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你獨自一人的時候,你會選擇怎麼度過?
《失控的群體思維》閱讀心得 https://readingoutpost.com/the-power-of-others/
我特別喜歡《失控的群體思維》書中對於「孤獨」的解析。同樣都是「一個人」孤獨相處的情境,卻能分成兩種心境:「孤單」是一種自認為孤立無援的感受;「獨處」則是一種心懷社群連結的美好時光。前者表達的是孤獨的痛苦,後者彰顯的則是榮耀。作者認為,人類對於社群連結的需求是非常強烈的。
許多研究指出,如果一個人失去了行動控制權、遭到監禁、斷絕外界聯繫,讓他覺得再也沒人關心他、也沒有人值得他關心,很快地,精神狀態跟心智能力會大幅受損。反而,在極地求生的氣象觀測員、或在荒島待援的人們,無論遭逢幾個月的與世隔離,最終獲救時的心神狀態都屬正常,因為他們感覺精神上仍與隊友相繫、總有一天能見到家人,這種無形的社群連結幫他們維持了心智的穩定與健康。
這讓我回想起科幻電影《星際效應》中,科學家艾米莉亞在登陸第一顆星球失敗後說的話:「愛,是唯一可以超越時間與空間的事物。」主角庫珀最後獨自進入立方體空間,雖然獨自漂流而且看似毫無生存機率,卻堅持向女兒傳遞訊號(無論她是否接收的到)。這種無形的連結讓他心繫仍在地球上的女兒,也成為拯救全人類的命運的關鍵。
追蹤IG 👉https://www.instagram.com/readingoutpost/
#語錄 #名言 #格言 #閱讀 #金句 #語錄系列 #閱讀筆記 #閱讀心得
同時也有11部Youtube影片,追蹤數超過3萬的網紅XXY_Animal of Vision,也在其Youtube影片中提到,(00:00:00) 開場引言 (00:00:43) ▶ 1980-MAY. 18 光州事件 / 《我只是個計程車司機》A Taxi Driver (00:17:02) ▶ 1999-MAY. 19 星戰首部曲 / 《星際大戰首部曲:威脅潛伏》Star Wars Episode I: The Pha...
「星際效應心得」的推薦目錄:
- 關於星際效應心得 在 閱讀前哨站 Facebook 的最佳解答
- 關於星際效應心得 在 閱讀前哨站 Facebook 的精選貼文
- 關於星際效應心得 在 椪皮仔 Facebook 的最佳貼文
- 關於星際效應心得 在 XXY_Animal of Vision Youtube 的最佳貼文
- 關於星際效應心得 在 伊格言Egoyan Zheng Youtube 的最讚貼文
- 關於星際效應心得 在 伊格言Egoyan Zheng Youtube 的最佳解答
- 關於星際效應心得 在 [好雷]星際效應重映心得- 看板movie 的評價
- 關於星際效應心得 在 顯化身心靈工作室- 電影:星際效應心得分享... - Facebook 的評價
- 關於星際效應心得 在 星際效應心得500字、星際效應解說、星際效應名言在PTT、社群 的評價
- 關於星際效應心得 在 有雷《星際效應》跨越時空,愛依然如常轉動#心得 - Dcard 的評價
- 關於星際效應心得 在 [好雷]星際效應重映心得- 看板movie 的評價
- 關於星際效應心得 在 [心得] 星際效應心得消失- 看板movie - PTT網頁版 的評價
- 關於星際效應心得 在 馬修麥康納+安海瑟薇【星際效應(附心得)】中文預告片/星际 ... 的評價
- 關於星際效應心得 在 [好雷]星際效應心得和疑問 - PTT 娛樂區 的評價
- 關於星際效應心得 在 【心得】《星際救援》:浩瀚的宇宙,無限的孤寂!(有雷)! 的評價
- 關於星際效應心得 在 [心得] 星際效應裡面的場景- stock - PTT職涯區 的評價
星際效應心得 在 閱讀前哨站 Facebook 的精選貼文
【🎁抽獎贈書活動】《#失控的群體思維》x2本
🙋你聽過這個說法嗎?「你身邊最親近的五個人,平均起來就是你自己!」我們並不如自己想像中的獨立,而是受到周遭群眾影響的產物。從這本書中你可以找到一些蛛絲馬跡,認識群體如何影響了個體?而身為個體的我們又能做些什麼?
✍️閱讀心得 https://readingoutpost.com/the-power-of-others/
.
【為什麼我想讀這本書?】
.
《失控的群體思維》的作者是心理學及人類行為學家麥可.龐德(Michael Bond),他認為人類社會的「群性」影響了我們每個人的行為和思想,使用得當可以帶來凝聚和團結的好處,但若不稍加注意反而會引起激烈的衝突和極端的偏激。
我認為在個現象在2020年美國總統大選更顯得有趣,兩派陣營之間的衝突和對立,也延伸到台灣社會繼續發酵。兩派彼此攻訐,政論節目也推波助瀾,替對方貼上琅琅上口的標籤,支持川普的人就是「跟魔鬼交易」、支持拜登的人就是「中共同路人」。針對事實的艱難討論,往往不敵同溫層裡的互相取暖。
「群體會影響個體」這個概念雖然不是新鮮事,但是跟我們每日的生活之間,有什麼具體的關係?我們可以從這些理論之中學到什麼?我們常聽到的「同儕壓力」和「同溫層效應」是怎麼形成的?身為團體中的一員,我們該如何在群眾之中保持清醒?如何在獨處時找回理智?
