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食花太郎 Fafafoodblog Glassbelly Tea Lab
#fafafoodblog西餐 #fafafoodblog銅鑼灣
[<以茶為主題,食材製作用心>]
喺銅鑼灣新開呢間 glassbelly tea lab以茶為主題 尤其係冰滴茶 用左低温方式令茶帶出最多芬芳物質同最少茶單寧 令到茶夠香不會苦澀,大約5 ,6 小時先可滴滿500ml 😯 除此外 仲有紅茶 熱泡茶 武夷山既岩茶等等 ,用銀瓶煲既水令到水唔會釋放酸味 茶更滑 ,再用好有藝術感既紫陶茶具 泡茶 可以保住温度 ,.最後倒落可散熱既白瓷杯享用 ,無論所有器皿美觀度 茶既外表色澤同 味道 環境 職員既解釋都十分到位 值得一試
雖然餐廳以茶做主題 但不得不讚 食物都製作用心 , 食得出中西合璧之餘仲會考慮用乜野食物配茶 連器皿都有認真做過選過,每一味餸 staff都會用心解釋材料 令人感覺除左餐廳有故事外 每一味餸每一款茶都有一個故事甘 👍🏻
而我今次就試左佢既 dinner menu
<序幕 >
1.凍梅子香普洱 20ml生普洱 , 味道偏淡身 飲到中段先會試到 梅子既酸甜味
配
芝士南乳北寄貝🐚
芝士質感比較黏稠 北寄貝 新鮮 整出黎幾夠彈牙 同有咸香味重既南乳醬幾 match . 再飲一啖普洱 個茶味温和左 梅子味都香左👍🏻
2. 冰滴桂花香肉桂 20ml(武夷山岩茶 )
配
熱情果荔枝炸蝦球🦐
茶色比較濃 茶味以桂花味為主 , 蝦球炸得比較香脆 不過大家記得想影相快 d . 不然蝦會凍左 底層既荔枝肉同熱情果醬令到蝦肉増添酸甜香 幾清新
3.冰滴薔薇香紅茶 20ml☕
配
玫瑰露漬聖女茄釀藍莓🫐
玫瑰香味比較淡 反而紅茶味濃 但食左聖女茄後反而温和左 🌹茄肉包住藍莓再帶有香甜味 好有層次感 最淡既前菜配最濃既紅茶別有一番風味
4.整體上我幾鍾意佢由左至右 茶淡至濃 而食物 由濃至淡 互相平衡番大家既味道 而中間兩杯水亦可以消去上一杯既味道令你試真 d個味 夠哂細心
<嘗新>
Keep 住試較早前肉桂味香既
冰滴桂花香肉桂 75ml
☕
再嘗試前菜
1. 老幹媽m7 澳洲和牛他他配馬蹄片 🐮🥔
澳洲和牛m7 質素已經好夠軟林 生牛肉肉質因為配左老幹媽醬帶 d咸同惹味 但不太辣🌶️而估佢唔到係香脆既炸馬蹄片同牛肉十分 match ,.今次試肉桂茶同 最初既前菜唔同 茶味冇淡到 反而同牛肉一齊味道濃左 令人感覺要進入主菜或好野既感覺😂
<魚子醬品嘗>🐟
(原價1680 跟餐加1080)
最吸引係 menu上你可加上魚子醬配茶
1.Kaviari Kristal 10g
2.Sturia Oscietra jasmin 10g
3. W3 no.5 royal oscietra 10g
頭兩種係美國 第三種係 黑龍江 , kaviari比較香咸 有 d似醃左既三文魚同醋鯖魚既感覺, 第二種既 sturia比較新鮮 冇第一種甘咸,感覺有 d似蝦既鮮味 . 而第三種no. 5 比較口感 creamy咸度偏少 . , 個人比較鍾意第一種既香咸 因為同冰滴茶最夾👍🏻
<嘗鮮>
雪場蟹肉炸油糍🦀
油糍係幾十年前既小食 用蘿蔔絲整成 🥕入面蘿蔔絲切得夠幼 加埋蝦米🦐 夠哂口感 咸味死 上面有 加八珍甜醋 同龍眼蜜醃成既龍眼做配菜 甜度適中 鍾意既可點埋 幾辣下既柚子胡椒 sauce 都十分唔錯
<花香>
今次用之前嘗試過味道比較香濃既
冰滴薔薇香紅茶50ml☕
果香欖菜柔煮西班牙八爪魚🐙 醬汁有香濃既欖菜咸味 八爪魚 係用粗身既觸鬚整成 所以好彈牙 同醬汁好 match 有好靚既黑汁脆脆同椰菜花點綴👍🏻
<入饌>
梅子香普洱 30ml☕
配以
四十年陳皮梅子漬鮑魚
鮑魚既醬汁幾香梅子味 鮑魚肉彈牙 重點係落左少量珍貴既40 年陳皮 帶出鮑魚既香味 配埋比較清淡既普洱 唔會搶左鮑魚同陳皮味又可帶出普洱本身既茶味😃
<昇華>
熱泡白花香水仙 第1,2 泡約90ml ☕
呢個時候 就睇住 staff用心泡茶 好欣賞 staff 一邊泡茶 有另一個 staff 解釋茶既沖方法 器皿 工具等等 原來靚既茶葉其實一沖熱水就可飲得 👍🏻 十分清楚 亦令客人感受到茶香 茶既故事
😃主菜有三款 分別有😃
1. 荷葉焗鵝肝腸醬日本銀鱈魚 🐟
一開荷葉感受到熱辣辣既鵝肝香味 用左米形意粉 有口感得黎盡吸鵝肝醬 銀鱈魚好軟林 亦一樣吸哂醬汁 所以好肥味 食到甘上下肥膩🐟 配下清新既白花香水仙茶亦十分不錯
或
