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新研究:有高達五成住在寄養機構的兒少會出現終身的精神疾患】
「這是我們之間的秘密」、「說出去妳就完蛋了」,12歲的小妮(化名)是單親家庭的孩子,媽媽因為夜班工作需求,常把小妮託給男友照顧,沒想到卻遭到長期性虐待,並威脅小女生必須守著這個「秘密」,直到2年後某天清晨,上夜班的媽媽回家發現小妮下體流血,緊急送醫,才揭露這起不幸事件。
這只是「林口長庚兒保中心暨兒童心智科主治醫師梁歆宜」照護眾多有類似遭遇兒少的其中一人,而小妮儘管事後被緊急安置在寄養機構,開始新的學校、新的人際關係,但長期的性侵惡夢仍在小妮生命中持續了好幾年。
■研究發現,寄養機構中的兒少精神疾患終身盛行率為54.6%
「林口長庚醫院兒少保護中心」於(22)日發表最新研究:「兒虐的陰影恐怕久久難以擺脫,甚至造成終身疾患!」
失去父母或遭受重大變故的兒童及青少年,會被安置到寄養機構(育幼院)以得到暫時性的妥善照顧。根據統計,全台去年兒少收容人數約近3千人,林口長庚兒保中心提供桃園地區多家寄養機構的兒少長期完整評估及身心照護,今年並針對2011至2014年間的97位兒少身心調查結果進行研究,此項結果也刊登在《台灣精神醫學期刊》【註1】。
梁歆宜醫師說,研究團隊發現,寄養機構中的兒少精神疾患終身盛行率為54.6%,高出台灣兒少精神疾患盛行率(32.3%)達2成;最常見的各項疾病包含:
▶ 行為規範障礙症(22.7%)
▶ 注意力不足/過動症(15.5%)
▶ 對立反抗行為疾患(13.4%)
▶ 憂鬱症(10.3%)
▶ 創傷後壓力症(4.1%)
研究還顯示,機構兒少的注意力不足/過動症、憂鬱症和創傷後壓力症的終身盛行率,是一般兒童精神疾患盛行率(10.1%、1.7%、0.1%)的1.5倍、6.7倍及41倍。此外,機構中兒少6個月的精神疾患盛行率為28.9%,也高於一般台灣兒童和青少年的25%。
梁歆宜醫師說,機構中兒少約有1成自述有明顯憂鬱,且在8到12歲的族群高達1成7,雖然排行不是最高,卻是殺傷力、後座力最大者,最怕的是,可能影響兒少萌生輕生意念;而創傷後壓力症也常令受虐兒少走不出過去的陰影,回覆回想過去受虐情景。
■心理的傷,身體知道!心血管、免疫系統都有影響
梁歆宜醫師指出,在兒童時期,尤其是幼年時期,遭受到虐待經驗,不僅對精神心理層面有影響,同時也會長期影響身體,包括生長發育與生理變化、引起長期發炎反應、及破壞壓力荷爾蒙系統的調節,也包括大腦的學習功能,腦部杏仁核的恐懼反應被過度喚起,負責理性分析的前額葉皮質功能被抑制,使得兒童青少年專注力下降,自我控制能力降低,變得衝動、易怒或是躁動不安。儘管復健之路漫長,但仍舊可以改變。(資料來源:【註2】)
梁歆宜醫師指出:「這心裡的傷身體知道,換了一個安全保護的環境以後,雖然正式修復的開始,但過去創傷的經驗還是會影響他們。」且這後續影響不只是精神方面,梁歆宜也發現,其實這麼小的孩子三高就出現了,BMI也變高,和人的免疫調節也有關係,發現這其實就是跟壓力不良事件有關。(資料來源:【註3】)
■揮別創傷!孩子都有韌性可慢慢恢復
「林口長庚兒保中心臨床心理師黃文怡」強調,若是受虐兒童已出現明顯的失眠、焦慮及憂鬱情緒、創傷後壓力症,進而影響生活適應、人際互動、課業學習,應先至兒童心智科就診,請臨床醫師進行臨床評估與診斷分析;接著可依照醫師評估及診斷結果,判斷是否需要進行藥物治療,優先處理急迫的情緒行為問題,並選擇適合的心理治療取向,進行長期腦部心智功能復健。(資料來源:【註2】)
據統計全台去年兒少收容人數約近3千人,經過良好的協助、治療及陪伴,是有機會揮別過去的恐懼或陰影,梁歆宜強調:「孩子人都有韌性,是有恢復力的,只是該怎麼好起來,比較擔心孩子狀況還沒有好時就出現併發症。但個案進入正向的安全環境下,是可以回到正常孩子一樣。」
其中,家長、家人、朋友都是支持的角色,可以選擇適合的心理治療取向,與進行長期腦部心智功能復健,重新開啟新的人生篇章。(資料來源:【註3】)
【Reference】
1.來源
➤➤資料
∎【註1】
Liang, Sophie Hsin-Yi & Lo, Fu-Sung & Huang, Jing-Long & Shen, Shin-Heng. (2020). Mental Health of Children and Adolescents in Foster Care Residential Institutions in Northern Taiwan. Taiwanese Journal of Psychiatry. 2020. 15-24. 10.4103/TPSY.TPSY_1_20.
