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來回答最多人問的如何面對虧損走出交易低潮保持開心?可能跟七月下旬大盤修正行情有關,讓我來好好回答.月底神單看多了,來看看另類分享文:
首先,如何面對虧損?我記得之前有分享過,也是超級績效裡面提到的:損失是獲利公式裡面的一個函數,是必然的存在.無法移除損失這個函數,只能控制他的大小優化獲利,答案是坦然面對.
虧損說沒感覺是騙人的,我砍損失也是有感,尤其是金額大到一個程度,但我就是把它當學費.下一堂課貴跟不貴取決於自己,但重複一次,這是資產成長必經之路,常常扛下的浮虧也是訓練交易心理素質的重要因素之一,前提是看懂大盤 守紀律.
再來是如何走出低潮保持開心,這是我一路走來不斷強調的主旨,我花長一點篇幅分享,[好好體會相信不只對你的交易 對人生也有幫助].
我主打從不報明牌,只教觀念,了解停損,帶你開心交易,這每天講吧?!老同學都知道也都可以體會,這可以在小朋友聊天室不管盤好盤壞大家都開心聊天略知一二,至於到底甚麼是開心或滿足?新同學或是還需要方向的我想用最簡單人的[身心靈]三構面來分享,你可以怎麼做?而我是怎麼做:
一. 身,也就是物質
這是最簡單開心的階段.資產少的人,沒有其他慾望,只求一頓溫飽或是照顧好家人,有錢付房租,水電網路,小孩學費,保險費房貸等等.所以對於物質生活相對不優渥的人,只要賺錢,就是開心,賠錢就是不開心.因為直接攸關他們能不能吃得飽穿得暖住的好,所以還在這階段的人:[先想辦法顧好自己穩定薪水的工作,行有餘力再拿沒壓力的錢進市場操作,因為市場的一個動盪,都可能使你難過,或是賠掉你辛苦從本薪上面賺的錢.進市場傷荷包,不開心,本末倒置.] 況且市場永遠都在,但你從市場畢業或是心態崩壞,很難再回來.
所以這階段怎麼開心,你有賺錢就帶你在乎的人去吃頓好的,買給自己禮物,看著你喜歡的東西,帶著它穿著它雍有它,你都會開心(不一定很久),是簡單的幸福.
以前看過我分享就知道剛退伍一個月薪水兩萬六吃麵捨不得點燙青菜只切海帶的時期,週五偶有一份嘴邊肉,我就會超級滿足!現在我可以五件tshirt短褲輪流穿就好,costco內褲襪子買30件一樣的,手錶要戴不戴,但我喜歡車,小男生時就愛,看到顏色鮮艷的車分不出來牌子一律叫它法拉利,現在慢慢有能力了 就是慢慢換上去,其實我週間不需要開車,但我看著她,我就是很開心,每個人每個階段喜歡的東西不同,可以試著去擁有,當個目標,達到就會很滿足.不然等到老了,或許這條項鍊你已經可以不用想就買,但那個開心程度是完全不一樣的.一定很多人跟我一樣,大學吃momo paradise就期待超久,現在要帶你去吃還在那邊歐唷現在無法吃吃到飽,或是以前看很久很想要的包包,現在要送你你還會考慮說這是大學生在背得這樣.(我去滑水是很常用紅白塑膠袋啦,防水再利用)
不要當守財奴,還是要存錢,不是叫你全花掉.我記得之前一個很強作劑量的學長跟我講過,有些錢你現在不花,以後你也不用花了.況且,錢只是一種人發明的介質.好,講到這邊,可以進到下一個層面.
二. 心,也就是大家常常講的空不空虛,空虛就不開心
你身邊有沒有很多你覺得她很有錢的人,明明一個月賺十幾二十萬,每天在那邊叫叫叫,你都很想扁她!我自己的會計師律師醫生朋友就有人很不開心,常常在講好想要離職一年,去打工換宿,住在山裡或是是海邊,體會人生.但是又不行 因為好不容易爬到那邊,一旦放棄怕回去之前物質不開心的階段,所以卡在那邊,怎麼解?
