風機進展快速,機體也愈長愈高!
台灣第一個商業規模離岸風場海洋風電在去年以單機6MW的風機登場,預計2023年施工的風場已經在為15MW風機做準備。
#海龍二號與三號風場 希望將原本規畫的6~9.5MW風機提升到11~15MW,環保署今(6日)進行環境差異分析報告審查。
海龍風電表示,科技進展,單機裝置容量更大,風機數量減少,打樁時間減少、剩餘空間更廣,對環境相對有利。
不過,風機容量加大,#風機葉片直徑也從151公尺增至230公尺,#海龍卻未依比例增加風機間距,#恐影響鳥類通行空間。
此外,風機加大也影響打樁噪音、時間、海床等,在海龍的報告中缺乏相關數據與檢討。環評結論要求補充資料後再審。
===
🌍加入定期定額捐款,支持環境資訊傳播 https://goo.gl/phNqwG
海龍風電 在 媽媽監督核電廠聯盟 Facebook 的精選貼文
颱風季將至,離岸風機迎挑戰,氣象局推估台灣海峽50年迴歸極限風速,離岸風場開發商有備而來,作足抗颱因應措施!(06/12/2019 TEIA環境資訊中心)
(環境資訊中心記者 陳文姿報導)「離岸風機會不會颱風一來就被吹壞、吹倒啊!」一架離岸風機動輒超過10億元,一旦毀損,開發商和擔保銀行都將承受巨大損失。雖然開發商都會在風場附近設立氣象觀測站或觀測儀器,但僅有二年的海上觀測資料,能確保安然度過未來20年營運期遭遇的颱風風險嗎? (請見圖1/1)
為掌握離岸風機可能遭遇的強烈颱風,中央氣象局利用歷史颱風模擬資料及分析模式,得出彰濱外海的風力發電機至少須具備每秒60公尺的耐風能力,其餘地區的風電場址則需達每秒55公尺。面對台灣海峽的颱風風險,離岸風電業者準備好因應極限風速挑戰了嗎?wpd達德、海龍、沃旭等離岸風電開發商接受本報訪問,來看看他們怎麼說。
離岸風電如何度過颱風風險?氣象局推估外海50年迴歸的極限風速。(請見圖2/3)
確保風機耐風力 模式模擬+實地觀測數據出爐
為確保風場營運收益與安全,氣象局氣象科技研究中心研究員鄧仁星解釋,離岸風電業者在建置前就會在風場設置氣象觀測儀器。不過,觀測資料只有二到三年,未必會遇到颱風。為推估風場50年迴歸的極限風速,需要仰賴其他測站的歷史資料,以及能因應台灣地形影響的模式推估。
目前國際採用的推估方法大致分兩種,一為參考鄰近長期的氣象站資料進行推估(例如WAsP軟體);另一則是利用歷史熱帶氣旋路徑、半徑與風速資料推估的「Holland model」。
鄧仁星說,位在苗栗外海、建置中的上緯海洋風電(Formosa I)主要採第一種方法(WAsP)。由於該風場氣象觀測塔資料僅約二年,需要參考附近建置比較久的氣象觀測站資料,再利用該站的歷史資料推算出風場50年的極限風速。但這個方法也有限制,離岸較遠風場通常很難找到「鄰近」且相關性好的測站資料。
為瞭解台灣周遭風場可能遭逢的極限風速,氣象局採用的是氣象模式模擬法。鄧仁星解釋,這是模擬1990年到2009年54個發布陸上警報的颱風案例,再搭配氣象觀測站資料比對,所得到的推估值。
推估結果顯示,台灣海峽上10公尺高處的極端風速達每秒35-45公尺,在100公尺高度處(約風機輪轂的高度)則是40-60公尺,接近陸地的區域極端風速值會較低。以離岸風場來說,彰濱外海風場的風力發電機耐風能力需達每秒60公尺,其餘地區的風電場址則達每秒55公尺。
鄧仁星說,模式分析結果與實際測站觀測數值相近,顯示該組氣象模式模擬資料的可性度頗佳,搭配業者在風場掌握到實地的觀測資料會更精準。這項結果不僅有助於業者更精準的掌握營運20年風機應具備的耐風能力,對銀行擔保也有助益。(請見圖3/3)
業者有備而來 風機耐風等級達每秒55公尺以上
