攝。
31.很多收視率好的戲工作人員感情不好,反之亦然。
32.日本收視率15以上算OK,破40大概十年才有兩個結局會破。
韓國收視率甚至可以到60。(對照一下世間情大概4~5)
33.他拍過幾齣收視率破40的戲,但是也有很多失敗的作品。失敗之後要趕快再站起來。
34.在世界中心呼喊愛情同時有日劇跟電影是因為出版商說要拍電影就要拍日劇,貴島覺得出版社的限制很為難。
35.高預算的戲對團隊來說其實是個壓力,每次有人說很羨慕他可以花這麼多錢拍片的時候他都會跟他說那我錢給你,你幫我花。
36.貴島擅長的是家庭劇,他現場有放一部甜蜜家庭還蠻酷的,全程日語但是大家都看得懂。他喜歡拍上學,上班,結婚,葬禮。他認為這是人生中最重要的四件事,可以反映生命的真相。
37.貴島認為『溝通』是他很多戲劇裡面的主題,每個人都有自己的想法,如何將自己的心情傳達給對方是他想要表達的。像是『跟我說愛我』裡面的聽障人,『美麗人生』裡面的女主角,『半澤直樹』替借貸的人發聲等等都蘊含了溝通的元素。
38.他曾經跟一個服裝設計師聊過,設計師說顏色有一個十二年改變的週期。就是現在流行的會是十二年前的顏色,他認為電視也是一樣,像在半澤直樹之前社會派的戲劇已經沈寂很久了,但又引領風潮。不要去跟隨別人的腳步,應該要做引領風潮的人。所以做電視的人應該也要了解自己國家過去的電視劇歷史,然後從中吸收靈感。
39.他區分了文化跟文明。文明進展得很快,以前日劇中男女主角因為沒接到電話的誤會的梗到現在都無法用上了,但會有新的溝通困難。
文化則進展緩慢,每個社會都會有自己固有的問題,像是婚姻題材不論在幾百年前或是現在都是個很好發揮的題材。
40.貴島聽到人家說這連續劇拍的很像電影好棒,他都會很生氣,他認為電視有電視的藝術形式,電影有電影的藝術形式,拍得像電影的電視就不是電視了。
41.娛樂性就是要考慮觀眾要看什麼,半澤直樹同期NHK有拍同一作者的另外一部小說,但比較嚴肅,收視率就差的天南地北。
42.最後老師說他想對台灣電視工作者說的,電視製作最重要的不是錢,不是時間,也不是收視率。同樣身為電視圈的一份子,都要抱持著驕傲的心情,不管是任何一部門,像是會計,行政部門,都有很多人在支持著我們,我們做的工作是非常有影響力的工作,應該維持我們的專業,但是失敗也是被允許的,只要記取失敗的經驗,『加倍奉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