[心理狀態要滿足,要有活著開心的感覺就要學,要吸收] 從這邊開始已經跟錢無關了.在物質層面滿足之後,我鼓勵大家走出舒適圈,多[學]你不知道的東西,
你們有沒有很常學習了新的知識或習得新的技能後有種大腦吃飽的感覺,走路都覺得有信心?去成品坐一個下午看本你有興趣領域外的書,或是搞懂如何煎出好吃的牛排,正面幾秒多大火反面幾秒,或是第一次學會騎機車開車的悸動,或是搞懂衣服穿搭(不是講購物喔),或是一件不懂的事情,狀態,產業,把它搞懂,心情就會很好很久?這持續性比物質層面都還高!此外,還在工作的人,也可以這樣做:不管是不是自己職責內的事情,你都去學,去發現.比方去發現團隊效率不好的地方加以改善,或是後臺去學習前台在做甚麼,前台去學習後台的流程等等,我相信不只心理滿足,好結果也會一起來,升遷就是你因為你懂更多,更開朗,更適合帶團隊.最後帶回交易者,你有沒有覺得每次檢討發現問題,或是學完新技巧之後,就覺得沒這麼難過,而且信心也建立了?重點是要有成果,不然學的半途而廢,反而會沮喪加倍空虛.
我自己是學潛水後享受的水下美景,學用youtbue學著編輯影片(我是IT白癡),學習烤好吃的豬肉朋友邊吃邊稱讚,學打ps4 最快破主線(我一向不太打電動) ,學調酒同事喝到狂稱讚,學認識山路跟輪胎跑得更安全,學認識跑步正確姿勢後膝蓋腳踝更輕鬆,學腳踏車上卡不要跌倒騎完全程,學multichart程式交易語言,學有效優化自己的交易等等.活到老,學到老,才有活著感覺,不空虛.
三. 靈,也就是靈魂,活著的意義
靈魂是不用吃飯的,你放豪車豪宅山珍海宴在一個失落的靈魂前,我保證她也開心不起來.這也就簡單解釋了為什麼很多有錢人還是煩惱一堆或是臉上很少掛著笑容.靈魂如何得到滿足?除了一部我很喜歡的動畫電影:靈魂急轉彎主打的活在當下,用心體會,我認為還有[創造與認同].簡單的說就是無中生有,打造屬於你自己的東西:好比畫家畫了一幅畫,花藝家插了一盆花 (阿!難怪藝術家都屑金錢不用吃飯?!),或是內省寫了一篇文章,服設想出好作品,漫畫家想出新劇情,公司研發新產品等等.這點我很佩服馬斯克,不斷打造新的東西還影響了社會.再貼近你一點的例子,依照你的想法打造出夢想宅,或是跟你愛的人創造新生命,我相信這層級的滿足跟開心完全是金錢無法取得的! 這也解釋了臉書不管爸媽都喜歡曬嬰兒-它們珍貴的創造.或是幫助弱勢,因此受助的人生活因此變更好,原本不存在的感謝,也都是你創造出來的!這類型的滿足都會持續很久也充滿意義.
再來講認同:只要你的創造受到認同,是金錢無法購買的開心.你學習煮出來的菜餚跟你發明而大家說好吃的菜餚,滿足程度也是不一樣的,這就是受到認同.小到個人作品,大到國家.延續上面例子,你的畫大家說有深度,你插的花大家說漂亮,你的書暢銷,你的產品改變社會,你的裝潢朋友來頻頻稱讚,你的小孩青出於藍拿到市長獎,模範家庭,模範公司等等.國家認同:昨天小戴打贏印度 麒麟雙打拿冠軍,國旗歌一放下去我都流淚了,認同感十足阿!我相信你們也是依樣,真的超級開心跟滿足的.回過頭來講交易者,如果你模仿成功的人賺錢,你會獲得物質上的回報,但如果這套方法是你自己研發的,你就算中間賠錢,也還是處於不會因此不開心,有學到有創造新方法來對付這動態的市場的自信,繼續打下去,對吧?就不會不開心了.
我有個朋友偶爾損出就會自己買食材來發明大餐,或研發新酒種,或是看看屋子想像裝潢最後檢討對帳單,我也差不多.另外我創造了小朋友投資,主打不報明牌,只教觀念,保護你的錢,帶你開心交易.這得到大家的認同,感謝,這對我來講,就是最大的心靈滿足,幫助別人也幫助自己.
