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妍良語的生活隨筆】-26實施一年辦得到日記回顧
自從銀快介紹我寫辦得到日記後,
持續現在已經過了一年
以前會覺得紀錄這種事就要每天做,
只要中途有斷掉,
就覺得紀錄不完美。
但是現在覺得
「不完美沒關係,持續更重要」
有這樣的認知才能讓我一直持續下去。
我的辦得到日記包括
🔸辦到了日記:(今天做了什麼完成什麼)
🔸領悟日記:(領悟了什麼道理,理解了什麼)
🔸讚美日記:(試著以第三視角讚美自己今天做了什麼、完成什麼)
🔸感恩日記:(三件我覺得感恩的事)
為了方便紀錄,我使用Evernote建立模板,
便於複製使用。
#剛開始寫日記的精神狀態
我記得剛開始寫日記的時候,
每天要讚美自己做得好的地方
對我來說是一件很困難的事。
我的冒牌者症候群比想像中的嚴重,
我絲毫不覺得自己有什麼
值得稱讚和肯定的地方,
我對自己充滿負面的偏見和批評。
只要是學會的東西
就會覺得這是普通的事情,
沒什麼特別的,
選擇性遺忘自己之前是多麼努力。
雖然這樣說很奇怪
我覺得那些肯定我的人,
只是看到閱讀了書籍,
照著書上的教法,
所堆砌成的良好形象的虛假我。
真實的我,
不僅玻璃心、負能量還很很重,
我想沒有人會喜歡真實的我。
我無法把另外一個被稱讚的我,
和負能量重的我整合和成同一個人,
總是有很重的分離感。
如果有人說,
不管如何就是喜歡我的樣子,
我會覺得很困惑,而且充滿問號:
「那是什麼意思呢?」
就算讀再多的書
也辨識不出來純粹的情感
我明白自己的大腦空白一大塊,
缺乏了什麼東西。
我知道這樣下去不是辦法,
所以找銀快求助。
#寫了一年的日記之後
當我每天硬挑三個重點稱讚自己時,
總覺得很心虛,而且感覺有點不舒服:
「真是瞎透了,我哪有什麼值得稱讚的地方!」
這時我還沒意識到,
我的自我攻擊是多麼強烈,
像自備刀和鞭子老是要懲罰自己。
但稱讚自己久了
不知不覺間我竟然習慣了
自我肯定。
我知道必須達到成功的方法
就是你必須把很多強習慣
變成你的習慣,
並且持之以恆地做下去。
而讚美日記和感恩日記
絕對是必備的強習慣。
沒有自信的人好比有破洞的氣球,
別人在給你灌更多的稱讚和鼓勵
也只會漏風。
但如果你選擇把那個洞補上
給自己打氣,
那才是永久解決問題的方法。
#人為什麼要感恩
你有沒有想過,
為什麼要學習感恩的心呢?
我從心理學的書籍,
了解感恩是一件必備的強習慣。
從科學上來說,當人想對什麼事道謝時,
腦內會分泌讓人心情好轉,並提升身體免疫力的神經傳導物質「B腦內啡」
即使擁有感恩的情緒,也會讓自己覺得幸福。
想要獲得幸福感的人,
務必要學會感恩這個技能。
學習感恩自己還活著、感恩自己現在擁有的一切事物、感恩自己擁有這麼多,
有了感恩心才會得到滿足感,
因此把感恩變成習慣是很重要的事。
#日記變成實際成長的證據
在寫了辦得到的日記一年多,
我確實地感到了自我肯定上的成長。
以前如果做不好一件事情,
總是有聲音在我耳邊悄聲的說:
「...你怎麼那麼沒用。」
在低潮的時候
耳邊細語的聲音還會變得極端:
「..你這個廢物」、「...你怎麼不去死」
這些聲音總是在我耳邊不斷地迴盪,
企圖把我弄到精神崩潰。
藉由實際記錄辦到的小事,
在自我否定的時候重新檢視,
變成欺騙不了自己的事實。
現在我在學習新事物的時候,
耳邊會傳來淡淡的聲音:
「你這樣做已經不錯了,雖然還有需要更進步的地方,但下次再更進一步學習吧。」
雖然聲音很小,很淡
但那些負面的聲音
在我腦中已經消失了。
很神奇的是,當你現在已經能
比較正向的看待自己,
你絲毫不會想要回到過去
跟那個不斷批判、用惡毒語言
貶低自己的內在聲音相處。
儘管在那時是多麼的習以為常,
把自己浸在負面能量的染缸裡
習慣那個髒兮兮的自己,
一旦你把自己拎出來洗刷乾淨
就會納悶為什麼不早點爬出來。
我想自己應該是一個很好
的負面教材自救成功,
轉為正向的案例吧?
