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本以為疫情趨緩了些結果這週又爆出幼兒園事件,原本以為放假可以再出門走走結果要補上班,#璨樹 不干寂寞也要來台灣走一回!😟
好險前兩週有帶天天寶貝出門走走。真的很想再帶他去很多地方,可惜,從出生到現在大多是待在家裡,沒關係,以後!以後還會有很多機會der ~ (媽媽替爸爸答應你~🥰)
.
#癮食聖堂 位於忠貞新村文化園區、忠貞市場附近,是間由教堂「忠貞聚會所」改建的咖啡廳、#雲式餐酒館餐,主要提供雲南創意料理、咖啡甜點等,到了夜裡還提供精釀啤酒及各式調酒,變身成為小酒館。
.
忠貞市場週邊有非常多間米干店,從阿美米干、阿秀米干、雙十米干、國旗屋米干、忠貞眷村口米干….等等。一直以來也算是這裡的「#米干常客 #米干咖」,這次發現藏身在巷弄內的癮食聖堂,可說是又驚又喜!除了吃米干,還能來這裡下午茶啊~
.
餐廳後方的忠貞新村文化園區有幾面彩繪牆,拍照都很好看,推薦大家可以去走走,當然~請記得戴口罩。
//
#天天寶貝 #我的天 #新手媽媽養成記
#桃園美食 #中壢美食
同時也有6部Youtube影片,追蹤數超過8,190的網紅FUN假趣旅行,也在其Youtube影片中提到,#壢景町 #中壢事件 1977年中壢事件,鼓舞台灣人民爭取自己的權益, 然而『壢景町』的命名也是由當地居民共同票選出來。 #老故事新樣貌 是台灣邁向民主的重要歷史現場 #四麵店 #片刻人生製造所 『客自四面八方,悲歡離合盡嚐。』 回到1950年代的時光背景,品嘗人生的「悲、歡、合、離」四種況味 如...
「桃園 眷 村文化」的推薦目錄:
桃園 眷 村文化 在 下港女子寫有路用的遊記 Facebook 的最佳解答
用一盒礦石酥,走一條回家的路:礦山藝術季2021藝術家黃仲辰
黃仲辰大哥是道道地地的金瓜石人,曾在都市裡的廣告圈打滾多年,在這個急須創意的產業,他說:「不同於都市的生活樣貌,金瓜石帶給人們的日常,都有他的風景與養分。」認為這塊土地是一條養分灌輸的臍帶,經歷礦業的興盛到衰退的他,目睹當地的繁華落盡,卻也將他日日灌養成情感豐富的人。
#觀光化前的金瓜石是什麼樣子呢
礦業的興起,為金瓜石帶來琳瑯滿目的可食文化。黃大哥分享金瓜石的榮景,隨處可見纜車和索道,藉此促進物產流通,說著:「隨著大量的人口移入,也帶來豐富的食物文化,在金瓜石會吃到宜蘭傳過來的手路菜;礦場有很多高級幹部是單身的外省伯伯,也會發展眷村文化的可食性文化;這裡常見的草仔粿也跟閩南文化發展有關。」
油毛氈屋頂,是山城生活的見證。在資源貧瘠的年代,許多人只能在屋頂鋪設比較便宜的油毛氈,每年在降雨較少的季節裡補塗柏油加強,這時的金瓜石會散發濃厚的柏油味,是住過金瓜石的人們最熟悉的氣味。
#山城生活帶來的生活感
階梯很多,但黃大哥說走著走著大家就習慣了:「當學生時,常常約一約就跟同學一起爬上茶壺山上烤肉,到了山上發現忘了帶火柴,匆匆忙忙下山來拿火柴再上去,都不覺得路途遙遠。」住在這座山城的長輩,每天在這些樓梯上上下下串門子,新鮮的空氣加上長期生活移動的習慣,一個比一個健康。
另外一種熟悉是雲霧,多雨的城市,豔陽是難得可貴的相遇,家家戶戶為了甩除霉味的冬天,一一把床墊棉被拿出來曝曬,黃大哥說:「你會感受到棉被的乾爽與太陽的味道!很熟悉、很享受,太陽在棉被的感覺,粗粗的,那種溫暖不是隨隨便便隨手可得的,而是生活的過程中才會去發現,原來細節都在日常裡面。」
#如何踏上回家的路途
長年居住在外的黃大哥,因為兒時玩伴阿西大哥(金瓜石文史達人張傳益老師)的鼓勵,於2010年參與礦山藝術季的作品徵選計畫,進而入圍成為代表的藝術家。
他動手整修奶奶留下來的老房子,作品《掀開/背後/金與暗》黃金閃耀的色彩與暗黑的油毛氈對比,點醒光鮮亮麗的淘金夢背後,礦工心裡對生命的茫然、幽暗和恐懼,礦山中前行,只能把性命交給命運,屋頂的金與暗,掀開是閒置的內裏,訴說生命的無常。
《掀開/背後/金與暗》這件展品只保留到2021年礦山藝術季落幕,為了延續與在地的連結,黃大哥頂下了勸濟堂旁的金都傳奇,桃園和金瓜石兩邊跑的他,只要一上山,都是在金都傳奇的店鋪裡研發新產品,而一顆顆礦石酥也成為黃大哥再次思考在地產業的線索。
#將山城的哀愁轉譯成美好的礦石菓子店
