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命運之輪 :大足六道輪迴圖]
此六道輪迴圖為四川省大足縣寶頂鎮寶頂山摩崖造像群之一,此六道輪迴圖規模之大居中國同類造像之冠,六道輪迴圖總結了因果報應的佛教學說:根據過去的作為,無盡的轉世轉世進入更高或更低的生活形式,在這個雕塑中, 人格化的存在,大轉輪王在他的下巴和手臂上抱著輪子. 車輪由貪(官方), 嗔(士兵), 癡(猴)和欲(女人)的人格化人物拖著,六佛光源自車輪, 這意味著開悟, 就是一切佛教實踐的目標, 使尋求者能夠從生死的永恆迴圈中逃脫. 這座8米(25英尺)高的佛教徒從中國大足石雕刻中脫出, 建於1177年到1249年之間。
註:本文翻譯自英文資料如下,並補充中文相關資訊。
· ·
Dazu Wheel of Creation : The Great Wheel of Rebirth summarizes the Buddhist doctrine of karma: an endless cycle of reincarnation into higher or lower forms of life according to one's past deeds. In this sculpture the demon Mara, personifying existence, holds the wheel in his jaws and arms. The wheel is supported from below by personifications of greed (an official), evil (a soldier), foolishness (a monkey), and lust (a woman). Six Buddha-rays emanate from the wheel, signifying that enlightenment, the goal of all Buddhist practice, enables the seeker to escape from the eternal cycle of birth and death. This 8-meter (25-foot) tall Buddhist relief from the Dazu Rock Carvings in China, built sometime between the years 1177 and 1249.
同時也有10部Youtube影片,追蹤數超過187的網紅JKの身心靈遊園車,也在其Youtube影片中提到,恐懼往往只因太多未知。多一分了解,少一分恐懼。 🔹🔸 本集精彩內容 🔸🔹 💬 死後的靈體和生前的靈魂,有何不同? 💬 靈魂的本質,就是一場純粹的體驗 💬 靈魂並不存在於人體內,而是存在於頭頂上方 💬 人類的靈魂/動物的靈魂/植物的靈魂/礦石的靈魂/邪靈與惡鬼 Noelle 網頁、FB專頁和個人諮...
生死輪迴圖 在 凱子凱の日本旅行大補帖 Facebook 的精選貼文
今天台灣有兩個重大的疫苗新聞:
1. 首批15萬劑莫德納(Moderna)疫苗5/28下午抵台
2. 有日媒報導日本將考慮供應AZ疫苗給台灣
也因為疫苗話題,這幾天台灣的媒體新聞紛紛整理了各家疫苗的比較資訊,之前我也早就跟粉絲分享過日媒整理的各家疫苗比較圖,再次把這張圖分享給大家參考。
這一個禮拜有在看我粉絲團的朋友,應該知道日本從二月中開始都是打輝瑞Pfizer疫苗,最近Moderna疫苗也才剛抵達日本,近期適用於老年人的大規模接種也是以Moderna疫苗為主。
Pfizer、Moderna、AZ三家疫苗在日本都已批准,但因為AZ疫苗在海外施打有極少數出現血栓的疑慮,日本政府目前仍將AZ疫苗排除在官方安排施打疫苗的對象外。昨天在歐洲也有嬌生疫苗與AZ疫苗引發血栓的研究報告出來,有興趣的朋友可以搜尋一下相關資訊,但這個報告仍需更多的科學實驗來證明。
依照台灣目前疫情仍無法趨緩、又還沒有足夠的疫苗支援,AZ疫苗的副作用相對也是比較低、加上也不用像Pfizer疫苗那麼麻煩的冷鏈運輸,相對於這極低比例(222/3400萬.....自己算)會發生血栓的疑慮來說,好處絕對是遠大於壞處的!
今天的記者會當中,當然也被多次詢問到有沒有收到日本可以支援AZ疫苗的問題?指揮中心這邊幾乎都是回答我們「樂觀其成」,一切都等日本官方有確切的消息再說。
我覺得我們是可以期待,但也不要過度期待。
如果最後真的成了這番美意,那我覺得對台灣來說當然是好事一件,國際間本來就是在有難的時刻就要相互幫助,當年311大地震對日捐款200億日圓這麼大的幫助、還有去年的口罩外交,如果有更多"真心良善"的國家願意在台灣發生困難的這時刻伸出援手,那就最好不過了!我們現在確實是需要疫苗的!就算是即將過期的AZ疫苗,那又如何呢?至少是國際認證、有通過三期試驗過的疫苗,
雖然日本媒體那邊確實是有這個新聞出現,但一切可能都還在討論中。最後到底會怎樣,又或者會不會受到來自中國的打壓,然後最後又落空了呢?還是很有可能的。
台灣在疫苗的爭取上確實是受到某國的牽制,於是扯到疫苗話題都必須低調進行了。您看,昨天晚上突然說莫德納疫苗在今天會進15萬劑,就像是天降甘霖的驚喜,對身處困境的台灣來說,即使下點小雨也好。
台灣言論自由,媒體又很會操作風向,於是很多人就不自覺地把自己個性變得越來越憤世忌俗,很多人都說「台灣最不缺的就是酸民」。聽到日媒報導有機會供應台灣疫苗的新聞,肯定有一堆酸民會急著跳出來說「日本不想打的才要給台灣、快過期的疫苗才要給台灣」。如果您人生的思考方向往往都這麼容易就帶往負面情緒,長期處在這樣被這樣的負面情緒操控之下,對自己的身心成長是沒有幫助的。或許您聽不太下去,但就請細細體會吧!
很多事情都有兩面的角度,要看您是怎麼去看待每一件事。我自己是會覺得如果人家願意在緊急時刻幫忙那是最好的了,如果最後沒談成,那台灣還是要自立自強守起來。
說實在的,如果您都快餓死了,有顆乾淨衛生的白饅頭可以吃,哪管它有效期限只到後天而已,當然先止餓再說了,又不是可以像日本現在還可以選大魚大肉的條件,再怎樣都比吃還不確定乾不乾淨的饅頭好吧!
另一個前幾天有發布的好消息則是莫德納疫苗(Moderna)新聞稿宣布對於12~17歲青少年施打兩劑後,抗疫有效率高達100%,在年輕族群也展現了高度保護力。
我還是要說,這次的疫情讓我們感受到人類的渺小、生命的短暫,我們要把自己的眼光看得更廣更遠,看看全世界發生怎樣的大事,而不僅是躲在小小的台灣裡面在吵架、在自亂陣腳。既然上天最後還是決定給台灣人民這樣殘酷的考驗,那我們現在在這邊在責備跟埋怨也無濟於事,不如大家都盡自己一點心力幫助防疫,團結起來!
今天5/28,是台灣疫情數字破百日後的第14天了,很明顯地每日確診病沒有往下降的趨勢,台灣確定是要跟疫情抗爭一段時間了,要有心理準備想回到原本的生活恐怕沒那麼快了,希望大家不要那麼快就防疫疲乏了。全世界很多國家都歷經過這一段,我們很幸運地拖了一年多,有更多的醫學資訊,現在換我們必須好好打這一仗了!
這幾天看了幾則新聞,印度的疫情為何落得如此下場?就是因為印度總理為了選舉、為了贏得選民的支持,讓全國82%都是信仰印度教的民眾慶祝當地最大宗教盛會「大壺節」,多數民眾未戴口罩、將身體泡在恆河裡面,相信他們的神可以幫助他們洗滌罪孽、脫離生死輪迴,於是造成現在每天三四十萬人染疫的大悲劇,病毒甚至出現了雙突變、三突變。日本呢?這幾天也有從印度返國的人,在隔離期間失聯,都一年多了,日本仍在水際対策方面有很嚴重的缺失,萬一印度變種病毒再次傳入日本社區(實際上是已經傳入、只是比例還算低),很難說目前的疫苗是否能否抵擋得住?
我覺得很幸運的是,台灣至少不是這個疫情爆發的時間點在忙選舉,否則將會有更多政治勢力介入的話,也有更多的群聚發生,那恐怕不是只有今天的數字而已了。這段時間大家都被迫在家上班,又或者工作沒以往那麼忙碌了,或許很苦悶,但也可以轉換個意念,有些事情可能原本抽不出時間的、現在可以線上學習一下,又或者可以把一直想看的書拿出來閱讀研究。
無論身處在怎樣的環境,學習讓自己內心都能感到「平安」,我覺得這是很重要的吧!
