腦中風手指被動關節運動
很多慢性的風友最常問的就是手指的動作,確實,手指的動作確實難度較高,但不是毫無他法,還是要按部就班的一一解決,第一步就是透過手指被動關節運動!
被動關節運動的目的主要有兩個:
📷避免關節太久沒動軟組織會沾黏
📷讓大腦回想起手指在動的感覺
進行過程中請注意以下幾個要點:
📷關節是轉動不是拉動
📷一次只針對一個關節
📷速度要慢角度適當
📷整隻手臂放在桌上
#快出版了
#中風復健跟著做
#最詳細的復健動作教學
#風友必讀
#協助者必看
同時也有1部Youtube影片,追蹤數超過33萬的網紅早安健康,也在其Youtube影片中提到,S.H.E.成員Ella(陳嘉樺)去年4月誕下兒子勁寶,對兒子「愛不釋手」下,便患上了媽媽手!新手媽媽常忙於替寶貝孩子擠奶、換尿布、洗澡或抱著安撫情緒,若是姿勢不正確又反覆過度使用手腕,就可能導致肌腱發炎。 連上班族、美髮師或廚師,都可能是媽媽手的好發族群。 媽媽手是什麼? 物理治療師蔡永裕主...
手指關節沾黏復健 在 豆花藥師 之 身體小教室 Facebook 的最讚貼文
一個關於老王的心得
連續兩週幫從建中時期一起練拳到現在的老同學調理,這過程驗證了兩個之前一直在觀察研究的方向:
第一,出來混的遲早要還。在我們的武術系統中的擒拿練習,與過去受傷的表面疤痕,其實對筋膜非常深遠,事出必有因,有些很難好的問題,必須要在處理完舊傷後才有辦法真的解開。
第二,人是一個整體。筋膜網絡環環相扣,除了同側線性關聯之外,也存在X型的關係,對側手與腳的關係也是存在的。
起因是老王最近練拳進步,打重袋的力道完全從腳上來,雖然已經是16盎司的拳套加上正確的纏手帶以及緩衝護墊,右手腕結構承受不了衝擊力受傷,之後一週右手腕不能承受任何力量,內外翻旋、上下轉動角度受限且都會痛,甚至騎車催油門的動作都會痛,非常影響日常生活。
手腕旋轉會痛除了八塊腕骨因為強烈的衝擊歪掉之外,尺橈骨、肩鎖關節與肋骨的排列本來就都有問題,軀幹、肩關節、肘關節、腕關節相互拉扯的狀況太嚴重,所以手腕才沒有辦法承受打砂袋的反作用力,打沙袋的衝擊只是一個導火線,爆發的是十幾年前擒拿的舊傷,也因此身體沒辦法做代償與協調,所以疼痛與不適感一直揮之不去。
處理上要先把拳面骨節上的皮層皺褶處理開,讓皮能滑動,再把下臂伸區肌鬆開,把急性扯住新的、外層的張力鬆開才能處理舊傷。
擒拿鎖住的端點是從手腕到肋骨,一路上的筋膜都會被扭住,整體張力看似順,但端點上會有皺褶,胸骨柄與肋骨間隙有很多細小的皺褶與沾黏,卡住胸廓,所以橫軸無法帶動,要處理開,胸口的皮與筋才有辦法滑移。右手上一道舊疤痕(與下臂曲肌垂直,長4公分左右)是另外一個張力卡點,要讓疤痕下的皮與筋能分層滑動,接著才有辦法把肋骨、肩胛、肱骨、尺橈骨、腕骨、掌骨、手指的筋層與骨層一一對上,還有同側縱軸對上,手腕內外翻旋角度就跟左手一樣且不痛,也能撐,能承受力量。
隔三天沒做劇烈運動、扭到或什麼的,右手腕內外翻旋到極限忽然就痛起來,雖然可以撐但催油門會有異樣感。
再檢查發現上半身之前處理的東西都還是好的,而且橫軸不管做甚麼改變狀況都一樣,因此判斷應該跟橫軸無關,從整體的張力找發現問題從縱軸來的,追根究柢發現主要卡住的是左腳脛前的舊傷口,是他國中摔到大理石磁磚上的一個疤痕,有一大坨不能動卡住的筋膜皺褶與沾黏,脛骨卡住骨盆,脊椎肋骨無法連動,右手翻旋角度因此受限。一開始左腳張力沒有特別明顯,因為對側的X型結構關係沒有這麼明顯,再加上是很久以前的舊傷,代償張力狀況比較深層,要等到淺層問題處理完之後才會浮現出來。
因為是很久以前的沾粘,一整坨沾黏硬塊完全不會動,要由外而內一點一點處理開來,先讓表皮能滑,再把黏在脛骨上的面滑開,接著一層一層讓脛腓骨能轉動,當左腳脛腓骨能夠轉動之後,就算沒有處理手,內外翻旋角度就變大很多,痛感降低,接著把右腳共軛的筋膜裡順、縱橫軸對上,右手內外翻旋到極限就不會痛了。
大部分非常難處理的頑固型痠麻痛都不是忽然蹦出來的。
