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英文學術期刊寫過多?3招就能快速刪減冗言贅字】
大多數的學術期刊會對出版的文章設定字數限制,用較少的字數不只能增加文章出版的機會,還增加文章的可讀性。
首先,很多人喜愛使用片語,如a great number of,但這其實可以直接以many一詞取代即可。第二個是,盡量使用主動語態:
❙有話想說,你可以直接於文章之中提供更多想法: https://bit.ly/2VtklER
#英文 #學術期刊 #文章 #字數 華樂絲學術英文論文編修與論文翻譯
同時也有4部Youtube影片,追蹤數超過12萬的網紅朱學恒的阿宅萬事通事務所,也在其Youtube影片中提到,好啦今天紐約時報出了一篇報導:【How Taiwan Plans to Stay (Mostly) Covid-Free】(台灣計畫要如何盡可能地沒有新冠病毒,作者很強調Mostly,大致上沒有啦),幾乎每個媒體都放錯重點啦!去肉搜記者是誰,以前在北京待過在華爾街日報待過,去罵甚麼新加坡有甚麼資格說...
「期刊論文翻譯」的推薦目錄:
期刊論文翻譯 在 火星童書地圖 Facebook 的精選貼文
#跟風買書五大特徵
1. 大家都在看,不看感覺就輸了
2. 參加社團看到大家都在+1,一直被文章洗版,等回神過來時已經下好離手。
3. 來不及想了,先搶再說,晚了搶不到!
4. 下單之前其實根本不知道書的內容(有先上網查詢?或是先去圖書館借來看?)
5. 結單時毫無印象自己下單了這麼多本書。
.
.
前陣子博論群組中的朋友跟我說,她蝦皮賣場中殼斗村的繪本賣超好!!!我非常驚訝,雖然殼斗村是很不錯的繪本,但也不是不可取代,為何會有人想出高價買呢?朋友前幾天說,還有媽媽花兩千多塊買三本簡體的@@ 真是嚇壞我!!有沒有人跟到這一波的?可以跟我說一下這風潮是怎麼興起的嗎?
#留言開放絕版被炒超高的繪本名單XD
因為寫論文的需求,所以朋友常需要買簡體學術書,我就拜託他幫我買一些中國的繪本。前陣子請她幫我買于大武的書,
她說:「我上架了《一條大河》這麼美的書,都沒人下標,大家都在搶殼斗村,真的很愛趕流行耶」
我說:「因為台灣根本沒人知道于大武是誰阿哈哈哈哈哈」
.
.
所以這篇我其實是要來介紹于大武
.
于大武於1984年入中央美術學院進修。人民美術出版社少兒期刊編輯室主任、副編審。他可以出版繪本,其實要歸功於在日本鼎鼎大名「福音館書店」工作的編輯唐亞明。
唐亞明說:上世紀80年的中國有連環畫、小人書,但基本沒有繪本這種形式。當年看到于大武的畫(《哪吒鬧海》插畫作品)非常興奮,覺得這個畫裡有民族傳統,又有新穎的現代解釋。比如說,他畫的哪吒有的造型頭是三頭身,特別適合做成給孩子看的讀物,這種新的詮釋方式在當年的中國還沒有。後來我們就商量,把插畫發展成一本書(展覽就三幅原畫),這樣一來,就有了第一次合作《哪咤鬧海》這本書。
這個題材是很傳統的中國故事,所以要轉換成現代的畫法,中間的轉換是相當不容易的。接著又陸續出版了西遊記,選中的是《大鬧天宮》《金角銀角大王》《火焰山》這三本,早期台英圖畫書中也翻譯了兩本,分成西遊記上和下。繪本《西遊記》也得到了世界著名的平面設計大師杉浦康平先生的青睞,他還親自為該書設計了書籍裝幀。這個書儘管已經出了20年了,在日本還在賣。我看另一個中國知名繪本畫家蔡皋的訪談,也提到了杉浦康平。當時把這幾本引進中國,賣得不是很好。因為當時並沒有「繪本」的概念,還有的出版社說,可以出,但要縮小成漫畫書的尺寸。
另外幾本是三國演義的《空城計》《七擒孟獲》《草船借箭》,我原本就有《草船借箭》這本日文版,本想趁這次miniboo的中國繪本展把他補齊,就請朋友幫忙買《空城計》《七擒孟獲》的簡中版,結果《空城計》一本要三百多人民幣@@!!原來是已經絕版所以賣家提高價錢,我就放棄了。後來《七擒孟獲》的賣家也說,這本是九成新的二手書喔...搞半天《七擒孟獲》也絕版!!!怎麼回事啦!!中國人自己都不捧場自己的故事+自己的畫家,還得靠日本人撐著。搞得我只好又去買日文版。