礦業消失後的山城,金瓜石地區在1980年代快速人口流失,礦山不是農村,失去礦業等同失去賴以為生的經濟支持。在礦業結束後的三十年間,產業一直是一個口號,在一個難以復耕的山城之中,產業復振觀光是唯一的出口。
過去礦山的民家中,稀有礦石是家中室內外常見的擺飾品,友人來訪離開時,主人總會隨手拾起一顆礦石作為贈禮。在家屋的擺飾中,礦石總是放在最明顯的位置,讓來訪者進屋作客總能一眼看見,這就是山城人的驕傲,礦石是山城人認為最珍貴最代表地方的禮物。
2021的礦山藝術季,黃大哥以山城菓子店為題作為此次的藝術季行動。對黃大哥而言,過去的常民生活直接影響礦石菓子店的創作理念,將原先金都傳奇的鳳梨酥再製成擬真的礦石形象,雖然對外地人來說,礦石酥的模擬僅是視覺上的趣味表達方式;但回到地方公共記憶的價值層面,礦石擬真的伴手禮,象徵著居住在這座山城的人,分享地方特色的一份心意。
一個返鄉的中年設計師,一間菓子店、一份在藝術季中擬真的礦石酥,一份礦山人想傳達的心意,黃大哥總共設計二十款的礦石酥,2021年礦山藝術季特別從中挑選四款作為「收藏礦山藝術季」的贈禮,這段找回礦山人記憶的行動,如同搜集金瓜石礦石圖鑑慢慢拼湊,9/7即將亮相。
#礦山藝術季前情提要
今年與好友Jerry城市漫遊者 Cityflaneurs 共同擔任礦山藝術季的宣傳協力,我們分為東西礦區,個別介紹礦隊代表的藝術家。將在9月8日至9月26日展開礦山事務所所長票選,參與投票者將有機會獲得今年「收藏礦山藝術季」的限定贈禮。
#礦山藝術季 #一山一家
新北市立黃金博物館
桃園 眷 村文化 在 小瑜兒愛旅行也愛美食 Facebook 的最佳解答
#桃園美食 #中壢美食 #忠貞新村文化園區
忠貞新村文化園區,園區雖不大也尚未全部完工,但我覺得假日若不想跑遠,這裡好逛好拍也可享有特色美食呢!位於園區內的【癮食聖堂】過去曾是教堂,現在則是餐酒館,將滇緬泰小吃以西式手法呈現,我覺得很有自己的特色外而且餐點美味又好吃,因此開幕以來已迅速成為桃園打卡的一個熱點。
詳見:https://nancyik2001.pixnet.net/blog/post/230957887
【餐廳資訊】
癮食聖堂
地址: 桃園市平鎮區中山路44-1號
電話: (03)456-8351
營業時間: 12:00-20:00 周二公休
桃園 眷 村文化 在 FUN假趣旅行 Youtube 的精選貼文
#壢景町 #中壢事件
1977年中壢事件,鼓舞台灣人民爭取自己的權益,
然而『壢景町』的命名也是由當地居民共同票選出來。
#老故事新樣貌 是台灣邁向民主的重要歷史現場
#四麵店 #片刻人生製造所
『客自四面八方,悲歡離合盡嚐。』
回到1950年代的時光背景,品嘗人生的「悲、歡、合、離」四種況味
如果是你,親情、友情、愛情、人情又該如何抉擇呢?
▁▁▁▁▁▁▁▁▁▁▁▁▁▁▁▁▁▁▁
🍜 #四麵店|片刻人生製造所⌚️
麵店開張啦 👉🏻 http://bit.ly/37THEdL
📌席次有限,人客們請手刀鎖定報名,以免向隅。
一趟六十分鐘的時光旅程,
在親情、友情、愛情與人情的抉擇下,進入大時代⋯⋯
一段結合任務解謎、人生故事與生活體驗的精彩劇場。
打造前所未有的 #眷村故事沉浸式體驗活動!
#請人客們密切注意👉 桃園眷村文化節
指導單位|文化部 桃園市政府 桃園市議會
主辦單位|桃園市政府文化局
執行單位|洄游創生
協力單位|犀牛劇團RhinoPlay
#FUN假趣旅行 #旅人誌
-----------------------------------------
就愛桃園,歡迎追蹤我們
❤️桃園在地旅人誌[官網]▼https://www.wearefunlife.tw
❤️粉絲專頁▼https://www.facebook.com/wearefunlife/
❤️ig:@funtaoyuan ▼ https://www.instagram.com/funtaoyuan/
與我們分享桃園之美 Tag #funtaoyuan 或 #fun假趣旅行
❤️我們YouTube頻道▼https://www.youtube.com/c/FUN假趣旅行
桃園 眷 村文化 在 最近紅什麼 Youtube 的最佳解答
久違的Vlog~~
小編超喜歡眷村氣氛的!