--
✅ 台塑集團UV-C紫外光空氣除菌機推薦
https://bit.ly/2QFZ2Nl
✅ 多和夢日本商品海外直送七天到貨訂購教學
https://bit.ly/3nbQv0R
生死輪迴圖 在 靛 Facebook 的最讚貼文
2021.5.2 - 2021 May Wallpaper【菩提】
"覺(巴利文與梵語:बोधि,羅馬化:bodhi),又譯為悟或道,音譯為菩提,合文作𦬢或𦬵,佛教術語,字面意思是「覺悟」,了解事物的本質,是指不昧生死輪迴,從而導致涅槃的覺悟與智慧。" - wiki
以前我唔會敢畫佛陀的,一定應付唔到貽笑大方。經過呢兩年練畫,趁住佛誕,既然從來都冇畫過,而家敢班門弄斧挑戰一下。不過,熟我脾性嘅都知我唔喜歡照辦煮碗直接畫一個佛像,於是嘗試畫一個覺悟得道嘅凡人。
雖然我無宗教信仰,但係我好欣賞佛教嘅概念,打救自己不求人,只要潛心修道,每個人都可以成佛。人想「出世」可以被點化,但要得道還需要自己去覺悟。
近年我覺得自己將來似係會出家,但明明我又做唔到素食又多妄念仲成日妄語。但脫離世俗係我好嚮往嘅做人模式,且看十年甚至二十年三十年後假如未死,會走出一條點樣嘅人生路。
~
呢次張圖睇見張草稿真係好有危機感,完全唔似係想要嘅嘢(即係畫出來要又Saint又型),一開始畫時都出哂事mode,但我覺得自己得,之前都試過得,要自己繼續畫落去,最後,叫做過到自己了。
*6K圖同草圖& drawing process 在Patreon
#覺悟 #佛陀 #बोधि #bodhi
#靛繪 #靛 #dincalendarwallpaper #cg #illustration #drawing #digitalart #digitalartist
#香港插畫家 #香港插畫 #香港插圖 #hkdraw #hkillustration #香港創作
生死輪迴圖 在 JKの身心靈遊園車 Youtube 的最讚貼文
恐懼往往只因太多未知。多一分了解,少一分恐懼。
🔹🔸 本集精彩內容 🔸🔹
💬 死後的靈體和生前的靈魂,有何不同?
💬 靈魂的本質,就是一場純粹的體驗
💬 靈魂並不存在於人體內,而是存在於頭頂上方
💬 人類的靈魂/動物的靈魂/植物的靈魂/礦石的靈魂/邪靈與惡鬼
Noelle 網頁、FB專頁和個人諮商服務查詢
https://www.noelle-noelle.com/
https://www.fb.com/NoelleNoelleAllIsWell
----------
⫸ Jerome FB & IG:搜尋「人類圖看世界 Jerome’s human design」
⫸ 預約Jerome解讀服務:https://www.fb.com/humandesign.Jerome
⫸ Kevin FB & IG :搜尋「孭起背包·遊歷不預期」
⫸ Kevin 職場引導服務:https://www.KevinCareerCoaching.com
⫸ 人類圖初階課程:https://www.kevincareercoaching.com/livingyourdesign
生死輪迴圖 在 Onityan Youtube 的精選貼文
在這只有45秒的世界裡,藉由不斷輪迴來累積經驗活下去吧!
🔰 【訂閱鬼鬼】https://goo.gl/KhBmC1
🔰【更多麥塊】https://goo.gl/PpL4tr
▂▂▂▂▂▂▂▂▂▂▂▂▂▂▂▂▂▂▂
👻【鬼鬼FB】https://fb.me/RelaxOnityan
👻【鬼鬼IG】https://www.instagram.com/onityan_
📝【CC字幕募集中】http://www.youtube.com/timedtext_video?ref=share&v=lXZgIgbiLIQ
🧿【地圖資訊】https://www.minecraftmaps.com/variety-maps/in-a-matter-of-seconds
▂▂▂▂▂▂▂▂▂▂▂▂▂▂▂▂▂▂▂
#生死秒差間 #死亡回歸
生死輪迴圖 在 Smart Travel Youtube 的最佳貼文
#TezukaOsamu #手塚治虫 #免費漫畫app #待在家 #人間昆蟲記 #阿童木
#漫画動画感動
Hello大家好我係呀Tsar,
今日為大家介紹一個免費的漫畫app
首先示範是ipad或手機上download的那個app
基本上這個app的漫畫是90%免費
間中有些漫畫是看到第幾多冊才會開始問你收費
當然有好多不同的畫家選擇啦,
我今日要介紹的就是在日本漫畫界有着舉足輕重的影響力,
被後世尊稱為「日本漫畫之神」手塚治虫, 是一位多產的漫畫家,
我將他形容為日本漫畫界的金庸一些都不為過
他是日本的國民級漫畫家、動畫製作人、醫生、醫學博士。
亦是日本現代電視動畫及其製作制度的鼻祖。
創作主題多樣化,除了他最為關注的生命主題以外,
成人主題和人與自然關係都是他反覆思考和探討的問題。
為了紀念手塚治虫, 日本人起了一間手塚治虫博物館位於兵庫縣神戶寶塚,
由JR/阪急「寶塚站」行8分鐘或從阪急「寶塚南口站」步行5分鐘就可以到達。
大家有興趣去關西旅行的時候可以去朝聖,
因為除了日本人之外,台灣好多文化人都好崇拜他
手塚治虫的作品內涵豐富,充滿了東方智慧以及對未來的思索。
他的一生創作超過400部作品,其中當然有好出名的作品藍寶石王子,
阿童木小飛俠和怪醫黑傑克..........
作品多不勝數, 但是我今日推介的是五本给大人看的
描寫人性黑暗面的五本漫畫, 第一本, 首推人間昆蟲記(創作年份1970-1971),
社一部漫畫可以用兩句說話去形容,
弱肉強食昆蟲世界,光怪陸離人情冷暖
這部漫畫出了四個chapter,第一個chapter是春蟬與浮塵子
講及她自己在文學界得到成就的背後, 巧取豪奪,層層蛻變
漫畫非常之有電影感, 第一幕已經講她在再文學得獎的同時
另一邊廂有個女人看著電視的直播而吊頸
主角十枝子成功的「秘密」, 就是能夠將身邊人的勞動成果以巧妙的方式納為己有。
十枝子與周圍人的關係,就像昆蟲與樹木的關係。
昆蟲吸取樹木的養料,樹木因此枯萎壞死。
在天牛的chapter裏面, 講十枝子如何利用自己的魅力
成功誘惑她身邊的男人、女人為她做事, 達到目的。
十枝子這種集美貌、心計與危險性於一身, 在商場非常之普遍的一件事
但是以我睇漫畫來說, 即使課長島耕作, 都寫不出手塚治虫那種人性黑暗面
她寫這部漫畫的時候是70年代, 在當時社會是非常震撼
日後有好多劇集和電影都是抄襲了這種角色的心理狀態
她的狡猾和冷酷, 在她身邊的男人都望塵莫及
畢竟現實就是一個殘酷的世界, 弱肉強食, 這本漫畫寫得好到肉
當中亦有描述女主角經常回到自己的舊居,
除去所有衣服對著媽媽一般的玩偶,
這些不為外人道,在出面的虛偽, 回返到母親的懷抱
隱喻重新回到孩子般的自然天真狀態
2019年有一套美劇叫What If, 是由今屆奧斯卡最佳女主角Renée Zellweger
當中就有類似的情節,漫畫是70年代製作
現在回看, 一點也不老土
在螽斯那個chapter, 十枝子將老家的屋燒毀,
在日本銷聲匿跡,遠走高飛到了希臘。
逃過去一切做過的壞事, 故事結尾,
獨自一人的十枝子望着神廟廢墟,深感寂寞。
或許是她回憶起了自己曾經扮演過的重重身份,
以及那些被她誘惑、利用又拋棄的人們,到頭來自己究竟得到啲什麼
這部漫畫, 你再聽回陳百強的一生何求, 就會了解箇中滋味
