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做一個有骨氣的女人!」
麥肯齊·斯科特離婚當天,發表了一份聲明。
「感謝完成了和貝佐斯的離婚程序。感謝這些年彼此的支援,所有善意關心的人。希望未來我們能繼續以孩子父母的關係相處……對自己的未來計劃感到興奮,感恩過去,憧憬未來。」
讓我覺得這個奇女子不僅有智慧、超然,又能灑脫轉身離開。
而下文中的作者(羅浩楓)為麥肯齊的言行,落下最後註解的一段話,也非常值得再次分享。
「我愛你,便可低到塵埃裡,
心中歡喜,塵埃中也可百花綻放。
但你不配,所以我自塵埃中站起,
如果愛沒了,轉身一定要漂亮。」
🌹 ******🌹 ******🌹
以下貼文來自網路
原文連結🔗http://www.cpfcnews.tw/index.php/opinion/51728-subject
世界女首富(MacKenzie Scott)
再婚,嫁給兒子的高中老師~刷爆了世界頭條。
~編輯:羅浩楓
這個女人51歲,貌不出眾,
離異後,獨自帶著4個孩子。
3月6日,她再婚了,嫁給了兒子的化學老師。
沒有婚禮,沒有請柬,
但這則訊息,還是迅速竄上了頭條,
因為她叫麥肯齊,是世界女首富。
她還有個身份:
前世界首富亞馬遜掌門人貝索斯的前妻。
🔮01
1970年4月7日的舊金山,暴雨。
一位知名理財規劃師的小女兒呱呱墜地。
父親看著女嬰琥珀色的眼睛,若獲至寶,
給她起名“Mackenzie”(麥肯齊),意為“孩童中的智慧領袖”。
家境優渥,父母精心呵護,
女孩亦不負眾望,天資聰穎,
6歲,她寫出了一本142頁的書《書蟲》。
18歲,她考上了世界頂級名校普林斯頓,
師從諾貝爾文學獎獲得者託尼·莫林森,
她擔任過莫里森小說《爵士》的研究助理,
被大師稱為“創意寫作最有天賦的學生。”
雖然文靜內向,但她的才華和天賦,有目共睹。
她像一朵精心呵護的蘭花,含苞待放,
大家期待,這個天才少女將是下一顆文壇新星,
然而,她遇到了貝索斯。
🔮02
當少女麥肯齊牽著狗在海邊別墅寫作時,
貝索斯正在德州喂牛、修風車。
他比麥肯齊大6歲,生於1964年。
後來,人們知道了世界首富貝索斯,
卻不知他本名叫約根森。
他的生父,是村口修自行車的泰德。
母親16歲時偷嚐禁果,並懷了孕,
驚慌失措的兩人偷了家裡的錢,
一路逃到了墨西哥。
在墨西哥,貝索斯出生了。
然而,生父泰德遊手好閒,惡習難改,
加上經濟貧困,
本就青澀的感情在爭吵中消磨殆盡。
在貝索斯不到2歲時,兩人分了手。
21歲那年,母親帶著年幼的他,
改嫁給了15歲時以難民身份移民美國的古巴男人米格爾·貝索斯。
從那天起,約根森改名為貝索斯。
其後母親又生了兩個孩子,
一家人輾轉又回到了德州,母親的故鄉。
雖然曾是難民,但繼父是個大學生,
其後成為了埃克森公司的一名工程師,
10歲那年,貝索斯得知了生父的身份,
從那時起,家中似乎沒有了他的位置,
於是,他幾乎都“長駐”在外祖父的農場,
鋪設管道、飼養奶牛,樣樣精通。
幸好,外祖父疼他,他也聰明勤勉,
憑著優秀的學習成績和全額獎學金,
他也進入了普林斯頓大學。
頂級名校,同學非富即貴,
他深知唯一可仰仗的只有自己。
他放棄了熱愛的物理,轉學有“錢途”的計算機。
此後便是拼命三郎,挑燈夜戰。
1986年大學畢業,他在華爾街找到了一份差事,
此後憑著勤奮和專業,逐漸站穩了腳跟。
其後,他又發現做金融比計算機更賺錢,
於是,又兜兜轉轉了幾家公司,
跳槽到了對衝基金D. E. Shaw & Co。
在這裡,他遇到了剛大學畢業的麥肯齊。
🔮03
他是面試官,她來面試,
少女的青春、才華和聰慧,一下吸引了他。
面試結束後,他開啟了瘋狂追求。