http://www.sop.org.tw/sop_journal/pastIssues/info.asp?/2268.html
∎【註2】
CNEWS 匯流新聞網 -【有影】兒虐「無聲」害一生!研究驚揭台灣寄養機構兒少 終身精神疾患高達5成:https://bit.ly/37IWzZc
∎【註3】
早安健康 -「高達5成寄養機構兒童終身患有精神疾病!創傷也會造成三高、肥胖」:https://bit.ly/37IRwbg
➤➤照片
∎ 自由時報(2020-10-23)-「寄養機構兒少,54%罹精神疾患」
2. 【國衛院論壇出版品 免費閱覽】
▶國家衛生研究院論壇出版品-電子書(PDF)-線上閱覽:
https://forum.nhri.org.tw/publications/
3. 【國衛院論壇學術活動】
➤https://forum.nhri.org.tw/events/
#國家衛生研究院 #國衛院 #國家衛生研究院論壇 #國衛院論壇 #衛生福利部
#兒虐 #精神疾病 #寄養機構
長庚兒少保護中心 / 衛生福利部 / 衛生福利部社會及家庭署 / 財團法人國家衛生研究院 / 國家衛生研究院-論壇 / 衛生福利部心理及口腔健康司 / 台灣精神醫學會
桃園長庚兒童心智科 在 心理師的媽寶研究室 Facebook 的最佳貼文
【最暖心的陪伴,是善意 】
文:王佑筠臨床心理師
9月開學了,各位小一新鮮人的爸媽們,是否有經歷各種讓人心情起伏的狀況呢?
我自己小時候有先天右眼斜視,跟同學講話時,同學都不知道我在看著他們。才剛上小一,我就經常被詢問「你在跟誰講話」、「你的眼睛怎麼了」、「你的眼睛好奇怪」。直到有一天回家問我媽:「媽~我的眼睛為什麼這樣?」,我媽斗大的眼淚就這樣流了下來。
其實很多孩子都會遇到類似的狀況,生理上的高矮胖瘦,以及孩子常見的疾病,如異位性皮膚炎、妥瑞氏症,其實還有孩子需要費盡心力努力去適應、卻不容易被外表看出來的,如注意力不足過動症、學習障礙。
各位爸媽們,如果也遇到孩子帶給你同樣的疑問,可透過以下三個步驟,一起來面對:
第一步,#承接孩子的情緒:
雖然你可能在開學前,已經在心裡演練過好幾次,但突然被問到,還是會對孩子感到愧疚與不捨,而忍不住想否定別人的評價,如「那都是同學亂講話」、「不要理他」、「那會~你最漂亮了」。也許可以放慢腳步,溫柔的陪伴孩子,探詢孩子的感受,如「聽到同學這樣說,你的感覺是什麼呢?」。
第二步,#教導具體的策略:
(1) 怎麼回應同學:若孩子對自己的狀況大致了解,而家人也全心接納時,孩子較能夠坦然面對,並練習使用一個短句回應,如「對呀,我的右眼斜視」、「對呀,我的皮膚過敏」。
