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相挺運動選手及後勤人員,讓黃金計畫「真金不怕火煉」!】
台灣選手們的出色表現,除了選手本身努力外,背後更有一群辛苦的 #後勤人員 系統在支撐著。 過去各界較多關注在選手,而後勤人員待遇及工作環境,也很需要被重視;選手強,若有強大的後勤系統,會讓選手更強。因此,秀寳今天與幾位委員一起召開記者會,現場並邀請到教練及心理師等後勤人員與我們分享他們的看法。
有關「#防護人員 (#物理治療師、#防護員)」等後勤人員待遇問題,要從「#競技」(國訓中心、各類賽事)及「#學校」(體育班)兩方面探討。雖然國訓中心於2015年已法人化,各級賽事亦有計畫支應,實際現況則是防護人員薪資福利面臨僵化的結構或計畫資源的有限,相對民間單位提供的待遇,難讓資深優秀的防護人員長留久用。競技端培育菁英選手的國訓中心狀況已是如此,學校端體育班狀況會更不理想。
秀寳認為,既然 #國訓中心 早已法人化,法人化下即有彈性可讓防護人員待遇提升,而 #各級賽事 有計畫得以支應者,亦有彈性可處理。希望體育署及國訓中心,儘速就防護人員等後勤人員系統之人事管理及薪資結構全面檢討,並研議具體相關對策。
在今天記者會上,#教育部體育署 洪志昌副署長亦有就秀寳所提意見,現場承諾將會儘速進行相關辦理。這邊秀寳要謝謝我們體育署正面回應,並盼運動領域的產官學界,各方一起加入「壯大後勤、創造雙贏」的台灣隊行列。
立法委員 莊競程、陳亭妃、陳瑩(Ying Chen)、3Qi.tw 陳柏惟、陳歐珀、黃秀芳
#一起為台灣隊加油💪
教育部菁英計畫 在 經濟部工業局 Facebook 的最佳解答
#2021金點新秀設計獎 得獎作品分享影片
YPDA 2021 Spotlight on Winner's Work
今年是充滿挑戰的一年,雖然因為疫情影響,金點新秀設計獎未能舉辦實體的頒獎典禮,但我們仍準備了這支得獎作品影片,希望為同學們的人生履歷,增添一份耀眼難忘的回憶。
今年金點新秀設計獎,共收到來自全台5,952件作品,其中812件入圍決審,最後9大參賽類別與循環設計特別獎共選出112件獲獎,並頒發55件贊助特別獎。能夠在這麼多作品中脫穎而出,真的相當不容易,再次恭喜各位得獎同學!
透過這支影片,除了展現獲獎同學及老師們共同努力的成果,也分享了各類別評審團召集人、主辦方及贊助單位代表給予同學們的祝福。
最後要感謝辛苦的評審團,以及台灣優良設計協會、永續循環經濟發展協進會,與今年46家企業及機關的贊助支持。此外,也特別感謝教育部「藝術與設計海外菁英培育計畫」,為得獎同學提供拓展國際視野的機會。
https://www.facebook.com/GoldenPinDesign/posts/3956814894447694
教育部菁英計畫 在 Facebook 的精選貼文
體育是國家的,
運動是社會的。我在法學課上也印證了過去我在FB所論述的想法。
這篇報導,正是我閱讀過去體委會張署長所做的資料,非常精準,
研究報告指出:
美、澳、英、日、 韓的職業運動興盛,因此政府支持方式較少,企業投入資源較多,是與我國及中國大陸較為不同之處(張署長,99)。
那麼,我國與中國大陸相同之處是什麼?
《紐約時報》刊登名為「不惜一切代價:奧運金牌背後的中國體育舉國體制」的報導,分析中國培養運動選手的思維與方式,指出中國為了培養運動員,設定的目標只有一個,為國家榮耀贏得金牌。
我國的黃金計畫呢?
