Joe:「中國武漢肺炎疫情爆發以後,各國開始挽救經濟,肚子餓了,環保的重視度就會下降,等經濟好一點,人們才會回頭注意碳排放。」
2020年中國是最早抑制疫情,經濟復甦最快的國家之一,扮演世界經濟火車頭角色,同時二氧化碳排放也猛增,芬蘭能源與清潔空氣研究中心(CREA)發布報告顯示,截至2021年3月的一年中,中國碳排放產生近120億噸的二氧化碳,創歷史新高,比2019年的總排放量高出約5%,顯示今年的成長不只是疫情反彈的結果,今年3月前一年來自石化燃料與水泥生產的二氧化碳排放年增14.5%,甚至比2019年疫情之前還要高9%,顯示中國經濟確實在增溫,但推動經濟走升的項目並非消費回溫,而是瘋狂建設。
近一步觀察中國經濟成長背後動力發現,在需求疲軟和大宗商品價格高漲的情況下,面向消費者的下游產業還在低谷,這次經濟復甦主要來自建築、鋼鐵和水泥的成長所主導。一些數據指出中國正在瘋狂蓋房。與2019年相比,2021年前四個月建築面積增加13%,代表建築活動的電梯、自動扶梯和升降機的產量也大增85%,2021年第一季排放量成長當中約七成是來自煤炭使用量增加,中國的煤炭使用量大增,六成來自電力部門,而根據中國電力企業聯合會的報告,受到建築業和工業擴張驅動,貨運和房地產是電力需求成長最快的產業。煤炭使用量另外兩個最大貢獻者也是房地產推動的金屬和建築材料行業。
由於鋼鐵行業佔中國煤炭總使用量的三成以上,一直是煤炭需求成長的主要來源。中國已經宣佈嚴格的氣候目標,首先就要拿鋼鐵業開刀。如唐山是世界上最大的煉鋼中心之一,最近中國政府要求大型鋼鐵廠在2021年之前將產量減少30~50%,政府還鼓勵增加鋼鐵進口彌補供應缺口。
根據國家統計局數據,在電力部門中,2021年1~4月總發電量成長11%,風力發電量成長34%,核能發電量成長19%,太陽能發電量成長18%。但是,非化石能源所佔比例下降,這是因為降雨變化導致水力發電量下降8%。結果,以煤炭為主導的火力發電成長12%。火力發電佔總發電量成長的73%,Carbon Monitor第一季排放量年增21%,在世界主要排放國中成長最快。CREA報告指出,如果二氧化碳一直以目前的速度成長直到2021年底,那麼在2022~2025年之間幾乎沒有進一步成長排放的空間,這四年碳排放量必須保持不變或下降,才能實現2025年的目標。
對於全球最大的碳排放國而言,2060年要達到碳中和很難實現,尤其是當中國的復甦仰賴化石燃料推動的項目時,就很難減少對氣候的影響並實現綠色經濟,美國研究機構Rhodium Group諮詢集團(Rhodium Group)指出,2019年中國的溫室氣體排放量強佔全球總排放量27%,首次超過美國和其他發達國家的排放量總合,2019年中國二氧化碳、甲烷和一氧化二氮等6種溫室氣體排放總量達140.93億噸二氧化碳當量(CO2e),除是1990年的3倍多,也首次高於全部發達國家[經濟合作與發展組織(OECD)國家和歐盟(EU)27成員國]排放量總和的140.57億噸二氧化碳當量。
數據也顯示,2019年中國溫室效應氣體排放量佔總排放量27%,美國排放量則佔11%,為最高的2國家,接著則是印度佔6.6%,以及EU成員國,共佔6.4%,另一方面,同年中國的溫室氣體人均排放量達10.1噸,遠低於美國人均排放量的17.6噸;但和過去20年,中國的人均排放量增加了近3倍之多。
另外,Rhodium Group表示,目前尚未計算出2020年的全球最終數據,但在中國武漢肺炎疫情影響下,中國溫室氣體排放量可能增加了1.7%,但其他國家的排放量則降低,同年的中國的溫室氣體人均排放量將因而超越OECD國家的人均排放量,這項報告出爐,正值美國總統Joe Biden列氣候變遷為重要施政項目以及尋求中國合作期間,在氣候變遷加劇以及要求各國加緊努力達成《巴黎協定》的壓力日增下。美國氣候特使John Kerry一再強調,如果沒有中國和印度等開發中國家的承諾,減排努力將毫無意義,然而,開發中國家長期主張,發達國家在過去1世紀間也曾大量排放溫室氣體,此刻受要求減碳並不公平,對此,美國共和黨參議員Rick Scott直言,中共是世界上最糟糕的污染者,難以相信其有何作為能夠改變減碳進程。
https://newtalk.tw/news/view/2021-05-07/570548
https://technews.tw/2021/05/22/china-recovery-pushed-by-construction/
推動碳中和的最重要意義 在 媽媽監督核電廠聯盟 Facebook 的最讚貼文
什麼是淨零、碳中和、氣候中和?一次搞懂Net Zero、Carbon Negative、Climate Neutral..... (04/20/2021 天下雜誌)
氣候議題是全球列強的最大公約數,淨零Nert Zero已經成為全人類共同責任,我們該怎麼做?
