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孩子不願分享玩具是小氣自私嗎?!羅寶鴻:成人需釐清5觀念】
孩子總是不願分享,是不是很自私?成人該如何引導,才能讓孩子擁有「分享」的好品格?
許多父母在教養路上都會遇到孩子「不願意分享」的問題,又或者,孩子會因為不願意分享而出現「搶奪物品」的爭執情況。孩子怎樣都不肯和別人一起玩、分享,甚至會出現很大的負面、抗拒情緒時,家長該怎麼透過蒙特梭利的教育方式,讓孩子了解「分享」這抽象的名詞呢?如果孩子不願意分享,成人又該如何與孩子溝通,才能在發展和人際關係上達到平衡?
討論這話題之前,首先我們需要了解「要跟別人分享才是正確的行為」這籠統的觀念,其實是有些問題的,為什麼這麼說?在這篇文章中,我們將為各位說明一些關於「分享」的觀念:
1️⃣ 發展尚未到,孩子「不願分享」是很正常的事情
要求孩子「分享」這件事,首先要考量孩子的年齡,因為不同年齡的孩子有不同成熟度,我們對一個5、6歲孩子所使用的方式,會跟一個2、3歲孩子不一樣。
5、6歲的孩子他已經開始發展社會化,會比較理解「將心比心」的觀念,但是對3歲以下的孩子來說這些話語他是還聽不懂的,因為這階段的孩子還在發展對環境的定位、秩序與安全感,著重在自身心智功能建構,先天的內在衝動也比後天發展的意志力強,而且尚未開始發展社會化,還不懂得什麼是「尊重、禮貌、輪流、等待」,所以出現不想分享、不想輪流等待是很正常的事情!
這些3歲、甚至2歲左右的孩子,他們的物權觀念尚未成熟,還不知道什麼叫做「你的」、「我的」,只會覺得「我的東西是我的」、「你的東西也是我的」,因此會去搶別人的玩具,也不樂於分享。這時請家長不用太緊張,他並不是「自私霸道沒禮貌」,只是「成熟階段還沒到」,希望各位了解,這是孩子成長過程裡面不同發展成熟度的展現。
所以我會建議成人,在孩子還沒有足夠成熟到理解「分享」的觀念之前,不要強迫他必須要分享,甚至用:「你如果不分享,就是自私、不大方」的觀念來灌輸孩子,這是不正確的。
2️⃣ 分享與否,請讓決定權在於孩子
不管孩子3歲與否,或是更大的孩子甚至大人,在分享這件事的前提之下,我們也要注意一個很基本的觀念就是:「有些東西是我們不想分享的」。
舉個例子:「您喜不喜歡跟別人分享您的錢?」又或者是「您剛買了一部新車,您願意跟別人分享嗎?」我想,答案是很顯然的。有些東西(例如有紀念價值、貴重物品)是連我們大人都不想分享,別人也強迫不來的!
將心比心,其實孩子也一樣。所以,不管孩子年齡幾歲,每個人對於自己的物品,都有權力決定是否要分享,如果您的孩子在玩玩具時不想借給別人,這也是應該要允許的,因為,在心不甘情不願之下做出的強迫分享,是一種犧牲,是為了取悅別人的行為,不但會削弱孩子的自我價值感,也並非美德培養的方式,成人需要做的是,去體諒孩子不想要分享的心情。
3️⃣ 沒有該物品的擁有權,給了別人也不能說是分享
有些大人會要求孩子「大的要讓小的」,如果不借、不給,大人就會給予相對應的懲罰。但這代表玩具的所有權是大人的,所以就算大孩子把玩具讓給小小孩玩,他也不會學習到「分享」,只會感受到屈服在大人下的「委屈」。
在孩子玩玩具的過程當下,模特梭利教育提倡的規範是:「玩具在誰手上,其他人想玩就要輪流等待,不可以用搶的。」比較好的做法是跟孩子A說:「等你玩完之後,再跟孩子B『分享』」;成人要讓孩子學習「要玩就要輪流等待」,同時嘗試轉移孩子B的注意力去玩別的東西,或者找另一個玩具。每個孩子都需要更多與他人互動的經驗值。這是急不來的,希望家長能循序漸進,一步一步慢慢來。
4️⃣ 培養孩子分享美德,要先從他願意分享的物品開始
在孩子心甘情願之下、釐清並接納分享的概念之後,分享的行為才會達到教育意義。
在日常生活中,成人可以在平時事先與孩子討論,詢問孩子有哪些玩具是在朋友來時他願意分享、哪些是他不想分享的。到了跟其他孩子玩的時候,他就可以把願意分享的玩具拿出來給其他孩子玩。先從此練習,是培養孩子分享最好的開始。又或者,孩子生日時您準備了蛋糕,可以藉此機會,讓孩子學習平均分享給家裡的每位成員,這也是一種分享的喜悅。
學習分享的過程當中,最重要的是要讓孩子覺得「這是公平的」,還有出於孩子自己願意的情況下,他就會慢慢在這樣的環境中學習到了。與此同時,若成人能在孩子踏出一步時,就給予即時、誠懇、具體的鼓勵,這將增長孩子的歸屬感與價值感。
5️⃣ 幫助孩子了解「約定」的重要性
年齡較小的孩子,對於「分享」這件事可能會有比較大的抗拒心理,若孩子表示:「所有東西都是我的,不要分享。」父母除了要注意前述提及的四個重點之外,如果是有討論過且約定好,但當下孩子情緒卻強烈拒絕分享,建議大人要幫助孩子遵守約定,讓他瞭解約定的真義(約定不是高興就遵守、不高興就不遵守的事情),幫助他把之前說可以分享的玩具讓其他小朋友使用。當然,在當下他也是可以玩他願意分享的玩具(在沒有其他孩子使用下)、以及他不願意分享的玩具的(他保留給自己的那些)。
