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923防疫記者會綜整】
今天是連續第34天+0,防疫仍不能鬆懈,居家隔離人數上升到7人,因為有境外的個案,為了確保安全,所以有增加隔離人數。
縣內50歲以下有77萬5,319人,已接種27萬2,133人,接種率為35.10%;50-64歲有26萬8,997人,已接種15萬4,128人,接種率為57.30%;65歲以上長者有21萬5,415人,已接種16萬8,262人,接種率已經到78.11%;另外,18歲以上有107萬4,164人,已接種59萬4,503人,接種率也有55.35%;50歲以上有48萬4,412人,已接種32萬2,390人,接種率66.55%。
今天校園BNT開打,一早到田中高中瞭解施打情形,特別感謝醫護及工作人員,將施打動線安排得非常好,也讓在地的醫療院所共同來參與一起照護在地的學子。今天雖然有幾個學生施打後身體有點不適,第一時間都已做處置,目前狀況都穩定,請大家不用擔心。
第九輪提供接種BNT、高端疫苗,BNT第一劑對象是18至22歲、65歲以上、40歲以上的第九類且意願登記選擇BNT的民眾;高端第二劑對象是9/28(含)前符合第二劑接種間隔滿4週以上民眾。
COVID-19 疫苗接種時程表 (2021年9-10月): 9/24~9/25已造冊65歲以上接種AZ第二劑;9/30、10/2預約平台登記接種高端;9/28起施打已造冊之長照等機構及洗腎病患第二劑AZ;9/27~9/29預約平台登記接種BNT;暫定10/3後開始接種預約平台登記接種BNT;9/24~9/25已造冊75歲以上接種莫德納第二劑;暫定10/1~10/6已造冊68歲以上接種莫德納第二劑;10/1開打流感疫苗;9/23~10/8高中職國中校園造冊接種 BNT。
要在非設籍鄉鎮施打者,請事先向村里長說明,並逕行連繫所在地醫療院所或衛生所安排施打。居住本縣未設籍之65歲以上長者,間隔滿10周符合AZ或莫德納疫苗第二劑資格者,請向村里長登記,另行安排接種。長者當天若因身體不適或其他原因不便前往施打者,疫苗會保留,請與當地衛生所聯絡,我們會另外安排接種。請務必攜帶健保卡、身分證、黃色接種紀錄卡,請依照通知單時間、地點,準時前往接種 (不必早到),接種時請配合醫療院所的施打動線和流程。家屬可以至彰化縣流行疫情指揮中心COVID-19 公費疫苗接種查詢網(
https://anticanacer.southeastasia.cloudapp.azure.com/vaccination/index.aspx
)查詢符合資格家人已造冊之接種地點時間。
拜託大家,疫苗施打前一天不要熬夜、要穿比較寬鬆的短袖,接種前要再確認身體適不適合,如果發燒或者不舒服就不要勉強,疫苗都會幫您保留。接種後一定要休息30分鐘,兩週之內盡量避免劇烈運動,所以學校體育課也會適度調整,如果有胸痛、胸悶,心悸、心跳不規則、呼吸急促、暈厥,運動耐受不良(如沒力氣爬樓梯等等,要儘速就醫。
中央配發75歲以上長者第二劑莫德納疫苗25,000劑,規劃於明後天9/24-25施打。中央於9/28配發莫德納疫苗53,800劑,從高年齡層往下排,資格為7/22前已接種第一劑莫德納疫苗且間隔滿10週以上之68歳以上(含)長者及原住民身分者為60歲以上,已造冊免預約,接種第二劑默德納疫苗,9/27(一)起,村里長發放通知暫定 10/1(五)至10/6 (三) 施打,彰化縣COVID-19 疫苗接種查詢網9/25 上午8時起開放查詢接種時間地點。
另外,縣府每年都會舉辦<與大師有約>,本次是線上與實體同步開講,請到劉梓潔就是<父後七日>的作者,9/25(六)下午2點~4點30在永靖鄉公所三樓禮堂,主題是<希望你也在這裡:家鄉、異鄉與寫作>歡迎大家一起參加(線上與實體都可以)。
同時也有2部Youtube影片,追蹤數超過34萬的網紅Ashlee xiu,也在其Youtube影片中提到,本集重點:・訓練強度/休息間隔/有氧,對減脂的反應? ・XX跟斷食是我的秘密武器 ・好市多買什麼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飲食菜單 👉🏻https://ashleexiu.com/diet/ ✨ 打造易瘦體質-系統化菜單 👉🏻https://ashleexiu...
