其實真正的綠能和愛土地,是能夠吸收二氧化碳排出氧氣的低碳精緻農業,甚至只要跟國外學習,更進一步可以達到低碳低排放的規格。真正的綠能碳平衡實踐者,是日出而作日入而息的農民。他們的努力付出,才是為了將台灣未來推向碳平衡的真正無名英雄。
今年因為疫情爆發的關係,台灣許多的精緻農業受到影響,我也開始在故鄉雲林一個一個的拜訪這些農民,傾聽他們的聲音和對於農業的願景。禮失求諸野,而正確有遠見的農業政策往往不是政府所推出,而是這些一步一腳印的農民為了生存所思索出來的。
就以雲林最大的花卉種植者,京品園藝的董事長陳國明先生為例,他從事農業產業三十幾年,因為看到農業的未來,必須要精緻化,所以才轉做花卉。他經營的地方在斗南靠近虎尾的地方,是雲林洋桔梗的盛產地。他把荷蘭、以色列的高效率、高投報的技術和設備移植到原先是花生、大蒜的農地裡,開始種起了高價值的洋桔梗,在掌握各種技術之後,他已經能夠成功種出沖繩同樣面積田地近兩倍的產量,跟日商共創品牌行銷。
原先他的洋桔梗錯過日本本地的產季,可以用物美價廉的方式銷售,但在疫情之後,運輸費用因為航班大幅減少,成本成長了六倍,外銷需求卻大量降低,原先的花卉都是用保鮮液,低溫冷藏的方式銷售日本,但因為疫情的關係,花價低於市場成本,就變成不能往外賣了,用能直接接觸消費者的方式來做經營。他和家人分工合作,開始在臉書、在網路上經營電商,直接把花卉組合賣給本地市場的模式,讓店家、家庭,能夠固定以美麗的桔梗花當作家中的擺飾,固定更換。
在疫情之中,陳國明董事長反而多了更多思考國家農業政策的空間,他希望不要用政治的角度來看待這個產業,像是雲林的農地價格,跟日本種植花卉的農地價格相比,高過十倍,幾乎是全世界最貴的農地,政府如果開放農地買賣,就會讓農地成為炒作的對象,而國外都會保護農地,增加自給自足的比例,而不是一昧地用綠能用地來取代農地,畢竟這些植物的光合作用才是最低汙染、最有效率降低碳排放的方式。他也更希望雲林有類似台南的蝴蝶蘭園區,因為雲林也有很多台糖土地。
雲林也有民代跟台糖爭取大片土地用來做雜糧的種植,但大家都知道雜糧本來就是需要大片大片土地的農作物,但卻不會有很高的回收,同時也會增加溫室氣體的排放量。土地既然是珍稀的資源,除了給建商、掮客之外,應該做更精緻的利用,為什麼這些珍貴的土地不是用來種植競爭力更高的蔬果跟花卉呢?甚至更有遠見的,用來作為如同荷蘭推動的低碳綠能農業的示範園區,提高綠色植物覆蓋率,增加碳匯(carbon sink)的功能與效果。我也很認同他的看法,畢竟將來世界的環保趨勢已經走向碳中和(carbon neutrality),單純靠綠電減排是無法解決未來的國際要求的。所以,國家的政策必須在這邊超前佈署把農業納入整個綠能政策的一環,將農業與精緻農業的碳匯都納入政策的考量中。
陳國明董事長也挑明了,現在台灣的農業只有兩個方向;一個是出口,這當然對農民有好處,另外一個是進口替代。我們要讓進口的進不來,那能怎麼辦,就只能靠競爭力贏過它,你看進口的東西,都不是從落後國家來的,紐西蘭的奇異果,荷蘭的花卉,美國的蘋果,這些高成本國家的農產品可以賣來台灣,就是因為他們可以機械化,工人輕鬆,成本才會降低。越南的花卉系統就是學習以色列跟荷蘭,都已經超過台灣了。台灣不往這個方向走,永遠都會受困於補貼補貼補貼上。
不要再說做農需要吃苦耐勞了,這是台灣的刻板印象,只要這個觀念在,就不會有年輕人來做,台灣的農業應該是聰明而有創意的,才會有下一代的新農人願意加入。
雖然台灣的農業科技在進步,但農業政策是退步的,我們需要的是能夠在國際間開疆闢土的農業冒險家,而不再是只能頂著烈日看天吃飯的被動者。
斗南越南店 在 鐵打的貴婦 Stacie Chen 陳璧君 Facebook 的最讚貼文
#處長的日常
#oldisfashion
#懷舊老靈魂
#大糖盛世百年糖業
昨天非常巧妙無縫接軌的走訪了台灣唯二的兩座活糖廠- 台糖台南善化糖廠 、 台糖虎尾糖廠 。
去年至今來來去去虎糖不下十來趟,卻從未走進它的歷史, 昨天偕同秘書長、農業處長、計劃處長及地政處長進行現勘的同時,終於有機會ㄧ探虎糖的百年糖業策展- 虎糖文物館,在台灣擁有數十座糖廠工業遺址的台糖,自身對於文化資產的保存也不遺餘力,除了行政編製上有文化資產科,同時也在不同的遺址進行文化/物策展。
