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位熟女用濃厚的紐約口音向同伴說:「點份草莓奶油蛋糕,來慶祝我們大家又多活了一天吧!」
.
這就是音樂人Sikh Knowledge曾經敘述過的一個場景。這個故事帶給我的啟示:我們擁有無窮的能力,可以把周遭的世界,畫出我們自己喜歡的模樣。
.
世界上充滿了各種狗屁倒灶的事,而我的藝術作品常常試著解析這類鳥事,為此我必須努力探究原因,努力了解自己,這樣在探討問題的時候才能拿出新的觀點,不會惺惺作態。
.
我非常清楚「真相」在這世上往往無一立足之地,因為世人碰到任何事只會用二分法看待:非友即敵。世界上其實充滿了各種灰色地帶,但這不是那些執意固守非黑即白的人願意正視的。
.
人類追尋的不是事實,而是對己見的肯定。簡單來說,我們心中早有定見,想盡辦法找到証據以支持自己的想法,並在不知不覺間忽視掉不利於一己成見的事物。這其實也不全然是壞事。試想一下,若人類大腦缺乏「忽略自身認為不相干事物」的機制,我們豈不是每分每秒都得被爆多的訊息轟炸?
.
但若你的定見極深,那就不妙了。你會不斷重複觀看特定想看到的訊息,而且只願意和有相同想法的人相處(這些都是舒適圈之所以「舒適」的重要關鍵)。如果你覺得世間一切大小事都是鳥事,那就更不妙了。換句話說,你若覺得人生爛透了,那麼你的人生真的會爛到透。你根本無視家裡冰箱還有滿滿的食物、有網路和乾淨的自來水可用,也根本不會珍惜自己還有空閒時間抱怨人生有多爛。
.
你是將注意力放在那些愛你的人的身上,還是那些根本不回你電話的人呢?你會和旁人訴苦和分享喜悅嗎?請謹記,你的每個想法決定了你眼中世界的樣貌。這世界的確存在著許多不公不義、不平不順,但各位別忘了,大部份的鳥事從古至今都一直存在。哪怕只是略看看這些問題與挑戰,其實也能提醒你我珍惜、感恩所擁有的一切,並鼓勵各位在自己的小世界裡,也可以散播美的力量。
.
為何覺得自己不夠優秀?唯一的原因就是你也覺得自己不夠好。我曾去過導演提姆波頓(Tim Burton)的展覽,展覽會上第一件展品便是波頓在早年職業生涯裡所收到的一封拒絕信。縱然如此,波頓並沒有因挫折而改變自己對美好人生的想像。
.
回到文章一開頭提到的熟女故事。當時她隔壁桌的客人正在唱生日快樂歌慶生,熟女也因此想到應該來點份草莓奶油蛋糕。別人在慶生,熟女觸動心弦,也找到了好理由為自己慶賀一番。
.
從現在開始,就替自己找個理由來高興一番吧!還有,記得好好為自己的人生畫布作畫。人生是藝術,是一個尚未完成、正在進行的作品。唯有生命告終,作品才算完成。每一天都是嶄新的日子,自己可以決定自己的日子想怎麼過。
.
--
.
本文摘自《#從苦境中轉回:101種帶有力量,能讓生活美好的思考》,作者坎韋爾‧辛格(KANWER SINGH),生於加拿大,是一位饒舌歌手、口說藝術家、詩人、暢銷書作者,之前曾是一名國小教師。
.
人生的鳥事不會變得更簡單,但我們會變得更強壯。本書由101篇簡潔、清晰又充滿智慧的短文構成,每一篇都是一個清新有用的觀點,告訴我們:解決人生問題,最重要的不是學習新的功課,而是要懂得拋開過往那些必須放下的陳舊道理。
.
本書就像一張砂紙,幫你磨掉過去那些陳舊的信念;本書也像一台顯微鏡,賦予你澄澈的眼光。最終讀者將可以發見自己真正想要的方向,接著決定修改人生的劇本。
.
