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馬力細,扭力大,即係……】
講電動車前溫溫書先,馬力同扭力定義係乜?Hyundai Kona Electric馬力同Golf 230差唔多,扭力就等同Golf R launch control,咁……揸落又係點呢?
#TestDrive #Hyundai #KonaElectric
————————————————
Web www.topgearhk.com
YT www.youtube.com/user/topgearhongkong
IG www.instagram.com/topgearhk
#唔想miss咗TG嘅內容記得要將Following改成SeeFirst喇
「扭力定義」的推薦目錄:
- 關於扭力定義 在 TopGear HK 極速誌 Facebook 的精選貼文
- 關於扭力定義 在 [淺談] 笨蛋也能懂的馬力&扭力- 精華區biker 的評價
- 關於扭力定義 在 馬力跟扭力到底是什麼?? - Mobile01 的評價
- 關於扭力定義 在 螺絲扭力定義的評價費用和推薦,EDU.TW、YOUTUBE 的評價
- 關於扭力定義 在 車子動力強不強,到底是看馬力還是看扭矩? - YouTube 的評價
- 關於扭力定義 在 扭力定義在PTT/Dcard完整相關資訊 - 輕鬆健身去 的評價
- 關於扭力定義 在 扭力定義在PTT/Dcard完整相關資訊 - 輕鬆健身去 的評價
- 關於扭力定義 在 馬力vs扭力 - 記者快抄 的評價
- 關於扭力定義 在 更多小黑菱利veryca 4WD 休閒全紀錄的文章 - Facebook 的評價
- 關於扭力定義 在 [討論] 馬力vs扭力 - PTT評價 的評價
扭力定義 在 馬力跟扭力到底是什麼?? - Mobile01 的推薦與評價
補充一下: 所謂的扭力, 就是扭動東西的能力. 想像一下用手去扭動喇叭鎖的情形, 就是扭力的展現. 在相同的扭矩輸出下, 有人可以扭得快一點, 有人卻只能扭得 ... ... <看更多>
扭力定義 在 [淺談] 笨蛋也能懂的馬力&扭力- 精華區biker 的推薦與評價
原文:Ducati techcafe - TORQUE & POWER FOR "DUMMIES"
https://30cmlp.tw/2r23ne
==============================================================================
力學簡單介紹:
當我們在說明一個引擎的特性時,我們通常都利用扭力與功率這兩個廣為
熟知物理量。這次,我們將會詳細的解釋這個量的內涵和概念。
力學中他們的定義為:
torque(力矩或稱扭力)="力臂長度向量與力的向量外積" M=bxF
power(功率)="單位時間內做的功(能量)"測量引擎時常用單位為馬力
力矩:
簡而言之,力矩(M)就是用來使物體旋轉的動態應力(例:轉緊螺絲、旋轉門把
轉方向盤)。力矩是向量,與F(力)和b(力臂:施力點與旋轉軸的距離)成正比。
M~F‧b
因此,他的單位為Newten(N,牛頓:力的單位,能使1kg的物體每秒加速
1m/s)per meter(m:公尺)[Nm]。
實例:實際上,如果有個螺絲受到了1Nm的力矩,就相當於一個人使用
10公分的板手並施10牛頓的力轉緊螺絲,或5牛頓的力與20公分的板手,依此類推…
功率:
Power(P,功率)是力矩與旋轉速度的乘積。
P=M‧ω=M‧n (ω:角速度,每秒轉動的弧度)
單位為Watt[N‧m/s(每秒產生1焦爾能量)]
實例:現實中可以以電動榨汁機(功率固定)為例,當你用一定力將柳丁
壓在榨汁機上時,榨汁機會固定轉速旋轉。但是當你加大你壓柳丁的力時榨汁機需
要的扭力便會提高,而轉速便會下降。
(這裡加大壓力使榨汁機與柳丁的摩擦力變高其實就可以視為,伴隨車
子速度上升而變大的風阻,機械上的阻力等等,這時只好期望車子的輸
出能克服這些負功,保持加速的狀態。)
至於機車的引擎,我們會用輪上(後輪)或軸上(曲軸)兩種方式測量扭
力,而扭力會與加速成正比(在低轉速特別重要),而馬力則可以看出引擎
在高轉的能力。
去了解和鑑別一個引擎的能力最好的方法就是讓人直接測試(在賽道上
最好)。然而,為了客觀的比較個引擎的表現,畫出對應於不同轉速下扭力
馬力的圖是必要的。這也是為什麼這些圖這麼常被用到的關係。
角速度:
轉速通常用n[每分鐘轉幾圈]表示,或是使用ω[每秒轉幾弧度],這兩
個都可以代表角速度,之間的關係為
ω=2πn/60
實際應用:
接下來,讓我們用常用的扭力與馬力曲線來分析一具引擎。
通常馬力曲線的最高點,我們稱之為動力帶的upper limit;在這點之後的線段通
常不是很有意義,因為過了這點不久之後,轉速就被限制住了。
而扭力曲線,通常不會出現太陡的趨勢,這能使油門有較好的反應,且動力
隨傳隨到;試著想想,當你催油門想要加速時,車子卻需要幾秒鐘才能回應你....
然而要評估哪種曲線最好是不可能的,因為操駕的樂趣也是重要的參數之一
但是,我們可以比較兩種截然不同的曲線。
Bike A Bike B
︵
∕:﹨
↑ ︵ ↑ ∕ : ﹨
︱ ╱ ﹨ ︱ ∕ : ﹨
︱ ╴ :﹨ P ︱ ╴ : P
︱ ㄏ ̄ ̄ '一 ︱ ╱ ̄: ̄╲
︱/: ∕ \ ︱/ ∕ : \
︱ ╱ \ ︱ ∕ : : M
︱╱ : M ︱ ∕ : :
∣ : : ∣ : :
└—→ └—→
: : 轉速 : : 轉速
Power band Power band
與原文網頁的圖還是有差異..參考參考就好
Bike A在低轉時就有高扭力,而Bike則是在較高轉時才湧現。在實際騎乘上,A會
隨時對油門做出回應(當出彎或超車時),且有較寬的動力帶。
而B則是在高轉時有一小段時間的扭力湧現,且有更高的馬力峰值,因此會在馬力
高峰維持更久的時間;然而卻必須經常使用變速箱。簡而言之,B只會在一段rpm裡
面對油門的反應隨傳隨到,例如6000~8000rpm。
顯然,Bike B不是Ducati所生產..
--
※ 發信站: 批踢踢兔(ptt2.cc)
◆ From: 140.112.244.92
... <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