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澄清唬爆米花歷史今日:延續自爆傳統的日本海軍】
今天是7月12日,103年前,日本河內號軍艦在山口縣德山灣自爆,600餘人死亡。福編寫今天這篇是針對基進黨為首的盲目崇日份子而來的。
台灣長期以來是全世界最迷信日本職人精神的地區,完全忽略日本也有出了名的死愛面子與粉飾作風。就像反核反動份子,最喜歡拿福島事件來說日本人也搞不定,所以我們該反核...(事實上如果不是東電為財報收入拖延海堤時程,海水不會淹入,又因為東電妄想保住高價核廢料與試圖自我挽救瞞報情況,美軍硼砂水就可以即時在惡化前投入)
=========
撇開在台灣製造的雲林無差別大屠殺、阿公店大屠殺、新化大屠殺、霧社毒氣彈、強徵白米、濫拉軍伕、瘋狂印鈔(太平洋戰爭後)、拐騙慰安婦以外,(雖然基進人只會記得日人、漢奸與少數富人才能吃到的冰淇淋) 以及在大陸的旅順大屠殺、濟南大屠殺、南京大屠殺、三光作戰,在東南亞的新加坡大屠殺、爪哇島大屠殺、馬尼拉大屠殺,殖民帝國時期日本對自己軍人一樣殘酷:
#迷信和食造成的陸軍腳氣病災難、
#史上最大的行軍凍死災難、
#敗戰軍官就要切腹,
#不准投降餓死幾萬人,
但其中最奇葩的,就是日本帝國海軍的超高自爆率與超高自滅率。
=========
Round 1:三笠號,1905.9.11 東鄉平八郎在對馬海戰時的旗艦。戰爭才剛勝利,但在佐世保軍港內,三笠號的後部彈藥庫突然爆炸,立刻坐沉在泊位上,339人死亡。爆炸原因通說是日軍使用的下瀨火藥因當代砲彈工藝技術限制的問題,一旦火藥透穿蠟封接觸金屬殼就極易自爆。
Round 2:松島號。1908.4.30 搭載海軍學校第35期學生實習的松島號巡洋艦回到當時駐地澎湖馬公港停泊當夜凌晨彈藥庫爆炸,222人死亡與失蹤。松島艦是甲午戰爭前為了跟北洋水師的定遠和鎮遠對抗,日本特別從法國購入的3艘軍艦,都用日本三景(松島、嚴島、橋立)命名,極諷刺地,如果不是降級為訓練艦而滿載學員,死傷不會如此慘重。爆炸原因通說也是下瀨火藥自爆。
Round 3,筑波號。1917.1.14 筑波號在日本橫須賀基地停泊時突然自爆,305人死亡。你如果認為司令旗艦自爆夠難堪,那筑波號更是大丟臉了。因為筑波號是天皇的「御召艦」,1915年橫濱觀艦儀式天皇就是搭乘該艦。爆炸原因通說還是下瀨火藥自爆。
Round 4,河內號。1918.7.12 河內號在山口縣德山灣時1號砲塔突然起火,引發砲彈爆炸,艦體快速進水,翻沉在港內,600人死亡。河內號是日本的第一艘無畏級戰艦,1914年在橫須賀海軍造船廠竣工。調查結果是線狀無煙火藥的「老舊」所致,但日本海軍之後嚴格要求檢查製程,認為是製程或成分不夠嚴謹導致。
Round 5,陸奧號。1943.6.8 陸奧號戰列艦在柱島泊地正午時 3、4號砲塔間突然起火,然後延燒到3號砲塔的砲彈後大爆炸,艦體當場被炸成兩截,含海軍學員有1121人死亡。多年後調查的通說是電線走火引發木材地板,最後導致引燃砲塔內對空的三式彈。
有不幸就有幸運:日本的日向號戰艦則是自爆成精的軍艦。
1919.10.24,在近海演習時,三號炮塔發生自爆。
1924.9.23,四號炮塔發生自燃。
1942.5.5,在伊予灘演習中五號炮塔中再次自爆,但艦長緊急下令對砲塔注水而避免沉沒。之後日向號把六號炮塔與已損壞的五號炮塔一起拆除,改成了航空戰艦。之後在雷伊泰灣海戰中,也成為少數成功逃脫的戰艦,也成為少數成功運送物資回日本不被擊沉的戰艦。但最後仍在被召回日本在吳港外於1945年7月24日在美軍空襲中被擊沉。
一般認為日向的「好運」來自日向艦自身傳統,相較當時日本海軍特別重視損管,而大戰時期的艦長(後升任戰隊指揮官)松田千秋先生更是重視航空轟炸迴避訓練。事實上松田千秋也是當時少數的「激進派」,先是同情「2.26事變」的參與者,主張撤出中國戰事,又反對與美國開戰,還力主及早引進與改善雷達(大戰初期雷達還不可靠,所以日本海軍仍以目視觀察為主),