最後是我講到爛地的運動,健康,冥想,沒有健康的身體再多財富都沒用,開心不起來,這觀念老生常談,我就不贅述.
今天這篇比較不討論操作技術,主要走內省路線,我相信眾多社團的神單跟各種操作心得已經足以讓各位精進,各位記得去年我靠分享賺錢單推廣小朋友品牌 今年改為只分享虧損單,旨在強化各位同學認知停損的重要與操作的健康心理. 交易是很好玩,也是一輩子的事情,之前停損那篇第二點有分享,一旦陷入虧損負面循環,不但交易綁手綁腳,也會影響後續的操作,萬萬不可!
我相信今天這是一篇任何人在哪個階段都有幫助的心理輔助文,不知不覺打了三千字,覺得有幫助請分享給你在意的人.
此外,在”IG”這篇留言下面Tag兩位你的朋友,我將隨機選一位送出沒有在賣的小朋友Tshirt一件,白色版本,要是不魯願意多給我一件的話.
透過身心靈的物質學習創造,大家一起活得更有意義,穩一個!
有效劑量公式 在 國家衛生研究院-論壇 Facebook 的精選貼文
「倒 J 假說」:疫情期間在家,該怎麼運動?
新冠肺炎(COVID-19)肆虐讓維持運動習慣成為困難的事。三級警戒下,人群聚集的健身房及運動課程關閉,而出外要戴口罩,使得炎炎夏日的戶外運動更為困難。
「台灣國家衛生研究院」名譽研究員溫啟邦教授的研究顯示每天15分鐘運動可以減少14%總死亡、10%癌症死亡及20%的心血管疾病死亡,延長3年壽命[1]。要維持健康,運動不能少,不管你是原本規律上健身房或戶外運動而今被迫中止、沒有染疫居家隔離中、或是不幸染疫的的狀態,都應該依狀況調整,維持運動習慣[2]。
■運動提升免疫力抵抗病毒
近年來,醫學界發現,肌肉像是一個內分泌器官,能分泌出多種「免疫細胞激素」。免疫細胞激素在免疫系統中扮演重要角色,好比「傳令兵」,能對專門攻擊病菌的免疫細胞(如T細胞、NK細胞等)發號司令,促使其活化、複製,進而殺死外來病毒細菌,對內剷除壞死、甚至病變的癌細胞,這些細胞激素也能調節發炎反應,甚至影響包括心血管、大腦等器官的運作。
►研究更發現,只要透過運動刺激肌肉收縮時,就可有效促進肌肉分泌這些激素,且肌肉量越多,分泌的量越多。
曾有動物實驗,讓肥胖老鼠跑跑步機、做肌力訓練,24小時後,這群老鼠體內的「IL-15(Interleukin 15,介白素)」濃度上升了2倍。「IL-15」就是種可由肌肉分泌的細胞激素,可促進免疫細胞的成熟,還能幫助脂肪(尤其是腹部和內臟脂肪)的代謝。
同樣的效果也有類似的人體研究文獻。這重新解釋了為何肌力較差的老人,住院後容易發生感染、肺炎。除了肌力差,間接導致病患體力體能不夠、咳痰能力差,也可能是肌肉不足(激素分泌不夠),直接影響了患者對抗疾病的免疫力。
■肌力和免疫力兩者就如同「唇亡齒寒」的關係
不只肌肉少會讓免疫力差,免疫力衰退時,也會讓肌肉更難生成、修復。因為當免疫力衰退,身體容易處於慢性發炎狀態,大量的發炎因子會使肌肉細胞更難以合成、加速萎縮老化,肌肉痠痛的恢復力也會比較差。
對高齡者尤其明顯。現實的是,人類免疫系統在12~15歲左右健全成熟,之後就隨細胞激素分泌減少、胸腺萎縮逐漸下降,年過40後更加速敗退。研究也發現,40歲後,肌肉量以每年8%速度流失,一不注意就可能面臨肌少症的威脅[3]。
■中低強度運動才可增強免疫力
「國立臺灣師範大學體育系」劉宏文助理教授說:「如果你運動完可以說話,但不能唱歌,就是最適當的中等強度。」,雖然多運動可以增加免疫力,但你知道其實是有「條件」的嗎?劉老師指出,長時間太劇烈的運動,反而會造成免疫力下降,只有「中低強度的運動」,真正能提升免疫力。
研究顯示,適度運動確實可以提升免疫系統的運作,降低上呼吸道感染的風險。但如果運動強度過高,免疫系統反而會有一段時間受到抑制,這就是所謂的『空窗期理論』,假使反覆進行高強度運動,增加免疫系統的空窗期,自然也會提高上呼吸道感染的風險。也就是說,若長時間進行過高強度的運動,將會使免疫系統的運作「不升反降」。