👉 翻翻本書:https://reurl.cc/xG86Zz
「改變你想法的101篇文章」的推薦目錄:
- 關於改變你想法的101篇文章 在 Facebook 的最佳貼文
- 關於改變你想法的101篇文章 在 Facebook 的最佳解答
- 關於改變你想法的101篇文章 在 Facebook 的最讚貼文
- 關於改變你想法的101篇文章 在 《改變你想法的101篇文章》要改變自己的人生 - YouTube 的評價
- 關於改變你想法的101篇文章 在 【樂讀】改變你人生的想法整理術:前1%的人都在使用心智圖 的評價
- 關於改變你想法的101篇文章 在 BooKu | Instagram, Facebook - Linktree 的評價
- 關於改變你想法的101篇文章 在 希塔日常Julia老師專頁- 優惠快訊 四五月希塔課程 - Facebook 的評價
改變你想法的101篇文章 在 Facebook 的最佳解答
【《火神的眼淚》: 從漢成與小穎,看婚姻與家庭#3💙】
(想看#1、2的朋友請往前翻,或者下方留言處幫你傳好連結^^)
以下「個人想法」,純粹是觀劇後的感想,不是要幫漢城小穎找解方,也非金句良言,每個人都可以有自己的角度😊。
🗣#處理失落
在第二集中,小穎和友人在電話中提到「是啊,本來是要回去的,我那時候都跟麥克談好了,結果又懷上弟弟,現在更不可能回去上班…」。以此推測,「懷上弟弟」可能是意外;即使不是意外,也許是漢成或長輩堅持而改變計畫 (我到底在腦補什麼XD),卻也造成小穎「不能回去上班」的失落。
這個失落無論會持續多久,對小穎的影響很明顯是巨大的;尤其當看著自己的先生為了「職涯」而無法回家幫忙,她卻為了兩個孩子而無法得到工作上的成就感,兩相比較,失落加劇。
有人說「她可以送托嬰或找保母啊」…這一點在#1有討論過;更何況,今天孩子出事了,我們的社會 (包含兩人的親友) 大概又會檢討媽媽、而非爸爸。種種「身為母親」的壓力,讓夫妻倆做出「小穎繼續全職母親」的決定。雖然這看似「選擇」,但對小穎來說,可能覺得自己「根本沒有選擇」。在覺得自己沒有選擇的情況下,要求漢成「為了這個家」而轉換跑道,對她而言是剛好而已?
相關的失落,需要被看見。也許從成為母親的第一天開始,失去職場上的成就與經濟能力所造成的遺憾就已種下,何況是計畫好復職後的再失落。如何處理失落是一個專業題目無法在此多做討論,只能說好好面對它,有助於夫妻溝通囉。
🗣#面對自己
看完整部劇,也許有人難以同理小穎,因為她展現出某種程度的「不願溝通」,且似乎「無法體諒消防員的難處」。小穎設定了一條「我們家的唯一康莊大道」,而拒絕其他各種可能性。當然如果在現實中,可能她已經「受夠了」而無法溝通或接受「不是我要的」的失望,自然不願意接受其他可能。
小穎強烈的相信「只要漢成OOXX,我就能得到我要的。」問題是,漢成的需要並沒有在小穎的考量內,反而被她「顧全大局的計劃」給抹滅了。也許,消防工作造成的限制,讓小穎已經覺得自己沒有選擇,因此也不打算給漢成其他選擇。
在婚姻溝通中,「我要什麼」及「我們要什麼」不見得都能滿足,但需要同時被重視。對小穎而言,自己的職涯非常重要,就像漢成的一樣,不應被漠視。倘若她能更直接討論自己的需求,以更開放的態度和先生一起尋找解決的辦法,而非以「要讓我開心,你就只能OOXX」來做訴求,整個溝通的過程也許將大不相同。
同樣的,漢成在最後攤牌時,除了自己的使命與責任感外,若也能聊聊自己可以為妻子的職涯及疲累做些什麼,即使對小穎而言微不足道,也能在溝通中準備另一個可能性。
🗣#認識與照顧自己
漢成一度因為愧疚與想為家人多盡一份心力,而參與業務員訓練;但最後在勤務中、及與大虎的對話後,重新認識了自己的使命,也負起做選擇後需要承擔的後果 (=和家人分離)。
小穎似乎沒有類似的機會與自己對話,而這也是許多全職媽媽面臨的難題:在家帶孩子,卻與世界脫節了。此時也是心理學上所謂的「中年危機」時期: 身體、職涯、家庭、性格…等都可能面臨巨大轉變,但我們都告訴自己「沒事,別想太多。」(咦,這不是志遠的招牌句嗎)
