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信報》專欄
「中菜文化輸出的國際里程碑 」(下)
多年前有位朋友曾經說過一句:「有的人自命不凡,但現實中並沒有為世界帶來太大貢獻。」這句話提醒了我,做人忌自視太高,反而要時刻保持對於做事的高要求,因為作品的素質會說話,騙不了人。其實,現實中有能力做出成績,都是心懷謙卑去做實事的人,他們埋頭苦幹的「台下十年功」往往不為人所見——向國際作中菜文化輸出的佼佼者中不乏其人,好像大班樓十年磨一劍,今年破天荒登上了Asia’s 50 Best第一名,令中菜在國際餐飲界的地位因此有所突破,邁入了新的階段。從大班樓的成功亦可見證中菜能自成一格但同時無損其普及性,爭取到廣泛認同。這些年從許多國外名廚、美食家口中得知他們從大班樓得到不少啟發,亦顛覆了他們對中菜的原有認知。在各方有心人的努力下,國際食客們開始學會分辨:家全七福、富臨飯店是吃傳統粵菜、Mott 32是吃鬼佬中菜、大班樓是吃新派粵菜…….
儘管聲譽如日中天,我所認識的大班樓掌舵人葉一南卻對於四方八面湧來的專訪要求大多推辭,跟群眾保持著一種距離,考了第一名後他多次說:「現在和打後都是想辦法多做幾道好菜吧!」,繼續腳踏實地、精益求精。
能夠做到寵辱不驚、心存優雅的,都是有修為的人,陳家廚坊的陳生、陳太亦作如是。上週寫到他夫婦倆撰寫的「China The Cookbook」在國際上大放異彩,目前已發行了5個語言的版本,讓國際受眾對中菜文化有更深入的瞭解,推進了中菜在國際飲食界的發展。不過,陳生、陳太並不止步於此,日前他們向我透露接受了一個項目的邀請,需時3年完成30萬字的寫作後付梓出版。3年!30萬字!這簡直就是史詩式的工程,我聽了都快要哭了,因為我知道寫書出書是多麼艱辛、焦慮的事,所以很多名人只出一本書當作profile就不再出了,因為沒有熱情和使命感,很難堅持。陳太說,能夠堅持寫飲食,至大關鍵是他們夫婦倆都是喜歡閱讀、做研究的人,可以不斷解決問題於他們而言是莫大的樂趣,因此樂此不彼。「兩夫妻能夠在晚年同心合力,又有共同興趣地工作,其樂無窮,不是名利可以取代。」真正的鶼鰈情深。
走筆至此,還要一提,陳生、陳太的名字是陳紀臨、方曉嵐,陳生是香港美食寫作第一人、大美食家陳夢因先生的後人。陳生、陳太年輕時便在家裡餐桌見盡各路風流人物,譬如畫家張大千就是其中一位,而江太史的孫女江獻珠則是陳夢因的徒弟。無怪乎陳生、陳太能夠在許多明明可以高調作自我宣傳的骨節眼上,始終保持著低調、平實,畢竟家學淵源、幼庭承訓,見慣大場面,就培養出了平常心。
圖解:
1. 陳家廚坊曾為「China The Cookbook」在各大歐美、澳洲城市作宣傳,這是他們在紐約時接受Foxnews的電台訪問。
2. 家學淵源見盡風流人物,陳家廚坊提供圖片,讓我們得以一窺張大千親筆的家宴菜單。
同時也有6部Youtube影片,追蹤數超過60萬的網紅飲食男女,也在其Youtube影片中提到,戈渣,清末江太史家的一道古老名菜。曾經何時,它是百多年前,北京街頭很潮的街道小食。原名叫「餎餷」,讀音鍋炸,也是戈渣古字。薄薄四方片,以豌豆茸作餡,炸成金黃色,吃的時候蘸糖或醬油提味。 後來,清代江太史吃過後,有所啟發,改良成矜貴版,以雞蛋、高湯、加雞子推成糕糊狀,炸至塊塊金黃,外脆內嫩,咬開,鮮...