‼️ 但這時候大人要注意的是:
安定自己內心:大人內心必須先讓自己內心安頓好,再處理孩子的情緒;
b. 要瞭解這是常有的事情:孩子年紀還小,不要把他當下行為解讀成「自私」,他只是尚未學會「大方」;
c. 同理但不處理:同理孩子情緒,但當下不要一直跟他道理;
d. 轉移他注意力:引導他讓他玩其他的玩具;
e. 不要坐以待斃:若情緒一直無法恢復,可以先把孩子帶離現場,等恢復後再回來跟其他孩子一起玩。
#羅寶鴻的安定教養學
#羅寶鴻的安定教養繪本
同時也有26部Youtube影片,追蹤數超過2萬的網紅歡歡 歡阿惠,也在其Youtube影片中提到,很多人可能以為,我的出櫃之路很順遂 相較起身邊真的被逐出家門或爸爸亮菜刀的朋友... 我確實算幸運很多很多 但也不代表我的父母一開始就坦然接受 說到這可能很多長輩會覺得「我很不孝」 百善孝為先,我怎麼可以讓父母傷心? (我就問,到底誰沒事會去傷害家人=口=) (到底是要把同志族群想得多壞多沒良心.....
「父母很自私」的推薦目錄:
- 關於父母很自私 在 羅寶鴻 老師 Facebook 的精選貼文
- 關於父母很自私 在 小黄鸭 Facebook 的精選貼文
- 關於父母很自私 在 小鸭王 Facebook 的精選貼文
- 關於父母很自私 在 歡歡 歡阿惠 Youtube 的最佳貼文
- 關於父母很自私 在 林林夫妻 Youtube 的最佳貼文
- 關於父母很自私 在 暗網仔 2.0 Youtube 的最佳解答
- 關於父母很自私 在 0447靠北父母面對固執自私的家人,我真的很無奈... | Facebook 的評價
- 關於父母很自私 在 父母很自私在PTT/Dcard完整相關資訊 - 小文青生活 的評價
- 關於父母很自私 在 父母很自私在PTT/Dcard完整相關資訊 - 小文青生活 的評價
- 關於父母很自私 在 自私自利、毫無家庭觀念的爸爸 - 心情板 | Dcard 的評價
- 關於父母很自私 在 [求助] 我很自私嗎- marriage - PTT情感投資事業版 的評價
父母很自私 在 小黄鸭 Facebook 的精選貼文
当今社会,是一个倡导独立的社会。 于是,我们身边越来越多「独立」的人。
无论男女,我们非常独立。 不愿意麻烦别人,也不太愿意被别人麻烦。 但是,这样就会出现一些问题,比如:都很独立,就显得比较孤立,和别人没有深度连接,很难发展出深度的关系,我们会显得很孤独,并且伴有安全感的缺失。
我的一位来访者就有这样的问题。 她找到我,是因为,她发现自己很爱自己的男朋友,但是,却没有办法去依恋对方,显得「客气而疏远」。 男朋友觉得她不信任自己,似乎显得也不够爱自己。 但是,我的来访者却跟我说,事实上,她非常爱自己的男朋友,而自己之所以看起来什么事情都自己做,因为太「客气」和「独立」而显得好像没那么爱自己男朋友,她也不知道是怎么回事。 她只是觉得,自己从小到大,一贯都是非常独立的,从来不依靠任何人,因为她觉得:任何人都靠不住。
独立不是问题,有的人可能依靠不住也是事实。 可是,这里的问题是:习惯了靠自己,哪怕当自己想去依靠外界时,也很难做到。 处处警惕,内心充满了对外界的怀疑和不安全感,因此,不敢把自己托付给外界。
这就是依恋障碍。
依恋的形成
依恋,是人的本性。
如果在一个人的发展过程中没有受到严重的干扰,人最后是会自然发展出依恋的能力的。
那么,依恋关系是如何建立起来的呢?
美国心理学家M.艾恩斯沃斯把依恋关系分为四种:安全型依恋,回避型依恋,反抗型依恋和混合型依恋。
依恋关系的建立,最开始源于和母亲的关系。
母亲是婴儿接触的第一个外界。 当带着全能感的婴儿,又深陷其实自己并不能照顾自己、离开母亲甚至都活不下去的矛盾时,母亲的看到、共情和及时回应,就是婴儿的全部。 如果母亲在这方面做的很好,那么,婴儿就有一种感觉:外界很好,世界很好,我也很好。 这个时候,婴儿随着成长和心理发展,也会自然而然建立起一个很好的依恋关系,也就是安全性依恋。 如果,母亲做不到这一点,那么,取决于母亲能做到的程度,孩子的依恋功能的建立就会打一定的折扣。 这个时候,我们可能会建立回避型依恋、反抗型依恋或者混乱型依恋。
所以,依恋建立有一个重要前提:就是这个世界是好的。 儿时,我们认为母亲是我们的自体客体。 如果母亲的这一功能承担的足够好,孩子的全能自恋回落后,会发现一个真实的自体和真实的客体。 并且,收获一个「基本是好的」的外界。
既然,人的心理在各种条件得到基本满足的情况下,我们是能够自动发展出依恋功能的,那一定说明,依恋对我们,是有价值的。 依恋的价值都有哪些呢?