2. 香蒜京葱汁柔煎日本a4 和牛配粉絲🐂
A4 和牛整成4 成熟剛好 出面比較煙韌 入面大部分肉都軟林 保留應有 juicy , 上面既香葱炸得好香脆 配番軟林既蒜香粉絲 一次過放落口 好有層次感 🐮
或
3.西班牙紅蝦汁漫煮藍龍蝦伴蝦子粗麵 (另加398 蚊) 🐲🦐
呢個超好食 用 海蝦 紅蝦 鰲蝦 整成既汁 🦐🦐🦐
配上藍龍蝦肉 蝦汁同肉超 match有好新鮮既蝦味 配以爽口既粗麵 當然唔少得蝦子 . 整個餸蝦味十分濃郁 👍🏻 再飲啖熱花香水仙 更可帶出 既蝦味同水仙既清新味相得益彰 好正! 推介
<綻放>
熱泡白花香水仙 第3,4 泡約 90ml ☕
金箔焗薑糖火山蕃薯 🔥🍠 外表有金箔都夠靚 蕃薯本身香甜又整得軟林 配薑粉肉桂陳皮整成既 cream 甜度適中 肉桂味香 好食
<甜美句號>
最後有特別既滕椒味油浸開心果白朱古力🌶️🍫及香脆既 日式和果子琥珀糖 成為整餐既完美 print號
每位Hkd 1880加一 (要訂2 位以上)
#冰滴茶 #岩茶 #武夷山岩茶 #鮑魚 #陳皮 #和牛
#鱈魚 #藍龍蝦 #蝦子麵 #粉絲 #肉桂 #梅子 #紅蝦 #白水仙 #熱泡茶 #魚子醬 #馬蹄 #和牛 #紅茶 #北寄貝 #蝦球
Score 平均分 <8.3/10>
Taste 味道:👍🏻👍🏻👍🏻👍🏻👍🏻
Present 外觀:👍🏻👍🏻👍🏻👍🏻
Decor&Hygiene 環境衞生:👍🏻👍🏻👍🏻👍🏻
Value for $ 性價比:👍🏻👍🏻👍🏻👍🏻
Service 服務:👍🏻👍🏻👍🏻👍🏻👍🏻
~~~~~~~~~~~~~
#glassbellytealab
Glassbelly Tea Lab
銅鑼灣恩平道 42 號亨利中心20 樓
~~~~~~~~~~~~
#fafafoodblog #為食花太郎 #fafafoodblog銅鑼灣
=====================
🙂温馨提示🙂
Fb like左 page都睇唔到<通知>
若果大家想睇到多d唔同既美食
👇🏻👇🏻👇🏻👇🏻👇🏻
除左like 請做多一個步驟
[like] 左 👉🏻<追蹤中/Following> 👉🏻<搶先看/See First>
多謝大家支持!🤓🤓
歡迎喺唔同平台觀賞fafafoodblog
Fb📒: fafafoodblog
Ig🖍: fafafoodblog
Openrice 🍚: 花太郎
任何美食😋歡迎inbox 我 , 等我食完開心share!🤓
同時也有4部Youtube影片,追蹤數超過60萬的網紅飲食男女,也在其Youtube影片中提到,人在高興時,特別好胃口;人在悲傷時,還是會肚子餓。何況開工前、收工後! 凌晨一點半的堅尼地城,港鐵收工,車輛停泊,百店沉睡中,唯獨新興食家剛剛亮燈啟爐,開始煲粥搓麵粉做點心;蒸籠白煙漸漸升騰,溫潤香氣飄呀飄,縈繞城西近三十個寒暑,撫慰着夜幕下轆轆的饑腸。 「我們來到西環的時候,它是一個菜欄市場...
普洱熟茶味道 在 Foodcafealcholic_hk Facebook 的精選貼文
🍵細品頂級岩茶奢華下午茶🪕
-
最近係銅鑼灣開左間係出面比較少見,以茶文化為主題嘅Fine Dining餐廳。店內裝潢格調高雅,牆身嘅花紋以至沖茶嘅杯具擺設都有種時尚並帶中式嘅韻味🎑 餐廳主打中國茶配搭唔同用上高級食材嘅菜式,所以服務上,甚至食材嘅講解都特別到位,令大家更能感受到Tea Pairing 嘅獨特之處✨
-
Afternoon Tea ($588/1位)
「茶盤」
用上以天然國石製成嘅茶盤放上茶杯,面層嘅中國水墨風嘅圖紋,令人有一邊嘆茶一邊欣賞藝術品嘅感覺~
•芝士南乳北寄貝+凍梅子香普洱
茶香中滲出淡淡嘅梅子香氣,但唔會有原有嘅酸味。配搭起小食可以減低芝士同南乳嘅濃味
•熱情果荔枝炸蝦球+冰滴桂花香肉桂
桂花香肉桂茶與炸蝦球嘅果香相互相承。下面嘅熱情果醬同荔枝肉增加左份清新感🌿
•玫瑰露漬聖女茄釀藍莓+冰滴薔薇香紅茶泡茶師用上3小時將玫瑰香滲進聖女茄中,最後釀入藍莓,玫瑰嘅花香同藍莓嘅果香味好夾,食完醒胃😇
「魚子醬品鑒」(+$1680)
今次配冰滴百花香肉桂(75ml)唔少人鐘意用香檳配caviar,但原來配上頂級岩茶,都會有襯托並且提鮮嘅效果♥️ 彎曲嘅杯身有助鎖住花香味,清清地帶少許煙燻味,香味上特別有層次。
Kaviari Kristal(10g)
Sturia Oscietra Jasmin(10g)
W3 No. 5 Royal Oscietra(10g)
「點綴」
四十年陳皮梅子漬鮑魚,用上陳皮同桂皮加強鮑魚嘅鮮味。鮑魚肉質爽彈,陳皮的香味唔會overpowering ,加上甜甜嘅果香,幾清新