更驚人的是,他更在日本大順風時主張趕快與美國談判停戰,才有機會保住開戰前的老本,被當成懦弱的異類。因為老與主流不合,因此經常被調為閒職,卻屢屢證明他才是正確的一邊。他最幸運的是他雖然常頂撞山本五十六,又是許多人看不爽的異類,但他有位好學長兼媒人宇垣纏(曾任連合艦隊參謀長)一直罩他,幫他圓場,所以還能官拜將軍而不是被關進監獄。
松田千秋的事蹟告訴我們,愛國不是靠豬突勇氣,喊打喊殺盲目抬高自己只會給家鄉帶來災禍。
喔,對了,BNT疫苗要來了,感謝郭董,感謝台積電,郭董幫大家開了路,買了500萬金牌疫苗,而台積電不只也買了500萬BNT疫苗,還幫忙爭取美國的250萬莫德納疫苗。雖然,很快地會有很多阻攔疫苗的人反而跑出來搶功(這在250萬莫德納疫苗事件中很清楚了)。但這是雲破天開的一天。
#福編
抗日 戰爭勝利原因 在 金老ㄕ的教學日誌 Facebook 的最讚貼文
【抗戰曙光─德式中央軍(第一部:建軍)】蔣、魏衝突
在歷任德國顧問團團長中,魏澤爾是唯一在抗日、剿共、軍閥內戰都有所經歷的將領,這也讓他有許多透過實戰證明自身能力的機會,而從戰果來看,除了實力太強的日軍,魏澤爾都能協助蔣介石贏得勝利,而這一切根基於平時的練兵有方,因此魏澤爾的能力之強無庸置疑。事實上,蔣介石在贏得中原大戰勝利後,就將原為中將軍銜的魏澤爾晉升為上將,可見兩人是有一段合作愉快的蜜月期。
但3年時間過去,蔣、魏兩人的關係卻變得惡劣無比,甚至已經嚴重到蔣介石每次發表軍事行動,魏澤爾都會表達抗議,搞的兩人都頭暴青筋、火冒三丈。這兩人之所以從相愛變成相殺,除了都是一副暴脾氣,最直接的引爆點就是對於德式師的使用理念差異。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按照魏澤爾的想法:「德式訓練的新部隊,應該當作其他部隊的榜樣,不可輕易投入作戰以免耗損。」
蔣介石最初表示:「了解。」
結果當一二八事變爆發,蔣介石立刻把德式訓練最扎實的87、88師推到前線作戰,氣的魏澤爾大罵:「Was zum Teufe(德文的:搞、什、麼、鬼) !不是說好德式師不用於作戰嗎?你把我的話當塑膠嗎!」
如果說一二八事變是因為強敵壓境,不得不讓精銳部隊參戰,等到第五次圍剿,蔣介石又讓德式師投入戰鬥,這更讓魏澤爾暴跳如雷:「就跟你說不要亂消耗新軍!結果連打人絕對弱勢的共產黨都要動用新軍!你腦子有病吧!」
這時我們需要先停下來討論:有關德式師的使用,究竟蔣、魏二人孰對孰錯?
站在魏澤爾的角度,國民政府當時財政窘迫,新軍的成立大不易,要是在戰場上折損,依照國府的財力,不但重建困難,還可能影響其他方面的軍事改革。事實上,一二八事變中,兩支德式師損失4000多人,圍剿戰役裡,不但折損人數更多,甚至有1個旅及1個團的編制被徹底打殘,這表示不少負責帶兵的中下階軍官就此犧牲。從上述經歷來看,魏澤爾的擔憂並非一廂情願。
可站在蔣介石的角度,他卻有魏澤爾不能理解的苦衷,那就是國民黨內部的派系問題。
即便可能說到大家都煩了,我還是要說:國民黨並非靠自身實力獲得政權。正因為本身根基不夠強大,就算擊敗對手,除了共產黨,蔣介石通常不會趕盡殺絕,而是藉機收攏敵對的殘餘或叛逃勢力,成為「名義上」的下屬。
像是中原大戰時期,原屬於西北軍馮玉祥的韓復榘就叛逃到蔣介石麾下,但蔣介石卻根本指揮不動他底下的部隊。所以表面上,蔣介石是掌握軍政大權的委員長,實際上,老蔣真正能調動或值得信賴的兵力並不多。
以第五次圍剿舉例,表面上蔣介石可以動用70萬兵力,但其中屬於南路軍的10多萬人,其實是桂系的部隊,而他們壓根不想為了蔣介石和難纏的共產黨開戰。所以蔣介石只能交待桂系部隊:「無須進攻,只要圍堵。」這才讓想穩守自身地盤的桂系在南路負責給老蔣壯聲勢。
所以老蔣並不是不愛惜德式師,而是他也實在沒有餘裕讓部隊保養生息。