第一,当我们认为这个世界是好的,我们会更有安全感。
能够形成依恋的前提,本身就是「世界是好的」。 所以,如果依恋真的发生了,说明我们已经成功构建起了「这个世界是好的」的基本世界观。 这本身就很有价值。 一旦,我们认为这个世界是好的,我们也会更有安全感。
我的一位来访者,就活在一种「外界是恶意」的感受中。 这源于从小,她的父母对她的高要求,比如,努力学习。 成绩如果是第二名,父母就会说:之前都是第一名,怎么这次下滑了? 如果是第一名,父母会说:别骄傲啊,一次第一不算什么,关键是要保持。 就这样,她觉得,外界就是一个对她有很多要求的外界,除非她做到很好,否则,外界就会抛弃她。 工作后,她也是这么认为的,她的工作必须做到很好,否则,领导就会对她不满意。 甚至,交朋友也是要自己先做到「完美」,不能有坏脾气,不能自私,不能任性,否则,也会被朋友抛弃。 这种感受弥漫在她的生命中,让她战战兢兢,如履薄冰
第二,当我们认为这个世界是好的,我们会更愿意与这个世界深度连接,也更愿意深度参与。 这会加强我们与世界的关系。 那些依恋失败的人,会发展出一种和世界的「隔离感」,所以,很多人经常有一种感觉:世界是世界,我是我,两不相干。
我的一位朋友描述过一次她的一次成都旅行经历。
朋友休假,于是来到了「好吃好玩」的成都。 来成都后,她却发现一个问题:自己跟成都,好像没有什么关系。 成都很好,好吃,好玩,好逛。 可是,这一切的好,跟自己没关系。 走在宽窄巷子、锦里、武侯祠,感觉自己像一个幽灵一样,和整个场景,融入不进去。 麻木、游离,没有兴奋,没有开心,甚至,没有感受。 成都是成都,自己是自己。
现在,我们再理解这种感受,就很简单了:虽然成都各种好,但是,她却并不能让自己融入到这个「各种好」的成都中来。
第三,当我们认为这个世界是好的,我们会更愿意从这个世界中寻求支持和资源,而这些,都会滋养我们的生命。
这一点至关重要。 我们任何人都不可能单打独斗,这就是为什么我们要融入世界的原因。 我们总会有需要外界支持的时候。
我经常会遇到这样的来访者,他们身上有比较明显的「反抗型依恋」的特征。 他们中有的伴有比较严重的情绪问题,明明已经非常需要专业的心理支持了,但是,他们并不认为心理咨询或者去医院寻求药物治疗,是可以支持到他们的。 这就是典型的:看不到、也无法获得外界的支持。 这类来访身上还有一种特征:当他们进行了几次心理咨询后,他们似乎在心底的某些层次上,渴望继续进行心理咨询,但是,他们却希望咨询师能够更加主动一些。 也就是:他们想走近,但是又不想太主动。
总之,好的依恋的发生,会让我们更有创造性,提升我们生命的质量。
依恋障碍会带来孤独
如果形成依恋障碍,就会带来孤独。
与依恋形成的前提——外界是好的——相对,依恋障碍的前提是:外界是坏的。 因为「外界是坏」的,我们被迫只能依靠自己。 在依靠自己的同时,外界中坏的部分,对应着的各种阴暗和黑洞,就会一并被我们收回到自己身上。
我们不仅会感觉这个世界恶意重重,还会感到孤独。
能否依恋外部,也是我们是否「感到孤独」的重要原因。 当我们看到「他人」后,我们进而还会看到「世界」。 「他人」和「世界」,对于我们而言,都属于外部。
这是相互作用的:外界的「坏」,给我们造成了心理的「阴影」;我们带着心理的「阴影」去看外界,外界就确定无疑是坏的。 同时,心理的黑洞和阴影本身,也是对外界坏的一种防御。
否则,我要如何抵抗这个恶意重重的世界?
所以,很多内心孤独的人,即便有的人看起来很友善而平和,但是,因为他的潜意识中始终明确地知道:这是一个恶意重重地世界,不值得我去依赖,所以,他们的内心深处的某个角落,一定是有黑洞的。
这样的人,无论社会功能发展的多好,世俗上有多成功,内心一定有致命的孤独感。
为何有人可以享受孤独?
有的人享受孤独,有的人想摆脱孤独。 其实,这里说的孤独,并不是一回事。 前文所说的所有孤独,说的都是让人想摆脱的那种孤独。
那么,让人想要去享受的那种孤独到底是一种什么样的孤独? 那是一种「千帆阅尽人间」的孤独。 只有在你曾经走进过丰沛饱满的关系,与他人和世界建立过深刻而广阔的连接,被爱充分滋养过的人,才有能力走进这种孤独。
话说回来,这其实,已经不是孤独,只是形式上看起来孤独而已。 内心,早已是无比的富足。 独自品味,并乐此不疲。 这是一种很高的境界。
况且,只要他们愿意,他们可以随时再次走入人群。
如果我们依恋一个人,一旦失去,该怎么办?
