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紀念日:立石鐵臣與臺灣民俗研究】
#公論報 #臺灣風土 #聯合知識庫全新資源
約在40年前的1980年4月9日,是著名「灣生」畫家立石鐵臣逝世的日子。這位1905年在臺北出生、年幼即返日的藝術家,卻在28歲後多次回到臺灣,並對臺灣美術史與民俗研究產生深刻的影響。
立石鐵臣的藝術成就包含油畫、版畫與書籍裝禎設計等,十分多樣;其中知名的如為1940年代民俗刊物《民俗台灣》製作封面及插畫。他以線條厚重的版畫形式表現了臺灣的生活風光,與貼近地方的民俗研究相得益彰。
1948年間,立石鐵臣在《公論報》上也曾以筆名「石鐵臣」參與「臺灣原住民族工藝圖譜」專欄,主要繪製原住民生活器物,但也偶有自己包攬圖、文的作品。下面就是一篇關於達悟族土偶的風俗紀錄,在這值得記憶的日子,讓我們再次回味他的畫筆與文字。
▌臺灣原住民族工藝圖譜 (2)
▌Yami 族的土偶
畫與文:石鐵臣
住在蘭嶼的 Yami 族,是現在臺灣諸原住民族中,唯一的土偶製作者。他們的生活雖是漁撈和農作,但在農閑期他們則製作生活必需品的土器。因為是易毀的素燒土器,所以每年均應製作。他們從特定的山地運來可製作土器的「土」,在野外疊薪以燒之。在製作時他們常以製土器的零碎土片,捏製了些素樸而具有藝術味的各種土偶同時付燒,具有溫良的心的他們,把這工作當作消遣快樂。
土偶的題材,以其生活範圍諸種事物為之,而以人像、魚、山羊、船等等獨多。如為人像,則為母子之像、成群工作時的情況、角鬪等群像題材。
而且,各種土偶之中,有以大舟為中心而圍聚着一群人的群像。這是他們行於夏季的叫作 Chinurikran 的大舟進水式時的情景,這是使傍居海洋而生活著的種族感激特深的一年中行事。圖示,即此表現着這 Chinurikran 者也。這一艘大舟,為他們十家族的共有物,他們這一群以所謂船長者的男子為中心,舉行這祭禮。其他關於這祭禮的題材,他們高高地把舟舉起的場面,亦是時常被採取的。
而且,在有新事象發生而給予他們以新印象時,他們亦時常以之為新題材,以他們的十指,將之造型化了。
如此的為他們所愛好的土偶,大都是非常的稚拙,但毫不帶有宗教意味,亦非實用之物,而是和製作玩具一樣的被做成,對於他們的天真無邪的流露,我們實願報之以微笑。
其大小,如圖示之大者,橫長約 20 cm,燒成時的顏色為灰褐色,但如日久經炊竈之煙之薰染,漸漸地呈着黑色。
作品的式樣多為這種「飴細工風」,沒有什麼變化。
#飴細工是日本的一種糖藝喔
#達悟族 #Chinurikran #大舟 #入水 #土偶 #立石鐵臣
#報時光UDNtime
圖說:石鐵臣:〈臺灣原住民族工藝圖譜 (2) Yami族的土偶〉,《公論報:臺灣風土》,1948.9.13,第6版,取自【臺灣文學知識庫:公論報】(資源連結詳見留言欄)。
※公論報:由李萬居在1947年創刊,秉持獨立辦報精神,為當時黨營報紙外的民營第一大報,也保存了1940-50年代臺灣社會與文化的重要資料。其中「臺灣風土」副刊曾由中研院院士陳奇祿任主編,為當時臺灣研究的重要園地。
同時也有7部Youtube影片,追蹤數超過1,790的網紅李基銘漢聲廣播電台-節目主持人-影音頻道,也在其Youtube影片中提到,本集主題:「圖解台灣傳統生命禮儀」介紹 訪問作者:李秀娥 內容簡介: 從人之初、轉大人、結婚、拜壽,以至喪殯禮俗文化的最佳指南 以全新視角探索生命旅程中林林總總的過關儀式,讓現代新手父母們了解自己的寶貝兒出生前後的出生禮,什麼是「探花欉」、「栽花換斗」、「換肚」、「安胎...