沒力氣 原因 在 April懶得說話 Facebook 的最佳解答
「妳好不容易拿到了一張入場券,為什麼不把遊樂設施玩完?」
曾經在我憂鬱症發作時這句話很鼓勵我,記得當下收到某任男友的訊息,他講話一樣沒頭沒尾,但總有那一兩句會讓我的眼睛在螢幕上停留一會或是多讀幾遍,或許有些人會稱為之一亮,但我總確定這種時刻之於我來說是暗一色階的,用攝影形容就是加了一檔ND、用狀態形容,就是那一瞬間的自己眼神變得溫柔,那對他從來樂於告白的我,癟著嘴回他:「想起來為什麼喜歡過你了。」
其實當時他這句話並沒有什麼實際作用,不是什麼魔法能突然好受點,就是被靜靜的放在那,或許等待著什麼能用上。
憂鬱症的感受分為很多種,一些像是躺在床上好幾個月都仍然沒力氣起床、一些像是妳終於坐在床邊了但是真的出不了門、還有些是妳喪失了所有理由和動力去做任何你以前有興趣的事,甚至找不知道自己非得活著的原因。
這句話大概送給最後一種人,也像是我前陣子的階段。
想死的念頭每日浮出,老手應該不會太害怕,就是當有人問妳最期待的事,妳心裡其實在微笑說著死亡,而在妳身體裡很明確的知道是希望,可能還有微微的光。
朋友哭著告訴妳她很害怕自己每天都有想死的念頭,我告訴她不要害怕,想死跟想活一樣,只是資本主義需要勞工與生產力,不允許死亡大於生命,死與生兩種念頭對我來說是一樣勇敢。
我並不鼓吹自殺,只是我自己經歷認為,有人告訴你他想死,你勸他不要真的沒什麼用,也想過這件事的原因,應該是在那情緒敏感的時期,妳想選擇讓自己更舒服的方法,卻得到了一個自私的挽留(另一種情勒),或是多數人因嚇到而無法去同理眼前這個人痛苦的緣由,感受她的無助與絕望,而是對死這個字抗拒到底、踩穩或許也搞不清楚的「健康」觀點,好像活著就比較好似的,有時我極端的認為,「活下去」根本是一場洗腦。
或許我還活著吧,目前我對憂鬱症最嚴重的認知不是死,是很想活著但很不舒服。
事實上我也只能試圖安慰這些人,因我無法和已死的人溝通。
想告訴目前活的行屍走肉的憂鬱症患者,不用為急著此狀態感到挫敗,也不要太快責備自己,想死就把人生一切像死了頂多就一直重複的超級瑪莉,每件事都是破關遊戲,失敗了就當作沒有成本的重玩。
或許妳會發現,那些看似越不珍惜生命的人越在意生命,有明顯的情緒起落(就算不是自願)花時間感受痛苦,不輕易收手所謂停損點,邊跌邊爬,邊哭邊走,我始終相信這種人體驗的快樂也會很有層次。
那天跟朋友說,夏天是憂鬱症的暑假,我們常在最好的時刻開始偶爾擔憂未來冬天最常發病的地獄日子。
有時問自己會不會害怕回去那個時期?