他的一見鍾情,讓她有些不知所措。
她剛畢業,心如白紙,
卻奈何這男人野心勃勃,聰明絕頂,
於是,她很快就淪陷了。
1992年,兩人相識僅6個月,就結了婚。
雖然父母認為貝索斯“外向招搖”,打了問號,
但麥肯齊不在乎。
她說:
“我喜歡他的才華和夢想,我願做他的翅膀。”
婚後,貝索斯就成了她的信仰。
貝索斯說:
“我想創業,我要建立一個電子商務平臺,名字我都想好了,就叫亞馬遜。”
麥肯齊聞言馬上辭了工作,全力支援。
當時,誰都不知道電商是個啥玩意,
更不知道網上還能賣書。
但麥肯齊信,因為這是貝索斯想出來的。
1994年,貝索斯提出要搬到西雅圖,
麥肯齊欣然同意,
於是,她開著車,他坐在副駕駛,
帶著不多的家當,一路奔赴西雅圖。
靠著麥肯齊父母的支援,
兩人在西雅圖開了一家名為“亞馬遜”的小書店。
麥肯齊大著肚子,又當會計,又當司機。
然而,命運並未因她的執著,網開一面。
雖然網上書店上線30天,周銷售額2萬美元,
但是淨收入一直都是0,
畢竟圖書的毛利率很低,再加上人工和運輸成本,
亞馬遜的前期,根本就是在燒錢。
轉眼5年,他們花光積蓄,借遍親友,仍沒成功。
1999年,他們租住在一間只有一居室的房子裡,
麥肯齊邊做財務,邊搬書,還要照顧孩子,
曾經的寫作之夢,變得遙不可及。
就這樣,亞馬遜創下連虧20年的紀錄,
父母投資的30萬美元養老金都燒光了,
貝索斯在頑強畫餅後,也有些心灰意冷,
但麥肯齊卻看著他的眼睛說:
“別放棄,你一定會成功的!”
青春不再,皺紋滿臉,
但她就是一根筋,不管別人怎麼說,
嫁給他,就是毫無怨言地全力託舉。
貝索斯曾經多次公開說:
“麥肯齊是把我從第三世界監獄中救出來的女人。”
終於,她守得雲開見月明。
此後的事情,大家都知道了,
短短几年,亞馬遜在成為獨角獸的道上狂奔。
眼看公司運營步入正軌,蓬勃發展。
她站在他身後,看著他意氣風發,笑得燦爛,
她想:該是迴歸家庭的時候了。
此時,她已經是4個孩子的母親。
她陪他一路登上頂點,
卻在巔峰時悄然身退。
因為,金錢、權力非她所願,
她想要的無非一尺書桌,填些筆墨,家中有他。
🔮04
麥肯齊主動脫離了公司日常管理,
轉而回歸家庭,照顧孩子、寫書,
為貝索斯當起了賢內助。
事業有成,但貝索斯依然對她很好。
結婚的20多年裡,他被外界稱為“寵妻狂魔”,
身家千億的他,自稱“每天下班回家趕著刷碗” 。
外界不只一次拍到他們幸福的畫面。
他形容她:“美麗、仁慈、性感、富有才華……”
不管何時何地,只要她在身邊,
他的眼睛中總是閃爍著小紅心。
結婚25年,她慶幸自己“得償所願,終遇良人”。
2019年,亞馬遜股價一路狂飆,
僅僅1天,貝索斯的資產就增長了百億。
那曾隨母親流浪輾轉的男孩,
成為了全球首富。
2019年,貝索斯以2123億美元身家成為了世界首富,創下了歷史最高財富值。
那天,一向低調的她,
破天荒地穿起一襲紅衣為他慶祝。
卻在人群中看到了一個同樣穿著紅衣的女人,眼中閃過冷冷的光。
她叫勞倫 · 桑切斯,是電視女主播。
女人的直覺讓她感覺不對,
但多年的相濡以沫,讓她很快收斂了心神。
然而,不久後,
她還是看到了這樣的照片。
在狗仔隊的偷拍中,
她看著他們十指緊扣,遊輪親熱,
一起看球,甚至共吃一個冰激凌。
生平第一次,她聽見了自己心碎的聲音。
有媒體曝出了“地表最強首富”發給情人的簡訊:
"I love you, alive girl. "
" 我愛你,你這個有活力的女孩。"
"I love you. I am in love with you."
" 我愛你。我現在正與你熱戀。"
"You make me better.You're meant for me."