民俗研究 在 偽學術 Facebook 的精選貼文
〖一起掃墓〗#琉球的皇室之墓 | 第二尚氏王統的玉陵 | 沖繩的破風墓 // 李長潔 🏠
.
雄偉壯觀的首里城,是觀光客來到沖繩那霸必定會拜訪的地方。在首里城裡走到有點鐵腿後,很多人應該都會放棄再花個5分鐘走到隔壁的玉陵去看看。其實玉陵是琉球歷史中相當重要的史跡,是琉球第二尚王統的王陵。
.
■ #像是房子的墳墓
.
玉陵建造於1501年,尚真王為尚円王遺骨改葬所建。玉陵進入墓室前,共分外庭與內庭,規模顯得開闊。墓室則分為東室、中室、西室,主體空間由自然岩壁構成,外部則由岩塊組構,成為一「#破風墓」形式,也就是看起來像一個房子的模樣。
.
中室為洗骨前用來停放靈柩的空間,而東室則是洗骨後的國王與皇后,西室則為親屬家人。關於沖繩的「洗骨葬」,可以見我在《琉球的死亡工藝:厨子甕》裡的論述。玉陵理頭躺著皇室的詳細歷史,我們略過不談,我比較有興趣的事,「破風墓」的這個形制。
.
■ #玉陵的重要性
.
玉陵對沖繩研究有非常重要的價值,不過目前琉球王國皇室陵墓的研究,算是非常不足夠,大部分的民俗研究僅針對常民墓制與祭祖制度,這還挺令人訝異的。
.
歸咎其原因,一方面可能是現代研究體系在沖繩發展略晚,另方面則是因為在二次大戰前,國王陵墓是絕對不可能被打開來做研究。因此,除了風葬墓、穴墓等自然外露的狀況,否則很少被實際進行調查。
.
戰爭反倒成為玉陵被研究的契機,由於琉球政府文化保護委員會在1956年試圖估算戰爭對沖繩本地文物的損害,於是針對玉陵進行了調查,並在打開陵墓後,展開琉球皇室陵墓制度的討論。在2000年時,玉陵則登錄為世界文化遺產,為「琉球王國相關遺產群」(琉球王国のグスク及び関連遺産群),與首里城、中城城等並列。
.
■ #王統破風墓的典型
.
玉陵建造在石灰岩山坡的北側,以自然洞穴為基礎而建成墓室。墓室為東、中、西三連棟,形成巨大的墓室,並以灰黑色的磚瓦來表現茅草屋頂,各牆面則塗著泥灰來呈現白淨色澤。東室較為高聳,為兩層的建築,中室與西室則為一層。基本上玉陵的形象便是一座城寨宮殿。
.
有著廣闊的御庭是皇室陵墓的宮殿化的重要特徵,內庭與外庭的空間格局撐托出墓室主殿的宏偉,尤其在鋪上白色的細砂後,看來更加巨大。
.
仔細地比較兩個庭院的細砂,居然略有不同,按資料上來看,外庭鋪得是白色的珊瑚沙粒,而內庭則是更為細緻的海砂,內庭是只有皇室才能進入的聖域。並且在明治時代以前,僅只有皇室能夠使用這個造型。目前我們所看到的形制,雖然是近世翻修,但大抵上還是保存著16世紀的模。
.
💻 #參考文獻
.