因此,要增強免疫力,運動種類也須慎選,但什麼樣的運動才最適宜呢?劉老師表示,最簡單的辨別方式就是「說話」,如果你運動完可以說話,但不能唱歌,就是最適當的中等強度。
■運動強度公式
運動生理學慣以最大心跳率區分運動強度,劉老師也提供一個參考公式:208-(0.7*年紀),以20歲的大學生為例,他的「最大預估心跳率」就是:208-(0.7*20) =194(下/分鐘),而「中等強度的心跳率」為(最大心跳x 64% 至 最大心跳x 76% ):124 至 147(下/分鐘)。
現在許多智慧運動器材或程式都能測量心跳,運動時不妨參考上述數據,確認自己的運動種類、以及身體負荷的情況[4]。
而許多跑者熱愛的馬拉松、超馬、鐵人三項等,就屬於長時間中高強度運動,雖能鍛鍊體力,卻也增加上呼吸道感染的機率。劉老師舉例,有文獻指出,在從事馬拉松或超馬運動後1到2週,上呼吸道感染的機率將會增加100%~500%。
因此,運動確實可增強免疫力,但仍要小心過猶不及。劉老師建議,因應疫情隔離原則,應避免近距離接觸、以及健身房等密閉環境;可選擇戶外慢跑、騎腳踏車等通風良好的運動方式,還能藉由曬太陽產生維生素D,對人體也有助益。
如果是居家隔離或自主健康管理者,現在也有許多線上運動教學影片可以參考,只要把握「適度」原則,一樣可以運動、打造高免疫力的體質[5]。
■疫情當前,關在家裡該怎麼運動呢?
但是近期疫情升溫,預防病毒快速傳染是當務之急,面對運動場所、健身房暫時關閉,許多人不方便外出參加跳舞、瑜珈、游泳等實體課程[2]。待在家裡雖可以減緩新冠病毒的傳播,待在家中並不一定意味著要捨棄運動,只是運動的場域轉換到室內的密閉空間時,不妨多加善用室內環境讓運動變得不一樣,更靈活多變,以下提供在家運動的參考:
1. 快步走動或室內上下樓梯10-15分鐘,每天2-3天
2. 找線上健身影片或課程進行鍛練、放音樂跳舞
3. 瑜珈進行深呼吸或正念思考來舒緩緊繃的情緒
4. 跳繩、彈力帶、門上健身拉桿、啞鈴等器材來訓練肌肉
5. 用椅子鍛鍊三頭肌、在地板伏立挺身、仰臥起坐等鍛鍊核心肌群
6. 善用家中的健身自行車、跑步機等來維持運動量
新興的傳染病伺機而動,要維持身體健康機能。不變的法則還是均衡飲食、規律運動和作息正常[6]。
【Reference】
1.來源
➤➤資料
∎[1] (衛生福利部)「缺乏運動已成為影響全球死亡率的第四大危險因子,提供大家運動生活化之小撇步」:https://www.mohw.gov.tw/cp-3159-24035-1.html
∎[2] (康健雜誌)「三級警戒去不了健身房,跟著復健科醫師一起宅在家運動!」:https://www.commonhealth.com.tw/blog/4064
∎[3] (康健)「肌力就是免疫力,醫師這習慣,讓她幾乎從不感冒」:https://www.commonhealth.com.tw/blog/3487?from=article-4064
∎[4] (台灣癌症基金會~熱愛生命 攜手抗癌『正確運動的概念』:https://www.canceraway.org.tw/page.asp?IDno=3672
∎[5](國立臺灣師範大學運動與休閒學院粉絲專區)「中強度運動才可增強免疫力,體育系教授帶你一窺奧秘」:https://www.csr.ntnu.edu.tw/index.php/2020/04/24/2020-04-24-2/
∎[6] (健康醫療網)「疫情關在家怎麼運動? 跳繩、椅子操、門拉桿強肌力」:https://www.healthnews.com.tw/news/article/50127
➤➤照片
∎學者提出運動強度和上呼吸道感染風險之間形成了J型曲線的關係 (Nieman, 1994) :https://bit.ly/34xDZ3t