“沒料到我所失的竟已是我的所有”
第二部我要介紹呀漫畫就是佛陀(1972-1983)
描述佛教創始人「釋迦牟尼」成為僧侶的一生經歷的故事。
作品在美國受到高度評價,
並且在2004年及2005年的Eisner獎中得到最優秀國際作品獎。
手塚治虫以佛陀的一生來闡明世間相,無論是身分、情感、權力、欲望,甚至戰爭的殘酷。
釋迦牟尼親眼見證了英雄的死亡,以及愛情中的痛苦,
年輕的王子開始了解人世間生命的短暫與疾苦,
而面對這些無奈,即使是他的皇家血統,亦都無可奈何;
就算自己位高權重,但自己最親近的人面對生死苦難,亦救不了他們。
這個漫畫我在二十幾歲的時候看到, 情節相當感人到流淚
雖然我自己本身是天主教, 但是我一直視佛教如一種哲學的洗練
誠意推薦, 第三步要介紹的漫畫是火之鳥(1954)
火之鳥是一部以探討「生」與「死」為核心的漫畫。
分為黎明篇(漫畫少年版)、未來篇、大和篇、宇宙篇、鳳凰篇、
復活篇、羽衣篇、望郷篇、亂世篇、生命篇、異形篇、太陽篇、埃及篇、希臘篇、羅馬篇。
故事是對輪迴、人性的描寫、探討、哲理等等,
人類為了長生不死,不斷地追尋火鳥。
火鳥是能夠浴火中重生的神鳥,代表着一個有着永恆生命的個體,
作品的時間從古代到遙遠的未來,
地點從以日本為主的地球到宇宙中其他星球,
探討生命的本質、人類的業障等等,
以手塚治虫宏大、獨特的思想為基礎凝結而成。
故事由擁有喝了就會長生不老的血液的「火之鳥」
與各個為這隻火鳥煩惱、痛苦、戰鬥,並因此擁有殘酷命運的主角們組成。
除了火鳥貫穿整部作品,另外的重要角色是個大鼻子,
從武將、盜賊我王到博士等,在不同時代活著,活出不一樣的生命。
美好的梦想可以眨眼间被打得粉碎,
但整个宇宙的生命大合唱却生生不息,永无休止,就好象火中的凤凰
現在世界面對好多生離死別, 假以時日, 最壞的處境必然會過去
就等我們懷住這些充滿善良的希望, 捱到最後一分鐘,
柏拉圖的學生亞里士多德, 有一日問老師
點樣可以好似你那麼能幹, 帕拉圖二話不說,
將亞里士多德的頭浸落去河水度撳到去差不多窒息
亞里士多德不想死, 不斷掙扎, 希望在垂死之中, 伸番個頭出嚟繼續生存
然後拍拉圖對他說, 無論你遇到什麼困境, 只要你仲有一啖氣
我撳得你個頭越大力, 你的掙扎就會越強勁
繼續勇敢掙扎求存, 你仍然是有機會活得更精彩
第四部漫畫學介紹給大家是罪與罰(1949~1960),
罪與罰是一部俄國革文學巨著, 手塚治虫改變了成為漫畫
故事是講述在聖彼得堡貧民區一家公寓,住著一個窮大學生拉斯柯爾尼科夫。
他原本是讀法律系,有著天才般的智慧和超乎常人的思維模式。
他也在一些著名雜誌上發表了諸如"超人論"的文章,受到無政府主義毒害,思想上十分偏激。
他因交不起學費而被迫輟學,這時他遇見了小公務員馬爾梅。
馬爾梅因失業而陷入絕境,長女索尼婭被迫當了街頭妓女。
男主角為了生活,將母親給自己的一隻珍貴的手錶當掉,
當鋪的老太婆卻只得借給了他50元,甚至讓他背上債務。
他恨透了這放高利貸的老太婆。想到馬爾煤和她妻兒的貧窮,
又想到世上如這老太婆般不義的有錢人,他氣憤的拿起斧子,殺死了老太婆。
事後 因內心處於痛苦的矛盾衝突中,無法擺脫內心的恐懼,
他感到自己原先的一切美好的感情都隨之泯滅了,
這是比法律懲罰更嚴厲的精神枷鎖。
他懷著痛苦的心情來到妓女索尼婭處,受到索尼婭思想的感召,
向她說出了犯罪的真相與動機。與此同時,
轟轟烈烈的人民革命正在打響,在索尼婭勸說下,
在混亂人群中大聲呼喊:"是我殺死了老太婆!"實則在世界面前對自己的控訴。
世界的複雜,社會財富的分布不均,而許許多多的人生活在水深火熱之中。
貧富懸殊不應該成為犯罪的藉口
在這個殘酷的社會, 有時可能會做錯事,
這種懲罰, 即使你未必受法律制裁, 但是良心都過意不去
不能夠宣諸於口的內疚感, 比起法律對你的制裁,
懲罰更加大, 內心每日都在煎熬。
第五部漫畫介紹透明人(1970-1971), 這部漫畫劇情比較簡單
但是娛樂性豐富, 70年代已經講著一些好科幻的故事
非常之前圍, 講述為了報復薄情負心的女友,
肌膚呈透明狀的怪人阿拉巴斯特現身於世。
他憎恨世界上所有美麗的事物,
並且集合了透明少女亞美及不良少年阿弦等人為夥,一起向社會挑戰……
嚟緊將會是復活節長假期, 大家待在家中, 希望這五套漫畫書
可以帶給你娛樂之餘, 亦都會反思好多人生問題
下一集我會再講下一個題目, 漢源影片記得留表情符號以示支持呀,88 用片右下角調4K睇片。
今日は無料の漫画アプリをご紹介します
最初のデモは、iPadまたは携帯電話にダウンロードされたアプリです
基本的に、このアプリの漫画は90%無料です
当時の一部の漫画は、巻数を見て初めて料金を請求することがあります
もちろん、さまざまなアーティストが選べます。
今日紹介したいのは、日本のコミック業界に決定的な影響を与えているということです。
後世には「日本のマンガの神」手塚父として知られ、多作漫画家、
日本の漫画界では彼をジン・ヨンと表現できます。
彼は日本の国民的漫画家、アニメーター、医者、そして医者です。
現代日本のテレビアニメとその制作システムの創始者でもあります。
多様化する創造のテーマ、そして彼が最も懸念している人生のテーマに加えて、
大人のテーマと人間と自然の関係は、彼が繰り返し考え、議論する問題です。
手塚治虫を記念して、兵庫県神戸市高島にある宝塚に昆虫治療博物館を建設した。
JR・阪急「宝苑駅」から8分、阪急「宝苑南口駅」から徒歩5分。
関西への旅行に興味があるなら巡礼に行くことができ、
日本人を除いて、台湾の多くの文化人は彼を崇拝しているので
手塚の作品は内容が豊富で、東洋の知恵と未来への思いが詰まっています。
生死輪迴圖 在 中華巴丁顯密佛學會- 生死之輪 的推薦與評價
生死 之輪--六道輪迴圖釋義開示生死之輪圖的起源衲由今晚開始一連數天,應求為大家講述有關西藏佛寺中常見的生死之輪繪畫的種種。為了能得到最大的聞法利益, ... ... <看更多>
生死輪迴圖 在 Re: [問題] 生死輪迴圖- 看板Buddha - 批踢踢實業坊 的推薦與評價
網拍有看到,請鍵入『六道輪迴圖』查找,60公分長幅的1K有找。
之前在 Buddhism 版有貼一篇關於『六道輪迴圖』的導讀,轉貼過來分享。
===============================================================================
作者 cool810 (隨緣) 看板 Buddhism
標題 [書介] 抉擇未來
時間 Sat Jul 16 22:29:57 2011
───────────────────────────────────────
〈抉擇未來〉
The meaning of life : Buddhist perspectives on cause & effect
作者:達賴喇嘛尊者
原文作者:Tenzin Gyatso
譯者:陳世威
出版社:橡樹林
出版日期:2001年09月21日
語言:繁體中文 ISBN:9574696162
導讀:輪迴的道路──
傑弗瑞‧霍普金斯(Prof. Jeffrey Hopkins)
我們為什麼會成為現在的我們?我們將何去何從?我們的生命可有任何意義?我們應
該如何利用我們的生命?佛教如何看待眾生,以及如何看待充實生命意義的方法?
