同學問到李光龍的家世淵源,他解釋自己雖然持有台灣護照,但不是在台灣出生,爸爸也不是台灣出生,甚至爺爺也不在台灣出生。人家聽了一頭霧水,他只好忍不住苦笑。
.
《醬狗 Jang-Gae: The Foreigner》(2020)被媒體稱為「混血國片」,畢竟作品也取得了國片輔導金,所以起先我以為電影會有更強烈的台灣性。結果事實不然,整部作品99%的場景都在韓國,華語對白甚少,而「台灣」則像是一個主角一直有意逃避的所在。雖然那是李光龍的父親所認同的故鄉。
.
就選材上,《醬狗》確實令人激賞,因為旅外華人的身分認同────技術上來說────是國籍認同,實在太少有討論。最有名的例子或許是有世界全壘打王之稱的王貞治,他不諳華語,只是因為父親原籍浙江,使得他擁有中華民國身分。理論上王桑可以輕易選擇取得日本國籍,但他卻遵從父志,直到現在都持有中華民國國民身分證,甚至三個女兒也都擁有中華民國護照。
.
以此為例來看,我們還能將所有中華民國國民都視為「台灣人」嗎?或許不行。至於這些人又為何堅持要保有台灣身分呢?是不是將之視為一種象徵性的根源?又或者這個身分可以帶來實質的好處?
.
這些認同問題也同樣困擾著李光龍,他出生韓國,韓語與華語皆通,他的父親就是要他不要忘記他的根。問題是,他父親所謂的根,不是台灣,而是中國(中華民國),而如今台灣最中國的地方可能只剩下故宮和餐館,一般年輕人也不再將台灣視為中國。
.
《醬狗》也點出另一個問題,從同學、老師乃至警察的口吻,皆可清楚可見韓國人的排外色彩,對華人的歧視尤然。片名「醬狗」所指,就是韓國人早期對華人的貶稱(音近掌櫃)。真心想融入韓國社會的李光龍,想著要淡化自己的外國人色彩,但他父親要求他保有的身分,卻像是個緊箍咒一般,使他動彈不得。
.
為了避免讓故事一面倒的變成議題導向之作,導演張智瑋也在家庭線與愛情線多有著力。李光龍在身分認同的焦慮上,也展現在他在社交表現上的畏縮。而他的家庭則像是由重重騙局所構成,不僅要他堅持一個虛幻的身分認同,還隱瞞父親重病的事實,甚至連他的韓國母親也有難言之隱。
.
兩線交錯之下,似乎成功交代了李光龍是如何被形塑,以及這個養成對他的影響。飾演李光龍的賀業文厥功至偉,無論是性情上壓抑與爆發力,都有著幾乎完美的演技展示,深具說服力。
.
只是《醬狗》雖然成功點出不少海外華人的處境,在後續嘗試解決的部分,卻有些淪為導演的一廂情願。透過報導得知,本片是台韓混血的張智瑋透過個人與親友的經歷改編而成,或許也是因為這樣,自己框住了故事發展的可能性。即主人翁最後還是遵循父親的遺志,繼續對虛幻的祖國「中華民國/台灣」表示情意。
.
但這樣的解決方案,依然讓角色落入一個父權的框架之下。不只是姓氏的繼承,甚至在身分認同上,李光龍最後依然走不出父輩的情感寄託。而母親的韓國身分與家庭背景卻是被省略討論的(要是父母國籍相反,故事可能不會是這個走向)。可說本片坐實了一個事實,無論是韓國還是台灣,還是由父權宰制。
.
既然電影在討論的是一個來自父執輩的緊箍咒,其實可以試著讓故事推得更遠一點。例如嘗試讓角色去打破這個框架,自己找到認同,而不是讓其他人來為自己決定認同。事實上,按著前面的種種鋪陳,看似李光龍這個角色看來要取得的成長,應當是「更相信自己、更做自己」,但結局卻往背道而馳走去。
.
這或許是一個可以讓台灣政府、台灣人看到的時候,會覺得可愛也浪漫的結局。但這真的是角色想要的嗎?
.
不過我依然期待導演張智瑋未來的發展,撇出收尾不論,本片整體節奏甚佳,對演員的雕琢也有下工夫,亮點依然不少,是一個不容小覷的作品。
.
.
(圖為《醬狗》劇照)
#醬狗 佳映娛樂 Joint Entertainment
同時也有4部Youtube影片,追蹤數超過69萬的網紅台客劇場 TKstory,也在其Youtube影片中提到,#斷食 #生酮飲食 #糖尿病 本影片內容為與家醫科李思賢醫師討論分享,若想嘗試斷食,請先詢問醫療與營養專業人士。 李醫師粉專: https://www.facebook.com/dr.neillee/ ------------------------------ 本集贊助:【聯邦銀行 綠卡】 ...
