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nstagram跟Facebook接觸到的目標顧客不一樣,源於它們的讀者也不一樣。喜歡文字的會停留在Facebook,喜歡圖像的會轉去Instagram。
這是我們一般的說法。
事實上,兩邊不都是娛樂為主?
60年代香港的報紙副刊講述文化部份比今天的還要好看,內容充實、行文流暢、資料詳盡。只不過放在今日的Facebook,也不見得喜歡文字的人有耐性看完了。
《娛樂至死》一書老早就聽過名字,每隔一段時間都會有人提起。只不過要認真把書拿在手來看,還需要聚精會神3小時,跟在YouTube聽30分鐘書評講解完全是兩回事。
以下摘錄部份我比較有印象的內容及感想。
頗為雜亂,看官們如果有耐性、又有好奇心就看下去吧。
幾十年前,作者擔心電視會讓人類不使用大腦。根據作者的定義,這刻我們身處的現代社會情況只有更嚴重。沒有被娛樂控制的人類已是鳳毛麟角。
讓我們從最簡單的兒童節目—家傳戶曉的芝麻街開始。
「芝麻街到底是娛樂還是學習?」
是在娛樂之中學習、還是要把學習娛樂化,才能吸引到學生追求知識?
教育娛樂化下影片節奏明快,能夠讓孩子歡樂無窮,表面上為孩子做好準備投入學習,實際上那並非讓他們預先進入學校群體生活的準備,而是順利融入熱愛娛樂文化的準備。
透過電視或者網路去學習知識的小孩,似乎很喜歡學習,作者認為附帶條件就是,學校以及課本內容以後也必須充滿娛樂味道,以後才能吸引孩子繼續學習。
至於其他的缺點我們還可以繼續數下去:學校課堂是人際互動地方,螢光幕面前的空間卻渺無人影;到學校強調語言發展與溝通能力,網站要求你注意影像;上學是法律規範,上網是個人選擇。
即使來到網上教學,在學校不專心聽課會被處罰,但在螢幕前關上鏡頭的學生不專心,卻不會有任何懲罰。自律、服從、專心等等訓練,上網都讓它們失去原本的功能及意義。
教育最嚴重的謬誤,就是誤以為一個人學習只需要學習他正在研讀的內容。「讀歷史、地理、化學、生物都是沒有用的,反正隨時上網搜尋,就有足夠資料。」可是我們誤會了學習其實是附帶在社會生存裏我們需要養育的「持久態度」,這比起拼音書寫、地理歷史等課程更加重要。
這些態度,對人的成長有著最深遠的影響。
換句話說,一個人在學習過程裏學到的最重要的事項,並不是知識的本體那麼簡單,而是態度以及學習方法。
作者提到在電視教學當中,疑惑一定會壓低收視率。觀眾學習時覺得疑惑就會轉台,所以節目中不能出現必須使用記憶、鑽研、應用、甚至是必須忍受的東西。
這裏有個假設,就是任何資訊、情節或者觀念都要安排得顯淺易懂,因為最重要是觀眾學得滿意,而不是讓他們有所長進。
我想起那些「十分鐘讓你了解〇〇」系列的YouTube片段。能夠在YouTube上獲得知識固然好,看完會否繼續尋根究柢、在某個範疇上用心鑽研,卻是每個人的選擇。YouTube上提到的簡單知識,很多時是經歷過消化以及濃縮,要是要了解事物的全部,還是要逐一博覽群書。從電視或者網上片段掌握的意義往往是零散僵化,不能觸類旁通;從閱讀掌握的,比較有可能和我們原有的知識產生聯繫,因此更能做到舉一反三。
當我們在日常生活習慣了這些簡單、快捷的罐頭答案。只不過人類用發笑來取代思考,並不是最糟糕的。當人類不明白自己為什麼要笑,還有為什麼自己不再思考時,又是另一個景象了。
為什麼孩子要上學內容摘錄 在 Facebook 的最佳解答
#青春期的孩子壓力山大 #爸媽也逃不掉
#家有青少女 #當青少女們遇上課業焦慮
.
我們得竭盡所能地預備女兒承接學業挑戰的心態,因為比起男孩,女孩更加擔心課業。歷年來的研究都指出,#女孩比男孩花更多時間在擔心自己的學業表現, #儘管她們的成績已經比男孩還要好了。為了解釋這個悖論,專家們表示,我們的女兒比兒子更把老師給的回饋放在心上。女孩傾向把分數視為她們能夠達成某事與否的量尺。相反地,男孩們看待學校的態度通常更具信心。就算他們的成績不佳,他們也不會總是把負面評價當作是針對他們個人,或者是把壞成績歸咎在某個很容易就能彌補的原因上。舉例來說,男孩比女孩更容易在考試考砸時告訴自己「只是還沒有發揮實力」。
.
