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曲新詞酒一杯
昨天有人說她去查了宋詞[卜算子]結果跳出好多人都有寫[卜算子]請問這是什麼意思?
「詞」在宋代就是通俗歌曲,它是要配合音樂的。
大致有兩種,一種是市井通俗作品,為宴會歌女捧長官而寫,要配合樂曲,不能有倒音,屬於流行歌曲。
另外一種是士大夫文人為自娛而寫,不要求完全合拍,空間比較大。
當時大概有一百多種詞牌,每一種都有很多人填詞。所以俗話說「作詩填詞」就是這個意思。
舉例:歌仔戲有七字調,都馬調,曲調固定只是換詞而已。
再舉一例:
日本男歌手近滕真彥當年有一首歌很紅。港台多人重新填詞翻唱。
按照這首歌的曲子填上粵語國語和台語,我舉副歌的部分為例,字數幾乎一樣,8,7,8,6。為了讓大家明瞭我把它全部找出來。
原唱
近滕真彥(日)夕燒之歌
~夕陽慢慢地映照我的臉頰
夕陽和那時一樣的美麗~
~真的真的好想去轟轟烈烈的愛一場啊,春去秋來我的愛在哪裡~
(日文因為是翻譯所以字數不準)
陳慧嫺(粵)千千闕歌
~來日縱使千千闋歌
飄於遠方我路上
來日縱使千千晚星
亮過今晚月亮~
梅豔芳(粵)夕陽之歌
~曾遇上幾多風雨翻
編織我交錯夢幻
曾遇你真心的臂彎
伴我走過患難~
張智霖許秋怡(粵)夢斷
~眠入你的深深臂彎
即使最終也夢斷
纏住你的絲絲髮梢
像我思緒混亂~
李翊君(國)風中的承諾
~曾經在雨中對我說
今生今世相守(拉音)
曾經在風中對我說
永遠不離開我~
黃乙玲(台)天知地知
~天知地知我的心内
只有只有你的爱
天知地知你的心内
根本無我存在~
王識賢(台)老鷹
~老鹰在空中影随风
走找你的方向
老鹰在空中满身伤
只有四界流浪~
這樣比較明白了嗎?所以同樣的詞牌「滿江紅」可以豪情萬丈,也可以很充滿肉慾。
滿江紅 岳飛
怒髮衝冠,憑欄處、瀟瀟雨歇。擡望眼,仰天長嘯,壯懷激烈。三十功名塵與土,八千里路雲和月。莫等閒、白了少年頭,空悲切。
靖康恥,猶未雪。臣子恨,何時滅!駕長車,踏破賀蘭山缺。壯志飢餐胡虜肉,笑談渴飲匈奴血。待從頭、收拾舊山河,朝天闕。
讀來令人熱血澎湃!再來看另一個版本。
滿江紅 秦觀
越艷風流,占天上、人間第一。須信道、絕塵標緻,傾城顏色。翠綰垂螺雙髻小,柳柔花媚嬌無力。笑從來、到處只聞名,今相識。
臉兒美,鞋兒窄。玉纖嫩,酥胸白。自覺愁腸攪亂,坐中狂客。金縷和杯曾有分,寶釵落枕知何日。謾從今、一點在心頭,空成憶。
也是會熱血啦!
Ps
准考證都拿到了嗎?
疫情期間不方便去廟裏拜拜的,有線上祈福的服務。
臨時抱佛腳要找武力值強大的神明。名額有限。還願方法簡單,請你孝順父母就算還願。因為安平聖王公是大孝成神。
同時也有1部Youtube影片,追蹤數超過77的網紅見域CitiLens,也在其Youtube影片中提到,彭庭沁 |歌仔戲演員及推廣者 彭庭沁是雅韻歌劇坊的團長兼藝術總監,並擔任新竹市歌仔戲協會創會會長,也是教育部專業領域業師。曾獲新竹市文化局推舉為對傳統藝術傳承最有貢獻之模範母親,更於2019年獲選為全球第二屆國際藝術家。 彭庭沁兒時住新竹關帝廟附近,時常能看見歌仔戲的外台演出,但卻並不感興趣。在...