我希望從這本書中找到一些蛛絲馬跡,認識群體如何影響了個體?而身為個體的我們又能做些什麼?
.
【這本書想解決什麼問題?】
.
作者提到群體的力量,有助於促進人類的團結,帶給人類個體一種安定、愉悅和滿足的感覺。但是反過來說,當人們往同溫層不斷靠攏,也可能發展出激進的思想,引法許多爭端和衝突。人類的「群性」有其演化的必要性,彼此之間的互助合作和戰爭撻伐,形塑了當今的社會。
尤其,在這個社群媒體當道、容易令人分心的數位時代,虛擬世界推陳出新的資訊無時無刻影響著我們的行為和思考,而且影響的程度只會越來越大。什麼時候該順應群眾?什麼時候又該當個獨行俠?如何號召群眾集思廣益?如何面對孤獨與疏離?這本書試著指引一些方向。
.
1.為什麼容易被別人影響?
.
研究指出,人類有一種「社會模仿」的特性,人會在不知不覺中模仿起另一個人的動作;另一方面,人類也會讓自己接受對方的「情緒傳染」,以便建立更親近的人際關係。所以你花最多時間相處的人們,平均起來就是你的樣貌,這也是在一起相處很久的伴侶會有「夫妻臉」的原因。
類似的現象也讓我聯想到股票市場的漲跌,最近因為疫情和美國總統大選的關係,市場上不斷出現劇烈的波動,社群媒體上更充斥著大量的市場情緒。但如同價值投資之父班傑明.葛拉漢所說:「短期而言,市場是一台投票機,但長期而言,市場是一台體重計。」與其著急做出買賣決定,不如靜下心來思考,你是被別人的情緒牽著走?還是那些公司本質上發生了什麼改變,才影響你的決定?
.
2.為什麼要懂群眾心理學?
.
歷史上一些最擅長操控人心的極權領袖,例如列寧、史達林、希特勒,是最熟悉「群眾心理學」的人。他們利用三種工具來鼓動群眾:認同肯定、反覆宣傳、傳染擴散。也就是說,把一件事情簡化並且清楚描述,不斷地反覆宣傳讓消息不脛而走。再加上充滿魅力、令人崇仰的個人特質,輕易就能收服人心。
對於我們個人而言,要試著瞭解群眾心理學背後的科學,避免自己變成極權領袖口中所謂「奴性深重的羊群」。至於,我們該如何辨識政治人物談話的弦外之音?我推薦另外一本探討群體知識的書《知識的假象》,在這本書中給出了兩個具體的指引:
可以這麼做:專注於議題和政策本身,他們究竟支持什麼政策,該政策造成那些直接的影響,影響會帶來哪些餘波。
不要這麼做:總說既有觀點的理由,引述看法相同的人士,說明政策反應的個人價值,以及前兩天剛從新聞獲得的資訊。
.
3.惡的平庸?平民也能變英雄?
.
書中讓我感到耳目一新的地方,就是作者對於恐怖主義和英雄主義的解析。以往的我會認為,自殺炸彈的恐怖分子一定是精神狀態或心靈思想極端邪惡;挺身而出的英雄一定具備非凡的高尚情操。然而,作者以「群性」的角度去解讀,發現「英雄就與惡人無異,往往都相當平凡。」
首先,他發現促使恐怖分子走上絕路的主要推手,是來自社會的驅動力。例如巴勒斯坦的社會,營造出一種自殺炸彈客犧牲小我、完成國家大我的氛圍,街道上張貼炸彈客的照片彰顯榮耀,整個社群也會共同讓炸彈客的遺族獲得更好的照顧。在群體的影響下,炸彈客可以是任何一個剛好挺身而出的平凡人。
反過來看,作者爬梳歷年來接受過勳章表揚的戰爭英雄,以及在社會事件挺身而出的草根英雄,發現他們也是平凡無比的一群人。若真的要說英雄之間有什麼共同特色,他們對於別人的關懷更多一些,也比較無私,在剛好的時機選擇幫助別人、挺身而出。反而是大眾對他們的過度期待,常常忘了他們也是有缺點的凡人,有時反而帶來適得其反的效果。
因此,作者才會說:「自殺恐怖主義和戰爭英雄主義,是一體兩面。」一旦瞭解人類有多麼容易受社會力量的影響,我們才會將目光放到社會體制和文化的改善,而不單純妖魔化個人故事、或對英雄產生盲目崇拜。
.
4.為什麼太過團結反而有害?
.