Net Zero、Carbon Negative、Carbon Neutral、Climate Neutral、Carbon Footprint,這些關鍵字,已成為2021年各國政府、各大國際企業與環境組織、民眾最關心的議題。淨零、碳中和、氣候中和,不僅是企業、政府營運必須注意的風險,更是永續發展的契機。《CSR@天下》帶你一次搞懂跟淨零有關的大小事。
文:黃昭勇
一、為什麼會有淨零、碳中和、氣候中和?
2020年1月,微軟(Microsoft)宣布堪比人類下一個「登月計劃(moonshot)」的挑戰:在2030年實現碳負排放,屆時,微軟從環境中消除的碳排將超過所排放的碳。微軟更承諾2050年將從環境中消除該公司自1975年成立以來產生的所有碳排放,包括直接排放或因用電產生的碳排放。
2020年7月,蘋果電腦(Apple)公司宣布整個商業活動、製造供應鏈與產品生命中期要在2030年達到碳中和,也展現出比IPCC(聯合國於1988年成立負責研究和評估變遷的組織)設定在2050年更積極的目標,最終要達到零氣候衝擊。
同一時間,微軟串連NIKE、星巴克、聯合利華、賓士汽車、達能等各產業龍頭,成立「Transform To Net Zero」聯盟,致力於推動各個產業往淨零排放轉型。
可以看出,不管是淨零(Net Zero)、負碳排(Carbon Negative)、碳中和(Carbon Neutral)還是氣候中和(Climate Neutral),都是一種氣候行動的目標,都是要減緩、調適甚至逆轉氣候危機下的人類文明生存挑戰。
根據科學家的研究,現在的氣候危機很大原因是人類工業革命產生大量溫室氣體,造成了地球暖化升溫,如果不阻止地球升溫超過工業革命前1.5度C到2度C之內,地球很可能在2100年就不宜人類居住。而要阻止地球持續升溫,一大關鍵就是在2050年以前,全球碳排放要降回2005年的水準。
因此,淨零、負碳排、碳中和、氣候中和等等,都是用來設定氣候行動的目標。
二、什麼是淨零、負碳排、碳中和、氣候中和?
淨零、負碳排等等都是針對氣候危機的行動目標,對大多數企業/組織來說,這些名詞的意義可能很接近,進一步分析這些名詞的不同定義,就可以看出對企業/組織的不同要求與使命。
根據IPCC的定義:
碳中和 carbon neutral ,是一家企業或一個組織的二氧化碳排放量,經過清除二氧化碳達到平衡(衡量期間通常是一年)時,就代表達成碳中和,或是淨零排放二氧化碳(CO2)。
如果一個企業或組織清除的二氧化碳遠超過所排放的二氧化碳,就會達到負碳排carbon negative的效果。
淨零 Net Zero,是因為造成氣球暖化的溫室氣體不是只有二氧化碳,還有甲烷等等,要逆轉氣候危機光是減碳還不夠,必須是要減少所有的溫室氣體排放,淨零指的就是溫室氣體排放接近零值。
IPCC指出,如果沒有自然的溫室效應,地球表面的平均溫度會降到冰點以下,人類也無法生活。但燃燒化石燃料和濫砍濫伐等人類的活動,劇烈擴大了自然溫室效應,又會引起全球暖化。
科學家分析,地球的大氣99%以上由氮氣(N2)和氧氣(O2)組成,含量最高的氣體是氮氣(乾燥大氣中的含量為78%)和氧氣(21%),這兩種氣體幾乎不產生溫室效應。
溫室效應主要來自於水氣,其次是二氧化碳(CO2),還有大氣中存在少量的甲烷(CH4)、臭氧(O3)、氧化亞氮(N2O)、氟氯碳化物(CFCs)、氟氯烴(HCFCs)、氫氟碳化物(HFCs)等也會導致溫室效應。
IPCC認為,在過去的一個世紀,汽車、飛機、發電廠、工廠中燃燒大量的煤和石油,排放大量的CO2,增強了溫室效應;此外,排放到空氣中的溫室氣體生命期長達數10年以上且穩定,自從人類工業革命以來二氧化碳的濃度急速增加,是最大的威脅。
至於氣候中和climate neutral,就是在努力讓各種溫室氣體朝向淨零排放之外,也考慮區域或局部的地球物理效應,例如來自飛機凝結痕蹟的輻射強迫效應,企業或組織努力往零環境衝擊發展,就有機會達到氣候中和。
三、溫室氣體是怎麼產生的?
