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熱門文章部分公開
#4分鐘帶你了解 #網路銀行
🎫臺灣金管會將發出稀有的 #純網銀 執照,來看看到底什麼是純網銀👇👇👇
#網路銀行在台灣的真正價值
網路銀行與傳統銀行有何差別?
仔細看金管會的官網,會發現 #純網銀的業務範圍跟傳統商業銀行一樣:
📌「純網銀業務範圍與一般商業銀行一致,一般商業銀行於網路可辦理之業務,純網銀亦可辦理。
純網銀與傳統銀行之差異在於提供服務之通路不同,其性質仍為一般商業銀行,應適用與現有銀行相同之法規與監理要求,如:法令遵循、客戶資料保護、資訊安全控管、防制洗錢及公司治理等相關規範。擬進入國內金融市場之純網銀業者,應建置相關管理機制並能落實執行。」
咦?業務範圍如同一般銀行,適用法規與監理要求也相同。此外,網銀的資本額 100 億台幣也與一般銀行無異。
那至少網路銀行有一些網路的「特權」吧?其實沒有。網路銀行的「網路」指的是「不准有實體」,是一種限制而不是權利:
📌「除應設置總行據點及設立與客戶面對面提供服務之客服中心外,純網銀不得設立實體分行。」
💎💎💎💎💎
業務一樣、規範相同,限制還更多,那為何 LINE、中華電信、國泰金控、樂天集團等趨之若鶩?網路銀行執照最重要的價值,其實跟網路無關:
📌「1⃣ 開放純網銀之政策目的:協助銀行因應數位化發展之商機,鼓勵金融創新及深化金融普及,滿足新世代消費需求。
2⃣ 開放新設家數:考量國內銀行業有部分銀行因業務轉型或併購而消滅,本國銀行總體家數已由 105 年底 39 家微幅減少至目前 37 家,爰開放新設純網銀之家數,以 2 家為上限,以適度管理市場競爭壓力。」
看到了嗎?以前有 39 家銀行,後來減少到 37 家,但金管會仍覺得市場太過競爭。但現在為了鼓勵金融科技,因此多發兩張銀行執照,但僅限用網路服務。
💎💎💎💎💎
換言之,金管會不想再發執照了。所以此時不搶,就沒機會做銀行了。大家在搶的是「銀行」而不是「網路」。
舉例來說,#王道銀行 就對網路銀行興趣缺缺。網路銀行能做的,王道銀行現在都已經能做了。而因為其原本就以線上通路為主,實體分行只有 5 個,所以也沒有傳統銀行放不下實體分行的包袱。
既然如此,樂天、LINE 或中華電信何不找傳統銀行合作,要來搶網銀執照?那是因為純網銀執照最大的特色是開放「非金融業者」可以持股達 60%。也就是讓科技、網路、電信業者有機會深入控制,並且真的賺到銀行賺的錢,而不只是分潤。但網銀並無法提供任何新的業務。
💎💎💎💎💎
#那麼到底網路銀行有何利基?
最基本的利基是少了實體分行的固定成本。網銀可以透過網路規模化的服務眾人,獲利率較高,可以提供較好的存款利息或較低的貸款利息。
不過如前面所提,其實傳統銀行也可以享受網路的好處,只是多數囿於包袱無法捨棄實體分行而已。今天許多人常用的線上銀行 app 都已經是網路銀行的服務。
更進一步的策略是利用網路服務為入口,擴大銀行的用戶,也就是用網路來行銷銀行。想像 LINE 搶下一張網路銀行執照,就可以在 LINE app 中架設銀行客服櫃台,快速獲取用戶。這是用網路擴大銀行的「櫃檯」,但本質上仍沒有改變銀行的性質。
💎💎💎💎💎
真正的潛力,在於 #結合其他網路服務,如證券、電商、基金、保險、電信等,推出新型態的產品。例如金管會的研究報告引用日本樂天銀行的例子:
銀行用戶可以隨時將普通存款資金劃撥到樂天證券的賬戶中進行投資,追求較高的回報。而樂天的會員通過樂天信用卡購物形成了大量的信用卡應收賬款,這部門應收賬款被樂天銀行購買。樂天互聯網金融的消費者,可以通過投資相應信托基金的模式,投資這部分以樂天信用卡應收賬款為基礎的高收益產品。樂天龐大的客戶基礎和多項金融服務,使資金流可以在樂天的生態系統內形成的「閉環」中流動,同時也為集團整體創造更多的收益。
換言之,樂天銀行處在樂天市場、樂天證券、樂天信用卡等生態圈的中間,成為一個「國中之國」。樂天銀行就是自家的清算中心,處理所有集團內的金流,保留資金放在銀行所帶來的報酬,甚至還可以打包成金融商品賣出。
💎💎💎💎💎
然而,這類創新在台灣卻會撞上金管會的 #產金分離 原則。台灣與南韓相同,奉行產金分離原則,指的是金融業應獨立於產業界之外,作為一個中立的金流通道。因此金管會規範「非金融業人士」不能夠大量持有銀行股份,而銀行董事長等人也不能兼任其他產業的高階主管。這是為了避免銀行與企業私相授受,拿存戶的錢補貼企業,造成金融風險。日本沒有此一限制,才會發展出上述的綜合業務。
金管會的顧慮有道理,卻會壓抑金融創新。金融科技的本質是讓錢變得資訊一樣,可以更自由地流動。因此最重要的創新不會是來自銀行增加一般產業的能力,而會來自產業增加金融的能力。
舉例來說,PChome 擁有許多電商資料,因此想做「供應鏈金融」,放貸給平台上賣家。這符合市場效益 — PChome 最熟悉賣家的條件,也最能評估賣家信用;雙方合作比找銀行來「過一手」更方便。甚至 PChome 可以交叉使用點數、交期、退貨時間等條件來協助賣家。然而遇上「產金分離」原則,電商與銀行兩邊的人才、知識與資料無法融合,就很難建立這樣的服務。
網銀執照是第一步,從日本、中國的發展來看,未來肯定會有更多開放的機會。因此今天爭搶執照的業者,或許是著眼於未來「產金分離」原則會逐步鬆動。不過在防弊之餘,或許不該太關注台灣「同質」的銀行競爭過於激烈,而要關注「異質」的企業太難進入金融業。
☀想看更多精選文,歡迎參加試閱☀https://daodu.tech/threeposts#
Search