「團體迷思」是這本書探討的重點之一,作者說所謂的「團結」有時候是一把雙面刃:「因為團結會帶來愉快的感受,強化個人自尊,感覺充滿力量,使得眾人產生強烈動機,不惜犧牲一切也要維護群體向心力。但是,大家往往更不願發表可能危害群共識的意見或分享相關資訊,因為團體內任何人只要提出反對意見都會被排擠。」
甚至,當我們面臨恐懼的時候,過度的團結就會演變成「同溫層效應」,也就是說:「當我們越感到恐懼,越會緊密地依附自己的小團體,並且藐視敵對者。」此時,若媒體也跟著提油救火,用羶腥色的影像報導刺激流量和銷量,會更進一步加深社會分化,這也是我們現在面臨的難題。
.
5.孤單和獨處的差異?
.
我特別喜歡書中對於「孤獨」的解析。同樣都是「一個人」孤獨相處的情境,卻能分成兩種心境:「孤單」是一種自認為孤立無援的感受;「獨處」則是一種心懷社群連結的美好時光。前者表達的是孤獨的痛苦,後者彰顯的則是榮耀。作者認為,人類對於社群連結的需求是非常強烈的。
許多研究指出,如果一個人失去了行動控制權、遭到監禁、斷絕外界聯繫,讓他覺得再也沒人關心他、也沒有人值得他關心,很快地,精神狀態跟心智能力會大幅受損。反而,在極地求生的氣象觀測員、或在荒島待援的人們,無論遭逢幾個月的與世隔離,最終獲救時的心神狀態都屬正常,因為他們感覺精神上仍與隊友相繫、總有一天能見到家人,這種無形的社群連結幫他們維持了心智的穩定與健康。
這讓我回想起科幻電影《星際效應》中,科學家艾米莉亞在登陸第一顆星球失敗後說的話:「愛,是唯一可以超越時間與空間的事物。」主角庫珀最後獨自進入立方體空間,雖然獨自漂流而且看似毫無生存機率,卻堅持向女兒傳遞訊號(無論她是否接收的到)。這種無形的連結讓他心繫仍在地球上的女兒,也成為拯救全人類的命運的關鍵。
如同作者所說的:「孤單是通往內心深沉的痛楚,形成抑鬱苦悶的情形;獨處則是朝向外部的覺知,通往更大的自我意識。」當我們與他人脫節、斷絕外界的聯繫,我們通常會變得相當耗弱;但換個角度評估,更樂觀的看法也同樣成立:即使是孤身一人,還是有可能建立連結,在自我之外找到慰藉。
.
當一個人面臨困境時,決定他能否堅持到最後一刻或委靡不振的關鍵,很大程度取決於他所抱持的信念。
.
【後記:面對資訊洪流的心得和做法】
.
在讀《失控的群體思維》這本書的同時,我也同步讀了《專業之死》這本妙趣橫生的書,裡面談到「普通人民對於專家的排斥」,在網際網路的推波助瀾之下,已經演變成了一種全民運動。兩本書的內容對照起來,不難發現群體思維的影響,總是滲透到我們生活中的每個角落。
除了周遭的朋友、同事和家人之外,現代人受群體影響最深的莫過於每天接觸的媒體資訊。值得注意的是,當「新聞、娛樂、社群」的界線已經完全模糊,許多媒體提供的資訊不再是「實事求是」,而是盡可能「吸引注意」和「寓教於樂」(其中樂的成分只會越來越多),篩選資訊的方式便顯得格外重要。
這篇文章開頭的那一段話,我想可以改寫成這樣:「你最常接觸的五家新聞媒體,平均起來就是你自己。」這些資訊來源,進一步形塑了我們的思想、影響了我們的心情。而這些年來,我越來越覺得新聞媒體讓我的心情很不平靜。
除了偶爾閱讀《華爾街日報》和《報導者》這兩家媒體之外,我也漸漸地「少接觸新聞、多讀書籍」。因為,我發現了透過書籍採取主動性、結構性的理解方式,可以用相對平穩的心境學習到更紮實的知識。
或許逃避新聞只是我的暫時解藥,我仍然好奇是否有「優質的閱讀新聞方式」是我還不知道的。如果你有任何推薦的資訊或文章,也歡迎留言告訴我,說不定也能幫到跟我有一樣疑惑的朋友們。願我們在失控的資訊洪流裡仍保有一絲理智。
.
【抽獎辦法】感謝 方言文化‧Babel Inside
1、抽出「2本」《失控的群體思維》送給閱讀前哨站的粉絲們!有興趣的朋友請在底下「按讚留言」,「公開分享」本則動態參加抽獎。
2、留言請寫下:你想讀這本書的原因?例如:「我想知道孤獨的人如何保有社群的連結?」
3、活動時間:即日起至2020/11/17(二)晚上十點截止,隔天在留言中公布名單,隨機抽出2名正取,2名備取。
4、請正取得獎者於2020/11/18(三)晚上十點前,私訊回覆寄件姓名、地址、電話,超過期限未認領由備取遞補,寄送僅限台澎金馬。
星際效應心得 在 椪皮仔 Facebook 的最佳貼文
「每日英文閱讀分享#024」
今日文章:Are You Ready for the Quantum Computing Revolution?
