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健身路上必須接受的事】 #給初學者的第三封信✉️
💎「如果你是健身新手,這個系列你一定不能錯過。」💎
——————————————————————————————
很多新手在接觸健身和重量訓練時
總是有非常多疑問
很多在健身路上勢必會遇到的現象
這些問題不是問題
而是你必須得面對的「過程」!
================================
📌「一定要飲食控制嗎?」
📝A:飲食對於體態的變化,可說是至關重要,當然是必不可少的。
熱量的攝入最直接就是飲食
除了最重要的熱量平衡外
吃正確良好的食物,讓身體維持高水平代謝
在重量訓練搭配下,體態會更加有線條
兩者都很重要缺一不可。
================================
*延伸📌「一定要做有氧嗎?」
📝A:不一定,熱量赤字(消耗>攝入)是減脂的關鍵,但有氧可以加速減脂進度。
熱量的攝入最直接就是飲食
而熱量的消耗是由我們的代謝和活動、運動量決定
吃的東西太少會讓身體失去基本的運作能力
增加熱量的消耗是更為明智的做法
有氧運動容易累積較多的熱量消耗
可以加速達到熱量赤字,也就能幫助我們加速達到減脂的目的。
================================
📌「握啞鈴/槓鈴很容易長繭怎麼辦?」
📝A:要不就讓他長,要不就戴手套。
啞鈴/槓鈴的紋路,是具有止滑的功能
倘若除去這樣的設計會容易發生抓握不穩產生危險
肌膚與紋路的接觸一定會產生皮膚摩擦,長期下來勢必長繭
如果真的十分在意,可以帶著手套防止長繭的情形。
================================
📌「練後肌肉很酸怎麼辦?」
📝A:肌肉成長的過程常伴隨著延遲性肌肉痠痛,在成長的過程可說是必經路。
初期接觸阻力訓練的朋友可能比較無法適應這樣的痠痛
但身體的適應能力很強
在持續訓練2-3週後
這樣的感受會開始慢慢降低
也讓人比較能接受了!
So, keep going!
================================
📌「體態怎麼還沒開始改變?」
📝A:體態的轉變是累積而成,並非一朝一夕做了什麼事變成什麼樣。
把握住適當的飲食原則
持續訓練
讓時間累積成果
一段時間後
體態會報答你的汗水,你的努力!
================================
在學習的過程,總是充滿著不適應
但這些不適應,也象徵著我們正走在成長的過程!
================================
喜歡的話請給我一個喜歡❤️
有什麼問題也歡迎在下方留言我們一起來討論
——————————————————
✅Follow || @canyon_fitlife
——————————————————
https://www.instagram.com/canyon_fitlife
#大台北地區自由教練 #自由教練 #一對一 #體態雕塑 #健身 #健身男孩 #增肌 #減脂 #訓練 #健身房 #增肌減脂 #重訓 #重量訓練 #腹肌 #馬甲線 #fitness #training #gym #weighttraining #workout
「手長繭會痛怎麼辦」的推薦目錄:
手長繭會痛怎麼辦 在 圈圈媽咪玩人類圖教養 Facebook 的精選貼文
【 人類圖育兒|長程搭車的小娃兒 】
成為父母之後的連假厭世行程之一
帶著小娃兒長程搭車
