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年初五開工🎉 祝賀大家諸事大吉🎊
我也來報告一件年前成功協助大學教師學生守護大學自治的努力💪
#校務會議代表應依法選舉
#大學自治須遵守程序正義
#落實校園民主
大學透過「自治」實現學術自由。
大學自治的主體是教職員生,必須透過合法組成、正常運作的「校務會議」落實校園民主。
所以「大學法」規範了校務會議的組成,在法律層面維護各類成員基礎保障,其中第15條針對「教師代表」規定應經「選舉」產生。
去年10月多,我辦公室收到聖約翰科技大學的陳情,表示校務會議的教師代表選舉方式不符合大學法,也不符合該自己的規程「教師選舉產生」。
其中有兩個學院的教師代表是採兩階段選舉;但第二階段有權決定最終人選的,是沒經選舉產生的院務委員(還包含學生,但學生其實自己也有選自己的代表。)
#教育部應依法行政維護校園民主
#審慎處理教師陳情
這麼明顯的程序瑕疵,照理說教育部一收到聖約翰老師的正式陳情,應該就可以及時請校方改正。
可是,從去年11月底到12月底之間,教育部一共收到3次陳情,卻皆 #認定沒有違法,還把學校說明「原封不動」轉知陳情老師,沒有多做說明,過程顯然不夠嚴謹。
教育部身為大學的監督機關,應該要依法公正審視校方的行政運作,怎麼這時候只剩傳話人的角色了?
為了解決這個僵局,我在今年1月20日召開協調會,敦促教育部針對聖約翰科大部分學院的校務會議代表選舉方式,與專業法務人員釐清合規與否。
年前教育部終於函請該校兩學院重選教師代表,並要求校方檢討改善現行做法。
這雖然是個令人欣慰的結局,但是過程中,費了許多不必要的功夫。
我希望教育部未來面對類似案件,能正視教職員生們的聲音,嚴謹面對陳情內容,而不是只跟學校要個說法就敷衍了事。
#校務會議影響大學發展
#應明訂代表選舉辦法
最後,除了這次個案的協調外;在通案上,「校務會議」是學校最高權力運作組織,因此,我也要求教育部協助各大學檢視現行校務會議代表選舉方式,明訂選舉辦法。
完備的制度才能賦予校務會議充足的正當性,作為一個教師、學生、職員 #共同參與校務的平台,促進學校永續發展。
#實質監督
#提出解方
教育部處務規程 在 國立故宮博物院 National Palace Museum Facebook 的最佳貼文
由北溝而外雙溪
民國四十八年十二月,故宮博物院與中央博物院籌備處共同理事會以北溝「場所狹隘,…,無法發揮博物館應有的功能」,乃議決尋求美援,擴建陳列室。此議雖獲美國亞洲協會(The Asia Foundation)正面回應,惟政府「認為北溝地位偏僻,交通不便,難以吸引國外遊客」,遂籌劃於臺北近郊興建新館,期於宣揚文化及發展觀光獲致雙重效益。時眾論並不一致,反對者以臺北地區氣候潮濕多變,對古文物之保存不利,「不若就臺中地區建館為宜」;贊成者則以「博物院為近代都市中社會教育的核心」,兩院若遷建,「應設於臺北市內」。四十九年六月,行政院長陳誠(1898-1965)受邀於兩院共同理事會議說明遷建臺北計畫;諸理事咸表贊同,並建議行政院設一機構執行之。
九月,行政院設國立故宮中央博物院遷建小組,決定以外雙溪為院址,並將之闢為文教區,其都市計畫由陽明山管理局辦理;美援之臺幣三千萬元,全部用作新館建築專款【圖一】。遷建小組擇定院址之後,即約請地質學專家詳細勘察,認為當地地質宜於修建院廈與開鑿山洞。其時,「構築貯藏的山洞」被視為「建館的必要條件」,因為兩院係「國家的特藏博物館」,其任務「保存重於展覽」,「與一般作為社教中心之都市博物館性質不同」。