找到認同 在 Facebook 的最佳解答
我用社群網站是為了平息我的不安和焦躁,但是最後都會變的更興奮激動,需要找地方說出來,然後會在社群網站想找到認同,得到更多的回饋之後我變的更興奮激動,因此浪費太多時間,導致我工作的困難與失敗,因此不安和焦躁。
找到認同 在 香功堂主 Facebook 的最讚貼文
《#絕夜逢生》(#Into_the_night)第二季上線,一季只有六集,一集約半小時長度,相當好消化。第一季大半時間在飛機上,追逐黑夜,想盡辦法求生。第二季來到地堡生活,軍人對飛機乘客有所顧忌,飛機乘客對武裝軍人無法信任,雙方猜忌日益嚴重,加上糧食短缺與死亡意外,讓兩派人馬衝突不斷升高...
.
#底下有雷喔
.
.
.
.
《絕夜逢生》第二季上演各種派系之爭,影集後段,掌權的軍人菲利普要求大使處決希薇(控告她在第一季結局「處決」 Terenzio 的決定),大使正氣凜然地回應:「我相信北約,因為我相信和平、我相信真相,我相信法庭和正義。」大使講完話,地堡內闖入數名俄羅斯士兵,他們二話不說,開槍打爆大使的頭。
.
看到大使被爆頭,我忍不住苦笑出來,這才是《絕夜逢生》第二季真正想講的主題吧:天災只是配角,真相、法庭、正義的失能(蕩然無存)才是本劇真正的主角。大使被爆頭這件事的荒謬在於:拿槍給大使的是菲利普、引俄羅斯士兵進入地堡的卻是當初跟大使一起從飛機上倖存下來的乘客 Ines,而 Ines 之所以帶領俄羅斯士兵進入地堡,則是因為稍早前被軍人逐出地堡...
.
地堡即是人類社會的縮影(一如第一季的飛機),同一件事在不同人的眼中,會有截然不同的評價,是非對錯,#端視你站在哪個位置看待事件。《絕夜逢生》劇中沒有任何人是全然的無辜,每個人的判斷都有誤差,人們為了讓自己好過一些,越來越懂得去合理化(並原諒)自身的偏激行徑,然後用妖魔化的方式,「放大」他人犯下的錯誤。
.
「土耳其有句俗語,意思是:”所有人都要付出代價”,我們最終都會得到應有的報應,不是不報,只是時辰未到。」
.
天災毀滅大部份的人類,倖存的人類無法合作、無法信任彼此,使得傷亡持續擴大。我一方面喜歡這樣的劇情安排(夠寫實),一方面又討厭這樣的劇情走向(太寫實!),《絕夜逢生》第二季刻意去英雄化的結果,就是我無法在劇中任何一個角色身上找到認同感,看到尾聲只覺得:「受不了這群人一直吵吵鬧鬧相互攻擊,人類乾脆全部毀滅算了!!!」
.
話雖如此,看完《絕夜逢生》第二季,我還是對第三季有所期待啦,哈。
找到認同 在 台客劇場 TKstory Youtube 的最佳貼文
#斷食 #生酮飲食 #糖尿病
本影片內容為與家醫科李思賢醫師討論分享,若想嘗試斷食,請先詢問醫療與營養專業人士。
李醫師粉專: https://www.facebook.com/dr.neillee/
------------------------------
本集贊助:【聯邦銀行 綠卡】
*電動汽機車充換電10%回饋
*共享汽機車10%回饋
*蔬食餐廳/生機超市10%回饋
*生活代扣繳0.5%回饋無上限
活動詳情:https://card.ubot.com.tw/ECARD/ACTIVITY/2021GreenCard/
立即申辦:https://card.ubot.com.tw/eCard/dspCardOnLineApply.aspx?GID=64&IDE=A&strID=2008060014&PJN=HLF&UTC=TKstory
謹慎理財信用至上
• 循環信用利率5%~15%;循環利率之基準日為104年9月1日
• 預借現金手續費為預借金額x3.5%+100元
• 詳細活動內容及相關費率請洽聯邦銀行信用卡網站https://card.ubot.com.tw
------------------------------
➡請「加入」台客劇場會員,支持我們創作並記錄更多值得被看見的人事物💪
https://www.youtube.com/channel/UCghPiQIi_uyjF1YHKj-FhGw/join
台客帶你一起體驗! Carpe the hell out of this Diem!!!
人生的每一天都是實驗,不管成功失敗,對或錯,總是想帶來美好的改變...
Enlightening points of view about culture, consumerism, social issues and well-being. We are proud to be Taiwanese.