有一幅著名的佛教唐卡《六道輪回圖》,上面畫著巨大的怪獸咬著劃分成二十一個部
分的大圓輪,畫中所描繪的正是針對上述問題所提出的解答。這幅圖據傳是釋迦牟尼佛本
人所作,其中蘊含的內在心理宇宙論對於整個亞洲有著極大的影響。這幅圖和世界地圖或
是化學元素的週期表有著相似功用,不同的是,前者記載的是內心的作用過程與它外在的
結果。
在西藏,幾乎每座廟宇門口都會掛著這麼一幅唐卡。它鮮明地描繪出我們身陷苦難漩
渦的過程,以及逆轉輪回的可能性:它也說明了身為佛教徒,如何才能在不斷變遷的因果
宇宙裡安身立命。借著提示生命裡眾多限制與痛苦的原因,輪回之輪解說著如何從“因”
下手,克服果報所帶來的痛苦與限制。另外,它還指出能使生命有意義的利他思維。這幅
入陷圖一步步繪出,使人不安,卻是個行動的呼籲,顯示禁閉我們的自私樊籠仍有可能被
轉化成為利己利他的幸福來源。
六道輪迴圖
──佛教的人生觀和宇宙觀
佛陀指月──離苦得樂
圖畫的右上角畫著佛陀的立像,他的左手擺出教導的姿勢,右手食指則指著左上角的
月亮(校按:本書《六道輪迴圖》與原文書版不同,所以佛陀手勢有異)。月亮代表解脫
:這裡表示佛陀指出離苦得自由的可能性(請注意月亮裡畫著的是一隻兔子。有許多非亞
洲人認為他們在月亮裡看到的是一個“人”,而亞洲人卻認為那是一隻兔子的輪廓。其實
,畫裡月球表面的圖案只是對月球地形的描繪)。圖的頂部佛陀指出解脫的可能性讓整幅
圖畫抹上了樂觀的色彩。圖畫的目的並不僅僅是傳遞輪迴過程的知識,而是要我們能善用
這份知識,用以導正、提升我們的生命。
“佛陀”這個字本身對於苦痛與解脫做了重要的說明。它的梵文原文“buddha”是梵
文“budh”動詞字根的過去分詞。這字要原來的意義是“使覺醒”或“散播”,應用在佛
教教義裡就成了“(眾生)從無明的睡夢中覺醒來,將個人的智慧散播給一切眾生”;也
就是使(眾生)克服無明,豁然開悟。梵文裡形成過去分詞以表達完成語態的方法,一般
是在字尾加上“ta”,就像英文字的字尾加上“ed”來表示過去式或過去分詞一樣。然而
要念出“bud-ta”頗為拗口,因此原本無聲的“t”就變成了有聲的“d ”,成為“ bud-
da ”。這就是佛陀“buddha”這個字意的形成原因:一個已經覺醒的人,一個已經克服
無明的睡夢、而散播個人智慧給一切眾生的人。“buddha”之所以是完成語態“一個已經
覺醒的人”有個重要的意義,那就是:諸佛必然是原本仍未覺醒、後來才覺醒的眾生。他
們原本也一直處在(無明的)睡夢中,後來才覺醒的。他們的智慧也曾經不圓滿。就像我
們一樣,他們也曾受困於輪回生死,生生世世歷經生老病死的苦痛。
當前佛教的導師釋迦牟尼佛被認為是我們時代的眾多佛陀之一。然而他是唯一一位元
公開顯示包括眾母親右肋出生等十二相成道的佛陀。據說釋迦牟尼佛其實早在多量劫以前
就已經開悟,他只是以最勝化身的方式出現在這世界,在大約西元前五六三年投生在一個
印度王國的皇族。西元前五二四年,他捨棄了榮華富貴的王子生活而離家修行,西元前五
一八年悟道,西元前四八三年,也就是八十歲那年涅槃,總共說法了四十五年。
在還沒有開悟以前,佛陀也和我們每個人一樣只是個平凡的眾生:沒有任何人是從一
開始就已經開悟的,所有的人都一直或曾經載浮載沉於生死輪回,一次又一次地歷經生老
病死的痛苦過程,這大多是起因於我們因煩惱而形成的業力。舉例來說,當我們生氣時,
我們的臉會漲紅扭曲──煩惱的力量甚至影響了我們的外表。
煩惱其實只是隨附於內心清淨本質的負面影響力,植基於對事相無明的錯誤理解。那
是因為我們並不知道事物存在的真相,卻在事相上強加附會一些過於具體化、本來並不具
有的性質。這些事相本身不一定重要,很可能只是一些微不足道的事物,像是一塊糖或是
一片披薩之類的東西。在我們對它們產生貪愛或厭惡心理之前,我們對於自己以及眼前事
物都會產生錯誤的認識,而一堆煩惱就這麼確實地產生了。
流轉生死一瞬間
圖畫中間的大圓輪被一位相貌猙獰的怪獸控制著,這表示整個流轉生死的過程只不過
在轉瞬之間而已。我們生命裡所有的事物都具有無常的特性。凡是建造的就必然會崩塌;
同樣地,有相聚就會有分離。
業力指業的力量,善業有產生樂果的力量,惡業則有產生苦果的力量。
無明是輪迴的驅動者
大圓輪本身告訴我們認清自身處境的方法。畫中的二十一格圖針對我們如何以及為何
落入現前堪憐處境的根本問題作了回答。此外,它也提供了下列疑惑的解答:是什麼因素
讓我們為善、教我們作惡?六道裡有哪些類眾生?因果迴圈又是什麼?
畫中位於圓心的圖格說出了根本問題,在最中間的圖格是一隻豬,象徵驅動整個輪迴
的無明(也就是愚癡)。豬代表根本無明。這種無明不僅是一種無法理解事物真相的無能
,它還是對於自身以及其他萬物真相,包括自己的身心以及其他人等在內的一種主動誤解
。那是一種錯覺,誤執事相有一種比其自身更加具體的存在。
基於這種對於人事物的錯覺,我們便產生了使自己痛苦的貪愛與嗔恚。轉輪中央的另
外兩隻動物公雞與蛇就分別代表這兩種根本煩惱。在其他版的《六道輪迴圖》裡,公雞和
蛇從豬的嘴巴裡吐出,象徵貪愛與嗔恚必須依賴愚癡、沒有愚癡就無法生存。公雞和蛇口
裡啣著豬的尾巴說明了貪愛與嗔恚還會反過來助長愚癡──混亂、迷惑、晦暗。由於不瞭
解事相的本性,我們很容易被愚癡驅使,對於喜歡的事物產生貪愛心,對於任何討厭或阻
擾欲望的事物產生憎惡感。這三項煩惱──愚癡、貪愛與嗔恚被稱為三毒,因為它們扭曲
了我們心靈的外觀。
向上提升或向下沉淪
緊繞著軸心的兩個半圓代表源自貪嗔癡三毒的白業和黑業(善業和惡業)。在黑色半
圓裡的人們忙著產生不良後果事務,他們的臉朝下代表惡業會將他們帶入更低的層次。在
白色半圓裡的人們從事著善行,他們的臉朝上象徵善行會將他們往上提升至較高的善道。
輪轉的六道
行善、造惡的結果所造成的六道由圍繞著兩個半圓的六個圖格來表示。六道中每一道
都不斷處於輪轉狀態之中,因此,即使整個大圓輪基本上一分為二:在上的三圖格代表三
善道,在下的三圖格代表三惡道,卻沒有任何一道能夠超脫輪回的生死流轉。
第三圈的最上格是天道(devas;gods)。在那裡天人們享受著幸福而且長壽的生活
。然而他們出生在天道憑藉的是過去生中行善的業力,一旦福報享盡,仍得往下五道沉淪
。在他們壽命將盡之時,知道自己因為耽溺享福不思修福,結果會使自己往生痛苦的其他
道──這種體認使他們覺得格外悲痛。
在天道的右方是阿修羅道(asuras;demigos,校按:本書《六道輪迴圖》的阿修羅道
在天道左方)。阿修羅這個名字也可譯成“非天人”(non-gods)。這並不是因為他們不
是天人,而是因為和天人比較起來,他們不起眼多了。注意看看圖裡(校按:本書彩頁和
內文插圖畫的《六道輪迴圖》與原文書不同,圖中呈現的是天人與阿修羅互相征戰),有
株結滿果實的果樹長在他們的土地上,有位阿修羅正拿著一把刀子想要割取水果。果樹結