剛剛看百度的于大武介紹,上面還寫著作有《十萬支箭》,雖然說是日文直譯,但好歹也翻個《草船借箭》,誰知道十萬支箭是啥故事。他的這幾本書在日本得了許多獎,包含日本講談社出版文化獎、產經兒童出版文化獎,《哪吒鬧海》、《西遊記》、《草船借箭》的全集原稿都收藏在日本的美術館。
終於回到主題《一條大河》,當然指的是黃河。畫河流通常都是從上游開始一路畫到下游,黃河蜿蜒綿長,經過的風景也都十分不同。加上大開版的繪本,看起來相當過癮。這本書的畫法儼然跟剛剛那幾本經典文學的故事不同,而是採用筆觸厚重的油畫營造出氣勢磅礡的畫面。我想看原畫的震撼一定遠高於繪本,搜尋了一下,果真有文章紀錄看原畫展的心得,而且對於此書有詳盡的解析。連結我放留言,大家可以參考。不過讓我覺得很有趣的是,最後的解說人名是日本人,不知道是不是中日合作的作品?
影片來自:淘寶的新華文軒網路書店,有獲得使用許可。店家說只要書賣得出去就好。
期刊論文翻譯 在 Facebook 的精選貼文
雖然是遲早的事,還是不免小嘆氣~
各行各業都會受到衝擊,得做心理準備。
因為傳染性更強,所以消毒戴口罩都要更確實。
#目前家長們可能更怕的是又要停課了
至少我是….🥶🥶🥶
#接受它面對它處理它
Po一下認真的隊友醫生漫畫家阿毛 翻譯的Delta懶人包~
疫苗不是滿分💯
在美國、以色列,施打率高的地方/年齡層,重症機率還是大大減少。
.
.
#熱騰騰新英格蘭期刊九月論文
BNT、AZ 疫苗預防家戶感染的效率 (蘇格蘭)
https://www.nejm.org/doi/full/10.1056/NEJMc2106757
144525 位醫療人員的 194362 個家族成員感染率
(英國 alpha 變種病毒:2020 /12 /8 -2021 / 3 / 3 )
• 未接種疫苗:9.4 /100 人年
• 第一劑 14 天後:5.93 /100 人年,HR 0.70 (95% CI, 0.63 to 0.78)
• 第二劑 14 天後:2.98 /100 人年,HR 0.46 (95% CI, 0.30 to 0.70)
結論:
#打一劑疫苗可以減少37%家戶感染
#打兩劑疫苗可以減少七成的家戶感染
疫苗施打還是相當重要的must do~
期刊論文翻譯 在 朱學恒的阿宅萬事通事務所 Youtube 的最佳貼文
好啦今天紐約時報出了一篇報導:【How Taiwan Plans to Stay (Mostly) Covid-Free】(台灣計畫要如何盡可能地沒有新冠病毒,作者很強調Mostly,大致上沒有啦),幾乎每個媒體都放錯重點啦!去肉搜記者是誰,以前在北京待過在華爾街日報待過,去罵甚麼新加坡有甚麼資格說台灣,去說美帝自己爛得要死,去說那個史丹佛教授如何如何,這些都不是重點啦,重點真正在報導中的兩個地方。
第一,2020年十月十日,著名的醫療期刊柳葉刀(或稱作刺胳針)刊出了由八名台北榮民總醫院醫師和陽明大學教授所聯名撰寫的一篇論文,針對了醫院中的一萬四千七百六十五名病患做了新冠病毒的檢測。根據紐約時報的報導,這得出來的新冠肺炎輕症或是無症狀患者的確比例比各國都要低,但作者認為真正的確診者比政府所公布的數字要來得更高。
https://www.thelancet.com/journals/lanwpc/article/PIIS2666-6065(20)30041-9/fulltext#%20
至於高多少呢,這就不是我的專業了。我的專業是風險顧問,我強烈建議這八名醫師和教授趕快把自己家的祖墳藏起來,因為風險很高。上次彰化做了個血清檢測,主事者的祖墳差點被當作始皇陵挖開來翻了兩翻。大家還是小心一點比較好,也難怪榮總這篇報告被Lancet收錄卻這麼低調,果然也是內行人【鼓掌】
