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內心的創傷,得被踩到才會發現】
大約一兩個月前的某天晚上,輪到我做飯。蕃茄和傑克在客廳那邊的地板上玩,我在廚房覺得有點浮躁。等我把菜都燒好,東西都端到餐桌上,喊了「晚餐好了可以來吃」以後,逕自坐下來等。
傑克跟蕃茄還在用樂高玩數學,嘰嘰喳喳講個沒完,等了一陣,覺得亂無趣一把的,我就自己吃了起來。
吃沒幾口,一大一小一邊聊一邊往餐桌這邊過來,蕃茄很顯然還陷在話題裡,雖然坐下來了,但是腦袋轉個不停。
「5+15是20吧?再問我一題!」
「15+15呢?」
「嗯⋯⋯等我一下唷!」
蕃茄離開座位,到地板上拿了一把樂高回到餐桌,開始排來排去不知道在幹嘛,手肘動來動去,隨時有機會把碗或餐具掃到地上去。我皺起眉頭,把碗跟餐具都移動到遠處,覺得很煩。玩具根本就不應該拿到餐桌上的。
「這樣是5+15⋯⋯這樣是5+17⋯⋯爸爸你看!」
我沒好氣地出聲制止。
「可以不要玩這些東西嗎?吃飯就專心吃。」
蕃茄嘆了一口氣把樂高推到旁邊,終於拿起筷子夾了一片蘑菇,正要送到嘴裡,突然又放下來。
「1+2+3+4+5也等於15嗎?」
「對喔。」
夾了東西準備吃,想到什麼要講就又停下來,傑克回應他之後,蕃茄就更開心,腦袋又繼續轉,回頭夾起剛剛的菜要吃,又放下來講新的數字⋯⋯。就這樣不斷循環不斷循環不斷循環,兩個人你一言我一語越來越投入,我心裡的火也開始越燒越旺越燒越旺越燒越旺。
莫名其妙這什麼吃飯的規矩,都坐下來十分鐘了連一口都沒吃,老是讓小孩養成這種習慣,邊摸邊玩邊吃是要吃到什麼時候?每隔一陣子就要來一次真的是煩死了!
「55是1加到10嗎爸爸?」
「可以專心吃飯嗎?」
「爸爸,55是1加到十嗎?」
我極度不爽地瞪著傑克,示意要他快點阻止這個小鬼繼續囉唆下去,沒想到傑克扒了兩口飯,說了「我想一下喔」,就站起來從旁邊拿了紙筆回來,要在餐桌上算給蕃茄看。
「啪!」
我的理智瞬間斷線,直接從傑克手上搶走紙筆,重重放在旁邊桌上。
「你幹嘛啊!」
「還好意思問我幹嘛???他就已經沒在吃了,你還拿紙筆來是什麼意思??再算下去是要吃到什麼時候????吃個飯可不可以專心一點不要在那邊東摸西摸搞一堆有的沒的????」
我氣到大聲尖叫。傑克看著我好一陣子。
「我是覺得你之前就開始在生氣了。」
「有可能啊!我就累了你們還在那邊囉囉拉拉胡說八道,煩死人了!隨便你們啦,你們愛弄到幾點就弄到幾點,愛怎麼吃就怎麼吃,不要拖我在這裡!」
小孩沒規矩就算了連大人都加進去胡鬧是怎樣?我把剩下的幾口飯「唰唰唰」一口氣全吞掉,摔下碗筷,頭也不回走進房間,關門。
***
我個人認為,在理解「為什麼會造成創傷」之前,比這更重要的事情是「辨認出創傷反應」。所謂的「創傷反應」的意思是,這個人現在處在一個特別的狀態下,他的傷口被掀起來了,所以他整個人的思考跟反應都亂掉了,不能跟平時的狀態相比。
類似當你左手臂上有一個傷口,結果朋友從旁邊走過來隔著袖子「啪」地一聲就拍下去,你只能「幹!!!!!!」,然後抱著手臂蹲下來好半天都說不出話來的狀態。
當我們心裡的傷被碰到的時候,我們是會有類似的強烈反應的。但是這個反應藏在我們的日常生活當中,如果對於「創傷反應」的表現沒有概念,我們會誤以為「我/這個人的個性本來就這樣」。
當我們把「創傷反應」誤認為「個性」的時候,我們就很容易認為「我好好的」,或者是「這個人好好的」,只是個性需要改一改而已。這樣的後果就是,我們一直以為被體罰或是被辱罵的孩子們都「好好長大了」。我們辨認不出來自己或者是周遭親友身上留下來的後遺症,所以摸不出怎麼跟彼此相處,也不知道該如何去溝通。
這種情況下,我們也很容易認為「創傷」是那些受到虐待或是性侵的人才會有的遭遇,而錯失了讓我們療癒自己,或者是調整自己教養方式的機會。
對我而言,「療癒」,還有「成為跟父母不一樣的家長」這兩件事情,是必須先從「清楚看見自己身上的傷痕」開始的。
在《創傷的智慧》紀錄片的官方網站上,除了幾位專家的對談之外,Dr. Gabor Mate還提供了12段影片詳細談論「創傷」。在第一個單元《了解創傷》裡,他有幾段描述我覺得非常精彩。因為他是口述,有時語句會有些重複瑣碎,以下是我精簡過後的翻譯:
『「創傷」這個詞彙來自於希臘文的「受傷」。所以創傷是一種傷害。如果你用傷害的譬喻來思考,一個傷口的自然特徵是什麼?也許你可以說,創傷有兩種特徵。一個是當傷口被劃開,還很燒灼的時候,他是非常敏感的。所以如果你去碰它或者是他被什麼碰到的話,是非常非常痛的。所以從這個概念去理解,創傷其實是一道還沒癒合的傷口。
