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別讓過去糟蹋現在的你
[盈響力閱讀]抽書*3 關係療癒力
#podcast中大推關係療癒的重拾依附之書
#關係中百分之70的狀態都是不合的 #失序混亂是常態
在為這本書寫序的時候,抱持著尊敬的心情。站在巨人的肩膀上,看待時代的變遷,從過去 #面無表情依附實驗(首創者就是本書作者) 到 #後疫情時期3c在家停課不停學 的狀態,人類的親密關係是越親近?還是越遠離?面對關係修復能力的演化,要怎麼向前走跟著進化?找出個人內心癥結,考察不同文化教養模式,鼓勵我們走出 #從數位歡宴到異化牢籠,在 #關係裂痕中 #重拾人與人連結!
在國外 #心靈的傷身體會記住 的精神科醫師范德寇(Bessel van der Kolk)、著有「抱緊我-扭轉夫妻關係的七種對話」的 #情緒取向婚姻治療師 #蘇珊.強森(Sue Johnson)、心理學家John Gottman
、著有 #在一起孤獨 的社會學家Sherry Turkle,聯合推薦的關係修復之書!
---
這本書我超愛,實務理論併俱,最欣賞走在第一線的研究者和實務人員,提供珍貴的觀察,讓我們在日常允許混亂和歡迎失序,放力氣在關係修復力的培養。學者Ed Tronick & 學者Claudia M. Gold,允許我,對你們致上崇高的敬意!
一定要很偏心地刷一排愛心給它!🧡🧡🧡🧡🧡🧡🧡🧡歡迎參閱留言一的介紹,好好看看我的推薦文。然後,廢話不多說,要快快把握時間來抽~~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抽書活動規則,請滿足以下三個條件~~
1.在粉專(非僅僅貼文)按讚。
2.在本文下方留言「親密關係70%都在失和,關鍵在如何修復」或「關係修復力考驗親密力」或「混亂失序是日常,修復是關鍵」+成功標註3位好友
3.公開分享本篇貼文。
=============================
就有機會獲得此書,本次將抽出兩位幸運讀者喔!
留言時間9/2(四)19:00-9/4(六)12:00~~
9/5(日)將公告幸運得主三名喔!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博客來網路書店參考連結(如留言一):
#時報出版
#時報出版綠活線
同時也有3部Youtube影片,追蹤數超過1,790的網紅李基銘漢聲廣播電台-節目主持人-影音頻道,也在其Youtube影片中提到,本集主題:「公園地景百年流轉:都市計畫下的臺北,邁向現代文明的常民生活史」介紹 訪問:張瑞芳 副總編輯 內容簡介: 一座城市,總少不了公園 都市叢林中的唯一綠地,誕生於台灣不過120多年 ●1932年一張市區計畫圖,揭開臺北邁向現代化之路 ●從圓山公園開始,追索17...
「時報出版綠活線」的推薦目錄:
- 關於時報出版綠活線 在 Facebook 的最佳解答
- 關於時報出版綠活線 在 Facebook 的最佳解答
- 關於時報出版綠活線 在 王意中 Facebook 的最讚貼文
- 關於時報出版綠活線 在 李基銘漢聲廣播電台-節目主持人-影音頻道 Youtube 的精選貼文
- 關於時報出版綠活線 在 小林日記 Youtube 的精選貼文
- 關於時報出版綠活線 在 李基銘漢聲廣播電台-節目主持人-影音頻道 Youtube 的最佳解答
- 關於時報出版綠活線 在 時報出版綠活線 的評價
- 關於時報出版綠活線 在 〔時報出版〕【#書探小天使送好書】 #日本各大美術館推薦 ... 的評價
- 關於時報出版綠活線 在 康進清ptt 的評價
- 關於時報出版綠活線 在 時報出版ReadingTimes - YouTube 的評價
時報出版綠活線 在 Facebook 的最佳解答
好書推薦《#彈性習慣》部落格文末抽書 2本
最近我聽到一個很有意思的故事,有一個女生透過上健身房養成運動的習慣,某天她在教練的指導下本來要做 12 個伏地挺身,前幾次還能做滿的她,這一天卻連 6 下都做不到,她感到十分氣餒。是意志力不夠堅強嗎?還是飲食跟睡眠沒有調整好呢?如果越做越退步,還要維持這個習慣嗎?故事的謎底到文章最後再揭曉,我們先來談談「建立習慣」這件事。
部落格圖文 https://readingoutpost.com/elastic-habits/
Podcast 用聽的 https://readingoutpost.soci.vip/
.