第二,阿中部長面對紐約時報記者還真的比較誠實,比那些每天來我這邊洗版說甚麼十四天隔離之後就毫無傳染力的白痴側翼要好多了。讓我引述紐約時報的原文給各位看看順便翻譯:【Taiwan’s position has been that carriers of the virus who are asymptomatic after 14 days of isolation are not likely to be very infectious. Mr. Chen said he had no doubt that there had been some asymptomatic cases that never made it onto the government’s radar.】(台灣的立場是,那些無症狀的帶原者在經過十四天的隔離之後就不會有太強的感染力。陳部長說他毫不懷疑有一些無症狀的個案完全沒有顯示在政府的雷達上。)
【“But if those infections are not causing problems, then should I spend a lot of energy trying to find those people?” he said. “Or should I focus my efforts on infections that are already causing problems?”】(但如果這些感染者沒有造成問題,那麼我應該花很多精力找到這些人嗎?他說。或者我應該把精力集中在那些造成問題的傳染者?)
好啦,我要求不多,也就是希望那些白癡側翼不要一直來洗版說甚麼台灣數字好棒棒絕對沒有錯,你老闆都這樣講了好嗎?請你長出腦來不要糾結在這個問題上還來這邊洗版被我笑可以嗎?
紐時的報導最後是引述新加坡的看法認為鎖國只是短時間的爭取構築戰線的方法,不是長久之計。但我的看法是比指揮中心還要嚴格,鎖就鎖,反正我們有這些覺青的智障大內宣,根本不會有內部反彈!所以我認為冬季以來已經病毒有那麼多變種,我主張我國應該要將居家檢疫延長到二十一天,不要再搞甚麼半吊子的14+7,最後七天大家還跑去五月天演唱會這是有個屁用啦!要關就關二十一天,不要廢話!一直在那邊扭扭捏捏幹嘛,該鎖國就鎖國啊!
最後還是要講一下,到底哪些白癡農委會行政院官員跟你講說美豬開放之後市場台灣豬豬肉會降價的?一個新政策搞到全部的人都懷疑外國豬,當然台灣豬需求量會大增啊!有沒有去市場買過豬肉問過豬農啊?台灣去年口蹄疫才拔針,你也不要聽那些側翼財經白癡跟你講甚麼豬農外銷賺大錢了,所以國內台灣豬肉變少了,妳放屁!才拔針變成不是疫區根本外銷要重新談好嗎,幾個月就談好喔,你當其他國家口蹄疫預防跟農業部都跟你一樣豬腦嗎?
到處發台灣豬標章還跟人家簽甚麼契約要處罰,你覺得各大小吃店是不是只能用更多台灣豬,豬肉需求增加價格當然會上漲,所以之後便當店、炸排骨之類的都會因為台灣豬肉價格上漲而跟著漲價啦,更別提倒楣的鬍鬚張除了業績掉了10%之外,還得把三個月的西班牙豬肉庫存通通捐給公益團體,這就是經典的有政府會搞事,有政府會反商啦!北七!
【訂閱頻道按鈕】 https://reurl.cc/Q3k0g9
萊克多巴人預購傳送門: https://reurl.cc/Ezx1Qn
購買朱大衣服傳送門: https://shop.lucifer.tw/
![post-title](https://i.ytimg.com/vi/tmPZOhD9ffo/hqdefault.jpg)
期刊論文翻譯 在 Taiwan Bar Youtube 的最佳貼文
#歡迎光臨臺灣吧 #臺灣 #金門 #中華民國
你會說自己的國家是「臺灣」還是「中華民國」呢?
近日,金門縣立委陳玉珍在立院質詢過程中
明確地主張「臺灣不是一個國家」,而是一個「地理名詞」
無論你是否同意她的說法,這個新聞事件
確實又再次衝撞我們一直閃不開的主題「身分認同」
為什麼金門的立委不認同「臺灣」,
認為自己是中華民國福建省金門縣的立委呢?
那金門人的認同和我們熟悉的「臺灣人」有什麼差別呢?