雖然還離自我整合的道路很遙遠,
不過我起碼做到了不攻擊自己,
嘗試用正向思考
平衡內在極端的負能量。
希望有一天,
我能真正的接納別人的讚美,
把那些聲音放進心裡。
#三妍良語的勵志實驗室
#辦得到日記
#感恩日記
#讚美日記
「正向管教法」的推薦目錄:
- 關於正向管教法 在 三妍良語的勵志實驗室。自我成長書籍實踐報告 Facebook 的最讚貼文
- 關於正向管教法 在 Facebook 的最佳解答
- 關於正向管教法 在 蔡惠婷 新竹市議員 Facebook 的最佳貼文
- 關於正向管教法 在 正向管教法的問題包括PTT、Dcard、Mobile01,我們都能挖掘 ... 的評價
- 關於正向管教法 在 正向管教法的問題包括PTT、Dcard、Mobile01,我們都能挖掘 ... 的評價
- 關於正向管教法 在 正向管教法的問題包括PTT、Dcard、Mobile01,我們都能挖掘 ... 的評價
- 關於正向管教法 在 教師的輔導管教方式- 情,達到教育目的? 劉金玫律師 - YouTube 的評價
正向管教法 在 Facebook 的最佳解答
常常有人問我喜歡教大學生還是小小孩~
我還真的真的選不出來,只要是學生都是我的愛,只要是教學,都是我從幼稚園就立定的人生目標😂
但大學生在課程設計、和相處教法上當然跟幼教的引導非常不一樣。他們多半已經發展到一定的成熟度、擁有自己的意識形態、想法、學習目標和目的,所以我想我的工作不是像幼教要給孩子培養語感、建立學習系統邏輯、也不是培養好習慣,而是要讓他們對自己負責、給他們自學工具,(不是一味的餵魚,而是陪著他們找到不同釣魚的方式、並擬出情境),站在和他們同一陣線上引導且培養他們解決問題和思辨的能力,來去因應未來接下來瞬息萬變的社會環境和職場。
那天收到學校新媒體暨傳播管理學系的老師和學生邀請到他們某一堂課演講屬於我的 #斜槓人生 ~和怎麼一步步一直朝著自己的藍圖前進。
其實沒有什麼炫技
也不是特別聰明
就是按步就班慢慢累積,多思考並保持正向。希望我的學生們無論畢業後在哪裡、去到了哪裡,都能擁有一顆善良但堅定的心、正向且積極的態度面對一切挑戰。
畢業快樂,大孩子們~ ❤️
未來很多事情
#笑一笑沒什麼大不了
#這世界很煩但你要很可愛
老師,一直都會在這裡💪
愛你們,畢業快樂
#畢業 #畢業季 #大學生 #大學生了沒 #mcu #graduation #speech #斜槓
正向管教法 在 蔡惠婷 新竹市議員 Facebook 的最佳貼文
🥋守護兒童習武安全,我們大人可以怎麼做?