舉例來說,在現在這個當下,有人不理解你,你感受到心痛。其實,「有人不理解你」這件事本身其實沒什麼讓人痛苦的事。如果你能理解自己,「有人不理解你」就沒什麼大不了的。如果我現在對著你說匈牙利語,或者倒過來說,如果你現在對著我說芬蘭話,或者保加利亞語或阿拉伯文或希伯來文或俄文,我根本沒辦法理解你,對吧?但是這不會讓你覺得很心痛。你只會認為,喔這個人不會說這些語言。「有人不理解你」這件事本身不會讓人心痛。
然而,在人生當中,有一個時期,不被了解是非常痛苦的。當你是一個幼小的孩子,你需要被理解,但是沒有發生,而這樣的狀況傷害了你。於是現在有人不理解你的時候,真正被碰觸到的是那個傷口。所以才會這麼的敏感。因為在你的心裡,有一個傷口,還有不被理解的恐懼。這就是我所謂的傷口的敏感性。你只是碰了一下然後就「唉唷」,痛死人了!但是我們感受到的這些痛苦,他們跟當下沒有關係。他們其實跟過去有關。而這裡真正的教導是,我們在當下感受到的痛苦,其實是來自過去的傷口。我們背負著這些創傷而他們被當下的事件碰觸到了,所以我們覺得很痛。接下來我會讓你看見,幾乎每次你在感到不舒服的時候,都跟當下的事件無關。這跟過去有關。跟你的創傷有關。
所以第一件事,是他的敏感性。第二件事情是,他感覺很像是裂開來一樣。當我們身上有傷口的時候,會形成疤痕組織。疤痕組織負責保護傷口,他會用某些比較堅硬,比較厚實的組織來替換原本的組織,把傷口周圍的組織重新密合起來。這樣一來身體就可以繼續運作。但是疤痕組織的天然特性是什麼?他確實有保護作用,但是他同時也非常的堅硬。當你觸碰它的時候他非常不敏感,幾乎沒有什麼感覺,因為疤痕裡沒有神經末梢。同時它也毫無彈性。僵化。他是束縛性的。
所以「創傷」既是一個未癒合的傷口,同時也是疤痕組織。這個部分讓我們過度敏感,過度反應,相對於當下的刺激來說。但是這個部分也同時很僵化、堅硬、遲鈍、讓我們毫無感覺,無法成長。疤痕組織無法繼續生長。疤痕組織不具有彈性。」
我從Dr. Mate這一段的描述當中理解,就是因為「創傷」的保護性,會讓我們某部分的自己變得遲鈍和僵化,所以我們沒有辦法坐在沙發上捧著一杯熱咖啡,輕輕鬆鬆地回想自己的童年,用這樣的方法去摸索我們的心理是否有留下創傷,因為他已經被傷疤遮蓋住了,我們會自動跳過,覺得「很好啊都沒問題」。
心理上的傷口,只有在被一腳踩上去的時候,我們才會發現原來這裡有一個很深的洞。
也就是說,如果發生了某一件事,這個人,或是我們自己做出來的反應,激烈到不成比例的時候,就表示這很可能是一個「創傷反應」。我們會這麼激動,就是因為這是一個「幹!!!!!!」的時刻。
聽起來好像很抽象,但是生活當中其實隨處有例子。
我第一個想到的是幾年前一個很大的新聞,花蓮有一個檢察官,因為懷疑女兒在幼稚園被霸凌,帶著警察直接衝進女兒的學校。當時我對「創傷」還不是很理解,但是內心裡有一個強烈的直覺:「這個爸爸很有可能自己曾經被霸凌過。」因為他自己有過那樣的經歷,一想到女兒可能會遇到相同的事,他的情緒就完全失控了,淹沒自己的理智。
另外就是在DCard或者批踢踢上,時不時會看到有人求助,說自從有了小孩之後,發現配偶原來脾氣非常容易失控,一些小事就對孩子大吼大叫。雖然事後都會表現得很懊悔,也知道自己不應該這樣,但是還是一直發生。
以上的兩個例子,我都看到網路上許多強烈批評的留言,認為他們太誇張,這麼大的人了還不知道怎麼控制情緒,也不少人認為這種人就是應該要「放生」,讓們知道沒人有義務忍受他們這種爛脾氣,尤其他們還傷害小孩。
我同意他們的反應過度,也同意他們的行為會傷害到孩子,但是我不同意任意下結論這些人是「不知道怎麼控制情緒」或是「判斷能力有問題」。他們有可能是因為心理的傷被踩到了,所以失控了,指責他們管理自我的能力,等於是在要求一個人被打到鼻梁的時候自我控制露出微笑一樣。
同時,一個人的傷口會被碰到,是因為跟別人的距離很近。也就是說,如果一個人沒有想要跟別人的內心靠近的時候,他內心的傷口是不會被掀開的。為什麼這些情緒很失控的人總是「欺負」身邊的人?或者為什麼我們有些雷總是只會被身邊的孩子或者配偶踩到?因為我們很想靠近他們。但是在接近的時候,就是會有傷口被撞到的風險。
當我們理智斷線的時候,我們是否有能力可以看清,觸發我們的究竟是什麼?真的是我們以為的「我就是受不了孩子吃得桌面亂七八糟」、「我就是無法忍受小孩說話沒禮貌」、「先生/太太就是想要故意氣死我」嗎?
