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從高中地理基本概念來看治水方式差異
#滯洪池和清水溝均是整體治水系統一環
前天,僅僅是兩個小時的強降雨,整日雨量不及去年823一半,就造成了高雄719水災。對比兩天前韓國瑜信誓旦旦誇下海口:「清水溝是良心」、「不再遇雨必淹」的霸氣,以及中天電視台「蓋滯洪池也沒用(只有清淤有用)」的宣傳,可說是諷刺至極。
在淹水過後,許多市民也紛紛質疑,市府不是認真做事,拼命清淤了嗎? 怎麼還會淹水呢? 而一些腦殘韓粉則趕緊護航「今年水退比較快」,「滯洪池一樣沒用」。為了不落入口水戰,我們今天就用高中地理就有學過的水文概念,來分析不同治水模式的差異。
#先看懂水文歷線圖
首先 ,我們要先來看懂「水文歷線圖」,原本用來表示通過河道某斷面的河川流量,隨時間變動水位高低的曲線,x軸是時間,y軸則是流量。在降雨之後,河川流量隨之產生上升曲線,在最大降雨和最大流量(洪峰)間,會有個時間差,稱為洪峰遲滯期。其中曲線上升處的漲水翼切線斜率較大(漲水快),而下降處的切線斜率較小(退水較慢),當流量超出一定值(滿岸流量時),表示這條水道裝滿了,就會造成洪水。
如果在都市化區域的人工河道或排水渠道中,因土壤缺乏吸水力與緩衝空間,一般而言曲線會變得更陡,洪峰遲滯期極短,漲水與退水都較快,這也是我們假設的場景:就像719一樣,在市區內短時間大量降雨,但不久後雨就停歇的狀況。
#清淤和滯洪池分別有何效果?
白色曲線是原始狀況,當流量超過水道負荷時,就造成洪水(白色斜線處)。黃色曲線是強化排水系統功能,包含加強分流、清淤等狀況,可以加速往下游出水速度,更快把水排掉,縮短洪水時間(黃色斜線處)。
但下水道系統有其設計極限,單純清淤也無法抵抗極端氣候瞬時大量降雨,洪水嚴重性仍然無法改善太多(你的車泡水30分鐘,不會比泡水45分鐘可喜多少),但若是在強降雨同時,有另一個空間可以滯洪、蓄洪,就可以延緩達到滿岸流量的時間(橘色曲線所示),而滯洪的水量,透過時間差排掉,雖然排水時間長很多,但產生的洪水就小了很多(橘色斜線處)。這也是為什麼現代化的防災概念,要盡量創造滯洪以及「不怕水淹」的空間,就是提供這樣寶貴的緩衝能力。
由上可知,清淤和滯洪,能處理的重點不一樣,清淤主要是「空間層面改善」,提升排洪能力,增加的滯洪容量相對有限。而滯洪池是「時、空層面改善」,提供洪水暫留空間,吸納超過排水系統負荷的瞬間暴雨,並透過時間差排出。
#真實世界面臨的問題
不同的治水方式,沒有一定的優劣,需要通盤配合執行。而就算是「清淤」、「滯洪池」在執行上也各有要注意的地方。
譬如說,清淤的重點不是只看量,看今年挖出來的土方多就贏了,而是看整體排水系統的整備程度。譬如若你只清水道的其中一端,下游沒清,那淹水的地方就變成下游。如果只清大排,側溝沒清,那就變成在上游就開始淹。每年,各地地方政府都會進行清淤,中央也會進行整體評鑑。只有今年被某地拿出來大肆宣傳,抹黑往年都不清,但今年評鑑成績和去年也只是同級而已,可見效果差異不大。
在極端氣候下,主政者不能不學著謹慎謙卑,在不可測的風險下,以「#不怕水淹」的理念,取代「絕不淹水」的口號。讓公園、公共空間、部分道路,都能成為滯洪與「可淹沒」範圍,而保護重要的生命財產。
而滯洪池蓋了以後,也不是放著就好,在豪雨來臨前,必須提前排水,把水位降到最低,而雨勢暫歇時,也得趁時間把水抽出往下游排。這其中的管理需要緊密監測,若市府的螺絲鬆了,缺乏維護,或往年都在做的上下游水位監測系統出了問題,那滯洪池也無法發揮最大作用。
#真正可怕的還沒遇到
另外在降雨過後,隨著地下水補注,水路的「#基本流量」會在強降雨後一段時間緩慢上升,譬如去年8月一個月降下1600公釐的雨量,整個地下水位、河川基本流量都比現在高上不少,排水防洪就更困難。今年高雄已算幸運,颱風尚未直接侵襲,極端降雨也很快就停了,然而,卻已經造成這麼大的災情。主政者應該謙卑檢討,而不是只會「落跑神隱、卸責下屬、怒嗆中央」這幾招。
今年部分去年或往年未淹水的區域,反而都淹了,除了降雨分佈的問題,值得注意的是這些區域(如高醫周邊),仍然接近愛河等排水水系,在河川、水道管理上是否出了問題,是值得探討的。
治水需要的是專業知識和專心投入,嘴砲無法治水,心在外地的落跑政客,看來是不可能有徹底面對問題的決心。
同時也有2部Youtube影片,追蹤數超過250的網紅偽學術,也在其Youtube影片中提到,[大和之路] 信仰的王權(一):#法隆寺結界中的怨靈—聖德太子 / 李長潔 🗾 . 原本信誓旦旦地要處理三鄉、王寺、斑鳩三地區與聖德太子之間的信仰關係,行前的史料準備與行後彙整閱讀,都遠遠超過我的想像,聖德太子實在太深奧了。所以我打算拼拼湊湊地將龍田街道到法隆寺一行的所見,分別呈現與詮釋。先從一些奇...