因此單方面來看蔣、魏二人的主張都各有其道理,但兩人身處不同位置下的思考差異,卻成為不可調解的矛盾。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另外魏澤爾與蔣介石在戰略及戰術上也有著巨大分歧。
中原大戰中,魏澤爾面對敵手會認為用武力直接懟,剛死敵人就完了!但蔣介石卻想盡可能保留自身實力,所以很多時候更喜歡花錢收買對手,這讓純粹的軍人,也就是主張「能動手就少瞎BB」的魏澤爾感到非常不恥。
而在圍剿戰役中,魏澤爾認為共產黨裝備落後、火力貧弱,所以應該展開更積極的進攻;可是曾有過同樣主張的蔣介石卻在先前的圍剿中吃過不少大虧,所以他更主張步步為營的緩進。雖然最後德國顧問團最中按照蔣介石的理念,制定出深具效果的堡壘戰術,但商議的過程中魏澤爾對蔣介石是罵罵咧咧,這自然讓蔣介石大動肝火。
更令老蔣仇恨值爆表的,是後來有國軍因為執行魏澤爾的積極進攻而遭殲滅時,當時他就把戰況轉給魏澤爾,希望殺一下這魏德國顧問的銳氣。結果魏澤爾卻回答:「不是我的構想有問題,是中國軍隊聯繫太差、支援速度太慢,沒辦法執行我的理念,這才錯失戰機呀。」此話一出,老蔣的小宇宙整個大爆炸:「敢情所有人都有毛病,就你魏澤爾沒毛病!」
同時,不只老蔣,許多國軍將領對於魏澤爾引進的新式德國訓練也反感頗多。
看到這可能有讀者想說:「德國軍事科技以及現代化戰爭經驗,完全凌駕在同時期的中國之上,中國將領哪來的底氣反對德國訓練?」
原因有二,第一,魏澤爾認為德國顧問應該更深介入中國軍隊的訓練,甚至提出應該讓德國軍官統帥部分層級的中國軍隊。這就碰觸到一些視軍隊為私人財產的中國將領底線……你ㄚ的是想架空老子的兵權嗎?
第二,不少國軍將領自認作戰經驗豐富,對德國顧問的新戰術也就不待見;扣除思想較為古板的守舊派,有些比較通情達理的中國將領也不贊同德國訓練的新戰術,而原因卻頗為悲哀……德國戰術太先進,通常要消耗大量但要先進行火力壓制,咱窮,實在玩不起呀!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除上述原因外,最讓蔣介石及國軍將領對魏澤爾忌憚的一點:是魏澤爾涉入到中國政治的派系之爭。
前面提到,主持財政的老蔣小舅─宋子文,為了加強麾下稅警部隊的實力,找上魏澤爾進行合作。說起宋子文,他雖然跟蔣介石沾親帶故,但在許多政策理念上卻與他的妹夫唱反調,這其中就包含對日抗戰的態度。
話說日本在九一八事變佔領東北地區後,隨即成立滿州國,並找來清朝的末代皇帝─溥儀擔任國家元首。但這不是日本陸軍行動的終結,此後,日本陸軍開始向華北地區擴張,持續與國民政府發生衝突,其中在1933年1月,國軍與日軍沿著長城爆發多場戰役,史稱「長城抗戰」。
如果大家能夠記得前文提到的諸多歷史事件,應該會知道1933年1月的局勢相當紛亂,因為除了日軍在北方的衝突,當時國軍(確切來說是蔣介石的中央軍)精銳正集中在江西繳共,而閩變也是在此時爆發。
此時的蔣介石選擇堅持「先安內後攘外」,對於日軍的侵襲,他選擇有限度的作戰,好保留國軍在北方的主力,這樣他才能集中心神消滅共產黨。可宋子文卻在此時大力鼓吹積極抗日,他甚至在一次會議上喊出:「本人代表中央政府,敢向諸位擔保,吾人絕不放棄東北,吾人絕不放棄熱河(註:熱河省是長城抗戰主要的交戰地點),縱令敵方佔領我首都,亦無人肯做城下之盟!」如此熱血的發言,搭配當時因為領土被入侵而激發起的民族意識,宋子文獲得滿堂喝采,同時無疑在打臉因為避戰策略而導致領土丟失的蔣介石。同一時間,魏澤爾也來到長城抗戰前線策畫作戰,對於諸多限制的蔣介石,認真於軍事的魏澤爾不意外地又開始罵罵咧咧,而他對於高調提倡抗日而且早有合作情誼的宋子文自然更有好感,兩人因此時常出雙入對去巡視軍隊。
「宋子文跟魏澤爾走得很近,魏澤爾有挾宋子文以自重的情況。」
當部下回報宋、魏二人惺惺相惜情不自禁的狀況,這立刻引起老蔣的注意。想到管經濟的跟管軍事的走到一處,然後管經濟的一再公開反對老蔣對日忍讓的政略,管軍事的則多次反對自己的軍事行動,而且還希望能擴大對軍隊的掌握……娘希匹!你兩人是想搞掉我這委員長不成!