「昇華」
•桂花蜜伴雜莓、牛油果、松子、藜麥、意大利蕃茄沙律。入面加咗松子仁同桂花啫喱,擺盤藝術品一般🌼
•黑松露巴馬火腿厚玉子夾麵包,松露香撲鼻而來,厚玉子一邊偏甜一邊偏鹹,配搭parma ham,增加層次感,鹹香突出
「綻放」
金萡焗薑糖火山蕃薯。餐廳透過呢道甜品做出蕃薯糖水嘅感覺。蕃薯面層帶焦香以及焦脆感,入口香甜綿滑,配搭帶薑味哪忌廉,係熟悉嘅味道🍠
-
Glassbelly Tea Lab
銅鑼灣恩平道42號亨利中心20樓
普洱熟茶味道 在 Foodcafealcholic_hk Facebook 的最佳解答
🍵細品頂級岩茶奢華下午茶🪕
-
最近係銅鑼灣開左間係出面比較少見,以茶文化為主題嘅Fine Dining餐廳。店內裝潢格調高雅,牆身嘅花紋以至沖茶嘅杯具擺設都有種時尚並帶中式嘅韻味🎑 餐廳主打中國茶配搭唔同用上高級食材嘅菜式,所以服務上,甚至食材嘅講解都特別到位,令大家更能感受到Tea Pairing 嘅獨特之處✨
-
Afternoon Tea ($588/1位)
「茶盤」
用上以天然國石製成嘅茶盤放上茶杯,面層嘅中國水墨風嘅圖紋,令人有一邊嘆茶一邊欣賞藝術品嘅感覺~
•芝士南乳北寄貝+凍梅子香普洱
茶香中滲出淡淡嘅梅子香氣,但唔會有原有嘅酸味。配搭起小食可以減低芝士同南乳嘅濃味
•熱情果荔枝炸蝦球+冰滴桂花香肉桂
桂花香肉桂茶與炸蝦球嘅果香相互相承。下面嘅熱情果醬同荔枝肉增加左份清新感🌿
•玫瑰露漬聖女茄釀藍莓+冰滴薔薇香紅茶泡茶師用上3小時將玫瑰香滲進聖女茄中,最後釀入藍莓,玫瑰嘅花香同藍莓嘅果香味好夾,食完醒胃😇
「魚子醬品鑒」(+$1680)
今次配冰滴百花香肉桂(75ml)唔少人鐘意用香檳配caviar,但原來配上頂級岩茶,都會有襯托並且提鮮嘅效果♥️ 彎曲嘅杯身有助鎖住花香味,清清地帶少許煙燻味,香味上特別有層次。
Kaviari Kristal(10g)
Sturia Oscietra Jasmin(10g)
W3 No. 5 Royal Oscietra(10g)
「點綴」
四十年陳皮梅子漬鮑魚,用上陳皮同桂皮加強鮑魚嘅鮮味。鮑魚肉質爽彈,陳皮的香味唔會overpowering ,加上甜甜嘅果香,幾清新
「昇華」
•桂花蜜伴雜莓、牛油果、松子、藜麥、意大利蕃茄沙律。入面加咗松子仁同桂花啫喱,擺盤藝術品一般🌼
•黑松露巴馬火腿厚玉子夾麵包,松露香撲鼻而來,厚玉子一邊偏甜一邊偏鹹,配搭parma ham,增加層次感,鹹香突出
「綻放」
金萡焗薑糖火山蕃薯。餐廳透過呢道甜品做出蕃薯糖水嘅感覺。蕃薯面層帶焦香以及焦脆感,入口香甜綿滑,配搭帶薑味哪忌廉,係熟悉嘅味道🍠
-
Glassbelly Tea Lab
銅鑼灣恩平道42號亨利中心20樓
普洱熟茶味道 在 飲食男女 Youtube 的最讚貼文
人在高興時,特別好胃口;人在悲傷時,還是會肚子餓。何況開工前、收工後!
凌晨一點半的堅尼地城,港鐵收工,車輛停泊,百店沉睡中,唯獨新興食家剛剛亮燈啟爐,開始煲粥搓麵粉做點心;蒸籠白煙漸漸升騰,溫潤香氣飄呀飄,縈繞城西近三十個寒暑,撫慰着夜幕下轆轆的饑腸。
「我們來到西環的時候,它是一個菜欄市場呀、屠房呀,做半夜三更為香港服務的基層市民(生意)。」新興第二代老闆徐國興回憶。店是街坊格局,廳面五六張枱,走廊擠多幾張;沒電視,沒電腦收銀;牆上貼着上世紀市政事務署「隨地吐痰得人憎」告示牌、手書中英文提示:「夜深時分,請將聲量收細」恍若穿越到了七八十年代。
店雖說三點營業,但兩點零五分已來了第一個客人——的士司機鄭先生。「我兜到呢度就入嚟坐一坐,當作休息。」樓面阿姐三點才上班,「我慣咗自己招呼自己。好彩放緊暑假,否則坐滿晒學生,企都無碇企。」他逕自取碗筷開茶。
不一會,蒸點心的師傅林哥搬出兩楝點心到點心角,跟他打招呼:「食住先。」
鄭先生取了一籠粉卷,回敬:「新鮮熱辣!」
沒一刻鐘,又走進兩個外籍男,未坐下就去揭蒸籠,顯然是識途老馬。說時遲,做蔬菜批發的梁先生已經倒開黑如墨汁的普洱,自得其樂:「我自己沖(茶),喜歡幾多茶葉就落幾多。」最重要是沒第二個地方如此早開,「我飲完茶就要開工。」跟他搭枱的四眼阿叔,低頭不動,掛着「請勿打擾」的漠然。
這時,六個後生仔嘻嘻哈哈坐滿隔籬大枱,都穿著港大宿舍兆基堂的T恤。原來有人要離港,一班巴打來搞餞行。主角Evric說,大一時師兄帶他來,他又帶師弟來,自己快升大四了。
怪不得新興和附近港大的師生關係密切,有時以點心贊助學生活動;牆上就有幾張港大屬會的感謝狀,當中還有前校長徐立之的簽名呢!