(2) 怎麼照顧自己:若是過了好奇階段,大多數同學就不會一直詢問。不過,如果孩子因為疾病而有伴隨的行為反應,則同學的好奇心與開玩笑就容易持續。像是我姪女有異位性皮膚炎,長年感到搔癢難耐,反覆抓癢的動作,難免成為同學好奇關注的對象。她正在學習自己使用涼感巾、保濕品照顧自己,雖然不是很順手,但身體會感到比較舒適,抓癢的動作也減少一些。
第三步,#積極與醫療合作:醫師會依據孩子的成長開立合適處方,心理師也會與家長一同擬定行為改變計畫,通常需要爸媽長期的參與合作。這是一段培養耐心的路程,請同心協力一起走過。
其實,我很感謝我的同學們。記得我因為矯正而必須配戴眼鏡時,有同學關心我是否因視差而頭暈,也有同學提醒我要記得戴著眼鏡。最印象深刻的是,有同學告訴我,他已經習慣我的斜視,覺得這沒有什麼不同。
現在回想起來,成長的過程固然充滿挑戰,同學的善意卻是最暖心的陪伴。亞馬遜CEO傑夫.貝佐斯曾說「聰明是一種天賦,而善良是一種選擇」。9月開學了,沒有在課表上的「善意」,我卻衷心期盼各位爸媽們親自示範,也許你的孩子,會讓愛傳出去,而另一個孩子,將學會感恩。
延伸閱讀與欣賞:
1、 IKEA「給孩子更多空間」居家改造廣告影片「我有近視,他有ADHD,他有感冒,就這樣而已。」
https://www.youtube.com/watch?v=PhvBRk524Uk&t=437s
2、 我就是我-妥瑞氏症的游泳少年
https://www.youtube.com/watch?v=5BnypxeSE8c
3、 善的迴力標 One Day
https://www.youtube.com/watch?v=OuG8qvYVrEI
4、 貝佐斯在普林斯頓大學 2010 年學士畢業典禮上的演講「聰明是一種天賦,而善良是一種選擇。天賦得來很容易,而選擇則頗為不易。」
https://www.inside.com.tw/article/1558-we-are-what-we-choose
------------------------------------------------------------------
#王佑筠臨床心理師。
現任:新田及初色心理治療所臨床心理師。桃園特教團隊臨床心理師。
曾任:林口及桃園長庚醫院兒童心智科專業臨床心理師
專長:兒童青少年心理治療,親職諮詢/親子溝通,自閉症幼兒家長訓練。
桃園長庚兒童心智科 在 心理師的媽寶研究室 Facebook 的最讚貼文
『你的安定將是孩子最沈穩的依靠』
#給小一新生爸媽
文:王佑筠 臨床心理師
再過幾天就是9月了,對大部份的人來說,是日曆的更替;而對小一新鮮人的爸媽來說,是~是什麼呢?