實累累的部分卻屬於天人的土地。這讓這位阿修羅無論如何努力也摘不到長在自家土地上
的水果,而天人們卻正享用著從阿修羅土地上長出來的水果。這種情形就像工業國家掠取
第三世界國家的礦藏等占為己有一樣;而某些多國企業專靠剝削為它們工作的窮人而致富
也是如此。因為自己的財富竟然大部分利益了他人,所以阿修羅道眾生特別容易為嫉妒所
苦,也特別容易與天人們發生衝突而遭受創傷。
人道位於圖中的左上角(校按:本書《六道輪迴圖》的人道在右上角)。這一道眾生
必須忍受饑渴、冷熱、和親人別離、被敵人侵害等痛苦;想要的求取不到,不想要的卻又
偏偏無法避免。不僅這樣,還必須遭受生、老、病、死的不斷折磨。畫中包含了不同類型
的人類活動,從屠宰動物到出家修行都有(校按:本書《六道輪迴圖》中的人道圖格只描
繪和親人分離的影像)。就我看來,這些迥異的活動似乎說明了一件事,那就是人在一生
中是可能因為接受了教育而有所改變。從這個角度看,那麼天道固然較為崇高也較為幸福
,卻缺少了人道眾生獨有、能夠改善生命的機會。人道苦樂交雜,雖有苦,還不至於極苦
,卻足以激發人們求變的意念。
在轉輪的下半部,我們可以看到左邊有一個畜生的國度。使這一道眾生受苦的是,它
們的生存只是為了供應其他眾生的使用,而且它們絕大部分都無法使用言語。在畜生道的
對面是餓鬼道。饑渴是最讓這一道眾生痛苦的原因。它們會一直不斷地找尋食物及飲水,
問題是它們不但找不到食物,甚至連食物兩個字都無法聽到。它們有著巨大的肚皮和胃口
,但是喉嚨卻極為細小,小到僅能吞下微量的食物。就算它們能找著少量的食物進食,這
些食物也會沿著喉嚨一路燒灼到底部。
最下面的一格畫的是地獄道,包括八熱地獄、八寒地獄以及鄰近的地獄。鄰近地獄與
地獄之間的關聯大致如下:因為業報而受生於溶鐵熱獄的眾生,在業報受盡的時候脫離那
裡生於鄰近地獄。才剛脫離的時候,這個眾生看到怡人的小湖泊,高興之餘就不由自主地
向前沖,跳入湖泊之後才發現那竟是一堆屍骨。這劇情指出了一項我們總是學不會的道理
:我們應當避免喜好與憎惡而衝動行事,因為那會使我們陷入萬劫不復的境地。
曾經於八世紀遊訪西藏的一位印度知名學者/成就者蓮花戒(kamalashila)說過,
我們不應該以為六道眾生所受的痛苦只有各道所屬眾生才必須承受,人類的生命裡其實就
已經具備了六道中的各種痛苦:
人類也曾經歷地獄等道眾生的痛苦。那些因為竊盜等罪行而遭受斷肢、刺刑、吊刑等
折磨的罪犯所受的苦和地獄眾生沒有兩樣。那些貧窮卑賤為饑渴所苦的人們和餓鬼道眾生
遭受相同的磨難。而身為沒有自主權的僕役,或是遭受壓迫的人們也與畜生道一樣,苦於
沒有自由。
我的第一位藏傳佛教師父是位蒙古卡爾馬克的知名學者/成就者(校按:格西旺甲,
Geshe Ngawang Wanggyal,1901-1983),曾經經歷過蘇聯共產黨接管蘇俄政權時期的暴行
,並且在西藏住過三十五年。他移民到了美國。他以前常說,美國人就是天人,而俄國人
則是阿修羅道眾生。這麼說來,我們不但可以把六道分別當作眾生輪迴的不同型態,也可
以當它們是個人生命裡不同時期的名稱,而每個時期可能短至五分鐘,長至數個月甚至一
輩子。
十二緣起
──生命受困的因果
所以,根始於轉輪圓心三隻動物所代表的無明,我們又陷入了由第二圈裡兩個半圓所
象徵的善惡兩業業海中,從這裡開始六道的永恆輪迴。可是我們忍不住要問:輪迴有著什
麼樣的過程?其中又牽扯到什麼樣的因果關係?
第四圈,也就是最外圈的十二個圖格就詳細描繪了這個過程。這十二個圖格稱為十二
緣起,或稱為十二因緣,因為它們解釋了生命受困於輪回的因果關係。在仔細說明以前,
先讓我們看看這十二緣起有哪些項目。
輪迴根本從“無明”開始,無明激發了“行”。行終止後產生於意識裡的習氣叫作“
因識”,“果識”是因識所導致的投胎,兩者之間可能會間隔上好長一段時間。新生命時
期的開始叫作“名色”。名色會發展成“六入”,胚胎的發育。身體形成之後,就發展出
“觸”。由觸而產生“受”。由受產生“愛”。由愛產生“取”。由取發展成“有”,也
就是新生命開始前的最後一個階段。由有產生“生”,新生命即從生開始。生再繼續形成
“老死”。
無明──產生痛苦的根源
一個拄著拐杖、步履蹣跚的盲眼老人所代表的無明說明瞭第一緣起。以老人作為代表
是因為輪回沒有起始:眼盲是因為看不見人事物的真相;拄著拐杖則是因為儘管無明能產
生眾多的苦痛,卻沒有真實的基礎,而正因為不是奠基於實相,自然能被智慧破解。
無明有兩種:除了一種只與惡業有關,稱為“枝末”的次要無明外,還有一種根本無
明。後者是對人與事相產生錯誤認知的一種識體。它誤認人與事相有超乎實際擁有的具體
的存在,從而引發一切煩惱,又被稱為執自性有識。
根本無明因此指的不僅僅是對於真相的無知,還是會主動製造假像的一種積極認知:
也就是自性存在之見,而實際上事相並不自性存。我們以為給予事物一個總名就要以含括
它所有組成部分的性質,事實上並沒有任何一個名稱可以這樣的概括。舉例來說,看到一
組有四條腿和一個平面可以放置其他東西的物品,無明(愚癡)就會讓我們誤以為這世上
有一種名叫“桌子”的東西,以為它有著真實個體的存在,以為它包含了桌腳、桌面等所
有組成物。雖然事相並不是以自性而存在(exist inherently;svabhavasiddha),也不
是以自色而存在,從自已這方面存在(from their own side;svarupasiddha)以自相而
存在,從自己的性質而存在(by way of their own character;svalaksanasiddha),
我們卻認為如此。──這就是無明。
在這裡的十二緣起裡,無明指的就是對個人的錯誤見解,尤其是對“我自己”的誤解
。誤認它的存在為自性存在。無明也指對於像身與心等實際上是自我延伸的事相,以為它
們有自性存在的錯誤見解。一個人其實是依於身與心的組合而有所指稱,而個人只是假名
的存在。然而這種假名存在的觀點並不等同於認為人只是無生命物質組合的唯物看法。舉
例來說,當醫師剖開病人的身體卻找不著任何的我或任何的個人時,他可能會認為人只是
單純的物質組合。即使佛教徒說人只是假名地存在,但這絕不是佛教徒的立場。如果人們
只是枯死的木材,我們又何需培養慈悲?
根本無明是假名存在(事實上是依存於身與心而有所指稱)的個人以為自性存在且具
體地佔有空間,所以認為心與身為本我所有,是“我自己”的所有物。另一種只與惡業有
關的次要無明所誤解的物件是業報,也就是造業的果報。這種無明連較為粗淺的因果關係
都能障礙,教人看不清種什麼因會招致什麼果。它還會增長邪見,像是教人以為從偷盜中
會產生愉悅等的錯誤見解。換句話說,要是除去了無明,知道造作惡業將來會遭受什麼惡
果的話,根本就沒有人肯去造業,還有誰會去殺人、偷盜、耽溺不正當的性行為、說謊、
搬弄是非、侮辱他人、無意義地喋喋不休等?
