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周經濟類期刊重點摘要
Economist(經濟學人)
*封面故事:美國在亞洲重新”浮出水面”
*美國終於開始在亞洲採取行動對抗中國 加強軍事結盟只是一個開始
*一項重大的潛艇交易 凸顯了大國競爭新戰場是如何在印太地區展開的
*梅克爾留下的爛攤子 當一位備受尊敬的總理退位時 繼任者將面臨未解決的重大問題
*綠色時代第一次能源緊縮給各國政府帶來重要教訓 必須更有效管理能源否則環保主義將變得不受歡迎
*恆大危機凸顯中國的短板 “共同富裕”能否帶來中國金融穩定?
*IMF總裁為何應該要辭職? 涉及數據和中國的醜聞已嚴重削弱了她的可信度
Barron’s(巴倫周刊)
*封面故事:一場攸關加密貨幣和金錢的戰爭即將到來
*加密貨幣正在挑戰美國在全球金融的長期主導地位 貨幣數字化可能帶旯的威脅與機遇
*美國疾管署CDC支持65歲以上族群施打第三劑疫苗 但不支持高危族群
*晶片短缺問題對汽車業來說越來越嚴重 白宮召集半導體業者和汽車業者試圖突破瓶頸
*美國航空與捷藍航空的結盟受司法部阻撓 兩家航空公司結盟恐最終導致旅客票價上漲
*iPhone13預訂量暴增 蘋果最新款iPhone的產品線需求由中國消費者主導
*美國國會就債務上限和政府資金問題爭論不休 白宮週四通知聯邦機構開始為政府停擺做準備
Fortune(財富周刊)
*美國食藥署FDA和疾管局CDC 先後批准為65歲以上人口提供第三劑疫苗
*儘管印度是全世界最大的疫苗製造國 但只有15%人口全面接種了疫苗
*儘管利潤豐厚 醫保業者認為將新冠治療費用轉嫁給患者是合理的
*中國野心勃勃的創建全球最大的碳交易市場 但現階段僅限北京規定要參與的企業可以交易
*歐盟的綠色債券計畫 為氣候融資指出一條前進的道路
* “紅綠燈”還是”牙買加”? 德國即將產生後梅克爾時代的新政府
(註: 紅綠燈聯盟指社民黨與綠黨和自民黨結盟 牙買加聯盟指基民盟結合綠黨和自民黨)
牙買加人口 在 子迂的蠹酸齋 Facebook 的最讚貼文
奧運上周甫結束,近來看到不少網友感嘆,台灣何以培育不了歷史等級的體育選手? 並指出台灣人口在世界上並不算少,就連人口更少且更窮的塞爾維亞都出了球王喬科維奇,牙買加更是以短跑頂尖選手著稱。那麼為什麼人口有著2300萬的台灣,沒有在體育領域出過真正的超級巨星或歷史級運動員,難道台灣就如此缺乏人才嗎?
哈,我第一時間想到的,是國文課本韓愈文章中的一段。
「世有伯樂,然後有千里馬。千里馬常有,而伯樂不常有。」
很多人以為天才的閃耀是與生俱來的,理應在其領域發光發熱,但實際上卻並非如此。現實狀況下的天才,多屬未經打磨的原石。其實就很像是賭石,每顆都要切下去才知道裡面是石頭還是翡翠玉石。只不過在人才培育上,光是要切下去那刀的結果,恐怕就得耗時十數年。進一步的說,我相信台灣有許多體育千里馬,但卻沒有伯樂能發掘這些人才。
難道台灣僅僅只是缺乏一個如同伯樂般優秀的相馬人才嗎?
錯,而且是大錯特錯。
我舉兩個我最喜愛的網球運動員,費德勒和納達爾為例。他們兩人的資質恐怕稱作萬里馬也不為過,不過他們的網球才能絕非是與生俱來的。要成為萬里馬之前,你得先是千里馬甚至是百里馬。問題是天底下的人這麼多,我們要如何從一顆顆混濁不清的原石中,找出那個璀璨奪目的玉石?
你得先有一個初級伯樂,他至少得先發現你是匹百里馬。以費德勒來說,他最早的伯樂是他的父母。費德勒的父母常年打網球,並且分別獲得業餘R2、R3的等級,除了早早就帶著兒子打網球之外,也早早就發現兒子在網球或許「比別人有那麼點天分」。靠著父母的人脈,介紹了更好的教練,更好的教練帶來更多的資源和競爭,最後自然而然就會認識到最高級的伯樂。
納達爾的經歷也相當類似。納達爾有兩個叔叔,一個是職業足球選手,一個是網球教練托尼,他們兩人都發掘了納達爾極佳的體能天賦,是納達爾最早的伯樂。幸運的是納達爾跟著托尼叔叔持續訓練,多年下來托尼不只將他培育成一個優秀的網球選手,也培育成一位品德優良的高道德者。
試問一句。假設齋友你現在有了個孩子,在與他共同運動的過程中,你有辦法發現他具備的體育或運動天賦嗎? 就算你真發覺了他有著不同於常人的天賦,那麼你有人脈進一步將孩子介紹給伯樂嗎? 那位伯樂能帶給孩子更多資源和挑戰,最後讓他更上一層樓嗎?