每個人心中都有一個老靈魂,特別是走進歷史長廊後,許多記憶與畫面就像拼圖般逐一呈現,這座老糖廠園區保留了日治時代大量的建築與工業遺址,排除每年12月至3月的製糖期,園區安靜得像被城市遺忘的存在著。
昨天在台糖老員工的導覽下,重新巡禮了虎糖的歷史脈絡,意外的是其中一個倉庫裡,一個個充滿時代感的老件,打電報/話的全套設備、西螺大橋雙鐵共行的標示牌、手動刨冰機、穿插甘蔗休耕時種植稻穀的木製稻米去殼機器、還有 斗南車站 專區有台鐵行動電話機、甚至是導演 #楊維榕 兩年前回來拍攝電影 #虎尾 時製作的製糖機器道具⋯
每一個老件都有說不完的故事,負責管理展場的大叔,本身也是這些老古董的收藏者,滔滔不絕如數家珍的細說從前,興高采烈的示範每一個物件的使用方式,說時遲那時快,毫無預警的便拉起警報器,當下如雷震耳的防空警報聲太震憾了,二戰時的臨場感好逼真⋯⋯感謝大
叔精彩的導覽!!👏
👁🗨虎尾總廠,舊稱虎尾製糖所,位於臺南州虎尾郡虎尾莊,即是現在的雲林縣虎尾鎮。
早期台灣的三大糖廠為雲林虎尾糖廠、彰化溪洲糖廠、屏東糖廠,其中位於雲林的虎尾糖廠,前身為大日本製糖株式會社,台灣支社五間厝製糖工廠,於明治39年(西元1906年)設立許可,隔年糖產量便居全台之冠,使虎尾有「糖都」之稱,成為台灣糖廠文化的重鎮。
虎糖造就了虎尾商業市街的興起,明治 34 年 (1901)9 月總督府殖產局長新渡戶稻造博士針對臺灣糖業提出一份名為「糖業改良意見書」 的報告書,總督府參考此份意見書於隔年(1902)6 月頒布〈糖業獎勵規則〉。隨著大日本製 糖株式會社進駐,來自四面八方的勞工湧入,加上五間厝製糖工廠產能不斷擴張,吸引苗栗、 新竹、彰化等地的客家族裔人士來虎尾糖廠工作,並在虎尾溪堤防的西安里、安慶里居住下來。
當時沿著俗稱「五分仔車」鐵路南端獨棟的水泥造房舍以臺中、彰化縣兩地來者居多。 至於虎尾在地人所稱的「鐵支路腳」,則是財力較不優渥的外地移工,包括日本、越南、中 國、滿州國與朝鮮等地都有。而日本糖廠職員則居住在靠近虎尾溪畔的「製糖工場木造宿舍群」。
現代虎尾商業市街的雛型,基本上是循著大正 9 年(1920)虎尾郡設立,並著手規劃興建「虎尾郡役所」之後,以當今虎尾中山路最北端的虎尾郡役所延伸到最南端「虎尾糖廠鐵橋」作 為第一條主幹。嗣後隨著商業市街的擴張,遂有今日中正路和「虎尾郡虎尾庄第一小賣零售 市場」的設立,與諸多公家行號、娛樂事業、餐飲業的進駐。
虎糖目前還保留著日據時代的風格,如火車鐵道、虎尾鐵橋、日式房舍、糖廠冰棒店、糖廠老車站、虎威古郡,以及同心公園內的陳年老樹。古蹟6件:第一公差宿舍、第三公差宿舍、廠長宿舍、宿舍群(12棟)、酒精槽、虎尾鐵橋
歷建2件:舊診所及理髮廳、虎尾驛。
斗南越南店 在 公視新聞網 PNN Facebook 的最佳貼文
公視晚間新聞 2014/03/14
總覽連結:http://www.youtube.com/playlist?list=PL5D45BC9B70943593
1.文林苑案 王家自拆組合屋引關注
2.江揆:關廠工人還款案 全面退款
3.關廠工效應 華隆自救會盼代位求償
4.立院審服貿僵持 朝野協商無共識
5.歹徒假應徵真勒索 連鎖咖啡店受害
6.過年後蛋價飆漲 已創下歷史新高
7.胖瘦天注定?! IRX3基因重要關鍵
8.醫療計劃生變 珣珣媽洩氣難過
9.零件廠躲查緝 要非法外勞鑽小洞
10.越南台商工廠大火 紙幣遭燒毀
11.兩億修玉里車站 無電扶梯民眾不便
12.高雄三科大擬合併 規模僅次台大
13.特招缺額不回流 基北部分家長抗議
14.洪慈綪訪柯文哲 談偏鄉醫療 結盟
15.空軍基地共諜案 少校涉案遭起訴
16.多家公股銀行工會 反對推「公公併」
17.食材出狀況 美食作家:早向鼎王反映
18.葡萄糖胺療效存疑 擬取消健保給付
19.台北花卉批發市場 今天正式開幕
20.斗南車站倉庫活化 變身文化園區
21.78原民學生 組「質平合唱團」獲好評
22.公視氣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