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幾天量血壓結果都正常,降血壓藥可以先暫停服用吗?
有高血压,不吃药,可以吗?
蛤 吃血壓藥可以保護腎臟??不是一堆副作用咩?
这是我最最最常被问到的问题
還有千萬千萬不要用保健品取代藥物 嚴重後果請看下去
.
.
随着时代的改变和生活方式改变 高血压越来越年轻化
但很多年輕人其实不知道自己有高血压 突然心臟病爆發才發現有高血壓
或者老人家知道自己有高血压 可是不敢吃药
害怕对药物有依赖性
害怕有肝肾的副作用
又或者吃到一半 觉得自己感觉良好 血压正常 就不想吃药了
.
.
.
❓什麼是高血壓❓
血壓是心臟收縮時將血液pump进血管,施加在血管壁的壓力
壓力是以毫米水銀柱(mmHg)為單位
心臟pump時的壓力稱為「收縮壓」或「上壓」
心臟relax時的壓力稱為「舒張壓」或「下壓」
❗️高血壓是指上壓持續地高於140 mmHg,或下壓持續高於90 mmHg
✅理想的血压是:120mmHg/80mmHg
.
.
.
❓为什么会得到高血压❓
有两种因素:可改变因素和不可改变因素
1️⃣可改变的风险因素有:
🔺不健康饮食(盐摄入量过多、食用富含饱和脂肪和反式脂肪的食品、水果和蔬菜摄入量偏低)
🔺缺乏运动
🔺吸烟
🔺饮酒
🔺超重或肥胖
🔺壓力
🔺睡眠不足
.
.
2️⃣不可更改的风险因素有:
🔺高血压家族史(父母有高血压)
🔺65岁以上
🔺患有糖尿病
🔺患有肾病
.
.
.
🤔重點1:我不知道自己有沒有高血壓 高血压有什么症状?
高血壓是指上壓一直持續地高於140 mmHg,或下壓持續高於90 mmHg
症狀比如:清晨头痛、流鼻血、心律不齐、视力变化和耳鸣等
严重高血压還可能导致疲劳、恶心、呕吐、神志不清、焦虑、胸痛和发抖
.
.
.
🤔重点2:我有高血壓 可是可以不吃藥嗎?
✅以下情況可能不需要吃藥:
1️⃣白大衣高血压 White Coat Hypertension
白大衣高血压是指在医院诊所测量時血压高(可能看到醫生/護士很緊張害怕 )
但在家自己test又正常
2️⃣调整生活方式后血压正常者
很多病人可以通过改善生活方式,比如低盐低脂饮食、戒烟戒酒、
避免熬夜、减体重
血壓就正常了 就不需要吃藥了
3⃣️知道明確導致高血壓的病因
比如患有腎臟問題、內分泌疾病、睡眠問題或者精神疾病
查清病因并有效去除或控制病因后,高血壓就可以被解決/控制
.
.
.
💊必须吃降血压药的情况:
❌通过改善生活方式血压還是高于140/90mmHg的人
❌已經出现心、肾、脑等器官受损的病人
.
.
.
💀不控制高血压/不吃藥可能会带来哪些嚴重的并发症?
➡️压力太高会造成动脉的硬化(就是pump血的血管)
➡️使流向心脏的血液和氧气减少
🫀导致心臟以下問題:
1. 胸痛,也叫做心绞痛。
2. 心脏供血受阻,心肌细胞也會因缺氧而死亡,就会发生心脏病
3. 在心脏不能向身体其他重要器官输送足够血液和氧气时,发生心脏衰竭。
4. 心律不整,也導致猝死
🧠高血压还可导致提供血和氧氣給大脑的动脉破裂或阻塞,導致中风
‼️高血压也會导致肾脏损伤,导致肾衰竭
(所以吃藥 不是損害腎臟 而是保護腎臟)
‼️太高的高血壓也會傷害到我們的眼睛血管爆裂
.
.
.
🤔重點3:這幾天量血壓結果都正常,降血壓藥可以先暫停服用吗?