「江太史」的推薦目錄:
- 關於江太史 在 Agnes Chee謝嫣薇 Facebook 的精選貼文
- 關於江太史 在 Agnes Chee謝嫣薇 Facebook 的最佳貼文
- 關於江太史 在 Taster 美食加 Facebook 的最佳貼文
- 關於江太史 在 飲食男女 Youtube 的最讚貼文
- 關於江太史 在 飲食男女 Youtube 的最讚貼文
- 關於江太史 在 飲食男女 Youtube 的精選貼文
- 關於江太史 在 江太史- Jelajah 的評價
- 關於江太史 在 美食台| 太史豆腐,把豆腐做出鱼虾的鲜美- YouTube - Pinterest 的評價
- 關於江太史 在 美食台| 太史豆腐,把豆腐做出鱼虾的鲜美- YouTube - Pinterest 的評價
江太史 在 Agnes Chee謝嫣薇 Facebook 的最佳貼文
到港灣壹號飲茶,難免想起故人添師傅。添師傅的廚藝與廚德在行內有口皆碑,兩者都令人非常懷念。
我跟朋友說,添師傅啟發我最深的,是他的胸襟與謙卑。有一次我為了寫米芝蓮官網的《粵菜人物系列之江太史篇》,訪問他跟江獻珠老師學藝的點滴。沒想到他大方承認多年來連一個家常的蓮藕餅都做不好,達不到自己的要求但不知怎麼改進,直到遇到江老師,經她提點,跟著她的食譜去做,才做出最有水準的版本。我很訝異,一個入廚超過40年很有地位的大師傅,願意公開承認自己連一個家常菜都做不好,要經過一位「家庭主婦」的教導和啟發才達標。這是非常難得的,見微知著,可見添師傅對於做菜有真心的追求與執著,不被無謂的自尊所牽絆。那些年我們吃過添師傅不少的拿手好菜,是有福的。特別想念他的鼔汁排骨陳村粉呀。
當天訪問摘錄如下:
「江獻珠逝世前,曾跟港灣壹號合作,推出由她親自設計菜單的『珠璣宴』,當時的行政總廚李樹添,跟江獻珠本是認識快三十年的知交,更因為這個合作因此有機會跟她貼身學藝。李樹添回憶說:『在接觸江老師以前,我就已經有看她的食譜。我是一個不太翻食譜的人,唯獨是她的食譜,我很愛讀,因為做菜的竅門很多時候是想不通的,但只要看她的食譜就會有靈感了。譬如蓮藕餅,我一直做得不好,後來聽了江老師分享看了她的食譜,才能理解自己對細節不夠講究,所以質感做得不好。江老師讓人明白,每個細微的環節都很重要,都關係到最後的成果。』」
#懷念故人系列
#李樹添
#江獻珠
江太史 在 Taster 美食加 Facebook 的最佳貼文
/ #名家專欄 /
Fine dining 吃多了會不會變成 fine dining 大廚?
那晚坐在 J&J Private Kitchen 私人廚房 裡,吃著 Fika Fika Cafe 的老闆夫妻 James 與 Maggie 的菜,我思索這樣的可能性。
答案理應是「不」,吃飯與做菜是兩碼事,烹飪是一門技藝,專業訓練與家庭實踐很多方面不能相提並論;然而,專業烹飪與家庭烹飪又有許多共通點,依循時令挑選食材,表現食物最適之姿,菜色的組合、調配的創意,則訴說掌廚者的個人身世。都說,家宴才是最難能可得的精緻宴席,許多傳世好菜來自大戶人家的餐桌上,例如江太史之於粵菜、譚宗浚之於官府菜(譚家菜),以及現時仍活躍的黃婉玲老師之於阿舍菜。
將家宴公開,成為售位的餐會,則是一種自我挑戰。
美食家的自學之路 Self-taught Gourmet
不想錯過好文?請訂閱電子報 https://0rz.tw/JSwwn
江太史 在 飲食男女 Youtube 的最讚貼文