我想,多數台灣人都沒有。
千里馬常有,伯樂卻不常有。
能成為一匹千里馬,背後需要的伯樂又何止一個。
牙買加人口 在 孭起背包·遊歷不預期 Facebook 的最佳貼文
【從奧運談根部中心】
2020東京奧運終於在剛過去的星期天落幕。在環球疫情肆虐下舉行的這次奧運會,本身已經極具歷史意義,透過自身就已經盡顯不屈不饒、堅持不懈的奧林匹克精神。而更值得高興的,當然是香港與台灣皆獲得了前身未有的好成績,相信能夠在這動盪不安的大時代,帶給大家一點安慰與振奮。
能夠踏上奧運這終極舞台,並最終贏得獎牌的選手們,必定每位都是身經百戰的戰士,擁有常人無法媲美的強大心臟(拳擊術語,代表無法阻擋的求勝意志,如何被擊倒都有力量再次站起來)。然而,看著選手們的精彩比賽,不禁讓我疑惑到,他們的Human Design 人類圖設計究竟長甚麼模樣?根據Human Design人類圖的區分系統,有說到開放根部中心的人(空根)比較不擅於抗壓,那奧運奬牌得主是否會比較偏重有定義根部中心的人呢?
在好奇心和市場調研職業病的驅使下,我決定做一個客觀的研究分析,挑選了60名來自世界各地的歷屆奧運奬牌得主,跑他們的圖來看看他們的設計差異。
這60位選手皆曾經在奧運比賽中贏取過奬牌,也橫跨了不同的年代、國籍與比賽項目,以求盡量減低sampling bias(取樣偏誤)。此外,除了少數能夠找出準確出生時間的選手(依據 Astrodatabank),其餘大部份選手我都會替他們每隔6小時跑一張圖,確保得出的結果具可靠性。
在這60個樣本當中,有31位選手根部中心有定義,其中包括「台灣聖筊」麟洋配二人、為香港拿下第一金的張家朗、100米世界紀錄保持者牙買加飛人Usain Bolt(保特/博爾特)、以及曾拿下三面奧運銀牌的「大馬羽球一哥」李宗偉等。
開放根部中心的則有16個,其中包括為香港拿下兩面銀牌的飛魚何詩蓓、被譽為羽球壇GOAT(Greatest of All Time)的林丹、曾於2016里奧奧運拿下四金一銅但這次因為精神健康而選擇臨場退賽的美國競技體操選手Simone Biles(比列絲/拜爾斯)等。
另外的13位,由於無法呈現出一致結果(同一天的部份時間為有定義,部份時間為開放),所以無法解讀。
➡️➡️ 如果有興趣知道詳細分析結果,歡迎前往網頁版並滑到最底下查看明細:https://bit.ly/3yK0xLS
驟眼看來,31比16(66% vs 34%),奬牌得主看來彷彿真的比較傾向擁有有定義根部中心。然而,當考慮到人口中根部有定義的本來就偏多(60-68%),剛好與以上選手有定義比例相符合(fair share的概念)。換句話說,根部中心有定義與否,似乎並不影響這選手在奧運做出好表現並贏得奬牌的機會。
若是如此,那我們又該如何理解有定義與開放根部之間的差別呢?
首先,開放根部中心,並不代表一定無法在壓力下發揮,只是代表他們比較沒有穩定的方法去面對壓力,因此在面臨壓力的情況下,反而會呈現出兩極化的表現,要不超水準,要不失場。
在近代NBA中,出現了三位歷史級超巨,分別是Michael Jordan(佐敦/喬丹)、Kobe Bryant(高比/柯比)以及 Lebron James(大帝占士/詹姆士大帝)。他們經常被球迷拿來作比較,而且就算不太懂籃球的人大概也聽過他們的大名,所以用來作例子正好。
Michael Jordan 與 Lebron James 兩者的根部中心皆有定義。在他們的職業生涯中,場均得分大約是27-30,歷史最高單場得分分別為69和61,而得分少於20的場次只佔總場次的14-18%。
相比之下,開放根部中心的Kobe則有著很不一樣的表現。在他的職業生涯中,場均得分為25,略少於前者,但差異並不算太明顯。但有趣的是,他的得分更顯兩極化,他曾經單場砍下81分(1963年後的最高記錄),但得分少於20分的場次卻佔總場次的30%,比例明顯比前者高。
當然以上只是很片面的數據分析,既沒有理會數據的完整分佈(data distribution pattern),也無可避免忽略了很多難以量化的影響因素(傷患、職業生涯的長短、關鍵時間的得分)。
但無論空根也好,兩極化的得分也好,我以上所說的,並沒有意圖否定Kobe的偉大。剛好相反,我反而覺得Kobe的偉大,正正在於他能夠從自己的不穩定中,領悟出一套屬於自己的打球智慧。
面對壓力的不穩定性,只是開放根部中心的一個特質,並不代表比較不厲害,也絕非甚麼需要改善的缺點。現實是,只要能夠讓自己回到內在權威與策略,開放根部中心的人其實也能夠減低壓力對他們的負面影響,在轉化壓力成為推動力的同時,不會被壓力壓垮。
