飲食勞倦論。
古之至人,竅於陰陽之化,究乎生死之際,所著內經,悉言人以胃氣為本,蓋人受水穀之氣以生,所謂清氣榮氣衛氣春升之氣,皆胃氣之別稱也,夫胃為水穀之海,飲食入胃,遊溢精氣,上輸於脾,脾氣散精,上歸於肺,通調水道,下輸膀胱,水精四布,五經並行,合於四時五臟陰陽揆度以為常也,苟飲食失節,寒溫不適,則脾胃乃傷,喜怒憂恐勞役過度而損耗元氣,既脾胃虛衰,元氣不足,而心火獨盛,心火者,陰火也,起於下焦,其系繫於心,心不主令,相火代之,相火,下焦包絡之火,元氣之賊也,火與元氣不能兩立,一勝則一負,脾胃氣虛則下流於腎肝,陰火得以乘其土位,故脾胃之證,始符之則氣高而喘,身熱而煩,其脈洪大而頭痛,或渴不止,皮膚不任風寒而生寒熱,蓋陰火上衝,則氣高而喘,身煩熱為頭痛為渴而脈洪大,脾胃之氣下流,使穀氣不得升浮,是生長之令不行,則無陽以護其榮衛,不任風寒乃生寒熱,皆脾胃之氣不足所致也,然而與外感風寒所得之證頗同而理異,內傷脾胃乃傷其氣,外感風寒乃傷其形,傷外為有餘,有餘者瀉之,傷內為不足,不足者補之,汗之下之吐之克之皆瀉也,溫之和之調之養之皆補也,內傷不足之病,苟誤認作外感有餘之病而反瀉之,則虛其虛也,難經云:實實虛虛,損不足而益有餘,如此死者,醫殺之耳,然則奈何?曰:惟當以甘溫之劑,補其中升其陽,甘寒以瀉其火則愈,內經曰:勞者溫之,損者溫之,蓋溫能除大熱,大忌苦寒之藥瀉胃土耳,令立補中益氣湯。
補中益氣湯:
黃耆(勞役病熱甚者一錢),甘草(炙各五分),人參(去蘆),升麻,柴胡,橘皮,當歸身(酒洗),白朮(各三分)。
右件㕮咀,都作一服,水二盞煎至一盞,去柤,早飯後溫服,如傷之重者二服而愈,量輕重治之。
#內外傷辨惑論
水 精 四布 五經 並行 在 每天讀一段中醫典籍。 Facebook 的最讚貼文
飲食勞倦論
古之至人,窮於陰陽之化,究乎生死之際,所著《內經》,悉言人以胃氣為本。蓋人受水穀之氣以生,所謂清氣、榮氣、衛氣、春升之氣,皆胃氣之別稱也。夫「胃為水穀之海」,「飲食入胃,游溢精氣,上輸於脾;脾氣散精,上歸於肺;通調水道,下輸膀胱。水精四布,五經並行,合於四時五臟陰陽,揆度以為常也。」
苟飲食失節,寒溫不適,則脾胃乃傷;喜怒憂恐,勞役過度,而損耗元氣。既脾胃虛衰,元氣不足,而心火獨盛。心火者,陰火也,起於下焦,其系系於心,心不主令,相火代之;相火,下焦胞絡之火,元氣之賊也。火與元氣不能兩立,一勝則一負。脾胃氣虛,則下流於腎,陰火得以乘其土位。故脾胃之証,始得之則氣高而喘,身熱而煩,其脈洪大而頭痛,或渴不止,皮膚不任風寒而生寒熱。蓋陰火上衝,則氣高而喘,身煩熱,為頭痛,為渴,而脈洪大;脾胃之氣下流,使穀氣不得升浮,是生長之令不行,則無陽以護其榮衛,不任風寒,乃生寒熱,皆脾胃之氣不足所致也。
然而與外感風寒所得之証頗同而理異。內傷脾胃,乃傷其氣;外感風寒,乃傷其形。傷外為有餘,有餘者瀉之,傷內為不足,不足者補之。汗之、下之、吐之、克之,皆瀉也;溫之、和之、調之、養之,皆補也。內傷不足之病,苟誤認作外感有餘之病而反瀉之,則虛其虛也。《難經》云:實實虛虛,損不足而益有餘,如此死者,醫殺之耳!然則奈何?曰:惟當以甘溫之劑,補其中,升其陽,甘寒以瀉其火則愈。《內經》曰:「勞者溫之」,「損者溫之」。蓋溫能除大熱,大忌苦寒之藥瀉胃土耳。今立補中益氣湯。
補中益氣湯
黃耆(勞役病熱甚者一錢) 甘草(炙以上各五分) 人參(去蘆) 升麻 柴胡 橘皮 當歸身(酒洗) 白術(以上各三分)
上件㕮咀,都作一服,水二盞,煎至一盞,去柤,早飯後溫服。如傷之重者,二服而愈,量輕重治之。
#內外傷辨惑論
水 精 四布 五經 並行 在 每天讀一段中醫典籍。 Facebook 的最讚貼文
痰飲為患。十人居其七八。金匱論之甚詳。分別而各立其名。後世以其名之多也。徒徇其末而忘其本。曾不思聖人立法。皆從一源而出。無多歧也。
蓋胃為水穀之海。五臟六腑之大源。飲入於胃。游溢精氣。上輸於脾。脾氣散精。上歸於肺。通調水道。下輸膀胱。水精四布。五經並行。以為常人。
金匱即從水精不四布五經不並行之處以言其患。隨證分別淺深。誨人因名以求其義。淺者在於軀殼之內。臟腑之外。其飲有四。一由胃而下流於腸。一由胃而傍流於脅。一由胃而外出於四肢。一由胃而上入於胸膈。始先不覺。日積月累。水之精華。轉為混濁。於是遂成痰飲。必先團聚於呼吸大氣難到之處。故由腸而脅。而四肢。至漸漬於胸膈。其勢愈逆。則痰飲之患。未有不從胃起見者矣。
— 《張氏醫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