服用藥物和搭配調整生活方式將血壓控制正常後
降血壓藥還是必須按時地持續服藥
千千萬萬不可以擅自停藥 不然血壓又會高起來
.
.
.
最後
服藥注意事項⚠️
💊如果忘記吃藥,在想起來時儘快吃
但如果記起來的時候已接近下次吃藥的時間,就不要吃
等下一個吃藥時間才吃,千萬不要服用雙倍劑量的藥物喔❗️
💊還有藥物不可以和酒精類飲品一起服用❗️避免引起頭暈那些副作用
💊有些抗高血壓藥物可能致頭暈或昏昏欲睡
這些情況在於一開始服藥初期或在藥物劑量有更改後比較常見
💊如果你覺得頭昏眼花或者眼睡,就不要駕駛或著操作機械喔
.
.
.
❓如何避免/改善高血壓❓
✅预防
▶️减少盐的摄入量
▶️多吃天然新鮮的水果和蔬菜
▶️经常運動(150分鐘/星期)
▶️減重:維持BMI在 18.5-24,男生腰圍不超過90cm,女生腰圍不超過80cm。
▶️不吸烟/戒煙
▶️减少饮酒
▶️在饮食中减少反式脂肪
.
.
✅管理
▶️减轻和控制精神压力
▶️定期检查血压
▶️治疗高血压
▶️管理其他疾病(糖尿、腎臟疾病等等)
.
.
🔹Instagram:
lyhuylau
https://www.instagram.com/lyhuylau/
🔹Ly Huy The Pharmacist 藥劑師不只是會派藥
https://www.youtube.com/channel/UC3nnyBdOxpnDLcTWsYk86Vw
「收縮壓舒張壓接近」的推薦目錄:
- 關於收縮壓舒張壓接近 在 Ly Huy The Pharmacist 藥劑師不只是會派藥 Facebook 的精選貼文
- 關於收縮壓舒張壓接近 在 豆花藥師 之 身體小教室 Facebook 的最佳解答
- 關於收縮壓舒張壓接近 在 搶救急診室 Facebook 的精選貼文
- 關於收縮壓舒張壓接近 在 [討論] 血壓數字傳遞的訊息- 看板Pharmacy 的評價
- 關於收縮壓舒張壓接近 在 More content - Facebook - 登录或注册 的評價
- 關於收縮壓舒張壓接近 在 請教長時間跑步運動會造成低血壓狀況嗎? (第2頁) - Mobile01 的評價
- 關於收縮壓舒張壓接近 在 收縮壓舒張壓差距小的評價費用和推薦,DCARD - 教育學習 ... 的評價
收縮壓舒張壓接近 在 豆花藥師 之 身體小教室 Facebook 的最佳解答
傳統武學陽出陰回口訣與結構治療中的筋膜理論的探討
本篇屬於專門論文,如需分享請先取得同意,林明輝 豆花藥師版權所有,未經許可請勿轉載。
最近在練拳的時候有一些心得與發想。關於"勁"的延伸,"陽出陰回"的想法與解釋。
"勁"是本門武術中一切的根基,之前有提過"勁"是一種經由人工引導力的使用模式,力是來自於自身質量的反作用力,路徑則是在身體結構在前後左右上下的張力都處在一個等張的狀態,主要以骨架本身去支撐,肌肉筋膜為傳遞介質,從足弓一路到末端的一個路徑,方向則是由動作意念去決定,而過程必須要合乎"力在前端"與"回中"的概念,要符合這兩點的用力模式必定遵循"陽出陰回"的邏輯,也才能夠達到本門武術的要求"穩"與"放鬆"。
陽出陰回其實包含了很多的概念邏輯,意念、氣息、結構、動作...等,很多部分很難用文字形容,是一種體會感悟,常常聽到的只能意會的部分,今天要講的部分是可以用文字、筋膜、肌肉骨架等邏輯來解釋的部分,主要以伸肌與屈肌的概念來解釋。
先說明一下等等會用到的概念。