年輕人鬧哄哄,在廚房的阿興伸頭瞄一瞄,「呀!司機、學生,都是熟客,他們自己搞掂。」轉身又忙他的。今天負責炸爐的師傅放假,主力調校食物味道的他,要分身去炸春卷、炸鮮奶。
兄弟班,個個賣力
廳面盡頭,是無遮無掩的開放式廚房,供應近五六十款點心。五六個師傅全日一邊做一邊蒸,做好甚麼就賣甚麼。點心出籠,林哥就速遞到點心角,客人自選自取;三點後也有阿姐用托盤巡場;五六點開始人多插針難入,大聲公輝師傅不時引吭叫賣:「叉燒包、燒腩卷啦喂朋友,古法炮製喇!」「大大件抵食呀!」
懷舊點心如南乳燒腩卷、大過拳頭的雞球大包、糯米包、鵪鶉蛋燒賣,坊間已經少見。
「我們一向以來都是自己做點心,做舊時啲古老嘢。」人稱「海叔」的徐海說。他是阿興的父親、新興的創辦人,在茶樓、酒店做過點心師傅,1972年於九龍橫頭磡七層大廈徙置區開了新興茶樓,經營15年,因為政府收樓被迫結業。
做飲食,哪裏有人需要吃東西,哪裏就有生機。海叔看準西環的凌晨市場,廿八九年前帶領兒子和幾個舊夥計來到加多近街,重新掛起新興的招牌,開始凌晨三點至下午四點的營業循環。因為加租、收樓搬過幾次,五六年前才落腳現址士美菲路。
「我由上環水坑口入行,做了60年,到厚和街(前一個鋪址)無再持牌了。」阿興接手後,海叔仍然朝朝3點必露,坐鎮收銀,做到上午11點返家瞌一瞌,下午3點又回來,都是為阿仔着想:「現在請人艱難,我就幫他打理一下。」
阿興說,現在一盤生意由他和幾個股東拍檔,「他們都是這裏的師傅、舊夥計。」
他指各人一直出心出力,也因為是股東拍檔,大家沒計較,當年才能捱過沙士難關。
63歲的華哥人很害羞,是阿興的拍檔之一,入行超過40年。「我十幾歲已經跟住海叔賣點心,我幫他打工時咁做,佢畀啲股份我,我又係咁做。」他本身住天水圍,海叔揸弗年代已在附近租宿舍給師傅,他乾脆以店為家。「喺呢度好快趣就過一日,雖然辛苦,但係開心嘅!一班拍檔合作咗幾十年,有拗撬都唔會放喺心。」他弟弟阿耀也加入了新興,負責做包、搓皮。全日所有師傅都不停手,肚餓時就走開一陣去醫肚,很快又回到崗位上。兄弟班,個個賣力。
現在海叔不再在廚房勞神,「爸爸雖然88歲,但他真是一個很令人佩服的老人家,對工作好有熱誠,堅持繼續每日上班。」阿興如粉絲仰望偶像。他是家中老大,三個弟弟一個做冷氣,一個做煤氣,最小的到加拿大升學、謀生。「我讀書不是太好,整嘢食覺得好開心,所以有興趣做。」52歲的他,看上去只像40,但入行已經30年,跟着父親研究點心。
靚料正貨 還得用心
從前爸爸日做16小時,阿興接手後一樣日做16小時。每晚凌晨一點多,率先回鋪開爐頭搞醃料,「好多食物要醃,又要煲粥,要早點回來,否則做唔切。我們的品牌是自家製,所以很多事都是親手去做的。」
不少行家慳水慳力,老早已從點心工場取貨;海叔搖頭:「在上面(大陸)的貨拿到來無咩汁,乾爭爭!」
「自己做嘅就靚啲,用料靚啲。在上面取貨不知道,人家做好給你,你看不到人家怎樣做,信心就是這些。」海叔舉例,白米他們入貨比別人貴30元一包,「一日用兩三包米就相差近100蚊,一個月相差幾千蚊。最好食先得,材料嘛!」
父親的信念,阿興切實執行。各式燒賣豬肉餡、蒸排骨,都不用雪藏貨,「食落唔同嘅!」他笑說。魚肉釀豆腐,魚肉爽彈帶陳皮香,烤得金黃的豆腐是買布包豆腐回來炸;豉汁鳳爪的雞腳自家炸後再煮,皮夠爽。如此尋常配料許多食肆直接入現貨,他們貫徹「自家製」,不嫌工夫多,花時間。
棉花雞的魚肚,阿興表示用最貴的一種;咖喱金錢肚,他特別選用夠口感的厚身牛肚,整塊燉腍後裁成條,用秘製醬料醃透;吃起來惹味卻不油滯厚味。
點心都是街坊價,小點17元,頂點才25元。因為沒有炒爐,全店食物只能蒸或炸,50多元的午市蒸魚套餐算最貴了。不過,用料絕不馬虎:除了黃花、紅衫魚、撻沙、烏頭必然冰鮮,鯇魚是鮮蹦活跳的整條買回來;配陳皮清蒸或薑葱的斑頭腩,是取貨20多斤游水大龍躉,抵鋪後才劏魚斬件,務求貨靚新鮮。
「西環初時沒有甚麼店鋪酒樓,現在競爭愈來愈大,我們唯有盡量做好,咁先對得住街坊。」阿興說話的口吻,跟父親如出一轍。
今天,莫失莫忘
要是算上橫頭磡的前塵,新興已逾40年歷史,沒有爭利的驚濤,沒有賺淚的起伏,每一日也如今天:師傅密密手,每樣點心求快也求好:糯米包軟硬適中,加了蝦米吊味、花生粒添口感;腸粉用米漿新鮮即拉,夠薄夠滑;招牌流沙包皮薄軟熟,一咬爆汁,流着濃濃的鹹蛋及牛奶香……