行──投胎這一生的主要因緣
圖中最外圈的第二格以陶匠捏陶來象徵第二緣起的“行”。如果我們以今生當作例子
,第一緣起“無明”指的是我們過去生中的愚癡,愚癡令我們有所“行”為,行的結果就
成了我們投胎這一生的主要因緣。這裡的無明指的並不是一輩子都有的無明,而是指引發
單一重要“行”為,進而決定來生的一段期間、甚至是短短幾刻鐘的愚癡。
舉例來說,如果墮入惡道(也就是,如果我們投胎的不是三善道之一的人道)的話,
造成我們墮入惡道的主要原因可能是造了殺業。以這種情況為例,前述的無明期指的就是
謀劃、執行、一直到完成殺業這段時間。這段期間的錯誤想法和懵懂就是引發這個特有行
為的無明。認為“我自己”本來就存有、身與心為“我所有”的想法,和涉及一個行動的
無明意識是同一個心識,一個連續體。該一行動可能只有幾分鐘;如果有預謀殺人的話,
時間可能就更久一些。引發該業行的無明可能還包括其他形式的愚癡,像是對於殺業果報
的無知或是誤解。
讓人投生於人道的業行必定是善行,也就是持戒行。既然這樣的業行能讓人投生善道,在
天道、阿修羅道、或是人道待上一輩子,它必然是件值得稱道的善行。正如同月稱所說:
“如是十種善業道,此地勝生最清淨。彼如秋月恒清潔,寂靜光飾而端嚴。”
雖然除了善業之外,投生三善道還有其他因素,使人得到“勝生”(high status)
,
此生的牽引因必須是善行。十四世紀末、十五世紀初西藏學者/瑜伽士宗喀巴就曾經說過
:“這表示……和道德有一確定關係是必要的,如果拋棄了道德,就不能成道。”然而即
使是德行,其中仍摻有著無明的因數,所以會誤認:
◆自己,也就是持守戒行的人,本來就存在。
◆戒行本來就存在。
◆與惡行牽連的一切眾生了本來就存在。
行為固然為善,然而行為當中仍帶有無明,因而誤以為前述等事相本來就存有。
造作使人投胎善道或惡道的完整行為過程必定包含下列五個因素:
◆作意
◆確認作意的標的
◆準備
◆完成
◆業行完成前原先的意圖不曾改變
舉例來說,你原來預謀殺害某一個人,結果殺死的卻是另外一個人,這種業行固然是
惡行,它的果報當然也會是惡報,卻還不足以構成一個能夠決定來生去處的完整業行。不
完整的原因是因為你並沒有殺死你原先打算殺死的人。業行要完整還得有另一個前提,那
就是原先的意圖不會改變。舉例來說,如果受害者沒有立即死亡,而你想著:“這真是可
怕,我不應該殺人的。”那麼即使這個受害不久以後死亡,這個行道仍然不算完整。然而
即使不完整,這業行的果報依然極為嚴重。
識──因識與果識
一隻猿猴代表第三緣起“識”。在十二緣起裡,識又可分為兩種因與果:
因識──沾染善惡的潛能種子
業行一旦完成,其功能便會流入當時的心識。這個短暫的心識,也就是因識,在業行
完成的當下便即發生。這個心識是個中性的識體,善與惡的習氣都能容納。也因為它的中
性特質,所以無論是善是惡都能沾染。如果我們拿兩種味道強烈的物質加以混和,比如大
蒜和紫檀,兩者的味道就會彼此影響,變成大蒜和紫檀的混合氣味。如果我們拿味道強烈
的物品放置於像是芝麻等中性的物品旁,後者就會染著前者的強烈味道。行業就是以這種
方式在心識上烙下痕跡。
這種習氣是一種功能、是一種力量,以善、惡或德行、非德行的方式烙入心識,能夠
決定未來投生的地方。根據功能力量的強弱,還會決定一個人的壽命,像是哪些人活得久
一點,哪些人的壽命短一些。決定今生的功能可能來自於過去生任何一生中造作的無明業
行:這個過去生可能是今生以前的百萬生,甚至是在百萬億劫以前的某一生。當前一生即
將終盡的時候,此生的功能受某些因素之滋養(稍後討論),諸如我們喜歡的生命形態。
這類功能的確由我們所滋養的徵象如下,試考慮有人問我們:“要是有下一輩子,你想當
什麼?”我們立刻回答:“我想要當……”。這顯示我們其實一直孕育著某些功能。
果識──新生命的第一個心識
受到這樣子孕育的功能在前一生終盡的時候便會全面啟動。在生與生當中會有一段短
則一刹那、長則四十九天的中陰身(intermediate state)時期。然而,中陰身中任何一
世只能維持七天;換句話說,要是有人待在這個中陰身境界長達四十九天之久,他便得經
歷七次的生命。
據說在這個時期,中陰身為了找地方投胎,會在眾生交配的地方徘徊。可是這個時候
要是沒有特殊的衡量,也就是沒有投生某一道的特定功能,中陰身便無從進入母胎。舉例
來說,假設中陰身的你到了某個地方,看到有狗兒正在交配,要是你沒有具備投生為狗的
現行種子(activated potency),就沒有辦法進入它的胚胎;相反的,你要是有著這樣
的習氣種子起了現行,你就會受胎狗身,由不得自己。如果即將投生為男(雄)性,就會
被女(雌)性(即母親)強烈吸引,而且會對於父親產生憎惡感。雖然是這麼說,據說投
生男胎者還是必須先進入父親的口中或頭頂,再由父親的生殖器官出現,進入母親子宮。
相反的,如果投胎為女,則會受到父親的吸引而融入母親體內。
脫離了中陰身,便進入了新母親的子宮(如果為胎生的話)。那就是新生命的第一個
片刻,稱為“果識”,指的是新生命一開始時那一片刻的心識。
在本文所談到的十二緣起(圖見下頁)裡,前兩個半的緣起,也就是無明、行以及因
識,能夠發生在過去生的任何一生當中。這三者又被稱作“牽引因”,因為它們是提供整
整一輩子生命的主要衡量。
本圖中甲生指乙生過去生中的任何一生;乙生與丙生之間則沒有其他生間隔。
從果識一直到第十緣起的“取”發生在今生;從果上來說,稱為“牽引果”,因為源
於過去生中所造的牽引因。某一生的形成肇因於業行,而無明就是這整個過程的根源。正
因為這樣,改變流轉生死的方法便必須先從理解因果關係著手,以增進善緣。而求得解脫
的方法就在於開展能夠理解真實事相的智慧,從而使驅動生死輪轉的煩惱習氣無從造作。
這十二因緣依序產生了過去、現在、未來三生。在過去生裡,因為某一時刻的無明引
發了某一項業行的造作,因而在心識中種下了習氣,這時候的心識就是所謂的因識。因識
會製造了另一生的生命,也就是今生;今生則包含了果識、名色(即身心)、六入(即六
根的發育)、觸、受、愛、取、有等緣起。有,是今生的最後一刻;這個時候,先前落入
心識中的某一習氣已經成熟,具足現起下一生(即未來生,含生與老死)的完全潛能。前
面兩個半的緣起稱為牽引因(projecting causes),為驅動今生的惑業原因;造作惑業
的原因則是先前的業行所烙下的習氣,而業行本身則因無明而起。過去生的因造成了包括
接下去四個半緣起的牽引果(projecting effects)。再下去的三個緣起則總稱為生起因
(actualizing causes)。這三個緣起會接著薰習另一個習氣,使其感召包含最後兩個緣
起的未來生,這後面的兩個因緣即稱為生起果(actualized effects)。
名色──受孕的胚胎狀態
下一格裡畫著一個人在船上,象徵“名色”。名指心識以及伴隨它發生的心因;色指
身體,兩者都發生在初生受孕的時候。
在受孕的刹那,色指的是母親的卵子和父親的精子;佛經裡形容它為父精母血。剛開
始時形體極小,形狀類似於果凍。接著形體會拉長,質地像是乳酪。之後,形體繼續拉長
,頭顱雛形初具,而且有腫塊日後發育成為四肢。
我們對於自己目前的身體習以為常,以為它好像永遠不會改變;可是轉瞬之間我們又
會流轉回到這般鬆軟的形體。回頭看,其實我們才在不久前剛剛脫離這樣子的形體,只不
過我們都不記得了。
六入(六處)感知能力的發展
下一格圖裡,一間空屋的前六扇窗戶,代表眼、耳、鼻、舌、身、意等六根。這六根