歌仔戲曲調名 在 Facebook 的最佳貼文
【#每週一推】收錄台灣獨有的音樂與文化底蘊,《#聽見台灣》
上映的第二週週末,我買了《聽見台灣》的電影票進場,本來是想說支持 #台灣國片,因為這部可能沒什麼人知道,加上已經不是首週,本有打算是「包場」觀看,意外地這場還有其他觀眾一起進場,而且 #感覺素質很高,因為從他們的觀影反應,能知道他們是有共鳴的。
《聽見台灣》,不只是音樂紀錄片,更是收入台灣各地文化、保留許多瀕臨失傳的樂聲,用 #交響樂重現屬於台灣的聲音。
音樂大師 #鮑元愷,藉一次受邀來台的機會,發現了台灣保留了太多傳承下來的各種文化,9度來台、近12年的時間,接觸了南管北管、歌仔戲、布袋戲、台灣民謠,採集錄音了百首原住民歌曲,創作出交響樂曲《#台灣音畫》。
有 〈玉山日出〉、〈安平懷古〉、〈宜蘭童謠〉、〈恒春鄉愁〉、〈泰雅情歌〉、〈鹿港廟會〉、〈龍山晚鐘〉、〈達邦節日〉8大樂章。
這是很具代表性的交響樂,要怎麼把有民謠、原住民歌曲、傳統樂器的聲音,透過西方交響樂的樂理編排,成為了豐厚聲響、樂器交疊的交響曲,這背後有相當多的難度,自然有相當多的故事。
《聽見台灣》這部電影,是導演 #崔永徽 花了8年時間去紀錄,鮑元愷大師在台灣的所見所聞。看他怎麼去擷取台灣的元素,電影過程中,搭配更多的台灣音樂大師一同解析。
讓你理解在聽上述 8大樂章的交響樂時,光憑著音樂,在腦海真的會浮出畫面,像是鹿港廟會的快節奏喧鬧、泰雅族人在工作與休息的歌聲、阿里山鄒族戰祭活動,以及龍山寺的鐘聲與香煙裊裊。
剛好我自己也真的上了 #玉山看日出,更能感受音樂想傳達出,玉山這座台灣最高山神的厚實又神聖的守護感。
就跟台灣著名作曲家 #黃輔棠 說的一樣,「在管弦樂的特色表現上,還沒有一部作品的成就能超越《台灣音畫》。」
搭配著《聽見台灣》的紀錄,可以很輕鬆又很深入地了解這部具有代表性地位的作品,是跟《台灣音畫》一樣地,屬於「#雅俗共賞」的好作品。
《聽見台灣》在上映前就已經 #募資達標,所以我是不擔心電影票房的表現,純粹就是推薦這部電影給更多人知道。音樂人是一定要看的,文化素養越多的人看得越開心。即便你是不懂交響樂的人,你一樣會被這作品與創作歷程給吸引,因為裡面記錄了相當相當多台灣的驕傲。
看見台灣之後,繼續《聽見台灣》。
我聽見了台灣在地那些,口耳相傳的民謠、隨口哼唱的曲調,融合了西方樂理,變成了可以登上國際舞臺的交響樂曲。
我聽見了,台北愛樂管弦樂團、臺灣省立交響樂團 的演出,聽見了樂團團長、音樂家們的分享。聽見了台灣八景的意象,聽見了作曲家的創作理念。
不只是電影,#更是一場值回票價的音樂課。
-------
🎬 3月 #有什麼好看的電影 (院線&線上影音)推薦清單:
https://link.leftymovie.com/movielist
☕️ 左大嚴選 #酒香濾掛咖啡 粉絲優惠中:粉絲優惠中:https://link.leftymovie.com/U457F
🎁 左大嚴選 厚切一口烏魚子
https://link.leftymovie.com/LeftyMulletRoe
歌仔戲曲調名 在 每天為你讀一首詩 Facebook 的最佳貼文
入夜之後 ◎吳晟
入夜之後,遠方城市的萬千燈火
便一一亮起
亮起萬千媚惑的姿態
寥落著吾鄉的少年家
入夜之後,收音機的流行小調
(哭了幾千年還在哭的歌仔戲)
便在店仔頭咿咿唔唔
溫暖吾鄉老人家的淚腺
入夜之後,疲憊的路燈下
吾鄉囝仔郎捉迷藏、打陀螺的遊戲
以及男男女女未經潤飾的開講
喧鬧著吾鄉寂寞的夜晚
--
