Martell ⾺爹利攜手樓上見創新頂尖餐廳
以馬爹利為靈感繆思,創意操刀雙人獨享的
「⾶凡饗宴餐酒禮盒 À LA MAISON」
第一次用這樣的方式在家
體驗由主廚為了酒而推出的餐點
「À LA MAISON」在法文中意味著
「在家也能愜意享受」
印象最深刻的就是馬爹利名仕干邑白蘭地淋在醉鮮蝦上,這個口感跟以前吃過的醉蝦很不同,有更多層次風味覺得馬爹利名仕干邑尾韻的木質調性特別適合搭配海鮮。
「樓上見的舒肥口水雞」
味蕾帶上一點酸度,會突然想要來一碗白飯 XD 真的很香
「馬爹利慢煮牛小排」
用炭火烤過後加入的辛香料、檸檬、百里香跟蒜頭,最後融入馬爹利干邑醇熟風味。
再真空舒肥24小時,讓香氣鎖在裡面
當我收到的時候,上面有說明如何二次烹飪!
我覺得用大火煎過再淋上藍淬燕
會推疊出整體的層次感
以調酒的概念製作的
「馬爹利鹽昆布西瓜冰棒」
是道清爽的甜點,覺得很特別,尤其是吃完主餐搭配這甜點剛剛好!
🎁 餐酒禮盒內容
(因法規關係,酒款須由專人確認年齡後加購)
馬爹利藍淬燕白蘭地(50ml)
馬爹利名仕白蘭地(50ml)
馬爹利品酩杯兩支
金棗漬新鮮蕃茄
Noblige Cognac 醉鮮蝦
樓上見口水雞
干貝金華火腿蛙娃菜
Blue Swift 24H慢煮帶骨牛小排 /
炭烤口袋餅
Blue Swift 鹽昆布西瓜冰棒
Noblige Cognac 桂圓提拉米蘇
很喜歡這次收到的餐酒禮盒
平時在家用餐並不會用烈酒
來搭配或是烹飪
這樣的體驗非常新鮮
推薦給各位參考!
「我們反覆思索如何將食材的迷人風貌完整呈現,決定以多道創新冷菜,搭配馬爹利酒款,創造出別出心裁的清爽中菜體驗。」— 主廚Robert
#馬爹利飛凡饗宴 #alamaison
Martell
同時也有1部Youtube影片,追蹤數超過61萬的網紅{{越煮越好}}Very Good,也在其Youtube影片中提到,大家入呢個網址 ?我幾佰多條片?全部可以睇曬?https://goo.gl/cuyAZa 羊腩煲 https://www.youtube.com/watch?v=jRw8qchwe1Q 羊肉湯https://www.youtube.com/watch?v=N1b8OJJR9Bg 牛仔骨https:...
樓上金華火腿 在 Facebook 的精選貼文
今日晚餐:「MARTELL X 樓上見 飛凡饗宴」之金棗漬新鮮番茄、醉鮮蝦、樓上見口水雞、干貝金華火腿娃娃、24小時慢煮帶骨牛小排、炭烤口袋餅、鹽昆布西瓜冰棒、桂圓提拉米蘇。佐餐酒是法國 MARTELL 藍淬燕&名仕干邑。
→ 烈酒佐餐越成風尚,不僅威士忌領域一片風火烈烈,近年干邑界也開始投入。此番為來自 MARTELL 干邑的企劃,與創新路線的港式餐酒館「樓上見」合作,推出餐酒佐搭外送饗宴。
樓上見去年末初開幕之際便已留心,只是還未及一試,沒料到竟先在家緣會;而比起威士忌來,由於干邑之酒質風味都更顯甘濃,以粵菜相佐確實聰明選擇。一一試嚐,菜色甜味與調味豐富,遂分外相得益彰。
而若以酒款論,感覺相對清雅的 Noblige 名仕寬容度更高,從前菜到主菜都和合,尤以鮮味豐盈的醉蝦最能水乳交融,且加冰後效果更好。二次波本桶過桶熟成的藍淬燕則因更深沉渾厚、香料與木質調清晰,是餐後甜點良伴,特別調入桂圓的提拉米蘇最有火花。
※ 更多餐桌與品飲分享 https://goo.gl/bXEkxU
樓上金華火腿 在 Facebook 的最讚貼文
#有關中餐與西餐
前陣子有口福,接連吃了二間不好訂的中餐私廚。
先去了 #煉珍堂,台灣的江浙菜大廚陳力榮開設的招待所,位於他所經營的上海菜餐廳「極品軒」樓上。被人喚為「掌櫃」的陳力榮主廚,六十多歲,這天親自掌勺,出了幾道坊間少見的菜色,打頭陣的「豬腳尖黃豆湯」就好,用黃豆、豬皮、豬腳、大骨熬的高湯,材料取出後再與黃豆打成漿,鮮鹹瀰漫,醇厚入心;「炒魚骨醬」也有趣,是一道台州菜,祖籍台州的掌櫃解釋是下酒用的,他將黃魚剔下來的骨頭邊肉,炒上大量的蔥薑蒜與辣椒末,調以醬油、糖、醋、胡椒,酸甜酸甜,辛香夠味;完整的黃魚肉,則拿來做成「雪裡紅燒黃魚」,白湯鮮潤,雪菜星鹹,還有筍片之脆與黃魚之嫩,江浙菜的風味無誤。
