轉眼已經在家工作了快要一年半,這一年最大的變化,算是工作上企業內部改組,從倫敦團隊換到南美團隊,開始了南美,亞洲,歐洲遠端三個時區工作的新型態,從一開始遠端接新團隊沒日沒夜的初期,到漸入佳境團隊找到秩序。當時我一個外國人加入團隊,全組員還是習慣用西班牙文開會,因為我一個人得改成英文會議,其中一個組員不會說英文,私底下,我一直用翻譯器跟他溝通,他因此去報名了英文班,而我開始了西班牙文學習,到現在我們已經可以西班牙文和英文交岔的溝通,他也成為我最有信賴有幹勁的組員之一,我也可以不漏看任何重要的西班牙文郵件,當時真是血淚誰人知。
上周的遠端展會告一段落,看著微信上百個好友邀請和未知的訊息,接下來這周也得抓緊亞洲時間開始審查,作為B2B的剛需食品供應商,和以前貿易商腳色互換,每天都有未知的國企訊息或是中國公司所有人或獨立貿易商,希望開始合作關係。
如果一天收到十個需求通知,每間公司花二十分鐘談話,一天三小時就不見了。
如何在時間有限的狀況一下,開發長期可以值得經營投資的客戶?
想到去年剛入南美銷售組時,中國客戶開心了,終於有個小姐姐會說中文(其實不小了),在注意力時間稀缺的狀態下,每天都有接不完的電話,不熟人會裝熟,噓寒問暖,一開始還會很禮貌的陪聊幾句,但是人數太多時再應付不完。有些一開始吹捧自己採購量多少,跟多少工廠有直接合作,一開始還認真每個代表安排時間詳談,然而中國市場太大,姊姊時間有限。從一開始來者不拒,用心了解,到現在不要多說,名片和公司營業登記先來,先初步徵信後再來討論。推薦和中國公司有做生意的可以使用天眼查,股權架構關聯,訴訟訊息,勞務糾紛,註冊資金,看過以後再來討論。有中國經驗的前輩,也請補充說明~
幾個月在家工作,從初期沒有劃清界線,三個時區日夜顛倒的狀況,轉換到現在可以生活平衡,終於有點心得。(國際業務篇)
✅70/30法則,把最重要的70%時間,放在30%的重要客戶上。(業務工作得不斷提醒自己,不要被新來的給打亂步調)
✅每天固定時間開始,打造自己的儀式感。(晨跑或早晨冥想都很棒,甚至是一杯咖啡)
✅舒適的工作環境可以事倍功半。(我剛開始還用著小筆電,沒多久申請了WFH津貼,桌子,螢幕及鍵盤滑鼠印表機文具等等)電競椅也買下去,有利器真的事半功倍,心情也好很多。
✅再忙也要記得定時定量用餐,周末將一周食品買齊備餐,周間工作效率倍增。
(在家真的很容易花太多時間在廚房,要注意)
✅事情分輕重緩急,每天早上設定必辦事項。
有緊急事件需要專注完成的時候,設定三十分鐘為單位設鬧鈴和外界切斷聯繫,時間過後確認訊息後繼續開始。(我的狀況總有接不完的訊息和電話)。
✅設定工作開始和結束時間,在家的自由度大了,很容易分心,不知不覺沒效率加班到很晚,是在家工作的痛點,永遠沒有停的一刻。(超過一定時間不要看手機,這一點強迫正如我也在持續克制中。)
✅和不同時區的工作夥伴說清楚,自己的固定時間表,有需要對方完成的事項,在第一時間通知對方,給對方充裕的時間,不要逼死自己也放過別人。
✅休假的時候就徹底休假吧,不要放假在家還一直回工作郵件電話,世界沒有你還是會照常運轉。累死自己沒了健康可是誰也賠不了。
✅給自己安排線上社交以及學習,就算沒有實體線下,線上的活動讓你無國界,走遍全世界。親朋好友不用以往的舟車勞頓,也可以一起視訊晚餐下午茶,一起料理開起來。
✅遇到低潮的時候找尋協助,不管是一個人或是一家人,面對和以往生活型態不同的轉變下都是很大的挑戰,不要責怪自己,要崩潰也很正常,找個可以信賴的人或同溫層或是心理協助機構聊聊。
這一年半的得多於失,沒想到自己一個獨居者的狀態,從工作秩序一團亂到現在線上認識新朋友,也可以這樣走過來,你一定也可以~❤️❤️
大家有甚麼在家工作或國際業務的小撇步嗎? ✋🏼
歡迎分享~
#照片是今天和線上網友見面
在英國已經開放室內用餐的今天,大家還是頂著大雨選擇戶外用餐,餐廳經過這一波疫情,現在戶外用餐環境也越來越好,遮雨棚,戶外暖爐和毛毯都是必備~ 雨天戶外用餐也很浪漫。
簡單午餐搭杯酒,100英鎊約4000台幣,一年半在家工作,真的省了不少外食用餐的費用啊。
無國界料理英文 在 Hiko李心嵐 露營.旅行.攝影 Facebook 的最讚貼文
————————————
在營地收錄到一首好歌
————————————
一首在人聲鼎沸的時空,可以讓內心感受到平靜的樂曲。
來自 奚岳隆 的手機歌單
《Million Years Ago》
— Adele Adkins。
Black Tripper 黑色旅人
/
露營有一種迷人的生活型態,可以依照自己的想望,創造個性的小天地,它可以是一個小小電影院、露天音樂酒吧、咖啡工作坊、品茗小茶館、無國界料理餐桌、親子遊樂園、、、,組成它的是”人的思想”,而我喜歡把這些元素透過影像工具保存下來。
/
《Million Years Ago》
我在網上搜尋一些有關這首歌的由來,包含YuouTube上更容易瀏覽的中英文版本,歌境意在描述Adele懷念成名前的生活及名聲帶給她的影響,在人生過了大半後,發現已經消逝的人事物已剩思念;很悲傷的一首歌,卻可以為我帶來平靜與能量。