戈渣,清末江太史家的一道古老名菜。曾經何時,它是百多年前,北京街頭很潮的街道小食。原名叫「餎餷」,讀音鍋炸,也是戈渣古字。薄薄四方片,以豌豆茸作餡,炸成金黃色,吃的時候蘸糖或醬油提味。
後來,清代江太史吃過後,有所啟發,改良成矜貴版,以雞蛋、高湯、加雞子推成糕糊狀,炸至塊塊金黃,外脆內嫩,咬開,鮮味一湧而出,如炸好的湯溶化在嘴裏;蘸糖吃,是另一番滋味,集美味與感官刺激,自此成為太史第的名菜。據說用雞子除了取其鮮味,跟席間一眾男賓客補身壯陽有關。
流傳至五六十年代,戈渣仍可在香港宴席中吃到,近年仍供應戈渣的中菜廳,全香港數來數去,約得五六間,且少量兼限定發售,成為瀕臨失傳的古老菜式。其中願意做且做得最好的,要數文華廳大廚黃永強。
他說當初跟戈渣接觸早於入行不久,當時有機會試食師傅做的戈渣,怎知入口死實,面層白濛濛粉衣,油膩得很,因此印象一般。
沒想到年前,在美食家大師姐家作客,第一道海膽戈渣,令他眼前一亮,漂亮金黃色,香酥內軟,入口像溏心皮蛋,溶化成湯滑入喉嚨。吃罷,碟子沒留下一滴油,驚為天人,後來決定向大師姐求教,誓要復原戈渣經典及細緻味道。
黃師傅說戈渣材料平凡,但要做好,每道工序不能馬虎。為了突出海膽鮮味,他特意用斑腩骨、龍蝦、花蟹及蔬菜煮成海鮮湯,代替高湯,將日本蛋拌勻後,重複過篩,放入湯,加入粟粉,在小鍋中慢火不停攪拌成幼滑糕糊後,以岩鹽調味,離火,加入兩板海膽拌勻,冷藏6小時。
有客人點菜,才切成骨子的菱角,拍上極薄粟粉,於特定油溫炸1分鐘左右,然後立即上桌,務求讓客人吃到最好的味道。黃師傅說戈渣由零開始準備到上桌,要花十多個小時,且每天只能做5-6份。問他如此花工夫還做下去?他笑說:「我就是不怕煩。」
海膽戈渣$320另加一(例牌一客6件)(須預訂)
文華廳
地址:中環干諾道中5號文華東方酒店25樓
營業時間:星期一至日 12:00nn-2:30pm,6:30pm-10:30pm;星期六至日及公眾假期11:30am-2:30pm,6:30pm-10:30pm
電話:2825 4003
詳情: http://bit.ly/2FKdkol
更多新店食評
立即免費下載《飲食男女》App : http://onelink.to/etwapp
《飲食男女》網站 : http://etw.hk
江太史 在 飲食男女 Youtube 的最讚貼文
一道菜單看名字,未必知內裏乾坤,更難明白其歷史淵源,博大精深。
太史豆腐,正是如此。這道菜源於廣東,創自江孔殷,江氏是晚清最後一屆科舉進士,曾進翰林院,人稱江太史,此菜因而取名太史豆腐。
江太史雖非廚師,但由於江家家勢顯赫,飲食涉略範圍甚廣。一道道在「太史第」家宴中品嘗的菜式,其實塑造了當代粵菜精巧的面貌。除了林林總總的山珍海味,江家更擅於用平凡的食材,做出非凡的菜式。太史豆腐就是最佳典範,一塊平平無奇的豆腐,卻用雞來熬出湯汁並放進內,軟滑的質感,吸盡了一隻雞的精華,讓豆腐此等庶民食品,立即升價十倍,反映了當時大戶人家吃得精巧,不惜工本。
奈何傳至今時今日,此菜已經失傳。真正做法,連江太史已故之孫女江獻珠,也經年追溯研究,才重現珍饈百味。意想不到有個人,明明未吃過,卻願意「自投羅網」。食品監督、前私房菜主理人楊康泓(Andy),多次鑽研此菜,更挑戰由一粒黃豆開始做,「因為坊間賣的豆腐,少有這麼濃的比例。既然要做,不如索性自己磨。」Andy解釋。一邊廂,他起雞皮熬雞湯;另一邊廂浸豆、磨豆、煮漿、撞漿、凝固,並用雞湯代替清水,歷時起碼八小時。「在香港,時間很迫切,試問誰有興趣花這麼多工夫嘗試?」於他眼中,這正正就是此菜失傳的主因。
