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天下午參加了第40屆行政院文化獎,感動不已。
⠀⠀⠀
作為台灣官方頒發之最高榮譽的文化獎項,今日領獎的兩位文化界大前輩劉鳳學及楊秀卿得獎人,畢生致力於文化藝術的培養,讓人非常敬佩。
⠀⠀⠀
劉鳳學女士謙稱,「我一生在舞蹈領域種下四棵小樹」,包含「創作現代舞」、「臺灣原住民舞蹈文化人類學之研究、重建、創作與出版」、「儒家舞蹈研究、重建及出版」及「 唐讌樂舞蹈文化研究、重建、演出及古譜之譯解、出版」,如今四棵樹因劉鳳學女士畢生細心栽培茁壯成長,孕育出無數傑出舞蹈家於樹下跳舞。
⠀⠀⠀
楊秀卿女士自7歲開始接觸唸歌,11歲進入走唱生涯,以唸歌故事為業。從街頭唸歌、曾在53家廣播電台傳唱,到後來電影及饒舌跨界演出,楊秀青女士說自己是「先為生活而唱,而後為文化而唱」,然而其精彩的一生,同時也訴說著台灣的歷史。
⠀⠀⠀
兩位女士投入藝術創作超過60年,能在今日參與頒獎儀式,親眼見識畢生淬鍊的藝術成果,著實感恩,謝謝劉鳳學及楊秀卿兩位藝術家對台灣藝術文化的重大貢獻。
同時也有3部Youtube影片,追蹤數超過250的網紅偽學術,也在其Youtube影片中提到,[認真讀] #陰陽師的劃界力量:#找台北的結界 與讀《日本的結界》| 李長潔 . 陰陽師,是人們對日本傳統宗教的重要想像,時常出現於各種大眾流行文本中,像是手機遊戲《陰陽師》、漫畫《雙星陰陽師》、夢枕獏的小說《陰陽師》等。回到制度歷史來看,陰陽師源自中國先秦百家中的鄒衍一派,以陰陽五行的協調為學說,...
文化人類學 在 百工裡的人類學家 Facebook 的最佳解答
人類學在歐美國家除了有專業系所外,更多是以大學通識課程的形式向未來的社會菁英傳遞尊重多元文化、擁抱異己者的價值觀。換句話說,即是要培養未來人才的「文化素養」。
【經濟日報】上的這篇文章,帶我們看到文化素養的重要性,以及如何透過人類學來培養文化素養。
————————————
我在美國念書時,讀James Clifford的《Writing Culture》一書,探討與批判西方觀點的文化人類學研究,深受啟發。西方霸權把原住民族群視為靜止不變的文化,他們的「異國情調」(exotic)適合來展示表演,以滿足西方對其他人種的好奇與窺視。
這讓我想起有一次在國內參觀原住民文化園區時,看到石板屋的展示。有觀眾問說:現在的原住民為什麼不住在石板屋呢?這種質問就像前述的文化霸權,把原住民視為未進化的他者,不能和我們同樣享有現代化所帶來的諸多便利。
我們把與自己不同的文化當作異端,甚至出於「善意」,想辦法將其同化。如同早年的政府,在蘭嶼蓋水泥屋給達悟族人居住,以改善其半穴居的生活環境,但當地氣候環境完全不適合而失敗,水泥房子最後都淪為羊欄或豬舍。
蘭嶼的丁字褲、頭髮舞和獨木舟有其文化生成原因,值得敬重,就像漢人的宗廟儀式,具有信仰、歷史和文化的因素。他們都有各自存在的理由,一點也不奇怪。我們該如何走出自我中心的限制,以更大的角度來看待文化素養呢?
