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其邁的路平,不只做表面功夫-從東京考察看起】
新任市長陳其邁 Chen Chi-Mai 競選時多次宣示「我路平一定會比前市長更好且耐用」,未來會參考 #東京道路標準,這項路平任務已交付新任副市長林欽榮。
林欽榮接受中央社採訪時表示,管線單位的控管是路平很重要的關鍵,所以他要強迫管線單位成為路平的夥伴,而且要用透地雷達密集化3D地下圖籍。至於路平的方法,林欽榮要推動營建文化革命,即道路該刨鋪的深度都要到位、監造及交通疏導不馬虎、檢覈要確實。
好過日派出特派員,帶大家看看東京的路平,可以看到幾個值得高雄學習之處:
1. #負責任的工程與監造單位:特派員在令和元年第一天造訪皇居時,發現皇居門口道路刨鋪時,工程單位的名稱、施工時間,竟然都鑲嵌在工事起訖點,展現施工單位的自豪。未來讓路平結果透明化,讓市民檢驗,是市府第一步。
2. #共同管溝施作:特派員在東京地下鐵A13出口,看到了一個「銀座共同溝」的展示區,原來,早在關東大地震後,在1926年,銀座就建設了日本第一條共同管線。而在1963年日本更立法實施《關於共同溝的整備等的特別措置法》,逐步推動建設。高雄是在2000年謝長廷市長任內,完成全國第一條共同管線,2004年進行全市共同管線整體規劃通盤檢討,2018年獲得 #前瞻計畫 補助進行縣市合併之通盤檢討,近年逐步納入重劃區施工規範,也預計要趁輕軌二期與黃線施工同步進行沿線共同管溝施作,但因經費關係,離全市普及還有距離。
3. #結合路安設計:除了馬路鋪平外,路緣石的平整施作,和人行道的平整結合,以及促進道路安全的設計、標線劃設...這些需要通盤考量,我們希望除了路平,工程時也一併考慮NACTO或營建署設計規範,來增加道路安全,才能有效降低道路傷亡。
4. #城市使用區劃:東京市區絕少看到貨櫃車、拖板車,原因自然是港區、工業區和城市使用分區的充分區隔,道路的有效疏導。南高雄許多路段因為重車、拖板車頻繁輾壓,道路品質很難變好,2018年起市府爭取到中央 #前瞻基礎建設經費,重新改良路基底,讓道路變好許多,然而這些政績竟然都被韓市府收割。不論國七蓋不蓋,或是怎麼蓋,港區物流的調整,貨運的嚴格分流,對於減少道路損耗都有相當幫助。
林欽榮受訪時,提到「人民有感的路平」是最快速的市政績效;他有十足信心,但也不免有點擔心「#深怕自己被路平埋藏了」。
這句話其實深有玄機,過去我們都知道,選舉到了政府就會把馬路鋪平。其實,路平有一定工法可循,近幾年市府工務單位陸續引進新工法,韓市府任內鋪路也是延續如此作法。只是韓市府花更多錢鋪路,甚至因應選舉,把救急的第二預備金都灑下去提早刨鋪道路,甚至讓「燈亮路平水溝通」成為唯一政績指標。這種過度放大的宣傳手法,其實不利於城市政策大方向的討論。
林欽榮雖有工務專業,但他很清楚,要路平,背後的管線管理、貨運路網調整、都市計畫調整......這些才是百年大計,卻是一任市長任內看不出來的。再者,高雄這座城市最重要的問題,是城市轉型,產業升級,如果媒體聚焦在鋪路,那對市民來說其實並沒有好處。
公共討論的淺碟化、民粹化、弱智化,是韓國瑜留下的最壞遺產,要如何克服,有賴於公民意識地繼續提升。
同時也有10000部Youtube影片,追蹤數超過2,910的網紅コバにゃんチャンネル,也在其Youtube影片中提到,...
營建署 施工規範 在 李俊俋 Facebook 的精選貼文
【護樹要專業 事權要統一】
針對此次中颱蘇迪勒來襲,造成全國總共7,149株樹木傾倒,嘉義市公園樹木傾倒687株,行道樹更高達1400株,「路樹」災情十分慘重。
檢視現行中央與行道樹有關之法規,除了公路法屬法律外,其他多為行政命令或僅僅是行政指導,多數僅能拘束自身機關,其中交通部公路總局訂有「行道樹植栽養護施工說明書」、「行道樹植栽養護管理要點」;內政部為道路施工主管機關,訂有「市區道路與附屬工程設計規範」、「道路工程施工規範」,其中也有與行道樹相關之規範,二者間有關喬木種植深度規定就有不同。另外,政府體系有關植栽中最專業的當屬行政院農委會林務局,其訂有「行道樹栽植與維護管理作業手冊」,但其他機關僅作參考使用。
目前全國植栽之專業機關應屬林務局,行道樹栽植機關為公路總局或各地方政府,內政部營建署負責道路或人行道興建工程,三方各自為政,造成「只顧種樹,不知護樹」,颱風一來全國路樹哀鴻遍野的慘況。未來路樹無論是開始栽植或是未來養護,都應交由專業機關管理、統一事權,強化機關間的橫向聯繫工作,否則路樹大量傾倒將會一再上演,浪費公帑事小,造成民眾生命財產損失事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