1. 安里進. (2011). 琉球王国の陵墓制―中山王陵の構造的特質と思想.
|
👉 #延伸閱讀《琉球的死亡工藝:厨子甕》 : https://www.facebook.com/Pseudoscholarship/posts/1073967719457519
-
-
攝影/文字:李長潔 淡江大學未來學研究所兼任助理教授
民俗研究 在 聯合報 Facebook 的精選貼文
#專家詳解 客家民俗研究者說,這種送煞儀式的江湖話叫 「送田凡」,其實就是「送肉粽」的客家版,兩者不同的是,客家送煞不僅不用迴避,祝福往生者還能得到庇佑,請網友別再誤會了。
法師說,不知情的民眾或年輕一輩誤以為新竹舉辦的也是送肉粽,是從中南部傳過來的。
其實客家人一直都有送煞文化,只是很低調,文雅點的稱呼叫「出平安煞」,江湖話叫 「送田凡」,對象不限上吊自殺,舉凡他殺、意外身亡皆可,目的是送走往生者家中不好的霉運。
#會員 #送肉粽
民俗研究 在 李基銘漢聲廣播電台-節目主持人-影音頻道 Youtube 的最佳貼文
本集主題:「圖解台灣傳統生命禮儀」介紹
訪問作者:李秀娥
內容簡介:
從人之初、轉大人、結婚、拜壽,以至喪殯禮俗文化的最佳指南
以全新視角探索生命旅程中林林總總的過關儀式,讓現代新手父母們了解自己的寶貝兒出生前後的出生禮,什麼是「探花欉」、「栽花換斗」、「換肚」、「安胎」、「送流蝦」;什麼又是「三朝、報酒」、「滿月」、「作四月日」、「作周歲」、「拜床母」……還囊括成年禮、婚禮、壽禮、喪殯禮等生命禮俗。
‧隨著時代趨勢,現代台灣逐漸進入少子化的社會,孩子更是父母的明珠珍寶,小孩的出生前後的養育觀念和生命禮儀更加受重視,本書深入介紹台灣傳統民俗中的生命禮儀,其中的「出生禮」可讓現代新手父母了解傳統儀式的來龍去脈,讓每個小生命的成長過程中,都有傳統文化的祝福。
‧從成年到婚嫁,人生青年時期的重要關卡,本書詳加介紹傳統的「成年禮」與「婚禮」,讓所有新青年與新人都能從中獲得成長與結合儀式的意義。
‧面對人的年老與盡頭,「喪禮」與「殯禮」的提供讀者認識與了解儀式背後的傳統生命觀。
作者簡介:李秀娥
臺灣省雲林縣人,國立臺灣大學人類學研究所碩士。
◆曾任中央研究院民族學研究所、中國文哲研究所等研究助理、真理大學宗教系兼任講師、大葉大學兼任講師。
◆現職民俗文化研究者,從事臺灣漢人曲藝文化、民間信仰文化、歲時節慶、生命禮俗等研究多年。
◆著有《蘇府大二三王爺開基祖廟鹿港奉天宮志》、《祀天祭地—現代祭拜禮俗》、《台灣傳統生命禮儀》、《台灣民俗節慶》、《鹿港的信仰與曲館研究》、《台灣的生命禮俗—漢人篇》、《圖解台灣喪禮小百科》(2015)、《迎神台灣:圖解信仰儀式與曲藝陣頭》(2019)等專書。
作者粉絲頁: 耕研居宗教民俗研究室
出版社粉絲頁: 晨星出版 晨星圖解台灣
👇YouTube頻道,可以收看👇
https://goo.gl/IQXvzd
👇podcast平台,可以收聽👇
SoundOn https://bit.ly/3oXSlmF
Spotify https://spoti.fi/2TXxH7V
Apple https://apple.co/2I7NYVc
Google https://bit.ly/2GykvmH
KKBOX https://bit.ly/2JlI3wC
Firstory https://bit.ly/3lCHDPi
👇請支持六個粉絲頁👇
李基銘主持人粉絲頁:https://www.facebook.com/voh.lee
李基銘新聞報粉絲頁:https://www.facebook.com/voh.twnews
李基銘的影音頻道粉絲頁:https://www.facebook.com/voh.video
漢聲廣播電台「fb新鮮事」節目粉絲頁:https://www.facebook.com/voh.vhbn
漢聲廣播電台「快樂玩童軍」節目粉絲頁:https://www.facebook.com/voh.scout
漢聲廣播電台「生活有意思」節目粉絲頁:https://www.facebook.com/voh.life
民俗研究 在 李基銘漢聲廣播電台-節目主持人-影音頻道 Youtube 的最佳解答
本集主題:「圖解台灣問俗小百科:100個日常民俗生活的問答題」介紹
訪問作者:李秀娥
內容簡介:
「求財(事業)」:想要發大財!但文武財神大不同;錢母、金雞母要如何招財?求財寶袋,又是求什麼財?