強加「臺灣認同」在金門人身上有正當性嗎?
今天就來跟大家聊聊複雜的金門認同吧!
--
臺灣吧 - Taiwan Bar X 故事:寫給所有人的歷史
帶你重新翻開,臺灣那些快被遺忘的文化記憶
--
特別感謝:
葡萄牙文翻譯:尤品方
英文翻譯:Mangle Kuo
📚畫面使用來源
DW News|https://youtu.be/e30kdk3srWU
民視英語新聞 Formosa TV English News|https://youtu.be/kJfhkAb6SmU
Michael Cooper|https://youtu.be/QPs0TRPPlBU
GMA News|https://youtu.be/N4i3d2Pbip8
📚參考資料
▎書籍:
李炷烽監修;楊忠全、盧志輝參修、李仕德總編纂,《金門縣志:96年續修》,金門:金門縣政府,2009。
陳奇中編著,《金門學概論》,台北:台灣東華,2017。
宋怡明(Michael Szonyi)著;黃煜文、陳湘陽譯,《前線島嶼:冷戰下的金門》,臺北:國立台灣大學出版中心,2016。
呂靜怡,《記憶與認同:金門婦女隊員出操的回顧》,臺北:秀威資訊,2014
▎論文期刊:
李慈榮,《金門地區民眾國家認同與地域認同之研究》,臺北:銘傳大學公共事務學系碩士論文,2010。
宋怡明著,李仁淵譯,〈戰火下的記憶政治:金門,1949-2008〉,《考古人類學刊》,71(台北,2009),頁47-69,
▎影片:
邱育南導演,《門》(紀錄片),臺北:公共電視台發行,2017
金門通水之後。公共電視台獨立特派員,2018
▎新聞:
林宣瑋,〈下一個前線 《前線島嶼:冷戰下的金門》 新書講座側記〉,台大出版中心Blog,2017.01.13網址:http://blog.press.ntu.edu.tw/?p=3955
金門日報副刊文學連結:
https://www.kmdn.gov.tw/1117/1271/1274/41454
單打雙不打,金門日報副刊文學
https://www.kmdn.gov.tw/1117/1271/1274/212088
民進黨執掌台灣,兩岸之間的金門何去何從?KIKI ZHAO,2016,紐約時報專訪https://cn.nytimes.com/china/20160612/jinmen-taiwan/zh-hant/
--
上集在這
https://www.youtube.com/watch?v=p-AOnTTl_D8
--
不多說,訂閱臺灣吧頻道→ https://lihi.cc/0SEYv 🔔
🍺臺灣吧FB 會有YT沒有的貼文和影片|
https://www.facebook.com/taiwanbarstudio
🍺臺灣吧IG 想再靠近一點點|
https://www.instagram.com/taiwan_bar/...
黑啤FB很可愛快來看|https://www.facebook.com/beeru.official/
黑啤IG一樣很可愛來看|https://www.instagram.com/beeru_tw/
臺灣吧線上賣場,很好買慎入|http://taiwanbar.shoplineapp.com/
合作邀約 來酒吧聊聊吧|business@taiwanbar.cc
![post-title](https://i.ytimg.com/vi/Y6yFMtdrVVg/hqdefault.jpg)
期刊論文翻譯 在 范琪斐 Youtube 的最佳貼文
今年過年很不一樣,這個農曆新年我是吃年夜飯配肺炎新聞,而不是賀歲節目。今年的新年歌曲恐怕也要改成:每條大街小巷,每個人的嘴裡,見面第一句話,就是「口罩買到沒?」
這場疫情實在讓大家都很不好過,網路上謠言不斷、真假消息難辨,今天就要帶大家來瞭解一下,我們要對付的敵人究竟是什麼來頭。
我們先來正名一下,目前世界衛生組織WHO,暫時把病毒稱作「2019 novel coR0navirus」,簡稱2019-nCoV,中文翻譯是「2019新型冠狀病毒」。 去年12月疫情爆發初期,中共衛生當局直接把矛頭指向「武漢華南海鮮市場」,還二話不說下令關門清洗,之後更堅稱沒有人傳人的證據,但權威醫學期刊《The Lancet》卻打臉說,去年12月1日發病的第一個肺炎患者,明明就沒有華南海鮮市場接觸史,而且一整個月下來,41名患者中,有三分之一都跟市場無關。
既然沒有「人傳人」,那沒去過市場的人,到底是從哪裡感染病毒的?北京當局給不出答案,再加上態度遮遮掩掩,這使得網路上傳言四起,有的甚至說中共其實正在秘密研發「生物武器」,病毒就來自武漢一間國家級的P4實驗室!