" 你讓我成為更好的人。你是我的命中註定。"
還有一些太露骨的,甜瓜就不放了。
她愣愣地怔向窗外,
明明春光明媚,可她的世界已大雪紛飛。
那天,他又晚歸,
她一直等著他,兩人談了一夜,
最後,他哭了,她走了。
🔮05
世界第一富豪,前女主播插足,
25年伉儷分飛,寵妻狂魔覆滅……
隨便哪條都夠勁爆。
全世界都搬沙發等著看戲。
然而,她的殺伐果決讓所有人失望。
第二天,她就提出了離婚,
此後不過2個月,這樁人類史上最貴天價離婚案(標的額高達1440億美元),以光速塵埃落定。
她在自己49歲生日之際,宣佈:
“已和貝佐斯達成了離婚協議。”
亞馬遜是二人白手起家一同打下的江山,
沒有簽署婚前協議,婚內財產本該平分,
加上貝索斯婚內出軌被坐實,
理論上,她可以至少分到700多億美元。
然而,她僅要了1/4的股票,價值358億,
其他的全數留給了前夫。
然後,她又主動放棄了《華盛頓郵報》和太空探索公司Blue Origin的全部股權,價值超40億美元。
坐在桌子對面,她對他說:
“這些全給你,我只要1/4,我應得的。”
然後,她摘下婚戒,扔給他。
“這個也給你,感謝夫妻一場,
感謝你,讓我曾愛過。”
貝索斯愕然,原本請好的律師團歇菜了。
亞馬遜股票幾乎未受影響(跌落僅0.1%),
他元氣未傷,依然牢牢把控著1075億美元股權,
他還是世界首富,只是身邊不再有她。
她沒再看一眼,起身出了門。
呼風喚雨的貝索斯,頃刻間頹然落淚,
隨後他追出了門,
空街上,她好像聽見了他的呼喊,卻沒回頭。
當天,她發了一份聲明:
“感謝完成了和貝佐斯的離婚程式,
感謝這些年彼此的支援,所有善意關心的人,
希望未來我們能繼續以孩子父母的關係相處……
對自己的未來計劃感到興奮,
感恩過去,憧憬未來。”
不博眼球,不鬧狗血,寥寥數語,乾脆灑脫。
我愛你,便可低到塵埃裡,
心中歡喜,塵埃中也可百花綻放。
但你不配,所以我自塵埃中站起,
如果愛沒了,轉身一定要漂亮。
🔮06
離婚後,麥肯齊去掉了夫姓貝索斯,
將從祖父輩沿用的中間名斯科特,作為姓氏。
然後,她成為了“散財天女”。
離婚協議剛敲定時,麥肯齊就加入了“捐贈誓言”,
這個於2010年創立,
原則:承諾捐出一半以上財富用於公益慈善。
麥肯齊一共捐了多少錢?
去年7月起,短短几個月內,
麥肯齊就向公共衛生、氣候變化等116個組織,
捐款了超17億美元。
疫情來了,短短5個月,
她又向食品銀行和緊急救濟基金等慈善組織捐款超41億美元。
每次,她只要出現在公眾視野中,
必然是因為“慈善捐款”。
僅2020一年,麥肯齊就已捐出了近60億美元。
過去的幾個月,
她平均每月捐款超10億美元,捐錢速度世界第一。
現在提到麥肯齊這個名字,
人們都會說:“了不起的麥肯齊!”
還有人管她叫“聖誕老人”。
更有意思的是,儘管拼命捐錢,
但她在福布斯排名不降反升。
今日最新資料顯示:
因為股價飈升,麥肯齊現有資產超570億美元,
位列福布斯億萬富豪榜第13位。
排在第一的,是她的前夫貝索斯,
總身家達到1790億美元。
雖然富可敵國,但他的格局卻人所不齒。
他的摳門,是富豪圈裡出了名的,
世界富豪榜前5名中,
他是唯一沒有加入“捐贈誓言”作出捐款承諾的人。
2020年6月,亞馬遜員工因不滿15美元時薪罷工,
人們甚至在貝索斯的豪宅前,擺了一座斷頭臺。
最終仍然沒有結果,
罷工組織者還被以“違反社交距離”為由開除。
離婚見人品,水落終石出。
離婚2年,麥肯齊又寫了2本書。
眼下,除了“慈善家”和“世界女首富”外,
她重拾了兒時的夢想,成為了一名小說家。
她的小說還獲得了美國圖書獎。
剛剛過去的週末,
她悄悄將自己的個人簡介修改了:
“麥肯齊·斯科特,
兩本小說的作者,美國圖書獎得主。
她和四個孩子、丈夫丹一同住在西雅圖。”
沒有婚禮,沒有新聞釋出,
她低調宣佈了又一次婚姻。
當世人得知,想看看女首富的丈夫時,
恐怕不少人又失望了。
她丈夫名叫丹,
是西雅圖一所私立中學的化學老師。
這個貌不驚人的男人,叫丹·朱伊特,
是美國湖濱中學的一名化學老師。
這是一所百年名校,比爾·蓋茨和保羅·艾倫都曾就讀於此,麥肯齊的兒子也在這裡讀書。