1.收縮時使關節伸直、舒展的肌肉群叫做伸肌,相對的收縮時使關節彎曲的肌肉群叫做屈肌,兩者會相互調節抗衡,伸肌收縮屈肌就會舒張,反之依然。EX 肱二頭肌是屈肌,肱三頭肌是伸肌,兩者肌肉是統一組的伸肌屈肌,讓手臂彎曲與伸直。
2.一般來說的陽面剛好是伸肌的部分,陰面剛好是屈肌的部分,以手臂為例,手陽面指手背面,主要是手臂的伸肌群,手陰面是指手掌面,主要是手臂的屈肌群。
3.林氏結構治療的概念中伸肌主要是負責固定結構的。
陽出陰回以伸肌屈肌概念來解釋肢體的動態就是:動態以伸肌為主,屈肌為輔。
伸肌是負責固定結構的,以伸肌的收縮去改變姿勢,整體結構相對來說是保持穩固的,張力是相等的,屈肌只是配合出力,這樣應該比較不會有肌肉過度收縮而把結構拉歪的狀況,同時保有改變的彈性,可以對外界做相對應的改變。這應該就是本門武術"穩"的原因,不是靠核心用力固定,而是因為伸肌的整合。
而要以伸肌為主的動態必須建立在"勁"的原理上,要在身體前後左右上下張力維持平衡、整體力線是連貫的前提之下才有辦法以伸肌為主的運動。如果身體是歪的,不是直直落在地板上,為了對抗地心引力那一定會伸肌收縮用力固定身體維持平衡,髂腰肌、束直肌群一定是會用力固定脊椎直立,在這樣的情況下就不可能以伸肌為主的用力模式,因此必須先站對,找到身體力線的連貫,進入"勁"的用力模式。這也是武術中常常要求力由地起的原因。
在學習本門武術時,常常被說要放鬆不要用力,不要用多餘的力,我想指的就是這個,在"勁"的身體狀態,"陽出陰回"的用力模式自然就不會用出多餘的力,不管是伸肌的固定還是屈肌的過度收縮,這樣一動全身的筋膜都會跟著連動,這不就達到"一動無有不動"了。
一般用力以屈肌為主的模式
屈肌其實是主要的運動機制,是比較有效率而且直覺的用力方式,遇到痛、狀況有效率地把身體縮起來自我保護,大部分日常生活使用模式,彎腰、拿、抬、提...等,都是以屈肌收縮為主,伸肌固定為主。比如把桌子上的任何物體拿起來時,最方便有效率的方式是固定軀幹,抬手去把東西拿到,然後二頭肌收縮把東西拿起來,手肘、肩鎖關節、腹部、骨盆其實都是要固定的,這樣二頭肌收縮才有辦法把尺橈骨往回拉。一般習慣固定某幾個關節,局部屈肌用力收縮改變姿勢,是相對於接近體表,跨過多個關節、附著在不同骨頭上的肌群,相對的位置容易移動。
以伸肌為主的用力模式
以伸肌為主的用力模式其實沒有這麼難理解,只是有點違反直覺,可以試試看這樣想把你的手抬起來,只是讓手盡量往前延伸的抬起來,這個時候你會發現為了讓手往前延伸,肩胛骨會相對應的跟著滑動,腰腳其實會跟著動,比較不會有固定卡住,只是比較沒有效率。
但是內旋、下壓、後收、上舉、握拳...等動作要以伸肌為主比較違背直覺,因為是屈肌主要動作,要以對側申肌或改變腰腳支撐結構去施力,這也就是本門武術鍛鍊的主要目的,以下用兩個動作來簡單解釋一下。
北拳鈎手
最近練的太祖長拳中的鈎手是手指往前延伸到極限,手腕因為身體結構與力量的型態自然成形的結構,而不適用力往下鈎,手指往前延伸的鈎手力量會在指尖,手腕不會有卡住的感覺,在實際摔的時候才有它的效用。手用力往下鈎,手腕會卡,實際在摔的時候還會折到自己的手腕。
南拳虎爪
虎爪是手指往前抓而成形,不是用力把手指內扣。如果用力往內扣成虎爪,那手指的終端筋膜、屈肌、手腕都卡死了,在做動作時肋骨一定會固定卡住,鎖骨、肩膀都會聳起,力量把自己每個關節都卡住,這樣一直拉扯的情況下身體一定會出問題。如果以手指往前的概念,手指、手腕的皮都還是可以滑動的,終端筋膜才不會卡死,手腕、手型、身形才有辦法連貫,勁力才有辦法傳達。
為什麼要陽出陰回?有甚麼意義?
