台灣民眾黨立法院黨團
「吃的疫苗」營養三法帶動食安軟實力
民眾黨團籲:政府應盡速推動營養三法!
政府守護台灣民眾的健康其實除了推廣疫苗之外,也應該呼籲注重「吃的疫苗」,也就是增強自身免疫力,靠營養均衡來維持健康。台灣民眾黨團幹事長蔡壁如、副總召高虹安和立委賴香伶邀請台灣營養基金會創辦人黃青真、大享食育協會秘書長黃嘉琳、營養師公會全國聯合會理事長金惠民和長庚科大保健營養系副教授許青雲今(6)日共同召開記者會,盼推動營養三法:《國民營養與健康飲食促進法》、《食農教育法》、《學校供餐法》,讓全民「省錢賺健康」。
立委蔡壁如表示,我國健保支出健保支出總額以每年5%的比例成長,年增約300億元,是相當可觀的一筆支出,因此民眾黨團呼籲推動營養三法,吃得營養正是健康的第一要素。食安是國安問題,根據聯合國永續發展目標(SDGs)的宗旨,改善營養及促進永續農業是社會未來的首要目標,除了三月底民眾黨團開過的《國民營養與健康飲食促進法》公聽會外,對於《食農教育法》、和學生生活息息相關的《學校供餐法》也持續推動;這三個法案分屬衛福部、農委會與教育部,三者同樣重要、不能偏廢,國民的健康需要跨部會通力合作。
蔡壁如強調,《食農教育法》主要概念就是推動友善農業及食品產業,致力於全體國民取得安全、營養且足夠的糧食;其中「蔬食友善環境」、「地產地銷」與「剩食」是主要的三項核心概念,也呼籲減少浪費、吃得安心。食安與農業其實是相輔相成的,兩者對於現代人飲食都非常重要。隨時代進步,食安監測都達一定水準,更應該從如何吃得更好的角度來思考,增進國民福祉。
立委高虹安強調,政府有責任給予學生一個健康、安全的成長環境,尤其學校營養午餐這一環更不容忽視;但相較於早已制訂有關學校飲食健康,並將飲食納入教學的日本、韓國,台灣在學校供餐上並無完整的規範,僅在學校衛生法中訂定五條規定,不僅無法涵蓋學校供餐所面臨的問題,也未能推動飲食營養教育或健康促進的觀念,反而是讓地方政府各自為政,導致學生膳食品質參差不齊。全台在學期時間每日供應近180萬份的學校午餐,卻僅有538位營養師替學校供膳把關,相當於一位營養師需要負責3345位學童的營養午餐,營養師、廚工人力不足、待遇有待加強等,均直接影響到學生用餐品質;更不用說偏鄉地區學校履次面臨辦伙規模小、經費不足,導致供餐廠商流標的困境。
高虹安呼籲政府應訂定明確且全國通用的供餐規範與標準,避免一國多制的營養標準,造成不同地區學童發展不均而耽誤學生成長。在資源分配上,也應訂定因地制宜的價格機制,增加對弱勢、偏鄉學子供餐的補助比例和總額,才可能對全國的學生都提供優質的膳食,讓他們營養、健康、快樂的成長。
立委賴香伶則表示,日常生活中如未充分攝取維持健康身體所需的必要營養素,就會陷入「低營養」,長期下來容易因為體力和免疫力降低而受到感染,甚至引起低蛋白血症;甚至到了高齡期,人體用營養打造身體的能力,比不上分解身體組織以獲取熱量的能力,就會發生肌力和肌肉量減少的肌少症。肌力下降就容易感覺疲累,活動力下降,導致身體功能衰退,又造成活動量減少,食慾更差,低營養問題更嚴重,陷入惡性循環;75歲以上的高齡者需要照護的原因之中,低營養等身心活力下滑所占的比重,已經高於腦中風等疾病了。
賴香伶強調,行政院永續會於108年7月亦提出「臺灣永續發展目標」,其中的核心目標為「確保糧食安全,消除飢餓,促進永續農業。」政府應該要制定國民營養及健康飲食計畫,並遵循台灣永續發展目標。2020年7月健保署公布2019年10大燒錢疾病,慢性腎臟疾病再度居首,39.7萬人共耗費533.16億元;其次是糖尿病309.6億,齒齦炎及牙周疾病花費180.03億居第三。這些慢性疾病的發生很可能與飲食有關,若國家致力於促進正確健康飲食觀念、攝取均衡的營養食物,都能緩和或降低國人的慢性疾病負擔。此外,訂立政府機關(構)應支持或協助辦理實物給付之團體,要將營養問題納入考量;政府也應擬定國民營養及飲食建議攝取基準。
台灣營養基金會創辦人黃青真表示,在國家發展進步神速的當今台灣,政府居然沒有整體的政策與規劃,四十年前的衛生署已警覺這項業務需要具專業之專責單位,而提出「國民營養法」立法之議;立法未成,此業務隨著組織變遷,持續由早期「食品衛生處」、「食品藥物署」至目前之「國民健康署」兼辦,遑論其他相關機關單位。相對於日常生活中常見之菸害防治、癌症早期篩檢等宣導,提高「飲食健康識能」與推行「健康飲食環境」之宣導極為少見,呼籲政府「營養與健康飲食促進法」立法不能再在等下去!