【這本書在說什麼?】
《彈性習慣》的作者是自我成長領域的暢銷作家史蒂芬.蓋斯(Stephen Guise),他喜歡以以腦神經科學與認知心理學的研究文獻為背景,加上有趣的文筆,幫助許多讀者突破學習障礙。在這本書裡,他要告訴我們堅持好習慣的秘訣,是讓習慣變得更有「彈性」。
他認為要有效養成習慣,不能只仰賴意志力去堅持,而是要善用聰明的彈性策略。也就是設定三種難易程度不同的目標(垂直彈性),挑選三種不同類別的活動(水平彈性),讓自己每天都可以依據自己生理和心理的狀況,選擇最適合、最有動力的目標去執行。
書中從目標的設定、動力的應用、擬定目標策略、執行策略的步驟,一步步教讀者透過彈性的原則來建立自己理想中的習慣。以下介紹五個書中讓我印象深刻的觀點,以及我實際用在自己的生活之後帶來的改變。
.
【1.放棄死板的單一目標】
作者發現人們對於「目標」時常存在著一個迷思,會覺得總要訂出一個「最好的目標」,甚至是「一體適用」的超級目標,才能代表自己是個有目標有衝勁的人。但事實是,生命不斷流動且充滿了變化,為什麼得死守僵化又難以維持的習慣呢?一定有更好的方法才對。
因此,他提倡以三個水平選項和三個垂直目標,取代傳統單一目標唯一的成功條件。隨著自己每天狀態的不同,我們可以選擇放寬選擇的範圍,適時地改變目標。重點不是緊盯著單一目標不放,而是善用更加靈活的策略,讓自己持續採取行動、不斷前進。聽到「堅持」,往往會讓我們聯想到「自律」,然而作者對自律有另一種解釋。
.
【2.自由才能帶來自律】
這本書的推薦序是由我很欣賞的《高產出的本事》作者劉奕酉所寫,他提到書中的一個重點讓我深受啟發:「是自由帶來自律,具備選擇的自由,才能持續地自律。」讓目標的設定和執行保持彈性,就能讓我們感受到更多「選擇的自由」,如此一來,就會自然而然養成自發性的行動。
作者史蒂芬在書中強調:「你不能覺得自己是目標的奴隸,而是要立志成為他的主人。奴隸每天都過德心不甘情不願,只有從奴役中解放,擺脫任何形式的束縛,才能活出人生。」自律正是奠基在自由之上,透過正確的步驟慢慢練習,我們就能活得自在又有自信。
如果你覺得自己總是難以「自律」,倒不如想想是否你給自己訂的目標不夠「自由」?又或者,你所訂下的目標,真的是你內心想要的嗎?還是只是跟別人比較之後,替自己強加的目標呢?談克服完美主義的《完成》這本書有一句我很喜歡的話:「為不在乎的事情努力,叫做壓力。為了所愛的事情努力,叫做熱情。」不要讓目標成為了壓力的奴役,要反過來讓自己成為目標的主人。
.
【3.通往成功的多線道】
傳統定義上的成功很像「單線道」,時常是一個遠大的目標,似乎只要完成了就可以站在山頂上振臂高呼。但是彈性習慣的定義之下,通往目標的路上允許「多線道」。作者發現當我們能把目標拆解成三種不同的等級,有助於天天執行不中斷,比起單線道的奮力衝刺,採取多線道的彈性策略,反而能讓我們更加持之以恆。以下舉例書中的三種目標等級設定方式:
有做總比沒做好的「迷你目標」:迷你目標的甜蜜點在於,每個目標都容易達成,讓你感受到自己有在前進,也能獲得完成任務的成就感。無論當天自己的狀況再差,都可以持續透過小目標取得一些安慰。例如每天睡前看5頁的書。
令人佩服的「進階目標」:進階目標要有一定的難度,是一種會讓你感到「這樣的目標值得追求」的程度。持續達成中等目標,會讓人心生佩服,而且產生更多的動力和能量。雖然目標提高、成功率降低,但伴隨而來的成就感可以彌補動力。例如每天睡前看20頁的書。
振奮人心的「菁英目標」:菁英目標是大部分人夢寐以求的成果,也是值得挑戰的最高階目標。當你達成這種程度的目標,你會覺得自己離理想中的自己邁進了更大一步。偶爾在你活力充沛、動力十足的時候,就可以嘗試達成菁英目標,此時的成就感會遠高於迷你和進階目標。例如每天睡前看50頁的書。
.
【4.其實,壞日子更重要】
如果某一天我就是狀態不好該怎麼辦呢?作者提醒到,那就依據「彈性」的原則,直覺地選擇今天、此時此刻最有動力的目標。每天的體力與情緒有高有低,作息應該要隨之調整。重點不在於死守每一天的單一目標,而是讓自己無論日子好壞,總是能保持動力做出符合目標的活動。
《原子習慣》的作者詹姆斯‧克利爾(James Clear)也曾經說過:「『壞日子』比『好日子』還來得重要。如果在你「不想要」這麼做的時候,仍然能持續寫作、運動、冥想或烹飪,那你就能維持住這個習慣。」如果在自己狀態最差的日子,你都還曾採取的行動,那麼在狀態好的日子肯定更沒問題了。
在英文裡面有兩個片語可以用來說明這件事,迷你目標可以保證你持續「出現」(Show Up),而不是一心想著用進階/菁英目標跟別人「炫耀」(Show Off)。因此,作者認為要做到「持之以恆」這件事情,關鍵就是要把入門標準放低,低到再怎麼樣你都不能有藉口錯過的那種低。
|不管成果有多小,不要放棄任何一天。
.