「求功名考運」:拜文昌、求考運,攏底佳;供蔥變聰明、供蒜會算數、供芹菜好勤快。
「求姻緣」:招桃花、求脫單,眉眉角角全攻略,拜好拜滿超靈驗,謝謝月老來牽成。
「婚俗禁忌」:婚姻大事見招解招不採雷,通關達陣一次搞懂懶人包,打造百分百皆大歡喜。
「求子」:求好孕,怎麼拜?女求紅花、男求白花,還要鑽燈腳?
「求平安團圓」:沒人罩,也要有平安符、香火袋來罩,神明護體永保安康。
「求壽」:添福添壽怎麼求?長生祿位加持護佑,萬壽無疆勝彭祖,吉祥話典故怎麼說?
「求神明指引」:求神問事照步來,解憂除惑無罣礙,求的是什麼籤,好好瞧一瞧。
「喪禮的禁忌」:人生旅程最後一哩路,別讓往生者不開心;禮天敬地諸事謹慎,趨吉避凶常保平安。
以台灣民眾日常生活息息相關的民俗生活題材為主,將民間盛行的生命禮俗與信仰習俗提為焦點,設想一般人最常求問的疑惑,總共選出100個大小問題,再一一解答。有歷史典故、信仰儀式與相關禁忌,是親近民間習俗與信仰之前的通識功課,也是一般人希望獲得生命中各個成長階段與生命關卡的釋疑百科。更適合出國遊學、留學、打工度假、觀光旅遊、國際外交、商務往來等與外國人輕鬆打開話匣子,增進彼此文化交流的話題素材。
作者簡介:李秀娥
臺灣省雲林縣人,國立臺灣大學人類學研究所碩士。
◆曾任中央研究院民族學研究所、中國文哲研究所等研究助理、真理大學宗教系兼任講師、大葉大學兼任講師。
◆現職民俗文化研究者,從事臺灣漢人曲藝文化、民間信仰文化、歲時節慶、生命禮俗等研究多年。
◆著有《蘇府大二三王爺開基祖廟鹿港奉天宮志》、《祀天祭地—現代祭拜禮俗》、《台灣傳統生命禮儀》、《台灣民俗節慶》、《鹿港的信仰與曲館研究》、《台灣的生命禮俗:漢人篇》、《圖解台灣傳統生命禮儀》、《圖解台灣民俗節慶》、《圖解台灣喪禮小百科》、《迎神台灣:圖解信仰儀式與曲藝陣頭》等專書。
出版社粉絲頁: 晨星出版 晨星圖解台灣
請大家支持,我全部六個粉絲頁
李基銘主持人粉絲頁:https://www.facebook.com/voh.lee
李基銘新聞報粉絲頁:https://www.facebook.com/voh.twnews
李基銘的影音頻道粉絲頁:https://www.facebook.com/voh.video
漢聲廣播電台「fb新鮮事」節目粉絲頁:https://www.facebook.com/voh.vhbn
漢聲廣播電台「快樂玩童軍」節目粉絲頁:https://www.facebook.com/voh.scout
漢聲廣播電台「生活有意思」節目粉絲頁:https://www.facebook.com/voh.life
民俗研究 在 李基銘漢聲廣播電台-節目主持人-影音頻道 Youtube 的最讚貼文
本集主題:「圖解台灣民俗工藝」介紹
訪問作者: 謝宗榮
內容簡介:
130種民俗工藝、涵蓋技藝類型五大面向,
最佳工藝絕活鑑賞圖鑑
台灣傳統民俗工藝的技藝的類型十分多元豐富,常見有彩繪、泥塑、交趾陶、剪黏、木雕、石雕、磚雕、刺繡、糊紙、米雕(捏麵)等,本書挑選130種傳統工藝項目,以「生命禮俗」、「歲時節慶」、「廟會祭典」、「寺廟裝飾」、「信仰習俗」等五大面向分類,進行完整詳盡的圖文介紹,呈現彌足珍貴的民俗工藝絕活與文化資產。