「做就個個(間間)都是那樣做,無話叻得過人,你自己調校的味道好些,你有些心機做就好些。」海叔不直接誇獎,但大夥兒的用心,全看在眼裏。
阿興人很隨和,只是做,沒埋怨。「跟街坊有份感情,每天都碰口碰面,個個從小吃到大,都很熱情、很欣賞你的點心,覺得有份滿足感,也是動力所在。」尤其看着大學生入學、畢業,出來工作後也回來探班,他特別珍視這「金錢以外的東西」。
雖沒米芝蓮加冕,新興捧場客除了街坊大叔,更有不少後生仔女;牆上有E神、霆鋒的留影;CNNgo網站全港最佳心水點心店它榜上有名,中外遊客慕名而至,時常全場爆滿……阿興和拍檔大有條件開晏,不必日夜顛倒。
「有些人都會問我:三點那麼早,開遲一點吧!其實都不想那麼早,但因為儲了一批熟客以及有口碑,他們每一天返工放工常常來光顧你,建立了一些感情,也不想失去這一班客人。」不善辭令的阿興解釋。
想了想,又補充:「太夜,真係好難搵嘢食。」他笑起來,帶點傻氣。
採訪:韓潔瑤 拍攝:關永浩
新興食家
地址:西環堅尼地城士美非路8號地下C號鋪
電話:2816 0616
詳情: http://bit.ly/2MUEwSs
===================================
立即Subscribe我哋YouTube頻道:http://bit.ly/2Mc1aZA (飲食男女)
新店食評,名家食譜,一App睇晒!
立即免費下載飲食男女App: http://onelink.to/etwapp
《飲食男女》Facebook:http://www.facebook.com/eatandtravel
飲食男女網站:http://etw.hk
Follow我哋Instagram,睇更多靚片靚相:http://bit.ly/2J4wWlC (@eat_travel_weekly)

普洱熟茶味道 在 飲食男女 Youtube 的最佳解答
綿綿雨粉如風飄絮,灑落於石板地上。
隨着羊腸石徑而行,兩旁植物悠悠揚揚,被修剪過的痕迹,顯得有點造作。終於走出迂迴,晃入眼眸的,是「香港公園」四個大字。水珠從牌坊滑落至花叢,細葉輕抖,對啊,下着雨呢。
回過神來,驀地前瞻一下,眼前是座白色建築物,正可擋雨。
甫踏進平房內,方發覺此乃一間茶藝館,左手邊是一條迴旋樓梯,正要舉步之際,竟傳來陣陣茶香撲鼻,剎那瞄了瞄上方的木牌,手已不禁將前方木門推開,默想着剛才的三個直度大字——「樂茶軒」。
果然,木門後,別有離塵天地。
瞳孔裏反照出一片古色,木地板鋪上一層輕蠟,門口的左方擱了數個木架,分別放了不同的茶壺、茶杯,靠牆有一貌似百子櫃般的木具,相信是安置茶葉的地方,數位身穿寶藍色長袍的茶藝師,正專注地泡水試茶。右方則是另一木櫃,一個個小圓罐整齊地排列在內,拿起一瞧,罐子上寫了茶葉的名目,裏面則放了一小撮茶葉,好讓品茗者挑選茶種。來到店子的前方,散發着濃厚中國味的正方木桌及木椅正有員工在拭淨,數個紋路相當細緻的木屏風,稍稍分間了兩至三個空間,免卻侷促,並列的數個雙門大窗透着日光,而窗框及窗花都一致地用上了木材,貫徹始終。
凡塵本歸自然
確定這是一家茶館後,一名身穿沈紅寛衣的老人步及。怎麼說,他綁起銀髮,一額清爽;圓弧的黑框眼鏡,擋不住深邃的雙眼皮,一雙明眸似乎沒有被歲月壓昏;微笑底下,連着一束白鬍子,左手把其執起一掃,對了,就像遠古的智者。伸出右手一握,他報上「葉榮枝」一名來,於茶藝界相當有名氣的他,被尊稱為老師,亦是茶館的主人。
茶館歷年廿七,說長不長。老師接過茶藝師的茶,小嘗一口,緩緩道出每晨試茶乃茶館的傳統,重點是水。香港不吃香,水質一般,即使採用了優質的濾水器,每天仍要先確保水味如貫,方放心泡茶。地方各有優劣,本是自然,盡本份泡出一壺好茶,就是尊重天然、順應自然。說起這一點,就關乎茶館成立的原因,其實有些少因緣。
早於八十年代,老師跟維他奶的創辦人羅桂祥合作,賣紫砂茶壺維生。當時是一九八六年,對茶道還是一知半解的他,遇上了他的啟蒙者,亦即是他的員工。這名員工來自安溪,家族以種茶維生。一次機緣,他帶老師到故鄉去,踏上茶山一刻,完全震撼了。高山雲霧,地方唯美不在話下,最大的感動,來自茶農認真的精神。當時做茶葉很樸素,由種植、採收、挑葉、搖茶、發酵、殺青,到包裝都一手一腳、一板一眼,沒有機器輔助,一切講求天時、地利、人和。由一個普通的飲品,變成有生命的東西,不單好喝,不是完美,但有一種個性,猶與大自然結合。說起,他仍覺激動:「好感動,嗰刻我發現,呢樣先係人所追求嘅嘢。」那個年代,茶種不明確,某地的普洱、哪方的水仙,反正各類茶葉全都由政府先收購,再混合出售。於是,老師帶了好些茶葉回港試賣,發明了「單採」這個名詞,明確地劃分了地區及茶類。流傳間,大家覺得這概念很好,引發他開創了樂茶軒。