【5.實現承諾能帶來自信】
作者提到:「承諾是兩面刃,有風險,也能帶來收穫。半途而廢,你就會看不起自己;實現承諾,就能增加自信。不過守信所增加的自信心非常有限,失信造成的傷害卻是如雪崩一般驚人。」這句話不只適用於達成個人目標這件事,在人際關係上的效應更為明顯。
話說回來,很多人在設定了目標之後,往往因為挑戰失敗,就對自己失去信心。結果,就好像自己背棄了自己的「承諾」一樣,感覺自己不再可信,陷入惡性的循環。重新建立自信的方式,是透過一次又一次成功地守住承諾,來累積對自己的信任感。然而彈性習慣的方法可以幫你達成這個任務。
做出承諾前,先選擇微小而且容易實現的選項,逐步累積完成的任務和對自己的信任。過程中,偶爾挑戰進階和菁英目標,讓自己持續在「建立自信」和「獲得成就」的感覺中持續前進。很有意思的是,雖然乍看之下沒有驚天地泣鬼神的進展,可是長期累積下來,反而在不知不覺間持續朝目標前進。
.
【這本書帶給我的改變】
起初讀完本書的時候,我曾經懷疑這麼簡單的概念,為什麼要用一本書的篇幅來說明。後來我試著套用在自己的生活習慣上,產生了不同的想法。過去半年來,我一直在追蹤自己每天的三項習慣:睡眠時間、運動時間、寫作字數。但是每個月的成功率,總是在五到七成之間徘徊。
我試著用最簡單的策略,不貪求一次把目標展開成三個垂直目標,我只展開成兩個。我把它稱作是彈性習慣的簡化版:「微彈性習慣」。
睡眠時間:原本是每天晚上睡滿七小時才達標。後來我改成:「迷你目標」晚上六小時加午睡半小時、「進階目標」晚上睡滿七小時。再怎麼樣也要強迫自己午睡。
運動時間:原本是每天起床做30分鐘瑜珈。後來我改成:「迷你目標」30下伏地挺身和3分鐘拉筋、「進階目標」30分鐘完整瑜珈。即使前晚睡不好,晚起床也能5分鐘搞定運動。
寫作字數:原本是每天寫500字讀書心得。後來我改成:「迷你目標」iPhone語音輸入法轉文字,隨興抒發心情、「進階目標」500字讀書心得。面對加班和臨時急事時,還是能抽出一點時間寫出點文字。
我一樣用「子彈筆記」的方式追蹤自己的習慣完成度,原本的標記方式必須要完成目標才能劃上「X」,後來我把標記方式改成:「迷你目標」劃一撇斜線「/」,「進階目標」才劃上完整的「X」。從七月初執行到最近,這個簡單的改變,讓我的紀錄不再有空白的「.」標記,取而代之的是滿滿的「/」和「X」。
對我自己心情上的改變也很明顯,以前無法完成當日習慣的時候,索性放棄整個不做,反正就留著空白之後影響完成率。久而久之對完成率反而失去重視。改採用微彈性習慣後,我感受到每天再怎麼樣都能有進展,對待習慣追蹤更加重視,因為我充滿信心可以把它「劃好劃滿」。
.
【做不滿伏地挺身的女生】
回到文章開頭的故事,那個女生正氣餒著沒辦法做滿伏地挺身的自己,懷疑自己是否還能堅持這個習慣。喝了口水之後,她的教練問了:「你是不是最近生理期要來了?」她點了點頭,但還沒有意識到這有什麼影響。
教練繼續說道:「你要懂得去聆聽身體的聲音,女生生理期前體力本來就會比較差,你不必氣餒,也不必硬撐。因為硬撐反而更容易受傷,更糟的是心裡會排斥做重訓。」這時候她理解到,接納自己的狀態,不要過度批判自己,容許一定的彈性。因為放長遠去看,健身是為了自己的健康,目標是為了讓自己能夠維持前進的動力和方向。
這個故事是 Podcast「劉軒的 How to 人生學」的某集節目〈自律,不能單靠你的意志力〉製作人 Keira 分享的親身經驗。這集節目跟這本書談到的觀念有很多異曲同工之妙的地方,有興趣的朋友滿推薦給你收聽參考。
.