有的人担心一旦依恋一个人,那么,如果这个人离去,自己不能承受。
这里,要区分依恋和依赖的区别。
依恋,指的是感情的指向:眷恋、喜爱、想要靠近;而依赖,更多的指向一个人缺乏独立的能力,需要完全依靠别人。
一个健康的依恋关系是,我有独立的能力,但是,我仍然可以放心地去在感情上靠近一个人,并且把自己放心地交出去。
依恋是一种情感的能力。
依恋一个人,以及一段好的依恋关系,确实有可能失去。 可是,哪怕有一天,这份爱会失去,基于这份爱建立起来的笃定、踏实、安全感、勇气,这些心理基础,一旦建立起来,就不会消失。 这些东西,会陪伴我们一生。 在我们每一个困窘、艰难的时刻,给我们带来希望。
一份高质量的关系,虽然关系有可能终结,但是,那份美好的感受,却不会随着关系的终极,或者,关系中某人的离去而离去。
这份美好的感觉,会永存心底。 源源不断地化作光,滋养我们。
被看见的欲望、被满足的需求,最后,都会在我们心中形成一股力量,这股力量,就是生的力量。
既然依恋这么好,如何建立依恋关系?
依恋关系最初的建立,是在婴幼儿时期,通过与父母的关系,尤其是与母亲关系的构建形成的。
如果这个时候没有形成,再次走入依恋关系,就需要我们后天有意识地努力。
首先,尝试找到一个好的客体。 一个好的客体,就是一个好的「外部世界」的象征,能够给我们带来安全感。 并且,在尝试去建立依恋关系的时候,能够尽可能避免我们被现实伤害的可能性,增加建立好的依恋关系的概率。
其次,尝试和一个好的客体建立一段稳定持久的关系。 在这里,稳定和持久非常重要。 事实是,无论这个客体有多么地好,我们的关系都不可能完美。 但是,在遇到困难的时候,不要试图去结束关系。 持久的关系,像一个稳定的容器,在这个容器里,我们是有机会去发展出依恋,而且,是走入现实的依恋。 也就是说,我们有机会看到,彼此都不完美,但是,关系仍然稳定,依恋仍然可以发生。
最后,当依恋发生,尝试去标记这些感受。 这需要我们有一定的觉察能力,让我们切实从身、心、头脑的三个层面,都意识到:依恋可以发生,而且,依恋的感觉,是这样的。
建立好的依恋关系,我们就能够从这样的依恋关系中,不断地获取资源和支持,这些东西,会照亮我们的生命,并且,陪伴我们走的更远。
父母很自私 在 小鸭王 Facebook 的精選貼文
当今社会,是一个倡导独立的社会。 于是,我们身边越来越多「独立」的人。
无论男女,我们非常独立。 不愿意麻烦别人,也不太愿意被别人麻烦。 但是,这样就会出现一些问题,比如:都很独立,就显得比较孤立,和别人没有深度连接,很难发展出深度的关系,我们会显得很孤独,并且伴有安全感的缺失。
我的一位来访者就有这样的问题。 她找到我,是因为,她发现自己很爱自己的男朋友,但是,却没有办法去依恋对方,显得「客气而疏远」。 男朋友觉得她不信任自己,似乎显得也不够爱自己。 但是,我的来访者却跟我说,事实上,她非常爱自己的男朋友,而自己之所以看起来什么事情都自己做,因为太「客气」和「独立」而显得好像没那么爱自己男朋友,她也不知道是怎么回事。 她只是觉得,自己从小到大,一贯都是非常独立的,从来不依靠任何人,因为她觉得:任何人都靠不住。
独立不是问题,有的人可能依靠不住也是事实。 可是,这里的问题是:习惯了靠自己,哪怕当自己想去依靠外界时,也很难做到。 处处警惕,内心充满了对外界的怀疑和不安全感,因此,不敢把自己托付给外界。
这就是依恋障碍。
依恋的形成
依恋,是人的本性。
如果在一个人的发展过程中没有受到严重的干扰,人最后是会自然发展出依恋的能力的。
那么,依恋关系是如何建立起来的呢?
美国心理学家M.艾恩斯沃斯把依恋关系分为四种:安全型依恋,回避型依恋,反抗型依恋和混合型依恋。
依恋关系的建立,最开始源于和母亲的关系。
母亲是婴儿接触的第一个外界。 当带着全能感的婴儿,又深陷其实自己并不能照顾自己、离开母亲甚至都活不下去的矛盾时,母亲的看到、共情和及时回应,就是婴儿的全部。 如果母亲在这方面做的很好,那么,婴儿就有一种感觉:外界很好,世界很好,我也很好。 这个时候,婴儿随着成长和心理发展,也会自然而然建立起一个很好的依恋关系,也就是安全性依恋。 如果,母亲做不到这一点,那么,取决于母亲能做到的程度,孩子的依恋功能的建立就会打一定的折扣。 这个时候,我们可能会建立回避型依恋、反抗型依恋或者混乱型依恋。
所以,依恋建立有一个重要前提:就是这个世界是好的。 儿时,我们认为母亲是我们的自体客体。 如果母亲的这一功能承担的足够好,孩子的全能自恋回落后,会发现一个真实的自体和真实的客体。 并且,收获一个「基本是好的」的外界。
既然,人的心理在各种条件得到基本满足的情况下,我们是能够自动发展出依恋功能的,那一定说明,依恋对我们,是有价值的。 依恋的价值都有哪些呢?