夫妻間不容易有機會、緣分一起探索自我,但各自進行也是美好的生命歷程。我們想攜手處理每個難題,但有時解題密技隱身在各自的生命線索裡。問題也許是對方造成的,但處理方式可能須從自己身上著手。我在想,如果小穎有機會和親友組成支持圈,讓自己可以寬心點 <--正向的情緒經驗有助於我們產生更有創意、更多元的思考,與人連結也讓我們有機會拓展視野….也許這樣,她對漢成的觀點會有些轉換也說不定囉。
--------
劇情提供較少小穎的內心戲,而人設也是較為憤世嫉俗,造成好像比較多提到她可以如何如何😅 ….現實生活中的難題自然不可能是單方面的責任。下面留言區我放了三篇相關文章,兩篇是飾演小穎的柯奐如訪文,另一是小弟拙著。
關於漢成與小穎,小弟言盡於此,未來有機會觀賞好劇好戲,再來分享~^^
#火神的眼淚
#漢成與小穎
#以上純屬個人想法
改變你想法的101篇文章 在 Facebook 的最讚貼文
《#創造與漫想》贈書兩本,參加辦法請見部落格文末
貝佐斯把網路書店變成「什麼都賣」的亞馬遜商業帝國、研發 Kindle 電子閱讀器顛覆紙本出版業、開設 Amazon Go 全自動化購物超市、打造服務全球大小公司的 AWS 雲端運算平台,還推出尊榮會員、一鍵購買、智慧語音助理 Alexa、智慧音箱 Echo。到底,這些獨特且原創的想法如何誕生?
部落格圖文版 https://readingoutpost.com/invent-and-wander/
.
【這本書在說什麼?】
.
《創造與漫想》的作者是亞馬遜公司的創辦人傑夫.貝佐斯(Jeff Bezos)本人,這本書的前半部,收錄了 1997~2020 他在CEO任內親手寫給亞馬遜股東的24封股東信全文。後半部是貝佐斯的23篇演講稿、採訪稿,讓我們進一步認識他對商業、科技、人文的洞察。
值得一提的是,這本書由大名鼎鼎《賈伯斯傳》的作者華特.艾薩克森(Walter Isaacson)以近二萬字的專文導讀,解析貝佐斯獨樹一幟的領導風格與經營手法。他認為貝佐斯是一位足以媲美達文西、富蘭克林、賈伯斯、愛因斯坦的創新者,不但擁有強烈的好奇心,並且熱愛藝術與科學。
雖然市面上已經有許多探討亞馬遜成功的書籍,那這本書有什麼不同?我認為是這樣的:其他書籍多以旁人的角度觀察和解析這家公司,但是這本書完整收錄貝佐斯本人的親筆信件和演講內容,讓我們可以從他「本人」的視角,看著亞馬遜從1997年名不經傳的網路書店,逐漸成長到2020年後龐大的商業帝國。透過貝佐斯的一字一句,讓我們得以窺見這趟旅途當中,他經營的理念、堅持的原則和思考的脈絡。
.
【這本書給我的五個收穫】
.
我很喜歡亞馬遜的故事,曾經讀了介紹貝佐斯生平和亞馬遜創業歷程的《貝佐斯傳》、亞馬遜在職員工談《跟貝佐斯學創業》和「飛輪效應」的應用、以及商管專家談亞馬遜管理系統的《顛覆致勝》和「第一天」企業經營的哲學。但是,我卻沒有完整讀過貝佐斯寫的每一封股東信。這次,藉由讀這本書中的股東信,我體驗到了貝佐斯的思考內容之下更多的內涵。以下簡單分享幾個印象深刻的段落。
.
1.第一天,永遠是第一天
.
關於貝佐斯的「第一天」經營哲學,許多媒體都已經報導了無數次,簡單來說就是始終牢記最初的價值觀,持續聚焦於滿足顧客的需求,並且依據這個心態做出所有決策。這個概念在1997年第一封信就已經提出來,並且在之後每一年股東信的最後,仍然會附上這封1997年的信。
在每一年的股東信中,第一天這個詞幾乎每一年都會出現,搭配貝佐斯充滿熱情的口吻:「今天是網際網路的第一天」、「今天是電子商務的第一天」…等等,他認為眼前的成就都不是理所當然,他永遠舉著旗子吶喊,寧可徹底顛覆,也願不安於現況。
在2016年的股東信他進一步解釋了:「第二天意味著停滯,然後變得無足輕重,接著是極其痛苦的衰退,最終就是死亡。這就是為什麼我總是強調要保持第一天心態的原因。」他不忘強調總是要專注於顧客,同時擁有大公司的眼界和實力,還要擁有小公司的精神和用心。
.