老師呷下第二杯茶之時,已見有客人步進茶館,時間尚早,多為品茗而來。放下玻璃茶杯,他徐徐站起,迎賓去。
專心不染塵濁
客人是三名女士,打扮樸實,徑自走到放置茶葉的木櫃前喃喃互語。老師見狀,上前打着招呼,又拿起茶葉小罐讓各人嗅嗅。這是茶館的執着,了解客人口味,為其挑選合適的茶種,賣茶之餘,解釋何謂好茶,如何品茶、泡茶。「由八十年代起,我見盡好多茶館,而家執得七七八八,佢哋最大問題係將重心放喺食物,令茶館風味減少。」他強調,茶永遠是主角。
言談間,發覺三人有意學茶,老師於是把各種茶葉、茶具拿出,準備泡茶。用小勺子舀起茶葉一瞬,他神情忽而嚴肅起來。這是他的信念——專注。細心專注地喝,就發現味道確是不同。他把熱水壺插電,將茶的種類娓娓道來。
從前,茶葉分類很簡單,分為不發酵、半發酵、全發酵及後發酵四種。現時則較講究,劃分了六大茶類。綠茶、青茶、白茶、黃茶、黑茶及紅茶。
此刻在老師面前的,正是不發酵的綠茶,碧螺春。只見,老師於熱水壺旁邊放了一瓶溫水。不需預熱杯子,因為愈少發酵的茶葉,沖水溫度愈低。綠茶雅淡,宜用薄身茶具,他慢條斯理地把泡好的茶倒入玻璃杯中,茶的表面浮起了一層茶毫,即茶茸毛,茶毫愈多,代表茶葉愈細嫩。淺嘗一口,清香的餘韻仍於舌尖徘徊之際,老師已換上一套小巧的薄紫砂泡烏龍茶。稍稍預熱茶具,倒掉熱水後,就把屬於半發酵的青茶塞到茶壺中注水,把第一壺茶倒掉,他解釋:「唔係每隻茶都要倒走第一泡,烏龍茶第一轉茶葉未張開,唔香,所以唔要。」把茶飲盡,老師走到擺放茶葉的木櫃前,逐一解說。
手上的水仙是白茶,屬低發酵茶,宜低溫沖泡;旁邊擺放着罕有的黃茶,則屬後發酵,他一解狐疑:「等於你媽媽留菜,菜心芥蘭,我用碟蓋住,返嚟再蒸熱,菜變成黃色,咁咪係黃茶囉!」同屬後發酵的黑茶亦然,變成黃色的菜再慢慢曬乾閒置,變成菜乾,就是黑茶。往下方一看,是為人所知的普洱,即紅茶,紅茶以全發酵製作,要用高溫沖泡。見有人口水直流,老師知情地舀起一撮,返回泡茶的位置,用大熱的滾水灌滿厚紫砂壺,放入茶葉,把水柱拉高注入壺中。細心一看,茶葉比剛才的兩種茶粗大得多,故此水溫需較高,原理如煮牛肉一樣,牛肉切得薄,火鍋時熗熗就吃;如果牛肉切得厚,就需多浸兩下。這正是人云亦云的表現,原來水滾,不一定茶靚。
想當初,教他喝茶的師傅,主要是茶農,與之生活,取溪水沖茶,訓練專注,細心體會時,慢慢找到茶的樂趣、茶的精髓,繼而,才變成了他生命的一部分。
茶,其實是一種經驗,需要累積。這是他送別三名女士時,留下的一句話。
悲心牽動萬麈
轉身步回茶館一刻,門外剛好有人送來點心,老師見無人閒暇,於是出外交接。雨露依然連綿,他倒是一臉無所謂,與門外送貨工人核對着單據。驀地,一名挽着兩袋蔬菜的光頭男人站在身後察聽內容,見一切順利,就急步往炊煙裊裊的廚房走。老師忙畢,見店內已半滿,不慌不忙地踏入廚房。「劉經理,客人開始到啦。」他稍稍吊高嗓子,喚着正忙得不可開交的光頭漢。劉經理原來主力負責廚房及菜單。茶館雖然只賣素食,但七成的點心都是當天即包即蒸,其餘三成向某寺院叫貨。劉經理每早都需要外出挑選新鮮貨,原則是不時不吃。既然茶是主角,食物理所當然,就是配角,因此茶館每天只售約二十款點心,但選擇少,客人容易生厭,故每天都要轉換款式。至於,最令二人頭痛的,就是如何讓菜式配合醇茶,因為茶本身是一個減的元素,用來清潔口腔,素菜清淡,易致「口寡」,所以他們要不斷嘗試,例如油膩的,配普洱茶來清膩感;淡味的,就配清茶。
離開廚房,發現店裏已經近乎滿座,看來最旺場的午市已至,緊隨身後的老師開腔:「附近做嘢嘅人想食素,但附近冇素餐館,所以就會嚟晒呢度。」素蝦餃、素燒賣、豆腐餅、燉湯,一籠籠點心不息地送到席間。看着穿著整齊的上班族忙於咀嚼,使得他憶起九十年代的上環。
一九九一年至二零零二年間,茶館於上環樓梯街開業,只賣茶葉,旁邊很多老茶鋪。被嘲是黃毛小子的他,卻憑着一份慈悲,而站穩陣腳。他相信幫人要盡全力,故此,有任何人到茶舍請教茶道,即使沒有光顧,都會傾囊相授。也不求暴利。估計,全中國屬他的茶最便宜,三十八元一斤起,到現時都沒有漲價。他常跟客人直言,他們的茶並不特別名貴,並非得獎,只是好喝。清心明明,令他結識了一群「茶道中人」,因而闖出名堂。但老師強調,不要讓一片悲心受蒙騙,例如茶價未必直接反映品質,「我好討厭大陸啲小罐茶,話咩總裁飲嘅茶,世界上有幾多總裁?其實就是要令你虛榮。」有些茶賣幾萬元一斤,根本騙人。故此,他要尋根,親自到中國內地不同的茶山試茶,好茶方買,成為了全香港第一個跑茶山的人,幾乎全中國的茶山都跑過。熱心的他,更冒着生命危險去試茶。