【後記:當個常勝軍】
《彈性習慣》這本書提供了很簡單具體的策略:三個水平選項和三個垂直目標,取代傳統單一目標唯一的成功條件。「彈性」不僅僅能增加靈活性,它還能提高你對於壓力的恢復力。透過彈性策略,你就能隨時保持優勢和動力。幫自己設定不同的水平和垂直選項,讓你擁有「選擇的自由」。
值得一提的是,如果你是第一次想透過讀書的方式學習如何「建立好習慣」和「戒除壞習慣」,我仍推薦自我成長界的經典之作《原子習慣》做為你的第一本書,其中的智慧和策略之精華很難有其他書能出其右。如果你已經讀過《原子習慣》,那麼《彈性習慣》可以幫你補充一些額外的觀點,更進一步優化自己的習慣計畫。
最後,彈性習慣也是培養「意志力」的絕招,因為無論颳風或下雨,你都沒有放棄的理由。如同作者所說:「只要你每天都付諸行動,至少達成小型的目標,就已經是一個常勝軍。」接下來,你的人生就只有兩個結果:成功,或是非常成功。
.
Kobo 購書連結:https://bit.ly/3rQ22FD
Kobo 電子書7折代碼:WAKIHABIT
使用期限:8/4~8/10
.
《彈性習慣》是2021第二季的讀者選書,成為贊助者即可參加投票
用行動支持瓦基 >> https://readingoutpost.com/support/
.
感謝 時報出版綠活線 提供抽獎贈書
時報出版綠活線 在 王意中 Facebook 的最讚貼文
歡迎朋友們的參與,5月15日臨床心理師節。
【化解親子衝突與疏離-自我覺察的必要性】
#文末抽王意中心理師親筆新書
文/ 王意中 臨床心理師 王意中心理治療所所長
「你到底怎麼搞的?考這什麼分數,還敢給我帶回來?爸媽花了多少錢讓你去補習,結果你竟然補成這種難堪的成績,你到底有沒有在努力?有沒有在讀書啊!」媽媽拿著一落落考卷在志堅眼前晃啊晃。
「其實,這次模擬考真的……」
「你不用跟我說,我根本不想聽,別給我老是找一大堆理由、藉口
來解釋。」
「媽媽,你聽我把話說完嘛……」
「你不說,我都已經知道你要講什麼了。成天不看書?盡是把時間耗在手機上,你這樣以後怎麼跟人家競爭啊?枉費爸媽花了這麼多心思、時間、金錢。我看你,這輩子真的是沒有用了。」
「媽媽,我話都還沒講完耶,你為什麼就在那邊劈哩啪啦講一大堆?」
「有本事就拿出好成績來,別在這邊給我頂嘴。」
志堅決定不想再說了。
每回,當自己想要表達意見以及澄清一些想法,總是被媽媽覺得自己是在頂嘴、找理由,連聽都不聽,直接把話塘塞回去。志堅發現,眼前的媽媽,一點都不瞭解自己。當然,那忙於工作的爸爸,也是如此。
志堅拒絕與爸媽對話了。以前一回來,還會主動打招呼,現在志堅變得冷漠了。一回到家,就把自己關在房間裡,對於爸媽的提醒、叮嚀、問候也不予回應。
爸媽對於志堅最近的表現,感到很不以為然,認為簡直就是任性、耍脾氣。並且執著於,非等孩子來向自己道歉,好捍衛為人父母的尊嚴與面子。
只是,爸媽忽略了一件事,眼前的孩子到底想要傳達什麼訊息?
誰來釋出和解的善意?
我們很容易在還沒有弄清楚之前,就從行為的表象,妄下定論。
與其說,上述的互動,是親子溝通,倒不如說,反而是造成親子之間更大的衝突,更大的誤解,讓彼此的距離,越來越遙遠。
親子之間的衝突與疏離,當擱著而不願意去正視它,隨著時間慢慢過去,親子關係將慢慢惡化。特別是,當父母缺乏自我覺察,這時親子關係要進行良性改變,就更顯得不容易。
為改善親子溝通關係,是需要有人願意主動釋放橄欖枝,表達想要和解的善意,而這時最優先的人選,則是來自於父母本身。
期待與表現的落差
親子之間的衝突與疏離,到底從何而來?有時,反映了為人父母的期待,與孩子實際的表現,兩者之間出現了落差。有時,父母很容易將期待套在孩子身上,親自為孩子量身定做。而這衡量的標準,一部分來自於學校與社會的期許,或來自於父母本身的觀念,或過往父母自己一直無法達到的目標,而將這一切加諸在孩子身上。
只是,我們往往只關注結果,卻忽略了孩子在邁向這結果之前,他的能力以及付出的努力。每當孩子無法達到我們的預期,這時最是忌諱,父母直接認定是孩子不夠努力、認真。但真的是如此嗎?也未必盡然。
負面批評所為何事?