中學老師娶了女首富。
很多人又在懷疑這男人,是為了圖財。
然而,丹老師卻發了一封公開信:
“我大半輩子都是一名教師,
以後也會一直繼續當老師。
現在,因為一個幸福的巧合,
我和我所認識的最慷慨、善良的人喜結良緣,
在此,我和她一起承諾,
將所有財富,全部捐出去,傳遞給他人。”
未來如何,我們不得而知,
只是知道現在的麥肯齊越來越美了。
這世上只有一種真正的英雄主義,
就是看透生活的本相後,依然熱愛生活。
而今她51歲,年過半百,
但微風吹過,她的笑容,
一如當年那個在海邊寫作的小女孩。
相關新聞報導:
「貝佐斯前妻「下嫁」中學老師:離開世界首富後,她活成了自己喜歡的樣子」🔗 https://kkne.ws/zp1de5
同時也有3部Youtube影片,追蹤數超過1,160的網紅邱立婷-婷婷爵士 Li-Ting Chiu,也在其Youtube影片中提到,把古箏加入爵士樂,真的是一項非常大的挑戰 由於古箏既有的限制條件非常的多 傳統彈法演奏出來的音色 完全無法直接使用在爵士樂上 加上音階排列限制 一整個研究之路更是困難重重 經過一個多月的嘗試與失敗 我最優秀的古箏學生,終於挑戰成功啦! 和他一起研究古箏的過程真的很開心 趕緊一起來聽聽看我們優秀的...
「爵諾麗森」的推薦目錄:
- 關於爵諾麗森 在 Facebook 的最佳解答
- 關於爵諾麗森 在 百工裡的人類學家 Facebook 的精選貼文
- 關於爵諾麗森 在 一頁華爾滋 Let Me Sing You A Waltz Facebook 的最佳解答
- 關於爵諾麗森 在 邱立婷-婷婷爵士 Li-Ting Chiu Youtube 的最佳解答
- 關於爵諾麗森 在 VOGUE Taiwan Youtube 的精選貼文
- 關於爵諾麗森 在 Dd tai Youtube 的最佳貼文
- 關於爵諾麗森 在 [請益] 彰化市蒙特梭利幼幼班? - 看板ChangHua - 批踢踢實業坊 的評價
- 關於爵諾麗森 在 爵諾麗森蒙特梭利幼兒園 - Facebook 的評價
- 關於爵諾麗森 在 爵諾麗森幼兒園_非官方- YouTube 的評價
- 關於爵諾麗森 在 幼兒園爵諾麗森(dukelisten) - Profile | Pinterest 的評價
- 關於爵諾麗森 在 [請益] 彰化市蒙特梭利幼幼班? - Mo PTT 鄉公所 的評價
- 關於爵諾麗森 在 [請益] 爵諾麗森幼兒園就讀問題 - PTT 問答 的評價
- 關於爵諾麗森 在 [請益] 爵諾麗森幼兒園就讀問題 - PTT推薦 的評價
- 關於爵諾麗森 在 [請益] 爵諾麗森幼兒園就讀問題- 看板ChangHua | PTT台灣在地區 的評價
- 關於爵諾麗森 在 [請益] 爵諾麗森幼兒園就讀問題- 彰化 - PTT Web 的評價
- 關於爵諾麗森 在 [請益] 爵諾麗森幼兒園就讀問題 - PTT評價 的評價
- 關於爵諾麗森 在 彰化市幼稚園推薦- BabyMother - PTT情感投資事業版 的評價
爵諾麗森 在 百工裡的人類學家 Facebook 的精選貼文
博物館在面對文物的清理與保存時,往往費盡心力尋找最適合而且能夠最大限度減少文物破壞性的方式來進行。因此,清理文物的方式不像我們平常將衣物洗去髒污那樣的,能夠使用化學藥劑或是刷洗的方式來進行。面對生物性的無損,有的時候就要使用生物性的處理方式來清潔。
我們都知道細菌中有食肉細菌的存在,也知道這些細菌是一般情況下參與屍體分解的成員之一,但是它卻被博物館人員用來清理屍體滲出的生物性殘留影響到大理石雕像的污漬。尤其諷刺的是,原本作為墓葬裝飾品的大理石雕像如今成為了博物館文物,而原本墓葬的主人卻成為了污染源需要被清理。這樣的反諷自然也顯示出了兩套不同的文化價值,一個是歷史上的社會階級與喪葬體系,另一個則是當代的博物館文物保存體系。
————————————
文藝復興貴族屍水汙損米開朗基羅雕像,科學家出動肉食細菌清潔
距今將近500年前,亞歷山德羅‧德‧麥地奇公爵(Duke Alessandro de Medici)受了與美艷寡婦共度春宵的誘惑,結果遇上了遠房表哥雇用的刺客,一命嗚呼。這位佛羅倫斯統治者的遺體被安放在他父親的墳墓裡。
