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業務100問 #01 #業務必備的特質
●○●
#文章的起源
自從我寫了我最想要被認識的個人標籤是「#一名優秀的業務」之後,讀者開始回信提問關於業務的問題。我覺得你們真的是我的靈感來源,因為有你們,所以我才有源源不絕的內容可以寫。
我自己是一個完全不排斥讀者詢問問題的人,過去我自己寫過了
① 職涯100問(已完結,可參考blog)
② 寫作100問(現正熱映中)
③ 電子報100問(現正熱映中)
於是我決定,加上第四個「業務100問」,這其實也是一種業務能力,就是展現你自己對於某種主題的深入程度,一般人可以寫個10篇、20篇,但是我可以寫100篇。如果你自己也是想要往某個領域發展,我非常推崇這樣的作法,你會發現當你寫不出來的時候,就可以該往外看點書、看點其他內容來增進自己的時候了。
我想在這個系列的主題談關於業務的事情,包含了我過去的業務心得、我的業務心法、我如何陌生開發、我如何面對挫折、我過去丟掉的案子給我的領悟、關於業務的好書等等。
回到我們這次的主題。
●○●
#讀者來信詢問:
你是怎麼定義你說的「業務」能力,這個業務必須具有哪些特質、能力、或者是應該對什麼事情有熱忱?
●○●
#我是一名怎樣的業務
首先,我是一名B2B業務,也就是Business to Business,白話的來說,我的合作客戶是以公司為單位,我們是公司對公司的合作。
我主要負責的產業是FMCG(快銷品產業),也就是民生必需品,這樣說好了,你去百貨公司晃一圈,那基本上都是我的目標客戶群。
●○●
#B2B的業務特色
B2B業務的特色就是銷售週期長(就是你要成交一單的時間是長的),我的經驗最短是半年,最長是以年為單位的。
另外,B2B業務因為合作對象是公司,因此,你要面對的對象是複雜的,不單單是一個部門,可能從業務、行銷、財務、技術都需要面對,也可能從專員、主管、總經理、董事長到創辦人都需要簡報,因此,你需要突破重重的關卡。
我常說,你不必尋求所有有關單位的同意,但是你不能讓有人是反對者,只要有人反對,那麼你的困難度就會提高。
最後,B2B業務的合作是金額是相對大的,我自己簽訂的訂單從百萬到千萬不等。因為金額大,所以前面的困難重重也就是合理的範圍。
●○●
#我是如何決定成為業務的
那我是如何看待業務需要的特色、能力或是應該要對什麼事情有熱忱呢?
老實說,這題對我來說,蠻困難的。
因為,我還真的沒有想過這個問題。
我會想要成為業務完全是一個意外。
我從客服主管這個位置離職之後,我開始思考我下一份工作要做什麼?
那時候,#我把公司裡面的人分成三種人:
① #有專業技能的人:ex 財務、法務、技術
② #行政類型的人:ex 人資、客服
③ #業務
第一個類型人都有一個硬實力,例如說會程式語言、會計系畢業、法律系畢業等等,這個對我來說,都為時已晚了。
第二個類型的人,就是除了第一類型與業務之外剩下的人,我認為是和我過去的經驗比較像,因此,我覺得未來繼續找這樣的工作也不是不行。
第三個類型的人是業務,是整間公司唯一一個會幫忙賺錢的單位,因為是把產品賣出去的。
#我過去從來沒有當過業務,所以,我想試試看,我的想法很簡單,如果我業務也做的不錯,那我就有2/3的職缺機會了,如果業務做得不行,那我就專心回到第二個類型,做個operation queen,也是個不錯的主意。
再加上因為我自己認為,一份新的工作,第一年在學習,第二年開始才是可以發揮自己的能力,因此,我告訴自己,我要做業務兩年,然後我們再來談是否放棄。
後來,我現在已經是第四年了,我不排斥這個角色,也享受在其中。
(當然我也是不排斥其他的發展的)
●○●
#我對於的業務的分類
我自己將業務分成四個level:
① level1:賣一個看得到的商品, ex 電腦、手機
② level2:賣一個看得到但你不會說他是東西,ex 獵人頭賣的是人才
③ level3:賣一個你看不到,但是可以用的 ex 系統
④ level4:買一個你看不到,是一個口號 ex 保育海洋
有前到後,你會發現,他的困難度提高,從to C 到to B,整個銷售週期拉長,不確定性提高。
對我來說,這正是迷人之處,因為你會發現其中有很多你可以挖掘的地方。
●○●
#我如何看待業務需要的特質
我一開始做業務也是每天崩潰,每天懷疑人生,每天都覺得不然我今天就提離職好了。
可是,我又個自己兩年的時間,而且我想要克服某些事情,因此,我就撐下去了。
到了今天,你問我說,我覺得擔任業務需要什麼特質。
我想想,或許是:
☑︎ #不放棄
☑︎ #解決問題
☑︎ #能找到其中的樂趣
但,以上這些,放在其他的工作又哪裡不需要呢?