***
回到開頭的故事吧。
當天我氣呼呼地回到房間之後,心情依然極度惡劣。我確實覺得我的反應很大,但是想來想去也沒什麼頭緒,就以「應該就真的是太累了」作結,不再去鑽研什麼了。
幾天之後,我跟傑克一起看完《創傷的智慧》記錄片,我一邊估狗Dr. Mate的個人經歷,一邊跟傑克聊天。
「欸,剛剛電影裡不是說,有『成癮行為』的人都是因為心裡有一些痛苦需要轉移嗎?」
「嗯嗯,是啊。」
「這裡有一句Dr. Mate的話很有趣,他說『90%的人都有成癮問題,剩下10%的人是在欺騙自己。」
「那不就全部的人都有了?」
我想了想,坐直了身子問。
「如果這句話是真的,你覺得你對什麼事情上癮?」
「呃,我不是很確定。晚睡算嗎?我對晚睡上癮。」
「好像是耶,你真的一直都很晚睡。」
「那你呢?」
「我喔,我覺得我好像對聊天上癮。」
「有,我覺得有。你最近聊得滿誇張的。」
我安靜下來,開始思考。我最近確實在網路上聊個不停,有的時候還會帶ipad進去廚房,邊聊邊煮飯。雖然我知道這樣很危險,也無法專心,可是,我就是沒有辦法停下來。如果這個真的是我的「上癮」,那我是在轉移什麼樣的痛苦呢?
胸口突然一陣糾結,想起那天蕃茄滔滔不絕邊算數邊吃飯的那個晚上,我看著他跟傑克熱烈的互動,渾身不自在,內心的火焰越燒越烈的刺痛感。我以為我是因為蕃茄吃飯不專心所以被惹毛了,但是其實我是因為他們兩個人好熱絡,把我晾在一旁的情境,把我的創傷喚醒了。
從小我在家裡就是比較笨的那個,因為我擅長的是沒有用的文科,就算我功課不錯也沒有用。弟弟從小就數學腦,高中還進數理資優班,腦袋跟爸爸一樣好。每次吃飯談到課業,我就只能坐在那裡埋頭吃自己的東西,聽爸媽不停稱讚弟弟,吃飽以後默默離開。
現在我長大了,我不怕你們了!我不接受這樣的對待了!我可以摔碗筷不用忍耐了!!你們不敢再這樣對我了吧!!!
當下的我根本沒有發現,眼前的人早就已經不是爸媽和弟弟,是傑克跟蕃茄,他們只是聊天聊得很開心,他們沒有不在乎我,也不是故意要忽略我。
「創傷」就是像這樣隱藏在我們生活中的細節裡,難以察覺。必須要刻意往自己的內在探索,才能逐漸辨識出來。
不過,只要記得Dr. Mate說過的:「幾乎每次你在感到不舒服的時候,都跟當下的事件無關。這跟過去有關。跟你的創傷有關。」用「驗證看看這句話是不是真的」的想法來讓盛怒下的自己停下來,觀察「現在的我到底在氣什麼」。就算沒有辦法當下就釐清,(我也一樣沒有辦法),都是在累積一個重要的線索,幫助我們一步一步摸清楚自己的內心。
先說到這裡,下回再繼續分享!
--
歡迎到以下連結匿名留言:
https://padlet.com/tomatogreenlife/5njdu44phvgf6rrn
同時也有21部Youtube影片,追蹤數超過15萬的網紅SBD Taiwan 邱個,也在其Youtube影片中提到,#SBD怪獸講堂 #邱個 #Earfun 上集介紹超高CP值訓練的負重行走後,本集由何立安博士帶來更多負重行走會遇到的問題、如何有技巧地做負重行走訓練,與相關的注意事項👍。 00:50 起槓/背槓的注意事項 02:20 背槓步驟和技巧 04:33 駝背和過挺胸 05:35 負重行走時要注意的地方 ...
