網絡幫拖計劃之三:善用網絡,打破政治困局(文:陳國榮)
網絡屢屢改變世界,歷史學家麥克尼爾父子所著《文明之網》一書將互聯網界定為人類第三次網絡交流,規模與影響空前至鉅,乃至今日世界在在可見網絡力量的形塑,遠有數年前的阿拉伯之春,近有台北市長大選。
選戰關鍵在於大數據
台北市長選舉,無黨籍柯文哲以八十二萬票告捷,不少分析指出,國民黨連勝文之所以慘敗,原因之一是傳統拉票方法落伍,對年輕一代效果不彰,不敵柯營的網絡動員模式。有一例子極具象徵意義:連勝文不喜選舉廣告被惡搞,決定只在電視宣傳,影片不放網上。此舉自曝連營對網絡運作毫無認識,漠視新世代的溝通媒介,等於放棄年輕人的選票;相反,柯營一反台灣選舉傳統,競選初期已聲明不以插旗宣傳(雖然市議會在選戰前通過禁止懸掛選舉旗幟),主打網絡,「線上捐款、理念傳播、活動募集,這都是一場網路主導的選戰。」柯文哲的當選如何「見證了網路世代的強大」?其一例子是「QSearch」──有謂「臉書最強大的中文搜尋引擎」。
QSearch 分析 facebook 大數據,據此製訂柯營的選戰策略,例如柯文哲受「MG149 案」(台大醫院外科病院涉貪指控)所苦,當時網上近六成就柯文哲的討論都與此有關,Qsearch 又從數據分析發現,柯文哲受歡迎的關鍵字乃「公開、透明、開放」,柯營於是改變冷處理的方針,開記者會回應事件,反擊之後,網絡上質疑柯文哲做法不當的聲音大跌七成(詳述見〈揭密柯文哲股份公司〉一文)。連營亦有社交媒體宣傳機器,不足之處,就在於以網絡 2.0(個人平台)硬撼網絡 3.0(大數據),資源用不得其所,宣傳淪為單向廣告,再次顯示出連營與時代脫節──奧巴馬於一二年競逐連任時就借助大數據以決定策略,包括調整電視廣告對象、梳理出「可說服度」排名的催票名單、根據目標選民的資訊統計以製訂廣告播放時間、追蹤催票選民聚集之處繼而在 Reddit(相當於高登論壇)與選民交流、甚至分析出女星 Sarah Jessica Parker 是最受歡迎的晚餐投標的對象。奧巴馬競選團隊的資料分析部門比以前擴充五倍,可見大數據於選舉之重要,需求甚殷。
走入議會的鍵盤戰士
就政治用途而言,與其爭論網絡 2.0 與 3.0 孰優孰劣,不如說各有司職。大數據用於統計及分析趨勢,適合選舉遊說,由上而下,因勢利導,屬於政治營銷策略;至於追求平等交流、團結理念的政治組織,似乎還須乞靈於互動網絡平台。成功例子有西班牙新興政黨 Podemos。
Podemos 以網上平台「圈子」(circle)為基地,成員在其網上論壇 Virtual Agora 討論,在應用程式上投票,最後決議(至今已決議逾四萬個議題),務求平等參與、組織透明、有大台而無騎劫。今日 Podemos 已有逾二十萬會員,位居西班牙第三大黨,去年更在歐洲議會奪下一成議席,聲勢日壯(詳述見明報〈參照西班牙政治超新星 Podemos〉)。
香港大可借鑑上述網絡運用的各種模式。雨傘運動清場之後,不應任由民氣潰散,反要重新凝聚同道中人,臉書也好論壇也好,發自網絡而不限於網絡,務求在現實發揮政治影響,其一方法,就是參照 Podemos 模式,成立「高登黨」(舉例),團結共同訴求,汲取運動經驗,盡力達致高效民主(以民主方式運作的大台),繼而參選區會和立會,比起佔路,此舉不致引起反感。網絡平台交流有其世代限制,較難爭取中老年選民支持,高登黨不妨利用前文介紹的網絡集資平台,提交社區民生方案並開放募捐,例如「組團探訪獨居老人」、「捐贈物資予有需要長者」、「維港反維穩騷」、「天氣咁凍,我想請北角公公婆婆食蛇宴」等等,絕對有助開拓選民基礎。及至選舉,則以數據分析為策略依歸,經費照樣網上募捐。以雨傘運動的動員規模加上政黨效應推算,高登黨大有可為。
網絡的出現,一方面拉低了種種門檻,一方面開啟了諸多可能,譬如成立政黨,善用網絡便是開源節流,而網絡潛能耗之不竭,影響無遠弗屆,鍵盤戰士加上一點行動力,也許就可以改變一個社會。
(文見 CLIP#36 專題故事「網絡幫拖計劃」)
網絡幫拖計劃之三:善用網絡,打破政治困局(文:陳國榮)
網絡屢屢改變世界,歷史學家麥克尼爾父子所著《文明之網》一書將互聯網界定為人類第三次網絡交流,規模與影響空前至鉅,乃至今日世界在在可見網絡力量的形塑,遠有數年前的阿拉伯之春,近有台北市長大選。
選戰關鍵在於大數據