現在呢?他在「漏水」。
義大利藝術史學家和修復師在2019年注意到,由文藝復興三傑之一米開朗基羅(Michelangelo)設計建造的麥地奇小聖堂(Medici Chapel)大理石雕像,比過去看起來更髒。雖然早在1595年就有雕像被汙染的記錄,但當時沒有可以除汙的工具。
2019年11月,義大利國家研究委員會發現了污漬背後的原因:除了膠水和石膏隨時間積累而成的化合物,還有未經適當防腐處理的亞歷山德羅滲出的屍水。亞歷山德羅的屍水,滲入了裝飾他父親墳墓的《昏》和《晨》兩座雕像。義大利國家新技術機構(Italian National Agency for New Technologies)的生物學家安娜‧羅莎‧斯普羅卡蒂(Anna Rosa Sprocati),從她1000多種細菌目錄中,精挑細選了各種細菌測試除汙效果。有些成功有失敗,有的細菌不僅吃人類遺骸,連細緻的卡拉拉大理石(Carrara marble,產自義大利卡拉拉,羅馬萬神殿、米開朗基羅的《大衛像》皆是使用此種大理石)都吃。但教堂博物館方認為,細菌比刺激性化學物質或研磨劑更有效。
斯普羅卡蒂的全女性團隊挑選出最被看好的八種細菌,在教堂祭壇後面進行了測試,接著才把測試有效的細菌放到朱利亞諾‧迪‧羅倫佐‧德‧麥地奇(Giuliano di Lorenzo de' Medici)的墓,《晝》與《夜》兩座雕像上。細菌成功清除了《夜》頭髮上和眼睛裡的殘留物。
在COVID-19大流行造成的短暫停工之後,斯普羅卡蒂的團隊用微生物凝膠,把她們手上最棒的肉食細菌——無花果沙雷氏菌(Serratia ficaria)SH7——放到被汙染的墳墓上。
麥地奇小聖堂博物館莫妮卡‧比蒂(Monica Bietti)告訴《紐約時報》:「SH7吃掉了亞歷山德羅。」修復師瑪麗娜‧文森蒂(Marina Vincenti)說:「它吃了一整夜。」
這種待遇搞不好還是頭一遭,因為麥地奇家族通常習慣處在佛羅倫斯食物鏈的頂端。
(以上引用自網頁原文)
https://www.thenewslens.com/article/153790?fbclid=IwAR0xfy3bUYfORMF1vpI7TkC1URQ4-bnzpqssN1k1lnvixOBpZRYro1g_Xbk
爵諾麗森 在 一頁華爾滋 Let Me Sing You A Waltz Facebook 的最佳解答
1994 年 6 月 16 日,27 年前的今天,車廂內一對旁若無人用德語彼此指責的夫妻,狹窄空間充斥高分貝爭吵音量,一旁的她一臉深受干擾的無奈神情,闔上書本、拿起包包便往後面移動,隨機選定一個空座位後繼續沉浸在書中世界,隔壁注視這一切的他也正巧捧著一本書消磨時光,兜兜轉轉走了二十餘年,成就了雋永深刻的「愛在三部曲」—— 1995 年《#愛在黎明破曉時》、2004 年《#愛在日落巴黎時》以及 2013 年《#愛在午夜希臘時》。
⠀⠀⠀⠀⠀
那曾是導演 Richard Linklater 從未寄出的浪漫情書,曾是伊森霍克彌補現實缺憾的寄託,滿心嚮往之人見到浪漫極致的邂逅,有所共鳴之人,不出在擁有相似的故事開頭後,嚐到欲說還休的不容完美。緩緩交融於同一個身體裡,我看見了煙花易冷的愛情姿態,察覺了現實與夢境的巨大落差,矇騙了失去才懂得用力珍惜的遺憾。
⠀⠀⠀⠀⠀
在《正常人》中,康諾為了梅黎安進入都柏林三一學院,《墨利斯的情人》裡,墨利斯再也無法抽身,《燃燒女子的畫像》的艾洛伊茲從此不停尋找樂章裡的風暴,《樂來越愛你》的蜜亞因此養成持續聆聽爵士樂的習慣。回到《愛在日落巴黎時》,傑西為了保留維也納的記憶成為一位小說家,席琳則寫出一首華爾滋舒緩痛楚。
⠀⠀⠀⠀⠀
就如《正常人》闡釋的,我們因為愛上一個人,做出某些決定,彷彿主動開起一扇隱藏的門 ,像是眼前出現全新的視野,像是一腳踏入陌生的世界,整個人生開始走上另一條道路;然後你努力成長,不停調整腳步,渴望凝視相同的方向,渴望成為與對方相匹配的存在。即使最後走著走著便走散了,這些際遇,卻已然成為我們著地的重量,與生命中難以切割的一大部分。