溫室氣體至少有下列七種:
二氧化碳(CO2),主要是燃燒化石燃料時產生;
甲烷(CH4),主要由反芻動物(如綿羊和母牛)以及垃圾填埋場產生排放;
一氧化二氮(N2O),主要因為農作物的肥料使用和牲畜肥料使用過程排放;
氫氟碳化合物(HFC),主要來自冷氣、製冷設備排放;
全氟化碳(PFC),主要是鋁產業排放;
六氟化硫(SF6),主要由開關設備排放;
三氟化氮(NF3),主要在電腦製造過程中排放。
二氧化碳是對環境威脅最大的溫室氣體,不但因為排放大,並且它在大氣中會存在數百年以上;另一類生命期限長的溫室氣體是一氧化二氮,壽命也超過100年。
也因此,大多數企業/組織都把二氧化碳作為優先要減除的溫室氣體。
四、企業/組織要如何達到這些氣候行動目標?
要達到這些氣候行動目標,首先要知道自己所屬的企業/組織每年排放多少溫室氣體?有哪些營運或製造過程會產生大量的溫室氣體,因此要針對自己的企業進行碳足跡carbon footprint盤查,包括營運過程、生產製造。
在實務上,碳足跡盤查分為:
範疇一,是企業/組織直接的溫室氣體排放,例如製造過程使用甲烷等氣體;
範疇二,是能源的間接排放源,主要是用電、熱或蒸汽造成間接排放溫室氣體;
範疇三,則是組織活動產生的溫室氣體排放,像是員工的移動過程產生的溫室氣體。
盤查之後,就要針對各種溫室氣體產生的狀態去分析,可以減少的就減少,不能減少的就替換。例如在範疇二的用電部分,節電就可以減少溫室氣體,但人類文明不可能不用電,因此就可以透過改變能源結構,像是大量採用再生能源替代燃煤或燃氣發電,就可以減少二氧化碳排放。
五、為何多數國家、企業都是設定2030或2050年為行動期限?
聯合國在2015年制定了17項永續發展目標SDGs,當時的設想是多數目標要在2030年達成。例如,針對SDGs 1的消除貧窮,就要求在2030年前消除每天生活費不到1.25美元(約新台幣35元)的極度貧窮;或是在2030年確保每個人都可以有負擔得起的潔淨能源可以使用、落實森林生態保護等等。
2015年的聯合國氣候峰會(COP 25)完成了《巴黎氣候協定》,有上百個國家同意在2050年以前達到碳中和的目標。巴黎氣候協定最重要的是同意的國家紛紛推動國內立法,將淨零目標立法,確保人類的共同目標可以達成。
美國在川普前總統時一度宣布要退出巴黎氣候協定,讓全球的減碳進程受到衝擊。但在拜登就任後,已經重新回到協定內。在拜登就任前,日本、韓國、中國大陸也都提出了淨零時程,歐盟更是藉由綠色新政加速減碳工作。
因此,速度快的企業選擇在2030年達到淨零或是碳中和,最慢2050年達到這些行動目標,將會是所有企業與組織未來必須要完成的目標。
完整內容請見:
https://csr.cw.com.tw/article/41933
♡
推動碳中和的最重要意義 在 媽媽監督核電廠聯盟 Facebook 的最佳解答
相當重要的訊息,你ㄧ定要有所知悉..... 再生能源綠電都被台積電買光?碳關稅不是狼來了,WTO正式與歐盟台日加等國討論(03/09/2021 TCMedia信傳媒)
(鄭國強 報導)「大家好,全球正在從石化能源推動的世界轉換為以再生能源推動的世界。」台日交流協會首席副代表星野光明6日在彰濱工業區的辰亞能源海上型太陽能電廠啟用典禮上以國、台、日語三聲帶致詞,讓台下的行政院副院長沈榮津大聲喊讚。
這場啟用典禮雖然因為大潭藻礁公投事件被迫低調進行,但卻和遠在英國倫敦WTO的會議息息相關,因為WTO第一場「碳關稅」會議正式開始,台灣也有代表出席。
根據外電《S&P Global》的報導,WTO把自己定位在排解會員國之間的碳關稅(carbon border tax 或Carbon Tariff)爭議的調解媒介,過去的爭議是,碳關稅是否符合世貿組織規則,一國對進口商品徵收碳關稅,但於對國內產品徵不徵收碳稅呢?