陪玩工具準備一堆,小娃兒卻可能在上路5分鐘就玩完,接著就是眾父母們各自的本領全拿出來!說故事、唱歌、玩遊戲、看窗外風景⋯,一陣子後,父母已累,小娃兒活跳跳,又吵又鬧要下車🤦♀️🤦♀️🤦♀️
今天把一位媽媽的煩惱分享至群組裡⋯
一家四口:生產者媽媽、投射者小姐姐、顯生小妹、顯示者爸爸
前情提要:《每次全家一起出門,只要超過15分鐘的路程,投射者姐姐就很容易唉唉叫,甚至踢爸爸椅背,質問到了嗎?產生連鎖反應妹妹一起鬧。回鄉下婆家動輒三小時,每次一趟下來的痛苦指數都爆表⋯》,詢問群組裡眾媽媽們有沒有好方法可以交流一下~~
除了得到很多過來人的經驗之外,媽媽們也自動帶入「人類圖育兒」的視角😍
顯示者媽媽:「可以請家裡的顯示者爸爸在出門前跟孩子們預告一下,畢竟顯示者的告知很重要啊!」
#一秒突破盲點的顯示者媽媽的發言超到位👍👍👍
2/4顯示者媽媽:「我從前一天出門前 就開始講,講到小孩耳朵都要長繭了,我會講⋯明天我們有什麼事要做、要去哪裡、要跟誰、你們可以做的事情是什麼,然後可以帶你們想帶的東西;跟他們討論一路上會有什麼、問問他們中間需不需要休息吃點東西、看看什麼風景;然後調整他們睡眠的時間,要嘛就是燃燒完他們的精力上車可以睡,要嘛就是提早出門,從床上轉移到車上睡。然後跟他們說,你睡覺休息,我們順利到目的地,就可以開始做什麼事,但如果中間一直耽誤時間 很多事情會被延誤,可能無法參與到什麼部分等⋯就是儘量清楚地告知。再來就是需要一段時間的陣痛期,陪著他們練習這樣的模式,慢慢地適應。」
#顯示者媽媽清楚的說明告知的力量❤️
5/1生產者媽媽:「跟我們家的成員組合一樣欸!顯示者爸爸事先地告知真的很重要+1,我也是像樓上媽媽差不多的模式,然後我會跟他們討論,路上很無聊怎麼辦?一起想辦法,讓他們自己準備玩具,最有效的還是一起唱歌或玩遊戲,所以媽媽也是沒辦法抽身😅」
3/5顯示生產者媽媽:「我們昨天經歷了近九小時的車程… 爸爸6/2生產者 媽媽3/5顯生、姐姐4/6投射者、弟弟2/4投射者,媽媽很慶幸在蘇澳看到全家便利商店有逼爸爸停車補食物…不然可能會在車上崩潰… 兩隻在車上睡了兩輪,醒著就是唱歌,看路邊車。我們就是蘇澳有下車去全家,然後接續時速5km的塞車地獄,好險我家電池最多的是開車的爸爸。」
#努力hold住整場的務實生產者媽媽👏👏👏
投射者媽媽:「我自己6/3投射,爸爸1/3投射、女兒1/4投射者,觀察投射者的能量場在密閉空間是蠻逼人的,因為沒有轉移她焦點的事情,就會一直要大人注意她,除了上述的招式,我也會用手機找podcast講故事節目給她聽,她最愛強哥講故事,或帶有聲書去車上放,讓自己也不無聊。」
#協助孩子找到可以聚焦的事物❤️
#投射者媽媽的觀察分享直指核心👍👍👍
關於這個問題,整合了大家的分享:
顯示者爸爸可以在出發前事先跟生產者媽媽討論一下告知路程、車程可能會遇到的狀況,然後請爸爸來為孩子們說明、提醒,同時也邀請投射者姐姐準備幾樣自己喜歡的東西,生產者媽媽引導孩子在車上輪流著玩,把開車的時間切分成幾段,安排下車休息時間,讓生產者妹妹下車放電一下!
如果你也有類似的困擾,你想試試看上述的分享咩?😏
如果你有更好的經驗,拜託也分享給我們🥺
如果你有更多關於人類圖育兒的觀察,超級歡迎留言跟我們分享😍
每個人的分享是不是都很棒呀!🤩
我真的太愛太愛這一群媽媽們了!😘
在參與過 #人類圖玩親子教養讀書會 之後,願意不斷地藉由日常生活中的真實案例一起討論,每次都有很棒的收穫❤️
在這個群組裡,我真的非常深切的感覺到 #當每個人都用他自己最適合的方式展現自己真的是一件非常舒服的事呀! 🥰
你也很想跟我們一起這樣熱烈互動咩?