人體感知最靈敏的地方是在指腹,是屈肌系統,所以屈肌不能過度收縮或出力才有完整的感知,而在陽出陰回的概念上,全身的張力應該是等張且可控制、對張力感知是靈敏的,這在對打、擒拿中有很大的意義,以擒拿來解釋會比較好解釋。
擒拿手古稱分筋錯骨手,是有名的關節控制技巧,實務操作上有個必要條件是:讓對方身體察覺不到你的意圖。
人體最原始且重要的本能Fight or Flight,隨時會因應環境變化而做反應,當感受到張力、身體關節產生錯位時就會有本能上的反應固定自己的關節。而在以屈肌為主的用力模式下,在接觸的瞬間,對方一定會感覺到屈肌而來的張力,本能的反應就是用相對應的屈肌去做對抗,消除張力讓自身穩定,甚至看到你的動作就已經反應了,那就變成擒拿無用,因為在雙方都有防備意識的衝突情況下,是不可能做到把對手擒拿壓制的,除非你力氣比他大。
以剛剛提到的陽出陰回的概念來說,在接觸的瞬間,施者感知對方筋膜結構張力狀態,平衡接觸面的張力,讓雙方的張力一致,這樣受者會感覺自己是穩定的,就算動作改變,張力相對來說是不變的。因為施著的屈肌沒有明顯的收縮張力,在動作的過程中也沒有明顯的張力變化,就算筋膜層、骨骼相對位置有了一些改變也沒有意識到,所以在身體結構被完全破壞前會不知道該怎麼去做應對,因為沒有感受到張力變化以及危機感,這樣就跟力量的大小沒有太多的關聯,而是人體反應的機制。
這個部分之前有拍影片做一些基本的解釋
https://youtu.be/9ZGijyZnVjA
https://youtu.be/f003XMagiNA
這些發現對於林氏結構治療有甚麼幫助
破壞要在不知覺得情況下完成,修復更是要在不知覺的情況下才有辦法完全,林氏結構治療就是要讓不可動的變成可動,而這些不可動的地方往往是受傷的位置,可能是因為痛而筋膜緊繃,也可能是歪斜的地方很本能的固定住避免更多的歪斜,或是歪久了的整陀一起用力習慣,都會因為感受到張力的變化而緊繃卡住,這樣要改變就無法了。
以陽出陰回的用力模式應該就可以有效的避免自身屈肌的張力過大,應該有下列的好處:
第一是感知能力的增加,因為屈肌放鬆才有辦法感覺對方的張力,診斷上的效率與準確性應該能夠上升,能夠時時刻刻判斷甚麼是可動,甚麼是不可動的,甚麼是被拉扯代償的。
第二是操作時的牽引、引導筋膜的操作才是真的引導,真的看到,不會因為自己屈肌的張力過大而看不清對方筋膜狀態,才不會變成用知識與經驗靠蠻力的強迫改變,對方才不會感受到屈肌筋膜的張力才不會緊繃,同時操作時力量的傳導也才會是全身性的,張力才會連貫,不管是施者還是受者都是一樣的,這樣真正不連貫的點就會變得明顯,才不會被表層的張力、遮蔽的張力誤導,而看不到張力的源頭。
豆花之前常常被老師說:「這個姿勢看起來就是不對的,手底下張力這麼大都沒有發現嗎?」當然沒有發現,屈肌用力抬、轉、壓,自己手指掌的張力就很大了,根本不知道對方的張力對不對、姿勢有沒有到位,無法感覺也無法察覺。陽出陰回的用力模式應該能夠改善這個缺失。
第三是避免對自己的傷害,屈肌的使用雖然有效率,但是只要有固定必定有拉扯,拉扯久了對身體一定不好。這也解釋了老師在上課提到的保護自己的用力方式:「在操作的時候力量要用推出去的,如果太多收回來的動作會卡住自己。」因為太多的往內動作是以屈肌為主,身體的固定的,一定會有拉扯,病人一多時間一久,病人還沒好,醫生自己就先掛了。
這算是豆花自己對於本門武術的論文,林明輝 豆花藥師版權所有,未經許可請勿轉載分享。
#陽出陰回
2021.2.27豆花藥傷科
收縮壓舒張壓接近 在 搶救急診室 Facebook 的精選貼文
#高血壓治療指引 #錯誤
【錯誤❌】網傳「美國已正式規定:65歲以上標準血壓150/90...70歲以上的人高血壓不能低於130,否則極易產生體位低血壓暈倒」?