《S&P Global》引述WTO官員的說法,約53個世貿組織成員國在3月5日參加這場在倫敦的會議,該會議將確定碳關稅議題與貿易和可持續發展有關的目的和目標。
碳關稅不是喊假的,WTO正式邀會員國討論
進一步解釋碳關稅或稱碳邊境調節機制、碳排放義務(Border Adjustment Mechanisms)最早由法國前總統席哈克提出,用意是希望歐盟國家應針對未遵守《京都協定書》的國家課征商品進口稅,否則在歐盟碳排放交易機制運行後,歐盟國家遵守碳排所生產的商品將遭受不公平之競爭,衍生到今年是計畫照進口商品的碳排程度差別課碳稅。
值得一提的是,歐盟為台灣第4大出口國,年貿易額達505億歐元,倘「碳關稅」真上路,對台灣的出口競爭力產生重大衝擊。
台灣也對美國出口,例如台積電的晶片,然而美國總統拜登就職當天就正式宣布重返《巴黎氣候協定》,拜登內閣的財政部長耶倫還是美國氣候領導力委員會(Clmate Leadership Counci)的創始成員,該委員會是一個跨黨派的有影響力的經濟學家和商界領袖的組織,首要主張是徵收碳關稅。
例如每噸碳排放徵收40美元碳稅並逐年調高,美國國會中已有許多碳稅法案有共和黨議員共同連署甚至係由共和黨議員提出。
生產排碳越高,被課的稅就越高
碳關稅對全球製造地、生產國都有影響。因此WTO這場會議意義重大,報導指出,至少有歐盟,澳大利亞,加拿大,智利,日本,墨西哥,新西蘭,挪威,新加坡,韓國,台灣和英國代表參與核心會議,然而中國和美國這次沒有出席。
經濟部次長曾文生說,擺在眼前就是歐盟的碳關稅,「能源夠不夠綠」,這是台灣產業發展的重要考驗,綠能已是生產要素。
對國內企業來說,碳關稅真要上路,生產過程中排碳越高,被課的稅就越高,因此晶圓代工龍頭台積電在去年就宣示加入國際RE100聯盟,計畫是在2030年以前,達成全公司生產廠房25%用電量使用再生能源,非生產廠房100%使用再生能源;2050年則100%使用再生能源。
沃旭能源開發的離岸風電廠都還沒打幾支基樁到海裡,920MW的電已經被台積電下訂買走,一位開發商說「現在市場上沒有綠電可以買了,全部被台積電買光了,而且,台積電還要買。」
多用綠能或投資綠能,台積電超前佈署戰三星
因為,如果台積電的生產過程沒有足夠的綠電,但是台積電的客戶蘋果已經加入RE100的聯盟,未來也會要求共應商的再生能源使用比例,台積電遲早還是得達標。
因此,6日在彰濱啟用的全球最大的海上型太陽能電廠「彰濱崙尾東一號暨二號海上型太陽能電廠」,總建置容量已達181MW,但在未來廠商再生能源的需求下,可能還不夠。
開陽集團的總裁蔡宗融6日也以太陽光電系統商業同業公會理事長出席。他表示,國內許多大企業都投資再生能源,例如金寶集團許勝雄下面的康舒,郭台強的正崴集團,連自己的開陽集團都有某大金控財團入股。
顯然,不論WTO或者歐盟何時真的開啟碳關稅的時代來臨,但國內眾家大廠在政府超前佈署之下,也大力投資再生能源,這個步伐看似快速,然而台灣的競爭對手韓國也加快腳步,至少韓國SK集團衰領旗下6家公司一口氣加入RE100,SK投控更野心勃勃地喊出到2030年就100%使用再生能源,不用等到2050年,在各國喊出《碳中和》的目標下,一場《零碳競賽》已經悄悄的開打了。
完整內容請見:
https://www.cmmedia.com.tw/home/articles/26185
♡
推動碳中和的最重要意義 在 碳中和是什麼?跟淨零排放有什麼不一樣?臺灣要如何做到淨零 ... 的相關結果
若要淘汰高碳排放的燃煤發電,大幅度提升永續且清潔的再生能源是重要關鍵。日本預計在2030 年將太陽能、風力發電等再生能源佔比提高至36 至38%;法國則 ... ... <看更多>
推動碳中和的最重要意義 在 什麼是淨零、碳中和、氣候中和?一次搞懂Net Zero、Carbon ... 的相關結果
淨零、碳中和、氣候中和,不僅是企業、政府營運必須注意的風險,更是永續 ... 巴黎氣候協定最重要的是同意的國家紛紛推動國內立法,將淨零目標立法, ... ... <看更多>
推動碳中和的最重要意義 在 邁向永續發展-碳中和《解答》 - 永無止盡的學習路 的相關結果
a, 企業永續報告書(Corporate Sustainability Reports,CSR). y, r.o.d.d.a.y.e.y.e.. Q, e, 推動碳中和的最重要意義? y, 呼應2050淨零目標. ... <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