風場位置相對近岸、擁有允能、麗威兩座離岸風場的達德能源(wpd)表示,風場設計時已經納入颱風因素,整架風機的耐風等級超過每秒55公尺。另外,為了保護風機不因風速過快而毀損,風速超過每秒25公尺會進行停機作業。
風場位在彰化外海的海龍風電則說明,他們的風機可在每秒57公尺的10分鐘平均風速下生存,並承擔每秒80公尺的3秒鐘瞬間陣風。風機保護機制則視機種不同,會在每秒28或31公尺時進行預防性停機。
另一風場位在彰化外海的沃旭能源解釋,經濟部標檢局正在草擬制定離岸風電相關專案認證標準及規範,裡面也包含了抗颱風機規格及相關規範,預期該規格會依據IEC設計Class T級 (可承受風力10分鐘平均風速57公尺/秒)。沃旭的風機供應商西門子歌美颯也參與該規格的討論,將在規範擬定後提出風機規格。未來抗颱風機規格將由供應商確認,常見的風機切出風速(即強風下停機的保護機制)通常落在10分鐘平均風速25公尺/秒左右。
完整內容請見:
https://e-info.org.tw/node/218494
♡
海龍風電 在 媽媽監督核電廠聯盟 Facebook 的精選貼文
風電破盤價廠商首現身 海隆風電談競標的低電價是如何煉成的..... (07/16/2018 自由時報)
“..... 開出每度2.2元低價的海龍團隊在開標後維持低調,今也首度現身談論為何能夠祭出「破盤價」。馬聖安說,開標後很多人都相當好奇為何海龍能開出這樣有競爭力的價格,但他仍要說明這源自於躉購費率之上;而也正是競標的低價,證明了台灣採行躉購費率的確是成功的。
馬聖安說,海龍2號與3號風場能夠提出具競爭力的標價主因有二,第一是競標是針對2025年的專案計畫,競標價格的訂定是預設在2025年前台灣就會以躉購費率機制來發展出近4GW的離岸風電計畫,其中包括對基礎建設、供應鏈、專案融資及離岸風電人才的大幅投資。
他也強調,如果競標是針對2018到2024年完工的計畫,則不會有這種低價。而目前每度5.8元的躉購費率主要是適用於2022年前完工的廠商,他也要說明台灣「不可能從一開始就以競標價格來興建風場」。
馬聖安也說,雖然海龍風場競標開出低價,但前提也是遴選、競標兩階段的風場能共享基礎建設、採購及人力調度等。
他強調,海龍2號與3號的平均加權購售電費率是每度3.4026元,而海龍2號有300MW躉購、232MW競標,雖然有不同購售電價格,但兩部分可視爲一個專案計畫,共享基礎設施包括離岸變電所、陸上電力工程等。而海龍2號與3號則共享採購與人力調度、船舶動員、融資等,整體海龍風場為高達1044MW的計畫,創造了規模經濟,才使海龍3號得以提出有競爭力的競標價。....."
(記者黃佩君/台北報導) 離岸風電競標上月開標,由加拿大北陸電力及新加坡玉山能源合組的海龍風電開出每度2.2元破盤價,與遴選階段所適用的5.8元躉購費率相差甚大,引發外界嘩然。而競標後維持低調的海龍風電今首度現身,並說明為何能開出令外界驚訝的破盤價。北陸台灣區總經理馬聖安(Sean McDermott)說,競標價格是建立在躉購費率之上,而也正是競標的低價,證明了台灣採行躉購費率的確是成功的。.....
完整內容請見:
http://ec.ltn.com.tw/article/breakingnews/2490151
♡
海龍風電 在 海龍離岸風電計畫Hai Long Offshore Wind Farm Project - 首頁 的推薦與評價
「海龍離岸風電計畫」位於彰化外海,包含海龍二號風場與三號風場,由加拿大獨立能源供應商北陸能源、新加坡玉山能源及日本三井物產聯合開發,總預計開發容量1044MW。 ... <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