我常常在思考一件事情,面對孩子表現不如自己的期待,為什麼總是讓父母感到生氣,而對著孩子開口指責,批評,責駡,威脅。我們如此反應,除了宣洩自己的情緒外,是否曾經想過自己這麼做,真的可以讓孩子的表現帶來改變嗎?
沒錯,或許父母認為這一切都是為了孩子好,甚至於,自認對於社會的瞭解,比孩子更清楚。因此,孩子只要一切按照我們的規劃努力就好。
但對有些孩子來講,面對這樣的負面批評,有些採取消極的態度,自認做不到。有些明顯出現對立反抗,親子衝突不斷。有些孩子則選擇壓抑自己,內心裡感到無助、困惑與無奈。
當親子之間沒有對話的空間,父母不願意聆聽孩子的想法,不願意瞭解孩子的實際情況,將造成彼此之間越來越衝突、疏離。
自我覺察的必要
我總是強調一件事情,為人父母的自我覺察非常非常的重要。我們必須非常謹慎的來覺察自己,面對孩子的教育、成長或期待,自己的想法與要求是否合理?
只是,當父母自己存在許多的執著,無法接受其他人的聲音以及意見,這時很容易認為自己的所作所為都是正確的,一切都是為了孩子好。
父母也需要細膩覺察,在孩子的成長過程中,日常生活裡,他們的想法、情緒、行為以及人際社交等改變。同時,也需要仔細觀察親子之間,彼此的關係狀態。
有時,父母發現親子關係有了裂縫,無論是衝突或疏離。但令我擔心的是,父母是否容易把問題歸咎到孩子身上,總認為這是孩子需要做改變,而不是父母本身。
#別單方面要求孩子改變
既然,親子關係想要改善,就不應該只是單方面要求孩子來做改變。我常常在談一件事情,如果父母願意改變,而且實際改變,對於孩子來說,他將能夠敏感的注意到,甚至於自己也會有所改變與調整。
我們也需要覺察,和孩子相處的時間,親子之間的話題,大都聚焦在哪些事情上?彼此的交集會是在哪裡?如果,我們只是關注孩子的課業,孩子的成績,那麼我們依然無法瞭解在孩子的內心裡面,他到底如何的思考?
也許,在夜深人靜的時候,我們可以仔細的來問問自己,對於眼前的孩子到底瞭解到多少?熟悉到什麼程度?我們可以很自然的想像一件事情,當對一個人不熟悉、不瞭解,但自己卻又想要求他去做改變。當中,很容易因為不瞭解而產生了衝突。
對孩子來說,是否感受到你想瞭解他?還是你只是期待他,做出自己所希望的表現,而不在乎孩子內心裡面到底如何想?
父母真的不能一廂情願,認為孩子會想要把心裡的話,來跟我們傾訴,向自己說。除非,讓孩子瞭解到我們真心的關愛他,真心的為孩子著想。或讓孩子覺得在他的生活中,有一個可以信任、傾訴的對象,而不是一個不斷在挑剔、要求的對象。
當父母發現,自己不知該如何與孩子相處,或許我們可以換個方式來思考,自己在孩提時後,在和父母相處中,有哪些是非常排斥、抗拒?有哪些是讓我們不時想念、回味。甚至於,因此感謝爸媽在那些年如此的對待我們。
#台北市臨床心理師公會
#515臨床心理師節
#心理健康月
#臨床心理師
▍好站推薦
台北市臨床心理師公會
2019臨床心理師節
時報出版綠活線
王意中
▍台北市臨床心理師公會官網
https://www.taipei-psy.org/
▍好書抽獎
書名:《陪伴孩子的情緒行為障礙》
出版社:寶瓶文化
#王意中心理師最新力作
#作者親筆簽名
▍抽獎辦法
步驟1. 按讚本粉絲專頁
步驟2. 按讚並分享本篇貼文(需設公開)
步驟3. 留言tag兩位好友
▍活動截止時間
即日起至下週六中午12:00
▍抽獎公告
固定每週六晚間 21:00 公告得獎名單,請得獎者於48小時內回覆本粉專私訊,否則將再行抽出得獎者,恕不補發。
時報出版綠活線 在 李基銘漢聲廣播電台-節目主持人-影音頻道 Youtube 的精選貼文
本集主題:「公園地景百年流轉:都市計畫下的臺北,邁向現代文明的常民生活史」介紹
訪問:張瑞芳 副總編輯
內容簡介:
一座城市,總少不了公園
都市叢林中的唯一綠地,誕生於台灣不過120多年
●1932年一張市區計畫圖,揭開臺北邁向現代化之路
●從圓山公園開始,追索17座公園的百年歷史變遷
●溜狗、運動、漫步、沉思之餘,那些你需要知道的公園知識
◇為什麼臺灣會有公園?