冤有頭債有主,有時候筋膜調理沒辦法一兩次就完全好的原因就出在這裡。
腳扭傷以前可能過個兩三天就不會痛了,因為身體筋膜還有空間能夠代償調整,但當傷害一點點累積,扭傷的腳過了一週、一個月甚至一年都還是會覺得怪怪的,微微痛痛的,那是因為身體已經沒有辦法靠代償消弭張力,只足夠維持在勘用的恐怖平衡。
當有一天不小心受傷破壞了平衡,甚至只是單純累積到極限,所有問題就一口氣爆發出來,這個時候要處理,就要一步一步把前面的問題都解決,讓筋膜空間慢慢回復,必要時還要配合復健重新訓練筋膜,單純的抹平張力遮蓋問題是不夠的,出來混的遲早要還。
#舊傷影響深遠
2020.10.11 豆花藥傷科
手指關節沾黏復健 在 筋肉媽媽 Facebook 的精選貼文
【振動按摩,四種你可能不知道的好處!】
身體要健康,有三個不能忽視的要素:柔軟度、心肺能力、肌力。柔軟度進步最快速,偏偏也是多數人缺乏的:常常運動的人,不好好運動後按摩放鬆,可能會造成肌肉緊繃短縮、筋膜沾黏彈性差,於是運動中就容易受傷與產生各種疼痛;不運動的人,也可能因為常常維持同一種姿勢,久了產生筋肉僵硬與筋膜沾黏,並且身體循環代謝能力也會因此變差。
自我放鬆工具已經非常普及,振動按摩滾筒與振動按摩球,也有越來越多選擇。想知道哪種工具適合自己,就該先來了解,振動為什麼可以改善身體與幫助運動!
⭐DOCTORAIR限時搶購專區:bit.ly/日本專業按摩品牌DOCTORAIR
#振動按摩能夠快速讓肌肉放鬆
振動按摩可以快速放鬆肌肉,是因爲它影響了身體的本體感覺受器(肌梭、高爾肌腱器)作用,進而誘發肌肉放鬆;另外,因為振動中身體耐痛的閾值升高了,增加血流與肌肉溫度,因此種種因素下,很輕鬆的達到肌肉放鬆目的。
如果真的時間很少、或者身體開始有點緊繃疼痛感,振動就會是很棒的急救法了。
#運動前振動按摩可能讓運動能力提升
振動可能引發張力性振動反射(Tonic vibration reflex),神經效應變好,運動能力變好!多數時候未經過訓練,身體的肌肉只會使用部分肌纖維;經過訓練後,使用的肌纖維增多,所以即使肌肉質量尚未增加,力氣也能變大。振動,神奇的透過TVR讓肌纖維活化,所以很適合在運動前,先用振動好好熱身一下喔!比較能確定的是,經過振動鬆弛後,身體的神經效應變好,所以運動能力也變好了。
#振動按摩能夠讓核心肌群更快醒過來
因為振動增加了身體的不穩定性,所以能夠誘發更多深層核心肌肉參與活動(深層肌肉就是要用來穩定身體的喔!)。當振動運用在徒手運動上時,理論上可以讓核心肌群參與更多,訓練更有效益。
#振動訓練可能可以改善荷爾蒙水平
在一份2000年發表的文獻中,全身振動訓練後,身體急性反應,可以讓男性受試者生長激素與睪酮素提升、壓力荷爾蒙下降。
振動有這麼多好處與科學研究,建議大家也可以開始試試看居家振動訓練,從最簡單的按摩,到使用器材做徒手運動,都能增進身體的健康!
#居家可以常備的振動工具
振動工具有很多種,譬如物理治療師會使用的紅繩子(筋肉爸爸就在用紅繩子復健)、大型的振動訓練機台,還有家用款的振動滾筒與振動球。紅繩子超棒的,但是需要更多使用技術學習(台灣有專門教育的單位喔),以大家能夠入手的價格與體積來看,振動球、振動滾筒很適合。現在振動商品已經發展了好幾年,相關產品的質量與功率已經非常好,價格平易近人,這篇文章使用的,就是最近非常喜愛的DOCTOR AIR。
#怎麼選振動商品?
選擇振動商品時,必須選擇高頻、低振幅的商品(低頻高振福就像是電鑽),並且避免在脊椎與頭部周遭打開振動模式。
以DOCTOR AIR的振動商品來說,振福強度落在36-67Hz,視為高頻但安全,且不會引起身體組織共振危險的範圍。
不只有滾筒樣式的振動工具,方便大片按摩肌肉與運動期間使用,最近來堆出了3D振動按摩球,大小兩種尺寸,讓振動按摩與訓練更加多樣化囉!(使用方法直接放在照片說明欄喔)
#怎麼使用DOCTOR_AIR呢?