經查:
📍一、網傳「美國已正式規定」之血壓標準已過時,目前採取的最新版標準為美國心臟學院和美國心臟學會2017年版的高血壓治療指引JNC8。
📍二、網傳「吳氏計算法」並無科學根據。
📍三、每個人對血壓的承受度不同,收縮壓低於130毫米汞柱,不一定會產生姿勢性低血壓而暈倒。
📍四、血壓高低有不同狀況,不能反映特定疾病。
因此,此傳言為「錯誤」訊息。
👉👉完整查核報告請見台灣事實查核中心網站:https://tfc-taiwan.org.tw/articles/753
☀背景
內容農場及社群媒體流傳訊息「健康年輕人的血壓是(120/80),老年人的長壽血壓是(140/90)...美國已正式規定:65歲以上標準血壓150/90,80歲以上的正常老人,160甚至170也可以...70歲以上的人高血壓不能低於130,否則極易產生體位低血壓暈倒,高血壓在150~130之間較為安全,寧可高一點,別低。 血糖也是如此,隨年齡的增加適當放寬標準...」
☀查核
🌏爭議點一、美國是否規定「65歲以上標準血壓150/90,80歲以上的正常老人,160甚至170也可以」?
查核中心查證,傳言所指稱的美國正式規定,並不是美國最新規定,而是美國於2014年的高血壓治療標準,當時訂60歲以上的病人「高血壓治療標準」是 150/90mmHg。
台灣高血壓學會秘書長、台大醫院內科部主治醫師林鴻儒指出,美國心臟學院和美國心臟學會根據2017年統合分析研究的研究證據,已於2017年降低高血壓治療指引JNC8 的治療標準。
林鴻儒說,2017 年統合分析研究指出,年齡大於65歲以上的高血壓患者,將傳統血壓收縮壓控制於140毫米汞柱以下,有益降低心血管疾病發生的風險。因此,於2017年高血壓治療指引JNC8 的治療標準更新為:建議75歲以上病人,可將傳統血壓收縮壓控制於140毫米汞柱以下。
🌏爭議點二、目前最新版的正常血壓標準數值為何?
國泰綜合醫院心血管中心主治醫師王晨旭表示,台灣醫界目前最新版的血壓標準數值,是美國心臟學院和美國心臟學會2017年版的高血壓治療指引,其中「120/80mmHg」為正常血壓的標準,血壓超過「130/80mmHg」即為高血壓。在教育推廣上,正常血壓標準為「120/70mmHg」和超過「130/80mmHg」為高血壓。
🌏爭議點三、網傳「吳氏計算法」是否屬實?
王晨旭表示,2017年4月27日衛福部已針對吳氏計算法釋疑。
衛生福利部國民健康署已澄清:「引用之吳氏計算法查無研究實証基礎,考量其推展性有限,故不建議民眾採行。」
🌏爭議點四、血壓標準會隨年齡有所變化?