⠀⠀⠀⠀⠀
「愛在三部曲」意味著感情的三階段,「從人與人之間的無限可能,過渡至人與人之間的應有模樣,最後到人與人之間的真實景況 。」主演伊森霍克這麼說。經歷過逝者如斯的花開花謝,時間給予的答案盡在不言中。聚散之際多少年倏忽即逝,繁華落盡、歲月銘刻之後,生命依然靜靜在一旁從未喧嘩,最浪漫的是各自在時而湍急時而徐緩的洪流中載浮載沉過後,努力回到彼此身邊,生命節奏依然不謀而合,回望片刻平淡組成的美麗永恆,即使擁有的時間只是一次日出,一次日落,繼續試圖拼湊以後或許可能降臨的平凡幸福。
⠀⠀⠀⠀⠀
你無從透過理性解釋,解釋為何只有這個人才足以讓我們感受到「活著」,只要知曉他存在也就足矣。無論經過多少時光流轉,無論人事皆已滄海桑田,單單一個眼神交會、一個回眸微笑,我們依然會為了這個瞬間漏了幾拍心跳,先是語塞,後是哽咽,除了言語以外的隱藏都顯得拙劣。恍惚覺得過去於朦朧不清的人生努力了大半輩子,都只為了迎向這個無比清晰的時刻,既陌生又熟悉的距離像透著光的薄紙隔在兩個身影之間,沒有人輕易尋求回應,舉手投足所傾瀉的卻是彼此未成曲調的無盡思念,讓人在那一剎那差點相信,或許距離沒有想像中遙遠,或許現實沒有想像中殘酷,或許緣分也不總是如此令人遺憾。
⠀⠀⠀⠀⠀
生命到頭來都會圓滿,在一個十年與一個十年之間,觀眾細細填上自身記憶,與其解釋成浪漫地為了某一瞬間從此改變節奏,不如說因為眼前的人,終於找到了努力的方向,學著偏移,學著妥協,學著忍受,學著腳踏實地,學著面對生活,看見愛情的弱不禁風,也看見愛情的純粹與真摯。二十年前聊的是理想,十年後談的是遺憾,而現在吹起的只剩現實,她仍舊是羞澀一笑抱著吉他唱歌的昔日模樣,他依然是毫無保留表達所愛的少年,紅塵路上有幸於最美的年華相伴同行,無論僅有一次或數十載的日出日落,早晚會以過客之姿在某個渡口離散,他們曾是維也納、是巴黎、是希臘的過客,而某一天也終將成為彼此的過客。
⠀⠀⠀⠀⠀
⠀⠀⠀⠀⠀
Like sunlight, sunset, we appear, we disappear.
We are so important to some, but we are just passing through.
⠀⠀⠀⠀⠀
⠀⠀⠀⠀⠀
#這裡的虛構紀念日
爵諾麗森 在 邱立婷-婷婷爵士 Li-Ting Chiu Youtube 的最佳解答
把古箏加入爵士樂,真的是一項非常大的挑戰
由於古箏既有的限制條件非常的多
傳統彈法演奏出來的音色
完全無法直接使用在爵士樂上
加上音階排列限制
一整個研究之路更是困難重重
經過一個多月的嘗試與失敗
我最優秀的古箏學生,終於挑戰成功啦!
和他一起研究古箏的過程真的很開心
趕緊一起來聽聽看我們優秀的成果吧❤️
古箏演奏者:李柏霜
====================
(歡迎諮詢個別爵士課程)
▶️個人臉書「Li-Ting Chiu 邱立婷」 : https://www.facebook.com/ChocolateLiTing/
▶️立婷的線上課程「三步驟學會即興演奏爵士樂」:https://hahow.in/cr/jazzmusic
▶️個人網站:http://tingjazzmusic.wordpress.com
▶️樂團臉書「Space Union 空間集合爵士樂團」:https://www.facebook.com/space.union.jazz/
▶️Instagram: https://www.instagram.com/ting.jazzmusic/
▶️Youtube 頻道https://www.youtube.com/channel/UCCQ0nSg2tb4bzcFu95dju4A
▶️WeChat 微信:ting_jazzmusic
![post-title](https://i.ytimg.com/vi/YdJ8EzaMCFs/hqdefault.jpg)
爵諾麗森 在 VOGUE Taiwan Youtube 的精選貼文
100年前的短髮是什麼樣子呢?百年前到現在,短髮又是如何演變的呢?原來每個時期的短髮都有每個時期的小故事呢!你又最喜歡哪一個時期的髮型呢?