➡看更多
📷#這位台客 https://reurl.cc/NXkMWx
📷#台客環保 https://reurl.cc/5o6xjG
📷#台客社會觀察系列 https://reurl.cc/nn93a8
📷#台客生活實驗 https://reurl.cc/MA84MW
Director:Al K Lin 林冠廷導演
Producer: Azuma Chang 東風 製作
-----------------------------------------------------------------------------------
商業合作請洽 taikestory@gmail.com
-----------------------------------------------------------------------------------
台客劇場 IG & FB:
▶ https://www.instagram.com/taikestory/
▶ https://www.facebook.com/taikestory/
台客劇場也正在尋找更多有故事的台客🔎
歡迎加入「這位台客」FB社團跟我們分享
https://www.facebook.com/groups/taikestory
找到認同 在 志祺七七 X 圖文不符 Youtube 的精選貼文
✔︎ 成為七七會員(幫助我們繼續日更,並享有會員專屬福利):https://bit.ly/3eYdLKp
✔︎ 訂閱志祺七七頻道: http://bit.ly/shasha77_subscribe
✔︎ 追蹤志祺IG :https://www.instagram.com/shasha77.daily
✔︎ 來看志祺七七粉專 :http://bit.ly/shasha77_fb
✔︎ 如果不便加入會員,也可從這裡贊助我們:https://bit.ly/support-shasha77
(請記得在贊助頁面留下您的email,以便我們寄送發票。若遇到金流問題,麻煩請聯繫:service@simpleinfo.cc)
各節重點:
00:00 前導
02:04 哲學的觀點:旁觀者有義務救人嗎?
03:03 心理學觀點:為什麼會袖手旁觀?
04:15 出手救人前的5個階段
05:33 社會學觀點:阻力最小的路
06:56 避免袖手旁觀第1招:找到認同感
07:46 避免袖手旁觀第2招:掌握知識,練習再練習
08:41 避免袖手旁觀第3招:相信自己有能力改變
08:31 我們的觀點
10:09 提問
10:35 結尾
【 製作團隊 】
|企劃:威儒
|腳本:威儒
|編輯:土龍
|剪輯後製:Pookie/絲繡
|剪輯助理:歆雅/珊珊
|演出:志祺
感謝協作者Yee Hong提供資料參考
【 延伸閱讀 】
→小悅悅事件:https://bit.ly/3mKMT4Y
→人有慈善的義務:彼得辛格的池塘論證:https://bit.ly/36DtblT
→《為什麼好人總是袖手旁觀:揭開讓我們選擇沉默的人性機制》:https://bit.ly/2VHLcJv
→《見樹又見林》:https://bit.ly/2Vy2XLo
→CPR與AED圖解完整步驟!這4字口訣要牢記:https://bit.ly/3mKN2W4
\每週7天,每天7點,每次7分鐘,和我們一起了解更多有趣的生活議題吧!/
🥁七七仔們如果想寄東西關懷七七團隊與志祺,傳送門如下:
106台北市大安區羅斯福路二段111號8樓
🟢如有業務需求,請洽:hi77@simpleinfo.cc
🔴如果影片內容有誤,歡迎來信勘誤:hey77@simpleinfo.cc
找到認同 在 新青年理髮廳NewYouthBarbershop Youtube 的最佳解答
Subscribe 新青年理髮廳: http://goo.gl/r71l5k
新青年理髮廳facebook page:
https://www.facebook.com/newyouthbarbershop
長大之後就要離開,搬離自己成長的地方,
由被照顧,成為可以照顧自己甚至照顧別人的大人。
離開是一個決定,但是長大不是代表一去不返,
當你感到疲倦的時候,偶爾回家都是長大的部份。
而長大之後,我們的家,
就是那些我們愛過的人。
《回家》
曲:新青年理髮廳
詞:新青年理髮廳
編:新青年理髮廳
想 想出走太空
想 想放任自由地躍動
想 想輕撫一個可愛面容
然後 往人海之中跌碰
想 身處相愛中
想 擁有一片小小天空
想 走進未來找到認同
人浪裡 失足跌痛
慢慢發現理想總卻太遙遠
誰交給擁抱 這一天
漸漸長高 已經不再是孩子
隨便痛哭 不可以
回家 在你累了的一刻
世界都不是那麼可怕
聽過了 厭倦了 各種的謊話
溫馨的堡壘 還記得嗎
回家 將一切暫時放下
有個她一直儲起牽掛
這裡有 你聽過 最簡單的話
放心的走遠 別怕
想 找到一片海
想 感覺一切萬里外
想 依偎著你冬天戀愛
尋覓裡 沒書本記載
慢慢發現愛的感覺會善變
微風的天氣 已變遷
漸漸長高 已經不再是孩子
隨便放手 不可以
回家 在你累了的一刻
世界都不是那麼可怕
聽過了 厭倦了 各種的謊話
溫馨的堡壘 還記得嗎
回家 將一切暫時放下
有個她一直儲起牽掛
這裡有 你聽過 最簡單的話
放心的走遠 別怕
像高飛小鳥 別怕
找到認同 在 台北原宇宙S1E5 從影像中找到文化認同與學習的路徑(上 ... 的推薦與評價
「台北原宇宙」Podcast 是台北原住民青年學子的小宇宙,我們在這裡暢談在台北生活的大小事、在台北生活的歡樂與孤獨,在台北生活的驕傲與心酸。 ... <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