林鴻儒表示,收縮壓隨著年紀增加會逐漸升高,接近90歲,收縮壓會逐漸升高至130-140毫米汞柱,而舒張壓在50至55歲會到達最高,約為80毫米汞柱,然後會隨年紀下降。
林鴻儒說,目前認為一般無特殊疾病的民眾,若在診所量測的血壓超過140/90毫米汞柱,以及居家測量的血壓超過135/85毫米汞柱,即會診斷成高血壓,若無治療,罹患高血壓併發症機率會大幅提升。
王晨旭指出,年紀越大,血管動脈硬化程度上升,血壓就會越高。老年人血壓到底可容許到多少,過去可能會說高一點,但現在不一定,能維持正常標準當然是最好。
🌏爭議點四、傳言指稱「70歲以上的人高血壓不能低於130,否則極易產生體位低血壓暈倒」,是否屬實?
衛生福利部彰化醫院心臟內科醫師王彥翔說明,每個人對血壓的承受度不同,因此收縮壓低於130毫米汞柱,不一定會產生姿勢性低血壓而暈倒。
傳言指稱的『體位性低血壓』,應是大陸用語,台灣稱為姿勢性低血壓。
此外,王彥翔建議,高血壓病患在治療時,需和醫師配合,逐步調降血壓,讓身體慢慢適應以降低「突然降壓後而暈倒」的風險。
🌏爭議點五、傳言不同的高、低壓值代表不同的病症,是否屬實?
王晨旭說,血壓高低有很多臨床狀況,甚至有些是心臟瓣膜問題。確診一個高血壓病人需經過定期抽血、超音波甚至心電圖等完整的檢查來判斷,通常不會用用血壓高低值的簡化方式來看,收縮壓和舒張壓的差別如果過大或過小,也可能是其他疾病的問題。
王彥翔也說,血壓的高低跟血管彈性、年紀有關,很難直接用某個數值,就代表某種特定部位有疾病。
☀結論
📍一、網傳「美國已正式規定」之血壓標準已過時,目前採取的最新版標準為美國心臟學院和美國心臟學會2017年版的高血壓治療指引JNC8。
📍二、網傳「吳氏計算法」並無科學根據。
📍三、每個人對血壓的承受度不同,收縮壓低於130毫米汞柱,不一定會產生姿勢性低血壓而暈倒。
📍四、血壓高低有不同狀況,不能反映特定疾病。
因此,此傳言為「錯誤」訊息。
👉👉完整查核報告請見台灣事實查核中心網站:https://tfc-taiwan.org.tw/articles/753
收縮壓舒張壓接近 在 More content - Facebook - 登录或注册 的推薦與評價
林鴻儒說,2017 年統合分析研究指出,年齡大於65歲以上的高血壓患者,將傳統血壓收縮壓控制於140毫米汞柱以下,有益降低心血管疾病發生的風險。 ... <看更多>
收縮壓舒張壓接近 在 請教長時間跑步運動會造成低血壓狀況嗎? (第2頁) - Mobile01 的推薦與評價
收縮壓 是心臟收縮時送出血液所賦予動脈管壁的壓力,它和大動脈的硬化/阻塞程度有密切相關,正常值介於90-140mmHg;舒張壓為心臟舒張期動脈內的血液量最少 ... ... <看更多>
收縮壓舒張壓接近 在 [討論] 血壓數字傳遞的訊息- 看板Pharmacy 的推薦與評價
血壓值雖然只有簡單的2個數字,但背後卻隱含了許多的含意,當我們了解如何判讀血
壓值後,就能更有危機意識,更能了解身體狀況。希望因此能學習到如何降低患者心血管
疾病;及身體發生問題時可以迅速就醫,及時檢查並獲得最佳治療。微笑藥師網匯整一些
實用的血壓判讀技巧,提供大家自我檢測。
圖文並茂版:https://b303094004.pixnet.net/blog/post/251268772
一、血壓的意義
一般血壓會出現兩個數值,例如120/80mmHg,高的數值叫做「收縮壓」,低的稱為