如果真的要說一個的話,我會說:
「#好的業務員是會每天都唱迪士尼的歌給自己聽。」
說得是,業務做得好是應該,做不好要檢討,你就需要鼓勵自己。
這個世界上,不會有人鼓勵業務,因為業務的本質就是簽單,但是會檢討業務。
你要做的事情,就是不斷為自己加油打氣,找到解決的辦法。
這是我看得第一本業務的書籍《#業務之神》告訴我的。
從此之後,我每天都播放鼓勵的歌給自己聽。
在我絕望、不安、覺得業務真的好令人心生疲憊的時候。
我每天都放著聽。
業務真的不容易,但成就感巨大無比。
●○●
#如果你也想當業務
如果你也想要嘗試業務,我是鼓勵的。
不是人人可以勝任,但是值得挑戰。
你永遠不知道你會發生什麼事。
但我想讓你知道,#你有無限可能。
同時也有10000部Youtube影片,追蹤數超過2,910的網紅コバにゃんチャンネル,也在其Youtube影片中提到,...
法律系 當業務 在 小金魚的人生實驗室 Facebook 的最佳解答
#2020年小金魚的日更200篇挑戰 #Day43
Q:不知道哪種工作適合我,主管覺得不合適叫我走人。
首先,被主管說不合適走人的心情一定是奇差無比,這點很值得去吃個大餐、喝個酒,或是情緒一來哭一下,我都覺得很合理。
但其實我們換個方向想,也許是宇宙真的覺得你不適合這個工作,因此讓你不要繼續留下來。我人生中曾經在一個二選一的面試中最後落榜,那時候很懊惱,不到半年,我就聽到業界的朋友說,那家公司已經要收掉了,而我那時候剛好在另外一家公司手上正要開始一個有趣的專案。
這就是人生。
允許自己難過一下,但在整個人生當中這其實是一件小事,所以,也不用太難過!
第二,我們思考一下「不知道哪種工作適合我」,是一個怎樣的概念?
我觀察會這樣說的人有三個共同的特性:
1. 每份工作年資<1年
2. 工作經驗在3次以下
3. 具體說不出來自己在工作中的重大成就是什麼
簡短說一下這三點的更具體的意義以及我的想法是什麼:
📌1. 每份工作年資<1年
你可能看過很多文章都會建議你一份工作至少待2年,滿三年可以離開,理由是這對人資而言是一個比較穩定的表現。
的確,人資會因為每份工作的時間過短而對一個人的穩定度產生懷疑,但畢竟離職的場景很多變,這也很難說。
我自己是用另外一個角度在看認年資。
我自己的經驗裡:
第一年:學習工作的新知識、SOP、摸索產業鏈、認識客戶、熟悉產品
第二年:開始可以提出具體的想法、獨當一面開始做專案、知道如何判斷在什麼情況下,應該做怎樣的反應
第三年:公司內的人脈穩定,你對於整體工作的熟悉度已經達到了九成,可以開始挑戰創新的專案、帶人
因此,在第一年還沒結束前,可以說,在基本功的部分還沒有熟悉,在兩年左右的時候思考是否需要轉換,常理來說,是有比較多的判斷因素的。
這裡可以與大家分享我的另外一個關於「兩年」的經驗。
我的職涯之路是不斷轉職的,從老師 -> 行政 ->客服 ->業務 ->客戶經理,一路到了現在,最大的轉折是我做了業務。
我並非一開始就想當業務,可以說很排斥,但為什麼還是去了?我的思考邏輯是這樣的:
我把公司分成三個等份:
(1) 專業技術領域:例如財務、法務、工程師等,這些的專業技術我可能來不及了(不想念會計系跟法律系,也不想學寫程式)
(2)行政:大體上就是我過去我曾經做過的,老師、行政、客服、招募等等
(3)業務:幫公司賺錢,是唯一一個我可能可以做,但是我還沒有去做的事情。
那時候我想,我就給自己兩年的時間探索一下「業務」這條路,雖然我第一時間覺得很排斥,但是業務是唯一幫公司實質賺錢的單位,如果我做的好,那就是幸福總是來得太突然,恭喜我人生的可能性為66.66%,打開104有超過一半的工作可以選,未免也太幸福。