是六識依止的地方,能讓各識分別認知它的物件。這裡特別指的是在胚胎中六根初成、各
根作用尚未完備的幾個時刻。隨著母體子宮內胎體的發育,知覺也隨著產生:觸覺、味覺
、嗅覺、聽覺、視覺分別一一展開。
一般來說,感知的生起有賴“十二處(入)”,即內六根與外六境(塵),也就是六
種不同的感知能力以及和它對應的六類感知物件。
十二處
六根、六識的對應如下:
六根:眼、耳、鼻、舌、身、意。
六識:色、聲、香、味、觸、法。
因為六境無時不在,所以十二緣起裡只有提到內六識以及它們的次第發展。內六根指
的不是器官本身,而是位於器官內部的精微物質(校按:rupaprasada,色亮)。舉例來說
,味覺不光指的是舌頭,還包含舌頭內讓人能分辨味道的精細物質,就像有些人雖然有著
舌頭卻無法分辨出味道,有些人眼睛雖在,卻無法看見東西。所以,在眼睛等器官裡確實
存在某些精細物質在器官成熟時,讓我們能見、能聽、能嗅、能嘗、能觸。隨著這些感官
的發育,子宮裡開始有覺受,胎兒開始會踢、會動。而且胎兒如果感到疼痛,母親通常也
能夠感覺到。
觸──接觸與感受
一男一女的接觸代表了下一個緣起──“觸”。大致上,這圖格象徵的是根、境、識
三和合;也就是說,十二緣起裡的觸所指的是與感知物件的接觸,以及緊接在後對於該境
所產生使人喜歡的、使人討厭的或中性感受的分別。六境因為無時不在,只要六根(也就
是能夠使人看見物體、聽到聲音等的精細物質)一生出,眼、耳、鼻、舌、身、意等六識
也會自然隨著產生。
使識起作用的因素有三個:
一、識起作用的前一刹那
這個刹那能使(舉例來說)眼識成為一個感知體,一般稱為“次第緣”(the imme-
diately proceeding condition,或叫做“無間緣”、“等無間緣”)。
二、眼根
這一根能使眼識起作用,以分別顏色與形貌。如果一個人雖然有眼識,卻沒有能夠作
用的眼根,就無法分別顏色與形貌。所以在這裡我們稱這個眼根為“增上緣”(the do-
minant condition)。
三、境
境的本身並無法產生感知體,但是因為它能夠影響識的作用,所以仍然是識起作用的
因緣之一。舉例來說,要是沒有一抹藍色出現眼識之前,識體仍然看不見藍色。因此,眼
識以境為因素之一而得以發生作用。境就被稱為是“所緣緣”(cbserved-object condi-
tion)。
其實即使是感官本身也不是心識作用的實質原因,它對心識的確影響很大,但是當正
氣識體卻必須依憑前一刹那的識體才能產生。當一位禪修者檢視自己的內心,感知到它們
的連貫性時,他就會透徹地瞭解到原來心識發自心識而不是源自物質。
心識也不是起源自永生的神祇,永生既然是永恆便無法起作用。心識更不可能源自於
無,因為無也同樣沒有能力造作。心發自於心。現在心識是先前心識的連貫;即使在深沉
的睡夢中或是昏厥狀態下,仍有微妙的心識作用著。
雖然心本源於心,在子宮內時還是有一段時期沒有眼識,因為眼根還沒有發育。眼識
在今生的第一次開始作用並不是接續著前一生最後一刻的眼識作用。這是因為就算一個人
還沒有死亡,他的眼識也早已停止了作用。另外,當耳識、鼻識、舌識、身識都已經消逝
的時候,人仍然還活著。這時候外在的氣息雖然已經消失,內在的氣息還存留著。
我以前在印度旅行的時候,剛好遇到一位瑜伽修行者往生。如果是在美國,他可能早
就被宣告死亡;但是在那裡,他仍然停留在清淨光明根本心裡長達十三天,心臟中央(即
識的中心)在這十三天當中都一直保持著溫暖。只有在那之後,才有些血水與沾液眾他的
耳鼻流出,他的身體位置也才有了改變。
就一般不是因為疾病纏身過世的死者來說,這段清淨光心識的時間據說是三天。然而
在美國,人們在尚未完全往生的時候(就佛教的觀點來說),遺體就已經被載往葬禮的禮
廳。
對清淨光心識彌留更久的瑜伽行者來說,這樣的搬動會有害處,但據說這對一般人並
沒有太大關係,因為他們無法控制自己的心識。
一般人在前一生壽命終盡的時候,他的意識先會在中陰身界遊蕩,然後才投生母體子
宮。在視覺感官長成之後,這個意識便成為眼識今生第一次開始作用的前一刹那。因此任
何一識的感知體都源自於前一刹那的心識。如果真的是這樣子的話,那麼今生意識現起的
作用的第一刹那又是源自哪裡?它來自中陰身的意識。中陰身的意識又從哪裡而來?它來
自死亡時的心識。所以過去生中積累的功能就隨著死亡時的心識遊蕩。
這個深沉的識體儲藏著我們過去生中的一切所作所為。在沒有起現行之前,這些習氣
種子都潛藏在這個識體之內。我們的行業造就了習氣,而這些習氣棲身的地方不是在別的
地方就是在這個識體。
受──分別苦樂的開始
第七緣起的“受”以一枝插入眼中的箭或樹枝代表,用生動的方式描繪出受是我們日
常生活重心的事實。它的強度說明了苦樂對於我們活動的控制程度。在六十年代中期,當
我待在紐澤西洲的蒙藏寺院時,有一位哲學教授領一小群的學生前來訪問。他問住持:“
你認為學生對於性和哲學哪一樣比較感興趣?”這位喇嘛思索片刻後回答:“性。”
在前面我們說過,在胎兒的發育過程中,胎兒曾經由觸逐漸產生一些印象,認為事物
可以分成使人喜歡的、憎厭的和中性的等三種。隨著內六處的成長,這樣的分別心也就造
就了苦、樂、捨等三種差別感受。十二因緣裡面受,指的就是從子宮裡第一次開始產生苦
樂捨三種感受一直到能夠產生情欲興奮為止的這段期間。此外,它也指出一生當中成為下
一個緣起對象的每個時刻。
愛──因分別而貪戀執著
“愛”是以一群正在宴樂的人們為代表。這圖像畫出人們趨樂避苦的欲求以及不願意
減少捨受的欲求。雖然打自娘胎開始我們就能感受到愛執,十二緣起裡的愛強調的卻是能
滋養業能,以牽引未來生的愛業。舉例來說,你也許常常幻想成為某一類的貓、狗或飛禽
,這份愛執就會啟動這類轉世的習氣(我其實也常好奇對於某些人或某些團體的憎厭,是
否也會導致一個人投胎時變成類似那些人的長相,或是進入那樣的團體;你可以想像就好
比只因為過度分別所產生的愛著,而投胎到一個前世敵對的國家裡,甚至對於前世的同胞
產生了敵意一樣)。
取──為愛不辭勞苦的追求
象徵第九個緣起“取”的圖格裡畫著一隻猴子正在摘取一棵樹上的水果(編案:本書
的《輪迴圖》畫的是一個人而不是一隻猴子在摘水果)。取是愛的一種更強烈的染著,包
括對於色、聲、香、味、觸、惡見以及依惡見而生行為的堅固執著。
在生命的任何一個時刻都有可能發生愛與取,將過去生的因造成的今生果報再次轉化
為未來生的潛能。然而在壽命終盡時這兩支緣起對於未來生的果報有著特別強的影響力。
因此有人認為我們臨終時的態度格外重要。假設你臥病在床,圍繞你身邊的親友正在哽咽
啜泣,或是握住你的手,含著淚親吻你,一股強烈的情執就會在你的內心產生,教你拼命
去抓住一個你抓也抓不到的片刻。相反地,如果人們能夠老實地告訴你:“你就快走了,
我們進來是為了和你道別的。不論我們曾經如何相親相愛,生命就像是公車站,我們會和
一群人短暫相聚一陣子,但是卻無法和他們永遠在一起。而現在我們就要離別了,我要和
你道別,讓我衷心地祝福你。”如果大家能夠這麼做,那該多好呀!如果臨終者也能接受
這一席話,那會更好。然而,如果他有了堅固的執著,想要繼續留在他再也不可能留下來
的地方,這就會讓他下一輩子投胎成為餓鬼。
大限將至時我們可能會想:“我希望能投胎成為一位偉大的將領”;“我想下輩子當
個歌劇演員”;“來生我想要出家”;“我希望下輩子能幫助一切眾生”。一個人發的願
如果是後面兩者,這個人就真的了不起!