「深蹲站距ptt」的推薦目錄:
- 關於深蹲站距ptt 在 Facebook 的最佳解答
- 關於深蹲站距ptt 在 賴靖雯 Jamie Facebook 的最佳解答
- 關於深蹲站距ptt 在 Kofgym Facebook 的精選貼文
- 關於深蹲站距ptt 在 SBD Taiwan 邱個 Youtube 的最佳解答
- 關於深蹲站距ptt 在 A力地方媽媽 Youtube 的最讚貼文
- 關於深蹲站距ptt 在 SBD Taiwan 邱個 Youtube 的精選貼文
- 關於深蹲站距ptt 在 [心得] 深蹲到底要佔多開? - 看板MuscleBeach 的評價
- 關於深蹲站距ptt 在 [問題] 請問深蹲腳打開的距離和角度 的評價
- 關於深蹲站距ptt 在 為什麼大家深蹲時會選擇寬距深蹲,這3個理由告訴你 - PTT新聞 的評價
- 關於深蹲站距ptt 在 [問題] 深蹲腳的站距跟身高有關係嗎?- 看板MuscleBeach 的評價
- 關於深蹲站距ptt 在 [問題] 幫我看看我的深蹲姿勢PTT推薦- MuscleBeach 的評價
- 關於深蹲站距ptt 在 [問題] 有沒有人刻意去練寛腿深蹲- 看板MuscleBeach - PTT網頁版 的評價
- 關於深蹲站距ptt 在 [問題] 深蹲腳的站距跟身高有關係嗎? - 看板MuscleBeach 的評價
- 關於深蹲站距ptt 在 [問題] 有沒有人刻意去練寛腿深蹲 - PTT評價 的評價
- 關於深蹲站距ptt 在 舉重鞋深蹲-推薦/討論/評價在PTT、Dcard、IG整理一次看 的評價
- 關於深蹲站距ptt 在 舉重鞋深蹲-推薦/討論/評價在PTT、Dcard、IG整理一次看 的評價
- 關於深蹲站距ptt 在 深蹲架推薦的推薦,PTT、DCARD、YOUTUBE 的評價
- 關於深蹲站距ptt 在 深蹲架推薦的推薦,PTT、DCARD、YOUTUBE 的評價
- 關於深蹲站距ptt 在 深蹲架推薦的推薦,PTT、DCARD、YOUTUBE 的評價
- 關於深蹲站距ptt 在 [問題] 保加利亞分深蹲前後腳站距- MuscleBeach - MYPTT 的評價
- 關於深蹲站距ptt 在 叡能實證傳統整復推拿's post 的評價
- 關於深蹲站距ptt 在 請問分腿蹲的問題? - MuscleBeach - PTT情感投資事業版 的評價
- 關於深蹲站距ptt 在 MuscleBeach - [問題] 深蹲後下背感覺肌痠 - PTT網頁版 的評價
- 關於深蹲站距ptt 在 【问题】 深蹲髋关节- 健身板 的評價
- 關於深蹲站距ptt 在 一踏進健身房要練什麼? 給初學者的實用動作教學 該買一 ... 的評價
- 關於深蹲站距ptt 在 [問題] 如何學習用屁股出力(臀推硬舉) | PTT Uncovered 的評價
- 關於深蹲站距ptt 在 心得總統盃備賽比賽心得Ptt 網頁版- 彎舉槓 的評價
深蹲站距ptt 在 賴靖雯 Jamie Facebook 的最佳解答
❗️燃脂雕塑系列-臀腿訓練菜單🍑🦵
連假結束了,是不是該消耗一下吃下去的月餅跟烤肉呢~讓我們一起挑戰這組訓練,緊實我們的翹屁屁跟蜜大腿吧!Go go💪
.
🌟臀腿循環訓練:
輪流接續完成每個動作為一大組,動作中間不休息,共4大組;每大組之間休息1分鐘。
.
1⃣️徒手臀舉- 15 下/組
📌頂峰收縮時維持2秒。
2⃣️啞鈴相撲深蹲- 15下/組
📌站距約肩膀1.5倍寬,腳尖呈30度朝外;可用啞鈴/壺鈴負重。
3⃣️彈力帶站姿髖外展- 15下/單邊
4⃣️單腳羅馬尼亞硬舉- 15下/單邊
📌髖關節向後推(想像往後坐椅子),核心穩定不駝背圓肩,重心放前腳,後腳輕點輔助平衡,感受前腳臀肌的收縮。
5⃣️彈力帶屈膝禮步蹲 -12下/單邊
6⃣️螃蟹側走- 來回共20步
📌需保持彈力帶張力,向外抵抗阻力,專注在臀肌感受度。
7⃣️上下跪姿跳蹲- 12下/組
📌此動作有一定難度,跳蹲有困難的新手可省略;記得在瑜珈墊上避免膝蓋碰撞受傷。
8⃣️深蹲跳- 12下/組
.
一起努力邁向翹屁屁還有更勻稱的體態,辛苦的訓練在體態上一定會出現痕跡的🔥💪
充滿信心與盼望🙌(胖咪耍耍肥肚跟你們說加油~
🍑彈力帶: @xoffit
🍑專屬折扣碼:Jamie
🍑連結🔗:https://www.xoffit.com/categories/accessories?sl-ref=jamie
🎵Music
Track: Jim Yosef - Moonlight [NCS Release]
Music provided by NoCopyrightSounds.
