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澄清唬爆米花歷史今日:延續自爆傳統的日本海軍】
今天是7月12日,103年前,日本河內號軍艦在山口縣德山灣自爆,600餘人死亡。福編寫今天這篇是針對基進黨為首的盲目崇日份子而來的。
台灣長期以來是全世界最迷信日本職人精神的地區,完全忽略日本也有出了名的死愛面子與粉飾作風。就像反核反動份子,最喜歡拿福島事件來說日本人也搞不定,所以我們該反核...(事實上如果不是東電為財報收入拖延海堤時程,海水不會淹入,又因為東電妄想保住高價核廢料與試圖自我挽救瞞報情況,美軍硼砂水就可以即時在惡化前投入)
=========
撇開在台灣製造的雲林無差別大屠殺、阿公店大屠殺、新化大屠殺、霧社毒氣彈、強徵白米、濫拉軍伕、瘋狂印鈔(太平洋戰爭後)、拐騙慰安婦以外,(雖然基進人只會記得日人、漢奸與少數富人才能吃到的冰淇淋) 以及在大陸的旅順大屠殺、濟南大屠殺、南京大屠殺、三光作戰,在東南亞的新加坡大屠殺、爪哇島大屠殺、馬尼拉大屠殺,殖民帝國時期日本對自己軍人一樣殘酷:
#迷信和食造成的陸軍腳氣病災難、
#史上最大的行軍凍死災難、
#敗戰軍官就要切腹,
#不准投降餓死幾萬人,
但其中最奇葩的,就是日本帝國海軍的超高自爆率與超高自滅率。
=========
Round 1:三笠號,1905.9.11 東鄉平八郎在對馬海戰時的旗艦。戰爭才剛勝利,但在佐世保軍港內,三笠號的後部彈藥庫突然爆炸,立刻坐沉在泊位上,339人死亡。爆炸原因通說是日軍使用的下瀨火藥因當代砲彈工藝技術限制的問題,一旦火藥透穿蠟封接觸金屬殼就極易自爆。
Round 2:松島號。1908.4.30 搭載海軍學校第35期學生實習的松島號巡洋艦回到當時駐地澎湖馬公港停泊當夜凌晨彈藥庫爆炸,222人死亡與失蹤。松島艦是甲午戰爭前為了跟北洋水師的定遠和鎮遠對抗,日本特別從法國購入的3艘軍艦,都用日本三景(松島、嚴島、橋立)命名,極諷刺地,如果不是降級為訓練艦而滿載學員,死傷不會如此慘重。爆炸原因通說也是下瀨火藥自爆。
Round 3,筑波號。1917.1.14 筑波號在日本橫須賀基地停泊時突然自爆,305人死亡。你如果認為司令旗艦自爆夠難堪,那筑波號更是大丟臉了。因為筑波號是天皇的「御召艦」,1915年橫濱觀艦儀式天皇就是搭乘該艦。爆炸原因通說還是下瀨火藥自爆。
Round 4,河內號。1918.7.12 河內號在山口縣德山灣時1號砲塔突然起火,引發砲彈爆炸,艦體快速進水,翻沉在港內,600人死亡。河內號是日本的第一艘無畏級戰艦,1914年在橫須賀海軍造船廠竣工。調查結果是線狀無煙火藥的「老舊」所致,但日本海軍之後嚴格要求檢查製程,認為是製程或成分不夠嚴謹導致。
Round 5,陸奧號。1943.6.8 陸奧號戰列艦在柱島泊地正午時 3、4號砲塔間突然起火,然後延燒到3號砲塔的砲彈後大爆炸,艦體當場被炸成兩截,含海軍學員有1121人死亡。多年後調查的通說是電線走火引發木材地板,最後導致引燃砲塔內對空的三式彈。
有不幸就有幸運:日本的日向號戰艦則是自爆成精的軍艦。
1919.10.24,在近海演習時,三號炮塔發生自爆。
1924.9.23,四號炮塔發生自燃。
1942.5.5,在伊予灘演習中五號炮塔中再次自爆,但艦長緊急下令對砲塔注水而避免沉沒。之後日向號把六號炮塔與已損壞的五號炮塔一起拆除,改成了航空戰艦。之後在雷伊泰灣海戰中,也成為少數成功逃脫的戰艦,也成為少數成功運送物資回日本不被擊沉的戰艦。但最後仍在被召回日本在吳港外於1945年7月24日在美軍空襲中被擊沉。
