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則漫畫認識一位臺灣作家
.
「我要是拋下妳,妳會怎麼樣?」
「我會躺在屋頂上慢慢死去,我在這個大都市也原是一個人的,而且正在生病。 #我是這個城市裡的一名妓女。我要到車站乘火車回鄉下,但我沒想到來不及了。我對我的生活感到心灰意冷,我感到絕望,所以我想要回家鄉去。」
.
「我愛你,亞茲別。」
#李龍第懷抱中的女人突然抬高她的胸部,#雙手捧起李龍第的頭吻他。他靜靜地讓她熱烈地吻著。突然一片驚呼在兩邊的屋頂上掀起來,一聲落水的音響使李龍第和他懷中的女人親吻分開來,#李龍第看到晴子面露極大的痛恨在水裡想泅過來,#卻被迅速退走的流水帶走了,一艘救生舟應召緊緊隨著她追過去,然後人與舟都消失了。
.
「你為什麼流淚?」
「我對人會死亡憐憫。妳現在不要理會我,我流淚和現在愛護你同樣是我的本性。」
.
──節錄和修改自 七等生《#我愛黑眼珠》
.
▎ #關於作者 #七等生 ✍️
1967年,七等生發表了《我愛黑眼珠》,
故事當中,
男主角「擁吻妓女,對妻子見死不救」等等的情節,
引起了文壇一番爭議和批評,
甚至他還遭到被吐口水到臉上的羞辱
.
有人說,
這篇小說「對文化或道德 #毫無敬意」,
「視 #鄰居的狗 比自己的生命還重要的作家」、
「這是沒有哪一種同情或者諒解可以說的」
.
#那我們該如何閱讀七等生的文字?
曾有評論家無奈地說,
七等生的小說「給人帶來的是一片惑亂的迷惘」
.
七等生(1939-2020),本名劉武雄,
普遍被認為是臺灣最受爭議的現代小說家之一,
與同時期使用「標準中文」的作家相比,
他的作品被認為是 #文體奇特、#晦澀難懂
而且 #形式怪誕
.
▎ #關於紀錄片 #削瘦的靈魂 ✍️
這樣一位的作家,
在臺灣文學史上是如此奇特的存在,
七等生式的小說,究竟是怎麼誕生的?
.
在紀錄片《削瘦的靈魂》中,
我們或許可以從七等生的生命歷程當中,
尋找到一部分的線索。
.
紀錄片《削瘦的靈魂》,
片名取自七等生的小說篇名,
是 #他們在島嶼寫作 #第三系列 之一
.
導演 #朱賢哲 花了半年時間,
才讓七等生願意接受拍攝,
這部紀錄片不只採訪了作家本人,
也訪問了其他文學作家、七等生的兒女、
少數不多的朋友、及情人
.
記錄下這位 #臺灣最受爭議的小說家
「七等生」
.
▎ #酒保小心得 by weilin ✍️
看了紀錄片、查找老師生平,
令我印象最深刻的是,
七等生老師,
在念台北師範學院藝術科的時候,
.
他曾因為學校伙食太差,跳上餐桌抗議、
也曾在校慶擔任指揮時,搖屁股、
或是在演講時,說學校壞話
.
當下覺得「哇!好中二生(?)」
但後來想想在那個時代,或是現在,
其實要直接表達自己的不同意或是不滿,
都是件不容易的事
.
▎#想了解更多七等生和紀錄片?✍️
紀錄片《削瘦的靈魂》
|購票連結:https://reurl.cc/MZdDKX
|正式預告:https://reurl.cc/Q7X7pZ
.
展覽《七等生:瘋狂靈魂,精彩人生 —— 七等生創作紀念展》
|展期:2021.3.6 (六)-4.1 (日)
|資訊:https://fb.me/e/4VSNJcKuX
.
_
.
目宿媒體 Fisfisa Media X 臺灣吧 - Taiwan Bar
_
.