Watch: https://youtu.be/MvTYrjX4ve4
Free Download / Stream: http://ncs.io/Moonlight
#胖咪健身 #增肌減脂 #居家訓練 #循環訓練 #臀腿訓練 #蜜桃臀 #翹臀必備 #美臀 #練臀菜單 #減脂 #xoffit
深蹲站距ptt 在 Kofgym Facebook 的精選貼文
對於臀大肌,除了深蹲是不錯的選擇外,另一個就是做腳部推舉(Leg Press)。
而一個姿勢可以讓Leg Press中的臀大肌更主導,就是在平台上把腳掌位置抬得更高,令臀部有更大的運動範圍和更少的膝蓋彎曲,不過要將四頭肌完全排除在外是不可能的。
-
把腳掌位置抬高,第二就是採用允許最大髖關節屈曲的站距寬度,令大腳在離心時更靠近身體,可以有多深就多深,只要脊椎和骨盆保持不動,好處可以完全延長臀部拉扯
-
另一個問題,不要想像如何用腳推起平台,因為會動用更多四頭肌,而是要將膝蓋向下壓,蹬直大腿的感覺,感受好臀部擠壓和伸展
Leg Press是一個很好練臀的動作,可承受更多負重,而不會在臀肌被"榨乾"前讓你的脊椎、軀幹和核心肌群受到影響。
-
-
-
圖文:KAPO
#kofgym #hkgym #香港健身 #肌肉 #肥 #體脂 #臀肌 #受傷 #訓練 #拉背 #槓鈴 #斜方肌 #划船 #倒三角
深蹲站距ptt 在 SBD Taiwan 邱個 Youtube 的最佳解答
#SBD怪獸講堂 #邱個 #Earfun
上集介紹超高CP值訓練的負重行走後,本集由何立安博士帶來更多負重行走會遇到的問題、如何有技巧地做負重行走訓練,與相關的注意事項👍。
00:50 起槓/背槓的注意事項
02:20 背槓步驟和技巧
04:33 駝背和過挺胸
05:35 負重行走時要注意的地方
08:30 負重行走常遇到的狀況及應對方法
11:04 中老年人負重行走的益處
12:15 沒有專業器材如何做負重行走訓練?
【99購物大Fun送🎁|Earfun指定款耳機85折起】
辣個高CP值的耳機 超殺回歸啦🔥 https://lihi1.cc/l0kQh 👈
9/9-9/23 Earfun耳機給你 #最甜價格
#加碼再送 Bellucy 萬用手拿包👛
讓你擁有高音值享受也要美美的❤️
✨高CP值聽覺饗宴,9要和你一起享受✨
#高電量 EarFun Free 真無線藍牙耳機 💣
#高音質 EarFun Air 真無線藍牙耳機 💣
#高續航 EarFun Free Pro 真無線藍牙耳機 💣
#正成購物 99購物節,9是要給你最優惠的價格
👇👇👇👇
https://lihi1.cc/l0kQh
支持地表最棒的SBD護具商品:
https://shop.sbdapparel.com.tw/
成為SBD頻道會員,小額贊助,支持我們製作更多更棒好看的節目❤️
https://www.youtube.com/channel/UCOpNfxhmQt6NVq2AzP3VBEQ/join
📍 Instagram: @SBDTaiwan
📍 SBD官網傳送門: https://www.sbdapparel.com.tw/
廣告/業配合作 Email聯繫邱個:chiou@sbdapparel.com.tw
邱個IG: @chiougrr
您的按讚訂閱與分享,是我們最大的支持!每週更新!記得開啟小鈴鐺!
影片著作,版權SBD Taiwan所有,搬運必究!🇹🇼 別再下載影片搬去別的地方,要看來這裡看吧~~
#影片版權所有請勿轉載
影片授權請聯繫邱個:Chiou@sbdapparel.com.tw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SBD第三季怪獸講堂冠名贊助【正成集團】【SAMYANG專業攝影鏡頭】
🎬 攝影使用器材:
📷 攝影機:SONY A7S3 & A73
🎥 鏡頭:SAMYANG CINEMA 專業電影鏡頭XEEN系列 & SONY GM變焦鏡頭。
🎤 麥克風:Rode Wireless Go II
💡 燈光:愛圖仕 Aputure 300X與120D系列
➤ 正成集團旗艦官網:https://www.csemart.com/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免責聲明備註:
許多網友留言,擔心其他網友會看我們的節目教學,自行操作訓練受傷。😱
請各位注意自身運動安全,除了安全的運動環境,好的護具保護之外,也一定要找專業的教練指導動作,循序漸進,絕對不要盲練受傷。
在健身房使用器材前,請您仔細檢查器材安全情況,確定無安全隱患後再進行練習。也請根據您的目前的身體狀況和承受能力,選擇適合您使用的器材進行鍛煉。
最重要的,和夥伴與教練一起訓練!安全第一,請特別注意。
![post-title](https://i.ytimg.com/vi/OIH-i2y01QA/hqdefault.jpg)
深蹲站距ptt 在 A力地方媽媽 Youtube 的最讚貼文
這麼討厭有氧,
但更討厭快跑過個馬路就喘到不行的自己!
一週裡面,還是要給自己排個兩三次有氧!
希望能有趣一點,做起來心情好一點.....
所以出來了這個“好吧!我們年代感!”
“阿嬤的窈窕”咚滋咚 韻律操!!
我就是喜歡一些舊舊的東西啊,
可能是感覺自己生命中最精彩的,
通通都留在昨天了吧!