民國四十九年十一月,國立故宮中央博物院聯合管理處(簡稱聯管處,由教育部直隸)呈請准予徵用陽明山管理局與士林鎮雙溪段外雙溪私有土地,另亦著手申請撥用公有土地。全部建築設計由黃寶瑜(1918-2000)建築師主持【圖二】,山洞庫房則委由臺灣電力公司籌劃。五十年九月,外雙溪院址開山平地工程始事。翌年六月,新館建築工程奠基。五十三年三月,山洞土石方工程率先動工;六月,新館主體工程始事。五十四年元月,兩院共同理事會討論院廈落成後之組織調整事宜,議決以〈國立故宮中央聯合博物院管理委員會組織規程〉呈報行政院。八月,行政院以中央博物院籌備處運臺文物多源自承德、瀋陽前清故宮,已足為「故宮」之名所涵蓋,因就共同理事會所提〈組織規程〉再予修定,正式公布〈國立故宮博物院管理委員會臨時組織規程〉。當月,外雙溪新建館舍全部工程完成【圖三】。十一月十二日,國立故宮博物院臺北新館揭幕,正式對外開放。
十二月九日,北溝庫房文物北運始事,迄次年三月六日全部運抵外雙溪【圖四】。故宮隨即將北溝庫房、陳列室等建築移交臺灣省政府,原聯管處之辦公室與宿舍,則歸還臺中糖廠。至此,聯管處所有善後業務正式結束。
*****************************************************
【圖一】民國四十九年九月四日之行政院國立故宮中央博物院遷建小組委員會第一次會議紀錄(國立故宮博物院院史資料室藏,0049/400/001/001/016)
【圖二】黃寶瑜建築師之故宮正館俯視及中央園林設計圖
【圖三】故宮正館建築完工後之院區俯視(莊靈先生攝影)
【圖四】北溝庫房文物遷運臺北(莊靈先生攝影)
教育部處務規程 在 躍動金門-楊鎮浯 Facebook 的精選貼文
#軟硬兼施的教育資源挹注
#孩子的未來是金門的未來
【教育資源投入制度化 精準改善校園空間】
金門人很重視子弟的教育,縣府每年有超過1/5的預算用在教育科學文化等方面。鎮浯上任後,便要求教育處做好制度面的檢討與改革,健全國教體制,同時也要兼顧校舍的更新改善。
過去一年多來,不論是 #教育基金財務面的正常化、#回歸教育專業、#學校組織規程法規範化、#學生學力改善提升 等各層面上,都具體落實。此外,依據教育處 金門教育fun學趣 統計,除了目前正在施工的4棟校舍外,目前本縣五學區,#已有4所學校4棟校舍,因屋齡老舊及不符合建築法規規範的校舍建築,#申請教育部同意經費補助,#將會拆除重建。同時,仍有多所學校陸續提列計畫,將分年改建。
今日鎮浯與教育、工務、財政等部門主管共同走訪瞭解 金沙國中 #東棟校舍重建 與 金門縣多年國小 #幼生教室改建 的需求。
過去,校園建物工程常常是:先補強、後改建重建,一隻羊剝兩層皮,浪費公帑又無法有效改善校園環境!
校園的整建改建必須確保 #政府資源精準投入,進行 #校園總體規劃 後,依需求 #分階段實施, #共同性問題一次性改善。一定規模以上的 #大型工程交由工務處 浯島工務 代辦;#工程優先爭取中央補助,如果還有不足,才由縣款配合,在維護孩子受教權及工程品質原則下,逐步改善校園硬體建設。
教育資源投入制度化,精準改善校園空間,讓金門的孩子有更好的學習環境與品質,透過 #軟硬兼施的教育資源挹注,讓金門的教育越來越好!
#縣府在做事
#縣府在改革
#金門在進步
#重視價值甚於重視價格
教育部處務規程 在 法規名稱: 教育部處務規程 的相關結果
法規名稱:, 教育部處務規程. 時間:, 中華民國108年9月20日. 立法沿革:, 中華民國108年9月20日教育部臺教人(二)字第1080119364B號令修正發布第5條、第22條條文,自 ... ... <看更多>
教育部處務規程 在 法規沿革-教育部處務規程 的相關結果
法規名稱:, 教育部處務規程. 公發布日:, 民國21 年07 月23 日. 修正日期:, 民國108 年09 月20 日. 發文字號:, 臺教人(二)字第1080119364B號令. 法規體系:, 組織. ... <看更多>
教育部處務規程 在 教育部處務規程 - 全國法規資料庫 的相關結果
教育部 (以下簡稱本部)為處理內部單位之分工職掌,特訂定本規程。 ... 部長綜理部務,並指揮、監督所屬機關(構)及人員;次長襄助部長處理部務。 ... 主任秘書權責如下:. 一 ... ... <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