擁有20-34通道的Kobe正正是這樣的一位偉大球員。他曾說過,當他專注在比賽中,他會忽然進入一個心流的境界(being in the zone)。時間會放慢,你再也聽不見週邊的聲音,只專注在當下眼前這事情上,彷彿一種入定的狀態。就是這樣的一套打球心法,讓開放根部中心的Kobe最終成為了籃球世界中的傳奇。
換句話說,根部中心有定義與否,影響的並非最終的表現或成就,而是你展現才能的模式。
回到這次的奧運賽事觀察體驗中,上星期看著小戴與陳雨菲的羽球冠軍戰,也同樣讓我得到很深刻的感受與領悟。
看著小戴不斷猛烈進攻,和陳雨菲的穩守突擊,讓我不禁好奇他們有著怎樣的Human Design人類圖設計。我本來最想看的就是小戴的圖,但偏偏因為出生時間不明,只知道她必定是顯示者,卻無法確定她根部中心是否有定義。但她的對手陳雨菲則一整天都是開放根部中心。這確實讓我感到挺訝異的。
雖然我也很想小戴可以擊敗陳雨菲,拿到金牌,但無可否認的是,陳雨菲的防守真的很厲害。尤其無論落後或領先,她總是一直能夠穩定地、不慌不忙地執行相同的策略,就是一直防守等待對手出錯。
這不禁讓我疑惑到,開放根部中心的人,面對壓力時真的能夠如此穩定嗎?壓力到底是甚麼一回事?
然後我發現到,壓力其實是一件很個人的事,全看個人的心態。
同樣的一位奧運選手,如果他覺得自己能夠走到這裡已經很滿足,真心相信輸贏與否已經不再重要,因此只想盡情享受高手過招,那壓力應該會比較少;但如果他覺得自己非拿到奬牌不可,就會形成很大的壓力,再加上如果他更自覺能力比不上對方,那壓力就自然更大。
一念天堂,一念地獄。壓力絕非一個可以由旁人客觀量化的指標,也因此可以透過心態的改變作出調整。
一個空根的人,或許可以透過作出充足的準備,讓自己壓力減少。當他已經把對方的招數研習清楚,當他認定雙方實力程度有明顯的差距,那壓力自然會降低。
同樣地,一個空根的人,也可以透過接受抗壓鍛鍊,讓自己對壓力變得麻木,去提升自己的抗壓力。(當然這只是一種可以提升抗壓力的可能性,或許的確能夠讓選手在大賽中獲得好表現,但對空根的人來說,絕非好的做法,因為長期下來身體或許會付出代價)
當然,我們都不知道陳雨菲在背後經歷了甚麼,經過了甚麼鍛鍊,才能夠在壓力下保持穩定,但從她、Kobe和其它空根奧運選手的例子中應該能夠看出,空根絕非弱點,擁有這設計的人更不一定無法承受壓力,做出驚人的表現。
只要學懂跟自己的身體相處,其實我們每個人都能夠用適合各自的方法,把壓力轉化為推動力。
#東京奧運 #Tokyo2020 #小戴 #戴資穎 #陳雨菲 #Jordan #喬丹 #佐敦 #Kobe #柯比 #高比 #Lebron #大帝 #根部中心 #空根 #定義與開放
---
✨✨ 若在職場上遇上任何疑難,或想探索自己在職場上的可能性,歡迎按以下連結,了解【 職場引導服務 】詳情。👇👇
https://www.KevinCareerCoaching.com/service
.
🔍🔍 若對走進Human Design人類圖的世界,對學習基礎知識很感興趣,歡迎按以下連結,了解【Living Your Design 人類圖初階課程 】詳情。👇👇
https://www.kevincareercoaching.com/livingyourdesign
.
💪💪 若渴望能夠在日常生活中好好運用自己的薦骨權威,或想認識薦骨的運作,歡迎按以下連結,了解【薦骨健身房 】詳情。👇👇
https://www.KevinCareerCoaching.com/sacral-gym
.
👁️👁️ 若對靈魂、意念和催眠感到興趣,歡迎追蹤 靈魂事務所專頁,獲得最新的課程和服務資訊。
牙買加人口 在 1603 年西班牙連同牙買加,將開曼群島割讓給英國 的推薦與評價
... 人口約有6 萬人的開曼群島,有近10 萬家公司在當地登記。根據《自由時報》報導,臺灣的金控集團今年第1 季對開曼群島放款的金額,就高達2229.1 億元 ... ... <看更多>
牙買加人口 在 牙買加到底有多離譜?短跑血統籠罩半個短跑圈 - YouTube 的推薦與評價
... 人口 是多少,而 牙買加 的 人口 ... 人口 是多少,而 牙買加 的 人口 又有多少. 牙買加 到底有多離譜?短跑血統籠罩半個短跑圈,歐美日本均不例外. 5.3K views ... ... <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