隔天去了 #海派上海小吃,近來在吃貨圈曝光上升的小店,一人兵團的周迺剛師傅,年逾七十,平日賣菜飯麵食,偶做私廚桌菜,恐怕是搭上疫情後的私廚熱,桌菜也供不應求。這天嚐到了周師傅的手路,好比彈嫩含肉凍的燻雞,醬色深重的㸆墨魚,紅燒適口的子排年糕,鹹香沉厚的一品鍋(蹄膀、鴨、雞、金華火腿、干貝的「痛風湯」...),肉爆味濃的大沙公,用龍蝦炒的蝦鬆。
在海派,我私心最愛的亮點,是一道二斤半的圓鱈,那輪切的厚度與體型,難得一見。周師傅拿來用白米、茶葉、紅糖煙燻,熟度恰好,燻香宜人,入口的質地,似豆腐,又似海綿,既鬆軟,又有彈性,風味極好。如此的燻魚,一般餐館不會賣,也正是吃私廚的意義。
然而吃完這二頓,我十分感慨。隔天在IG限動打了這段文字:
「接連吃了二頓難得中餐,不免覺得,中餐還是處於殘缺的困境。西餐有相對健全的生態,年輕人容易創業,就算做做樣子,也有樣子。
可中餐,好像就是認份於衰老、簡陋、不完善;師傅老了,消費者也不要求,就算師傅想展現創意,那創意也是尷尬的。
明明我們都很喜歡吃中餐呀。」
這是龐大的結構性問題,我也認同,吃老師傅的菜,得抱持著吃一頓少一頓的心情來品嚐。但我們為什麼容許這件事情發生?
結構性的問題,分為生產面與消費面。為什麼台灣的中餐少有年輕好手投入?為什麼台灣一些標榜與時俱進的中餐,都很難像樣?這是生產面— 人才培育與產業環境的問題。而人才培育的不健全,導致我們必須回頭珍惜著去吃老師傅的菜,站在消費的第一線,我們的標準「降低了」— 我們願意容忍環境的不舒適,服務的粗糙,菜色安排的不妥善(濫竽充數?順序混亂?不合時令?)。
飯店中餐可能比較少有這些問題,但只有飯店才供得起條件俱全的中餐,好的獨立餐廳屈指可數,這件事本身就不健康。
和西餐一比,差異更巨。
最近,我在IG上發現一家「餐廳」,名字新穎,視覺精美,團隊的形象照,菜色的呈現,都有模有樣,每個人的面孔都年輕稚嫩。這是誰?一問之下才知道,這是今年高雄餐旅大學西廚系的畢業展。
我心中震驚。我真以為是什麼新餐廳開幕了!對於概念設定、意思表達、社群操作,這群青年人駕輕就熟,他們天生就活在這個世界裡。他們的表現,來自我們這代人給的養分,我非常清楚看到,這幾年台灣西餐的發展,帶給他們什麼影響。
那麼中餐呢?中餐的偶像是誰?中餐的模範是什麼?
明明我們都很喜歡吃中餐呀。
樓上金華火腿 在 {{越煮越好}}Very Good Youtube 的精選貼文
大家入呢個網址 ?我幾佰多條片?全部可以睇曬?https://goo.gl/cuyAZa
羊腩煲 https://www.youtube.com/watch?v=jRw8qchwe1Q
羊肉湯https://www.youtube.com/watch?v=N1b8OJJR9Bg
牛仔骨https://www.youtube.com/watch?v=RxXSr_P7NF8&t=152s
蔥花煎三文魚https://www.youtube.com/watch?v=1axZrUdZEJo
椒鹽三文魚骨https://www.youtube.com/watch?v=lqCHKy-6rrA
金華火腿炆冬瓜https://www.youtube.com/watch?v=4L14ZFMnhrQ&t=236s
響螺鮑魚湯https://www.youtube.com/watch?v=mkeRAg1f_7c
杞子保護眼睛https://www.youtube.com/watch?v=f6Uou-q6taE&t=98s
酸梅湯https://www.youtube.com/watch?v=KEWGOiw4T90
烏梅醉豬手 凍食https://www.youtube.com/watch?v=D2_3Unm_0Tk&t=9s
三隻耳仔 https://www.youtube.com/watch?v=wuOa8zvJLYo
菊花雪梨茶https://www.youtube.com/channel/UCDfTo6oLw_ZcVfepgTgD_Kg
檸檬雞粒https://www.youtube.com/watch?v=nMIewb7UBg4
檸檬汁排骨https://www.youtube.com/watch?v=jm8ZNxa4grI
![post-title](https://i.ytimg.com/vi/5oFn54-5fUo/hqdefault.jp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