其實這是肯定句,妳一定知道這樣的反覆發病會跟隨著妳,但很高興自己當下浮上心頭的回應是:「好害怕,但我都走了這麼久,下次回去肯定不一樣吧,就算很難受。」
當闖關吧,失敗就失敗,想死就死,想多好奇ㄧ天自己會被帶到哪,就算是痛苦的,也去看看吧。
還有,世界這麼爛,多談談死吧,會比談想活健康多了。
#精神疾病去污名化
沒力氣 原因 在 Facebook 的精選貼文
#F代碼的襲擊 #成為一位憂鬱症患者
#過來人的真實紀錄 #心態的調適
F321,一個像數學公式般的代碼蓋在紙上。這是中度憂鬱症的代碼。病名代碼由F開頭,搞得好像我的人生學分得到F一樣。該死。咒罵著「F***!」的我走出了精神科大門。
就診之前,我煩惱了很長一段時間,一拖再拖,拖到再也不能拖了才不情不願地,用我的腳親自踏上前往醫院之路。因為我實在是太害怕了。
「滴哩哩哩,滴哩哩哩!」早上七點刺耳的鬧鐘聲響起,整晚大失眠的我根本不需要鬧鐘好不好。「啊,好不想上班,不對,是好害怕上班。直接……消失在這塊土地上怎麼樣?這樣會輕鬆一點吧?」極端的想法叩叩地敲打我的心房,我小聲嘟囔,怕被人聽到我的真實心聲。
「這樣下去真的會完蛋。」
自從我踏進職場以來,我不是沒有過辛苦的時期。人怎麼可能沒有討厭上班的時候,我偶爾甚至還想辭職轉行,或是移民海外,不過這次不一樣。這種極端的想法,是史無前例的,我覺得自己正面對一個「強敵」。
我在外出採訪的時候,看到公司來電會被嚇到;我要非常努力專注,才能寫出一篇短短三行的報導;交稿的時候總是忐忑不安,「一定會罵我,說我寫得很爛吧。」;我擔心漏接上司的抱怨電話,十秒就確認一次有沒有未接來電或是工作相關訊息。
不僅如此,我的自信心也跌到了谷底,過去即使再辛苦,我也從未喪失自信,如今我卻覺得自己無比渺小。每次向上司呈交報告,明明沒做錯什麼心情卻無比沮喪,就像搭超高速電梯幾秒內墜落到地下一百樓,或者說是像落水的人不停吃水。我被前所未有的心情嚴重衝擊,既恐慌又恐懼,所以腦中時時做好面對最壞情況的打算。
我覺得再這樣下去真的會完蛋,於是開始上網搜尋精神科相關資訊。資訊是找到了,可是一想到就醫,我就覺得茫然。我憑感覺隨便挑了一家醫院,調整好呼吸節奏後撥出醫院電話。等待電話接通的時候,我的心臟撲通亂跳,就像剛進公司的新人打電話給上司一樣,超緊張。
在這四天內,「去」和「不去」兩種念頭在我腦海中交戰不休。我試圖自欺欺人,告訴自己症狀好了很多,不去醫院好像也沒關係,但不安感總是毫不留情地衝擊我的心。
#今天去精神科
就診的日子到來,我的鞋底就像被膠帶黏住一樣,無法輕易邁出腳步。要被送往屠宰場的畜牲們也是這種心情嗎?我感到無比淒涼,但我明明還沒被確診,也許我根本沒事。
「我瘋了嗎?」
「一定要去醫院嗎?」
「乾脆回家吧?」
十分鐘的步行路程,十分鐘的心亂如麻。我到了醫院,發現這裡和我想像中的不一樣。我原本以為醫院裡會坐滿一大堆眼神渙散的患者,現在看來,只有「看起來很正常」的患者。患者年齡層滿廣的,且有男有女。
「金正源先生,請進!」終於輪我進診間,主治醫生是一個看起來和我差不多年紀的男人。
「今天為什麼會來這裡?」問題短歸短,但是很難回答。「我為什麼會來?我想知道自己有沒有瘋。」我超想這樣回答,終究開不了口。毫無顧忌地向素昧平生的人吐露心聲,不是我的一貫風格,如果可以,我甚至想掉頭走人,不過我又能如何?人都到這裡了。
我花了十五分鐘大概描述了自己的近況,一邊講一邊突然莫名「哽咽」起來。我非常感謝用真摯眼神誠心誠意傾聽我說話的醫生。雖說「因為是工作,不得不在患者身上放心思」,不過我的感謝與醫生的誠意無關,單是專心聽我說話這件事,就夠讓我感動了。
通過檢查和分析諮商結果,醫生確定我罹患中度憂鬱症──介於輕鬱症和重鬱症之間。
#精神科的藥
「我開抗憂鬱劑和抗不安劑給你,先服用一陣子看看。」
就診的第一天,我本來抱著僥倖的心態,打算接受心理諮商就好,不吃藥。不過醫生以溫柔卻不失堅定的態度開藥給我,沒人愛吃藥,再說,更沒人會愛吃「精神科的藥」吧。