第一,当我们认为这个世界是好的,我们会更有安全感。
能够形成依恋的前提,本身就是「世界是好的」。 所以,如果依恋真的发生了,说明我们已经成功构建起了「这个世界是好的」的基本世界观。 这本身就很有价值。 一旦,我们认为这个世界是好的,我们也会更有安全感。
我的一位来访者,就活在一种「外界是恶意」的感受中。 这源于从小,她的父母对她的高要求,比如,努力学习。 成绩如果是第二名,父母就会说:之前都是第一名,怎么这次下滑了? 如果是第一名,父母会说:别骄傲啊,一次第一不算什么,关键是要保持。 就这样,她觉得,外界就是一个对她有很多要求的外界,除非她做到很好,否则,外界就会抛弃她。 工作后,她也是这么认为的,她的工作必须做到很好,否则,领导就会对她不满意。 甚至,交朋友也是要自己先做到「完美」,不能有坏脾气,不能自私,不能任性,否则,也会被朋友抛弃。 这种感受弥漫在她的生命中,让她战战兢兢,如履薄冰
第二,当我们认为这个世界是好的,我们会更愿意与这个世界深度连接,也更愿意深度参与。 这会加强我们与世界的关系。 那些依恋失败的人,会发展出一种和世界的「隔离感」,所以,很多人经常有一种感觉:世界是世界,我是我,两不相干。
我的一位朋友描述过一次她的一次成都旅行经历。
朋友休假,于是来到了「好吃好玩」的成都。 来成都后,她却发现一个问题:自己跟成都,好像没有什么关系。 成都很好,好吃,好玩,好逛。 可是,这一切的好,跟自己没关系。 走在宽窄巷子、锦里、武侯祠,感觉自己像一个幽灵一样,和整个场景,融入不进去。 麻木、游离,没有兴奋,没有开心,甚至,没有感受。 成都是成都,自己是自己。
现在,我们再理解这种感受,就很简单了:虽然成都各种好,但是,她却并不能让自己融入到这个「各种好」的成都中来。
第三,当我们认为这个世界是好的,我们会更愿意从这个世界中寻求支持和资源,而这些,都会滋养我们的生命。
这一点至关重要。 我们任何人都不可能单打独斗,这就是为什么我们要融入世界的原因。 我们总会有需要外界支持的时候。
我经常会遇到这样的来访者,他们身上有比较明显的「反抗型依恋」的特征。 他们中有的伴有比较严重的情绪问题,明明已经非常需要专业的心理支持了,但是,他们并不认为心理咨询或者去医院寻求药物治疗,是可以支持到他们的。 这就是典型的:看不到、也无法获得外界的支持。 这类来访身上还有一种特征:当他们进行了几次心理咨询后,他们似乎在心底的某些层次上,渴望继续进行心理咨询,但是,他们却希望咨询师能够更加主动一些。 也就是:他们想走近,但是又不想太主动。
总之,好的依恋的发生,会让我们更有创造性,提升我们生命的质量。
依恋障碍会带来孤独
如果形成依恋障碍,就会带来孤独。
与依恋形成的前提——外界是好的——相对,依恋障碍的前提是:外界是坏的。 因为「外界是坏」的,我们被迫只能依靠自己。 在依靠自己的同时,外界中坏的部分,对应着的各种阴暗和黑洞,就会一并被我们收回到自己身上。
我们不仅会感觉这个世界恶意重重,还会感到孤独。
能否依恋外部,也是我们是否「感到孤独」的重要原因。 当我们看到「他人」后,我们进而还会看到「世界」。 「他人」和「世界」,对于我们而言,都属于外部。
这是相互作用的:外界的「坏」,给我们造成了心理的「阴影」;我们带着心理的「阴影」去看外界,外界就确定无疑是坏的。 同时,心理的黑洞和阴影本身,也是对外界坏的一种防御。
否则,我要如何抵抗这个恶意重重的世界?
所以,很多内心孤独的人,即便有的人看起来很友善而平和,但是,因为他的潜意识中始终明确地知道:这是一个恶意重重地世界,不值得我去依赖,所以,他们的内心深处的某个角落,一定是有黑洞的。
这样的人,无论社会功能发展的多好,世俗上有多成功,内心一定有致命的孤独感。
为何有人可以享受孤独?
有的人享受孤独,有的人想摆脱孤独。 其实,这里说的孤独,并不是一回事。 前文所说的所有孤独,说的都是让人想摆脱的那种孤独。
那么,让人想要去享受的那种孤独到底是一种什么样的孤独? 那是一种「千帆阅尽人间」的孤独。 只有在你曾经走进过丰沛饱满的关系,与他人和世界建立过深刻而广阔的连接,被爱充分滋养过的人,才有能力走进这种孤独。
话说回来,这其实,已经不是孤独,只是形式上看起来孤独而已。 内心,早已是无比的富足。 独自品味,并乐此不疲。 这是一种很高的境界。
况且,只要他们愿意,他们可以随时再次走入人群。
如果我们依恋一个人,一旦失去,该怎么办?