2.我們使用的工具會改變我們
.
貝佐斯認為,人類會隨著使用的工具進化:「我們改變了工具,工具再改變我們。」特別是近年來,網路工具改變了我們,使人們開始偏好淺嚐資訊,注意力也會隨之縮短。便利性和去除阻礙會讓人更投入,如果我們的工具是讓淺嚐資訊變容易,那我們就會開始偏好淺嚐資訊,較少閱讀長文。
所以亞馬遜設計 Kindle 電子閱讀器就是為了閱讀長文而打造。雖然,起初在公司內部有許多主管大力反對這項專案,認為電子閱讀器的出現會打擊紙本書籍的業務,但現在看來,Kindle 反而有許多優點:書籍永遠不會缺貨、不會庫存太多、不會浪費太多紙本,而且顧客漸漸愛不釋手。
貝佐斯說:「只要某樣事物變簡單了,阻力減少了,人們就會更投入。」他也期許這類型的裝置,能在往後幾年,逐漸帶我們走向注意力延伸的世界。所以,我們不妨也問自己一個問題,留意一下你手邊常用的工具,是讓你偏好淺嚐資訊的?還是幫助你延伸注意力的?
.
3.從需求逆推,發展新能力
.
貝佐斯總是重視長遠導向和顧客優先,他也提到為什麼亞馬遜這麼具備「創新」的能量。傳統來說,「技能導向法」是常見的經營方式,從企業已知的能力出發,試圖推動商機。這種企業會問自己:「我們很擅長做X。我們還能用X來做什麼?」這雖然是一種很實用的經營方式,但如果僅僅只是使用這項技能,那公司就永遠不會有開發新技能的動力。
相反的,當你把顧客的需求放在第一位,就產了所謂「逆向工作法」,這種做法是從顧客需求往回推,「因為顧客需要,所以我們現在該做些什麼?」這種工作法通常會要求企業學習新技能、施展新長出來的肌肉,不在意剛踏出前幾度時有多麼不自在和彆手彆腳。
把同樣的道理放到我們個人身上,我想也是非常適用的。穩扎穩打的方式是技能導向法依據自己既有的技能,提供這個職場或社會所需要的價值。當你有能力嗅到職場或社會「需要」什麼,而剛好是沒有人擅長、還沒有成熟市場的需求,這時候就適合用逆向工作法,從需求回推,發展自己尚未擁有的技能。
.
4.工作與生活之間的關係
.
貝佐斯時常幫公司開設領導課程,也會對實習生進行演講,總是有很多人問他,工作與生活之間該如何取得平衡?他其實不喜歡工作與生活平衡的說法,他認為這樣會誤導別人。他反而喜歡說:「工作與生活和諧」。
他認為,當工作做得很起勁、樂在工作,感覺到自己正在創造價值、融入團隊,做著讓自己有活力的事情,自己在家裡就會表現得更稱職。同樣的,如果自己在家裡很快樂,就會是個更棒的員工、更棒的老闆。但工作進入緊鑼密鼓的收尾階段,有時不得不多加一點班,但工作時數並非重點。重點通常在「活力」,工作是否令你喪失活力?還是工作帶來充沛的活力?
書中有個譬喻說得很傳神:「你正在開會,有一個人走進來。有些人加入會議能帶來能量,有些人加入會議只會讓大家洩氣、把會議裡的活力抽乾。你得決定,自己要成為哪一類人。在家裡也是如此。」我讀完這段話後,猶如人生跑馬燈一閃而過,我們該時時刻刻警覺自己正在成為哪一類的人。
.
5.與眾趨同將無法生存
.