今天整篇文章充滿了未來科幻片的感覺,
再講量子電腦的未來發展,
未來可能會應用在天氣、健康、財務或是交通量等等的方面。
裡面也提到Quantum data最難以突破的地方:
Quantum data很容易被摧毀,所以要存放在外太空以下的溫度以及有厚厚的防護牆。
最後作者提到,現在的企業家應該要先提早準備好量子電腦的到來。
個人心得:
這篇文章讓我想到前陣子看的「Tenet」,
又是諾蘭的一部神劇,
從「星際效應」、「全面啟動」,
都是一樣燒腦風格到我愛不釋手!!!
(完全題外話XD)
今天單字跟大家分享本篇文章的重點:【Quantum】
釋義:the smallest amount or unit of something, especially energy
比較特殊的地方是「Quantum」可以作為量詞,
釋義:an amount of something:
例句:From Cambridge Dictionary
1. Earnings depend on the quantum of work done by you.
2. During this period, the quantum of oil production increased to 16.10 million barrels from 15.84 million barrels last year.
本文的例句就太多了,讓大家自己看看溜!
#言之有物
#英語學習
#商業英文
#BusinessEnglish
#Technology
#每日英文閱讀分享
#一起來建立英文閱讀習慣吧
星際效應心得 在 XXY_Animal of Vision Youtube 的最佳貼文
(00:00:00) 開場引言
(00:00:43) ▶ 1980-MAY. 18 光州事件 / 《我只是個計程車司機》A Taxi Driver
(00:17:02) ▶ 1999-MAY. 19 星戰首部曲 / 《星際大戰首部曲:威脅潛伏》Star Wars Episode I: The Phantom Menace
(00:28:50) ▶ 1949-MAY. 20 臺灣實施戒嚴 / 《返校》Detention
(00:58:59) ▶ 1927-MAY. 21 林白飛越大西洋 / 《壯志凌雲》The Spirit of St. Louis
(01:08:26) ▶ 1990-MAY. 22 Win. 3.0 發佈 / 《微軟英雄》Pirates of Silicon Valley
(01:18:03) ▶ 1951-MAY. 23 「和平解放」西藏 / 《火線大逃亡》Seven Years in Tibet
(01:39:06) ▶ 2006-MAY. 24 不願面對的真相 / 《不願面對的真相》An Inconvenient Truth
【影史7日談】用電影回顧那些歷史課不會教的事 5/18 ~ 5/24
feat. 金老ㄕ的教學日誌
感謝收看 / 收聽【影史7日談】節目,在這個節目中我們將會每個禮拜用七部電影,對應到七則歷史故事,來回顧那些歷史課本上不會教的事!
.
▶ 收看YouTube影片:https://youtu.be/YswBJUtbdnY
▶ 收聽PODCAST聲音:https://open.firstory.me/story/ckou7av7di9t908626v9us73y/platforms
.
這次我們要來分享的電影和歷史事件,分別有:
▶ 1980-MAY. 18 光州事件 / 《#我只是個計程車司機》A Taxi Driver
1980年5月18日到27日之間,韓國民眾在光州發起民主運動,希望政府下令擴大的戒嚴令能夠解除。當時總攬軍政大權的全斗煥下令軍隊進入光州暴力鎮壓,流血衝突擴大。直到民主派領袖金大中被捕後,光州民主化運動才以平民165人死亡的悲劇收場。
.
▶ 1999-MAY. 19 星戰首部曲 / 《#星際大戰首部曲》Star Wars Episode I: The Phantom Menace
《星際大戰首部曲:威脅潛伏》是目前《星際大戰》系列電影中的劇情時間最早的一部,也是星戰創始人 喬治盧卡斯睽違16年後再度推出的星戰系列作品;故事描述了銀河共和國的一場貿易衝突意外發現了某種黑暗勢力正蠢蠢欲動。
.
▶ 1949-MAY. 20 臺灣實施戒嚴 / 《#返校》Detention
520聽起來是個非常浪漫的日子,也或許是固定的總統就職日,但在82年前,1948年,國共內戰持續升溫而實施了第一次全國戒嚴令,並在隔年宣布台灣省全境進入戒嚴狀態,開始了38年又56天的戒嚴時期。
.
▶ 1927-MAY. 21 林白飛越大西洋 / 《#壯志凌雲》The Spirit of St. Louis
美國飛行員 查爾斯林白,在1927年5月20日駕駛著單引擎飛機 聖路易精神號從美國紐約羅斯福飛行場起飛,隔日在法國巴黎的勒布爾熱機場降落,完成了歷史上首位單人不著陸飛行跨越大西洋的壯舉。
.
▶ 1990-MAY. 22 Win. 3.0 發佈 / 《#微軟英雄》Pirates of Silicon Valley
1990年5月22日,微軟公司出品了Windows3.0作業系統,是第一個獲得商業成功,並且能夠與蘋果公司的麥金塔電腦相抗衡的作業系統產品,也是控制台、小作家、小算盤、小畫家、接龍遊戲等經典輔助軟體問世的起點。
.