「接受藥物治療之後,等狀態好起來,我們就正式開始心理諮商,你現在這種狀態,就算做了諮商也沒有多大效果。」
醫生把人的身體、心理和想法三者之間的關係畫在白紙上,認真說明了好一陣子。
「我……要吃多久的藥?」
「抗憂鬱劑起碼要吃六個月以上,抗不安劑視情況而定,會慢慢地減輕藥量。」
醫生對數百名、數千名患者都說過一樣的話,就像是一個教書教了幾十年,把書本背得滾瓜爛熟的老師一樣,一口氣解釋了為什麼不能一次大幅減藥的原因。這是由於如果藥吃到一半,病情有了好轉就馬上大幅減藥,有可能會復發,他也不忘告訴我藥物的副作用。
「抗憂鬱劑和抗不安劑不一樣,不會立刻見效,至少要吃兩三個禮拜才行。下次我會稍微增加藥量。」
結束看診的我走出診間等候,沒過多久,護士就叫了我的名字,給了我處方箋。
「我真的變成精神科患者了。」
拿完藥走出醫院的我雙腳瞬間發軟。我靠在走廊牆上,稍微喘了口氣,實在沒力氣搭公車回家,於是叫了計程車。在車上,我兩手緊抓藥袋,打給了妻子。
「老婆,醫生說我是憂鬱症。」從此我和憂鬱症展開了非自願同居生活。
--
📖 本文摘自《那一天,憂鬱症找上了我》,作者金正源的第一本書,就是關於自己親身體驗的憂鬱症。高中時期決心成為改變世界的記者,如今領悟到連改變自己都很難。閱讀更多: https://reurl.cc/vg3Ajk
沒力氣 原因 在 Ashlee xiu Youtube 的最讚貼文
本集重點:・訓練強度/休息間隔/有氧,對減脂的反應?
・XX跟斷食是我的秘密武器
・好市多買什麼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飲食菜單
👉🏻https://ashleexiu.com/diet/
✨ 打造易瘦體質-系統化菜單
👉🏻https://ashleexiu.com/training
✨ 翹臀心機-升級臀部訓練
👉🏻https://gluteband.ashlee.click
--------------------------------------
我常用的營養品
✨【MYPROTEIN】http://tidd.ly/43de902e
✨【58折 折扣碼】👉🏻CNY58
✨【免運】台灣滿3200免運、各地區都有滿額免運費唷!
--------------------------------------
✨訂閱我的頻道 https://goo.gl/cJUSVh
✨ Instagram 👉🏻https://goo.gl/m5Ro8b
✨Weibo 👉🏻http://weibo.com/ashleexiu/
✨ FB👉🏻 https://www.facebook.com/ashlee.lin.0/
________________
訓練系列
✨居家燃脂訓練 https://youtu.be/6yd0_6UFhuA
✨女生健身疑問 https://youtu.be/tQjvdMAsCcY
✨拉力背肌訓練(新手篇) https://youtu.be/rJltAwvLzGY
✨臀練不翹嗎? https://youtu.be/g9OGUfTRURQ
各種訓練影片 https://lihi.cc/008sQ
--------------------------------------
原文字幕
嗨大家好我是Ashlee
歡迎回到我的頻道
今天是我第一次用這個網美燈錄影
這是相機
相機的後面 有一圈
這樣以後我就可以在晚上的時間錄影
請留言告訴我
清不清楚
而且這很酷喔
他還可以調亮度
好這就是最原始的我
真實的我
然後網美光
我現在素顏欸
素顏可以這樣子超方便
然後他還可以換不同顏色
酷吧
今天的vlog呢
你可以看到我的硬舉訓練畫面
跟八週減脂
到底減到哪裡去
然後帶你去看Taiger產品的拍攝現場
還有我在好市多買什麼
廢話不多說
我們就直接進入重訓畫面
今天在去健身房的時候
我就想說