有一次,老師到龍井向茶農買茶,碰到一個炒茶的人,二人聊開了,他就嗟嘆黃茶難求,因為做茶過程繁複,沒有幾個人做了,不料對方竟然指他的爺爺會做,老師二話不說,立即動身隨他到安徽故鄉找黃茶老人。然而,不知道是因為過於興奮而忘記,還是刻意遺忘,當年是二零零三年,正值沙士疫間,聞說此病就是從該處傳來,故被列作禁區。幸而,他最後都無病歸來,更帶來了珍貴的黃茶,對方被其誠意打動,更每年為他做茶。
從思憶中掙脫,老師揑一把汗。最令他覺得驚險的,是在眾多老行尊面前,能夠生存過來。最後,茶鋪愈做愈好,於是二零零三年投標現址,開始做茶館,如他的口頭禪「From farm to table(從茶山到桌面)」。於他而言,茶道雖盛載了很多文化及歷史,但經常把文化掛於嘴邊,終成包袱。所以他的信念是讓人快快樂樂地喝茶,故名「樂茶軒」。
回頭,他已坐於客席,與數名外國人茗茶閒聊。如斯氛圍,吸引不少遊客遠道而來,牽塵萬里。
喜捨一切如塵
送走了最後一位客人,仰首一望,已經四時許。穿戴整齊的店員,開始重新於餐桌上鋪上竹蓆,一雙筷子、一套碗碟,都有條不紊。手輕腳動,不發出一點繁音。倏地,幾位手執樂器的男女推開大門,朝老師這邊打招呼。茶館平日不做晚市,每逢周末晚則有粵曲或南音表演,很多客人特地來,邊欣賞邊享用晚膳,相當熱鬧。南音徐徐揚起,老師輕敲拍子,訴說着,表演樂隊駐場多年,早已成為老友。堅持做音樂表演,並沒有為他帶來更高的利潤,由始至終,他都只視茶舍為一個以茶會友的地方:「你想發達千祈唔好做茶,呢行能夠過到生活,維持落去已經好好。」喜捨,是他的座右銘。
喜捨,即有些東西要懂得放棄,懂得與人分享。正如要得好情誼,凡事就不能賺到盡。說實話,對年輕人而言,茶館有點老套,但老師一點沒有想過以年輕化來擴大客源:「好難將就年輕人,好似佢哋鍾意飲珍珠奶茶,但呢個係我底線,叫我畀啲化學劑你飲,我做唔到。但年輕人會長大,總有一日發覺乜嘢對自己好,佢哋需要幫助,而唔係將就。」堅持原則,就要捨棄獲利。
對於茶的執着,又豈止一二。時至今日,老師仍然會去茶山試茶,尤其是多產的地方,好茶需要發掘。當然,很多茶都不需他親自去買,畢竟,認識了十多年的相熟茶農芸芸,每年都自動替其留一批好茶,他咧嘴笑道:「而家係賣幾分老臉皮!」縱然臉皮多厚,事實上如今很多茶都買不到了,就如他一直光顧的一個茶農家庭。老師憶述,這家人做的鐵觀音非常香醇,還記得第一次到他們家中看他們做茶,一絲不苟的全手工製作,更要用腳搓茶葉,深深被他們的堅持震懾。可惜,九十年代時,茶農的兒子自殺死了,夫婦二人傷心過度,又缺少了兒子的幫忙,也就不再做茶,那種茶至今也再嘗不了,此乃茶館的一大缺失。
只是,不捨不捨,還需捨。
被傷痛籠罩着的老師,略帶蒼然。睿智的光芒稍熄,暴露了六十有七的點點老態。茶館雖好,人卻會衰。說到傳承問題,他確實沒有頭緒。第一,有興趣的人不多;第二,懂茶的人不多,但最令他憂心的,是感情關係轉移問題:「茶農老,我又老,佢哋嘅接班人同我嘅接班人可唔可以共處,都係未知之數,老啦,唔可以帶走任何嘢,咁交畀邊個呢?」他自覺唯一能做的,是讓人感到茶館有生命力,畢竟誰願意接手一間小店?碰巧,最近大館邀請他去開店,自嘲一把年紀;一把鬍子;一把鼻涕;一把眼淚;一把衝勁;一把茶壺,最後把心一橫就去做。他,就賭一鋪。
揑着鬍子,智者深知世外桃源,虛無縹緲。何不暢飲一杯,暫洗風塵,於此天地胡哼亂唱,一番逍遙。
明天的事,明天了。
金鐘樂茶軒
地址:金鐘香港公園羅桂祥茶藝館地下
電話:2801 7177
營業時間:10am-8pm(星期日至五);10am-9pm(星期六);每月逢第二個星期二休館
詳情: http://bit.ly/2NuvBHi
中環樂茶軒
地址:中環荷李活道10號大館1座G06-07鋪
電話:2276 5777
營業時間:11am-11pm(全年無休)
詳情: http://bit.ly/2Nq1gte
========================================
新店食評,名家食譜,一App睇晒!