整本書讓我最感到驚喜的,是2020年的股東信末這段話,貝佐斯提到了一則富有深意的引述。理查.道金斯(Richard Dawkins)在《盲眼鐘錶匠》這本書中談到一段生物的原理:
「生物要不斷努力,才能避免死亡。順其自然什麼都不做,就會死亡,回到與環境一致的狀態。去量一量生物的體溫、酸鹼度、含水量或電位,你會發現,活著的生物體狀態數值與周遭環境截然不同。例如,人類的體溫通常高於周遭環境,在寒冷的天氣裡,人體必須努力運作,才能維持著溫度上的差異。假如一個人死了,他的身體不再運作,溫度的差異就會開始消失,到最後,他的身體溫度會變得與周遭環境的溫度一樣。並非所有動物都會努力避免與環境溫度趨同,但所有動物都有類似的機制。舉個例子,乾燥國家的動植物會想辦法避免體內水分散失至體外,努力保持細胞含水量,對抗水往乾燥處流失的自然作用。如果這些動植物的努力失敗就會死亡。總體來說,要是生命體不積極防止差異消失,就會融入周遭環境,再也不是自主的生物。生命體死亡後,便是這個情景。」
這段話是很好的隱喻,在說所有的企業、組織和我們每個人。這個世界多麼努力的讓你變得與眾無異?你要多麼努力才能保持與眾不同?你要多努力,才能一直保有讓你與眾不同之處?貝佐斯希望我們去擁抱「獨特性」,務實地了解必須花多大的心力才能維持自己的獨特性。這個世界要你與眾無異,千方百計把你拉向跟大家一樣,別讓它得逞。
如同之前我讀過《黑馬思維》這本書所寫下的筆記,對於勇於反抗標準化的體制、創造自我的黑馬而言,這條路或許艱難、或許罕無人跡。但懂得培養獨立思考、發覺內在動力、掌握個人發展策略,才能在這個高度「從眾」的世代,走出屬於自己的路。
貝佐斯最後說:「『忠於自我』的童話故事告訴你,只要你讓自己獨一無二的特點發光發熱,你就不會再痛苦了。但那是誤導人的故事。忠於自我是值得的,但你不能以為很容易,或者可以不勞而獲。你必須不斷付出努力。」永遠、永遠、永遠別讓宇宙把你融入周圍環境、變得無異於眾生。
.
【後記:下一段旅程】
.
《創造與漫想》原汁原味呈現了貝佐斯創業和經營的心路歷程,從書中一系列股東信裡,我們可以發現這家企業如何迎接新的挑戰、如何面對各種失敗、如何永保初衷堅持長期發展和顧客至上。貝佐斯也即將在2021年卸下亞馬遜CEO的職務,這是一個時代的結束,也是另一個時代的開始。
在貝佐斯心中,他還有一個太空夢。在這本書中摘錄了他對自己的太空公司「藍源」(Blue Origin)和太空計畫的論述。他想打造太空基礎建設,讓年輕一輩的創業家和探險家站在紮實的基礎上,發展出真正的太空產業。
他心目中的太空英雄吉姆.洛威爾在阿波羅八號任務環繞月球,做了一件偉大的事。他伸出大拇指後發現,在千里之外,他可以用拇指遮住整個地球。所有我們知道的一切,都可以用一個拇指遮住。然後他說了一句了不起的話:「我希望自己死後上天堂,但我在那一刻明白了,你一出生時就在天堂。」
地球就是天堂,明天仍然是第一天。
.
這次《創造與漫想》抽獎贈書感謝 天下讀者俱樂部 提供
曾經參加抽獎的朋友可能會問,為什麼我要改成在部落格文章抽?因為臉書最近的演算法,非常排斥在貼文呼籲任何行動,所以之前的抽獎文和抽獎名單,時常被屏蔽或者刪除。這次換一個替代方案來試試看,對這本書有興趣的朋友,歡迎參加新的抽獎方式,你還可以邀請朋友一起參加提高中獎機率唷!有任何想法和建議都歡迎留言跟我說。p.s. 上一本抽書結果順利,以後先沿用這模式唷!
改變你想法的101篇文章 在 【樂讀】改變你人生的想法整理術:前1%的人都在使用心智圖 的推薦與評價
文字內容:摘取自改變你人生的想法整理術/簡報製作:小樂, ... 心智圖法是現在非常流行的鍛煉思維和強化記憶的方法,本篇文章將為你解答什麼是心智 ... ... <看更多>
改變你想法的101篇文章 在 BooKu | Instagram, Facebook - Linktree 的推薦與評價
BooKu 書籍分享與二手書網購平台 · 大量購買二手書| 設立閱讀空間. 我要捐書或賣書. 30/7 BooKu 讀書會——布里安娜·威斯特《改變你想法的101篇文章》. ... <看更多>
改變你想法的101篇文章 在 《改變你想法的101篇文章》要改變自己的人生 - YouTube 的推薦與評價
《 改變你想法的101篇文章 》要改變自己的人生,就必須先改變自己的想法. ... <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