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國總統換人,核能就能復活嗎?
”不論如何把核能包裝成下一代減碳明星的宣傳口號,也不敵成本和社會觀感等現實考量。“
文:Tony Yen / 德國弗萊堡大學再生能源工程與管理碩士、媽媽監督核電廠聯盟特約撰述
前幾天聽了一集訪問台裔美人總統大選會投誰的podcast (https://bit.ly/31Z8ZIN),裡面挺川或挺拜的論調大多都是大家熟悉的老套說法,倒是一位核工系的同學支持拜登的論點,相對創新卻又天真:簡單來說,他的大意就是拜登當選,美國核能就會有希望;要減碳,非核能不行!(畢竟如果大家發現單靠綠能就能減碳的話,他跟他系上的同學們不就得趕快轉行了嗎?)
新式核能在美國毫無前景
「深度低碳必定需要核能」當然是核工產業為了自身生存所必須不斷對社會大眾宣傳的。但核能所謂的必要性,根本不存在;學界早已有為數眾多的能源系統研究(https://bit.ly/3oD2kxz),指出100%再生能源的路徑不僅可行、甚至更便宜。因此,核能支持者若欲說服社會大眾要繼續保留他們熱愛的技術選項,最少也必須證明他們的技術不僅在未來1.可以快速蓋出來、2.可以量產、3.要比綠能加儲能更具成本有效性才行。
而目前新式核能的發展,證明了前三個要件核能大概都辦不到。現在美國最有希望完成的新式核能計畫是NuScale計畫,這個最早2030年才能完工的計畫總裝置容量不過720MW,而昂貴的成本衍生的風險,使計畫還沒開始前就已經有七座原本加入計畫的城市取消投資在該專案上(https://bit.ly/35QJIkR)。也有報導指出,小型核能反應爐雖然標榜比傳統核電廠更安全,但其緊急冷卻系統的安全性,目前也仍未確認(https://bit.ly/3oLrZUA)。
核能產業這些根本性的阻礙,是不管哪一個候選人當選總統、或哪個政黨控制參眾兩院,都難以克服的。隨著綠能加上儲能的成本不斷降低,核能的正當性只會不斷減少。
核能在美國的社會觀感相對綠能極差
另一個在討論美國能源未來常被忽略的事情是,核能在美國的社會觀感和綠能相比相對極差。9月一份美國人民對不同能源好感度的調查結果(https://bit.ly/3kL9Wf5)如下:對太陽能抱正面觀感者有84%、對風能77%、核煤則皆不到30%;負面觀感來看,核煤與綠能的差異也很大:對核能抱負面觀感接近50%、對燃煤則有58%,但對太陽能抱負面觀感者僅8%、對風能抱負面觀感者則也只有12%。另外,即使支持核能發電的民眾,大多數也反對住家附近設置核廢料最終處置廠。只有超過住家50英哩(80公里),贊同設置者才會大於反對者。
這代表,相較於發展綠能,選擇核能這個技術選項,可能造成更大的社會衝突,核能發電的鄰避性,其實也比綠能嚴重許多;事實上,不論川普還是拜登都反對在內華達州設置核廢最終處置廠(https://bit.ly/2HI163z),也就是說目前美國是沒有一個確定的核廢最終處置廠位址的!而這也是傳統核電廠若欲持續使用上不可迴避的風險。
核能在支持綠色新政的民主黨進步派陣營中,也非必要、甚至是不應納入的選項。民主黨初選中聲望較高的進步派候選人Bernie Sanders和Elizabeth Warren皆反對將核能納入綠色新政當中;美國綠色新政的頭號倡議者Alexandria Ocasio-Cortez起草的決議案中,也明文指出綠色新政的目標之一是「讓美國的電力需求能100%由乾淨、可再生、且零碳排的能源來源供應」(https://bit.ly/3kKN4wa,第7頁第18行至第24行)。
倘若拜登當選,我們當然無法排除民主黨內進步派和建制派磨合過程中,核能產業和其附屬遊說團體試圖改變綠色新政內涵的可能性(正如他們在歐洲正試圖操作的);但在核能的經濟性和必要性站不住腳、核安核廢問題卻持續無解、且民眾顯然偏好綠能遠勝過核能的情況下,認為美國的核能在任何一個黨派的候選人主政下就能「再次偉大起來」,無異癡人說夢。
圖片說明:美國民眾對於不同能源技術選項的正面和負面觀感比較。民調執行日期:08/24~27/2020,成功受訪樣本數為2,200位美國成年人,民調數據誤差值為+/−2%