有的人担心一旦依恋一个人,那么,如果这个人离去,自己不能承受。
这里,要区分依恋和依赖的区别。
依恋,指的是感情的指向:眷恋、喜爱、想要靠近;而依赖,更多的指向一个人缺乏独立的能力,需要完全依靠别人。
一个健康的依恋关系是,我有独立的能力,但是,我仍然可以放心地去在感情上靠近一个人,并且把自己放心地交出去。
依恋是一种情感的能力。
依恋一个人,以及一段好的依恋关系,确实有可能失去。 可是,哪怕有一天,这份爱会失去,基于这份爱建立起来的笃定、踏实、安全感、勇气,这些心理基础,一旦建立起来,就不会消失。 这些东西,会陪伴我们一生。 在我们每一个困窘、艰难的时刻,给我们带来希望。
一份高质量的关系,虽然关系有可能终结,但是,那份美好的感受,却不会随着关系的终极,或者,关系中某人的离去而离去。
这份美好的感觉,会永存心底。 源源不断地化作光,滋养我们。
被看见的欲望、被满足的需求,最后,都会在我们心中形成一股力量,这股力量,就是生的力量。
既然依恋这么好,如何建立依恋关系?
依恋关系最初的建立,是在婴幼儿时期,通过与父母的关系,尤其是与母亲关系的构建形成的。
如果这个时候没有形成,再次走入依恋关系,就需要我们后天有意识地努力。
首先,尝试找到一个好的客体。 一个好的客体,就是一个好的「外部世界」的象征,能够给我们带来安全感。 并且,在尝试去建立依恋关系的时候,能够尽可能避免我们被现实伤害的可能性,增加建立好的依恋关系的概率。
其次,尝试和一个好的客体建立一段稳定持久的关系。 在这里,稳定和持久非常重要。 事实是,无论这个客体有多么地好,我们的关系都不可能完美。 但是,在遇到困难的时候,不要试图去结束关系。 持久的关系,像一个稳定的容器,在这个容器里,我们是有机会去发展出依恋,而且,是走入现实的依恋。 也就是说,我们有机会看到,彼此都不完美,但是,关系仍然稳定,依恋仍然可以发生。
最后,当依恋发生,尝试去标记这些感受。 这需要我们有一定的觉察能力,让我们切实从身、心、头脑的三个层面,都意识到:依恋可以发生,而且,依恋的感觉,是这样的。
建立好的依恋关系,我们就能够从这样的依恋关系中,不断地获取资源和支持,这些东西,会照亮我们的生命,并且,陪伴我们走的更远。
父母很自私 在 歡歡 歡阿惠 Youtube 的最佳貼文
很多人可能以為,我的出櫃之路很順遂
相較起身邊真的被逐出家門或爸爸亮菜刀的朋友...
我確實算幸運很多很多
但也不代表我的父母一開始就坦然接受
說到這可能很多長輩會覺得「我很不孝」
百善孝為先,我怎麼可以讓父母傷心?
(我就問,到底誰沒事會去傷害家人=口=)
(到底是要把同志族群想得多壞多沒良心... )
很多人認爲「出櫃」很自私
但我認為反而是因為珍惜跟家人的關係
才願意冒險去正面坦承、溝通
花了很長的時間讓父母了解、適應
甚至還願意一起挺身而出捍衛平權
我想這就是愛的關係吧
願意坦白和互相了解
說到這如果還是覺得同志就只是風潮、想紅
就是國家敗壞、氣候變遷、天災人禍的元兇
那算了,反正你本來就沒有愛
part1
自我認同要多久?需要走十年?:https://youtu.be/ZB7eCUrMjvo
追蹤歡歡的IG https://www.instagram.com/huan_a_hui/
業務信箱:[email protected]
薩克斯風教學/譜/演出預約/更多資訊 https://www.saxhuan.com/
父母很自私 在 林林夫妻 Youtube 的最佳貼文
#詭異韓國吃播再現艾莎門
#文末附上防範懶人包
⚠「爸媽們注意!」
前幾年教壞囝仔大小的「艾莎門ElsaGate」又出現了😱!
從「藍鯨遊戲」、「艾莎門」、「momo挑戰」一直到最近超詭異的韓國吃播頻道「DONA도나」,網路上時不時就會冒出來一堆嚴重影響孩子思維與價值觀的😈負面東西,讓身為父母的我們非常擔心~
🆖「為什麼會有這種東西!?」
🆖「為什麼要拍這種影片!?」
🆖「為什麼要做這樣的事!?」
很無奈~但這恐怕是背後龐大的集團,為了自私的利益而有的操作手法😭...
不過別擔心,小小民眾如我們還是有💪抵制方法的!
👉多跟孩子互動聊天,少用3C陪伴孩子!
👉慎選影片頻道,陪著孩子一起觀賞討論!
任憑“👾拍咪訝”再猖獗,只要我們做好防範👊,好好陪伴、守護我們的孩子,自然可以和壞東西絕緣,不用怕😤!
🎙「EP33-暗黑艾莎門再現入侵吃播界!?亂吃一通教壞囝仔大小的詭異韓國吃播!背後龐大的集團黑幕令爸媽堪憂...」
✅Apple Podcast:https://reurl.cc/nnDKG8
✅Google Podcast:https://reurl.cc/v57MN1
✅KKBOX Podcast:https://reurl.cc/L0AEGa
✅SoundOn:https://sndn.link/00ff77/uiWSyx
✅Spotify:https://reurl.cc/e9DrY7
✅Listen Notes:https://reurl.cc/MZ8eEm
🖥YouTube頻道影音版:https://youtu.be/C-eP45FZpHU
#護身符懶人包~知己知彼,百戰不殆!