為備戰2020東京奧運,教育部體育署啟動「2020 年東京奧運會黃金計畫」(以下簡稱黃金計畫),針對具爭金奪牌菁英選手,實施專業個人化訓練,自2018年起編列3年共12億元經費,充分運用有限資源,培訓黃金梯隊。黃金計畫支援內容包含,國內、外參賽與移地訓練所需各項支援、專屬人力支援(教練、防護員或物理治療師、體能訓練師、陪練員等);訓練及比賽所需器材(含裝備),以及全面運科支援(生理體能、生物力學、運動心理、營養生化、醫學防護、運動資訊等),計培訓11個運動種類共38位選手,而後該38位選手並均取得2020東京奧運參賽資格。
我國體制與中國體制同路?
所以這也是我國體育制度上矛盾之處,我們羨慕歐美日等國家體育政策,也做出許多相關研究,但我們仍選擇「後者制度」,
當羨慕民主先進國家時,為何我們的體育運動制度不朝向運動強國發展?如同日本政府將運動振興法法規制度建立完善,而非只是一只行政命令、規則到基層執行辦法,而讓從業人員包括:運動員、教練、陪練員...等都能有專法的勞動保障?
一再說明,錦上添花不是政府要做的事,是民間社會的認同
天下所有教練、選手們要的不是金銀財寶,他們要的是保障制度,是完善的契約化(美國運動制度如此),
如果,我們政策價值觀只在於不斷錦上添花,當有一天選手價值觀被扭曲時,我想可能就是選手出走時刻。
我們給選手外在動機?還是內在動機?
外在報酬的呈現同時,如果提供選手的訊息面(informational aspects)為正面勝任能力時, 則選手內在動機仍然很高。除了外在金錢的獎勵之外,獎勵制度之實施亦應配合許多內在動機以及精神層次與思想的誘導(杜書凱, 1994;何金樑,1996;倪惠萍,1994;張武隆,2002)。
教育告訴我,我認同張署長研究報告:
設置體育獎勵制度的目的,均以運動員在運動競賽中,能為國家爭取榮譽為主要訴求,因此許多運動團體、選手和教練投入運動訓練與比賽,以爭取獎金為最終目的,以致於我國推展競技運動成效不彰。
二問:選手、教練們要什麼
張署長研究報告:我國對優秀運動員之照顧制度雖有法源依據,但贏得奧運獎牌的選手及符合政府照護法令資格的運動員實為少數,讓多數運動員不免擔憂退役後的生涯。
所以,選手們要的是社會認識體育、認同運動,政府要做足基礎體育教育並與搭設運動制度與民間橋樑,使運動形成聚落與產業,才能挹注更多資源給協會、奧會及整體從業人員身上,進而幫助國家體育及財政。
請參考美國運動員如何獲取奧運經費How Athletes Get Funding for the Olympics:美國是全球少數國家之一政府不提供任何花費在訓練奧運運動選手上,大多數經費來自於民間。
https://www.investopedia.com/news/how-athletes-get-funding-olympics/
只要是體育運動制度探討 歡迎任何人指教 感謝各位先進。
8月11日下午2點,國是體育論壇直播:(陸續增加中)
雅虎體育 Yahoo奇摩運動粉絲團 https://www.facebook.com/Ysports/ 即可,網友一進來就看到直播~
林義傑粉絲頁 直播
教育部菁英計畫 在 教育部藝術與設計菁英海外培訓計畫 - YouTube 的推薦與評價
為培養具國際水準之藝術與設計人才,教育部自94年度辦理「教育部藝術與設計菁英海外培訓計畫」,計畫下現有「數位媒體組」、「視覺傳達設計組」、「產品設計 ... ... <看更多>
教育部菁英計畫 在 心得教育部菁培計畫SPOSAD產品設計組經驗分享 - Dcard 的推薦與評價
菁培計畫已經邁入第17個年頭,產品設計組已經送出16屆學員前往海外,網路上比較少搜尋到相關的資訊,所以在這邊簡單分享一下產品設計組的心得, ... ... <看更多>
教育部菁英計畫 在 藝術與設計菁英海外培訓計畫 - Facebook 的推薦與評價
本文為教育部菁培計畫選送海外培訓學員逐月心得分享 ,歡迎引用,但請在文末留言處,留下引用人資訊,謝 謝尊重作者。完整瀏覽特定學員或海外培訓機構的心得 ... <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