想要幫助女兒別把學校的表現看得這麼重要—也同時幫助那些真的需要更認真的孩子—我們可以告訴她們, #作業或考試的成績, #只是反映了她們對於該特定教材的吸收程度而已。如果她們希望對這些內容更熟練,她們可以花更多時間和努力。歷年來的研究都證實,比起把分數視為對自己能力的評價、且再無修正空間的學生,知道自己努力唸書或是唸得更有效率就會產生進步的學生,更不擔心自己在學校的表現。
.
事情是這樣的。我的兩個女兒,剛好都是拼字好手,在小學時總會帶回一張張一百分的拼字測驗考卷。我通常會在整理她們的背包時發現這些考卷,而我最典型的反應,便是把那份完美的考卷抽出來,然後說:「哇!好厲害喔!」但有時,我當然也會看見有寫錯的測驗。然後(我得很羞愧地承認),我很確定那份考卷的主人一定會看見了我臉上失望的表情。我會越過手中的考卷,看向我的孩子,我的嘴唇會抿起,眉頭也會皺出一條直線。而讓事情變得更糟的是,我有時候甚至會用幾乎聽不出來的氣餒口氣說:「喔!發生什麼事啦?」
.
這樣的互動不是罪大惡極,但是也絕對不理想。因為女孩還有一個特質:她們的 #情緒感受度極高 。我們不用表現出怒火,甚至也不用說我們很失望,她們就已經知道了。不論我們是不是有意的,她們很容易就感覺到自己讓我們失望了。
.
同樣地,就算是最有愛心的老師,也有可能不經意地對學生表現出失望之情。想像一位勤奮的女學生向老師要求延長作業的繳交期限,因她過去三天下午都在醫院陪伴自己生病的奶奶。就算真的讓她遲交,老師只要在開口前稍微遲疑一下,聲音只要有一點點的緊繃:「嗯,好吧⋯⋯那你還需要多少時間?」女孩就會希望自己一開始連問都沒問。
.
身為大人的我們,為什麼會這麼做呢?我認真相信,我們並不是有意要用被動攻擊型的罪惡感當作武器,攻擊我的孩子。但同一時間,我表現得卻又比我想像得更苛薄,而我知道,對很多老師來說,這也是事實。一個女孩不完美的考試成果、或是想要遲交報告的要求,會像是在要求大人身上增加額外的工作量、或是好像必須改動老師評分的時間表。
.
一個面部表情或是回應中最簡短的一點猶豫—都可以讓女孩乖乖聽話,不要在我們已經夠忙的任務中再就某方面而言,大部分家長和老師都知道,他們可以用最細微的信號—多添一筆。
.
雖然這些互動都看似微不足道,它們所帶來的影響可不是。這種太過常見的互動模式,會讓女孩害怕讓大人失望,才努力在學校表現優異。我很想幫助女孩找到努力唸書的動機,但這不是我期望的方式之一。
.
當然,並非每個女孩都是因為家長或老師給她的評價而對學校感到焦慮。有些家長非常支持他們的女兒,但這些女孩仍對自己的學業表現抱有比天還高的期待。而就連那些等到國中才開始為學生打分數的學校,他們也都發現有些三年級的小女孩,會焦慮地把作業上的每一個笑臉標記或星星記號,視為相對應的分數評等。
.
不論她們的焦慮是從何而來,女孩面對學業的動機,都不該是恐懼。 #焦慮所驅使的學習, #會製造出明顯的情緒困擾,將學校變成一種慢性長期壓力。這也會製造一個很大的實際問題。當焦慮感太重時,女孩通常會變成非常沒有效率的學生。為什麼?因為太擔心自己學業表現的女孩,通常會發現讀書能舒緩她們的焦慮。一個女孩感到越緊張,她就會越拼。這意味著,在六年級時,她會準備五十張單字小卡來為考試做準備,但事實上也許二十張就夠了。八年級時,她也許會產生一個撫平學業焦慮的夜晚儀式,就是用不同顏色的筆重新把上課所做的筆記全部重寫一次。在很極端的狀況下,有些女孩會認為,只有在她們的表現達到「完美」時,她們才能放鬆。
.