https://www.youtube.com/watch?v=7QSVpCJg-dIv
/
WildRooster壞野雞1.0
TAIWAN OUTDOOR LIFE
<<待續…>>
#軍風同好
#風格露營
#美麗台灣
#露營攝影
#outdoorliving
#outdoorlife
#wildlife
#mountains
#taiwan
#Camping
#Glamping
#Neighborhood
#Helsport
#Hilleberg
#Helinox
#自由之魂
/
#陳博淞
#黃中軍
#奚岳隆
#蔡宗翰
#陳韋安
#李心嵐
#強尼
#黃晞
#GwendolynSonyaKao
#SamChou
#BoxLin
#SuAaron
#Samsug
#IreneChang
#AndersonYu
#ChungHuang
#weian28
#WingLui
#ZoyChang
#AlexCheng
#SlowRide
———————————————
我的露營精神 / 整理自己。
——————————————
→ www.instagram.com/hiko.ig
無國界料理英文 在 城邦讀書花園 Facebook 的精選貼文
【#贈書活動】
#越境 #東山彰良 https://bit.ly/2GoWYEY
「無論小說或散文,我之所以持續書寫,或許便是為了傾聽那股聲音。越境的意思,大概便是『跨越境界線』,而這並不僅限於國界,我們週遭充斥著許多的境界線。首次寫小說時,我便跨越了一條境界線。希望這本散文集,能成為你跨越境界線的某種契機。跨越之後,或許是一片什麼都沒有的荒蕪風景,也或許會遇到比現在更糟糕的處境,但不試圖跨越,便什麼也說不準。」——東山彰良
【本書特色】
●全書由旅日得獎作家 李琴峰 翻譯,每一項細節都與作者重新確認更新,修正到近乎完美。
●收錄作者在臺灣、日本、美國等地觀察到的各種事物,其中也包括《流》《我殺的人和殺我的人》等作品的創作趣聞,以及來臺宣傳新書與蔡英文總統見面的過程分享。
●採用日本原書素材設計。
●特別收錄作家李維英雄與東山彰良對談,兩位老師暢聊雙方筆下的「臺灣」地景。
【故事簡介】
生於臺灣,寫於日本,用文學「越境」——
關於成長背景:
「時常被問到有關認同的問題。做為一個在台灣出生,卻在日本寫作的人,我覺得這也無可厚非。
似乎有一種人,對他人的認同特別感興趣,但感興趣的方式卻因人而異,光譜相當廣闊,從像是「你是用哪種語言作夢?」或「在家裡吃那種料理?」這種無傷大雅的好奇心,到「所以你到底覺得自己是哪國人?」這種令人有點難以回答的問題都有。」——節錄自〈香蕉人的悲哀〉。
關於創作經驗:
二〇一七年《全讀物》四月號刊登了我的短篇小說〈黑色的白貓〉 。不只是小說,雜誌上還刊登了我和我家貓咪們的合照。
本來如果編輯只是邀請我『寫一篇貓小說』,或許我還沒什麼幹勁。但真不愧是文藝春秋社,他們告訴我:『我們也想把貓的照片一起刊登上去』,就這一句話,讓我二話不說接下了這份工作。恐怕其他愛貓的寫作者答應寫稿的理由,也都和我類似。好想讓自家毛小孩登上全國雜誌版面!編輯部戳中了我們的宿願,可謂策略性勝利。」————節錄自〈光出一張嘴〉。
關於人生哲學:
「不是我自誇,東山彰良我對凡事都沒有個堅固的信念或執著,四十七年來逍遙於醉生夢死的境界,一下搖向那邊,一下擺向這邊,一下面朝西,一下又滾往東。若問我是不是個性不服輸,倒也沒有這麼一回事。我的人生中遇到的第一個確切的事物,那就是小說。」——節錄自〈作家的幸福〉
📕看更多 #尖端出版《越境》https://bit.ly/2GoWYEY
==============================================
現在只要在2020/10/14(三)下午15:00前,按讚「城邦讀書花園」,公開分享本文,並在本文下方留言:@_____ 「我想看 #東山彰良《越境》生於臺灣,寫於日本,用文學「越境」——」
🎁就有2位朋友可獲得《越境》1本哦!
※得獎名單將於在2020/10/14(三)晚上20:00前公布於粉絲團:)
※得獎名單會直接在原贈書活動貼文上,以「留言」方式公布。
※贈書寄送限台澎金馬地區。
※城邦讀書花園粉絲團擁有變更活動內容的權利。
無國界料理英文 在 從地方阿嬤到超正和服媽媽日本超人氣美食料理Youtuber 5選 ... 的推薦與評價
音樂無國界,料理也是無國界。在無法飛日本大吃特吃的 ... 這是一個會說英文的貴賓狗「Francis」主持,搭檔說日文的神秘主廚姐姐的日本料理教學頻道。 ... <看更多>
無國界料理英文 在 無國界料理敎室- 這些網路拍攝的菜餚 的推薦與評價
大部份都叫做(無國界料理),英文叫做FUSION CUISINE 這要看前後的年度,味道會令人驚嘆!因我是國語講得比英語差,才改回英語教學。但是英語教學早在國外,就有很多 ... ... <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