如果不是要減肥,不是要比賽,
運動對妳來說,是什麼樣的存在呢?
對我來說,就是一種生活的精神力,
一場“抗齡的暴動”
就算終究要走入舊年代裡,
也想要看起來神氣活現的!
“Nothing's Gonna Stop Us Now“音樂請下!
好啦!今天的韻律舞,認真跳!
一定要把髮帶浸濕!
循環訓練妳知道~不休息的那種喔!
1 -1 站姿肘膝轉體 右手左腳
1 -2 寬距幫浦深蹲 超開深蹲
1 -3 站姿肘膝轉體 左手右腳
1 -4 窄距幫浦深蹲 併腿深蹲
1 -5 站姿前拍抬腿 往前拍拍
1 -6 深蹲起身擴展 長成大樹
_________
2-1 分腿原地跳
2-2 左右滑冰跳
(倒帶三次)
_________
3-3 分腿蹲俯身 右腳前
3-2 站立側抬腿 太酸了
3-3 分腿蹲俯身 左腳前
3-3 深蹲側抬腿 快完了
3-3 深蹲分腿轉 分腿廢
3-3 深蹲側抬腿 最後了
_________
左右跳延展 迪斯摳魂
😼影片為私人運動筆記分享,
若有專業問題請尋求教練或專業協助喔!
--------------------------------------------------------------------------
我是A力,運動是我的日常,廚房是我的療癒室,
我曾經是個圓噸噸的地方媽媽,也在九彎十八拐的減脂路上迷過路,
如果妳也在學習,我會很開心在這裡見到妳~
這裡有我老公幫我記錄的生活,我也很歡迎妳到粉專上跟我聊天,
生活是一場接力賽,我們一起陰溝裡賞星星!
粉專:地方媽媽 健身筆記 Ellie
https://www.facebook.com/ellielocalmom
IG:local_mom_ellie
https://www.instagram.com/local_mom_ellie
攝影- 周琨瑾 火野攝影
剪輯- 彭佳琳 A力地方媽媽
音樂資訊-
OKAY by 13ounce https://soundcloud.com/13ounce
Creative Commons — Attribution-ShareAlike 3.0 Unported — CC BY-SA 3.0
Free Download / Stream: http://bit.ly/2BA9Npw
Music promoted by Audio Library https://youtu.be/qkrpMJP4E-8
––––––––––––––––––––––––––––––
Cool Blue - 80s revisited
Danya Vodovoz - Overdrive
Prod. by Danya Vodovoz ROYALTY FREE MUSIC
https://danyavodovoz.bandcamp.com/ or https://www.paypal.com/paypalme/vodov...
Prod. by Danya Vodovoz ROYALTY FREE MUSIC
Danya Vodovoz - Don't Stop the Music (Disco Delux Edit)
Recorded, and produced by Danya Vodovoz
https://www.youtube.com/watch?v=Nn4KID1_NGQ&list=PLNNotX8H4jWwe-3XVrCaA5lX-C2DlFYk-&index=6
––––––––––––––––––––––––––––––
Music: Bitters At The Saloon by Bird Creek.
https://www.youtube.com/watch?v=tzmzOIg6i4w&list=PLNNotX8H4jWyIZGolzYua-JUW34nPL_12&index=3
––––––––––––––––––––––––––––––
Aries Beats - Beverly Hills Party (80s 90s Retro Wave Synth Pop)
Instrumental by Aries Beats
https://www.youtube.com/channel/UCVz37WOEw1mPyIpx8xPHBmg
![post-title](https://i.ytimg.com/vi/oN50My7PFhc/hqdefault.jpg?sqp=-oaymwEbCKgBEF5IVfKriqkDDggBFQAAiEIYAXABwAEG&rs=AOn4CLDJgl9EBGed7XctpTOmF60R71m8ZQ)
深蹲站距ptt 在 SBD Taiwan 邱個 Youtube 的精選貼文
#周青 #越野跑 #長距離耐力運動
本集專訪台灣越野跑一哥,小帥:周青。
他站穩台灣,放眼亞洲,挑戰世界,來跟我們聊聊長距離運動的這面照妖鏡。同時訪問怪獸教練巨人楊嘉憲,討論專項運動的肌力訓練菜單,全季度備賽,還有相關的專項轉化。
總之,無論任何專項,你都需要強壯,你都要變成一名強壯的運動員。
❤️ 追蹤周青的FB: https://www.facebook.com/ChouChing1991
❤️ 追蹤巨人教練: https://www.facebook.com/joshua.yang2
➤ 周青肌力訓練頻率:一週一次/一週兩次,依照賽事調整。
➤ 重量訓練菜單,與提升最大肌力課表基本相同,再對應專項所需,提高『穩定性與抗動』訓練。
➤ 專項運動主戰場就在專項,肌力訓練從來不是把一個運動員改變成不同的選手。
➤ 國際越野馬拉松的主流為100km,亞洲以50km為主。
➤ 中國馬拉松跟越野跑在近年數量已經將近1比1。
➤ 越野馬跑迷路?常常發生?
➤ 什麼垃圾國家選手為了獎金會去拔掉路標?
➤ 周青一開始接觸的是網球,從家庭離家出走的故事。
➤ 家庭的高壓統治?後來如何接觸到越野跑?