大安森林公園、二二八和平公園、植物園,這些熟悉的城市綠地,都是起自於二十世紀初臺北都市計畫的成果。當時日本政府意圖將臺灣帶向現代化的道路。隨「星期制度」出現,大眾交通系統發展,時間與空間的雙重變革,開啟臺灣人的休閒風氣。公園成了大眾的休憩場所,並兼負保健、防災等重要功能。1932年都市計畫中規劃了17座公園。
日治時期,政府還拆除了臺北城牆,鋪設有美麗行道樹和安全島的三線道路,現今愛國東路、中山南路、忠孝西路、中華路等三線道,是臺北車水馬龍的街道,但是當年卻因人煙稀少成為情侶約會好所在,臺語老歌〈月夜愁〉說的就是這道路上發生的故事;而現在時興的路跑,在當時的三線道就舉行過了呢!
◇公園深入日常,休閒中有濃濃的「政治」味
公園和許多現代化設施一樣,都是日本政府「二手移植」的成果。將歐美公園的音樂亭、噴泉造景與西方的博物館、博覽會、動物園等空間「再現」於公園內,民眾可以在精心塑造的空間中,接受文明洗禮,體驗前所未有的新鮮事,例如棒球比賽、相撲比賽、音樂表演等,當時《臺灣日日新報》還會刊登音樂會曲目。
此外,圓山公園中的臺灣神社與植物園內建功神社的祭典儀式,還有公園內的收音機體操,都是讓民眾在享受休憩活動之餘,強化愛國意識、健身保國的思維,也是「教化」國民的有效方式。
◇隨歷史變遷的公園命運交響曲
17座公園百年來的命運各不相同,有些因戰爭工程停擺,有的存續至今,如二二八和平公園。戰後有些被當成居民聚落、眷村用地、國防軍事基地等,有些甚至直接改變用途放棄建設公園。
不久前因圓山文化遺址產生爭議的圓山自然景觀公園,戰時將運動場改建為軍醫院,戰後曾供美軍顧問團使用,後改建為中山足球場,在2010年又成為花博用地,其中經歷的土地轉移過程宛如臺灣現代史的縮影。
◇體檢台北公園,我們還可以這麼做
本書透過實地田野考察與資料蒐集,一一重現17座公園的歷史與現況。作者為地理與歷史雙學科背景,引領讀者翻閱百年來的地圖、都市計畫圖、報刊、文獻、明信片、照片,讓我們能對臺北公園的地景風貌與歷史脈絡有更多認識。更深入全面檢視臺北公園建設的問題,如圓山公園的考古遺址問題,防災公園可以怎麼做?本書特闢專欄以日本公園與紐約案例提出建議,期待臺北的公園可以乘載更多文化歷史外,還能發揮其實用價值。
作者簡介:林芬郁
國立臺北大學民俗藝術研究所碩士、國立臺灣師範大學地理學系博士,
現為國立臺灣師範大學僑生先修部兼任助理教授。
潛心研究臺灣文史、關懷文化資產保存,文章散見於《地理研究》、《臺灣文獻》、《臺北文獻》、《臺灣民俗藝術彙刊》等學術期刊,與《原住民族文獻》、《鐵道情報》、《自由時報》的〈自由廣場〉等。
著有《臺灣文化藏寶圖》一書,並與他人合著《沒有電視的年代—阿公阿嬤的生活娛樂史》、《看見師大校園》、《城市前世到今生:臺北考現學》、《臺灣地名辭書 卷二十二臺北市》、《北投區志》等書。
出版社粉絲頁: 貓頭鷹書房
請大家支持,我全部六個粉絲頁
李基銘主持人粉絲頁:https://www.facebook.com/voh.lee
李基銘的亂亂分享粉絲頁:https://www.facebook.com/voh.happy
李基銘的影音頻道粉絲頁:https://www.facebook.com/voh.video
漢聲廣播電台「fb新鮮事」節目粉絲頁:https://www.facebook.com/voh.vhbn
漢聲廣播電台「快樂玩童軍」節目粉絲頁:https://www.facebook.com/voh.scout
漢聲廣播電台「生活有意思」節目粉絲頁:https://www.facebook.com/voh.life
時報出版綠活線 在 小林日記 Youtube 的精選貼文
首次影像作品:
『Green Taiwan -The journey after Beyond Beauty - みどり<看見台灣>後續的旅途』
綠色,是草、木、新葉、植物,衍生意指森林、自然的顏色。會讓人聯想到生命力、再生,帶給生活安穩與平靜感。有時,新芽也象徵對未來抱持希望的顏色。
如今再一次回顧臺灣,發現到處都是盎然的綠意。與大海及太陽並肩為伍的島民們,心中總有一片綠地。就像是細心栽培一棵大樹般,我也會與這個國家,一同努力地生活下去。