那萬一做不好呢?萬一沒有天賦怎麼辦?哦~沒關係啊,至此我都不會考慮業務,我會心無旁騖成為「Operation Queen」,做到行政界的第一名。聽起來,還是蠻威的。對我而言,做業務如果不成功,不是什麼人生污點,就跟愛錯一個人一樣,我就當我年少輕狂不懂事啊(笑)
我在業務的路上,前前後後待了大概兩年半,我確認,我業務能力不是頂尖,大概就是70分左右,沒有不能做,職涯的可能性還是有的,於是就開始了下一階段。
所以我現在的職位事實上是把「行政」+「業務」合起來,轉化為客戶經理這個職位的技能。
這樣的簡單分工,也是你可以嘗試看看的,給自己兩年,多嘗試不同的工作,你會有更多的發現以及領悟。
📌2. 工作經驗在3次以下
將這點之前,說一個笑話,我有一個長輩有次跟我說「你在台北,要一直思考職涯,你不覺得很累嗎?」
其實也是蠻累的(笑),但是,因為思考,所以會更知道自己要的是什麼,選擇之後真的去執行,也才真的可以學到跟得到。
因為轉換工作的次數多,所以,面試、工作前期的新人期、心態的調整其實都執行過了很多次。
重點是,奇數才能選出多數,做過了不只一個行政、不只一個業務,才知道哪種行政、哪種業務是自己喜歡的。跟面試了不只一家,才能選出一家是自己想要的,都是一樣的道理。
但是在心態上,要有所調整。
在工作中,當我們想要離職的時候,我們真的要公正客觀的思考,今天的離職理由是:
(1) 因為被罵覺得不爽,但其實真的是自己做錯了,真的是有改進的空間,真的是可以做得更好,只是自己的自尊心高,所以覺得不爽,覺得為什麼別人口氣可以那麼差,為什麼不能好好講。
(2) 自己真的沒有做錯,是主管的情緒勒索
大部分都是第一種。
在職場上,我鼓勵大家成為一個成熟的人,成熟的人,不是沒有情緒,而是刻意練習不讓情緒的波折起伏太大,很難,我也還在學習。
但是,客觀的看自己是否真的還有可以進步的地方很重要。
當你能發現自己需要改進的地方,你才有變得更好的可能性。
同時,如果你自己一直變得更好,你可以在工作上貢獻更多,你就會是比較受歡迎的人(因為你可以解決問題)。
📌3. 具體說不出來自己在工作中的重大成就是什麼
這比較常發生在工作時間過短的狀況下會發生的狀況,因為通常工作個一年還是可以勉強說個小成就。
「是否已經有重大成就」是我判斷是否達到離職標準之一。
你試想,你現在直接離職,你沒有重大成就,就會面臨「不知道面試要怎麼說」的窘境,這件事情是很不划算的。離職了沒薪水,又找工作困難,何必呢?
當你問自己「我有重大成就了嗎?」也就意味著,你的工作開始有目標。很多時候,工作上的不快樂,是太在意他人,為什麼會在意他人?因為你沒有目標。
你想想,那些老家的左鄰右舍三姑六姨你就知道了,因為沒有目標,所以特別關心別人所發生的瑣事,以及特別容易比較與不開心,我們如果沒有目標,就是心態上的三姑六姨了。
面試的時候也是,你是否可以想像未來工作能否有一個光想像就覺得興奮的重大成就呢?例如簽了很大的客戶、辦了很大的展覽、做了一個很棒的系統等等,是那種你可以跟朋友說「欸欸欸我最近做了一件很酷的事情」,如果有,那它會比其他工作更被擺在前面選擇。
而且,人因為有成就感而覺得自己有價值,這是一件很重要的事情。
我總結一下今天的結論:
1. 將公司簡單分成:技術、行政、業務三等份,在還不知道自己適合哪一個之前,至少嘗試兩個,每一個給自己至少兩年的時間,我自己的最大轉折是我從行政去當業務的兩年多。
2. 轉換工作不是件不行的事情,關鍵是要客觀的分清楚是真的這個職場環境有問題,還是自己自尊心高因此被別人指出錯誤的時候不開心,只要是可以變得更好的機會,都應該要把握。
3. 離職前問自己「我有重大成就了嗎?」,面試時問自己「我在這裡能不能有一個重大成就」,選擇工作的時候會清楚很多。
用這樣的邏輯去思考,你會漸漸找到下一個適合自己的工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