大享食育協會秘書長黃嘉琳表示,全民免疫力提高不只在於打疫苗的保護,更是應該從胎兒到銀髮的全人健康營養照顧檢視,Covid-19疫情下,這幾個月凸顯我國飲食、健康和教育相關的公共政策十分脆弱。台灣孩子的齲齒比例高、體位不佳、飲食營養失衡、學校午餐亂象等種種問題,在欠缺學校供餐法、國民營養法的情況下,正說明了錯誤或遲滯的政策,已經將台灣孩子們的未來帶到險境。執政者必須立即作為,不僅僅是農委會推出《食農教育法》而已,更應由中央層級來跨部會推動攸關著下一代台灣人的健康三法,從根本為兒童和國民的全人身心發展通盤規劃。
民眾黨團表示,行政院應盡速將《國民營養與健康飲食促進法》及《學校供餐法》的草案送至立法院審議,並在本屆第四會期完成三讀立法,以增進國民健康,強化防疫韌性。.
同時也有1部Youtube影片,追蹤數超過1,790的網紅李基銘漢聲廣播電台-節目主持人-影音頻道,也在其Youtube影片中提到,本集主題:「營養關鍵32問:破解飲食迷思與不實傳言,蔡營養師的健康生活Q&A,教你這樣吃最健康」介紹 訪問企劃: 沈嘉悅 內容簡介: ★用知識破解假新聞! 專業營養師以超有感生活營養關鍵字,讓你輕鬆掌握「健康」觀念,釐清「食安」真相。 「黃殼蛋」營養價值比「白...
營養師 國 考 食品衛生 安全 在 Dr Jim的營養資訊粉絲團 Facebook 的最佳解答
食品衛生與安全的考題,還不更新
#營養師國考
#食品衛生與安全
#食因性中毒
營養師 國 考 食品衛生 安全 在 營養初 Nutrue - 營養師杯蓋 Facebook 的最佳貼文
【淺談營養師】#杯蓋生活 #營養師杯蓋
今年真的是很特別的一年,除了出版了「營養師杯蓋的500大卡一定瘦便當」一書之外,也接到大大小小的講座以及合作,真的成長了不少,希望接下來會更棒,最近拍了一些帥照,來分享一下,順便聊聊這幾年執業的心得!
(感謝 Ohmo-Studio奧莫韓式照相館o奧莫韓式照相館 協助拍攝帥照,大家快去逛逛!)
還記得
●大學實習完
我就一直幻想自己穿著白袍上班的樣子,覺得這樣非常酷,不過最後跑到了團膳業,有了另一種裝扮(看看最後圖文)
●畢業那年
許多親朋好友知道我考到營養師,第一句話就是,營養師?那是幹嘛的?在醫院工作嗎?還是在減肥中心?
●營養師的定位
雖然是「師」字輩,但現在的醫療體系下,並不是非常受到重視,別說醫療體系,可能在其他產業也是這樣,所以常常有人問我,薪水聽說不高?嚴格說起來,營養師薪水在各個產業來說的確不高,但這並不表示每個營養師都不高,有是有非常多,很厲害的前輩!!!現在是資訊爆炸的時代,營養師這三個字,已經不像之前這麼少人知道,我相信持續努力下來,一定會被看見,這也是我努力更新圖文的動力之一(有人是因為杯蓋才知道有營養師這職業嗎XDD)。
●營養師學什麼?
其實只要牽扯到跟飲食有關,營養師就都必須涉略,從食材原料到食物製備,生物化學到人體生理,甚至是食品安全,跟吃的有關都要做學習,範圍相當廣泛,並非只是在醫院或是塑身諮詢中心!(畢業後杯蓋還考了一堆烹調證照,雖然只有丙級XDD)
●營養師工作是什麼?