(以上引用網頁原文)
引用網址:https://money.udn.com/money/story/5601/5739411?fbclid=IwAR3LofBUtx5w1uV7bgwWl5-YXC_ngCj5_WXPpybKEZF3txNNE5rtGmuXsXY
文化人類學 在 百工裡的人類學家 Facebook 的最讚貼文
這一篇來自【宅宅新聞】的趣聞,研究蒙古文化的日本文化人類學者島村一平,他在Twitter上發現蒙古竟然開始流行日本暴走族服飾,後來經網友提醒才知道是動漫的Cosplay。
這則新聞令人注意的其實不是蒙古年輕人的Cosplay,而是日本人需要透過蒙古人的媒介來發現日本文化的流動。這就很像許多台灣人到了美國吃了很久美式中餐裡的「左宗棠雞」很久以後,才偶然發現這道菜和台灣的淵源。又或著是,許多台灣人到東南亞旅遊,才發現有很多當地人看了很多自己都沒看過的台灣偶像劇。在今日網路便利的時代裡,文化符碼流動方式與速度往往超乎我們的想像。
————————————
日本一位文化人類學家島村一平最近發現了一件驚人的事情,他看到許多蒙古年輕人竟然穿上寫著「天上天下唯我獨尊」的「特攻服」,這些是日本「暴走族」的傳統配備。他長年研究蒙古的文化,但是卻從來沒有想到日本的暴走族文化竟然會讓蒙古的年輕人深深著迷啊!然而這件事情立刻引來大量動漫迷糾正,大家紛紛告訴他,這只是最近動畫化的《東京卍復仇者》的COSPLAY罷了啦
(以上引用網頁原文)
引用網址:https://news.gamme.com.tw/1723655?fbclid=IwAR2GGpeCDYGH9vVpPKDaidtD3UF9m8g6ksaeKLJ2HJGIeypfDFfINqh3O-E
文化人類學 在 偽學術 Youtube 的最佳解答
[認真讀] #陰陽師的劃界力量:#找台北的結界 與讀《日本的結界》| 李長潔
.
陰陽師,是人們對日本傳統宗教的重要想像,時常出現於各種大眾流行文本中,像是手機遊戲《陰陽師》、漫畫《雙星陰陽師》、夢枕獏的小說《陰陽師》等。回到制度歷史來看,陰陽師源自中國先秦百家中的鄒衍一派,以陰陽五行的協調為學說,進而產生的一種對自然界運作做出符應與敬畏的信仰體系與儀式實踐。這裡講的信仰體系是指「神道」(shinto),而儀式實踐則是指陰陽道中的各種巫術,而其基礎就是「結界」(kekkai)。《#日本的結界》(日本の結界:陰陽師が明かす秘密の地図帳)的作者,#安倍成道,即身為水之家系第27代的陰陽師,便透過本書解釋了「結界」的定義、功能、歷史,與結界和日本生活空間的關聯性。
.
▓ #陰陽師的經驗之知
.
這本書並沒有深刻論證,或是滿滿的史料,可是讀來有趣的是,這本書的內容來自於真正的陰陽師的「#經驗之知」。安倍成道以自己的生活所知,敘述著結界的技術、陰陽師的系譜、安倍晴明的卓越等,並舉出關東、近畿、中部、北海道等地的結界樣貌。旅行者們可以跟著這本書,去拜訪日本的各處結界,饒富趣味。
.
▓ #尋找台北的結界
.
然後早上突然有一個想法:「#台北有結界嗎?」於是我從日治時代的台灣神社開始思索與調查,發現一個有趣(但沒有資料證明)的觀點。如果我們從七星山為方向,可以見到 #台灣神社(現圓山飯店)一路沿著中山北路的方向,由東北切向西南,途經「#護國禪寺」、「#台北天滿宮」、「#建功神社」,形成一條線。從結界的觀點來看,或可視為「鬼門封」。(#影片就去拜訪了這些地方,#感受一下空間感)
.
▓ #台北建城的空間規畫
.