各種「腦補」繪聲繪影超精彩,但我們還是得用科學的角度來探討源頭。其實早在2002年SARS爆發後,中國科學院武漢病毒研究所專家「石正麗」,就帶著團隊到中國各地採集蝙蝠樣本,試圖找出SARS的病毒源頭,十多年來總共發現500款過去從未發現過的冠狀病毒,還在2018年公布了研究結果。
而這次的疫情爆發後,「石正麗」團隊就火速發表了最新論文,內容提到他們當年在雲南發現一種「中菊頭蝠」,從這種蝙蝠身上採集到的冠狀病毒「RaTG13」,和武漢肺炎冠狀病毒的序列,相似度高達96.2%,幾乎可以說兩種病毒是兄弟。
雖然目前無法證實,武漢肺炎病毒直接來自雲南,也無法得知,別的地方還有沒有更相近的病毒株,但專家根據現有證據推斷,很有可能是這種蝙蝠,把病毒傳染給中間宿主,然後中間宿主再把病毒傳染給人類,傳播模式就跟SARS大同小異。
不過大家有沒有發現,最近幾年來世界各地的新型傳染病,幾乎都跟動物脫不了關係。SARS病毒可能來自蝙蝠,H7N9禽流感來自禽鳥類,伊波拉來自猿猴,MERS疑似來自駱駝,全部都是人畜共通傳染病。
這些原本跟人類完全無交集的病毒,到底是怎麼跳到我們身上的?原因不外乎是吃「野味」,以及我們對野生動物棲息地的破壞。《下一場人類大瘟疫》的作者David Quammen幾天前就投書紐約時報說,病毒原本可能好端端的在蝙蝠洞裡,是人類活動把它釋放出來,今天爆發這樣的傳染病,恐怕是我們「自找的」。
接下來我們現在再來看看這個病毒的傳播力有多強。我們現在已經知道,武漢肺炎冠狀病毒是藉由飛沫傳染,美國疾病管制與預防中心CDC指出,傳播距離大約在6英呎,也就是1.8公尺內,比起麻疹、水痘病毒可以飛30公尺遠好得多。
再來我們要搞懂病毒的「基本再生數R0」,簡單來說就是一個病患平均可以感染多少人。如果能藉由醫療措施把R0降到1以下,就代表一個病人能再感染不到一個人,這個疾病也就能被撲滅了。
不過統計樣本和傳染模型的不同,會大幅影響R0的估算結果。目前WHO的數據最為保守,介於1.4到2.5之間,而倫敦帝國理工學院則估計2.6。光看數字好像有點不痛不癢,我們實際拿R0 2.6來算算看,如果5名武漢肺炎患者,每人能感染2.6人的話,在5個感染週期後,就會有368個人生病。拿季節性流感相比,平均一個病人會傳染給1.3個人,同樣以5名病患、5個感染週期來算,最後只會有45人生病。R0只差1.3個百分點,最後結果卻是差了8倍。 這樣一比就「很有感」了吧?也難怪先前四名英美專家公布論文,說武漢肺炎R0高達3.6到4.0時,就嚇壞不少人。
儘管各國專家估算的R0不一樣,但怎麼看都覺得中共當局公布的確診案例數據好像…「太客氣」了,目前綜合各國專家發表的研究結果,實際感染人數恐怕上看10萬人,甚至更多。
美國「國家過敏與傳染病研究院」主任佛契就警告說,武漢肺炎病毒傳染性非常非常高,幾乎可以確定將成為大流行。還有許多專家不約而同提到,這波疫情令人聯想1918年的「西班牙流感」,當時爆發全球性H1N1甲型流感大流行,導致全世界5億人感染,至少5000萬人死亡,連當時的台灣也有4萬多人喪命。
大家可能會想,預防重於治療,現代醫學這麼發達,疫苗應該很快就能上市了吧?恐怕沒那麼樂觀,問題出在:第一速度,人體試驗的速度,第二還是速度,病毒變化的速度。
北京當局1月10日公布新型冠狀病毒的遺傳密碼後,各國醫藥專家爭相投入了這場疫苗競賽。美國國家衛生研究院就聯手生技公司Moderna聯手開發疫苗,預計三個月後,就能進行第一階段試驗。中國首富馬雲,也大手筆捐贈1億元人民幣,相當4.4億台幣,用於疫苗研發。香港大學微生物學系正在研究,可以同時預防武漢肺炎和流感的「鼻噴式疫苗」。