我已經好久沒有做羅馬尼亞硬舉
不如就來試試吧
結果一試
才發現我跟這個動作變得好不熟
所以我今天就決定我就只練這個動作
我一共安排了十組
金字塔的系統
所謂金字塔系統呢
就是你的重量遞增或是遞減
一開始呢先用輕重量當作暖身開始
用這個高反覆次數
去刺激我的神經
讓我身體慢慢找回
這個肌肉發力的感覺
反覆次數都會做到十二到二十之間
那主要是訓練我的肌肉耐力
跟慢慢找回我的穩定性
當重量一直慢慢的往上加的時候
我能做的次數就比較少了
那一直做到我覺得這個重量
我做六下就差不多了
這個部分就是刺激我的肌肥大
兩個月前呢
我有開始一個減脂計畫
如果你有跟我一起進行減脂
用我提供的表格紀錄
也很自律的減肥成功的話呢
我要恭喜你
我自己的部分呢
我在大概三週以前
我有放一支減脂失敗的影片
我會放在右上角
如果你還沒有看過的話
那我在這個裡面有提到說
我為什麼減脂的進度如此的緩慢
我的推測是我高估了自己的TDEE
還有我的有氧量不夠
再來就是我沒有照著計畫走
我中間有突如其來的旅行
這些是造成我減脂緩慢的原因
然後我在這個影片裡面也有提到
我要調整的部分有
重新規劃我的熱量目標
調整我的有氧量
以及進行斷食
你們應該也看過我四十八小時斷食的影片
如果沒看過的話 一樣右上角
以上這三點
來對付我減脂緩慢的方法
嚴格說起來
我只成功的執行四十八小時斷食
這四十八小時的斷食呢
我覺得我獲得了一個前所未有
而且是美好的體驗
其餘兩項呢
我依然沒有做
我沒有調整我的熱量
我也沒有增加我的有氧數
那當然我得到的結果
也跟前幾週沒有太大的差異
過去呢
我可以這樣成功減脂好多次
為什麼這次這樣卻行不通
我覺得除了我自己沒有做好以外呢
我也從中學習到了幾件事情
第一件事情是
訓練強度對減脂的影響
訓練強度指的是
完成訓練所需要付出的努力程度
通常是以重複次數
和組數去做決定的
像我現在呢
我在跑的菜單幾乎都是三組
那以前呢基本上都會到五組
重複次數的話
我現在最普遍的重複次數
是一組做十二下
但是我以前呢一組會做到十五下
那以身體的感受來說的話呢
我覺得現在的訓練
對我來說是 舒服的
是一件我很期待
我很想要去做的事情
但是我回想到過去
我以前是每一組動作的最後幾下
我都是咬著牙
很辛苦的把他硬撐完
每次在重訓的時候
都會有無止盡的厭世感
就會常覺得說
我為什麼要這麼辛苦
我為什麼要把自己搞成這樣
甚至還會想要掉眼淚的
那種辛苦程度
每次在做訓練的時候
我都是不停的給自己各種激勵的聲音
我甚至會在訓練之前
先去網路上看一下那種
身材很好的網美照片
看一些fitness youtuber的影片
去激勵自己
Oh okay
我現在也要熱血沸騰的上健身房
那再來
休息間隔之間的差別
像我現在的訓練休息時間
間隔雖然短
但也因為休息時間短
所以我能量恢復的有限
導致我接下來的幾組
甚至是整個 workout
總體訓練量都是不如我從前的
像我以前訓練的時候
我的組間休息會拉到六十到九十秒
很久沒有錯
可是我這樣子完完整整的休息
讓我的能量百分之百恢復之後
我就可以扎扎實實的再進行下一組
用我的全力
用我可以拿最重的重量
用標準的姿勢
把這個很硬的訓練結束
但是我現在就沒有辦法
因為現在的休息時間太短了
像我現在的話
我整個訓練加總起來
我大概一點五個小時之內
我就可以離開健身房
甚至已經到家了
我以前呢光是在健身房
不含車程就會待兩個小時以上
這樣子加總起來呢
過去我花在健身房的時間比較長
也因為我休息夠
所以我整體訓練量強度
是遠大於現在的
以上是針對訓練強度
過去的我跟現在的我的一些差異
再來我們來聊聊有氧
跟減脂之間在我身上的反應
其實我以前有試過那種零有氧
零有氧減脂成功的經驗
但是呢那個時候的減脂
非常非常地緩慢
不過我身體是舒服的
我心裡是開心
喔我不用做我最討厭的有氧
體脂肪依然是在掉
就算他很緩慢
不過我後來請了一個線上健身教練
他認為我那樣子的方式
雖然減得很緩慢也減得okay