而這條線的方向,剛好與清代劉璈建城的方向一致。劉璈不以原本河港型(洪致文 等,2014)來建築台北城,而是以對正七星山的風水之說來切畫下台北城的城牆、城門,形成現在所理解的城池模樣。而後來的劉銘傳則是以對向正北的方位進行街道規劃,則是目前台北裡部分街道的南北向、東西向的正向方位。一邊走在台北的城市中,一邊從《日本的結界》的角度來觀看台北,或許可以有一些有趣的概念,去詮釋我們的生活空間。
.
其他關於「結界」的文化人類學研究還在持續閱讀中,太多日本文獻我的學校沒有提供資料庫使用,好想要完整的理解啊。之後我會持續以日本或台灣的例子,運用於結界分析,一定可以有非常有趣的成果。
|
#參考文獻:
.
1. 安倍成道(2018)。張宇心 譯(2019)。《日本的結界:陰陽師的祕密地圖解謎》。台北:健行文化。
2. 洪致文、馮維義(2014)。清末以來臺北盆地歷史地名的空間認知相對方位改變。《環境與世界》,28,75-96。
文化人類學 在 李基銘漢聲廣播電台-節目主持人-影音頻道 Youtube 的精選貼文
本集主題:「我們都離開了家:全球多元文化趨勢下韓國新移民的離散、追尋與認同」介紹
訪問編輯:林蔚儒
內容簡介:
聆聽離開家的人,述說他們的故事
新移民在陌生的國度即便艱苦也從未放棄夢想,
我們如何能不具同理心呢?
本書透過一位文化人類學者及平權倡議者,
生動刻劃出在韓國的各國移民之生命軌跡、離散家庭,
以及他們跟母國的跨境連結。
這是韓國移民者的溫情書寫,亦具體映現台灣,
一起跟世界向「多元文化的公民意識」邁進。
全球化的多變時代,你我都可能成為離開家的人,
謹記「移民的權利也是我們的問題」。
在跨國婚姻與商業活動司空見慣的全球化時代,有一群人離開了家,前往異國尋求更好的出路──越南婚姻移民、尼泊爾非法移工、朝鮮族移工、僱用許可制下的蒙古移工、緬甸難民移工──他們來到韓國這個高度資本化的國家尋求一線生機,進入被要求學韓語、融入韓國社會的婚姻體制;從事韓國人不願意做的骯髒(Dirty)、危險(Dangerous)、辛苦(Difficult)的3D產業,只希望讓故鄉的親人過上好日子,讓孩子受到更好的教育,卻得因此承受韓國人異樣的眼光,忍受政治、社會與文化上的忽視和歧視,淪為韓國社會底層沒有名字與臉孔的失語者。
本書作者金賢美教授投身移民研究、田野調查十餘年,親身採訪這些在韓國無法發聲的移民、不見天日的移工,逐一記錄下他們的故事。讓人不禁反思,在高聲疾呼尊重多元文化、促進民族融合的同時,我們是否意識到鋪天蓋地的強勢文化如何掩蓋了少數群體的聲音?是否聽見少數群體的心聲與訴求?由於婚姻或工作而離鄉背井來到陌生國家的他們,需要的是更多的聆聽、理解與認同,而非片面、強硬的對待。從新移民到新住民,從單一同化到多元文化,在全球多元文化的趨勢下,但願更多人能聽到他們被掩蓋的聲音。
台灣開放婚姻移民定居,以及東南亞籍勞動工作者來台,已經長達三十年。我們必須傾聽移民的話語,共同打造有助於社會融合的「理解環境」,才有機會穿越性別、階級與國族的界線,讓離開家的人得到尊重與自由,實踐生命的意義與價值。
作者簡介:金賢美(김현미)
首爾大學英語教育系畢業,於美國華盛頓大學文化人類學系取得碩士和博士學位,主要關心的議題為「伴隨全球化而來的人類、資本以及文化的移動 」。2003年開始致力於韓國國內新住民的研究,十多年來研究了韓國的外籍配偶、經濟性移民、朝鮮族同胞、無證移工、難民等,多元化韓國社會裡的少數者生活與經驗。