➤ 三鐵迪克老爹Team Hoyt的故事推薦:https://youtu.be/ezDx0Ts1pok
➤ 周青最喜歡的越野跑分享:沙漠極地賽事。
➤ 獨自一個人完成挑戰的心理側寫。
➤ 尼泊爾賽事分享 髂脛束症候群 (IT Band syndrome)
➤ 四川越野賽事分享,玩命與冒險?各項賽事的風險,反而越危險越安全
➤ 越野跑 v.s. 馬拉松:心智訓練?安排比賽來當成訓練賽。
➤ 周青目標:全破台灣紀錄!94狂!站穩台灣,放眼亞洲,挑戰世界
➤ 運動員分享:越野跑界傳奇 Kilian Jornet
➤ 一般人的訓練與專項運動員訓練的不同之處:運動員有明確的目標。
➤ 全季度備賽訓練,共軛週期訓練,週期密度,疲勞鋼索,疲勞監控。
➤ 重量肌力訓練 + 跑步:劑量總量管制。訓練不相容性是有劑量前提存在。
➤ 周青:重訓之後+適量的跑步收操。
➤ 周青:背蹲舉兩倍自體重,硬舉兩倍自體重。
➤ 從事各項專項運動之前,先把身體變強壯,變成強壯運動員,再做專項轉換。
➤ 國外選手也是這麼做嗎?大量受傷之後的導向趨勢。
➤ 長距離運動是一面照妖鏡。
➤ 周青IT Band:股四頭過於強壯而代償臀中肌。
➤ 周青的飲食規劃,生酮飲食對於訓練的影響?全素飲食?
➤ 推薦台灣馬拉松賽事:台北馬拉松,萬金石馬拉松。
➤ 長距離撞牆,一開始什麼都想,變成什麼都不想,後來就唸經口號,心智的困難度。
➤ 台灣FKT = Fastest Know Time 已知最速時間,百岳單攻賽事,教育意義。
➤ UTMB法國賽事朝聖。
➤ 以肌力訓練,來完成Outdoor的目的。
小額贊助,請邱個喝杯咖啡~~
https://pay.firstory.me/user/chiougrr
邱個選樂|邱個Podcast片頭片尾曲歌單:🎧🎼
https://youtube.com/playlist?list=PLsxpq5icvbBTIwdHCzlEQcvpaKhApYqIV
成為SBD頻道會員,小額贊助,支持我們製作更多更棒好看的節目❤️
https://www.youtube.com/channel/UCOpNfxhmQt6NVq2AzP3VBEQ/join
![post-title](https://i.ytimg.com/vi/Hpwe2tkcpto/hqdefault.jpg)
深蹲站距ptt 在 [問題] 請問深蹲腳打開的距離和角度 的推薦與評價
剛剛深蹲的時候用圖2方式膝蓋會覺得卡卡的加上加重往上的時候會有點痛但是後來換成圖1就完全不會卡和痛想問一下深蹲的時候腳角度和張開距離有說一定要怎樣嗎? ... <看更多>
深蹲站距ptt 在 為什麼大家深蹲時會選擇寬距深蹲,這3個理由告訴你 - PTT新聞 的推薦與評價
在窄步距深蹲中,由於腿部角度姿勢的問題,很容易引起膝蓋壓力過大造成不確定性。所以相比之下,在寬步距深蹲中,小腿的角度更傾向於垂直,因此膝蓋上的 ... ... <看更多>
深蹲站距ptt 在 [心得] 深蹲到底要佔多開? - 看板MuscleBeach 的推薦與評價
Hi! 我是E~
常聽人說股骨跟軀幹比會影響到你選擇硬舉的姿勢,你可能更適合相撲或傳統的站姿
。
那在深蹲的世界裡有沒有這種事情呢? 不同的站距到底會對關節有什麼不一樣的要求跟不
一樣的肌肉刺激呢? 站距對肌肥大效果又有沒有差異呢?
今天我們就要來看看站距到底影響了什麼跟「實際應用」上到底能怎麼操作!
由 Eric Demers 所發表的The Effect of Stance Width and Anthropometrics on
Joint Range of Motion in the Lower Extremities during a Back Squat 很好的解釋
了在不同站姿下各關節活動度如何相互影響、各部位長度如何影響關節角度!
參與實驗者跟實驗方法:
確定能在無負重情況下蹲至大腿後側平行地面的健康成人32位,分別表現三種深蹲站
距 100%、150%、200%骨盆寬度。
其中腳尖方向由他們自己決定,並在實驗時地上標示著他們所需踩的三個不同站距。
實驗過程中他們需要在背上握著一根很輕的木棍,並且每種站距需要蹲三次。其中只
要觀察者或實驗體認為蹲的動作不確實,就必須重新執行一次動作。
實驗體關節角度的測量方式是由在身上服貼感應器來計算角度。其中離心動作時股骨
每改變10度會記錄各關節角度改變。
小提醒 :
首先這邊先提一下實驗設計上的一些問題。
腳尖角度由實驗體自選這件事,基本上這是一件有好有壞的決定。好的是這更接近真
實世界深蹲的情況;壞的是腳尖若與膝蓋角度在運動中偏差很大的話,很容易造成
旋前(Pronation)的問題,同時我也不知道所謂「只要觀察者或實驗體認為蹲的動
作不確實」的標準到底在哪。所以到底會不會發現以旋前來代償背屈活動度這件事也是一
個「?」。 並且實驗體並非有經過訓練的個體,這也是大家必須注意的喔!