▶ 1951-MAY. 23 「和平解放」西藏 / 《#火線大逃亡》Seven Years in Tibet
1950年,在經過大約半年來的混亂局勢,國共內戰後的西藏一直向國際求援尋求獨立的可能;到了隔年初,中共人民解放軍兵臨城下,西藏才和中共簽下和平協議,中共也對外宣稱「和平解放」西藏。
.
▶ 2006-MAY. 24 不願面對的真相 / 《#不願面對的真相》An Inconvenient Truth
由美國前總統高爾所主導的環保紀錄片《不願面對的真相》,在2006年5月24日上映;內容以極具舞台魅力的高爾演講,以及多份研究氣候變遷、全球暖化的研究報告作為主體,讓全球掀起一股討論環保議題的熱潮。
.
.
你對這七部電影和七則歷史故事有什麼想法呢?
歡迎留言分享與我們討論唷!
**************
別忘了追蹤XXY的電影相關文字、影像、聲音創作唷!
📣 https://linktr.ee/XXY_filmcrtics
#電影 #影評 #movie #history #歷史 #歷史上的今天 #影史7日談 #金老ㄕ的教學日誌 #XXY #PODCAST
星際效應心得 在 伊格言Egoyan Zheng Youtube 的最讚貼文
☞〈世界的盡頭,最終的隱喻〉全文連結:https://theinitium.com/article/20200918-culture-tenet-yee-geyan-review/
全文首發於香港「端傳媒」
☞IG:https://www.instagram.com/egoyanzheng/
☞FB:https://www.facebook.com/EgoyanZheng
☞請記得按讚、留言、分享、訂閱、小鈴鐺喔。
☞請記得按讚、留言、分享、訂閱、小鈴鐺喔。
#天能 #影評 #深度解析 #信条 #諾蘭
─────
本系列前四集裡,藉由《天能》中情節與對話的蛛絲馬跡,我們論證了幾個作者諾蘭暗示的觀點,包括**(線性)時間並不存在**、**因果律的崩毀**;並且比較了大魔王薩托的虛無以及《黑暗騎士》中小丑的兩種虛無。
接著我們又提到,天能組織(TENET)的信條(tenet),其實就是科幻大師海萊因(Robert Heinlein)曾提到的「鞋帶悖論」(Bootstrap Paradox)。
但伊格言說,此處有個劇情重點值得我們注意──相較於Neil的坦然(「發生的事就是發生了」,但雖然如此,「已知的結局並不構成袖手旁觀的藉口」),從頭到尾沒有名字的「主角」其實是和Neil有著某種程度的價值衝突的。
這體現在主角對女主角凱特的曖昧情愫中。同樣是在自塔林逆行返回奧斯陸自由港的貨櫃旅途中(為了主角與長腿凱特間似有若無的彼此傾慕──好吧,顯然沒時間讓演員發揮,情報員實在太忙太累了,哪裡有時間談戀愛呢),主角突然向Neil提出質疑:
但我們現在在這裡了。這豈不代表此事從未發生?
這對話於片中一閃而逝──在約略等同整部影集資訊量強制壓縮至一部二小時半電影長度的《天能》中,必然顯得沒頭沒腦又高深莫測(對,諾蘭顯然因為材料過多而來不及把事情交代清楚,這是他明顯的技術失敗──但我們也懶得再批評了啦)。
然而伊格言說,這對白所意圖表述的,其實正是更精細的描寫了宿命論與自由意志之間的結合方法。劇情中曾提及,如何使用逆轉機器?
訣竅之一是,當你試圖進入旋轉門,你必須看一下「對面的你」是否也正要進入旋轉門──如果沒有,那麼代表你並未「成功逆轉出來」;換言之,你死在了逆轉機裡。是以,「若沒能看到對面的自己,就不要進去」。
「若沒能看到對面的自己,就不要進去」──這是突然現身的天能組織成員(Neil在塔林找來的天降幫手們)對新手主角的指點。
此即為**宿命論**──「發生的事就是發生了」。此規則被未來人Neil奉為圭臬,也或許正是天能組織(TENET)的信條(tenet)。
是以截至目前為止,進出旋轉門的TENET成員無不如懸線戲偶般乖乖重複著某些他們做過的事──如若不知便罷(對,「無知即是優勢」);一旦知道了,可就得全部乖乖重複一次。這還真是考驗人的記憶力啊。
打鬥?同套路再打一次。開槍?同位置同彈孔再開一次(但這次是把子彈收回來)。飛車追逐?同路線同角度再追再撞再飛一次。
但同時,諷刺的是,你又必須以自由意志來執行這一切(如女科學家最初給主角的「教程」:你要想著把逆轉子彈放到桌上,才能將它吸回手中;你要對著彈孔開槍,才能把子彈收回來)。
伊格言說,我們或可如此論斷:此處的宿命論是一種**極致的宿命論**;沒有比這樣的宿命論更悲觀更消極更「宿命」的了;因為甚至連你的意志自由都僅僅是為宿命服務而已。
人們自始至終是在重複著必然發生之事。這就是Neil和天能組織將自由意志與宿命論結合的方式──有趣的是,在結合之後,卻非常、非常宿命。
而正是在這樣的狀態(信條)之下,我們的新手主角對Neil的質疑才顯得大逆不道──「但我們現在在這裡了。這豈不代表此事從未發生?」
對的;因為在這裡,為了拯救重傷的凱特,他們已義無反顧地偏離了命運的航道。這是最尖銳的「意料之外」──他們本該同套路再打一次再跑一次再追一次再撞一次,但這回例外;因為就他們所知,歷史上他們並未救過主角偷偷愛著的凱特,他們完全無法臨摹已知模版「再救一次」。
這是真正的、如假包換的未知。對,**愛就是真正的未知**──你想到了嗎?這非常《星際效應》不是嗎?