煮好豆腐後,最後淋上芡汁,傳統來說,是用金華火腿所煉,少許鹹香,有提鮮作用。只見一塊豆腐,似透着微微的金帶,已知光滑,吃下口,卻是嫩滑無比,再滲出雞的鮮味,兩者先是分明,慢慢細嚼,卻到達「你中有我、我中有你」之境界。吃起來,它像啫喱般,比普通豆腐更滑溜,Andy形容,一吃難忘,豆腐做得講究,原來也能這樣好吃。
太史豆腐,簡單來說,即豆腐和雞湯。但此菜慢慢隨年簡化,有人買現成豆腐,淋上雞汁芡,就以假亂真。Andy卻不敢苟同,唯有不懈追尋,步步求真,希望將失落的口味,做得精益求精。
編採:莫小巧
攝影:謝致中、邱覺達、梁兆麟
剪接:謝致中
鏗泰(香港)有限公司
地址:香港葵涌健康街2-6號飛亞工業中心16樓16室
電話:2428 5668
註:太史豆腐以私房菜形式供應,必須預訂
江太史 在 飲食男女 Youtube 的精選貼文
鹹魚(salted fish)是自古已有的魚類醃製食物,在中國華南地區盛行。20世紀前,電冰箱等低溫保鮮技術還未普及,漁民利用鹽把漁獲醃製成鹹魚,以便長期保存。昔日香港,鹹魚是窮苦人家的恩物,幾塊鹹魚,幾條薑絲就能幹掉幾碗飯,但現在品質較好的鹹魚售價並不便宜。
經過發酵的魚肉是霉香鹹魚,冷藏再醃的魚肉已經變為死實,是實肉鹹魚,蒜子肉則是霉實之間。常吃的馬友和白花屬霉香,鰽白是半霉實。香港的鹹魚主要採用馬友和鰽白醃製而成,其中以大澳的插鹽鰽白鹹魚最為聞名。插鹽是當地醃製鹹魚的方法,當中以垂直插鹽的效果最佳。香港醃製的傳統鹹魚,是不切開魚肚的,密肚鹹魚好處是魚油和魚汁保留在魚肚裏,比開肚鹹魚甜香。由於香港漁獲減少,西環大部分批發鹹魚老字號都停止在香港曬製鹹魚,移師到漁獲多、人工便宜的孟加拉、越南等地製作,所以曬製密肚鹹魚的工藝日漸式微及失傳。市面買到的馬友多來自孟加拉和越南,大陸醃製鹹魚的方法不可靠。鹹魚最怕加入阿摩尼亞,嗅一下魚腩的氣味便知一二。
選擇鹹魚首要看魚身是否有光澤,外表整齊乾淨。實肉鹹魚肉質堅實、骨肉不易分離,按壓時不易凹陷,鰽白的鱗片要完整及有光澤。馬友愈大愈好,肉要有油分,牙籤插入魚肉時,散發鹹魚香味為佳。不新鮮的鹹魚會出油,魚身呈暗黃色,氣味較俗,新鮮的較清香。買回來的鹹魚,切件後用廚房紙抹乾淨,放入玻璃樽,用新油完全浸着,放入雪櫃冷藏,也可用砂糖代替油浸。
鰽白是連鱗用慢火和足夠的油來煎,魚鱗煎得香脆,肉味淡才算好,但魚骨很多,吃時要小心。馬友鹹魚只有中間一條大骨,很少骨,鹹魚味濃,用來做鹹魚雞粒飯最佳。
鹹魚是醃製食物,含有亞硝胺,可引發癌症。2017年10月,世衞(WHO)的國際癌症研究機構(IARC)公佈致癌物清單裏,中國式鹹魚在116個1類致癌物中,編號第96。除了亞硝胺帶來致癌風險外,鹹魚在製作過程中的污染也不容忽視,如露天暴曬時,臭味容易引來蒼蠅,可能滋生細菌,有些不良商家為了防蟲害,甚至噴驅蟲劑,恐會造成更大危害。最好是可免則免、盡量少接觸。
食譜。鹹魚雞粒炒飯
相信未到兩歲我已經開始吃鹹魚。年幼時,媽媽便用霉香鹹魚煲飯給我們小朋友吃,每次我們也很開胃,一碗飯很快便吃完。
上世紀六七十年代,出外吃飯也常吃鹹魚,會去位於銅鑼灣駱克道的粵菜館敍香園吃馳名的鹹魚雞粒煲仔飯,亦在石塘咀私人會所「居可」吃江太史最後一位家廚李才徒弟做的晚宴。吃完主菜,最後會有白粥配煎曹白鹹魚、蒸鹹蛋和炒菜心,整頓飯非常完美。
家中雪櫃常備一樽用花生油浸的大馬友鹹魚,數個月便會用它來做菜,大多是鹹魚雞粒煲仔飯。其實無論用鹹魚來做產品或自己吃,我會切去頭和腩,害怕有防腐劑,亦要去皮和皮下的紅肉,心理上吃得較為安心。這次用了大馬有鹹魚做鹹魚雞粒炒飯,這個炒飯的秘訣是用爆過鹹魚的油來炒飯,非常好吃。
材料(二人碟頭分量):