一般認為日向的「好運」來自日向艦自身傳統,相較當時日本海軍特別重視損管,而大戰時期的艦長(後升任戰隊指揮官)松田千秋先生更是重視航空轟炸迴避訓練。事實上松田千秋也是當時少數的「激進派」,先是同情「2.26事變」的參與者,主張撤出中國戰事,又反對與美國開戰,還力主及早引進與改善雷達(大戰初期雷達還不可靠,所以日本海軍仍以目視觀察為主),
更驚人的是,他更在日本大順風時主張趕快與美國談判停戰,才有機會保住開戰前的老本,被當成懦弱的異類。因為老與主流不合,因此經常被調為閒職,卻屢屢證明他才是正確的一邊。他最幸運的是他雖然常頂撞山本五十六,又是許多人看不爽的異類,但他有位好學長兼媒人宇垣纏(曾任連合艦隊參謀長)一直罩他,幫他圓場,所以還能官拜將軍而不是被關進監獄。
松田千秋的事蹟告訴我們,愛國不是靠豬突勇氣,喊打喊殺盲目抬高自己只會給家鄉帶來災禍。
喔,對了,BNT疫苗要來了,感謝郭董,感謝台積電,郭董幫大家開了路,買了500萬金牌疫苗,而台積電不只也買了500萬BNT疫苗,還幫忙爭取美國的250萬莫德納疫苗。雖然,很快地會有很多阻攔疫苗的人反而跑出來搶功(這在250萬莫德納疫苗事件中很清楚了)。但這是雲破天開的一天。
#福編
同時也有2部Youtube影片,追蹤數超過11萬的網紅J是好玩,也在其Youtube影片中提到,遊戲下載:https://wo.ws/MrJGamer51 點擊上面的下載連結註冊帳號及下載遊戲便能獲得以下遊戲獎勵! 迎新禮包內容: ・日本加值船艦【TACHIBANA】→魚雷 + 高速移動 ・蘇聯加值船艦【AURORA】→高爆彈可以連續射擊 ・加值帳號24小時 ・1,000,000 C...
日本 戰列艦 戰艦 世界 在 歷史時空 Facebook 的最佳貼文
1910s年日本 100多年前海軍艦隊 東京民間街景 AI Colorized色彩
自1904年日俄戰爭爆發。在對馬海峽海戰中,東鄉平八郎指揮的以三笠號為旗艦的日本聯合艦隊贏得了「歷史上勝負最分明的海戰」。俄國波羅的海艦隊幾乎全軍覆沒,日本海軍是最早使用無線電通信的。
1906年下水的薩摩號戰列艦是當時排水量最大的戰列艦,是世界上第一艘全大型火炮戰艦,比英國的無畏號戰列艦早一年。從1905年到1910年日本開始製造本國的戰列艦。薩摩號80%的部件還是從英國進口的。1910年下水的戰列艦隻有20%的部件是進口的。
1921年啟造的鳳翔號航空母艦是世界上第一艘下水。
日本 戰列艦 戰艦 世界 在 金老ㄕ的教學日誌 Facebook 的最佳貼文
話說昨天我覺得非常疲倦,所以我還發文說這一個禮拜估計都不會發文章,不過在我看完「阿基米德大戰」後,我立馬改變主意。
絕大多數的戰爭電影,其内核反而是「反戰」。它們用戰役的血腥、戰火間的生離死別、戰亂下的壓迫混亂,表現戰爭對人類社會極大的破壞,以及人性之惡被無限放大的一面。
我個人是非常喜歡戰爭電影,對於生活在和平時代的我來說,電影中戰爭場面的殘酷也的確讓我對戰爭有敬而遠之的反感。但身為一個教學者,蠻現實的一點是……播放太血腥的場面我會被告。同時我也在想:除了直接述說戰爭的殘酷,還有沒有其他途徑來表達「反戰」的立場,畢竟戰爭場景雖有不同,可內核若是千篇一律,看多了真的容易審美疲勞呀。
所以當有人向我推薦「阿基米德大戰」時,我一直對該片充滿期待。