─────
伊格言,小說家、詩人,《聯合文學》雜誌2010年8月號封面人物。
著有《噬夢人》、《與孤寂等輕》、《你是穿入我瞳孔的光》、《拜訪糖果阿姨》、《零地點GroundZero》、《幻事錄:伊格言的現代小說經典十六講》、《甕中人》等書。
2021年5月即將於台灣(麥田)與中國(中信)同步出版最新長篇小說《零度分離》。
作品已譯為多國文字,並於日本白水社、韓國Alma、中國世紀文景等出版社出版。
曾獲聯合文學小說新人獎、自由時報林榮三文學獎、吳濁流文學獎長篇小說獎、華文科幻星雲獎長篇小說獎、中央社台灣十大潛力人物等;並入圍英仕曼亞洲文學獎(Man Asian Literary Prize)、歐康納國際小說獎(Frank O'Connor International Short Story Award)、台灣文學獎長篇小說金典獎、台北國際書展大獎、華語文學傳媒大獎年度小說家等獎項。
獲選《聯合文學》雜誌「20位40歲以下最受期待的華文小說家」;著作亦曾獲《聯合文學》雜誌2010年度之書、2010、2011、2013博客來網路書店華文創作百大排行榜等殊榮。
曾任德國柏林文學協會(Literarisches Colloquium Berlin)駐會作家、香港浸會大學國際作家工作坊(IWW)訪問作家、中興大學駐校作家、成功大學駐校藝術家、元智大學駐校作家等。
──────
☞ Readmoo專訪1:如果在YouTube,一個小說家
https://news.readmoo.com/2020/01/07/200107-interview-with-egoyan/
☞ Readmoo專訪2:那些關於孤寂的問題,以及......
https://news.readmoo.com/2019/03/21/190321-lonelieness/
☞ 香港文匯報報導:棄醫從文 伊格言闖進精神世界
http://paper.wenweipo.com/2019/09/02/OT1909020001.htm
☞ 關鍵評論網專訪:透過YouTube頻道展示文學,我的小說虛構其實是把刀子
https://www.thenewslens.com/article/133126?fbclid=IwAR05NUrcGYIO3CsGLtBwld1XzR2nRnADvGqidEEJzqqpytThgaI2-lABsGc
☞ 神性之人,無邊之愛:伊格言的失戀講座
https://www.commabooks.com.tw/article/378
────
小說是什麼?我認為,好的小說是一則猜想──像數學上「哥德巴赫的猜想」那樣的猜想。猜想什麼?猜想一則符號系統(於此,是文字符號系統)中的可能真理。這真理的解釋範圍或許很小,甚至有可能終究無法被證明(哥德爾的不完備定理早就告訴我們這件事);但藝術求的從來便不是白紙黑字的嚴密證明,是我們閱讀此則猜想,從而無限逼近那則真理時的智性愉悅。如若一篇小說無法給我們這樣的智性,那麼,它就不會是最好的小說。
是之謂小說的智性。───伊格言
星際效應心得 在 伊格言Egoyan Zheng Youtube 的最佳解答
☞〈世界的盡頭,最終的隱喻〉全文連結:https://theinitium.com/article/20200918-culture-tenet-yee-geyan-review/
全文首發於香港「端傳媒」,超過8000字,本系列影片至少會有5集
☞IG:https://www.instagram.com/egoyanzheng/
☞FB:https://www.facebook.com/EgoyanZheng
☞請記得按讚、留言、分享、訂閱、小鈴鐺喔。
☞請記得按讚、留言、分享、訂閱、小鈴鐺喔。
#天能 #影評 #深度解析 #信条 #諾蘭
─────
本系列前四集裡,藉由《天能》中情節與對話的蛛絲馬跡,我們論證了幾個作者諾蘭暗示的觀點,包括**(線性)時間並不存在**、**因果律的崩毀**;並且比較了大魔王薩托的虛無以及《黑暗騎士》中小丑的兩種虛無。接著我們又提到,天能組織(TENET)的信條(tenet),其實就是科幻大師海萊因(Robert Heinlein)曾提到的「鞋帶悖論」(Bootstrap Paradox)。但伊格言說,此處有個劇情重點值得我們注意──相較於Neil的坦然(「發生的事就是發生了」,但雖然如此,「已知的結局並不構成袖手旁觀的藉口」),從頭到尾沒有名字的「主角」其實是和Neil有著某種程度的價值衝突的。這體現在主角對女主角凱特的曖昧情愫中。同樣是在自塔林逆行返回奧斯陸自由港的貨櫃旅途中(為了主角與長腿凱特間似有若無的彼此傾慕──好吧,顯然沒時間讓演員發揮,情報員實在太忙太累了,哪裡有時間談戀愛呢),主角突然向Neil提出質疑:
但我們現在在這裡了。這豈不代表此事從未發生?