水文概念 在 偽學術 Youtube 的最佳解答
[大和之路] 信仰的王權(一):#法隆寺結界中的怨靈—聖德太子 / 李長潔 🗾
.
原本信誓旦旦地要處理三鄉、王寺、斑鳩三地區與聖德太子之間的信仰關係,行前的史料準備與行後彙整閱讀,都遠遠超過我的想像,聖德太子實在太深奧了。所以我打算拼拼湊湊地將龍田街道到法隆寺一行的所見,分別呈現與詮釋。先從一些奇奇怪怪的軼事開始,以免觀眾跟我自己被巨大的歷史嚇跑。
.
神聖空間,時常是我分析一個宗教性地方所依賴的概念。也就是去了解與詮釋所謂「聖地」這種文化心靈,是如何被地形、氣候、水文、景色、歷史發展、建築設計等主客觀因素所影響與建構(正木晃,1992)。起源於飛鳥時代的法隆寺,無論從什麼角度來體驗,都帶著非常奇妙、萬分寧靜的氛圍,完全相異於京都寺廟的華美奪目。
.
▓ #隱藏的十字架
.
對於「法隆寺」的興趣,當然,各種觀光文宣上都會描述:這是聖德太子建造的世界現存「最古老的木造建築」,也是日本第一個登錄的世界遺產。
.
但真正引起我注目的,是從日本學者梅原猛開始。梅原猛是位涉略廣泛的哲學家,他寫了一本關於法隆寺的著作《#隱藏的十字架》(#隠された十字架),這個名字實在太好聽,充滿奇異的幻想。
.
《隱藏的十字架》(1972)的副標是「法隆寺論」,是梅原猛在雜誌《すばる》裡的三次專門論述,隨後集結成冊。這本書論證,法隆寺不僅是宣揚與保存佛法聖地,更重要的是,「法隆寺是為了鎮魂聖德太子的怨靈而設置」。這個論述主要試圖釐清法隆寺是「#聖德太子建立的」還是「#藤原氏再重建的」。
.
▓ #翻轉的法隆寺
.
梅原猛透過「#法隆寺的七個不思議」的分析,推敲出法隆寺建造的目的,是為了封印聖德太子怨靈的說法。也就是說,現在看到的法隆寺是後世重建。建築學家武澤秀一(2006)也認為,法隆寺現在的「大講堂」,原本應該並非在寺院境內,而法隆寺整體空間也由「南北向」(#縱列)轉向「東西向」(#橫並),也就是我們今天看到的,對稱的「五重塔」與「金堂」(#伽藍配置)是再建的結果。而梅原猛所謂的「隱藏的十字架」,系指出如同神一般神聖的聖德太子,其實是背負著陰謀權力與歷史重力的揹負者。
.
我們從法隆寺的傳說與空間開始,打開了聖德太子之謎,其實也指出了日本傳統美學空間的原點,佛教風格的空間設計,中國傳來的美學視野,混合著聖德太子的野望,孕育出法隆寺獨特的靜謐。梅原猛的歷史詮釋,讓偉大的聖德太子的形象更有戲劇性了。看完 #黑化的聖德太子,或許另外要問的是:#聖德太子是如何被聖化的?下一集再來談談。
.
#參考文獻:
.
1. 正木晃. (1992). 聖空間の自然 I. 日本研究, (6), p11-33.
2. 梅原猛. (1972). 隠された十字架--法隆寺論.
3. 武澤秀一.(2006). 法隆寺の謎を解く. ちくま新書.

水文概念 在 羅尼Ronny Youtube 的最佳解答
#Byredo #無人之境 #JoMalone
來自瑞典的奢華香氛,時尚、文青、乾淨!
官網:https://byredo.eu/
台灣專櫃位於:微風信義2F
以及 10/10 Apothecary門市
這次介紹的無人之境(Rose of No Man's Land)是中性的玫瑰香水,創作起源是為了向在第一次世界大戰時,在前線搶救無數生命的護士們所致敬,代表充滿憐憫而無私的愛心。
另外拿了Jo Malone的Red Roses紅玫瑰做比較:
官網: http://www.jomalone.com.tw/ch-TW
Byredo旅行香水組可以在微風信義的專櫃購買:
10個香味選3支(可任意搭配) 3300元
--
男香 女香 香水 古龍水
謝謝大家耐心看完影片,歡迎留言跟我討論香味或給我意見哦!也可以建議下一支希望我拍什麼味道的香水跟大家分享!
FB粉絲專頁:Ronny的五四三頻道
https://www.facebook.com/ronny543channel
Instagram:ronny543channel Ronny的五四三頻道
https://www.instagram.com/ronny543channel
Ronny
喜歡的話歡迎按個讚,訂閱我的頻道,追蹤粉絲專頁
註:此影片為個人意見分享,未與任何店家配合或宣傳 (自掏腰包的概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