圖片來源:https://bit.ly/3kL9Wf5
♡
核能是可再生能源 嗎 在 媽媽監督核電廠聯盟 Facebook 的最佳貼文
退核無商量 德國又關閉一核電站!(01/01/2020 DW德國之聲中文網)
退核按部就班進行:卡爾斯魯厄(Karlsruhe)附近一核電站停止運行。拆除工程將延續10至15年。
(德國之聲中文網)中歐時間週二(12月31日)18時55分,德國西南小城菲利普斯堡(Philippsburg)核電站二號反應堆終止運行、與電網分離。運營商EnBW能源公司通報說,此舉按計劃進行、過程中未發生異常。這樣,在德國西南地區,碩果僅存的將只是位於海爾布隆(Heilbronn)附近的內卡威斯特海姆2號(Neckarwestheim 2)核電站。
菲利普斯堡二號核電站提供的電力佔巴符州電力需求的六分之一,可滿足三分之二家庭的用電。該核電站拆除工程的準備工作2020年年初起啟動,全部工程將延續10至15年。電站的某些裝置可回收利用,高輻射廢料則必須能安全儲存數千年。
至2022年底,德國境內剩餘的6座核電站將全部關閉。
可再生能源比重躍升
在2011年發生日本福島核電災難後,聯邦德國政府做出決定,加快告別核電技術。該決定意味著7座第一代核電站和事故頻發的克呂莫爾(Krümmel)核電站的即刻壽終正寢。其後,根據一份確定的時間表,輪上貢德雷明根(Gundremmingen B)核電站和格拉芬萊茵費爾德(Grafenrheinfeld)核電站下馬。隨著菲利普斯二號核電站下線,至2021年底,德國將關閉另外3座核電站,至2022年底,停止運行最後3座核電站。
總體上,核能對德國國內電力生產的意義已大幅減少:據德國聯邦能源與水經濟協會(BDEW)提供的數字,2019年,核電在德國產電總量中的佔比約為12%,--2000年,佔比尚為30%;在相同時間裡,可再生能源的佔比躍升至40%左右。
凝煉/洪沙(德新社、路透社)
德國政府:對待核能態度沒有改變(12/30/2019 DW德國之聲)
2020年台灣總統大選第三輪電視政見發表會上,國民黨總統候選人韓國瑜指責蔡英文執政3年半來,能源政策完全走偏。他說連德國都決定重新思考,退出核能是正確還是錯誤的。不過,在退出核能的問題上德國真的重新做考慮了嗎?
(德國之聲中文網)大約兩周前,德國聯邦議院聯盟黨議會黨團能源政策發言人普法費爾(Joachim Pfeiffer)在接受《明鏡週刊》採訪時表示,對於在未來繼續使用核能發電持開放性態度。他個人覺得退出核能是一個錯誤的決定。
不過幾乎就是在當天,德國政府迅速做出表態。聯邦政府發言人賽博特(Steffen Seibert)表示,有關出於氣候保護的考慮德國重返核能的傳聞,聯邦政府否定的態度是清晰的。他說:"退出核能會像計劃中的那樣完整的退出。"他還強調聯邦政府對待核能的態度沒有改變。
聯邦環境部長舒爾策(Svenja Schulze)也表示,2011年退出核能的決定在德國擁有最廣泛的群眾支持。她說,有步驟地永久性退出核能是正確的。
核能在德國能源供應中所佔的比例持續降低。按照德國聯邦統計局公佈的數據,2019年第三季度,德國境內核能發電量以及並網輸電量在整體能源供應中的比例僅為13.9%,同期可再生能源發電量則佔42.4%。
2011年3月,日本東北地區大地震及海嘯引發福島核電站發生嚴重核災難。災難發生後,梅克爾領導的聯邦政府決定德國將逐漸關閉境內核反應堆、退出核能。當時包括基民盟、基社盟、自民黨、社民黨和綠黨在內的幾個黨派都在聯邦議院的表決中投下贊同票。按照計劃,德國最晚將於2022年年底關閉最後三個核反應堆。
在德國,核能既不屬於清潔能源(或稱綠色能源,Ökostrom)也不屬於可再生能源(Erneuerbare Energien)。對於核能的使用以及安全性的利弊,無論是在科學界還是在公共輿論都存在激烈的爭論。
完整內容請見:
https://www.dw.com/zh/退核无商量-德国又关闭一核电站/a-51850555
https://www.dw.com/zh/德国政府对待核能态度没有改变/a-51832688#
♡
核能是可再生能源 嗎 在 300喵星人委員會 Facebook 的最佳解答
來聊一下昨天的投票
你覺得哪一種比較可信?