這對話於片中一閃而逝──在約略等同整部影集資訊量強制壓縮至一部二小時半電影長度的《天能》中,必然顯得沒頭沒腦又高深莫測(對,諾蘭顯然因為材料過多而來不及把事情交代清楚,這是他明顯的技術失敗──但我們也懶得再批評了啦)。然而伊格言說,這對白所意圖表述的,其實正是更精細的描寫了宿命論與自由意志之間的結合方法。劇情中曾提及,如何使用逆轉機器?訣竅之一是,當你試圖進入旋轉門,你必須看一下「對面的你」是否也正要進入旋轉門──如果沒有,那麼代表你並未「成功逆轉出來」;換言之,你死在了逆轉機裡。是以,「若沒能看到對面的自己,就不要進去」。
「若沒能看到對面的自己,就不要進去」──這是突然現身的天能組織成員(Neil在塔林找來的天降幫手們)對新手主角的指點。此即為**宿命論**──「發生的事就是發生了」。此規則被未來人Neil奉為圭臬,也或許正是天能組織(TENET)的信條(tenet)。是以截至目前為止,進出旋轉門的TENET成員無不如懸線戲偶般乖乖重複著某些他們做過的事──如若不知便罷(對,「無知即是優勢」);一旦知道了,可就得全部乖乖重複一次。這還真是考驗人的記憶力啊。打鬥?同套路再打一次。開槍?同位置同彈孔再開一次(但這次是把子彈收回來)。飛車追逐?同路線同角度再追再撞再飛一次。但同時,諷刺的是,你又必須以自由意志來執行這一切(如女科學家最初給主角的「教程」:你要想著把逆轉子彈放到桌上,才能將它吸回手中;你要對著彈孔開槍,才能把子彈收回來)。伊格言說,我們或可如此論斷:此處的宿命論是一種**極致的宿命論**;沒有比這樣的宿命論更悲觀更消極更「宿命」的了;因為甚至連你的意志自由都僅僅是為宿命服務而已。人們自始至終是在重複著必然發生之事。這就是Neil和天能組織將自由意志與宿命論結合的方式──有趣的是,在結合之後,卻非常、非常宿命。而正是在這樣的狀態(信條)之下,我們的新手主角對Neil的質疑才顯得大逆不道──「但我們現在在這裡了。這豈不代表此事從未發生?」
對的;因為在這裡,為了拯救重傷的凱特,他們已義無反顧地偏離了命運的航道。這是最尖銳的「意料之外」──他們本該同套路再打一次再跑一次再追一次再撞一次,但這回例外;因為就他們所知,歷史上他們並未救過主角偷偷愛著的凱特,他們完全無法臨摹已知模版「再救一次」。這是真正的、如假包換的未知。對,**愛就是真正的未知**──你想到了嗎?這非常《星際效應》不是嗎?
─────
伊格言,小說家、詩人,《聯合文學》雜誌2010年8月號封面人物。
著有《噬夢人》、《與孤寂等輕》、《你是穿入我瞳孔的光》、《拜訪糖果阿姨》、《零地點GroundZero》、《幻事錄:伊格言的現代小說經典十六講》、《甕中人》等書。
2021年5月即將於台灣(麥田)與中國(中信)同步出版最新長篇小說《零度分離》。
作品已譯為多國文字,並於日本白水社、韓國Alma、中國世紀文景等出版社出版。
曾獲聯合文學小說新人獎、自由時報林榮三文學獎、吳濁流文學獎長篇小說獎、華文科幻星雲獎長篇小說獎、中央社台灣十大潛力人物等;並入圍英仕曼亞洲文學獎(Man Asian Literary Prize)、歐康納國際小說獎(Frank O'Connor International Short Story Award)、台灣文學獎長篇小說金典獎、台北國際書展大獎、華語文學傳媒大獎年度小說家等獎項。
獲選《聯合文學》雜誌「20位40歲以下最受期待的華文小說家」;著作亦曾獲《聯合文學》雜誌2010年度之書、2010、2011、2013博客來網路書店華文創作百大排行榜等殊榮。
曾任德國柏林文學協會(Literarisches Colloquium Berlin)駐會作家、香港浸會大學國際作家工作坊(IWW)訪問作家、中興大學駐校作家、成功大學駐校藝術家、元智大學駐校作家等。
──────
☞ Readmoo專訪1:如果在YouTube,一個小說家
https://news.readmoo.com/2020/01/07/200107-interview-with-egoyan/
☞ Readmoo專訪2:那些關於孤寂的問題,以及......