傾向於以文化研究者的身分介入移民生活的實踐性研究方法,偶爾也會給予政府政策上的建言,目前擔任韓國國家人權委員會外國人人權專門諮詢委員,同時也是移住女性人權會的會員。
其他著書有《全球化時代的文化翻譯:跨越性別、人種、階級的界線》(2005),合著有《親密的敵人:新自由主義如何成為日常》(2010)、《我們都是陌生人:為了共存的多元文化》(2013)等。(以上書名均為暫譯)
出版社粉絲頁: 臺灣商務印書館
請大家支持,我全部六個粉絲頁
李基銘主持人粉絲頁:https://www.facebook.com/voh.lee
李基銘的亂亂分享粉絲頁:https://www.facebook.com/voh.happy
李基銘的影音頻道粉絲頁:https://www.facebook.com/voh.video
漢聲廣播電台「fb新鮮事」節目粉絲頁:https://www.facebook.com/voh.vhbn
漢聲廣播電台「快樂玩童軍」節目粉絲頁:https://www.facebook.com/voh.scout
漢聲廣播電台「生活有意思」節目粉絲頁:https://www.facebook.com/voh.life
文化人類學 在 啟點文化 Youtube 的最佳解答
【人際維基】桌遊體驗會~讓你一玩就懂別人的在乎~03/16(六)14:00
活動資訊課程:https://www.koob.com.tw/contents/3072
【人際維基】桌遊工作坊~帶給你更多新鮮的玩法與樂趣~2019.04.14
課程資訊:https://www.koob.com.tw/contents/3545
【線上課程】《時間駕訓班》~
學會提升效率,擺脫瞎忙人生,做自己時間的主人
課程連結:https://pse.is/DDDHB
第一講免費試聽:https://youtu.be/flfm52T6lE8
【7/4 開課!】《學「問」~高難度對話的望聞問切》~第16期
掌握達成共識的關鍵能力!
課程資訊:http://www.koob.com.tw/contents/232
更多學員心得分享:http://goo.gl/A07zZ0
[ 7/21 開課!]【寫作小學堂】~寫出專屬風格,找回文字悸動
打造一盞自己的聚光燈,建立起專屬於你的品牌印象
課程資訊:https://www.koob.com.tw/contents/3655
在專屬於你的天地裡,持續陪伴著你~
啟點xLine@:https://line.me/R/ti/p/%40teb0498p
線上課程【不用開口,就讓你擁有人際好感】
啟動人際溝通的關鍵影響力 https://goo.gl/v3ojdo
桌遊【人際維基】~一玩就懂得別人的在乎:https://goo.gl/Ej4hjQ
到蝦皮購買【人際維基】:https://goo.gl/ASruqR
=============================
以下為本段內容文稿:
最近我讀到一位文化人類學家,叫R. J. Watson他的研究報告。他的研究呢,是採取資料的分析。
他資料的來源,是耶魯大學的人類學資料庫。這個資料庫裡面,收集了世界各地在不同的文化底下,關於人類學、社會學,或心理學的研究報告。
他按照兩個條件,去做資料的分析。一個條件就是,在不同的社會文化底下,當他們要發動戰爭的時候,他們讓這些戰士,在戰前怎麼樣做準備?