最近七歲男童因為學習柔道而造成腦死的新聞,震驚了社會大眾,引起了相當大的關切與討論。我想到自己過去習武(跆拳道)的歷程,也曾當過兒童武術課的助教,昨天更密集訪問了三個柔道教練跟選手,兩個跆拳道教練,一個兒童防身術教練共六位相關專業人士,更周全了對兒童習武的認識。想試著從教育的觀點,針對這起事件來跟大家分享我的想法。(此篇文長,請耐心服用喔~☕)
🥋【關於柔道學習的初階了解】🥋
大家可以看到照片中的我,在跆拳道比賽對打中會穿戴全身護具,但是柔道卻沒有護具。因為在柔道技巧中,需要透過抓衣服,借著對手衝過來的速度力量,借力使力將對方摔倒。
因為都要抓衣服,不可能有護具,所以 #護身倒法的練習成為非常重要的基礎,它會把摔落地時的力量分散,而且為了保護頭頸要縮下巴,有點像往自己肚臍看一樣,頭才不會在落地時碰撞地面,所以一定要學會之後才能被摔。(我朋友有次出車禍時身體自然用護身倒法反應,最後只有接觸地面的手掌皮肉傷,可見它對防止傷害這件事相當重要。)
所以在柔道的學習上,一般都至少要經過一個月的體能訓練和護身倒法,才能在教練評估後,進入基本摔法的練習中。新聞中的男童才上兩週的課就被狠摔27次,完全不符合一般柔道教學的經驗法則,這不是教學,根本是虐待!😡
🥋【給家長的提醒:除了看教練證,也要慎選資師與場地】🥋
這一次的新聞也提到了這位看似資深的教練,其實是沒有證照的。柔道有所謂教練執照的申請制,分為C、B、A級,還有國家級。有這些證照的話,基本上就具備了教學的能力。
而目前新竹的情形則是:新竹市柔道委員會鼓勵教練去考教練證,也會補助,但不是硬性的,而是以推廣為目標。
但我一個在跆拳界,有國家級教練證的朋友,也提出了他實務上的看法與建言:
「武術教學是否會出事,其實跟證照制度沒有絕對關係,今天柔道協會只是剛好找到他沒有教練證作為切割點,但我們捫心自問,有證照的教練也不能保證不會出事。 這種問題可以擴大到武術及運動校隊的「學長姐制」(霸凌)、「性平問題」(狼師)😡
要避免的話,就 #需要教練師長團的互相檢討與牽制,今天若是一間柔道館有兩三位教練可以互相提醒教學問題,互相牽制是否有教練對特定學生超越界線,也許就可以 #大大減少悲劇的機會。同時足夠的教練團就不會讓教練依賴學長姐制管理團隊。 所以,家長要不就 #慎選才藝,要不就 #慎選教學團隊與安全場地。」
我認同:證照跟是否出事無絕對關係,反而是跟教練的個性特質較有關聯;就像有的老師具備合格教師證,但可能因為情緒控管不佳等因素,而變成不適任教師一樣。
這起事件我也發現,許多選手變成教練後,沿用過去自己在訓練過程中的經驗,將大人的思維與訓練方法,套用在小小孩身上,這其實是相當不適宜的。🙅♀️
#從事幼兒體育教學, #必須了解幼兒成長各階段的身心發展跟身體承受程度。🧒👧應該要依照兒童的年齡、心智、體能,不同階段的發展與需求,去設計課程、適性教學。這應該是每個為師者該有的專業與素養。
據我了解:目前在這部分有證照的只有 #幼兒體適能。在柔道這個體育項目,並沒有針對幼兒體適能有任何認證。
🥋【來聽聽專業兒童柔道教練的看法】🥋
因著這點,我找到目前在新竹,唯一有柔道校隊的虎林國中。感謝專任的徐鵬耀教練,談及幼兒教學時,以自身經驗提到一個重點:
基本上,授課會按照年齡程度去做區隔、設計不同的訓練課程,小學、中學跟社會人士會去做區分,小學也有可能去跟中學練。但學齡前這一塊是最特別的,#不可能跟所有年齡層去合併,#絕對必須要獨立出來。因為小朋友除了肢體發展以外、還有理解力、思考跟語言,都還沒有發展成熟。像徐教練目前最小只收到大班,前提是: #要能夠對話與理解。「至少這樣是安全的,因為他可以 #接收到安全的指令。」
因為徐教練是輔大畢業,過去學校就有幼兒體育這一塊的專業養成。我自己也是師範體系出身,所以深知在訓練過程中,了解兒童各階段的身心發展是必備的知能。有些體育選手當上教練,鍛鍊出厲害的技巧,卻不見得能夠了解幼兒/兒童的發展與需求,以至於可能在訓練中,因著無知而造成孩子的傷害。
另外,徐教練也提到:「沒練好護身倒法的話會禁摔,在我允許的範圍內才可以做摔技,違背的話會禁止訓練。像這種不良教練的教法真的會壓垮柔道界。」可見一個專業成熟的教練,最看重的還是「安全」。