趕快來報名
💓💓💓「人類圖玩親子教養」研習所吧!💓💓💓
#讓你跟孩子都能以自己最舒服的模式生活❤️
這裡報名 https://forms.gle/fBC4ukAE1T7WB2yu5
🟠#人類圖玩親子教養分享會
歡迎你跟我們一起來線上聊聊天~
關於孩子,關於你,關於童年,關於人類圖~~
這裡報名 https://forms.gle/9tuSFCR5qCeuvqwZ7
-
🔵想知道更多人類圖專業知識,區分各個知識的差異⋯
我想邀請你參加 #人類圖一階課程 及 #人類圖讀書會
你可以善用網路大神搜尋以上關鍵字,去找適合你的人類圖專業引導師及讀書會帶領人
🔸私心推薦一階引導師 Repeat的人類圖計程車
-
🟡想知道自己的人類圖到底有什麼樣的主題,準備好要好好認識自己及理解孩子⋯
我想邀請你預約 #人類圖專業個人解讀
🔸私心當然也推薦自己☺️
(但全職媽咪很忙碌,而且需要花時間很認真做功課,不接急件)
自我介紹在這裡👉 https://www.facebook.com/692100044492395/posts/1235903450112049/
-
☘️取得自己的人類圖可以利用下列網站:
中文繁體 https://humandesignasia.org/
中文簡體 https://humandesign.org.cn/
英文 https://www.jovianarchive.com/Get_Your_Chart
-
🟢人類圖是關於察覺,而非控制。
🟢等待,是主動察覺的過程。
🟢人類圖提供方法,你唯一要做的是不斷的練習,練習在每一個當下做回自己。
By 達門
手長繭會痛怎麼辦 在 Facebook 的精選貼文
這是從籃球教練吳永仁臉書頁面上看到的分享
簡簡單單的照片
卻蘊含著滿滿的故事
棒球選手的手也是一樣
每雙手、每個繭
都是練到破、破完再練、練到長繭
繭練到破、破到出血、紮了再練
球棒握到起水泡
弄破水泡簡單包紮繼續練
棒子磨到傷口出血也不停
儘管隔著打擊手套
棒子擊球那瞬間的衝擊
還是硬生生摩擦著傷口
甩甩手抖抖肩~繼續練
無論手感正好,還是手感還沒掌握
都沒有休息的理由
破到最後會長繭
有時繭的深處出血的痛更疼
怎麼辦呢?用針扎破繼續練
哪次訓練不是咬牙度過
哪個過程不是錐心裂骨
#努力一定會成功嗎!?
很抱歉!
運動場上努力不一定會成功
但不努力肯定事永不成
你努力,有人比你更拼
努力卻沒有辦法,也只是浪費時間
那為何要做這種愚昧的投資?
辛苦了大半天,很可能是一場空!
會這樣問的人,你肯定不懂運動員
運動之所以美好
就在於那股熬過的愉悅
在那點滴煎熬間,突破一點界線的喜悅
在那等待驗收的競賽中
腎上腺素劇增的期待
在那成就後的興奮
或是落敗後的自省與再拼搏
這~就像種「癮」
很難戒、也難形容
但一但上癮了~
那箇中美好,只有運動員才懂
別再說運動員頭腦簡單四肢發達
那是因為你空有腦袋卻無法活用
在關鍵時刻協助你脫離危機的
很可能都是運動員
運動員要在極短的時間判斷一切
要全面性的搜尋線索來做出判斷
要在最短時間驅動全身產生做工
運動員!比誰都聰明
差別在有沒有時間分出額外的腦內空間
接觸運動之外的事物與知識
#我是運動員
#一輩子的運動魂
#我以運動員為榮
#我們四肢發達頭腦一樣聰慧
手長繭會痛怎麼辦 在 【帥老闆開講】長繭怎麼辦? 告訴你最有效的去繭方式- YouTube 的推薦與評價
【帥老闆開講】長繭怎麼辦? 告訴你最有效的去繭方式認真訓練的健身愛好者、選手們,手上難免都會長出刻苦訓練的印記-繭。 雖然看起來很man,但你知道 ... ... <看更多>
手長繭會痛怎麼辦 在 Re: [問題] 手部長繭處理方法- 看板MuscleBeach 的推薦與評價
※ 引述《lesautres (地獄即他人)》之銘言:
: 雖然我不是做重訓的,但三個月前開始約一週至少兩次抱石
: 手上(手指下方)開始長出一些硬繭
: 抱石不可能帶手套,所以想要除去或維持較薄而均勻的狀況
: 不然就相當於有個異物在那,抓點的時候會很有感……
: 已經每次爬完都洗手擦護手霜,最後得到表面光滑的繭 orz
: 長的位置應該跟握槓會長的差不多所以來此請教,
: 大家都怎麼處理或者怎麼與手上的硬繭共存呢?