實驗結果:
實驗發現,整體而言窄站對髖屈跟背屈有較高的活動度要求,然而髖屈及膝屈的角度
只在動作開始時受到站距影響(10~20度)且effect size並不大。然而背屈角度受到站距
的影響卻在全程都相當顯著。
各關節在離心階段的角度改變。*符號代表站距對其有顯著影響
須注意最後70~80度(灰色區域)樣本數只有18 & 8位而已(其他人沒有達到該深度)。
針對髖屈活動度:
大腿/小腿、軀幹/大腿的比例對於髖屈在任何站姿下都沒有影響。
針對膝屈活動度:
大腿/小腿的比例對膝屈的影響在100%、150%時都有顯著的正相關,且在你蹲得越低
,相關性會更高!但在寬站距200%時卻沒有這種顯著相關性。
軀幹/大腿的比例對膝屈則是在所有站距下都有負相關。
針對背屈活動度:
大腿/小腿的比例對背屈在窄100%、中等站距150%下則都有顯著正相關。
軀幹/大腿的比例對背屈只有在中等站距150%時有顯著負相關。
中等站距150%,大腿從垂直地面開始移動至移動50度。 這意味著當你股骨相對較
長時,你需要擁有更多膝跟背屈的活動度。
虛線表示模型A的位置;黑點標示身體姿勢位置。
(A)為實驗中個體模型
(B)提高軀幹/大腿比例(簡單說就是把軀幹變長),導致足背屈跟膝屈角度減少
(C)提高大腿/小腿比例(簡單說就是把大腿變長),導致足背屈跟膝屈角度增加
實際面上的總結(懶人包):
常常會聽到有人說,三項裡某個動作是我的弱項。這很常都是因為你的結構所造成的
,卻也可能是你還沒找到你適合的姿勢!
研究結果放在實際訓練層面來看,他其實透了出一個很簡單卻重要的訊息:如果你股
骨相對較長或是背屈/膝屈活動度不是那麼好,你也一直總覺得平常深蹲動作對你來說就
是很不自然,那你可以考慮試試看站寬一點。(由Si-Hyun Kim所發表的Lower Extremity
Strength and the Range of Motion in Relation to Squat Depth顯示男女性深蹲深度
受到背屈活動度所影響的因素最大,其次為男性受髖屈活動度影響;女性受背屈力量影響。)
這跟平常我在訓練學生觀察到的現象相符,有的學生在與肩同寬的站距下總是會感覺
很憋扭或是易於往後倒,當評估後發現問題是在於先天性活動度或因傷術後無法表現良好
活動範圍,這種情況讓他們站寬一點通常會有良性的反應。
肌肉刺激從McCaw ST. 發表的Stance width and bar load effects on leg muscle
activity during the parallel squat. 看來站距對於股四頭(VMO/VL/RF)都沒有影響,
但內收長肌與臀大肌則會對於站距不同會產生反應。內收長肌在寬站距下向心階段比離心時
期多了50%IEMG反應,同時也比與肩同寬或窄站有約多20%的反應,這意味著有顯著的額外肌
肉激活!這在臀大肌也有類似反應,寬站距下向心階段比離心足足多了2.25倍的反應!
然而,研究顯示Load effect才是最為重要的,也就是能在訓練動作時蹲多重還是
佔有比較大的影響!所以訓練時如果你寬站也能有近似你一般站距的深蹲力量,嘗試做Box
squat等能讓你更專注在向心階段的動作,或許對肌肥大也有一定的幫助,不妨試試看!
看到這裡大家是不是都蠢蠢欲動,準備兩腳開開了?
BUT!我不是在叫大家馬上開始給我站寬蹲;而是要讓大家意識到適合多數人的姿勢並
不一定適合你,同時不同動作它也可能有其他的幫助!
如果你真的有受過上方提及的困擾想試試看寬站距,基本上建議執行的方式是每次「
一小半步」的向外站開調整,而不是一次就站得很開。
痾,大概是像上面這樣慢慢改變站距
經過3~4次訓練後覺得舒適強壯,再增加站距。同時給整體至少6~8個訓練日(Sessio
n),再來判定到底是不適合自己!如果因為寬站下要求的穩定性與控制內外張力的需求
會比較高,你可能不能立即達到理想深度。建議的做法是選取比較輕的重量(~65%)以
Tempo squat的方式專注在讓髖沉進去理想的位置(更像是坐下而非一般的
後坐)。
最後,大部分人適合的站距還是會是與肩同寬或稍微比肩再寬點的站距;可是增加不
同角度的訓練也是一種讓你身體保持均衡的好方式喔!
--
※ 發信站: 批踢踢實業坊(ptt.cc), 來自: 114.32.29.176
※ 文章網址: https://www.ptt.cc/bbs/MuscleBeach/M.1559381337.A.055.html
... <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