∎"倒 J 假說" (inverted J hypothesis 可用來說明運動劑量與免疫的關係「中度運動」會提升免疫能力進而避免感染的機會相反地「劇烈運動」卻會壓抑免疫能力進而提升感染的機會。
►https://bit.ly/2RR1jGG
2. 【國衛院論壇出版品 免費閱覽】
▶國家衛生研究院論壇出版品-電子書(PDF)-線上閱覽
https://forum.nhri.org.tw/publications/
3. 【國衛院論壇學術活動】
▶https://forum.nhri.org.tw/events/
#衛生福利部 #國家衛生研究院 #國衛院 #國家衛生研究院論壇 #國衛院論壇 #國民健康署 #新版運動指引 #運動
國立臺灣師範大學 National Taiwan Normal University體育系 / 衛生福利部 / 國民健康署 / 財團法人國家衛生研究院 / 國家衛生研究院-論壇
有效劑量公式 在 Facebook 的最讚貼文
今年5/1-2即將在台北國際會議中心盛大舉辦的臺灣皮膚科醫學會春季學術研討會,之前我大部分演講的題目大部是白斑跟皮膚癌手術,這次講的是全新的主題:合併手術及術後表淺放射線治療耳部蟹足腫。最近一直在跟長期合作的放射線腫瘤科嚴從毓醫師討論,還獲得嚴醫師親筆手稿,真是太感謝認真的嚴醫師!
1. 統合分析(Meta-analysis)已證實”術後放射線治療”有效減少蟹足腫復發率。
2. 目前認為生物有效劑量(BED, biologically effective dose) 30Gy可抑制蟹足腫過度活化的纖維母細胞。而這個數值,相當於6Gy(單次劑量)照三次,或8Gy照兩次,或單次照13Gy。這樣的換算是基於公式,公式中的一個常數參數α/ß( 生長快速的組織趨近於10, 慢速的組織約為2-3 )蟹足腫的數值是10,但也有學者用2.08。
3. 由於頭頸部蟹足腫復發較軀幹部位低,且分次治療可減少副作用(如照射部位顏色加深) 目前馬偕醫院照射方式為電子射線(6MeV),於術後數小時內(早上手術,下午馬上做第一次放射線治療)單次照4Gy,總共照三次。也有的醫院是照一次10Gy, 兩次5Gy, 或三次5Gy,但都建議術後24-72小時內完成,機轉是讓過度活化的纖維母細胞凋零,穿透皮膚深度約1-1.5cm。
4. 放射線治療要用光子射線還是電子射線? 各有優缺點,但我們選用電子射線的原因是其percentage depth dose (PDD)會迅速下降(sharp falloff),照射處有較佳外觀,且比較不會影響骨頭(耳垂當然沒骨頭,但是像背部或是其他有骨頭位置就有此考量)。
5. 在傷口穩定之後我會建議病人開始用夾式耳環,合併手術,放射線治療及耳夾使用,兩年追蹤內沒有人復發。
參考資料:
ELECTRON BEAMS:
ch8 PHYSICAL AND CLINICAL ASPECTS by W STRYDOM
#耳部蟹足腫手術
#表淺放射線治療
#放射線腫瘤科嚴從毓醫師
#電子射線
#看到病人術後終於可以開心露出耳朵真棒!
#AMWC Asia-TDAC(第三屆世界美容醫學高峰會亞洲大會)
#8th Taiwan Dermatology Aesthetics Conference(第八屆臺灣皮膚科美容醫學學術研討會)!
有效劑量公式 在 忙茫放射人生- {做一次電腦斷層到底接受多少劑量?}... | Facebook 的推薦與評價
... 一個轉換因子,這轉換因子在ICRP的報告中可以找到,而在一次的檢查中病患所接受的毫西弗數多寡,則可由下列公式算出:有效劑量(Effective Dose)= DLP*轉換因子。 ... <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