◎作者簡介
吳晟(1944年9月8日-),本名吳勝雄,臺灣彰化縣溪州鄉圳寮村人,中華民國總統府資政。臺灣鄉土文學作家,創作以新詩為主、散文為輔,寫作之餘亦從事農事。
--
◎小編皮皮賞析
這是一首以鄉村視角,看著零零落落的鄉村以及繁華的城市的詩。
重複四字「入夜之後」為各段開頭,首先在第一段,詩人以都市越夜越美麗的概念,描寫都市宛若不夜城般,接續著早晨的明亮,而夜生活的都市姿態更嫵媚了。當鄉村的青壯年都前往都市工作,相比起來,鄉村的剩下的人口就顯得貧脊侷促了,只剩下老年與小孩。
再來是第二段,入夜之後的鄉村,收音機播放著萬年不變的歌仔戲,老人們沒有其他娛樂,只能每日如一地聽著,然而正是這些記憶中的曲調,帶給老人們溫暖。第三段書寫日常,孩童玩著純樸的遊戲,男男女女「開講」,是台語的閒談、聊天之意,這些未經潤飾、改造的本土語言,正是吾鄉最原始、最具生命的力量,因人口外流而寂寞的鄉村夜晚,終將被喧嘩扎實的填滿。
儘管遠方的都市再繁華,詩人仍以鄉村的角度,寫出「吾鄉」的喧鬧,沒有強力的批判,而是以共通的事物,喚起大家對於原鄉的記憶。希望這首詩,能使大家的夜晚不再寂寥疲憊。
--
美術編輯:宇君(ig:dj00716)
圖片來源:https://pxhere.com/zh/photo/231
--
#每天為你讀一首詩 #吳晟 #入夜之後 #吾鄉印象 #鄉土詩
歌仔戲曲調名 在 見域CitiLens Youtube 的精選貼文
彭庭沁 |歌仔戲演員及推廣者
彭庭沁是雅韻歌劇坊的團長兼藝術總監,並擔任新竹市歌仔戲協會創會會長,也是教育部專業領域業師。曾獲新竹市文化局推舉為對傳統藝術傳承最有貢獻之模範母親,更於2019年獲選為全球第二屆國際藝術家。
彭庭沁兒時住新竹關帝廟附近,時常能看見歌仔戲的外台演出,但卻並不感興趣。在2010年婦女社大(現竹塹社大)邀請南管高甲戲國寶蔡泗川老師開課,他才首次接觸南管與歌仔戲。雖然起初只是抱著解悶的心情,卻開始了以歌仔戲為業的人生。
在戲曲分類上,南管柔美悠緩,北管則高亢熱鬧,兩者落差很大。而相對受歡迎的歌仔戲以劇情為軸線,兼容兩種類型的曲調。為了向觀眾完美呈現,彭庭沁還特地到台北向資深演員呂雪鳳學唱腔,到明霞歌劇團學戲及報名武功班。
說起在廟會的「外台戲」和室內的「公演戲」,外台戲考驗的是臨場反應,多是現場分配劇本與即興演出,需要對角色、台詞、音樂高度熟悉才 能駕馭。而公演戲則需要熟背劇本並不斷排練,服裝及道具也為每齣戲量身打造,兩者各有其獨到的價值。
出於對傳統戲曲的興趣和責任感,雅韻歌劇坊於2012年成立,以每年做兩場新戲為目標。雖然賠錢是常態,但隨著劇團獲獎、陸續到外縣市演出,知名度漸漸打響,也有了較好的票房。相比於其他科班出身的劇團,新竹因為缺少在地師資,有一二十年的歌仔戲斷層,所以雅韻歌劇坊的經營特別重視基本訓練,排練時間往往比其他專業劇團多。且無論是什麼年齡層,只要有興趣加入他都樂意培養。
雖然做戲很累人,彭庭沁坦言常常有放棄的念頭。但一路上許多貴人帶來的轉機,和幾年下來團員的成長,都讓他對「做戲」有一份難以割捨的責任感和成就感。
永懷 彭庭沁團長
【城市放送 Hsinchu On Air -2020新竹市東風音樂祭展覽】
指導單位|文化部
主辦單位|新竹市政府
承辦單位|新竹市文化局
執行單位|果果工作室
策展與視覺設計|見域工作室
影片企劃|陳虹羽
影片製作|廖建華影像工作室、萬事屋影像製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