📚 #參考資料
|蕭義玲,〈亞茲別的宣言與選擇── 〈我愛黑眼珠〉的詮釋及其在七等生寫作歷程的位置〉,《文與哲》,29(高雄,2016),頁317-353。
|劉振琪,〈七等生〈我愛黑眼珠〉的接受美學分析〉,《東海大學圖書館館訊》,86(臺中,2008),頁40-52。
|七等生,〈給安若尼 ‧ 典可的三封信〉,《臺灣文藝》,96(臺北,1985),頁 71-77 。
|七等生,〈真確的信念:答陳明福先生〉,《中外文學》,5:1(臺北,1976),頁140-157。
同時也有55部Youtube影片,追蹤數超過80萬的網紅果籽,也在其Youtube影片中提到,緬甸軍人不斷射殺平民百姓,世界在袖手旁觀!緬甸在1948年由英國殖民地走向獨立,人民的苦難就沒有停止過,1962年軍政府獨裁統治,至2015年舉行大選,開始自由化民主化,到2021年又再倒退回軍政府,長年累月的壓迫,緬甸經濟停滯不前,人均收入低於二戰前水平。但緬甸的悲劇,卻孕育出廿世紀偉大政治小說家...
「現代小說家」的推薦目錄:
- 關於現代小說家 在 臺灣吧 - Taiwan Bar Facebook 的最讚貼文
- 關於現代小說家 在 陶傑 Facebook 的最讚貼文
- 關於現代小說家 在 洪震宇的田野思考與觀察筆記 Facebook 的最佳貼文
- 關於現代小說家 在 果籽 Youtube 的最佳解答
- 關於現代小說家 在 伊格言Egoyan Zheng Youtube 的最佳解答
- 關於現代小說家 在 伊格言Egoyan Zheng Youtube 的最佳貼文
- 關於現代小說家 在 現代主義小說家七等生病逝享壽81歲| 華視新聞20201026 的評價
- 關於現代小說家 在 《他們沒在寫小說的時候:戒嚴台灣小說家群像》有聲書 的評價
現代小說家 在 陶傑 Facebook 的最讚貼文
衛斯理的作者倪匡先生是百年中國的曠世奇才。一九五七年,他九死一生,來到自由的香港,從此緣結鏡海,筆幻心田,為全球華人開拓想像的異境,替中國文學創造一片靈感的夜空,氣魄之廣,文星之燦,絕後空前,曠古爍今。
衛斯理系列跨越半世紀。倪匡的想像力從不枯竭,腦電波玄接外星,靈感遙應隔世,出幽入冥之頃,復有尋生探死之秘。衛斯理小說不但是一個狂士隔世夢蝶的玄想,也沛然充滿一位現代小說家天問的無奈。
倪匡愛看古今雜書,供養其源源不絕、天馬行空的 #科幻 靈感。今集「星 CUP 人物」,陶傑與 #倪匡 漫談天南地北,由秦代外星人講到今日電腦世代、穿越時空,還有未來的人工智能。在這位「預言家」眼中,人類置身於當下另類奴隸時代,該如何自處?世界又會發展成甚麼模樣?
延伸專題:
【倪匡半世紀前科幻橋段 今一一應驗?】
https://goo.gl/sqrPZR
【從文學啟發的科學】
https://goo.gl/7AVKbS
【平面國:133 年前的科幻小說在諷今天】
https://goo.gl/ERVQ9e
==========================
【 CUP 媒體 】
在 www.cup.com.hk 留下你的電郵地址,即可免費訂閱星期一至五的日誌。
多 3 篇,大腦再升*CUP!Follow IG:@cupmedia,圖解每日世界要聞。(www.instagram.com/cupmedia/)
Telegram Channel:https://t.me/cupmedia
現代小說家 在 洪震宇的田野思考與觀察筆記 Facebook 的最佳貼文
每個人都應該有一個屬於自己投入與產出的領域,讓學習有趣、有目標,寫作與口語表達,就是一個做好的自我教育的方法。
這也是我自學的方式。例如節氣與風土領域,跨入飲食文化、族群歷史與台灣地理,在地旅行、成功與機會...等等。
另外就是透過教學的學習,這也是非常有價值的學習方式,把繁複的內容轉化成簡單可理解、能聚焦運用的流程,這也是我這幾年獲得的成長。
我在每個階段會做微幅的演化,累積一段時間之後,再透過偶然與巧合的機緣,進行巨幅的突破。
但如果沒有持續投入與輸出的結合,很難帶來累積性的改變。