不懂運動與身體解剖的人,可以懶人按摩法:「哪裡痠痛就按摩哪裡」,直接按壓,快速達到放鬆肌肉目的;記得避免脊椎與頭頸部周圍直接使用振動器具按壓,頭頸部周圍的特殊按摩法,因為DOCTOR AIR設計了按摩球輔助套,可以運用在頭頸部按摩更加安全(方法在照片說明欄)
徒手運動中,可以利用3D大球與S滾筒,來增加核心肌群的誘發(方法在照片說明欄)。
或者在運動前,先使用振動滾筒、振動大球,振動刺激等等要訓練的肌群,達到讓身體神經效應提升目的。
#DOCTOR_AIR怎麼選?
立體伸展滾筒S:
▪️ 四種振幅。一分鐘2100次~強效振動4000次以上 。
▪️ 適合運動前熱身軟化肌肉與提升神經效應。
▪️ 適合運動中誘發核心肌群參與。
▪️適合平時按摩大面積肌肉肌膜。
▪️ 表面4種特殊突起加強舒緩:平面(針對筋膜)、縱向突起、橫向突起、小面積突起
▪️日本市場研究組織2019年進行網路調查,86.76%的專業與運動人士使用後確實得到身體改善。
▪️獲得日本協會認證為健康增進機器認定製品
3D振動深層按摩球(大):
▪️ 四種振幅。一分鐘最高達4000次振動。
▪️ 能夠刺激與舒緩到更深層的肌肉肌膜。
▪️ 適合運動前熱身軟化肌肉與提升神經效應。
▪️ 適合運動中誘發核心肌群參與。
▪️ 適合日常放鬆肌肉改善筋膜狀態。
▪️ 適合針對深部筋肉按摩與筋膜沾黏點的改善。
▪️ 專用輔助套能夠幫助背面的肌肉筋膜按摩輕鬆接觸。
▪️獲得日本協會認證為健康增進機器認定製品
3D振動深層按摩球(小):
▪️三段振幅。一分鐘2500~3500次。
▪️可以加溫至45度熱敷幫助緊繃肌肉軟化舒緩。
▪️直徑9公分一手就能掌握,適合足底肌肉筋膜按摩。
▪️肩膀頸部周圍溫和振動,還能透過手指按摩面部改善循環。
▪️ 適合針對深部筋肉按摩與筋膜沾黏點的改善。
▪️ 專用輔助套能夠幫助背面的肌肉筋膜按摩輕鬆接觸。
➡️更多DOCTOR AIR商品資訊:(後補)
💡有了振動還需要傳統滾筒嗎?
振動按摩工具與一般傳統滾筒不會互相抵觸,靠近脊椎的部位建議還是以非振動模式來按摩。以我們自己熱愛運動生活模式來說,家中從各種形狀的非振動按摩器材,到多種振動按摩工具都有。每一種工具都能各司其職,充分在運動前、中、後作為最好的輔助工具。
💡苦口婆心再叮嚀:
柔軟度提升可以讓肌肉群跟關節的活動度增加,避免拉傷、也增進力;筋膜與肌肉滑動順暢,才能讓動作流暢,身體組織即時補氧補營養。即使不運動,也要養成按摩與伸展的好習慣喔!
🈹️DOCTORAIR限時搶購專區:bit.ly/日本專業按摩品牌DOCTORAIR
手指關節沾黏復健 在 早安健康 Youtube 的最佳貼文
S.H.E.成員Ella(陳嘉樺)去年4月誕下兒子勁寶,對兒子「愛不釋手」下,便患上了媽媽手!新手媽媽常忙於替寶貝孩子擠奶、換尿布、洗澡或抱著安撫情緒,若是姿勢不正確又反覆過度使用手腕,就可能導致肌腱發炎。
連上班族、美髮師或廚師,都可能是媽媽手的好發族群。
媽媽手是什麼?