於是身為軍事委員會委員長的蔣介石,授意軍政部抵制魏澤爾在前線提出的要求,結果魏澤爾破口大罵:「軍政部官員有意抵制我建議,使我為數甚多的工作計畫為之流產。中國官員腐敗無能,工作效率低下,我不屑與之合作!」
魏澤爾這一頓怒噴有沒有讓他消氣我不知道,但軍政部官員倒是徹底被激怒,於是狀告委員長:「魏澤爾干涉中國內部事務,他的發言更是傷害中方官員自尊,他的行為已經使兩國共同合作根基為之動搖。」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覺得魏澤爾太得罪人?事實上,他連德國以及日本人都一起得罪。
德國顧問團其實最初是以工業建設的名義來華,加上首任團長─馬克思‧鮑爾,本身同時具有經濟與軍事的長才,所以除了軍事改革,顧問團另一大任務是促進中德的貿易合作,並且推銷德國商品,好賺取外匯收入。可是魏澤爾是個純粹的軍人,他致力於軍事的同時,就把經濟合作給忽略了(其實我認為,就算他不忽略也沒用,因為魏澤爾不具備經濟方面的學識),所以德國企業抗議魏澤爾並沒有為德國工業爭取到更大的軍火銷售量以及增加貿易出口額。
而魏澤爾在長城抗戰前線的積極動作,也讓日本人抗議:「德國顧問團怎麼介入中國軍事?這不是違反凡爾賽條約的禁令?德方此一行徑更是破壞德、日兩國的邦交情誼!」這使備受指責的德國政府反感道:「魏澤爾幹的太招搖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從以上魏澤爾被嫌棄的原因,如果要用一句話歸納,我會說:「魏澤爾是純粹的軍人。」他只懂軍事,所以也只對軍事負責。什麼蔣委員長的政治權力、德國的外貿銷售、中國政治的派系……那都不是他關注的重點,他只有一個目標:「善盡自己德國顧問團團長職責,打造現代化且有戰力的中國部隊。」
你可以說他純粹,但也可以說他不夠有智慧,或是直白地說:你不懂中國社會。畢竟許多事情不是單靠拚勁或專業就能成就,而往往需要就不同的人事時地物去做彈性調整,但不能否認:魏澤爾克盡職責且做出成績。連蔣介石都承認:「魏澤爾將軍之忠誠與作戰經驗能力皆極可佩(服)。」
可如今,魏澤爾滿世界得罪人,讓德國駐華公使陶德曼都向母國報告:「魏澤爾在華與在顧問團內之聲望均已開始下降,彼已無法在領導此一受人尊敬之組織。」而老蔣面對性情暴躁、行動偏激的魏澤爾,則認為:「唯一有效制服而又可使其平心靜氣工作之辦法,似在此人頭尖上加上一頂重帽。」換言之,各界都認為需要更換新任團長,而且這人的能力威望必須在魏澤爾之上。
1933年5月,一名白髮蒼蒼的老者抵達中國,隨即前往位在廬山的蔣介石別墅。老者雖然因為長途跋涉的旅程而顯得精神有些困乏,但依舊展現不怒自威的氣質,而他習慣配戴的單邊眼鏡,更是給外人留下深刻的第一印象。廬山別墅中,蔣介石熱情的歡迎老者,而中國的媒體記者也大肆報導老者來華訪問的消息,畢竟他的名聲是那麼的如雷貫耳。
同時,因為日軍進犯華北,而身處前線處理長城抗戰事宜的德國問問團團長─魏澤爾,也趕緊置信給老者,表達對其來華的敬意以及不克前來迎接的歉意,畢竟老者不但在一戰中建立赫赫威名,還是他的昔日上司,更是德國在戰後軍隊重建的靈魂人物。只是魏澤爾沒料到,這名老者未來將會在毫無異議的情況下取代他的團長職務。
老者名為:漢斯‧馮‧賽克特(Hans von Seeckt),他的到來,同時也將改變中德合作的格局。
圖片為:德國顧問團團長─魏澤爾上將
抗日 戰爭勝利原因 在 新新聞周刊 Facebook 的精選貼文
她表示,日本當年之所以發動太平洋戰爭,其實並不是真的想占領中國,而是因為「這原因」才鋌而走險⋯
🔔 加入新新聞Telegram頻道,熱門資訊一手掌握!→ bit.ly/3c6Pi5b
💥 國際政經強強聯手,風傳媒x華爾街日報,給您最權威的中英日全球新聞!→ bit.ly/2tehBg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