而這種過度勤勉的學習方式,最糟糕的部分就是,它們通常幾乎都行得通。借用一些專家們的用詞,多虧她們「盲目地過度準備」,這些緊張兮兮的學生們,通常成績都很優異。從旁觀的角度來說,這些因恐懼而努力讀書、效率非常低落的學習策略,有三個增強的效果。大量的準備幫助女孩撫平她們的學習焦慮,並不斷產生優異的結果,讓女孩感到自豪,也為她們爭取到老師與家長的稱讚。對那些動機為恐懼的學生而言,這個系統是非常有效的,直到它的平衡被破壞為止。
--
本文摘錄自《我們的女兒怎麼了?:心理學博士給家長的解憂指南,陪伴現代青少女與壓力共處,化解焦慮,度過情緒平衡的快樂青春期》,作者麗莎.達摩爾博士畢業於密西根大學取得臨床心理學系,目前任職耶魯兒童研究中心;亦為達摩爾博士是羅倫女子學校女孩研究中心的執行董事,為青少女進行心理治療。
.
突然悶悶不樂、焦躁不安,去上學就像上戰場一樣,好幾天都沒胃口、一瞬間情緒爆炸,我們的女兒到底怎麼了?
.
研究發現,38%的青少女受焦慮症所苦。從2009年到2014年,經常感到緊張、擔憂或恐懼的青少女人數增加了55%。當來自家庭、學校、同儕、異性、社群網路的壓力過重,我們將幫助女兒與緊繃情緒共存,一步步戰勝恐懼,在充滿意外與危機的青春期勇往直前。
.
麗莎達摩爾博士身為專門研究女童問題的臨床心理學家,在自己的研究、私人診所以及她所諮詢的女子學校中,她都目睹了青少女壓力和焦慮上升的趨勢。
.
適當的壓力可以幫助我們踏出舒適圈,而焦慮可以在保持安全方面發揮關鍵作用。當承受的壓力和焦慮剛剛好時,可以幫助我們的女兒大步向前。
.
但是,沒有父母希望他們的女兒遭受情緒上的負擔,因此達摩爾博博士仔細探討了女孩生活中的壓力來源:她們在家庭中的互動、學校的壓力、其他女孩和男孩之間的社交焦慮以及來自社會的壓力。本書在女孩的生活中穿梭,家長將得到保護女兒免受文化與人們(包括身為父母的我們)造成的有害壓力能採取的關鍵步驟。
.
👉閱讀更多:https://tinyurl.com/y2kq5amj
👉高寶書版 · 高寶書版-致青春
為什麼孩子要上學內容摘錄 在 李屏瑤 Facebook 的最讚貼文
《正常就好,何必快樂》推薦序
如果電話亭|
內文|
日本岩手的海邊有座純白的電話亭,人們從或近或遠的地方跋涉而至,拿起老派的黑色轉盤電話,想說的話很難說出口,沉默或哭泣都是有的。與其他的電話亭不同,這具電話並沒有接線。興建者是日本311震災的倖存者,他將此命名為「風之電話亭」,無法輕易轉達的,就交給風吧。
讀《正常就好,何必快樂》時,我腦中反覆浮出這個畫面。在冬夜的一座電話亭裡(因為背景是英國,想像的電話亭自動置換為紅色),珍奈・溫特森正透過話筒,把這本書的內容一字一句傳遞過來。
書中的確有著難以忘懷的電話亭場景,她在出版《柳橙不是唯一的水果》後,收到母親怒氣沖沖的來信,信中命令她打電話回去。此時她們已有數年沒有見面,沒有太久之後,她們將迎來最後一次見面。她的住處沒有電話,她找到一座電話亭,溫特森太太家也沒有電話,母親也走到一座電話亭去等電話。
她們當然看不見彼此,但珍奈・溫特森幾乎完整地看見了母親。穿著醫療用褲襪、平底涼鞋與連身裙,身材高大、127公斤的母親,勢必擠滿了整座電話亭。母親在那,電話通了很久,只是母親也始終不在,如同她生命中許多場景。
如果可以的話,我會推薦對這本書有興趣的讀者,也去讀《柳橙不是唯一的水果》。作者在25歲寫下的第一本小說《柳橙》,與她在51歲寫下的自傳《正常就好,何必快樂》,如同一張紙的兩面,在適當的光線角度之下,讀者可以看見另一面的字跡。例如,小說裡的主角是被丟棄在教堂的孤兒,現實生活的她,是被溫特森夫妻領養的棄嬰。