物理治療師蔡永裕主任說明,手碗與拇指的連接處有兩條肌腱,若與骨頭產生摩擦,長期下來就會引發疼痛,而這個現象之所以叫媽媽手,是因為常好發於新手媽媽身上,因為很多新手媽媽因不熟悉抱嬰兒的正確姿勢,很容易將手腕過度彎曲,肌腱就容易擠壓進而發炎、疼痛。
蔡永裕主任也透露,不只是媽媽會有這個問題,他自身也曾經患上媽媽手,其他像是上班族、美髮師或廚師等,因為長期反覆使用手腕,也都可能是好發族群。
媽媽手如何舒緩?戴護腕、亂按壓都NG
蔡永裕主任指出,臨床上看過很多患者會帶護腕,但這其實沒幫助。因為戴護碗的同時也約束了手部肌腱的動作,反而更容易產生摩擦。此外,還有患者喜歡強力按壓疼痛處,但若是用錯方法,就會愈壓愈痛、愈壓愈腫,適得其反。
媽媽手很容易反覆發作,蔡永裕主任表示,主要是因為我們日常生活中很難避免用到拇指與手腕,反覆使用加上姿勢不正確就容易再次復發。
他以「扭毛巾」為例,許多人扭毛巾的姿勢錯誤,導致手部肌腱容易受到牽伸,引發疼痛。正確的方法應是盡量用拇指側邊抓穩毛巾,再做扭轉,盡量不要用手指下壓、內摳的方式,就能避免媽媽手。
蔡永裕主任也建議患者,可將手腕肌腱微微延伸,每次大概10秒左右,藉此讓肌腱能適當舒展。
媽媽手4動作正確舒緩
緩解腕關節壓力
Step1:將患側手放在兩腿之間,並先將手肘打直,再微微後縮。
Step2:用另一手輕推手肘中線,向外推再回到原位,來回重複10次。
增加肌腱延伸度
Step1:將患側手手肘彎曲,拇指朝上。
Step2:另一手覆蓋患側手的虎口,拇指壓著患側手的掌骨,牽伸肌腱,此時會感覺到肌腱被拉扯,持續約5-10秒。重複10次。
增加腕關節活動度
Step1:另一手壓在患側手掌骨上。
Step2:患側手的拇指依序朝「上、內、外」方向活動。每個小時做10次。特別注意全程手腕應處於不會疼痛的狀態。
媽媽手痛點按摩
Step1:患側手手肘彎曲,將拇指收於掌心,並將手腕朝下。
Step2:另一手拇指壓住手腕痛點,並以「單向按摩」,不要來回。做完10次就能休息。特別注意全程手腕應處於不會疼痛的狀態。
媽媽手臨床上如何治療?
至於媽媽手是否能夠手術處理?蔡永裕主任回應,現在比較流行是增生療法,或血小板的注射,能夠促進組織修補。另外也有人使用震波療法,鬆解肌腱沾黏的地方。
但傳統上仍以物理治療為主,包括超音波、甚至做一些微電流的刺激,減緩疼痛,再從事適當的運動訓練,就能達到舒緩效果。
https://www.everydayhealth.com.tw/media_article/565
【相關影片】
揮別網球肘,4招緩解動作自已來
https://youtu.be/Vd8E1tDSNoc
手痛到罷工!這招一出手 疼痛不再來
https://youtu.be/TWdILRKaEwM
五十肩越推拿越疼痛!正確緩解很簡單
https://youtu.be/bW2GazQq3R0
【相關文章】
大拇指卡卡、手腕腫痛!媽媽手復健操讓你快快好
https://www.everydayhealth.com.tw/article/12674
手腕長期用力,小心媽媽手上身!1招舒緩肌腱發炎
https://www.everydayhealth.com.tw/article/10958
常見慢性運動傷害--媽媽手及板機指
https://www.everydayhealth.com.tw/article/16863
#媽媽手 #蔡永裕 #復健
----------------------------------------------------------------------------------
早安健康網站:
https://www.everydayhealth.com.tw/
早安健康FB:
https://www.facebook.com/Everydayhealth.Taiwan
早安健康Youtube:
https://www.youtube.com/c/EverydayhealthTw
手指關節沾黏復健 在 [討論] 請問受傷關節沾黏該找PT還是OT? - 看板Therapist 的推薦與評價
三月底出車禍手部受傷,好了手指一直彎不下去,五月初有做過超音波檢查跟X光
醫師說是韌帶受傷,但沒什麼大礙,叫我找間復健科診所做復健
平常在家多熱敷伸展即可,有開藥膏給我擦。
但自己凹手指+物理治療了兩個月,手指還是腫腫的,往下壓會痛,掌關節活動度也沒增加,,
早上起來最慘,小指離90度都還有一段距離。
上禮拜回醫院找醫師複診,醫師說的確都沒什麼進步,有可能是沾黏引起
他跟我說小指角度不像一般醫師說的接近90度就夠,因為角度差一點握力就會差很多
要想辦法盡量跟另一隻手一樣,也說拖越久預後會越差,跟我說我還年輕
如果自己作沒辦法,就要請職能治療師幫忙把關節拉鬆。
因為醫院離家幾十公里,且排到職能治療要等好幾個禮拜後了
請問版上各位,我應該找PT還是OT治療呢?
手指靈活度已經影響日常生活,麻煩大家給點意見吧,謝謝!
--
※ 發信站: 批踢踢實業坊(ptt.cc)
◆ From: 112.105.157.35
... <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