美國醫療保健產品大廠嬌生,也加入戰局,預計8到12個月內進行人體試驗。美國加州聖地牙哥Inovio實驗室更宣布,他們只花了短短3個小時,就設計出一款叫做「INO-4800」的疫苗,預計初夏以前就會進行人體試驗。
想當初2003年SARS爆發後,研究人員花了20個月的時間,才研製出可用於人體試驗的疫苗,到2015年茲卡病毒蔓延時,專家們已經將疫苗研發時間縮短至6個月,現在竟然只要3小時!“愛的迫降”我只看三集他就研發出來了,好犀利呀!不過別以為研發成功就沒事了,難是難在後面一系列的安全測試,無論怎麼壓縮時間,疫苗都必須經過動物測試,再經過人體試驗,整套流程差不多要一年時間。
再來就是,醫藥科技快,病毒變化更快!冠狀病毒是一種「核醣核酸RNA」病毒,偏偏RNA變異的速度很快,一旦變異個幾代,原先針對某種特定病毒所設計的疫苗,可能就完全失去效果了。加上冠狀病毒疫情往往來去一陣風,殺個你措手不及然後就銷聲匿跡,例如當年的SARS。
大家要知道研發一款疫苗,都是幾千萬、幾億在燒欸,這就很像大手筆製造了最新型的飛彈坦克,但等武器做好,敵人根本已經換了一批,或是早就消失了,還打什麼仗?
所以啊,現在不管研發疫苗或解藥,都是「遠水救不了近火」,我們只能勤快洗手,盡量避免前往疫區,保持距離以策安全。
--------------------------------------
《#范琪斐ㄉ寰宇漫遊》每週四晚間十點在 #寰宇新聞台 播出,沒跟上的也沒關係,歡迎訂閱我們的 YouTube 頻道 🔔#范琪斐ㄉ寰宇漫遊 🔔https://reurl.cc/ZvKM3 1030pm準時上傳完整版!
![post-title](https://i.ytimg.com/vi/qQBEMSPT3pM/hqdefault.jpg)
期刊論文翻譯 在 華樂絲學術英文論文編修與論文翻譯 - Facebook 的推薦與評價
No photo description available. Translation - 三階段式論文翻譯服務. No photo description available. Submission - 期刊投稿套裝 ... ... <看更多>
期刊論文翻譯 在 [心得] 論文期刊翻譯推薦- 看板PhD - 批踢踢實業坊 的推薦與評價
譯者E-mail:[email protected]
最近在忙著寫口試的畢業論文 (半導體領域),因為教授的意思常
改來改去,所以到了 6/25 才確定好整個大方向,於是我拼命地
趕寫論文,必需在7/5之前交。
因為時間很緊迫,又要找譯者來把我的論文翻成英文,所以我到PTT看有沒有不錯的譯者
,有的在其他版上有看到很多,但是簡介沒有很清楚,也不知是否翻過學術界的。後來發
現隔壁的Master_D板上也有推薦文,是代PO的,所以我就直接寫信去給譯者 -「Melanie
」小姐了,告知她我的需求約有七份需要中翻英,7/5前要交齊,但有很多的我還在寫。
Melanie當時手邊也有2~3份的碩、博士論文期刊在翻,他建議我只要中文完成的就先給她
,她可以分批回交給我然後也可以跟其他人的論文時間隔開,較不衝突也不怕來不及。
所以,我們這一個多星期就是這樣配合的,終於在昨天7/4我的七份口試論文完成了。在
此推薦一下Melanie的翻譯服務唷,專業且快速,我之後需要翻譯還是會再找她的。
「Melanie」E-mail:
[email protected]
--
※ 發信站: 批踢踢實業坊(ptt.cc), 來自: 140.138.179.203
※ 文章網址: https://www.ptt.cc/bbs/PhD/M.1467692509.A.079.html
... <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