台北市長選舉,無黨籍柯文哲以八十二萬票告捷,不少分析指出,國民黨連勝文之所以慘敗,原因之一是傳統拉票方法落伍,對年輕一代效果不彰,不敵柯營的網絡動員模式。有一例子極具象徵意義:連勝文不喜選舉廣告被惡搞,決定只在電視宣傳,影片不放網上。此舉自曝連營對網絡運作毫無認識,漠視新世代的溝通媒介,等於放棄年輕人的選票;相反,柯營一反台灣選舉傳統,競選初期已聲明不以插旗宣傳(雖然市議會在選戰前通過禁止懸掛選舉旗幟),主打網絡,「線上捐款、理念傳播、活動募集,這都是一場網路主導的選戰。」柯文哲的當選如何「見證了網路世代的強大」?其一例子是「QSearch」──有謂「臉書最強大的中文搜尋引擎」。
QSearch 分析 facebook 大數據,據此製訂柯營的選戰策略,例如柯文哲受「MG149 案」(台大醫院外科病院涉貪指控)所苦,當時網上近六成就柯文哲的討論都與此有關,Qsearch 又從數據分析發現,柯文哲受歡迎的關鍵字乃「公開、透明、開放」,柯營於是改變冷處理的方針,開記者會回應事件,反擊之後,網絡上質疑柯文哲做法不當的聲音大跌七成(詳述見〈揭密柯文哲股份公司〉一文)。連營亦有社交媒體宣傳機器,不足之處,就在於以網絡 2.0(個人平台)硬撼網絡 3.0(大數據),資源用不得其所,宣傳淪為單向廣告,再次顯示出連營與時代脫節──奧巴馬於一二年競逐連任時就借助大數據以決定策略,包括調整電視廣告對象、梳理出「可說服度」排名的催票名單、根據目標選民的資訊統計以製訂廣告播放時間、追蹤催票選民聚集之處繼而在 Reddit(相當於高登論壇)與選民交流、甚至分析出女星 Sarah Jessica Parker 是最受歡迎的晚餐投標的對象。奧巴馬競選團隊的資料分析部門比以前擴充五倍,可見大數據於選舉之重要,需求甚殷。
走入議會的鍵盤戰士
就政治用途而言,與其爭論網絡 2.0 與 3.0 孰優孰劣,不如說各有司職。大數據用於統計及分析趨勢,適合選舉遊說,由上而下,因勢利導,屬於政治營銷策略;至於追求平等交流、團結理念的政治組織,似乎還須乞靈於互動網絡平台。成功例子有西班牙新興政黨 Podemos。
Podemos 以網上平台「圈子」(circle)為基地,成員在其網上論壇 Virtual Agora 討論,在應用程式上投票,最後決議(至今已決議逾四萬個議題),務求平等參與、組織透明、有大台而無騎劫。今日 Podemos 已有逾二十萬會員,位居西班牙第三大黨,去年更在歐洲議會奪下一成議席,聲勢日壯(詳述見明報〈參照西班牙政治超新星 Podemos〉)。
香港大可借鑑上述網絡運用的各種模式。雨傘運動清場之後,不應任由民氣潰散,反要重新凝聚同道中人,臉書也好論壇也好,發自網絡而不限於網絡,務求在現實發揮政治影響,其一方法,就是參照 Podemos 模式,成立「高登黨」(舉例),團結共同訴求,汲取運動經驗,盡力達致高效民主(以民主方式運作的大台),繼而參選區會和立會,比起佔路,此舉不致引起反感。網絡平台交流有其世代限制,較難爭取中老年選民支持,高登黨不妨利用前文介紹的網絡集資平台,提交社區民生方案並開放募捐,例如「組團探訪獨居老人」、「捐贈物資予有需要長者」、「維港反維穩騷」、「天氣咁凍,我想請北角公公婆婆食蛇宴」等等,絕對有助開拓選民基礎。及至選舉,則以數據分析為策略依歸,經費照樣網上募捐。以雨傘運動的動員規模加上政黨效應推算,高登黨大有可為。
網絡的出現,一方面拉低了種種門檻,一方面開啟了諸多可能,譬如成立政黨,善用網絡便是開源節流,而網絡潛能耗之不竭,影響無遠弗屆,鍵盤戰士加上一點行動力,也許就可以改變一個社會。
(文見 clip#36 專題故事「網絡幫拖計劃」)
登門檻效應相反 在 《華山秘笈》~「心理學測驗」系列第十集:出醜效應 - YouTube 的推薦與評價
... 效應 美國心理學家Elliot Aronson做一個試驗,實驗結論: 成功人士小小的失誤,不會令人反感, 相反 ... 效應 # 登門檻效應 #自我應驗的力量#善用挫敗#化解團隊 ... ... <看更多>
登門檻效應相反 在 我哋就再講返一個合理啲嘅價錢,例如 ... 的推薦與評價
上次就講過foot-in-the-door effect「登門檻效應」,今日又講下同登門檻效應相反嘅遊說技巧-「留面子效應」(door-in-the-face effect)!... ... <看更多>