我將純粹的臺灣,原封不動拍成了影像。
攝影師 小林賢伍
📍撮影地[臺灣]
宜蘭:抹茶山(聖母登山步道)
新北:草嶺古道
新北:三角埔
新北:老梅綠石槽
新北:水湳洞選煉廠遺址
新北:陰陽海
新北:基隆山(雞籠山)
澎湖:牛心灣
澎湖:瓦硐社區(石滬)
基隆:和平島公園
― ― ― ― ― ― ― ― ― ―
剪接師:鄭天威 Tien Wei , Zheng
◆Instagram
https://instagram.com/weiweibig?igshid=6jgsfe38zgdo
◆Facebook Page
https://www.facebook.com/tianwei.zheng.90
― ― ― ― ― ― ― ― ― ―
小林賢伍 - 撮影師兼旅行作家
◆Instagram
https://instagram.com/iamnotkengo?igshid=1514tldpkwwnt
◆Facebook Page
https://www.facebook.com/kengokobayashijp/?ref=bookmarks
【職歴】(以下節選代表作品)
▼出版 Books
2019 「台湾日記 Taiwan Diary」時報出版
2018 「いちばんかんたんたのしい 大人の台湾」ワニブックス
▼電視 TV
三立電視 「上山下海過一夜」主持人
八大電視 「WTO姐妹會」 等
▼廣告 Commercial
2020-2017 科學麵
2019 中華航空 TAIWAN The Wonderland Of Asia
2019 Uniqlo Taiwan - HEATTECH
2019-2018 高雄市府觀光旅遊局 - 六龜
▼報章雜誌報導:平面
2019 華航雑誌 Dynasty 秘境 PLACES LESS TRAVELED
2018 Taipei Walker 私宜蘭遊路線
2018 台灣觀光協會 觀光月刊 特集「翡翠色の大地に恋して」等
▼報章雜誌報導:網路
2019 VOGUE 「我能做的,就是告訴全世界台灣的美」
2018 GQ Taiwan-袋名單推薦:現在到宜蘭流行這樣玩!網紅新熱點「抹茶山」
2018天下雑誌 換日線「告別東京、決心留下來,我在臺灣的人生篇章就此展開」等
▼攝影工作 Photographer
2019-2017 世界公視大展精選 Best of INPUT
2019 Asean Wisdom Media in Bankok
2018 桃園市政府文化局 大渓文藝季
2018 台灣國際兒童影展TIEFF
2017 高雄市政府觀光局 天下雜誌 「旅行,從高雄出發」等
【工作邀請連絡方式】
kkk_prepare@yahoo.co.jp
若有工作邀請,請麻煩您用email聯絡。
我等候您的回信。多謝。
お手数をお掛けいたしますが、
お仕事のご依頼はメールにてご連絡をお願い致します。
#上山下海過一夜 #抹茶山 #小林賢伍
時報出版綠活線 在 李基銘漢聲廣播電台-節目主持人-影音頻道 Youtube 的最佳解答
本集主題:「恆春半島秘境四季遊」好書介紹
專訪作者:張倩瑋
本書特色:
在南方的恆春半島,墾丁已經是一個發展與消費主義到了極致的旅遊景點,然而在它的四周、許多社區部落卻以生態旅遊走出著另一種絕妙風味,沒有移植、不是複製,接待你的每個人、每道菜、每項體驗都經過當地風土的醞釀。猶如陳達可以一把月琴唱遊無數,走過社頂、水蛙窟、大光、龍水、滿州、里德、港口、旭海、東源、高士和港仔十一個社區,你也能讀到唱不完的恆春調。
●聽礫石吟唱海之歌—旭海:來到最夯的阿塱壹古道,看海浪淘洗礫石稜角。在部落停留,當個一日漁夫學會阿美族式的漁法,離開海邊,往旭海草原居高遠眺,視野包攬四面山海。而玩累了最好的放鬆方式,是到旭海溫泉歇一歇腳。
●用美味文化傳承—東源:品嘗哭泣湖蛙鳴鳥叫伴隨著野薑花香,在柔軟的水上草原享受冰涼足部SPA;麻里巴廚房烹調山林野味,排灣手作美食讓人垂涎三尺
●高岡上的勇士部落—高士:來旅人學苑跟小朋友上課交換免費住宿,接著換上排灣禮服體驗揹婚禮,感受既單純又濃烈的喜慶氛圍。遠眺八瑤灣,放眼盡是部落獵場,高士的收獲和農作在一日的餐桌展現讓人驚喜的豐盛飽滿!