🥋【關於幼兒體育指導的考照制度】🥋
在這邊我要特別來介紹「台灣幼兒體育學會」的體育指導員授證辦法。內容請詳見此網頁:
https://www.kid-sport.org.tw/about_8.htm
在這辦法中,所稱幼兒體育指導員,指具有幼兒體育指導能力,並通過幼兒體育指導員檢定及格者。
我特別留意到這規定中有一點值得我們參考:
⚠曾犯下列各罪之一,經判刑確定者,不得參加幼兒體育指導員檢定考試:
🔸妨害性自主罪。
🔸殺人罪。
🔸傷害罪,但屬過失犯者,不在此限。
🔸煙毒罪或違反麻醉藥品之管理。
在從事幼兒體育的考照中,這等同 #良民認證,也為孩子們先 #初步篩選體育指導員的品格。畢竟體育這個項目,有著 #最多的身體接觸,幼兒的自我保護與判斷能力較弱,這是我們大人可以透過「幼兒體育指導員檢定考試制度」來為孩子們先把關之處。而在這樣的過程中,指導員也能透過更多的進修研習與交流,來增長自己對於幼兒體育教學的專業知能。
最後,我覺得最最重要的點來了~
所有大人都該有的態度:
💗【請尊重孩子的不要與不適】💗
孩子雖幼小,但每個孩子都是獨立的生命個體。
任何運動的訓練,都要依照孩子的體能與身心發展情況。還有:
#請把孩子的意願與感受當成一回事來尊重。
畢竟,送孩子去習武的爸媽是希望孩子變強,沒有人會希望孩子在學才藝的過程中,反而被羞辱到沒有自尊。在努力超越自己極限的過程中,需要肯吃苦沒錯,但是有些教練好像把這句話用錯了。視情況在學生現在可以的能力上加一點點,然後用正向的態度支持他、鼓勵他,而不是毀了他、羞辱他。
我想,我們要的是 #孩子能一輩子愛這運動,對吧!而不是只要沒有家長逼就不肯學。
另外,只要覺得有不對勁之處,一定要 #勇敢停止當下狀態。🙅♀️
請 #正視孩子的感受與任何身體語言的徵象。
我很喜歡網友Eva Shi 的一段話:
「當孩子說不要,請尊重他。
當孩子沒有說不要,請觀察他的感受。
請尊重他無論有沒有說出來的意願。
這是大人的義務。守護孩子的義務。」💗
這件事深切地提醒了我們大人:
#我們需要更多的覺察跟勇敢。覺得不對勁,就相信自己的直覺,不要怕得罪誰,面子或家長的閒言閒語,都比不上孩子的安危重要。
這是很痛的一課。
感謝大家耐心看完這篇。
很謝謝我身邊這麼多習武人士跟我分享討論的寶貴經驗與建議。
🙏#謝謝新竹市虎林國中柔道校隊徐鵬耀教練
🙏#謝謝遠嫁瑞士的柔道國手小婕分享國外經驗
🙏#謝謝好友小木分享柔道學習經驗與歷程
🙏#謝謝忠誠跆拳道關東館陳雋萍教練
🙏#謝謝成大跆拳社好友台南國家級教練劉軒宏
🙏#謝謝鬥陣俱樂部館主兒童防身術河馬教練
🙏#謝謝這麼多關心兒童習武安全而努力的大人
但願我們都能從這起事件中學習,成為守護孩子們不被惡待的重要他人。💗
-------------------
<相關文章閱讀>
柔道事件反思:兒童學習武術的五大安全指標
https://reurl.cc/7y8Z4k
正向管教法 在 正向管教法的問題包括PTT、Dcard、Mobile01,我們都能挖掘 ... 的推薦與評價
正向管教法 的問題包括PTT、Dcard、Mobile01,我們都能挖掘各種有用的問答集和懶人包 · 溫和且堅定的正向教養教師聖經:班級經營的有效工具,讓孩子在情緒、人際與課業都成功 ... ... <看更多>
正向管教法 在 正向管教法的問題包括PTT、Dcard、Mobile01,我們都能挖掘 ... 的推薦與評價
正向管教法 的問題包括PTT、Dcard、Mobile01,我們都能挖掘各種有用的問答集和懶人包 &middot; 溫和且堅定的正向教養教師聖經:班級經營的有效工具,讓孩子在情緒、人際與課業都成功&nbsp;... ... <看更多>
正向管教法 在 正向管教法的問題包括PTT、Dcard、Mobile01,我們都能挖掘 ... 的推薦與評價
正向管教法 的問題包括PTT、Dcard、Mobile01,我們都能挖掘各種有用的問答集和懶人包 · 溫和且堅定的正向教養教師聖經:班級經營的有效工具,讓孩子在情緒、人際與課業都成功 ... ... <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