=============
以下是台灣作家吳明益的個人心得:
現代小說家必須是一個博物學者,因為小說家不再寫個人的內心世界。假如要書寫一個科學家的內心世界,小說家無法只靠推測,必須了解科學家所學,才能以他思考的方式思考。他喜歡寫小說,「因為寫小說會教育我自己」,去接觸新的東西。
http://www.cna.com.tw/news/acul/201808180234-1.aspx…
現代小說家 在 果籽 Youtube 的最佳解答
緬甸軍人不斷射殺平民百姓,世界在袖手旁觀!緬甸在1948年由英國殖民地走向獨立,人民的苦難就沒有停止過,1962年軍政府獨裁統治,至2015年舉行大選,開始自由化民主化,到2021年又再倒退回軍政府,長年累月的壓迫,緬甸經濟停滯不前,人均收入低於二戰前水平。但緬甸的悲劇,卻孕育出廿世紀偉大政治小說家奧威爾,他年輕時有五年光陰在緬甸曼德勒擔任帝國警察,鮮有人提及這段經驗對他小說創作的影響,作品《緬甸歲月》、《動物農莊》和《1984》,被稱為現代緬甸悲劇歷史的寓言三部曲,緬甸知識分子也因此稱他為「先知」。
《Finding George Orwell in Burma》是通曉緬甸文的美國記者Emma Larkin的作品,她由九十年代起開始重踏奧威爾在緬甸的足迹,多次秘密採訪,道出緬甸近代史的悲劇;她將奧威爾緬甸三部曲著作,對照緬甸的政治社會境況,生動呈現了當地人在高壓統治下的一言一行,恍如《動物農莊》及《1984》的實況版。奧威爾第一部小說《緬甸歲月》(Burmese Days)是他在遠東殖民地經歷,一九二〇年代,他在緬甸擔任帝國警察。五年執勤期間,穿着卡其馬褲與閃亮的黑色馬靴,配備槍枝,四處巡邏,維護秩序及帝國的尊嚴。然而,有一天奧威爾突然毫無預兆返回英國辭職,然後投入了寫作,他交出了被視為具政治洞察力的兩本作品:《動物農莊》與《1984》。緬甸從英國獨立,不久軍事獨裁者就阻絕國家與外界的連繫,發起所謂「緬甸特色的社會主義道路」,從此緬甸淪為世界最貧窮國家之一。《動物農莊》故事關於一群豬推翻了人類農民,自行經營農場,最後卻招致毀滅,明顯是暗諷緬甸失敗的「社會主義革命」。而《1984》則預告了長達四十多年,在一個被世界最殘忍與最頑強獨裁者統治國家的狀態。
https://hk.appledaily.com/lifestyle/20210326/C36UVN7SGVGRLJPZQLGSHJIHSU/
影片:
【我是南丫島人】23歲仔獲cafe免費借位擺一人咖啡檔 $6,000租住350呎村屋:愛這裏互助關係 (果籽 Apple Daily) (https://youtu.be/XSugNPyaXFQ)
【香港蠔 足本版】流浮山白蠔收成要等三年半 天然生曬肥美金蠔日產僅50斤 即撈即食中環名人坊蜜餞金蠔 西貢六福酥炸生蠔 (果籽 Apple Daily) (https://youtu.be/Fw653R1aQ6s)
【這夜給惡人基一封信】大佬茅躉華日夜思念 回憶從8歲開始:兄弟有今生沒來世 (壹週刊 Next) (https://youtu.be/t06qjQbRIpY)
【太子餃子店】新移民唔怕蝕底自薦包餃子 粗重功夫一腳踢 老闆刮目相看邀開店:呢個女人唔係女人(飲食男女 Apple Daily) https://youtu.be/7CUTg7LXQ4M)
【娛樂人物】情願市民留家唔好出街聚餐 鄧一君兩麵舖執笠蝕200萬 (蘋果日報 Apple Daily) (https://youtu.be/e3agbTOdfoY)
果籽 :http://as.appledaily.com
籽想旅行:http://travelseed.hk
健康蘋台: http://applehealth.com.hk
動物蘋台: http://applepetform.com
#劉細良 #緬甸 #美國 #1984 #抗爭
#果籽 #StayHome #WithMe #跟我一樣 #宅在家
現代小說家 在 伊格言Egoyan Zheng Youtube 的最佳解答
為何一個酒鬼可以寫出這麼厲害的小說?