但是因為我的減脂時間拉得太長了
也很容易讓我的肌肉
在那段時間裡面流失
那後來這個教練
他幫我安排的是一個
有有氧的減脂
對我來說
真的是減得非常非常的快
那時候雖然體脂肪掉得快
可是就很北宋啊
我心裡北宋
生理也很北送
就常常覺得好累
當你身體是處於能量不足的狀況下
你要維持肌肉量
你還要減掉體脂肪
然後再來我們聊聊教練
我之前請的那個是線上健身教練
他不會管我忙不忙
有沒有睡飽
身體舒不舒服
他幫我安排的東西
總是他覺得
對我減脂會最有利的方向去執行
所以有的時候會難免過度嚴苛
然後我也因為覺得
啊我都已經付錢請了教練
然後都已經有個人在督促我了
我當然就要乖乖照著做
那時候覺得有人在督促我
所以我自己也不敢太懶散
那效果是真的很好
但是也真的是很辛苦
之前也有過沒有請教練
我自己做資料
問別人一大堆問題
然後成功減脂的經驗
不過我現在回想起來
我那個時候的外務
好像不像現在這麼多
我那個時候花比較多時間在
安排我自己的
不管是飲食啊
或是體態啊
有氧消耗等等各種
我比較花心思在這個部分
那像現在的話
我工作比較忙
我就是盡可能控制我可以控制的
例如像是飲食
但是訓練量跟頻率
我有依照我現在的日常生活狀態
去調整 就是降低啦
整體訓練量高
雖然對你的肌肉成長是比較好沒有錯
可是你確實也是要
花比較多時間去進行恢復的
有時候高強度的訓練之後
我啦我不知道別人
如果你也是這樣的話
或是你不是這樣的話
歡迎在下面留言讓我知道
我有時候在做完高強度的訓練之後
我就會整個人攤在沙發上
什麼都不做喔
我也沒有開電視
我也沒有滑手機
就在那邊放空發呆
一到兩個小時
那個時候你的身體狀況跟你的腦力
你是沒有辦法去工作的
這對我現在工作量比較大來說
如果我花這麼多時間在訓練
跟管理我自己的體態上面
我就沒有辦法顧好我的其他工作
這就好像是人家說的
時間花在哪 成就就在哪吧
我在吃東西以前把食物放上磅秤這個習慣
應該已經養成了至少有三年了
我甚至幫我家的狗倒狗食
我都會放在磅秤上面
我也不知道為什麼
就是一個習慣性的動作
我甚至對這件事情已經有點疲乏了
就覺得有點累了
而且我這麼長的時間
都在做這件事情
其實我現在的肉眼判斷
熱量或是說
食物體積重量的準確度也不會差哪裡去
所以我覺得或許在不久的將來
我會想要嘗試一個
讓自己舒服一點的生活方式
我可能就不會再把食物放上磅秤了
我可能就完全性的憑感覺
跟挑我覺得比較健康的食物吃
或許他會對我整體的
身心靈發展是比較健康的吧
畢竟現階段的我
還是把重心放在比較多工作上面
就不像以前一樣這麼專注在體態上面
當然我還是會顧好我的體態
我甚至覺得還好有我以前這麼努力
這麼辛苦讓我到現在的這個狀態
我的肌肉量可以讓我吃多一點點東西
但也不致於到多胖
也很開心因為我以前
有這樣子放上磅秤
然後這樣去精算熱量營養素了解食物
所以我現在會很清楚的
完全不用思考的
去知道說哪一些食物
對我是好的我可以吃
哪一些食物不好
我也可以吃
但是我控制他的份量
對啊 所以其實你做每一件事情都不會白做
你做每一件事情都是經驗
都是一種學習
好啦我廢話好多喔
我們回到vlog的畫面吧
你剛看到的就是我今天的workout
其實訓練時間跟平常差不多
但是我今天的動作你們有看到
非常簡單的主要就是以硬舉為主
跟最後用深蹲
加框外踩 加彈力帶
然後呢今天他現在在斷食
所以他現在可能不太想上鏡頭
不過我很想要
炫耀一個他臉上的東西
哥現在已經斷食非常久了
應該有三天之久
我不知道實際的時間但我知道
四天了
我覺得他的意識變得比較清楚
跟以往的他比起來
我喜歡他斷食的時候
因為他斷食的時候
他就沒力氣跟我吵架
講話都變得很小聲
跟他在一起四年多
他第一次修眉毛
我幫他修的
所以有點微失敗
轉過來看一下
ㄜ好帥喔
我覺得他修眉毛之後變好清秀
不知道為什麼他皮膚感覺變好了
斷食會讓皮膚變好啊
真的喔
對啊這是細胞自噬作用
那麼好喔
那女生就不用保養了啊
就是斷食就好了啊
但女生長期斷食會擾亂他的經期