1920年代:
交誼舞蹈家艾琳卡索把她的波浪長髮剪短!這俏麗的短髮,成了爵士時代的風尚,有些人還用假鬢捲髮來增添風味,像是約瑟芬貝克
1930年代:
造型捲髮加上旁分魅力無窮!起源於好萊塢年輕明星像是珍哈露,
比莉哈樂黛在耳後,以梔子花來裝點她的捲曲短髮
1940年代:
在工廠裡,長髮是個危險!短捲髮變成了愛國的象徵,大家都留那種髮型~從第一夫人愛蓮娜羅斯福到爵士名伶莎拉沃恩
1950年代:
髮型開始變得鬆散,像蓮納荷恩、麗塔莫瑞諾、奧黛麗赫本等明星的髮型都鬆散且飄逸,連超短的精靈短髮都要蓬亂!
1960年代:
西西莉泰森開創自然短髮風格,體現「黑即是美」運動,她在CBS電視台的黃金時段影集「東邊及西邊」中展現自然髮型,維達沙宣利落時髦的五點式短髮立刻形成風潮
1970年代:
滑冰名將桃樂絲漢彌爾帶回國了金牌及楔形髮型,那種快乾的髮型很適合奧運選手!黛安娜羅斯及潘葛瑞兒,以圓蓬頭接續超密捲髮讓長髮看來變短
1980年代:
短髮、羽狀及上慕斯是瑪丹娜(Madonna)及黛安娜王妃(Princess Diana)的註冊商標,布莉姬特尼爾森和雪兒則往後梳,葛莉絲瓊斯的上平式看來極為火爆
1990年代:
另類女孩則是留不規則的短瀏海像是電影「網路駭客」裡的
安潔莉娜裘莉(Angelina Jolie)、「四個畢業生」裡的薇諾娜瑞德(Winona Ryder)或「衝擊年代」裡的克蘿伊塞凡妮,唐妮布蕾斯頓和荷莉貝瑞(Halle Berry)讓精靈短髮大行其道
2000年代:
前瀏海變長,長瀏海梳到旁邊是王道,像是凱特摩絲(Kate Moss)、維多莉亞貝克漢(Victoria Bechham)及席艾娜米勒( Sienna Miller),索蘭芝剪超短髮大家也跟著一起學!
2010年代:
當長髮留膩時人們就會想動剪刀,短髮當道,酷兒偶像露比蘿絲(Ruby Rose)帶回不對稱短髮,接下來呢?像超模阿朵瓦阿波哈(Adwoa Aboah)及克莉絲汀史都華(Kristen Stewart)一樣剃光頭
100 Years of Short Hair
#短髮 #百年潮流回顧 #Allure
------------------------------
❗需要字幕的朋友 👉 請記得開啟CC字幕 ❗
------------------------------
【 其他熱門主題推薦 】
▷ 祕技片:女星變美&化妝包 ► http://bit.ly/2vWUYMS
▷ 時尚:穿搭、精品 ► http://bit.ly/2FfFvbi
▷ 瘦身:瘦腿、塑腰、練翹臀 ► http://bit.ly/2f7qFHW
▷ 名人:每月封面人物 ► http://bit.ly/2iGe94s
▷ 美容:保養 / 彩妝技巧 ► http://bit.ly/2fns0cP
▷ 73個快問快答+歐美明星搜包 ► http://bit.ly/2yKtwDj
------------------------------
請記得開啟YouTube🔔通知!