1.白飯 見以下煲飯材料
2.新鮮雞髀肉 1隻,去皮去骨,切粒,1公分
3.大馬有霉香鹹魚 去骨,淨肉35克
4.湖北走地雞蛋 2隻,拂勻
5.葱白 10條(切粗粒)
6.岩鹽 1/8茶匙,用來炒飯
7.芥花籽油 共3 1/2湯匙
煲飯材料:
1.舊金鳯米 170克
2.喜馬拉雅山粉紅岩鹽 1/4茶匙
3.芥花籽油 2茶匙
4.水 160克
醃雞肉材料:
1.越南60度魚露 1/2茶匙
2.喜馬拉雅山粉紅岩鹽 1/8茶匙
3.黃糖 1/4茶匙
4.蛋白 2茶匙
5.生粉水 生粉1/4茶匙+半茶匙水
6.芥花籽油 1/2茶匙
7.麻油 1/4茶匙
做法:
1.白飯預先數小時蒸好:米洗後盡量瀝水,用鹽及油跟米拌勻,等半小時。加水,浸米半小時。大火蒸飯20分鐘,待10分鐘後拿出。飯攪鬆待涼,放入雪櫃,不用蓋上。
2.雞肉去皮去骨,切去筋,切粒,1公分長。
3.醃雞肉:先放入魚露、鹽及糖,攪勻後加入蛋白,用力攪勻。放入生粉水,用力攪勻。最後加入油及麻油,攪勻,醃肉半小時。
4.鹹魚起骨,切成粒,0.8公分闊。
5.將3 1/2湯匙油及鹹魚粒放入鑊,中火炸鹹魚粒至金黃,約2分鐘。用小笊篱拿出鹹魚粒,盡量去油,留油在鑊。
6.中大火再燒熱鑊,雞粒攪鬆。油熱至攝氏160度時放入雞粒,不要動,等10秒,再炒勻15秒,共25秒。拿出雞粒,只留2湯匙油在鑊裏,其餘拿出,待用。
7.中小火燒熱2湯匙油,油熱時將油搪勻鑊的四周,立即加入蛋漿,炒蛋至七成熟,立即加入白飯,繼續炒勻1分鐘。
8.放入1/8茶匙鹽,繼續炒至飯開始乾身,一至兩分鐘。
9.飯中間開一小洞,放入餘下的油,爆葱粒,立即用炒飯蓋上葱粒,轉大火,炒半分鐘。
10.放入雞粒及鹹魚粒,繼續炒20秒。熄火,立即上菜。
===================================
立即Subscribe我哋YouTube頻道:http://bit.ly/2Mc1aZA (飲食男女)
新店食評,名家食譜,一App睇晒!
立即免費下載飲食男女App: http://onelink.to/etwapp
《飲食男女》Facebook:http://www.facebook.com/eatandtravel
飲食男女網站:http://etw.hk
Follow我哋Instagram,睇更多靚片靚相:http://bit.ly/2J4wWlC (@eat_travel_weekly)
江太史 在 美食台| 太史豆腐,把豆腐做出鱼虾的鲜美- YouTube - Pinterest 的推薦與評價
Nov 4, 2017 - 吃豆腐的花样千百种,广州美食大家江太史流传下来的这道自创豆腐最为特别,将嫩豆腐混合虾茸、鱼茸,搅拌至起胶,调味后上火蒸,成菜看着是一块完整的 ... ... <看更多>
江太史 在 美食台| 太史豆腐,把豆腐做出鱼虾的鲜美- YouTube - Pinterest 的推薦與評價
Nov 4, 2017 - 吃豆腐的花样千百种,广州美食大家江太史流传下来的这道自创豆腐最为特别,将嫩豆腐混合虾茸、鱼茸,搅拌至起胶,调味后上火蒸,成菜看着是一块完整的 ... ... <看更多>
江太史 在 江太史- Jelajah 的推薦與評價
李煜霖師傅乃江太史家廚傳人,「太史五蛇羹」正是由江太史所創,由李霖師傅處理相信至為正宗。 難得有機會與一代宗師同桌交流糯米飯與蛇羹經… Lihat seterusnya. ... <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