有沒有也在眷村長大的底下留言唷~
搶先訂閱「最近紅什麼」►► https://goo.gl/QGc8Fq
───────────────────────
觀看「爆笑短劇」系列 ►►https://goo.gl/ATGnj9
觀看「街頭實測」系列 ►►https://goo.gl/jz4GVq
觀看「Game」遊戲系列 ►►https://goo.gl/NMfgvb
【關於最近紅什麼】
►Facebook:https://www.facebook.com/What.Is.Red.Now/
►Instagram:https://www.instagram.com/what.is.red.now/
達爾粉絲頁:https://goo.gl/h9jxEg
小李粉絲頁:https://goo.gl/9iv1wm
壘包粉絲頁:https://goo.gl/MYCzGU
丫丫粉絲頁:https://goo.gl/ibKrHb
香香粉絲頁:https://goo.gl/YuNF9f
【工作邀約請洽】
►[email protected]
桃園 眷 村文化 在 hulan Youtube 的精選貼文
民國103年10月,臺灣各地眷村文化的工作者及相關學者專家,組成「全國眷村文化保存聯盟」(簡稱「眷盟」);108年6月,眷盟與以社區營造起家的「台灣種子文化協會」合併,成為全國眷村文化保存工作最重要的溝通平臺;109年4月,「台灣種子文化協會」正式申請更名為「全國眷村文化保存聯盟」,並發行創刊《眷村》雜誌,由前台北市文化局長謝小韞擔任發行人及總編輯。
《眷村》雜誌創刊號封面故事,是從眷村的起源1949年談起。 2019年是政府遷臺70週年紀念,但是政府部門並不熱絡,民間卻有所感,辦理了2檔重要展覽,「封面故事一九四九」專題,即仔細剖析在媒體上只有極少篇幅報導的展覽:「逆旅‧一九四九臺灣戰後移民文學展」、「回到1949—中華民國渡海七十週年紀念文物展」。
臺灣地區曾經有近千個眷村,近年來已漸被拆除殆盡,目前僅餘13個眷村保存區,以及零散具有文資身分的獨棟眷舍,兩者共計約50處。在民國96年,謝小韞與一群眷村夥伴攜手共同催生《國軍老舊眷村改建條例》的修正案,讓眷村在土地的保存及相關經費的編列上,取得正式的法源。這項得之不易保留下來的13個村子,到現在還有一半停留在閒置階段;本期專題「眷村事」,即報導全臺各地的眷村夥伴如何堅守自己的家園,努力維護眷村文化的故事。「眷村論」專題,則探討政府主管單位對眷村文化保存的問題。「榮民‧榮眷」專題,則是榮民榮眷基金會的在地工作成果。「也是臺灣村」則是要一窺「類眷村」的面貌。「有關離散」則是介紹與眷村相關的藝文消息。
眷村雜誌創刊號的作者,囊括近年來卓然有成的眷村文化及臺灣史工作者,依序有:清華大學教授楊儒賓、前台北市文化局長謝小韞、資深紀實報導者張夢瑞、桃園市眷村故事蒐集站計畫主持人陳翠萍、雲林縣虎尾鎮建國眷村再造協會理事長魯紜湘、《翱翔天際-虎尾的天空1936~1958 》作者霍鵬程、南瀛眷村文化館館長金冠宏、高雄市國軍眷村文化發展協會總幹事孟繁珩、國立臺東專科學校副教授顧超光,空軍三重一村保存營造計畫發起人董俊仁,以及化南萬興願景團隊召集人陳淑美。未來,眷村雜誌也將廣邀臺灣各地眷村文化工作者,一起探討眷村文化,也向眷村事務的主管機關提出專業的建言。
1949年造成的臺灣眷村,是動亂時代的人間悲劇,但是否也成就了今天臺灣的豐富面貌?眷村雜誌的出版,象徵眷村時代改造的開端,也是民間對眷村文化保存集結的力量,眷村雜誌期待所有關心土地家園,以及臺灣多元文化發展的您,一起來參與。
桃園 眷 村文化 在 桃園眷村文化節/龍岡森林公園/1月8號9號,就這兩天 - YouTube 的推薦與評價
桃園眷村文化 節/龍岡森林公園/1月8號9號,就這兩天,內容比我想像中的多元豐富一些,還不錯 # 桃園眷村文化 節,#龍岡森林公園,# 眷 村. ... <看更多>
桃園 眷 村文化 在 桃園眷村文化節- Home 的推薦與評價
桃園眷村文化 節今年以「眷村過年」為主題,規劃「眷味年貨大街」 及取材改編眷村故事舞劇和精彩演出。另策劃「 年味故事展」、藝術裝置、呈現眷村過年的點滴回憶。 ... <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