「舒張壓」。收縮壓是心臟收縮時送出血液所賦予動脈管壁的壓力,它和大動脈的硬化/
阻塞程度有密切相關,正常值介於90-140mmHg;舒張壓為心臟舒張期動脈內的血液量最少
,此時的最低壓力即稱為舒張壓,多是由周邊血管阻抗來決定舒張壓的數值,正常值
50-90mmHg。人體的血壓值隨時在變,會隨著運動、情緒、姿勢、身體狀況、溫度、飲食
、藥物…等情形而有所變動。一般正常血壓值為120/80mmHg,若高於140/90mmHg,可能是
「高血壓」,而若收縮壓低於90mmHg,或是比平時平均收縮壓低於25mmHg以上者,就是「
低血壓」。臨床研究證實,高血壓患者罹患中風、心臟病、腎臟病、周邊血管病變及動脈
瘤等的風險較高,因此血壓控制的原則是透過生活、飲食、運動或藥物處方等,將血壓控
制在140/90mmHg以下,即可有效控制高血壓相關的併發症發生機會。
血壓形成取決於5個因素:大血管彈性、心臟收縮(心衰竭)、血液本身(貧血)、血
液的粘稠度(血脂偏高)、外部阻力(動脈狹窄)等。當血壓變的不穩或偏高或低時,將提醒
我們要好好的從這幾點去仔細追蹤與探討。
二、血壓高低傳達的訊息
1.『收縮壓偏高,舒張壓正常』:
表示大動脈的彈性降低,主要是因為人體老化的綠故,常見於長年者及更年期婦女
。
2.『收縮壓正常,舒張壓偏高』:
倘若收縮壓正常,舒張壓偏高,甚至脈壓差很近,例如130/110mmHg,多半是工作
勞累壓力大,活動偏少,交感神經活性增高,周圍血管阻力增高所致,是高血壓病的早期
表現。對單純舒張期高血壓仍不容忽視,因為隨著病程延長,單純舒張期高血壓可以轉變
為經典性高血壓。甚至向單純收縮期高血壓發展。如果不及時治療,隨著年齡老化,預後
就較差。
另一種可能是肺功能不正常,在肺部二氧化碳與氧氣的交換不充分,使血液中含氧
量太低,為使全體細胞得到充分的氧氣供應,身體自我補償將血液循環系統的舒張壓提高
。
影響舒張壓的因素很多,但主要因素為心跳與血管阻力。心跳頻率改變時對舒張壓
有較大的影響,心率增快,舒張期偏短,在較短時間內通過小動脈流向外周的血液也較少
,因而心舒期末在主動脈中存留的血量增多,導致舒張壓偏高。另一方面,周邊血管阻力
升高與動脈彈性降低,都會使回心血量減少,在心舒末期存留在主動脈中血量增多,舒張
壓就會升高。
3.『收縮壓高、舒張壓高』:
收縮壓高代表血管阻塞,舒張壓高代表血管硬化。因收縮性高血壓常發生於老年人
,收縮壓一旦控制下來,舒張壓即會正常,因此,收縮壓的控制比舒張壓重要。
4.『收縮壓高、舒張壓低』:
單純高收縮壓,舒張壓低於95毫米汞柱或收縮壓高而舒張壓不升或更低,脈壓差大
,大多屬於血管硬化所導致的結果。
5.『收縮壓低、舒張壓低』:
一般成年人若血壓測量多次,維持收縮壓在90至100 mm/Hg以下,而舒張壓在50至
60 mm/Hg以下時,就應接受更進一步的身體檢查,找出原因而加以治療。低血壓的種類可
分為本態性低血壓、繼發性低血壓、姿態性低血壓。
6.『兩手血壓的差異』:
兩手血壓的差距,可以觀察出是否出現血管相關病變。兩手血壓的正常差距為
5-10mmHg,一旦多次測量結果均顯示兩手血壓差距超過20mmHg,就表示血管可能出現病變
,建議必須立即就醫,以盡快找出原因,並接受治療。醫師可根據兩手不同的高低血壓,
來懷疑可能的血管相關病變,例如較低血壓的那一手出現動脈硬化、血管阻塞的風險會比
較大,應盡快檢查與治療。
三、脈壓差提供的訊息
脈壓差是指收縮壓減去舒張壓後所得到的數值,正常脈壓差是在30-40mmHg之間,