●舊日繁華今猶在—滿州:走訪有著貝殼砂鋪面和氣派迴廊的百年宅邸,還有嚼一輩子檳榔的黑牙美人,檳榔產業帶來的榮光在這裡保有一點餘溫。罕見的植群壓縮讓低海拔山區出現溫帶林生態,靜謐的南仁大山值得你走上一天。
●灰面鷲的秋祭典—里德:不用深入山區就到達沁涼宜人的欖仁溪,溯溪而走,勒沙竹手作的砲竹、海金沙葉做成的頭墊、山棕葉撿來作掃把…沿路童趣無窮!十月後這兒成為北方鷹鷲的驛站,在傍晚時分只見鷹海盤旋,倏忽以獨特的鷹柱飛落到山裡夜棲,是自然界最美的線條。
●國寶陸蟹港口茶—港口:港口溪陸蟹多樣性高居世界第二,農曆七月至中秋節前陸蟹媽媽往海岸奔走的生產之旅,是大自然最動人的篇章。帶有鹽味的海風終年吹拂的小部落,來到這裡喝杯港口茶,聽一曲人間國寶張日貴的滿州謠,就算嘗遍人生甘苦的況味了。
●迷宮森林野樂園—社頂:大尖山下蜿蜒山路的頂點,有著礁岩台地蘊藏的野生樂園,這小小一方森林裡,熱帶雨林、季風林、榕屬植物繁殖成富足的森林生態系,四季飛舞不斷的蝴蝶、躲在岩壁納涼的獼猴、大方隨意散步的爬蟲類…隱沒在山林間的龜仔角社守著這片山林,有說不完的故事…
●咆嘯山丘天人菊—水蛙窟:風吹砂公路下,有著隱藏版的壯觀沙壁;從貓鼻頭綿延到出風鼻的無垠草原,任你放縱乘風奔馳的想像。無人的曠野,在夜晚卻出奇的繁忙,悄聲而來,野地是梅花鹿的國度。
●半島最美的海域—大光:深入恆春半島海域最閃亮的珍珠,讓在地阿北阿姨帶你去看各種熱鬧繁生的潮間帶,潛入水面進行一場後壁湖漂浮旅程。向晚時分在大樹下聽陳達軼事,哼著一段思想起…
●湧泉種出稻米香—龍水:尋訪台灣最南方的有機稻作,漫步龍鑾潭,到田溝邊捲褲管撈蜆仔,在超涼爽的土角厝下,大口飽嚐著洋蔥、蘿蔔帶有泥土香氣的全食材料理。
作者簡介:
陳美惠
國立台灣大學森林學研究所博士。現任屏東科技大學森林系教授,社區林業工作室主持人。近年來帶領學生團隊投入屏東社區部落,陪伴社區發展自然人文資源保育,培養生態旅遊專業人才,將保育與生計結合,具體實踐屬於台灣的社區林業。
李盈瑩
輔仁大學廣告傳播系畢業。曾任廣告設計、出版社旅遊記者。目前住在台北半山腰上,過著半農半寫作的簡單生活。創作以生活散文為主,作品有2008年《台北小旅行》、2009年《花蓮小旅行》、2013年《台灣小野放:出走不必遠行,在山.田.洋.森找自己》。
張倩瑋
文化大學新聞系畢業,曾任職新台灣新聞週刊財經生活組資深記者。
是個道道地地的台北人,大學畢業進入雜誌社工作後,才開始出走台北,一人開著車上山下海,認識台灣。愛好自由,奉行「不自由毋寧死」之志。現為自由的文字工作者,依舊以「遊戲人間」的姿態看待人生。編有《城市夢想家》、《聽!校園裡的綠色樂章》、《剝復》、《單純就是美》。
張 筧
高雄人,現為自由撰稿人,曾任台灣時報、自立晚報記者。喜歡恆春半島,在冬日聽落山風拍打門窗,入夜後奔馳在人煙稀少曲折縣道,一點荒涼變讓他充滿感性。合著作品有2012年《暴雨後,看見彩虹虹》、2013年《高雄,慢‧慢遊》、2014年《我在阿塱壹,深呼吸》。
時報出版綠活線 在 〔時報出版〕【#書探小天使送好書】 #日本各大美術館推薦 ... 的推薦與評價
... 名畫裡令人細思恐極的故事#中野京子#藝術繪畫#美術史#HELLO_DESIGN系列#西洋繪畫#芙烈達#弗里德里希#布格羅#布朗#夏卡爾#吉羅代時報出版綠活線. ... <看更多>
時報出版綠活線 在 康進清ptt 的推薦與評價
... 頁數:272,出版社:時報出版,作者:蕭正崗,出版日期:2016/02/23, ... 五指毛桃功效udn 立冬啤酒 國泰旅平險線上投保寶塔線PTT、康進清評價、 ... ... <看更多>
時報出版綠活線 在 時報出版綠活線 的推薦與評價
時報出版綠活線. 642 likes. 時報出版綠活線提供讀者最豐富的知識內容。 健康│生活│心理│職場│教養. ... <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