⭐️是期待,期待孩子在知識面的成長⭐️
你開始購入協助孩子學習時需要的書籍與文具,你或許會想著注音符號的書寫你是相當有把握,但你仍忍不住在手心寫下ㄅ,確認一下筆順是否與現在的教學一致。你期待,孩子即將在知識面踏上新的領域,而你也期待自己是孩子能放心檢索的地圖。
⭐️是盼望,盼望孩子在社交面的拓展⭐️
新學期的分班已經確立,你聽說剛上小學一年級的孩子,會想要去找幼稚園同班、小學也同校的朋友一起玩,所以你嘗試探聽幼稚園的同學是否有同班;你想著新的班級是否也有友善的同學;你觀察社區已經上小學的小朋友們,都在玩什麼遊戲。你盼望,孩子即將在社交面開啟嶄新的連結,而你也盼望自己是孩子不離不棄的夥伴。
⭐️是規畫,規畫孩子在生活面的獨立⭐️
小學一年級,彷彿是一個新的身份認同。你看過許多教養書,常以「學齡前」、「學齡後」做為區分,而小一就是一個明確的分水嶺。你猜想著,小一了,要自己睡覺嗎?於是你一邊摺棉被,一邊整理出一個可以獨立睡覺的位置。小一了,要自己整理書包嗎?於是你一邊清出書桌的空間,一邊在牆上貼上便利貼,寫著要放在書包的東西,寫著回家要做的事情。你規畫,孩子即將在生活面脫下稚氣的外衣,而你也規畫自己是孩子最堅強的後盾。
⭐️是擔心,擔心孩子適應時面對挫敗⭐️
僅管孩子會熟練的說「ㄅ,爸爸的ㄅ」,但孩子的ㄆ還有ㄡ還是會搞混,ㄢ跟ㄤ還是分不清楚,你不禁擔心孩子能否跟上學校的速度。僅管孩子在開學前,跟同齡孩子打成一片,但是當你聽到孩子被告狀時,不禁擔心孩子能否遵守遊戲的規則。你擔心,孩子可能在適應期需要迎向風雨,而你也擔心孩子是否知道,你是他隨時可以停靠的港灣。
也或許是等待,等待孩子在心靈面的成熟;也或許是未知,未知孩子如何解決生活難題。各種感受,盡是父母愛的別稱,而我試著用「心態」(mindset)去承接這些感受。
心態由史丹佛大學心理學教授卡蘿‧杜維克(Carol S. Dweck)博士所提出,她研究出擁有「定型心態」的人,相信成果只能二分為成功或失敗,她比喻『在定型心態下,你不是一個在製品,你是成品。成品必須保護自己,成品只會悲嘆、歸咎,就是不會設法掌控情況』。而擁有「成長心態」的人,則相信藉由努力、持續累積經驗、整合他人的幫助,可以不斷的改變與成長。其核心概念是「還沒」(not yet),不是做不到,只是還沒做到。
再過幾天就是9月了,小一新鮮人的爸爸媽媽們,總覺得自己準備不夠嗎?讓我們一起,在工作忙碌了一天,家務整理完的時刻,在那夜深人靜以後,或孩子還停留在好夢的天光之前,透過以下三個步驟,協助自己安定下來:
1️⃣ 以平衡的觀點觀察自己內在的想法與感受,不嘗試否認或放大,讓它們像流水一樣經過。
2️⃣ 觀察身邊許多小一新鮮人的爸爸媽媽們,發現你並非一個人承擔各種情緒的交疊,大家正並行在這條路上前進。
3️⃣ 善待孩子與自己,也許開學的前夕,文具仍不齊全,房間仍亂成一團,別急著論定誰的懶惰與貪玩,我們現在知道並非只有「準備好了」與「沒準備好」。面對挫折與不足,請試著保持溫暖與接納,或許我們可以輕聲的安撫孩子與自己「慢慢來,只是『not yet』」。
如果你是小一新鮮人的爸爸媽媽,而你正經歷各種情緒,不妨按著步驟嘗試。
你可以相信,你的安定,將是孩子最沉穩的依靠。
延伸閱讀:
心態致勝:全新成功心理學。遠見天下文化出版。
------------------------------------------------------------------
王佑筠臨床心理師。
現任:新田及初色心理治療所臨床心理師。桃園特教團隊臨床心理師。
曾任:林口及桃園長庚醫院兒童心智科專業臨床心理師
專長:兒童青少年心理治療,親職諮詢/親子溝通,自閉症幼兒家長訓練。
桃園長庚兒童心智科 在 桃園長庚兒童心智科掛號 :: 醫院醫院幫幫忙 的推薦與評價
林口長庚兒童心智科研究員;林口長庚精神科住院醫師 ...,林俏汎醫師.注意力缺失過動症,兒童青少年焦慮憂鬱症,兒童及青少年發展遲緩.教職:助理教授.醫師網路掛號.※ ... ... <看更多>
桃園長庚兒童心智科 在 兒童心智科除了林口長庚醫院(滿滿滿) 家人們有推薦哪個 ... 的推薦與評價
兒童心智科 除了林口長庚醫院(滿滿滿) 家人們有推薦哪個診所嗎? 謝謝! ... 11 comments. View 4 previous answers. Chen Ya Jenny Wang. 桃園長庚+1. ... <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