對如果今天你是女生
你斷食已經影響到你的生理期
請拜託請停止
斷食這個東西呢
還是有危險性的
所以如果你要執行
你想執行
請務必先詢問過你的醫師
這個是我們Wilson自己手縫的
好看嗎
很酷欸他是用
就是迷彩布的背面跟正面搭在一起
剛補完貨回到家
有點累
應該是因為今天硬舉的關係
現在覺得 整個後半邊
從我的大腿後側到屁股
一直到下背 都好痠
然後給你們看一下
今天好市多補貨買了什麼
咖啡膠囊
然後奇異果
希臘優格
然後這個cheese
其實很多之前都介紹過了
豬里肌
豬里肌心
然後牛腱
溫泉蛋
剝皮蒜仁
因為我真的是一個手非常不巧的人
所以我超級討厭
煮菜備料的時候
要剝蒜頭這件事情
所以我就直接買這種
已經剝好皮的
然後我看到這邊有一個新品
新的三種cheese
吃看看 好吃再跟你們分享
然後這一次蔬菜買了冷凍的
因為最近天氣好冷
然後就懶得洗菜
然後還要煮覺得好麻煩
就直接買這種冷凍的
加熱或隨便炒一炒就好了
而且這一次買的這個是有調味的
應該不錯吃
現在是早上十點多
超級累
昨天凌晨三點才睡覺
然後我們現在來到了一個
拍照的現場
如果你有看過我之前的影片
然後大概在兩年前
其實我們就來過現在這個地點了
但是當時我穿著一個削尖的背心
然後因為這個地方
他算宗教的地方 莊嚴一點
然後他們就跟我說
小姐你沒有辦法穿這個
露肩膀的衣服在這個裡面
那今天又踏到這個地方
這個地方其實很漂
![post-title](https://i.ytimg.com/vi/RpiLi71pi8k/hqdefault.jpg)
沒力氣 原因 在 鋼琴輕鬆談-手指建立&音色表達Aweken your inner pianist Youtube 的最佳解答
臉書粉絲團 https://www.facebook.com/innerPianist/
發抖~~這是每次分享會最經典的鏡頭! 手指頭放在琴鍵上竟然開始抖抖抖😰⋯⋯
(先謝謝這位同學的犧牲,好像在拍明星卸妝實境秀啊~~👁👁)
大家可能以為這是初學者,但這常常發生在學琴10幾年、甚至20年的人的身上,所以每次分享會大家都相當Shock!😱😱
「我彈這麼久了,手指竟然這麼沒力氣!?」 大家一定覺得不可思議,到底發生了什麼事?為何學了十幾年,手指碰到鋼琴就像影片這樣''軟腳''了? 😖😖
因為很多人碰到鋼琴就習慣用力,因此不是手臂用力、就是手腕用力,彈快時,甚至從手臂到手指都是緊抓的。 因此當我們教大家放鬆的觸鍵時,當手臂手腕放鬆後,手指無法承受手臂的重量,於是開始發抖~~
儘管老師一再強調要放鬆,但因為放鬆後,手指沒力氣支撐,根本無法彈,於是手臂手腕只好再繼續用力,形成了惡性循環~~有些人為了能撐更久,甚至去練「手臂」的肌耐力,但重點都不在此。🤔
如果你兩腳無力,上半身得ㄍㄧㄥ著走,這時你去練上半身的肌肉,對腳來說,豈不是更大的負擔?! 而雙腳,則永遠無法靠自己站起來。😰👣👣
影片中,我們幫助這位同學找到放鬆觸鍵的支點、平衡點後,這位同學的手臂手腕已經完全放鬆,手指也完全放鬆的站在琴鍵上,但是手指卻無法支撐,於是開始發抖,這是大部分人會遇到的問題。🎹🎹
如果不面對,等於是你一直在訓練上半身,腳卻越來越無力,這是非常嚴重的問題,而 #這也是我們積極推動建立手指的原因,因為這一關沒過,你等於白費了許多力氣在練琴。
當你調整後,突然好像進度超前了許多人,這是一定的,因為正確的方式,就好像找到了「槓桿原理」,你可以輕輕鬆鬆就舉起了艱難樂曲,甚至像在玩遊戲一般。
就好像找到了打敗大魔王方法的那把鑰匙🔓🔓
這是非常非常重要的功課,學琴之人不可再忽視了~~尤其是當你練琴卻一直沒有明顯的進展時,一定需要思考這個問題。
![post-title](https://i.ytimg.com/vi/eBrBli8pehw/hqdefault.jp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