這些社會文化當中,有一些社會文化,是讓這些戰士在開戰前,去改變他們的外貌。
比如說在臉上塗上迷彩,或者是戴上面具;而另外一些社會文化,就沒有做這件事情。所以呢,一個是有改變外貌,一個是沒有改變外貌。
而依著這樣的變相的不同,去衍生出來他們在戰爭當中,那些關於殘殺、虐待,這些可能是有一點不符合道德,或者是不符合戰爭原則的這些殘殺行為,去作為對照。
你聽到這邊,你可能會覺得這個研究,真的有一點恐怖喔。但是呢,這個研究其實是要告訴我們,當一個人去掉「個人化」的脈絡,在心理學裡面,叫做「去個人化」或者是「匿名效果」。
有一點像是我們透過網路,在發表很多社會事件、政治觀點的時候,當別人無法辨認出我是誰。我可能用匿名、我可能用暱稱,而且我的照片也沒有採取我個人的臉部特徵的形象,去呈現的時候。
可能那些原本態度很溫和、個性很好的人,就會搖身一變,變成是一個很激進、甚至於充滿憤怒跟攻擊性的人。這就是在心理學裡面,關於「匿名效果」對一個人造成的影響。
所以呢,回到Watson他的一個研究。在這些不同的社會文化底下,針對戰士在開戰之前,有沒有去抹殺掉他們個人特徵,去衍生出來的戰爭行為。我們看看結果,會有什麼不同喔。
他們找到了23個社會文化的資料,其中有15個社會文化,會在作戰前,去改變這些戰士的外表;而他們的這些戰爭行為、戰爭結果,是最具有破壞力、也是最殘忍的。
這些社會文化當中,有80%會用殘暴的方式,來對待敵人。而相對的在另外八個,不去改變戰士外表的社會當中,有七個不會去做出這些毀滅性的行為,只有一個有這樣的傾向。
而且從另外一個更深入的資料,你可以發現哦,在戰爭當中出現這些殘殺、虐待的行為。有90%都是第一次去改變自己的外貌,並且把自己的「個人化」去掉的這些戰士所為的。
所以,當我讀完這個研究之後,有深深的感受就是,你可能已經知道,網絡的匿名性會讓很多人,去做出一些可能跟他平常個性落差很大的事。
可是呢,在真實世界裡面,如果你參與了某些團體。不管它是宗教性的、還是非宗教的,當他有意無意的,要去掉你「個人性」的時候,你可以說是一種投入參與、虔誠的象徵,但是你可能同時之間也要很小心。
就是在這之前,你的道德底線是什麼?你是非對錯的判定,認定標準又是什麼?
因為「去個人化」尤其是你人生當中,第一次接觸跟加入這樣的團體。其實你很容易在剛開始,只是稍微放棄掉自己的個人特性,去配合這個信仰,或者去配合這個團體的價值。
然後開始慢慢的穿上他們的制服,到最後你可能會做出一些,連自己都意料不到的不當行為。
就像是歷史裡面的血跡斑斑,那些殘殺他人的軍人,可能當他褪下軍裝、洗掉臉上的迷彩,或拿下面具的時候;他可能會是你所有認識的人裡面,那最溫柔、最善良的那一位。可是為什麼他會做出這麼離譜的行為呢?
所以,我想對人性的理解跟尊重,就是我們必須接受,也必須常常提醒自己,這些狀態有可能就會發生在你我身上。而你、我更有可能成為,那些傷害別人的人。
所以,永遠要小心任何團體、任何機構,對我們進行的「去個人化」。尤其是當他要你穿上制服、別上代號,讓你漸漸的忘記自己的臉、自己的衣著,甚至於是自己的名字。
希望今天的分享,能夠帶給你一些啓發與幫助;更希望今天的分享,能夠帶給你在真實生命當中,一個重要的提醒,我是凱宇。
如果你喜歡我製作的內容,請在影片裡按個喜歡,並且訂閱我們的頻道;別忘了,訂閱旁邊的小鈴鐺按下去,這樣子你就不會錯過,我們所製作的內容。
然而如果你對於啟點文化的商品,或課程有興趣的話;我們在每一段影片的說明裡,都有相關的連結。
無論是我們的線上課程,還是實體課程;我都很期待能夠跟你一起學習、一起前進,謝謝你的收聽,我們再會。
文化人類學 在 LIVE LIVE LIVE LIVE LIVE 就是今天! LIVE - Facebook 的推薦與評價
若看完以下簡介對於人類學系引起興趣,歡迎大家到人類系杜鵑花節的官方網站去了解更多資訊! 雖然社會學與人類學的研究關懷不盡相同,但人類學對於異文化的感知與同 ... ... <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