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習慣性流產不要怕,找到適合的不孕症醫師幫你助好孕」
#流產 #意外流產 #自然流產 #習慣性流產
習慣性流產是指已懷孕二十週以內,連續三次以上的自然流產。
習慣性流產的病因相當複雜,任何影響到胚胎生長和著床的因子,都是造成習慣性流產的因素。如若現已改為連續流產兩次時,建議夫妻雙方就要接受檢查。
#習慣性流產的原因有哪些
習慣性流產的原因,根據統計,大部分為原因不明,可推測是胚胎異常,而自然淘汰。其他常見的原因可能為夫妻染色體異常、免疫疾病或子宮異常等。如發生習慣性流產,建議夫妻一同接受檢查。
值得一提的是,屬於免疫功能異常的抗磷脂抗體症候群,好發於育齡婦女,有人於早期即出現症狀,有的則是生過孩子後才被誘導發病。一般流產常見於懷孕10週前,對於10週後的流產或10週前出現3次以上的流產,或懷孕34週後因子癇前症而造成的早產,須懷疑是否有此症候群。臨床病人的表現為血栓,但有人未必有臨床症狀,而是抽血檢查得知,因此,必須以抽血兩次(間隔3個月)進行診斷。
以下針對習慣性流產列出幾項重點
1. 習慣性流產大部分都是「偶發性」,多數跟胚胎染色體異常相關。胚胎染色體異常則跟懷孕女性的年紀有非常密切的關係。
2. 習慣性流產定義為:第一孕期或第二孕期早期,有兩次或兩次以上自然流產的情況,就是習慣性流產。
3. 超過一半的習慣性流產,檢查仍然找不到確切的原因。
(呼應第1點:習慣性流產大部分都是「偶發性」,多數跟胚胎染色體異常相關。)
4. 如確診為習慣性流產,應該及早安排相關檢查:
a. 夫妻皆需要接受染色體檢查
b. 妻:荷爾蒙及代謝檢查、抗體篩檢、子宮輸卵管攝影及 子宮腔鏡檢查。
5. 接受專業醫學及心理諮商。
#如何預防慣性流產呢
前面提及夫妻需共同接受的篩檢項目,針對檢查結果可採取相對應的解決方式。
✒︎ 夫妻染色體異常:試管嬰兒療程,加上PGT-A 植入前胚胎染色體檢查,找到染色體正常的胚胎,再進行植入
✒︎ 抗磷脂抗體症:低劑量阿斯匹林(Aspirin)、低分子量肝素(Low-molecular-weight heparin, LMWH),合併使用或是各自單獨使用。
✒︎ 糖尿病:接受糖尿病治療,建議使用胰島素(Insulin)
✒︎ 甲狀腺機能異常:接受內分泌醫師檢查,正確治療
✒︎ 泌乳激素異常:服用降泌乳激素藥物
✒︎ 子宮結構異常:子宮手術(子宮腔鏡子宮中膈、沾黏、息肉或肌瘤等切除手術)
若相關檢查都正常,建議可考慮透過胚胎切片,選擇正常的胚胎植入。根據統計,植入一顆正常囊胚的著床率高達50%,流產率可小於10%。
#現在的你可以怎麼做呢
治療不孕必須經過全方位的評估,在患者所能接受程度中,找出合適的方式。尤其醫病雙方是否能相互溝通很重要,特別是有不少的自費檢查,做或不做,就非常需要醫病在互信的基礎上建立共識,針對適應症有需要才做。
最後,再次提醒大家,如果有重複性流產經驗,應該接受專業婦產科或不孕症科諮詢,接受詳細的檢查。如已找出原因,建議及早處理,及早治療,降低再次發生流產的機會。由於人工生殖機構的經營型態不同,有的附屬於醫學中心,有的是獨立專科診所,各有優勢,患者可根據自身需求選擇合適的機構與施術醫師。對於狀況複雜,需要更為精密檢查或手術治療、會診其他專科的患者而言,選擇醫學中心或許是更適切的選擇,一是療程中可省去往返不同醫療機構的麻煩,二是同院醫師在溝通上也相對方便。
如有任何疑問,歡迎來中山大學附設醫院的生殖中心找我
我們有最專業且完善的醫療團隊,我會盡我的全力協助妳。
#妳的好朋友 #醫人 #醫病 #醫心
#中山醫學大學附設醫院生殖中心
#生殖好孕博士劉勇良
手術防沾黏自費 在 營養師愛碎念-孫語霙營養師 Facebook 的精選貼文
42小時生產馬拉松之催生催到吃全餐【下集:來剖腹吧】
「老婆,你怎麼在哭?」
「我擔心小漢堡。」
聽到護理師下的最後通牒,我腦海裡不由自主地想起之前在網路上胡亂google到的催生慘案,什麼子宮破裂、胎兒缺氧之類的,不禁悲從中來。
說實在,我一點也不害怕剖腹,比起動手術,我更擔心寶寶的安危;同時,我也很不甘心,打從懷孕起,我就決定要自然產,整個孕期也做了很多努力,例如控制體重、控制胎兒大小,三級警戒後更是天天在家做孕婦瑜珈,為的就是生產時能夠奮力把寶寶擠出來,現在還沒入場,就直接被判出局,有夠難過!