: 只能耐心用銼刀慢慢磨掉嗎?還是有專用的保養乳膏可以擦?
: (如果有的話請推薦成分,因為不住台灣不一定買得到同牌子)
: 謝謝
大家安安,小弟帥老闆
由於熱愛重訓、喜愛極限體能王的緣故,
手上不時長滿了繭。
繭這個東西讓人又愛又恨,
愛的是如果手上的繭夠厚,
抓握巔峰戰士、甩壺鈴、硬舉、爬繩、舉重,
甚至攀岩、抱石都不會覺得難受。
要是沒有繭或者繭太薄...
常常在抓握的時候不是手沒力、指力不夠,
而是皮跟肉互相擠壓痛到抓不住。
恨的是繭太厚的話,
一不小心就會練到手皮破...
對熱愛訓練的人來說,
手皮一破常常就要休息1~2週,
不管是訓練進度、課表安排都受到很大的影響。
之前不懂的時候常常以為手皮破很帥、很屌,
表示自己訓練很拼命很認真,
每次都刻苦練到手皮破。
後來慢慢體悟到,
不受傷、練到極限的前一下才是王道。
前體操國手傑哥說:
優秀的選手應該要知道自己的身體狀況,
不應該讓手皮破掉影響訓練。
說這麼多,
跟大家分享一下除繭、去繭的方式,
常見的有以下幾種:
1.指甲刀直接剪
整個手掌會一痕一痕的,很不方便
2.刀片直接刮
舉重選手愛用,但要是不小心容易刮太大片、見血
3.浮石、搓刀直接磨
不錯用,要花點時間延磨
4.砂紙
不泡水直接乾磨的話個人推薦400號砂紙 (砂紙號數越小越粗糙)
5.甘皮推刀
劃時代的產品,拿來去繭超好用!!!
附上影片分享使用方式:
https://www.youtube.com/watch?v=rfcjrjrgupE
以上產品大部分大家都買的到,
甘皮推刀每次跟大家交流似乎都沒聽過,
推薦給大家使用看看,
各大藥妝店都有在賣。
之前雙人買的買一隻15歐,
上個月底去越南比賽看到一把29000如獲至寶,
興奮之下跟店員說我要打十個,
喔不是...是我要買十把!
老婆才說:那個屈臣氏、寶雅都有在賣
回台灣到寶雅看真的鈴瑯滿目,
價格從台幣29-200都有,
各位有興趣的版友可以買來試試看。
有其他撇步的歡迎交流分享!
--
※ 發信站: 批踢踢實業坊(ptt.cc), 來自: 118.165.7.204
※ 文章網址: https://www.ptt.cc/bbs/MuscleBeach/M.1527010799.A.86B.html
※ 編輯: YangJimmy (101.10.112.15), 05/23/2018 01:44:11
可是下次練的時候會很痛,
我通常都是修掉最厚的地方,
其他的讓它慢慢長~~算是養繭
正常用法應該是去除指甲旁邊裂開的死皮,
不過偶然間發現去除厚繭好用,
就都用這個去了
不客氣^^"
原來這也叫修繭叉!!!
所以要定時去除阿...
※ 編輯: YangJimmy (118.165.7.204), 05/24/2018 01:44:23
... <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