當脈壓差愈高,代表患者的血管硬化愈嚴重,預後也愈差,罹患高血壓、心血管疾病、中
風、甚至死亡的機率都會增高,尤其脈壓差60以上,更是心血管硬化的高危險族群。而且
研究證實,脈壓差愈大的人比高血壓患者或正常脈壓差者,左心室面對較大的壓力,其心
臟血管系統就更容易受到損害。
脈壓差會增大,主要原因有二:1.長期高血壓及動脈硬化造成動脈壁彈性減低,致
使收縮壓增高而舒張壓較低,導致脈壓差加大;2.長期高血壓引起心肌超負荷,造成心臟
擴大或主動脈瓣關閉不全,導致脈壓差增大。此外,伴有甲狀腺功能亢進或嚴重貧血時,
也可出現脈壓差增大現象。
四、晚上血壓居高不下,要小心
血壓隨時變動是符合生理上的狀況,正常來說收縮壓變動差距在20-30mmHg、舒張
壓在10-15mmHg是可以接受的範圍,不過若是變動幅度太大,尤其是老年人,就很容易發
生中風。因此針對老年人患者,醫師多會開立長效降血壓藥物,要求患者固定時間、固定
劑量服藥,以平穩血壓。
如果你早中晚皆會量血壓,就可能會發現自己的血壓下午時最高,早晨次高,到了
下班時開始逐漸下降,睡前次低,而睡眠中的血壓是最低的,這是血壓正常的生理週期。
但是有些人卻不一樣,晚上血壓不會下降,這種屬於所謂「non-dipper」的族群,經醫學
統計證實,罹患中風、心臟病的機率較高。換句話說,夜間型高血壓比白天型高血壓更加
危險,患者必須盡快諮詢醫師,透過調整藥物劑量、種類等治療,來控制夜間高血壓。
運動、勞動時血壓會上升,休息時血壓會下降,不過有些人運動時血壓卻不會上升
,這類患者很容易得到心臟病,包括心臟衰竭、心臟瓣膜疾病、或嚴重的心血管疾病的發
生機率都會比較高,必須仔細監測。
五、生理因素影響血壓數值
年齡:年齡越大,動脈彈性越差,血壓會上升。隨著年紀增長,收縮壓也會逐漸上升;而
女性又會受到荷爾蒙的影響,醫學統計顯示,停經前女性罹患高血壓機率低,但到了更年
期後,高血壓的盛行率就與男性差不多。而舒張壓則剛好相反,許多60歲之後的高血壓患
者,其舒張壓不升反降,但這可不是表示高血壓情況轉好,反而是脈壓差變大,血管硬化
逐漸嚴重的警訊。
性別:一般男性血壓比女性血壓高5-10mmHg。
溫度:氣溫較高處血管擴張,血壓較降;氣溫較低處血管收縮,血壓較高。體溫高時血管
擴張,血壓也降;但寒冷顫抖時血管收縮,血壓上升。
新陳代謝:代謝率亢進時血壓上升,代謝率下降時血壓下降。
姿勢:姿勢對於血壓的影響來自於重力。平躺時收縮壓最高,其次為坐姿,其次為立姿。
而舒張壓則反之,立姿時最高,其次為坐姿,其次為臥姿。
左右手差:由於右鎖骨下動脈比左鎖骨下動脈接近主動脈出心臟端,正常情形下,右手血
壓比左手血壓高約5-10mmHg,但超出此範圍時則屬不正常。
上下肢差:採立姿量上下肢血壓時,通常下肢高10-15mmHg,超過20mmHg時,或下肢反比
上肢低(下行動脈阻塞)時,為不正常之現象。
參考資料:
如何判讀血壓血 臺大醫學院教授/陳文鍾
秀傳紀念醫院衛教中心
醫學名詞解釋-血壓的收縮壓、舒張壓、脈壓差 何一成醫師
※ 發信站: 批踢踢實業坊(ptt.cc), 來自: 118.160.99.213
※ 文章網址: https://www.ptt.cc/bbs/Pharmacy/M.1449117193.A.07E.html
... <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