◎130種台灣傳統民俗工藝項目,完整詳盡介紹
輯錄台灣民俗工藝有關彩繪、泥塑、交趾陶、剪黏、木雕、石雕、磚雕、刺繡、糊紙、米雕(捏麵)、木造、版印、竹藝、花藝、飲食料理等介紹,堪稱台灣民俗工藝圖鑑大全。
◎豐富多元的台灣民俗工藝大觀,涵蓋五大面向
[生命禮俗工藝]——生育與成年禮俗、結婚與做壽禮俗、喪葬禮俗、墓葬禮俗;[歲時節慶工藝]——春令節慶、夏令節慶(端午)、秋令節慶、冬令節慶;[廟會祭典工藝]——神祇鑾駕、迎神排場、迎神陣頭、建醮法會、祭典祀宴;[寺廟裝飾工藝]——屋頂裝飾、牆面裝飾、屋架裝飾、外檐裝修與台基裝飾;[信仰習俗工藝]——祭祀器具、祭祀紙錢、民宅辟邪、護身辟邪、聚落辟邪
◎精湛展現工藝技法的細部流程,迅速理解工法
採圖解方式解說各民俗工藝,遇重要的傳統技藝與職人,即以step by step的流程安排一目了然的步驟過程,留存傳統技藝與職人最重要的文化資產紀錄。
作者簡介:謝宗榮
謝宗榮(1960~)
◆出生於南投,國立臺北藝術大學傳統藝術研究所碩士。
◆曾任中央研究院中國文哲所研究助理、私立大葉大學兼任講師、國立臺灣藝術大學傳統工藝系兼任講師。
◆現職宗教與民俗研究者,輔仁大學進修部宗教系兼任講師。
◆著有《神像與信仰》(台北縣立鶯歌陶瓷博物館)、《台灣傳統宗教文化》(晨星出版)、《台灣傳統宗教藝術》(晨星出版)、《臺灣的信仰文化與裝飾藝術》(博揚文化)、《台灣的王爺廟》(遠足文化)、《臺灣的廟會文化與信仰變遷》(博揚文化)、《臺灣的道教文化與祭典儀式》(博揚文化)、《臺灣的民俗信仰與文化資產》(博揚文化)等書。
作者簡介:李秀娥(1962~)
◆出生於雲林,國立臺灣大學人類學研究所碩士。
◆曾任中央研究院民族學研究所、中國文哲研究所等研究助理、私立真理大學宗教系兼任講師、私立大葉大學兼任講師。
◆現職民俗信仰研究者。
◆著有《蘇府大二三王爺開基祖廟鹿港奉天宮志》、《祀天祭地—現代祭拜禮俗》(博揚文化)、《台灣傳統生命禮儀》(晨星出版)、《台灣民俗節慶》(晨星出版)、《鹿港的信仰與曲館研究》(博揚文化)、《台灣的生命禮俗—漢人篇》(遠足文化)、《圖解台灣生命禮儀》(晨星出版)、《圖解台灣民俗節慶》(晨星出版)、《圖解台灣喪禮小百科》(晨星出版)等書。
出版社粉絲頁: 晨星出版、 晨星圖解台灣
請大家支持,我全部六個粉絲頁
李基銘主持人粉絲頁:https://www.facebook.com/voh.lee
李基銘的亂亂分享粉絲頁:https://www.facebook.com/voh.happy
李基銘的影音頻道粉絲頁:https://www.facebook.com/voh.video
漢聲廣播電台「fb新鮮事」節目粉絲頁:https://www.facebook.com/voh.vhbn
漢聲廣播電台「快樂玩童軍」節目粉絲頁:https://www.facebook.com/voh.scout
漢聲廣播電台「生活有意思」節目粉絲頁:https://www.facebook.com/voh.lif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