🎞影音版:https://youtu.be/HN3otu6jRCM
📝文字版:https://lingmami.com/blog/post/momochallenge
😉加碼放送「不用3C開車怎麼哄小孩」: https://youtu.be/XCfo_I6sp-8
🔺林林夫妻 :https://pse.is/f7
🔺巧鈴Ling : https://pse.is/lingfb
🔺Blog :https://lingmami.com
🔺 Instagram:https://www.instagram.com/00ff77/
🔺 YouTube:https://bit.ly/2xqBRtn
👉TG頻道網址 https://t.me/lin00ff77
父母很自私 在 暗網仔 2.0 Youtube 的最佳解答
Nordvpn每月只付3.71美元會有3折 (70%折扣)優惠再送一個月全免費service給你!!!
請使用以下連結: https://nordvpn.com/deepwebkid
優惠碼: deepwebkid
Professor PowPow頻道: https://www.youtube.com/channel/UCTiPpo3GYFgLq0WrvwyLVYw
Instagram: https://www.instagram.com/dw_kid12/
Facebook: https://www.facebook.com/deepwebkid/?modal=admin_todo_tour
Spotify: https://open.spotify.com/album/2LjUOH9T9j21GiX8jzytu6
訂閱: https://www.youtube.com/channel/UC8vabPSRIBpwSJEMAPCnzVQ?sub_confirmation=1
我最高觀看次數的影片 (我為何不再拍暗網? 只說一次): https://www.youtube.com/watch?v=jbihKaqEEQw&t=127s
首支單曲: https://www.youtube.com/watch?v=UASHWB6Ai9Y
我的成長故事: https://www.youtube.com/watch?v=Kdhtp6A6YJE
這位才是真正的網絡垃圾: https://www.youtube.com/watch?v=jlJYDx1GP-U&t=263s
Billie Eilish出賣靈魂的方法: https://www.youtube.com/watch?v=pfB1S2uy5Po&t=115s
日本最殘酷的直播節目: https://www.youtube.com/watch?v=7E81OKVX7wc
我受夠了, 我的精神困擾: https://www.youtube.com/watch?v=aQ6uxaQhiS4&t=7s
注射自己精子的婦科醫生 | HBO最恐怖的記錄片
注射自己精子的婦科醫生 | HBO最恐怖的記錄片 (ft. Professor PowPow)
HBO最恐怖的記錄片 (ft. Professor PowPow)
【恐怖】HBO最的記錄片 (ft. Professor PowPow)
【恐怖】HBO變態婦科醫生記錄片 (ft. @Professor PowPow )
【記錄片】變態姦污病人婦科醫生 (ft. @Professor PowPow )
【恐怖】變態婦科醫生記錄片 (ft. @Professor PowPow )
會讓你懷孕的變態婦科醫生 (ft. @Professor PowPow )
會令你懷孕的變態婦科醫生 (ft. @Professor PowPow )
HBO會性侵你的變態醫生 (ft. @Professor PowPow )
HBO記錄性侵你的變態醫生 (ft. @Professor PowPow )
HBO記錄片性侵你的變態醫生 (ft. @Professor PowPow )
Professor powpow:
一位執業超過40年的婦科醫生被揭發用自己的精子令數千名他的女病人受孕. 導致無數家庭的破裂.
各位觀眾大家好! 我是Professor powpow.
2020年6月美國HBO頻道播出一部名Baby God的紀錄片. 講述在美國內華達州一個知名婦科醫生Quincy Fortier由1940年至80 年代期間將自己的精子放進無數想生育的婦女體內. 令多人長大後慢慢發現原來自己並非親生父母所生, 而是這位婦科醫生的親生子女.
紀錄片由其中一名女兒Wendi Babst的角度慢慢揭發其他子女這麼多年是: 如何生活, 用什麼方式發現自己的身世, 並且家庭狀況最終破碎到什麼程度.
但由於最近professor pow pow我太多東西要做, 尋找血脈這些事就交由暗網仔去調查.
暗網仔:
“養育之恩是無法報答” 因為父母放於己出的心機可以多於自己生命. 作為男人養了一個小孩20年才發現不是你的, 簡直是惡夢. 雖說Wendy Babst媽媽22歲時被joo射了惡魔的精yik.
但如果1940年代有Nordvpn至少Wendy媽電腦和網絡不會被黑客射入病毒. Quincy fortier醫生散播子孫令美國多個30至80歲的人變成同父異母的兄弟姐妹. 就如想入侵你iphone的種子散播在全球無數個機場, 咖啡室, 商場的WiFi, 所以只有散開到超過62個國家, 5200個強大服務器的Nordvpn雙層加密才確保你的電話不會突然間 “有左!”
現在只要按下面的(camera zoom down) 連結然後!!!進入!!!我優惠碼: deepwebkid就有3折優惠, 即是70% off 再送多一個月的全免費service給你.
2021已經很多災難預言可能會發生. 用nordvpn就少一樣東西要Dam yuw啦!
信我, 之前用過其他牌子, 整套來講都是Nordvpn最安全! Nordvpn ~ nordvpn ~ 折扣 seventy percent ~
[Hannah Olson]
baby god導演Hannah Olson早已製作尋根節目Finding your roots, 並同時得知而開始對Quincy Fortier的故事感興趣.