38% 核電廠有層層防護,絕對不會發生意外
62% 死刑犯有嚴格審理,絕對不會發生冤獄
https://www.facebook.com/CommitteeOf300Cats/posts/2429301303821387
--
這兩個題目非常有趣,一個非常古典、一個非常近代
但是有一個共通性:人類都以為可以控制風險
然而事實一再證明,核災會發生、冤獄也會發生
--
設計制度的時候,可以預期各種錯誤、設下各種保護,盡可能的降低風險
然而有一個非常容易犯錯的環節,卻擁有最大的權限:負責操作的人
所以這些風險永遠都有發生的機會
--
如果風險一定存在,那我們還要繼續使用這個系統嗎?
首先我們要先看「報酬」有多大
核能的發電量曾經是非常顯著的好處、死刑的犯罪遏止力也曾經是非常顯著的好處
所以當時的人類願意承擔這些風險
--
但是隨著科技進步,可再生能源的發電量正在逐步上升,核能的發電量似乎顯得沒有那麼理想了
死刑也是類似的狀況,隨著社會制度的改變、教育普及之後,死刑的犯罪遏止力也顯得沒有那麼有效了
近未來人類或許有機會選擇效率較差,但是風險也更小的方式,來處理這兩個問題
--
當我們思考投資的時候,我們會很清楚的知道「高報酬高風險」的概念
那為什麼很多人都迷信,社會問題會有「高報酬低風險」的解決方法呢?
核能是可再生能源 嗎 在 核能流言終結者's post 的推薦與評價
他倒也挺誠實,既然大家選擇廢核,就必須提升火力發電,尤其是天然氣。同一時間的蔡英文,則主張用再生能源即可取代核能。 這八年來蔡政府的能源政策,實際上是 ... ... <看更多>
核能是可再生能源 嗎 在 核電跟天然氣是綠能你信嗎?歐盟是為了淨零排放還是政治考量 ... 的推薦與評價
![影片讀取中](/images/youtube.png)
05:38 分清楚綠能、清潔 能源 、 再生能源 06:57 台灣 能源 現況編按: 感謝觀眾建議 ... 在 核能 安全性這塊,更多科學說明 可以 參考歐盟科學專家機構聯合研究 ... ... <看更多>
核能是可再生能源 嗎 在 Re: [新聞] 核四轉型方案10月報院虧損分年攤電費- 看板Stock 的推薦與評價
推 wingstar : 核電是綠電一種喔,現在還搞不清楚的該面對現實了 06/25 16:36
https://tinyurl.com/2znlfwdo
在這篇文章裡面有一段的說法是這樣的
事實上,歐盟雖將核電視為綠能,但也設下多項前提,例如新興核電廠必須是用來取代燃
煤電廠,且必須是三.五代新型原子爐的核電機組,即使發生電源喪失事故,也可冷卻燃
料棒,並對核安審查單位證明使用的是「意外可控制燃料(accident tolerant fuel)」
;對於核廢料處置的要求更是嚴格,必須於二○五○年以前找到高階核廢最終處置設施,
且除了核能進口國、核電廠所在國,不得再將核廢料輸出至第三國處置。
3.5代新型原子爐(ESBWR):1990年代以後所設計之核電機組,主要在壓力容器上方設置
水池,即使發生全電源喪失事故,也可不使用電力,經由水本身的重力自然落下,冷卻燃
料棒。
若依歐盟標準,台灣現正封存中的核四廠,用的是第三代反應爐,明顯不符合「綠色標準
所以就是說台灣所有的核電廠~都不符合綠電標準的
所以我支持建核五阿
除了反應爐問題還有一點要執行才能叫綠電
必須於二○五○年以前找到高階核廢最終處置設施,且除了核能進口國、核電廠所在國,
不得再將核廢料輸出至第三國處置。
對了還有一點就是核電的綠能跟台積電要的綠能是不一樣的
台積電現在要的綠能~不包含核能發電~未來就不知道了
https://esg.tsmc.com/ch/update/greenManufacturing/caseStudy/37/index.html
全球第一家RE100半導體企業,台積公司承諾100%使用再生能源
台積電要的綠能叫RE100
但是RE100不包含核能
https://tinyurl.com/2heosky2
RE100倡議中的綠能,是太陽光電、風力發電等再生能源,並不包括核能
--
※ 發信站: 批踢踢實業坊(ptt.cc), 來自: 114.44.76.15 (臺灣)
※ 文章網址: https://www.ptt.cc/bbs/Stock/M.1687682924.A.FF8.html
... <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