#瑞蒙卡佛 #美國小說 #文學
───
☞〈所有東西都黏在我們身上〉全文連結|https://www.egoyanzheng.com/single-post/2019/12/25/所有東西都黏在我們身上──瑞蒙‧卡佛
☞Instagram|https://www.instagram.com/egoyanzheng/
☞請記得按讚、留言、分享、訂閱、小鈴鐺喔。
☞請記得按讚、留言、分享、訂閱、小鈴鐺喔。
────
如果你失戀了,你會怎麼處理戀人的遺物呢?把信件燒掉?把衣服剪掉?還是,把東西全數變賣,換回一筆錢,重新開始?本集我們要談論的主題正是「戀人的遺物」,來自伊格言老師的一篇文章:〈所有東西都黏在我們身上〉,你可以在影片下方的頻道資料處找到全文連結。
美國作家瑞蒙‧卡佛(Raymond Carver),一九三八年生於奧勒岡州,一九八八年去世;在他僅有的五十年生命中,多數時候並不得志:酗酒、貧窮,生活的重擔如影隨行。他的代表作全都是短篇小說,因為唯有短篇才能讓他在短時間內寫完,好趕快去做其他工作。我們常聽到「文學是生活的切片」這種說法,似乎是說作家觀察生活,從中切出局部,作為產品。但伊格言如此形容卡佛:
是生活的頹敗與殘忍構成了《當我們討論愛情》這本薄薄的小書──我承認這不是我真正想說的話,因為我真正想說的更極端而荒謬:是生活的頹敗與殘忍(而非脂肪、碳水化合物和蛋白質)構成了瑞蒙‧卡佛這個人;因為他讓我感覺那些極其簡短、精準又冷酷的短篇傑作並非來自於「生活的切片」,而是來自於他自身。換言之,他片下來的其實不是故事,而是血肉模糊的他自己......
─────
伊格言,小說家、詩人,《聯合文學》雜誌2010年8月號封面人物。
著有《噬夢人》、《與孤寂等輕》、《你是穿入我瞳孔的光》、《拜訪糖果阿姨》、《零地點GroundZero》、《幻事錄:伊格言的現代小說經典十六講》、《甕中人》等書。
作品已譯為多國文字,並於日本白水社、韓國Alma、中國世紀文景等出版社出版。
曾獲聯合文學小說新人獎、自由時報林榮三文學獎、吳濁流文學獎長篇小說獎、華文科幻星雲獎長篇小說獎、中央社台灣十大潛力人物等;並入圍英仕曼亞洲文學獎(Man Asian Literary Prize)、歐康納國際小說獎(Frank O'Connor International Short Story Award)、台灣文學獎長篇小說金典獎、台北國際書展大獎、華語文學傳媒大獎年度小說家等獎項。
獲選《聯合文學》雜誌「20位40歲以下最受期待的華文小說家」;著作亦曾獲《聯合文學》雜誌2010年度之書、2010、2011、2013博客來網路書店華文創作百大排行榜等殊榮。
曾任德國柏林文學協會(Literarisches Colloquium Berlin)駐會作家、香港浸會大學國際作家工作坊(IWW)訪問作家、中興大學駐校作家、成功大學駐校藝術家、元智大學駐校作家等。
──────
☞ Readmoo專訪1:如果在YouTube,一個小說家
https://news.readmoo.com/2020/01/07/200107-interview-with-egoyan/
☞ Readmoo專訪2:那些關於孤寂的問題,以及......