但也無妨,單獨讀這本書,並不會減損其鋒芒。是的鋒芒,本書是利器,開過光,刀尖沾的是自己的血。這也不是形容詞,她也算死過一次。
書名來自溫特森太太跟她說過的話,她在16歲因為性傾向跟母親起爭執,母親質問:「若你可以正常,你為什麼要快樂?」
之後她離家,蝸居在朋友的小車上,為了建立生活的秩序,她在前座吃飯閱讀,後座睡覺。不上學的時候拼命工作,跟女友見面,去圖書館照著A-Z的順序讀書,以考上牛津大學為目標在生活。在學校與老師爭論文學作品時,被英文科主任注意到,萊特婁太太收留她。珍奈・溫特森生平第一次,擁有一把可以開啟屋子大門的鑰匙。
遲了一年,她還是考上牛津,長久的閱讀轉換成真正的入門票,工人階層的子女在某種意義上翻身了。忍耐著牛津的性別歧視、父權姿態,導師對女性的貶損,試圖找到自己滿意的生活方式,想要不被嘲笑也不帶罪惡感地去愛另一個女人。
溫特森太太在1990年過世,《柳橙》出版後、那通電話後的五年。從書裡的線索看,她最後一次返回那個名為「家」的地方,仍在讀大學,她跟母親可能有十年沒見過面。
父親後來再娶,結婚幾年後,開始打第二任妻子。她開車到父親與繼母居住的老人安養中心,把父親從房間接出來,開車到河谷,喝著保溫瓶的熱茶。她想談談家暴事件,父親竟然哭了,沉默的人難得多話,說起戰爭與前一段婚姻的惡夢。摘錄原文如下:
「我真的愛過他......」他喃喃說著。
「你愛過她,但你現在愛的是莉莉安,而且你絕對不可以對她丟茶壺。」
「康妮不會原諒我再婚的。」
「沒關係的,老爸,她會因為你幸福而感到高興的。」
「不,她不會。」
而我心想,除非天堂不過是人間一隅,或者她的人格被整個移植,否則,不,她不可能......但我沒辦法說出口。我們只是靜下來,吃巧克力。然後他說:「我一直很害怕。」
「別怕,老爸。」
「不怕,不怕。」他得到安慰,點了點頭,像個孩子一樣。他一直是個小孩,我很難過沒能好好的照顧他,難過有那麼多的孩子從未被妥善照顧,使他們沒辦法長大。他們會變老,但長不大。長大需要愛。如果你走運,那樣的愛會在往後的生命中到來。如果你走運,就不會朝愛的臉頰揮拳打去。
不懂愛的父母,教育出不懂愛的孩子。學習愛很難,尤其是當你的童年就像某種恆河猴實驗,愛從最初就被剝奪,那要從何處去拆解愛的本質呢?
早年生活與母親困擾著她,她自述,成長於習慣暴力的工人階級,在書中坦言,曾經打過幾個女朋友,直到理解那樣不對才收手。路途艱鉅,道阻且長,要耗費許多年的自省與痛苦,她才能修煉出火眼金睛,看見父親與已逝的母親,都不過是沒學到愛的孩子。包括自己,終於可以放自己一馬,學習愛,也接受被愛。不再追求不穩定回到的對象,不再陷入複雜的關係。
有個著名的思考問題是:如何把大象放進冰箱?在珍奈・溫特森的世界裡,問題被更改成:如何把母親拿出電話亭?一是打開門,二是,讓擠滿電話亭的母親走出來。
本書最初的篇章名為〈錯誤的嬰兒床〉,尾聲之前的篇章為〈傷口〉,前者來自母親的口頭禪,她發脾氣時總說:「魔鬼把我們帶錯了嬰兒床。」珍奈・溫特森覺得自己不會有人要,她就是錯誤的嬰兒床。至於傷口,她後來體認到,傷口是種禮物、是種象徵、也是標記,如同哈利・波特的閃電,那是劫後餘生的印記。傷口銘刻來時路,你來、你見、你活過。
從那個錯誤的嬰兒床翻身下床,她踏上尋找身世之路,與各種行政程序纏鬥,從泛黃的文件中,尋回自己最初的名字。本書是地圖,也是她的生命史,她在路途中以全知視角,盡力趨近、理解了這兩個母親。紙的正反兩面、透光隱隱可見的所有線索,最後兜在了一起,成為生命與書寫的莫比烏斯環,被拋棄的孩子最終把自己生了回來。降生在殘暴與冷酷之中,踏過絕望幽谷,但這扎扎實實是一本教人如何去愛的寬恕之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