營養師大致上可分成三類,團膳營養師、臨床營養師以及社區營養師。
●團膳營養師
決定「成千上萬名學生」要吃什麼的重要角色,基本上營養師的第一步,都是從事餐飲供應的規劃,磨練基本功,大多是學校營養午餐,而杯蓋來就是屬於團膳營養師,所以這邊會著重團膳來介紹。
📌菜單開立,以均衡飲食為目標,平均分配六大類食物,並依照各個學校的需求開立多樣菜單。
📌控制食材成本,畢竟工作還是要幫公司賺錢,所以厲害的團膳營養師,必須非常了解食材時價以及品項才能完美的開出菜單(這也是杯蓋需要努力學習的地方)。
📌採購驗收,當菜單開立完成後,就必須根據每天不同的菜色叫貨,當貨到時,必須進行收穫及驗收,如此一來才能確保食材品質以及貨量是否正確,接著就是要入庫進行庫存盤點。
📌食物製備,通常由師傅(廚師)們一起討論產出,這部分就要考驗營養師的溝通技巧,不斷與師傅以及需求單位(例如:學校)磨合,當然成品試吃也是很重要,每道菜都要試吃,才能將最美味的食物呈現給需求者。
📌食品衛生與安全,現在食安事件越來越受重視,所以法規也越來越嚴格,畢竟是供應成千上萬個餐點,衛生安全不得馬虎。
📌人力安排,其實這是杯蓋認為最難的部分,也就是「人與人」之間的溝通,人員工作的排配,要如何讓大家都滿意,要如何讓年紀比你大,經驗比你豐富的師傅及作業員互相配合,這就要考驗能力了。
📌刻苦耐勞的精神,在團膳業工作,就必須要長時間待在廚房,與油煙、噪音及汗水為伍,除此之外,前幾項工作必須要同步處理,就像圖文所說的「團膳營養師就像忍者一樣」這說法絕對不誇張。
●臨床營養師
基本上是在醫院工作的營養師,而醫院工作的部分又可分成臨床以及膳食管理,所以基本上團膳營養師所學習到的基本功,這邊也有機會應用上。
📌臨床營養師:住院病人的營養訪視以及營養評估,出院病人的飲食指導以及一班民眾的營養諮詢、營養教育。
📌膳食管理,與團膳營養師工作類似,這邊不多作介紹,但不同的是須針對病人進行菜單設計以及管灌配方設計。
(杯蓋除了實習外,並沒有實際於臨床工作過,臨床營養師工作絕對不止這些,有相關經驗的粉絲,可以在留言補充,這邊僅供參考)
●社區營養師
進行營養知識的推廣教育,參與區域性的活動,配合各個機構進行營養調查,或是偏鄉地區營養傳播。
●當然
也有營養師從事營養諮詢(像是體重管理營養師),幫助大家減重,或是專職研究的研究型營養師、保健食品銷售的行銷類型,甚至是五星飯店也需要營養師,這邊簡單介紹較常見的三種類型,希望大家對營養師有更深的認識。
●謝謝大家看完文章
如果對營養師有興趣,或是正在讀營養系的學弟妹們,或執業中的營養師,留言讓我知道你們的想法吧!
●最後
照片像韓國歐爸請+1/照片像韓國嘔吐請+2
(杯蓋第一次拍帥照,請大家手下留情🤣)
營養師 國 考 食品衛生 安全 在 李基銘漢聲廣播電台-節目主持人-影音頻道 Youtube 的最讚貼文
本集主題:「營養關鍵32問:破解飲食迷思與不實傳言,蔡營養師的健康生活Q&A,教你這樣吃最健康」介紹
訪問企劃: 沈嘉悅
內容簡介:
★用知識破解假新聞!
專業營養師以超有感生活營養關鍵字,讓你輕鬆掌握「健康」觀念,釐清「食安」真相。
「黃殼蛋」營養價值比「白殼蛋」高嗎?
「鮮奶」比「保久乳」新鮮嗎?
水果究竟是「飯前」吃,還是「飯後」吃比較好呢?
體質「冷底」的人,不能吃涼性的水果嗎?
蔬菜川燙2分鐘,冷凍儲存可以放很久嗎?
從國外紅到台灣的「無麩質飲食」,是為了「減敏」?還是「減重」?
為什麼日本鐵路便當不會壞?
今日的科學,明日的謊言。在網路流通的時代,人們可以更快速地得到資訊,但卻不一定是「正確」的知識,好像A說得對,B也有道理。於是生活中營養迷思百百種,飲食謠言更是滿天飛,未經證實的報導與渲染,若是再加上「國外研究」保證,難免造成民眾困惑與恐慌,或是一窩蜂的跟進,讓人無所適從。
作者簡介:蔡正亮
■學歷:
實踐大學食品營養與保健生技學系學士
臺北醫學大保健營養研究所碩士
■經歷:
臺灣營養學會專業會員
高考營養師合格(98年第二次專技高考全國第3名)
經濟部工業局保健食品初級工程師能力鑑定合格
食品安全管制系統(HACCP)基礎、進階訓練合格
衛生福利部食品藥物管理署
杏輝藥品工業股份有限公司
自由時報校園記者
■著有:營養師教你不用怕:用實證科學破解27個常見飲食迷思
![post-title](https://i.ytimg.com/vi/nen5QJYXK_U/hqdefault.jpg?sqp=-oaymwEbCKgBEF5IVfKriqkDDggBFQAAiEIYAXABwAEG&rs=AOn4CLAi9HrwELVXNWEImPQNK4hTQCX31A)