https://news.readmoo.com/2019/03/21/190321-lonelieness/
☞ 香港文匯報報導:棄醫從文 伊格言闖進精神世界
http://paper.wenweipo.com/2019/09/02/OT1909020001.htm
☞ 關鍵評論網專訪:透過YouTube頻道展示文學,我的小說虛構其實是把刀子
https://www.thenewslens.com/article/133126?fbclid=IwAR05NUrcGYIO3CsGLtBwld1XzR2nRnADvGqidEEJzqqpytThgaI2-lABsGc
☞ 神性之人,無邊之愛:伊格言的失戀講座
https://www.commabooks.com.tw/article/378
────
小說是什麼?我認為,好的小說是一則猜想──像數學上「哥德巴赫的猜想」那樣的猜想。猜想什麼?猜想一則符號系統(於此,是文字符號系統)中的可能真理。這真理的解釋範圍或許很小,甚至有可能終究無法被證明(哥德爾的不完備定理早就告訴我們這件事);但藝術求的從來便不是白紙黑字的嚴密證明,是我們閱讀此則猜想,從而無限逼近那則真理時的智性愉悅。如若一篇小說無法給我們這樣的智性,那麼,它就不會是最好的小說。
是之謂小說的智性。───伊格言
現代小說家 在 伊格言Egoyan Zheng Youtube 的最佳貼文
本影片由 村上春樹《國境之南,太陽之西》深度解析系列,亦即本頻道編號7、8、9共3支影片
合併而成
───
你知道「西伯利亞歇斯底里」嗎?
───
☞〈真正存活的只有沙漠本身〉全文連結|https://www.egoyanzheng.com/single-post/2019/12/10/真正存活的只有沙漠本身──村上春樹《國境之南,太陽之西》
☞Instagram|https://www.instagram.com/egoyanzheng/
☞☞請記得按讚、留言、分享、訂閱、小鈴鐺喔。
#村上春樹 #文學 #小說
────
《國境之南,太陽之西》是一部如假包換的愛情小說,是以小說男主角阿始,和他生命中的三個女人為中心的。阿始在小學時認識了他的青梅竹馬:島本,這是他生命中的第一個女人。島本曾罹患輕微的小兒麻痺,總是跛著一條腿走路。二人都是獨生子女,彼此陪伴,度過了童年的孤寂。小學畢業後,阿始與島本失去聯繫,在中學裡展開與「泉」的初戀。然而在此刻,第二位女人出現了──那是泉的表姊。阿始受到泉的表姊的肉體吸引,與她偷情,成為砲友,也因此深深傷害了泉。其後,於漫長乏味的大學與職場生涯後,阿始遇見了第三個女人:妻子有紀子。他與有紀子結婚,生了個女兒,經營爵士酒吧。直至某日,阿始在酒吧與島本重逢,舊情復燃,一段婚外情就此展開。
首先來看「泉的表姊」這個角色。小說中,泉的表姊甚至沒有實際的姓名。當阿始和可愛的初戀情人泉談著戀愛時,他偶然見到了泉的表姊,深受吸引。這所謂「吸引」幾乎無涉情感層面,而單單以「暴風雨般之性驅力」的形式呈現。在阿始劈腿期間,他和這位表姊的幽會是這樣的:
我和那位泉的表姊從此以後的兩個月之間,腦漿都快溶掉似地激烈做愛。我和她既沒去看電影,也沒去散步。既沒談小說、談音樂、談人生,也沒談戰爭、談革命,什麼也沒談。我們只是性交而已。我所記得的,只有在那裡的一些瑣碎的具體東西的印象而已。放在枕頭邊的鬧鐘,掛在窗上的窗簾,桌上的黑色電話機,月曆的照片,床上她脫掉的衣服。還有她肌膚的氣味,和那聲音。我什麼也沒問她,她也什麼都沒問我。
除了真正必要的時候,我們連吃喝都免了。我們只要一碰面,幾乎連口都沒開就立刻脫衣服,上床擁抱,做愛。那裡沒有階段,也沒有程序。我在那裡所提示的東西只有單純的貪慾而已。
純粹的、壓倒性地性吸引。是的,生命的表現形式之一,即是人被純粹的身體、動物慾念所驅使;阿始與泉的表姊正是如此。但另一方面,人又顯然不只有這個面向。人畢竟有感情、會思考;因此還存在另一種生命的表現形式──純粹的,愛情與親密感的原型。在小說中,這以阿始和他的青梅竹馬島本之間的愛來呈現。
愛是什麼?伊格言說,愛是,「在人世間,曾存有過這樣的情感:令你在瞬間感受到自己絕對的不完整,感受到生命本然的孤獨,感受到對對方『非如此不可』的劇烈激情與渴望,一種絕對」。阿始和島本在童年懵懂無知時,就經歷了這樣的「絕對事件」──男孩和女孩,在牽手的短暫瞬間,突然感覺對方毫無保留,誠摯的親密與溫柔。(這是不是和《1Q84》中的天吾和青豆很像呢?我們似乎已經抓到了作者村上春樹的個人偏好了,嘻嘻。)那就是愛。