先簡述一下「阿基米德大戰」的劇情大綱吧。
二戰開打前,日本海軍內部分為「戰艦派」和「航母派」。
戰艦派擁抱傳統大艦巨砲主義,認為應該要建造噸位更大、火炮口徑更大的戰列艦(順帶一提,一次世界大戰就是戰列艦的輝煌時代,尤以英國與德國爆發的「日德蘭海戰」最為著名,該戰役,雙方都是動用巨艦火炮向對方開火,在龐大的戰列艦面前,其他噸位較小的巡洋以及驅逐艦簡直不堪一擊)。
航母派卻認為飛機將會是未來作戰的主力,所以應該多建造能在水面上搭載戰機實施遠程打擊的航空母艦(又順帶一提,二次世界大戰後來的確證明航母的威力,像是美國偷襲日本的「杜立德空襲」,就是讓航母搭載轟炸機,在距離日本1200公里外的海洋上起飛,殺了日本一個措手不及並給予強烈震撼、而二戰的海戰,基本也都是「可視距離外」的海戰,也就是雙方都是派出空軍互掐,之後誰的空軍強,就比較有機會從高空攻擊到敵方船艦,而雙方的海軍其實沒多大機會實際看到對方的船艦)。
雖然我們以事後諸葛的上帝視角來看,當然是要發展航母,但關鍵是……當時大部分人其實不知道這個「可能」的新趨勢(注意我剛剛說的,大艦巨砲主義在一戰中是被驗證成功的,而在二戰開打前,幾乎都沒人使用航母打出關鍵的勝利戰役,換言之,航母在當時人眼中其實是充滿不確定性的產物)。
由於日本國防預算有限,海軍高層決定在「戰艦派」和「航母派」當中擇一優先發展,此時戰艦派端出一個氣勢磅礡的計畫─製造人類有史以來最大的的超大型戰列艦!(而這個超大型戰列艦,將取一個極為響亮的名稱:大和。)
一心想要發展航母的山本五十六,正苦思要如何阻止超大型戰列艦建造的時候,恰好遇到天才數學家的男主角,於是拜託男主角以數學的方式算出超大型戰列艦超出預算,從而使建造計畫被取消,於是男主角踏上一條以數學阻止戰艦建造,甚至企圖阻止日更多邁向戰火的反戰之路……
接下來我想談談自己對這部片的分享,然後會有輕微的暴雷……不過我覺得沒差吧?歷史題材的電影你還怕暴雷?(當然昆丁塔倫提諾的歷史元素電影例外。)
像是:後來世界最大的大和艦誕生、日本海軍戰敗,這幾乎都是常識了,所以歷史電影其實一開始就是有固定結局的暴雷狀態。這也成了考驗歷史電影的地方:如何讓觀眾在已知結局的情況下,仍能高度帶入電影。這個關鍵做得好,那通常是韻味十足的經典,做的不及格,就成為讓人想打瞌睡的流水帳。
回頭再來說我為何被本片吸引吧,扣除本片一開始就高能的大和艦戰鬥畫面,本片就沒有任何戰爭場景,所以本片大部分時間要在不呈現戰爭中講述反戰的理念。
而我觀看本片時,發現本片在反戰思維以及人物描述上都不一般的複雜。
首先主角的反戰角度是比較單純的,也就是「戰爭會帶來破壞、戰爭建造會阻礙平民社會的發展,所以要反戰」,因此主角拼命用絕對正確的數字去證明。
但同樣反戰的山本五十六就非常複雜,他是認為「與強大的美國開戰,幾乎沒有獲勝的希望,所以應該避戰」,但若是到了非戰不可的時候,山本卻會無所不用其極的投入戰鬥,增加獲勝的可能性,以至於他後來制定出「偷襲美國海軍」的戰略。換言之,山本不是完全反對戰爭,而是反對沒有勝算的戰爭。(岔開一句話,所以日本對於攻打國力甚弱的中國通常都沒什麼意見,頂多就是分成「有限戰爭」及「全面戰爭」的派別。)山本的概念,也是日本右翼較為新潮的主張,也就是他們認為戰爭並沒有錯,錯的是國家打了一場勝算不高並且最後輸掉的戰爭。