我更責怪自己,是不是做錯了決策,漢堡明明不想出來,卻被催生強制退房,他會不會也正在承受宮縮的痛苦。
老公看到我哭得很傷心,隨即抓了一個護理師來,跟他說:「我太太很擔心寶寶,但明明就沒事啊!」
護理師說:「寶寶心跳很好、胎動也很好,你睡覺啦,不要再哭了!」
#催生失敗的省思
聽完護理師的話,終於讓我比較冷靜。
回首自己的人生,我的個性一直都很急躁,凡是努力卻沒有辦法達到的事情,都會陷入憤怒又自責的情緒,久久無法釋懷,例如高中考大學時一直覺得自己考差了,對人生充滿失望;曾經想轉職到到嚮往的公司卻屢遭挫敗;但事後想想,考試考差了有影響到我現在的人生嗎?沒有;公司的光環對現在的我來說有那麼重要嗎?完全不重要。
很多事情,除了努力之外,更需要的是天時、地利、人和。
已經盡力準備,雖然生不出來,但只要小漢堡平安健康的誕生,自然產還是剖腹產,又有什麼重要呢?
想到這裡,我已經全然釋懷,開始對小漢堡精神喊話:「如果你覺得挑的日子你不喜歡,那你就乖乖待到天亮,明天醫生叔叔會把你拿出來。」
#來剖腹吧
接著,凌晨五點,護理師又幫我做了最後一次內診,開指8cm,但是胎頭還是沒有降下來,不過沒關係,因為我已經完全整理好心情要來剖腹,護理師做了手術前的解說,也請我老公簽署數張手術同意書和很多剖腹產相關的加購配套,什麼玻尿酸防沾黏、無痛改術後止痛、自費長效止痛針…等,我們對於剖腹產完全沒有做任何功課,但我老公認為催生了40小時,我們倆的身心都飽受折磨,所以只要能降低痛苦的項目,通通打勾,既然不能美美的生,但至少要爽爽的生!
#42小時終於迎來小漢堡
進了產房之後,我拜託醫生,不要讓我全程睡死,我想要親眼看小漢堡出來,醫生說當然沒有問題,一定會讓我看到寶寶,還可以幫我拍照留念,請我先放心的閉眼休息。
再度醒來時,我左顧右盼,似乎無法分辨自己在哪,掙扎了很久,想要清醒卻又再度睡去,頭上兩個大大的探照燈發出溫暖,我蓋著厚厚的棉被,卻還是不斷發抖,幾次掙扎之後,我終於清醒,但卻無法想起關於生產的所有細節,看到床頭旁的手機,我趕緊伸手取來確認一下小漢堡到底有沒有平安誕生、到底長什麼樣子。
打開手機相簿,看到小漢堡哇~哇~哇~哭的呼天搶地的影片,還有我們第一次接觸的合照,這個在我腦海中幻想過無數次夢幻的畫面,終於成真了,小漢堡來了!我放下心中的大石頭,在病床上留下感動的眼淚。
(全劇終)
手術防沾黏自費 在 婦產科 沈煌彬醫師 Facebook 的最讚貼文
前兩天(禮拜五)開了兩台「極致奢華」的手術。
一台是子宮鏡,自費花了60000元。另一台是外陰部腫瘤切除,自費花了21000元。這兩台手術健保都有給付,多出來的費用是自費耗材。
子宮鏡手術,患者用的是冷刀,可以節省手術時間超過六成,也可以避免水中毒的風險,同時間又用上止血防沾黏的兩用凝膠。
外陰部腫瘤切除之後,噴上生長因子,緊接著又用上生物凝膠縫合傷口。手術結束時間約中午12點。當天晚上的護士以及第二天上午的護士,竟然都看不出傷口在哪裡。以往外陰部手術換藥有時都要搞到一個月,現在竟然傷口可以看不出來。
現在的自費醫療器材很多,大多是為了增進患者復原而誕生。但是如果患者沒有使用,我也是可以用手術技巧克服,但是並無法百分百取代。即使有實支實付保險,也要斟酌保單的限制,並不一定有給付。對於一些有買到副本理賠實支實付的患者,也有可能領很多。
手術防沾黏自費 在 預防手術腸沾黏玻尿酸貼片護傷口-民視新聞 - YouTube 的推薦與評價
![影片讀取中](/images/youtube.png)
【民視即時新聞】大腸癌是國內發生人數最多的癌症,也是國人癌症死因的榜首,雖然醫學技術已經可以使用微創 手術 進行,但仍然避免不了 沾黏 的發生, ... ... <看更多>
手術防沾黏自費 在 欣馥麗孕婦·產婦·spa身心靈美妍館- #剖腹產後防地雷! #腸沾黏 ... 的推薦與評價
女兒剖腹產,手術中沒有用防沾黏貼片(自費一片1萬2~1萬4,這樣的價位確實不是每個人都能承擔的),而是聽從中醫師的建議,術後馬上喝純的苦茶油(一兩口),幫助排氣及預防 ... ... <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