在此我們看到了兩種生命形式的對比:一種是阿始與泉的表姊,出於純粹動物本能的性驅動力;而另一種,則是阿始與島本,宛如童話般的,純粹的愛情原型。然而這兩種生命型態卻都是極端的。極端便可能為人們帶來毀滅性。而村上春樹正是藉由這樣的毀滅性,將小說扣回了「虛無」這個主題。
─────
伊格言,小說家、詩人,《聯合文學》雜誌2010年8月號封面人物。
著有《噬夢人》、《與孤寂等輕》、《你是穿入我瞳孔的光》、《拜訪糖果阿姨》、《零地點GroundZero》、《幻事錄:伊格言的現代小說經典十六講》、《甕中人》等書。
2021年5月即將於台灣(麥田)與中國(中信)同步出版最新長篇小說《零度分離》。
作品已譯為多國文字,並於日本白水社、韓國Alma、中國世紀文景等出版社出版。
曾獲聯合文學小說新人獎、自由時報林榮三文學獎、吳濁流文學獎長篇小說獎、華文科幻星雲獎長篇小說獎、中央社台灣十大潛力人物等;並入圍英仕曼亞洲文學獎(Man Asian Literary Prize)、歐康納國際小說獎(Frank O'Connor International Short Story Award)、台灣文學獎長篇小說金典獎、台北國際書展大獎、華語文學傳媒大獎年度小說家等獎項。
獲選《聯合文學》雜誌「20位40歲以下最受期待的華文小說家」;著作亦曾獲《聯合文學》雜誌2010年度之書、2010、2011、2013博客來網路書店華文創作百大排行榜等殊榮。
曾任德國柏林文學協會(Literarisches Colloquium Berlin)駐會作家、香港浸會大學國際作家工作坊(IWW)訪問作家、中興大學駐校作家、成功大學駐校藝術家、元智大學駐校作家等。
──────
☞ Readmoo專訪1:如果在YouTube,一個小說家
https://news.readmoo.com/2020/01/07/200107-interview-with-egoyan/
☞ Readmoo專訪2:那些關於孤寂的問題,以及......
https://news.readmoo.com/2019/03/21/190321-lonelieness/
☞ 香港文匯報報導:棄醫從文 伊格言闖進精神世界
http://paper.wenweipo.com/2019/09/02/OT1909020001.htm
☞ 關鍵評論網專訪:透過YouTube頻道展示文學,我的小說虛構其實是把刀子
https://www.thenewslens.com/article/133126?fbclid=IwAR05NUrcGYIO3CsGLtBwld1XzR2nRnADvGqidEEJzqqpytThgaI2-lABsGc
☞ 神性之人,無邊之愛:伊格言的失戀講座
https://www.commabooks.com.tw/article/378
────
小說是什麼?我認為,好的小說是一則猜想──像數學上「哥德巴赫的猜想」那樣的猜想。猜想什麼?猜想一則符號系統(於此,是文字符號系統)中的可能真理。這真理的解釋範圍或許很小,甚至有可能終究無法被證明(哥德爾的不完備定理早就告訴我們這件事);但藝術求的從來便不是白紙黑字的嚴密證明,是我們閱讀此則猜想,從而無限逼近那則真理時的智性愉悅。如若一篇小說無法給我們這樣的智性,那麼,它就不會是最好的小說。
是之謂小說的智性。───伊格言
現代小說家 在 《他們沒在寫小說的時候:戒嚴台灣小說家群像》有聲書 的推薦與評價
去年的今天, 小說家 七等生逝世。各家媒體與訪談常以「 現代 主義」來定位七等生的小說成就,但他之所以用盡一生去貫徹「 現代 主義」,卻沒有那麼理所當然 ... ... <看更多>
現代小說家 在 現代主義小說家七等生病逝享壽81歲| 華視新聞20201026 的推薦與評價
知名「 現代 主義」 小說家 「七等生」在24日不幸離世,享壽81歲。他的作品以小說類為主,兼具詩詞和散文,多半以「自我剖析」為主題,並且透過故事呈現 ... ... <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