→ 馬上訂閱傳送門 → http://bit.ly/2eoVk7R
--------------------------------------------
【更多VOGUE TAIWAN】
+ Web:http://www.vogue.com.tw/live/
+ Facebook:https://www.facebook.com/VogueTW/
+ Instagram:https://www.instagram.com/voguetaiwan/
+ Twitter:https://twitter.com/Vogue_Taiwan
+ LINE:voguetaiwan
▷ Make sure you subscribe to my channel and hit the notification bell, so you don’t miss any of my new videos → http://bit.ly/2eoVk7R
--------------------------------------------
※關於時尚,VOGUE說了算!自從1892年第一本VOGUE在美國出版以來,至今已有122年的歷史,始終被時尚專業人士所推崇,因此榮譽為Fashion Bible時尚聖經
--------------------------------------------
※台灣VOGUE 隸屬Condé Nast Interculture Group,相關國外影片皆是由國外授權提供給台灣使用,台灣VOGUE 秉持服務網友,讓更多中文語系觀眾可以看到國際影片和中文字幕,所以在此頻道上傳推薦給大家,也請喜歡我們頻道的各位可以訂閱我們的頻道,我們會繼續努力帶來更多的內容給大家
![post-title](https://i.ytimg.com/vi/DJyDzEdqTQM/hqdefault.jpg)
爵諾麗森 在 Dd tai Youtube 的最佳貼文
國會山莊Parliament Hill位於加拿大安大略省渥太華市中心,坐落渥太華河南岸的官地,為加拿大國會建築群所在。國會建築呈哥德復興風格,加上其政治核心地位,每年吸引約300萬人次的訪客到此遊覽。國會山莊所在的山丘由石灰石構成,表面的原始森林則充斥著櫸木和鐵杉,為渥太華河上一座主要路標,數百年來為原住民、歐裔皮毛交易員和探險家指點了通往北美洲內陸之路。1858年,維多利亞女王將加拿大省的首府定於拜敦;由於軍營山地理上淩駕於拜敦鎮址和渥太華河之上,加上該片土地的業權已歸政府所有,當局因此決定將加拿大省的議會建築設置於此。國會中央大樓在1916年2月3日一場火警中焚毀;總督康諾特公爵阿瑟王子於同年9月1日為大樓重奠其原有的基石。大樓於11年後重建完畢,其中央鐘樓名為和平塔(Peace Tower)以紀念在第一次世界大戰陣亡的加拿大軍人。1982年4月17日:加拿大從英國取回立憲權,女王伊麗莎白二世親臨國會確立《1982年憲法法案》。國會大廈前的廣場上徹夜不滅的篝火是火焰水池——百年之焰(Centennial Flame)。這個噴泉在1966年為慶祝加拿大聯邦百周年,由加拿大總理Lester B.Pearson點燃;裡面的水與火代表水火可相容,象徵加拿大法語區和英語區的人民亦可和睦共處,互相合作。
加拿大文明博物館(Canadian Museum of Civilization)是加拿大國家人類歷史博物館,是加拿大最受歡迎和訪問最多的博物館之一。它坐落在魁北克省加蒂諾,位於渥太華河畔,對面是位於安大略省渥太華的加拿大國會建築物。博物館的主要目的是收集、研究、保存、展覽體現加拿大人歷史和其人民文化多樣性的各種實物。文明博物館最負盛名的是其展現了加拿大20000年的人類歷史的永久性畫廊,以及它的建築和河濱。博物館還有一個不斷變化的特殊展覽,內容為加拿大的主題擴展,並探索其他過去和現在的文化和文明。文明博物館也是一個重要的研究機構。其專業工作人員包括加拿大歷史學、考古學、民族學、民俗文化、以及其他領域的專家。文明博物館的外觀設計與首都渥太華的景觀融為一體,以流暢波浪的外觀緩和了渥太華身為首都而有的政治嚴肅氣氛;內部策展將加拿大的過去與現在緊密相連。博物館為參觀者準備的宣傳手冊寫著:「您的國家、您的歷史、您的博物館。」(Your Country. Your History. Your Museum)。
![post-title](https://i.ytimg.com/vi/eXELmGQ0qqI/hqdefault.jpg)
爵諾麗森 在 爵諾麗森蒙特梭利幼兒園 - Facebook 的推薦與評價
【爵諾麗森-麗森歡唱趣】 . 一個屬於寶貝的日子~兒童節✨ 我們設計許多好玩的互動遊戲,讓孩子可以盡情地歡樂、互相分享這份喜悅。 ㊗祝福小寶貝們兒童節快樂~~. ... <看更多>
爵諾麗森 在 爵諾麗森幼兒園_非官方- YouTube 的推薦與評價
AboutPressCopyrightContact usCreatorsAdvertiseDevelopersTermsPrivacyPolicy & SafetyHow YouTube worksTest new features. © 2021 Google LLC ... ... <看更多>
爵諾麗森 在 [請益] 彰化市蒙特梭利幼幼班? - 看板ChangHua - 批踢踢實業坊 的推薦與評價
如題,請問大家有推薦的幼兒園嗎?
孩子快滿兩歲了,
目前看過寶雅旁爵諾威爾,
環境還不錯,就是戶外空間稍嫌太少,
彰化市內我都可以接受,
因為不想給太多學齡制教材,
希望孩子可以玩中學,
口袋名單還有同體系的爵諾麗森,
跟後火車站樂耕,
目前大概就知道三間,
問看看版友是否可以幫忙推薦的?
--
※ 發信站: 批踢踢實業坊(ptt.cc), 來自: 42.76.147.105 (臺灣)
※ 文章網址: https://www.ptt.cc/bbs/ChangHua/M.1584683681.A.174.html
... <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