有──召感下一生的業力
“有”指充分現行的業力,發生在今生的最後一刻,能召感未來生的果報。有些圖以
交孃中的男女呈現,有些則描繪孕婦,象徵由愛著和執取所滋養的業因,已經全部化為潛
在業力,隨時能召感下一生的果報。
因此第十緣起的“有”就是一個人臨終時能召感來生果報的潛在業力。這種業因功能
以它的業果為名,也就是今生的因所召感未來生的存有(果)。這就是這類潛在業力(即
業因)被稱為“有”的原因。
生──受孕的刹那
第十一緣起的“生”指的就是新的生命。圖格中畫著婦人產子,然而實際上第十一緣
起的生指的是受孕的那一刹那,而不是指脫離母胎的時候。
老死──衰變毀壞
扛著重擔的大人象徵最後一支緣起“老死”。有一種老化現象在受孕的片刻就已經開
始,另一種則開始於肉體的退化。
瞭解生命的真實狀況
以上就是以圖畫形式呈現的十二緣起。圓心中央畫著雞、蛇與豬,說明貪、嗔、癡三
毒是輪迴過程的核心,而無明更是生死流轉的根本。三毒會導致善與不善業的造作,而善
與不善業又會更進一步召感六道輪迴。輪轉生死依著十二緣起的過程發生:根據這種解釋
系統,這個過程可以三生來說明:前兩支半的因緣發生於過去生;第三緣的後半支加上接
著的七支屬於今生,最後兩支則發生於下一生。
這個過程講得越詳細就越複雜。正如同這一生所產生的愛與取(第八及第九支緣起)
能滋養未來生的業因種子,在前生我們同樣也造作過愛與取而導致今生的輪迴。愛與取同
樣肇因於業行(第二緣起)所種下的業因,這個業因埋種於因識(第三緣起的前半支),
而業行則因無明(第一緣起)而起。該業因種子則在今生成熟而起現行。此外,還有其他
源自於過去無明所造業因在這一生受報後,再次輪轉為今生的因,它的果報則在未來生顯
現。
這一刻我們惑於無明,因無明而造作行業,行業再於我們心識中留下業因的種子,也
就是因識。我們所造的完整的業會引領我們或入善道或墮惡途。因此,十二緣起一旦發動
,生死輪迴就會開始輪轉不息。今生所造業因,果報可能在下一生也可能在四百劫以後的
未來生;同樣地,造就今生的業因也可能造作於三千年前。唯一可以確定的是,到了下一
生,我們只會受苦於更盛的無明。
就某一特定生世來說,十二緣起的順序是固定的,但是分屬不同組十二緣起的因緣也
可能同時發生作用。要是我們把整個過程分為(過去、現在、未來)三組然後問:“這三
組中哪一組先發生?”就某一個特定生世來說,確實是先起無明,行隨之發生,因識再接
續其後。但是就這三組緣起來說,我們的人生固然起始於名色,但是我們也同時經歷著無
明、生與老死。在我們的上一生,當我們被無明迷惑,造作果報在未來生的業行時,我們
也同時經歷著另一組十二緣起裡的生、老死以及名色等緣起。
我們會有今生,起因於過去生中因為一念無明所造作的業行。這個業行因為能夠牽引
未來生,所以被稱為“引”業("projecting" or "impelling")。無明、行、因識是驅
動今生的業因,其中的行尤其是主要原因。這三個因緣能夠決定這一生的大致輪廓,決定
我們是否投生於人道或是其他五道。其他的業行,即所謂的“滿業”,則決定今生的其餘
部分,像是男女性別、美醜、貴賤、壽命長短等果報。雖然我們無法說一切事物都是以前
就已經註定,但是我們的確被“特定”情境所吸引。
基本上,一旦我們瞭解過去的業因造成今生的身心,而今生所造諸多業行則源於無明
,我們就會知道這一生我們正在製造未來生生世世的業因。如果要終止這個輪轉的過程,
最容易下手的地方就在斷愛。這是因為即使我們曾經造作千萬億個業因,必須輪迴千萬億
生,只要業因沒有助緣不起現行,我們就不會繼續墮入輪迴;就好像有一屋子的稻米種子
,卻不去播種一樣。這樣就算我們有著無量因也不會再次墮入輪迴,我們就能自由自在了
。
要能終止愛染,必須先能克服根源的無明。愛染的生起,全是因為昧於事物真相而產
生錯覺。佛教徒並不會只是一味地壓抑它(雖然很多時候壓抑是個必要的手段,而有些修
行方式也以這為目的),他們知道如何克服它,知道如何能不用壓抑的手段,就能讓欲望
與嗔恚無從生起的方法。我們知道有些東西能讓愛染無法作用。其實欲望並沒有真實的基
礎,只是空架在無明上的海市蜃樓罷了。
無明又是從哪裡來的呢?無明來自前一無明。我們無法說出它最初開始的時間,但是
我們可以說明此一生身心的形成,決定它的生成主因,以及討論它的無明開始。龍樹菩薩
所著的《寶鬘論》裡有這樣的論點,他把十二緣起歸成三類,也就是惑、業、苦三輪,也
被稱為三完全煩惱。
陰執乃至在
我見亦恒存
由有我見故
業及有恆有
只要會誤認五蘊和身為本來就存有(自性有),同樣也會誤認“我”為本來存有。因
“我有”而緣生業因,業因緣生“生”。讓我再說明一次:認我為本來就存有的錯誤觀念
根基於對五蘊和身是本來就存有的誤解;前者又引發善惡兩業;業行又接著感召輪迴。
十二因緣裡,無明、愛和取同樣是造作輪回惑業的根本,所以歸為一類“惑”。
業行種習氣種子在心識中,一旦習氣因緣成熟的時候就稱為有;所以這兩個緣,行與有,
同樣歸類為“業”。另外,龍樹菩薩還將從因識到老死的七支緣起命名為“苦”。
龍樹菩薩說這三類緣起互為因緣,相繼出現,如同用火把在空中畫圈:
生死輪三節
無初中後轉
比如旋火輪
生起互相由
如果你手上拿著一根一頭著火的樹枝在夜空中畫圈,遠處的人會看到一圈火輪。同樣
地,這三類因緣的相續發生也看似生死流轉。順序上,惑生業,業生苦;但是它們也會彼
此互為因緣。舉例來說,苦也會生惑,就像我們會以愚癡的方式看待苦受;這樣,苦便會
成為惑因,惑則會再生業行。業也能生惑,這是因為由於業行的造作,我們累積更多的錯
誤觀念,從而製造出未來更多的無明。
當我們想想輪回生死的過程,我們會看見自己一回又一回地流轉;或入善境,或遇惡
緣,或受痛苦,遍體鱗傷。我們一生當中曾經哭過多少回?如果一輩子所流的眼淚累積起
來,要有多大的容器才能夠裝得下?要是連同過去生中的淚水一起算入,更是淚流成海。
相同地,要是累積起我們過去生中死亡所遺留下來的骨骸,堆高起來可能就像聖母峰一樣
高。而這正是有情眾生(sentient beings)的處境。
對一位佛教徒來說,時間並不是以出生和死亡的日期和地點來定義。身為佛教徒,你
無法說你不會出生在這世界上哪一個地方。你也不能說:“這些人我沒見過。”雖然你可
能記不得了,你會感覺自己會出現在無限時空之中。
受限於此時此地的這一生並不是生命的真實狀況。我們彼此在過去的生生世世裡曾經
多次見面;彼此也曾有過許多不同的因緣;因此我們不能以這一生的短暫經驗當作價值的
衡量標準。借由觀照因緣,我們會領悟出自己在輪轉生死中的位置。一旦明瞭自己的處境
,我們就能夠也瞭解他人,從而發起慈悲心。
因緣所生法──達賴喇嘛在倫敦的開示
一九八四年春季,諾貝爾和平獎得主聖座達賴喇嘛在倫敦的劍登堂(camden Hall)
針對因緣所生法做了一系列的演講。在三天的五個講次裡,他說明了佛教的基本世界觀:
到底佛教怎麼看待全世界眾生的處境?佛法又如何能為生命創造意義?探討內在最根本的
清淨光心識成為連貫五個講次的基調,同時也是那個系列中最後一個講次的重心。達賴喇
嘛說明了這個原本清淨、位於最深處的內心所遭遇的障礙;也講解了如何能借由密續修行
法,使得能夠觀照本有空無自性的智慧得起現行。清淨光心識在他解說悲慘的流轉生死過
程時全程放光,同時也形成他詳述流轉過程時的背景。
達賴喇嘛對於聽眾提出的許多問題所做的回答說明了緣起在日常實際生活裡起作用的
方式。他對於講次裡提到實際問題詳加回答,也探討了我們生活中所遭遇的許多難題:如
何處理內在和外來的干擾?如何調和無我的義理以及個人責任的關係?對於上師或喇嘛失
去了信心的時候應該怎麼辦?如何面對不治之症?臨終關懷該怎麼做?對家人的愛和對眾
生的愛怎樣才不會衝突?還有,如何才能將修行融入日常生活當中?達賴喇嘛針對這些問
題以及其他課題都做了直接而令人鼓舞的解說。
在他的演講裡處處流露出他的知識、才智和仁慈。他強調應用和平的方式解決個人、
家庭、國家以及國際間的問題。就這樣,他四兩撥千金地駁斥了選擇以效忠於某一特定系
統為生命目的的看法。他明白地指出,理論系統是為了眾生福祉而存在,所以不應該是反
其道而行。他也呼籲,意識形態只應該用來改善人們的生活。
我在這系列講次裡擔任他的翻譯,並且把演講內容筆譯成英文編成這本書,為的是彌
補在即席翻譯壓力下可能失誤掉的一些細節與弦外之音。我要感謝印度鹿野苑(Sarnath
)
中央高等西藏研究學院的耶西‧塔巴喀格西(Geshe Yeshi Thabkhe)以及紐澤西洲盛頓
西藏佛學教育中心的喬書雅‧卡特勒(Joshna Cutler),感謝他們對於第一講次所引章
節所做的協助。我也要感謝史堤芬‧溫析格和大衛‧尼德為我校讀整本初稿並且提供了許
多有用的建言。
傑弗瑞‧霍普金斯於維吉尼亞大學
--
※ 發信站: 批踢踢實業坊(ptt.cc)
◆ From: 125.232.40.88
... <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