https://news.readmoo.com/2019/03/21/190321-lonelieness/
☞ 香港文匯報報導:棄醫從文 伊格言闖進精神世界
http://paper.wenweipo.com/2019/09/02/OT1909020001.htm
☞ 關鍵評論網專訪:透過YouTube頻道展示文學,我的小說虛構其實是把刀子
https://www.thenewslens.com/article/133126?fbclid=IwAR05NUrcGYIO3CsGLtBwld1XzR2nRnADvGqidEEJzqqpytThgaI2-lABsGc
☞ 神性之人,無邊之愛:伊格言的失戀講座
https://www.commabooks.com.tw/article/378
────
小說是什麼?我認為,好的小說是一則猜想──像數學上「哥德巴赫的猜想」那樣的猜想。猜想什麼?猜想一則符號系統(於此,是文字符號系統)中的可能真理。這真理的解釋範圍或許很小,甚至有可能終究無法被證明(哥德爾的不完備定理早就告訴我們這件事);但藝術求的從來便不是白紙黑字的嚴密證明,是我們閱讀此則猜想,從而無限逼近那則真理時的智性愉悅。如若一篇小說無法給我們這樣的智性,那麼,它就不會是最好的小說。
是之謂小說的智性。───伊格言
星際效應心得 在 顯化身心靈工作室- 電影:星際效應心得分享... - Facebook 的推薦與評價
電影:星際效應心得分享這影片有深厚天文科學的基礎,讓我們看到無比大的宇宙中,有著黑洞的存在,當進入黑洞之後,生命就只能完全的交託出去,而經過蟲動的旅行, ... ... <看更多>
星際效應心得 在 星際效應心得500字、星際效應解說、星際效應名言在PTT、社群 的推薦與評價
【電影心得】《星際效應》──有一種承諾的兌現要穿越宇宙· 電影一開始看到主角庫珀(Cooper),正與家人處理農務,面對全球各地沙塵暴的威脅,每年的糧食 ... 星際效應心得 ... ... <看更多>
星際效應心得 在 [好雷]星際效應重映心得- 看板movie 的推薦與評價
雷文防雷資訊頁
~~~~~~~~~~~~~~~~~~
星際效應,2014年與朋友進美麗華數位影廳欣賞完畢
走出影廳,細雨紛紛,點綴著心中澎湃洶湧的感動
2020年,星際效應早已觀看無數次,每每推薦一位朋友就重新複習一遍
再次走出美麗華的imax影廳,那些重複無數次的冒險故事又再次充滿著內心
那些浩瀚的星空宇宙畫面彷彿穿越了時空次元
在這六年間激盪,連結每個為這個故事動容的你我
在我們每個人內心的宇宙成長茁壯,過了好些年思想心境各有不同
但每每欣賞完都能再次被觸動
強烈推薦每個人能再進一次電影院,欣賞imax影廳無裁切的優美畫面
浩瀚的星空、一望無際的玉米田、令人敬畏的米勒星球
充滿科幻色彩的蟲洞穿越還有黑洞
都有十足的沉浸感
這部作品恰到好處的節奏控制、磅礡觸動人心的配樂、情感的鋪陳、唯美的鏡頭
細膩的安排以及適當點綴的科普對白,都讓人觀影過程非常舒適融入
數遍的觀賞都覺得三小時稍縱即逝,非常享受
電影開頭不久車子在玉米田旁爆胎
經典的配樂一出現,眼淚就不受控制的掉下來
庫柏說著莫非定理,有可能會發生的事就一定會發生
還有兒子接近懸涯停車時,庫柏說典型不知變通的死腦筋
這些細小的對白鋪陳都不自覺的觸動著我
不管看幾次都覺得很棒
布蘭德的愛理論,這段長對白首次觀影時覺得稍微出戲
但多看幾次之後越能慢慢感受那種虛無飄渺的感情連結
也是電影很棒的一個主軸
整部電影巧妙的利用被重力影響的時間差異
描繪人類內心的感情、掙扎與人性
有豐沛的親情、愛情,也有懦弱痛苦,害怕失去與期待
愛如此穿越時間空間,超越著人類理解的時間重力
甚至是穿越次元
就像過了六年,影廳裡依舊坐滿了被感動的人們,被連結在這個影廳
觀影結束後,漫步共享著這個台北午夜的細雨
電影,也許無法契合或感動每個人,畢竟觀影體驗非常主觀
但我認為每部電影只要感動、娛樂到任何一個人
讓你為它觸動,就是一部值得的好作品
推薦給大家再進一次影廳,享受這份感動
謝謝大家
--
別人笑我太瘋癲
我笑他人看不穿
--
※ 發信站: 批踢踢實業坊(ptt.cc), 來自: 220.136.96.200 (臺灣)
※ 文章網址: https://www.ptt.cc/bbs/movie/M.1602432166.A.E1F.html
※ 編輯: joker123911 (223.137.215.110 臺灣), 10/12/2020 11:08:19
... <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