另外,我前面提到大和艦最終還是建造完成,所以主角是輸了嗎?不,這當中可是經歷很多層的反轉,這也是本片的看點之一,直到最後一刻,各種複雜以及顛覆性的思考持續出現,這也帶出片中應該是反面的人物,大和艦建造提倡者─平山造船中將的複雜程度。與片中幾位單調的反派人物不同,平山中將造艦的理由非常深層,而他也非常的能言善道,並有著職人精神的堅持,讓我根本不討厭這個戰在主角對立面的腳色,而是覺得他深具魅力。
本片越看到最後,真的讓我覺得「人,是非常複雜的」。即便主角打出絕對正確及理性的數字(順帶一提,曾聽有人這麼說過:「數學與其他學科有一個本質上的不同,就是其他學科都有難以解釋的灰色地帶,但只有數學是絕對的,它只有對跟錯兩種結果。」),但人們總是有各種不同的理由或表達方式試圖闡述自己的主張,到最後甚至有讓人覺得荒謬的程度。
但這卻是再真實不過的寫照,如同戰爭,幾乎大部分人都知道及同意戰爭不好,那為何戰爭卻在人類歷史上從未停息過?甚至很多時候,人類是樂於投入戰爭(比如電影提到的,日本人民很大一部分在富國強兵的提倡下,對於戰爭的響應非常狂熱)。
最後一提,我當天去看電影時,其實已經感到頗為疲倦,本來還有點擔心會步會看到一半就睡著。但本片流暢的節奏以及清晰的目標,使我看的過程中非常輕鬆。個人覺得就算不是歷史的愛好者,本片也具有相當的娛樂吸引到觀眾的目光。
尤其是當我看到大和艦的模型,即便我知道航母才是真正的二戰海軍主力,大和艦更是因過度保護造成戰績乏善可陳,但我還是瞬間感到其中大艦巨砲的美感挑起我的熱血。可同時,對於大和艦搭載的歷史以及誕生背景,那也是充滿感慨及唏噓呀。
願我們終能在過往損失中,記取教訓,並化為當代人的經驗及收穫。
#阿基米德大戰
#大和號戰列艦
#山本五十六
#我在想如果這篇影評安麗效果還不錯是不是可以吸引片商以後給幾次試映體驗呢_真男人就是講話誠實直接呀
日本 戰列艦 戰艦 世界 在 J是好玩 Youtube 的精選貼文
遊戲下載:https://wo.ws/MrJGamer51
點擊上面的下載連結註冊帳號及下載遊戲便能獲得以下遊戲獎勵!
迎新禮包內容:
・日本加值船艦【TACHIBANA】→魚雷 + 高速移動
・蘇聯加值船艦【AURORA】→高爆彈可以連續射擊
・加值帳號24小時
・1,000,000 Credit
・5 港口船位
PC海戰主題遊戲《戰艦世界》,艦隊具備了超過 200 艘艦艇,可追溯到第一次世界大戰和第二次世界大戰。載上您的艦長帽,找出那種戰艦類型適合您,建立屬於自己的艦隊吧!
【提供】World of Warships(戰艦世界) / powered by BUZZCAST(https://www.buzzcast.bz)
![post-title](https://i.ytimg.com/vi/LoTdRN-khyE/hqdefault.jpg)
日本 戰列艦 戰艦 世界 在 J是好玩 Youtube 的精選貼文
在Facebook上找到我:http://www.facebook.com/jessechung51
World of Warships 是一款還在測試階段的遊戲,與World of Tanks 類似,但是這次我們的戰場是在一望無際的海洋!! 不要忘記在下面留言告訴我下次你們想看哪一艘船!!
另外希望大家可以多留言,討論我的影片或是給我寶貴的建議!!
感謝大家的支持!
![post-title](https://i.ytimg.com/vi/5evF5q2PF6Y/hqdefault.jp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