立即免費下載飲食男女App: http://onelink.to/etwapp
即like《飲食男女》Facebook:http://www.facebook.com/eatandtravel
飲食男女網站:http://etw.hk
即刻Follow我哋Instagram,睇更多靚片靚相!
http://goo.gl/KwjNOE (@eat_travel_weekly)

普洱熟茶味道 在 食在好玩 Eatlicious X 飞常好玩PlaynFly Youtube 的最讚貼文
【槟城首家广粤点心 | 现点现做好新鲜!!】
晚市售卖麻辣火锅的重庆老火锅,静悄悄地开始在早市售卖 #广粤点心了!! 他们还专程邀请中国五星级大酒店的点心师傅坐镇,大部分点心还是 #现点现蒸、粥品现点现煮,而且下星期的Weekday开始,所有点心还有20%折扣啊,简直是“卖大包”啊!!
@重庆老火锅 的麻辣火锅受到不少中国客、喜欢正宗麻辣火锅朋友的喜爱,最近他们早市已经开始了他们的 #广粤点心,点心的风味和本地我们习惯吃的略有不同,毕竟他们注重广粤式的正宗点心,所以材料都是从中国进口的,而做法都是根据正宗广粤点心的做法!! 目前他们推出超过40种的点心和粥面,听服务生说陆续还会推出更多新点心,师傅依然在钻研新菜式当中!!
#服务:这里延续重庆老火锅的好服务,而且每一桌都有按钮可以直接Call服务生来点餐或者加热水,比起一般点心店至少这里坐着不需动就有人服务了;再加上这里又是全冷气,吃点心不怕吃得满身汗...
#葡式蛋挞 - RM3.80(推荐!!):葡式蛋挞竟然是新鲜热辣上座,而且内馅还呈半熟状态,嗅到蛋香味可是吃到的却浓郁的奶味,绝对和我们在澳门吃到的葡挞有得Fight!!
#腐竹炸虾卷 - RM4.50(推荐!!):炸虾卷绝对是吃点心必点的!! 从外形来看这里的炸虾卷和我们一般吃到的真的很不同,可是这里的炸虾卷现点现炸,腐竹又切丝包裹鲜虾,内层仿佛还包裹汤汁,可以吃到丰富口感和味道!!
#招牌烧卖皇 - RM5(推荐!!):烧卖比我们普通吃到的还要大颗!! 而且口感方面绝对独特,因为重庆的烧卖皇使用一块块瘦肉再搭配鲜虾在内,所以可以吃到比较有嚼劲的口感,还带有虾的鲜味。
#爽滑猪肉肠 - RM5(推荐!!):使用的是广式布拉肠,也就是使用布拉出来一条条的猪肠粉,内馅加入猪肉还有菜,吃起来不会太腻。另外还有牛肉、鲜虾和排骨肠粉,很少见有那么多版本的肠粉耶~
#皮蛋瘦肉粥 - RM6.80:这里的粥品无可否认都是广式的,所以粥底非常绵密。
【我们还吃了什么?】
广式牛腩面:RM12.80
鲜虾云吞面:RM11.80
招牌虾饺皇:RM7
水晶韭菜饺(有虾肉):RM5
香煎韭菜饺(有虾肉):RM6.80
猪仔莲蓉包:RM2.50/个
养生核桃包:RM3.50/个
胡椒浸猪肚:RM12.80
普洱茶:RM1.50/位
总体来说,其实价格方面比一般点心店高出些许,可是这里可是冷气餐厅,而且还有人服务,就算加热水也有人代劳,再加上点心都是使用中国进口原材料,实在可以吃出正宗广粤点心的味道,性比价方面非常的高...
如果餐厅范围Parking不足,可以Park在对面的Shell油站哦...
20%折扣只限点心,不包含茶水(周末和公共假期除外)
地址:41,Kelawei Road,10250 Georgetown, Penang.
电话:04-2295 155
营业时间:630AM - 2PM
面子书:https://www.facebook.com/chongqinglaohuoguomalaysia/
网站:http://www.chongqinglaohuoguo.com.my/
Waze:https://waze.to/lr/hw0zqfsxez 或者搜寻 重庆老火锅 Kelawei
-------------------------------------------------------
Subscribe食在好玩►►http://bit.ly/2rZ5Q6D
食在好玩Youtube ►►http://bit.ly/2txjFLw
食在好玩instagram ►►http://bit.ly/2rV5va9
食在好玩Blog ►►http://bit.ly/1qokzzA
--------------------------------------------------------
《美食Vlog》频道►►http://bit.ly/2txl3hj
《旅游Vlog》频道►►http://bit.ly/2txa47A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