這...是她揭發這個恐怖故事的時間線...也是由她觀點, 她眼睛| 拍出來的.
[時間線-1940年]
第二次世界大戰後, 1945年婦科醫生Quincy Fortier開始在內華達州一個名Pioche的小鎮開始當一個普通的家庭醫生.
慢慢他對幫助夫婦懷孕的成功率讓他聞名並有機會開設個人診所.
[時間線-1960年]
1961年更以 ‘奇蹟醫生’ 的美yu開始在拉斯維加斯一所女子醫院當院長.
當時付近地區的女子相信, 如果跟老公或男朋友無法懷孕, 簡單地來看一看Dr Fortier就能成功有下一代. 誰知道他的做法是把該丈夫的精子woon上自己的.
題外話: 在5-60年代醫生常常會把自己的精子跟捐精者的精子kuw在一起來chung加命中luet. 因為好多那些單身女士只是想有bb, 不管親生爸爸是醫生或是捐精者.
[時間線-1980年]
1984年故事轉到加入警duey的Wendy Babst身上. Wendy從小到大也被告知自己跟父親那一邊的家人樣子完全不像. 同時wendy也對自己血統, jook poh等東西感興趣並驚嚇地發現原來yoing yuk自己一生的軍人爸爸跟自己一點血yuen關係也沒有. 調查後發現有其他都是母親曾是Fortier病人, 並對自己身世有疑waik的人. 通常這些有懷疑的人是: 跟自己爸爸樣子完全不像, 即使全家不讀書-這個人讀書成績也特別好,
最後證實亦是wendy同父異母的兄弟姐妹.
並在網絡po cup化後找到多個同樣跟Fortier有關係的人, 並在網上討論自己家庭背景和故事.
紀錄片拍到包括有: Brad Gulko, 一位1966年出生的基因科學家, 與他的父親極為似樣. 或1949年出生的Mike otis, 發現真相後不敢告訴自己90多歲的生母. 因為當時他媽媽被搞到懷孕時她根本是不想有bb的. 她只是去了做一個列行的陰道檢查, Fortier卻將自己的精子放入她的陰道中. 令她迷忙地, 奇蹟地wai yun. 她其實是想繼續讀書的, 前途還是一片光明的.
得知各種真相後Wendy最討厭是自己的鼻子. 因為跟自己的爸爸實在太像了.
[時間線-1990年]
1991年Quincy fortier被ban fat ‘年度最佳醫生.’
1996一位名Mary Craddock的女人在1974至76年見過Quincy Fortier, 並正式控告Fortier爲她兩名子女的親生父親. DNA化驗沒那麼容易的年代, 是經過50年這樣uw心的行為fortier才正式被法律上起訴. 但最後還是庭外和解.
之後luk luk jook jook有人走出控告Fortier.
不幸地, fortier拖延時間...
[時間線-2000年]
到2006年, 他93歲死的那一年, 他一天都沒坐過牢.
[女兒的恐怖故事]
訪問Fortier自己親生兒子Quincy Fortier JR, 兒子透露爸爸常有奇怪和自大的想法. 被質問他這些行為時, 他只是解釋自己是在幫助別人, 並沒有錯! 父母離婚後Fortier 4名親生兒女和前妻就一起般開住.
之後作爲一個單身男人的Fortier就ling養了兩名小女孩.
當中他的繼女Connie Fortier說了整個事件最恐怖的故事. 她不止從小被Fortier性chum, 但也同樣wai了fortier的bb. 之後她被送走, 她跟她的bb自生自滅.
“My father molested everyone. The happiest he ever made me was lying in his coffin dead. That’s when I knew I was safe.”
Quincy Fortier JR (兒子)
*dying at age 93, molestation charges
最後由導演Hannah Olson 所做的research得知記錄上至少有20多名醫生是做過同樣的事情. 由其是在DNA testing沒那麼po cup的時代發生. 有人曾經説過jeen男花心是因為男人的天職是來世界bo種, 讓自己的機因能wuy chuen下去.
那如果用職權, 信任, 女人的身體, 家庭的結構來自私地bo種在世間永遠存在還以爲自己是創造奇蹟的神, baby god 的男人應該是怎樣ching fu呢?
只能說, 他生理上是男人, 精神上人也不是.
The end
父母很自私 在 父母很自私在PTT/Dcard完整相關資訊 - 小文青生活 的推薦與評價
提供父母很自私相關PTT/Dcard文章,想要了解更多父母很自私、媽媽什麼都要管、父母覺得孩子自私有關歷史/文化文章或書籍,歡迎來小文青生活提供您完整相關訊息. ... <看更多>
父母很自私 在 父母很自私在PTT/Dcard完整相關資訊 - 小文青生活 的推薦與評價
提供父母很自私相關PTT/Dcard文章,想要了解更多父母很自私、媽媽什麼都要管、父母覺得孩子自私有關歷史/文化文章或書籍,歡迎來小文青生活提供您完整相關訊息. ... <看更多>
父母很自私 在 0447靠北父母面對固執自私的家人,我真的很無奈... | Facebook 的推薦與評價
靠北父母 ... 面對固執自私的家人,我真的很無奈母親=覺得別人的幫忙都是應該的,以前沒有支出,薪水都會給她,她不感恩,覺得我賺的少。現在長大了,想買電腦,買保養品, ... ... <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